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心里

2020-03-03 16:36:1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矿山救护队指战员在处理煤矿灾害事故或抢救遇险、遇难人员时,稍有疏忽极易引起自身伤亡事故的发生。在自身伤亡事故中除身体、技术、装备等方面的因素外,心理因素也是诱导和促成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煤矿思想教育工作必须以职工安全心理为基本依据。目前救援工作不仅仅是井下各种灾害事故的处理,地面自然灾害亦愈来愈严重,各种灾害类型越来越广泛。在各类抢险救灾中,除应具备各种技能外,克服心理上的障碍,也是顺利完成任务、防止发生自身伤亡的重要保证。认真研究和分析煤矿职工安全心理障碍的成因,深入探讨培养职工良好心理素质的方法和途径,对于确保煤矿企业实现安全生产,取得最佳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恐惧心理

恐惧心理是在真实或想象的危险中,个人或群体深刻感受到的一种强烈而压抑的情感状态。由于环境的变化和个人心理活动的复杂性,人们的行为常常会因时、因地、因其所处环境的不同而不同。初次处理事故的新队员,面对恶劣的环境、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紧张感,即使一再勉励自己要勇敢镇定,但由于外在环境气氛的急剧变化和个人缺乏应激经验,也往往会在进入临战状态时,表现出惊慌、恐惧和在心理上失去控制的行为。有经验的指挥者能够有意识地转移队员的这种紧张心理,并将其化为临战前的高昂士气。

例如:某矿12190采煤工作面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图 1造成37名矿工遇难,先期到达的矿山救援队对回风巷进行了侦查:风巷口到采面上隅角距离1100米,采面上隅角向外150米处在矿车中间发现4名遇难人员,测得

浓度30%以上、

浓度0、温度29℃。某救护队在组织搬运人员过程中,小队中新队员所占的比例较大,第一次参加事故救援工作,面对复杂的现场条件,难免会产生恐惧的心理。在搬运遇难人员返回的途中,一名新队员出现了问题,面部表情过度紧张、呼吸急促,两次险些跌倒。带队指挥员立即让队伍停下,帮助按压手动补阀给及时供氧,检查氧气压力所显的数据、对该新队员呼吸器各部件、连接处进行了检查,发现无故障。此时指挥员清楚了这是心理恐惧引起的不良反响,对其及时进行了安抚,有意识让其转移注意力,缓解了其紧张情绪。在这次事故中救护小队还有新队员把所带的部分装备遗忘在灾区、升井后部分新队员出现呕吐、食欲不振的的现象。

案例点评:针对恶劣环境下的救援行动,为提高救护指战员在临战状态的应变能力,在平时的训练科目中加上心理训练的内容。如在高温浓烟演习训练中,模拟与灾害现场相一致的场景,锻炼指战员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他们临危不惧,及时排除困难的能力,克服他们懈怠、消极的心理,在日常工作中养成一种坚毅、良好的战斗心理状态,使他们在各种紧张复杂救灾环境中,能够保持头脑冷静,适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确保救援工作优质高效地进行。

2侥幸心理

侥幸是由于偶然的原因而得到成功或免去灾祸,进而给人的认识、思维造成的错误心理。矿井发生重、特大事故后,往往政府官员、主管行业领导、新闻媒体蜂拥而至,出于政治因素,对于救援一知半解的人员担任了总指挥。做为救援指挥员面对许多的问题,既要按照指挥部的命令去救灾,又要考虑救灾工作的可行性。有些救护指挥员认为过去就这么干没有产生问题,或经常都这样做没有出过事。明知是违章操作,但还是要坚持照着所谓的“命令”、“经验”去做。带着这样侥幸的心理去工作,极有可能发生自身伤亡事故。

例如:2007年4月16日,某小煤矿因井下电焊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31人死亡,9人受伤。指挥部在明知有火,瓦斯不明的情况下,仍派一支救护队强行灭火,另一支救护队采取挂风障的措施以阻止火势扩大,结果采取挂风障的措施后引起风流短路,大量的瓦斯溢出,经过火区,引起瓦斯爆炸,造成两支队伍15人受伤,其中4人重伤。又如2013年3月29日和4月1日,某煤矿连续发生两起瓦斯爆炸事故,造成数十名人员伤亡,其中包括中、高层管理人员和多名救护队员。在抢险中遇难的有大量高管人员,不可谓技术力量不强,再加上带着由于好多次都没有出过事,这次肯定不会出事的侥幸心理去处理事故,其结果是却发生了更为严重的二次爆炸,产生了更为严重的后果,这与其先进的生产技术装备和安全生产的荣誉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案例点评:在救灾现场中,救护指挥员是整个救灾过程的核心,他们的的综合素质是有效防止发生自身伤亡的关键。在上述两起事故中,指挥员不能独立思考问题,盲目服从,是造成救护指战员自身伤亡的重要因素。作为救护指挥员,在抢险救灾工作中,必须深入实际工作中去,掌握灾害现场第一手资料。(1)把好侦查关,准确探明事故性质、原因、范围、遇险遇难人员数量和所在地点,以及通风、瓦斯、巷道支护等情况。为指挥部提供科学的救灾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2)接受指挥部方案后,不盲目受命,应与侦查情况进行详细的比较,充分考虑灾情发展变化的多种可能性。对救灾方案有不同意见时,立即向自己救援队伍的上级领导或抢救指挥部陈述自己的看法及方案。针对原则问题,必须坚持,不得放弃。(3)当救灾方案决定实施时,把作战意图快速、准确地贯穿于每名指战员的行动之中,发挥指挥作战的整体效能,在灾害区域作业时,指挥员要以保护救援人员安全为己任,使每名指战员都明确具体工作任务,并迅速熟悉周围环境,灵活应对复杂的救援现场。坚持安全救援原则,根据事故性质、特点安排好人、事、物和作业流程中每个环节。同时加强与抢险指挥部和灾区作业小队的沟通与协调,从而实现安全救援。

3麻痹思想

在抢险救灾中,有些指战员往往对小环节不在意,失去警惕性,认为小河翻不了大船,不少事故事实说明,麻痹思想是事故发生的重要根源。只要出现麻痹思想就有可能造成自身伤亡事故。

例如:某矿在排放瓦斯工作中,救护队员存在麻痹思想,认为排放瓦斯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在没有安全技术措施的情况下,小队长带领队员不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操作,一次性排放掘进工作面的瓦斯。启动风机后在巷道口进行检测,瓦斯浓度下降到《规程》规定以下。小队长带领2名队员未佩用氧气呼吸器进入检查,发现巷道中部风筒脱节,随即三人接上风筒,高浓度瓦斯向外涌出,结果造成3名救护队员窒息死亡。又如2001年12月24日,某矿12100机巷掘进工作面迎头发生火灾,(图2)分别由两支救护中队联合抢险,当时检测巷道口

浓度0.3%、

浓度8000ppm、温度26℃、烟雾较大(能见度仅1米)通风正常。按照方案,直属和矿救护队6人携带装备进入工作面迎头直接灭火,其余人员在调节风门外待机。当进入灭火的6人行进到巷道500米处时,矿救护队的一名队员打紧急信号,直属队小队长立即与其他两名队员为其佩戴2h呼吸器,灭火工作无功而返。到基地10分钟后,准备2次进入灭火,刚进入10多米,火势增大,烟雾向外弥漫,灭火人员立即退出,在现场领导的指挥下,迅速关闭调节风门,进行堵漏,然后所有队员立即撤到安全地点。约30分钟,确认无爆炸危险,现场指挥命令直属队小队长带领队员两名队员到现场查看情况,并割断调节风门外风筒,进行严密捆扎,最后灭火工作以远距离封闭宣告结束。后来得知,矿救护队在这次事故前一天进行了佩用氧气呼吸器万米耐力训练活动,在灾区为其佩用2h呼吸器的队员因疏忽未及时更换氢氧化钙,导致药品失效呼出浓度过大造成呼吸困难。案例点评:两次事故都是因思想麻痹造成的,第一次严重违反《煤矿安全规程》进行作业,酿成了重大事故的发生;第二次虽未造成严重的后果,但是却贻误了战机,最终没有直接进行灭火,给国家的财产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这就要求救护指战员在平时的工作和训练过程中,必须思想重视、端正态度、作风扎实、注重效果。做到严细认真,认清应激源、紧抓训练中的环节和细节问题,做到行为和习惯自觉养成。才不致在抢险救灾中发生意外事故。

4依赖心理

依赖心理是人们在处理问题时依靠别人或事物而不能自立或自主的思想状态。这种情况在日常的工作中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当前的救护新队员年龄普遍偏小,多为独生子女,抢险救灾经验不足,在家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惯养成了严重的依赖心理。把这种行为带入救援工作中埋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在处理事故中,有的矿领导或现场指挥员缺乏救护知识,违章指挥,而新入队的救护指战员工作、行为随意性强、救援技能差、业务知识少,认为在抢险救灾中只要有领导在、有老同志在,自己只管干好活就安全了。在这种心理作用的驱使下盲目服从,不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由其无原则的依赖心理导致自身伤亡。

例如:2005年3月,某小煤矿启封火区,(图3)某救援队仅凭该矿煤师介绍,在没有全面掌握矿井资料的情况下,制定了行动方案,首先在永久密闭外10米的安全地点建造一道带门的临时木板密闭,并接上风筒,(防止万一发生意外时及时送风)约1小时30分钟后临时密闭建成,现场指挥员指派一老一新两名队员进入破坼永久密闭,并用灯光信号与他们保持联系。由于临时板闭建成后,与永久密闭中间的氧气不见得下降过快,为作业方便,两人虽背着呼吸器,但都未佩用,随着破坼作业的进展,永久密闭见一小口,随即悬挂在巷道中上方的气体便携仪开始响起,并有热浪涌出,在前面作业的新队员由于慌张,一下摔倒在地,后面的的老队员立即帮忙为其戴上面罩打开氧气瓶,同时自己佩用好呼吸器,并观看了便携仪(仪器显示数据为:

浓度5%、

浓度1.5%、

浓度0、温度39℃〕

浓度0,不可能两人退出到临时板闭外。向现场指挥进行了汇报,现场指挥分析认为:有火,高温是由于火区封闭期间,产生的膨胀热,聚集在永久密闭附近,经泄压后向外涌出,待稳定一段时间再做决定。15分钟后,现场指挥指派队员进入观察,温度已下降到23℃,其他气体未见大的变化,破坼工作继续进行,1h后,永久密闭破开高1.2m、宽0.8m 的孔洞。现场指挥命令副中队长带领小队长等5名队员进入灾区侦查,测得灾区内18%、浓度4%、

浓度

浓度0、温度25℃,巷道除部分顶板有落煤矸外基本完好。当侦查一下山800m处,发现巷道积水已接顶。此处测得气体情况无变化,侦查小队返回基地向指挥汇报。矿方为尽快恢复生产,与救援队协商,定于次日8点班对灾区逐段恢复通风。次日在排放瓦斯时,一名新队员按照命令背着呼吸器但未佩用抱着风筒前往风筒口前进行连接,结果走到了无风处,一头栽在地上,当时他还算机灵,立即猫腰捂鼻往回跑,总算没出大事,但脸上已磕得青一块、紫一块。当时他没敢声张(可能怕别人嘲笑,因在井下,别人没有发现)。

案例点评:在这次事故中,两起事件都发生在年轻队员身上,是临场经验少,遇事不稳,看到别人怎样就怎样,依赖性强,救援技能差、业务知识少造成的。同时,救护队到达救灾现场后,指挥员应向队员讲明灾害的特点、工作重点、作业中的注意事项等。在排放瓦斯时,必须有专人在风筒口前和回风流中巡回检查,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必须保持在《煤矿安全规程》以下,在连接风筒时必须有两人以上进行作业,在排放高浓度瓦斯时,可利用风筒错口或捆扎等方法进行排放,以保证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不超规定。

5结束语

通过以上导致救护人员伤亡事故的心理因素及案例分析,表面上看这些心理因素并不是自身伤亡的直接原因,但是从事故的内因进一步分析,发现它与人的心理状态存在密切的关系。心理因素在处理事故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潜在酿诱自身伤亡事故的发生。因此,救护队在工作中,为了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和预防自身伤亡事故,必须强化救护队员的心理素质锻炼,增强面对恶劣环境时心理承受能力,增强队员调整自己心理状态的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杜绝自身伤亡事故的发生。

心里话剧

心里教案

心里诊所

心里选修

心里美滋滋

心里独白

心里征文

心里案例

心里委员

心里预警

《救援心里.doc》
救援心里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