女性退休年龄问题

2020-03-02 06:01:2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关于国情:1978年出台的退休年龄制度:

其初衷在于考虑女性的生理特点和抚育子女的需要,给予在工厂跟男同事一起在生产一线的女性们提早退休的特权。而在计划经济时代,工资结构单一,没有奖金、津贴和福利性收入,退休金的数额取决于工资和连续工资两个因素。由于当时绝大多数女性工人受教育程度低,参加工作早,她们50岁退休时已满30年工龄。在这种情况下,女性对于两性养老金的影响微乎其微。

1997年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规定〉〉,全国上下开始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现代养老保险制度。〈〈关于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计发离退休费等问题的实施办法〉〉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年60号]的规定,工作年限满55年的,退休后按退休前工资的百分之90计发。女性退休年龄较早直接导致缴费年限低。随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职业生涯相对缩短,以大学毕业22岁开算,到55岁退休,其工龄充其量达33岁。且再考虑女性的平均寿命高于男性五六岁这一人口因素,此项制度更加不利于女性晚年的生存了。其影响意味着她们每月少领取近千元退休金,直接影响其晚年生活质量。

1、关于退休年龄相关历史法律文件:

A、1951年《劳动保险条例》第15条 按男女工人退休年龄分别为:60,50 B、1958年〈〈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区分了女职工的退休年龄:女职工55,女工人50 C、1978年6月2日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公布的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暂行办法〉〉:男 60,女干部55,女职员50 有法定特殊原因的可提前50年退休

而对于女性劳动者的退休年龄问题仍然使用国发[1978]104号文件的规定 即C 但 我妈提及 国家最新社保相关意向规定:97年投保前的按上述不变,但97年投保后的男的为60 ,女的干部提到60,女的职员提到55。(可找点官方意见 但未开动)注:〈〈劳动法〉〉实行后,重新划分了干部和工人的确定标准,即按岗位而非身份来确定劳动者是工人还是干部(但实际操作中,此点相当含糊)

2、法律相关图书〈〈妇女权益与公益诉讼>>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对退休年龄问题的观点:

立法初衷为对妇女的照顾和保护。当时考虑到女性的生理特点和养育子女的需要,同时考虑新中国成立前女职工就业机会低于男性且工龄教短的现实。但,随中国妇女就业形势的变化,工资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男女不同年龄退休运项保护性的负面影响日益明显。具体而言:

A、随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职业生涯相对缩短。女性比男性早退休影响提升的机会,难以进入决策层。一般情况下,50岁左右的基层妇女干部不再会有升职机会,一般会停留在现有职位或调到其他没有实际决策权的闲职等待退休。而对于50岁左右的优秀职业女性,此阶段是最成熟,经验最丰富的时段。家庭负担基本解除,长期的积累使她们成为业务骨干,很容易出科研成果,个人职称评定或职务深浅均到了关键时期。因此,这样就打击了妇女的真实意愿和需求,于个人到国家都是一种损失。

B、退休年龄早,缴费时间短。升入个人账户的资金相对较少,退休后,无法享受在职时每年增加的工资,导致缴费工资基数同龄异性低,使养老金偏低,面临平均余命的差距却实际仍在扩大。20世纪50年代,男为40 女为42。Wto2006年4月九日(2006年世界卫生测量)中国男70 女74。而退休的差异,实际上是使男平均有10年以上余命,而女平均分别为24或19年以上。

C、女职工的自我价值的实现程度降低

D、在客观上导致就业年龄歧视加重,女性40岁以上再就业难。 E、有专家谈到:(可能对反对方有用)

从短期来看,以牺牲高级女性知识分子这个弱势群体的劳动权益为代价,的确可以在有关行政事业性单位腾出一批职称和职务的空位子,让年轻人来担当。但实际上对于总体上缓解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压力毫无帮助,甚至对劳动力市场的平衡带来危害。相关现状:年富力强的退休人员很容易通过反聘重新融入劳动力市场(但女性实际如何不知,应该好坏都对我方有利),且因为不需入社保,用人单位成本可降低,所以单位往往倾向于使用返聘者。

f、违反〈〈 宪法〉〉男女平等原则,〈〈 妇女权益保险法〉〉男女平等基本原则,是〈〈消除妇女劳动形式歧视公约>>的一大障碍。

我国将统筹兼顾各方面研究女性退休年龄问题(精)

企事业单位职工退休年龄问题

我国延迟退休年龄问题分析

对延长我国女性公务员退休年龄的分析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经济补偿金问题

福建厦门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女性退休年龄最新规定

女性精神压力问题演讲稿

女职工退休年龄

干部退休年龄

职工退休年龄

《女性退休年龄问题.doc》
女性退休年龄问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