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③必修1.1《体味文化》教案

2020-03-01 19:14:2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第一框

体味文化

[教学内容]

《体味文化》是新课改后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思想政治必修Ⅲ—《文化生活》的第一课第一框的内容。本课内容从文化“万花筒”入手,从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剖析文化的内涵,探究文化的作用。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体验,形成对文化的基本认识,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观,激发学生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热情。

[学生分析] 在初中阶段,学生对文化就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缺乏对文化内涵的深刻认识,对文化的意义、作用还不了解。因此在教学时,要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经历收集、整理信息的过程,让他们去发现,去感悟,再提炼,从而理解文化的内涵和作用。

[设计思想] 使用启发式教学法提出“文化是什么”的问题,让学生从最常见的文化现象去发现、思考,激发学生对文化生活的兴趣;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引导学生联系身边实际和自己的生活体验,加深对文化及其特色的理解。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观察不同区域、不同人群和不同阶层的文化生活,了解文化现象的普遍存在,体察广大人民的文化需要,知道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2、理解文化的内涵及其特征,理解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的深刻影响。

3、了解现代社会中的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特点,感受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突出的地位和作用。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全面、准确理解文化的内涵,培养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分析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培养辩证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增强培养文化素养的意识和自觉性。

2、懂得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努力学习将来为增强综合国力贡献力量。 [教学重点]

文化的内涵——“文化是什么” [教学难点] 文化的作用——“文化的力量”

[教学辅助]

多媒体教学软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钱钟书说过:“ 你不问我什么是文化的时候,我还知道文化是什么;你问我什么是文化,我反而不知道文化是什么了。”

提到“文化”一词,我们都很熟悉,但是它的真正内涵,的确是一言难尽。本课就此提出问题,来探究究竟什么是“文化”?

二、新课讲授

(一)文化“万花筒”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页材料,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这些图片材料表现了人类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但这只是文化的一部分内容――艺术。文化的内容和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最后一个问题的提示:无论赞同或不赞同(多数会不赞同),自然要引出其他文化现象。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实际上已经在更大范围上思考文化现象了。

1、文化形式多种多样 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由于文化设施的不断完善和电视等大众传媒的普及,人们都有机会欣赏高水平的、丰富多彩的艺术表演。

2、文化现象无时不在

回顾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从原始部落的“图腾崇拜”到现代社会的“信息高速公路”,文化现象无时不在。

3、文化生活各具特色

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无论身处繁华的都市、新兴的乡镇,还是偏居边远、古朴的村落,人人都有自己的文化生活。这些文化生活无不呈现出各自特有的色彩。

(二)文化是什么

1、文化的涵义

我们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准确把握文化的涵义应注意两点:第

一、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是与人的活动密切相连的,不是纯自然的;第

二、文化是精神的而不是经济的和政治的。

3、文化是人们的一种素养

(1)人的文化素养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

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生活、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文化素养的形成,离不开生活、实践和教育。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2)人的文化素养表现在日常言行中。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7页“公交车漫画”材料,并思考所反映的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人们的文化素养总是要通过他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表现等表现出来。我们通过观察人们的社会行为,就可以从中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

4、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物质载体。 社会文化和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一个时代的文化和精神产品,往往是这一时代社会发展轨迹的反映。例如,一个时代的文化、审美等等、必然表现在这一时代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中,甚至表现在这一时代的雕塑、建筑、时装等各种文化艺术形式中,而这些文化

艺术形式的发展,也记载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因此,我们阅读书籍,欣赏艺术品,参观历史文物,都可以看到历史上的和现实中的文化,认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7页“专家点评”材料,并思考所反映的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教师总结:“文化”一词在实际运用中具有多义性:

广义的“文化”是对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统称,用来区分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区分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和人的活动。这种广义的“文化”概念与“文明”的含义相近。例如,考古学中讲的“文化”通常就是这种广义的文化。

狭义的“文化”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我们所讲的“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它既不同于那种广义的文化,也不同于那种狭义的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这一文化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开放性、群众性、创新性。

(三)文化的力量

1、文化的形式是多样的

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8-9页“相关链接”材料,并思考所反映的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说明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个人、对社会有重大影响。

2、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1)文化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会把人们引向歧途。

(2)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与世界民族之林。

三、课堂总结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文化的涵义以及文化的力量,知道了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而不是政治现象、经济现象,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不是自然现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个人、民族、社会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我们要从中体会文化的涵义以及发展文化事业,特别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和意义。

四、实例探究

[例1](09江苏卷18)原生态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丰富人们文化消费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

A.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推进作用

B.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

C.文化是经济繁荣发展的基础

D.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的关系,考查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题干反映了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故D项正确;但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之分,只有先进的文化对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故A项错误;经济决定文化,但并不是亦步亦趋的,故BC项错误。 [例2]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①申办2008年奥运会

② 参加人大代表选举 ③ 参加元旦文艺晚会 ④ 买车购房 A.① ②

B.② ④

C.① ③

D.② ③

答案:C

[例3] 下列对文化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

B.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

C. 文化以物质为载体

D.文化素养是自然形成的 答案:D [例4]《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百多年来,它对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实践,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这说明(

A.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B.先进文化对社会发展有促进作用 C.文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之中 D.文化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答案 B

思想政治③必修1.1《体味文化》教案

1.1体味文化

1.1示范教案(体味文化_第一课时)

《体味文化》教案

体味文化教案

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Ⅲ《文化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第一框《体味文化》教案

《体味文化》教案2

体味文化教案1

思想政治③必修2.2《文化塑造人生》教案

体味文化教案体味文化教案 体味文化优质课教案整理

《思想政治③必修1.1《体味文化》教案.doc》
思想政治③必修1.1《体味文化》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