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海版一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 社区

2020-03-03 07:59:0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1 社区——我的大“家”

目标要求:

1、认知目标:让学生认识社区,了解社区的情况。知道社区里各种设施的所在位置,了解它们的作用。

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社区的思想感情。

3、行为目标:通过访谈、调查等方法搜集自己社区变化的资料,感受社区日新月异的变化。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社区的概况,知道各种设施的所在位置,了解它们的作用。 难点:培养学生热爱社区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社区各种机构和设施的相关图片。

2、有关农村社区的图片或录象带。

3、有关国外社区的图片或资料。 学生准备:

1、搜集有关农村和国外社区的图片和资料。

2、父辈小时候和自己以社区为背景的照片。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

导入。

1、出示社区全景图,问:这是什么地方?请你用自己的话简单地介绍一下这个社区。

2、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社区中。你对社区的理解是怎么样的?

3、今天,我们就要走进社区,一起去看看社区,说说社区。 出示课题《社区——我的大“家”》

二、

我生活的社区。

1、全班学习“我生活的社区”。

2、在学习“我生活的社区”后,让学生每个人了解自己社区的名称、社区里的主要机构和单位等。

三、

认识社区的设施。

1、在我们的社区里有许多公共设施,你能说出其中的一些设施吗?

2、这些设施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3、小组讨论:社区设施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

4、调查社区中的主要设施。

第2课时

一、

出示某个社区的示意图,简介该社区的情况。学生可就该社区情况提问。想要进一步了解该社区的情况,我们可以怎么办?

二、

我们还调查了自己所在社区的概况。

1、小组交流。

2、各小组推荐一位同学全班发言。

3、其余同学可提问。

4、说说自己的调查感受。

三、

你所在社区的辖区内哪几家单位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选最有特点的一家单位做具体介绍。

四、

刚才,我们介绍的都是城市的社区。农村也有自己的社区,我们再到农村去看看,呼吸一下那里的新鲜空气。

1、看农村社区的录象或图片。

2、说说你对农村社区的了解。

3、谈谈你对农村社区建设的建议。

五、

不同的国家的社区有不同的特色。国外的社区建设相对来说较早,也比较完善。我们去感受一下那里的风土人情。

1、看国外社区的录象或图片。

2、我们很多同学带来了有关国外社区的介绍。我们来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你的资料是从哪里获得的?

六、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社区也在不断发展变化,我们看看照片等资料就能明显感受到许多不同。

1、向相关人员搜集各种资料,了解社区的变迁。

2、看看你搜集到的社区以前的各种资料,再比较你现在生活的社区,说说你的感受。

七、

总结。

2、可爱的社区人

目标要求:

1、知目标:知道社区人包括在社区里生活的人和在社区里工作的人。认识社区干部、民警和社区里的劳动者,体会他们工作的辛苦。了解发生在社区里的故事,感受社区干部的高尚情怀。

2、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公德意识,学会尊重别人的劳动。

3、行为目标: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认识社区干部、民警和社区里的劳动者,体会他们工作的辛苦。

2、了解发生在社区里的故事,感受社区干部的高尚情怀。 难点:

培养学生的公德意识,尊重别人的劳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4、社区公仆榜。

5、游戏“请你猜猜我是谁”。

学生准备:

3、社区劳动者的照片。

4、有关垃圾分类投放的专访和调查。

5、搜集辩论资料。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

导入。

1、出示插图,说说图上画的是谁在干什么。

老人晨练;大人们去上班;小朋友们高高兴兴上学去。

2、为了让我们生活得更方便、更安全、更舒适,社区里有那么多的人在默默地工作着。我们作为在社区中生活的人,又该怎么做呢?

二、

认识了解社区干部。

在走访社区时,我们已经认识了我们的社区居委会主任。社区中,像他这样勤勤恳恳为大家工作的社区干部还有很多。我们再来认识几个社区干部。 出示公告,了解社区中一些分管干部名称。

三、

学习《你就是我们社区的奶奶》。

1、社区干部的工作还远不止上面提到的这些,他们的工作是非常繁忙的。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则故事,看看对你有什么启发。

2、学生自由读故事,并划出最使你感动的句子。

3、和你的 同学交流年的感受。

4、你所在的社区中,有没有这样的社区干部?

5、夸夸社区的好干部。

6、补充:社区主任的酸甜苦辣。

四、

在社区里,除了社区干部和民警,还有许多的劳动者为我们的社区付出了辛勤的汗水。

1、观察一位劳动者的工作。

2、请他介绍一下,他每天要做些什么,是怎么做的。

3、在社区里,这些人的工作是不是可有可无的?

4、如果没有他们的工作,我们的社区将会变得怎么样?

5、通过这次活动,你有什么感想?我们应该怎么做才是尊重他们的劳动? 五 总结。

第2课时

一、

组织辩论赛。

随着社区建设的不断完善,社区承担起了越来越多的工作,如经管社区学院等。原本由学校承担的午间、放学后管理,对学生来说有许多不必多言的好处,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教师的教学精力。于是,有人提出可以由社区来承担。对此,你持什么观点?

1、双方围绕各自观点搜集有关资料。

2、双方各派4位同学担任主辩,其余同学旁听。

3、旁听的同学为自己一方提供更多的辩论资料。

4、双方分别提出观点,并阐述理由。

5、旁听同学根据辩论情况提出反驳意见。

二、

关于垃圾分类处理的调查。交流调查情况。

1、你所在社区有没有开展此项工作?

2、访问环境保护专家;为什么要将垃圾分类回收?

3、本社区垃圾处理现状。

4、访问社区主任:将采取哪些措施实现本社区内的垃圾分类回收?

5、小调查。

6、观察记录垃圾投放情况。 三 总结。

3、

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

教学目标:

1、了解社区中正在开展的各项活动。

2、积极参加社区中的各项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做人,学会合作。

3、了解志愿者活动的积极意义,鼓励学生加入志愿者的行列,成为公益事业的热心人。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积极参与社区中的各项活动,加入志愿者的行列,成为小小志愿者。

2、难点:在活动中学会做人,学会合作;成为公益事业的热心人。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某个社区的暑假活动计划。 国外志愿者服务介绍。

2、学生准备:了解所在社区的共建单位以及这些单位对社区的贡献。

收集一些关于志愿者的活动及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社区中正在开展的各项丰富多彩的活动。

2、初步了解社区中志愿者的相关情况以及一些志愿者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投身到志愿者活动中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举例说说身边的社区活动。

“每到节假日,咱们生活的社区经常会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你能说说你所看到过的活动吗?”

(让学生根据实际生活中所看到,举例说明。如:社区的元宵节灯会,妇女节文艺演出等。)

2、看看书中第16到17页中的图画。

“书中也有许多有关于社区的活动介绍,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你能说出这些都是些什么活动吗?”

(社区英语角、社区联艺会、清理废电池活动、慰问社区老人等等)

3、结合实际情况讨论

“同学们很聪明,也说的很好,那请你再和同桌之间互相讨论一下:在这些活动中,哪些是我们社区有过的活动,是自己看到过的?参与过的?待会儿请你来说一说。” (同桌互相讨论)

4、反馈

“你能把当时的活动情景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有条件的可以展示一些相关的图片。)

5、谈体会

“你参加了这些活动都有些什么感受?什么收获吗?” (可与4中的问题穿插问)

“听了同学的介绍你又有什么感受?什么收获呢?”

二、展示社区的暑假活动计划

1、出示活动计划

“看一看这个暑假活动计划,你对哪项活动最感兴趣?你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2、分组讨论,提交方案

“如果你是这个暑假活动的组织者、策划者,你将怎样组织安排这些活动呢?接下来,请你们以4人小组为单位,讨论讨论,制定一个最好的活动方案,然后我们评选出一个最佳的活动设计方案。”

3、展示各个小组的设计方案

“请你说说,你们小组为什么这样制定计划?”

三、初步了解志愿者的相关情况

1、简要介绍什么是志愿者。

2、介绍一些国外志愿者的相关情况。

(西班牙志愿者服务,共建单位荣誉册等。详见《教师参考用书》第10页。)

3、鼓励学生参加到志愿者的活动中去。

“你愿意成为志愿者吗?你愿意伸出援助之手去帮助他人吗?你愿意把爱撒满人间吗?老师相信你们一定愿意,希望大家能多参与到其中去。”

四、布置课后作业

1、收集一些志愿者的相关情况。

2、收集一些我们社区的志愿者的相关活动情况。

3、整理你自己参与过的志愿者活动的相关情况。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志愿者活动的积极意义,鼓励学生加入志愿者的行列,成为公益事业的热心人。

2、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做人,学会合作。

3、鼓励学生伸出援助之手,积极参与到自己力所能及的志愿者服务中去。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学生介绍收集到的有关与志愿者以及相关服务的资料。

2、介绍“服务菜单进社区”志愿者服务队情况。

“参加志愿者活动是我们每个青少年应尽的义务,下面我们来看看‘服务菜单进社区’志愿者服务队的情况。”(书中第18页)

3、“你愿意参加这样的活动吗?”

二、知心姐姐的话

“有的同学很想参加志愿者活动,但是他遇到了一些问题,不知道如何解决。我们一起帮他想想办法。”

1、提出问题

“书上是3个小朋友他们想做好事,可是,他们遇到了一些困惑,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都有些什么困难。”

(有一个小朋友做了几个垫子,想送给敬老院,又怕有人笑话。

社区组织拔草劳动,有一个小朋友很想为社区服务,可有不敢主动去报名,他该怎么办? 还有一个小朋友很想为社区做点贡献,他有该怎么办呢?)

2、分4人小组讨论

“假如你是这几个小朋友,遇到这样的问题,你会怎么解决? 假如你是知心姐姐,你又会怎样回答他们呢? 你在活动中遇到过什么困难吗?

也请你和大家说说,让同学们来帮帮你”

3、讨论后集体交流

4、填写书中第19页中“知心姐姐的话”。

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了解了这么多关于社区活动的情况,让我们对自己参加社区活动的情况做一番回顾。请同学们填一填,写一写。”

1、自己根据整理的情况资料填表格,给自己一个客观的评价。

2、与组内同学交流,请同学给你一个公正的评价。

四、总结

1、“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参加一些有意义的社区活动、志愿者服务等,如果你在参加这些活动的时候遇到困难,你将怎么办?”

2、说说你今后打算。

4、走进社区

教学目标:

1、了解学生所在社区的大致位置、大小和环境。

2、走访社区中对社会有特殊贡献的人,激发学生对自己所居住的社区的自豪感,增强社区的凝聚力。

3、描绘社区的明天,让学生坚信社区的明天会更好。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社区的大致位置。

走访社区中对社会有特殊贡献的人。

2、难点:每个学生了解自己所在社区的情况,激发学生对自己所居住的社区的自豪感,增

强社区的凝聚力。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某个社区的示意图图例。

了解社区里的历史遗迹、古迹和对社会有特殊贡献的人。 空白的社区区域图。

2、学生准备:考察所在的社区,走访社区干部、社区老人。 查找《地名志》。 社区设施小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学生所在社区的大致位置、大小和环境。

2、走访身边的人,了解他们对社区的贡献,激发学生对自己所居住的社区的自豪感,增强社区的凝聚力。

教学过程:

一、学画示意图

1、了解社区有的一些配套设施。(教师出示示意图)

“这是一个社区的示意图,你能看明白吗?你能根据这张图画告诉我们这个社区都有些什么地方吗?”

(教师根据学生说的列举:学校、居住楼、公园等等)

2、学习画示意图的方法

“今天我们也要来学习如何画一张咱们社区的示意图。” (1)先确定社区的大致范围。 (2)画出社区里的小路。

(3)用不同的颜色,按一定的比例画出社区内主要建筑的位置。 (4)先在图上标示,再在旁边注出单位建筑等名称。

3、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4、同社区的同学交流

“咱们很多同学都是住在同一个社区里的,现在请你们拿着自己的示意图和他们交流交流,看看还有那些地方需要修改。”

(学生交流,教师选出每组优秀的作品。)

5、请画的好的同学将示意图展示 (1)展示

“请你现在充当一名解说员,向大家介绍自己的社区。”

(2)点评

“你能说说这位同学的示意图哪些地方是值得你学习的,哪些地方是还需要改进的,怎么改吗?”

6、小结

“同学们都画的很好,课后你们可以拿着示意图,与社区中的示意图比对一下,把你的图画的更完美一些。”

二、了解身边的人

1、教师举例

“我们身边有许多人都对咱们的社区有很多的贡献,即便是社区中的一位普通居民,也在为社区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老师身边就有这么一个人。”

(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讲述一个对社区有贡献的人的事情,比如:社区干部等。)

2、学生说说

“下面请你说说你了解到的对社区有贡献的人。”

3、谈谈体会

“当你了解了这些人,同时也听了同学们的介绍之后,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可以适当地交流之后在做回答)

三、总结

“是的,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中,就应该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哪怕只是捡起一张废纸。我们要牢记一句话‘不应恶小而为之,不应善小而不为’,社区是我家,我爱我家,人人有责。”

四、课后作业

1、了解社区的历史遗迹。

2、设计你心目中的社区。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社区里的历史遗迹、古迹,历史名人。

2、描绘社区的明天,让学生坚信社区的明天会更好激发学生对自己所居住的社区的自豪感,增强社区的凝聚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社区的今天是美好的,社区的历史也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你知道咱们社区有哪些历史遗迹和历史名人吗?”

二、了解社区的相关历史

1、历史遗迹

2、历史名人

(由于客观原因,该问题可以延伸为列举一些家乡杭州的历史遗迹和历史名人。)

三、设计理想的社区

“咱们是社区很美,但是你会发现社区还有很多地方值得完善,如:有人提出社区要开办‘社区学院’,有人提出社区应该有自己的‘社区食堂’,还有人提出要有完善的‘照顾服务’„„当然,这些都是大人们的想法,那你心中理想的社区是什么样的呢?”

1、4人小组讨论

“社区应该有些什么配套设施,哪些是你们觉得特别需要的。”

2、反馈

“你觉得些设施是必须要的,哪些是可以省略的,哪些是为咱们设计的。” (全班制定出一份最满意的计划。)

3、根据黑板上的计划画出图纸

“请你试着把一些设施合理地安排上去,如:医院、学校、活动室„„” “不要忘记小路与周围的环境、绿化等”

4、学生画示意图,教师适当地给一些意见。

(注:教师不能过多地将自己的想法灌输给学生,应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

5、评选最佳设计图

(1)学生展示,并进行介绍。

(包括:设计的特色,设计的意图等等) (2)教师和学生一起点评。

四、总结

“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社区的明天要靠你们,希望大家从现在开始就好好学习,为将来打一个坚实的基础。”

第二单元

生我养我的地方

1、我的家乡在哪里

目的要求:

1、学生能够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

2、在地图上查找本地(社区、县、市)、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3、了解书信的一般常识,使学生萌发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能够认识自己的家乡,并能够正确地向别人介绍家乡所在的地理位置。

2、知道思念亲人,想念家乡,是爱家乡的表现。

教学准备:

1、中国地图、江省地图。

2、与当地邮局联系,准备实地参观采访。

3、学生准备彩笔,剪刀胶水、信封。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导,激情导入。

1、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家乡在你的眼里是怎样一个地方?

2、是啊,同学们的眼里,家乡是美丽的。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家乡都怀着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每个人都热爱着自己的家乡。

3、今天,就让我们先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

二、看地图,找家乡。

1、指名学生,问:你的家乡在哪里?用“我的家乡在

县”填空说话。

2、出示中国地图,找找自己的家乡。

3、自主合作,找到家乡。

(1)

几个学生自由组合成“找家乡小队”,在省地图上找家乡。 (2)

小队上台指着地图汇报。

4、开展小型的在地图上找家乡比赛活动。

三、找家乡,画家乡。

1、每个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小地图,在地图上把自己的家乡所在省份剪下来,然后贴在书本的空格中。

2、用手中的笔在贴画的四周画上一些美丽的图案,把自己的家乡打扮得更美丽。

3、学生上台展示。

四、小结谈体会。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谈谈上节课的学习收获。

二、遐想:二十年后的我。

1、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二十年后,你是一个怎样的人?

2、学生说说自己二十年后担任的角色。

3、二十年后,你对家乡会有一种怎样的感情?

三、思乡:多种形式的联系方式。

如果我们想念亲人,想念家乡,我们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呢?

1、讨论。

2、自由发言:可以打电话,可以发电报,可以发E-mail,可以写信„„

3、自由选择一种联系方式,研究如何利用这种联系方式表达思乡之情,老师将选择相同的学生归为一组。

4、开个“思乡新方法”展示会。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轮流上台介绍思乡方法。

四、书信:寄托赤子情的蓝舟。

老师以一 封信的自述的形式,把“一封信的旅程”生动地讲给同学们听。

1、听书信的自述:我的旅程。

2、教师拿一封信作为示范,将书信的一般格式向学生介绍。

3、教师以一个信封作为示范,向学生介绍信封的一般格式。

4、学生照样子试写信封。

五、实践:组织参观当地邮局。

2、我来做个小导游

目的要求:

1、知道了解家乡的人文自然景观和民风、民俗是一种爱家乡的表现。

2、在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等的过程中,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

3、培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多方面地搜集资料,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 难点:能为家乡的某项活动出一个金点子。

教学准备:

1、西湖俯视图、西湖十景图片、西博会活动图片。

2、每位学生一份调查报告。

3、准备与家乡有关的民间故事、各种活动图片。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家乡的山山水水,你了解吗?你熟悉吗?今天,我们要试着当一回导游,不但要自己了解熟悉自己的家乡风光,还要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家乡,让更多的人了解它。 先看看丹西小导游是怎么做的?

二、第一站:风景线。

(丹西小导游手拿导游小旗,出场)

各位游客,欢迎光临我的家乡——杭州市。你们知道杭州有哪些名胜古迹吗?(游客根据自己知道的回答)

今天我们到的第一站是“西湖十景”。小导游指着游览图,逐一向游客介绍西湖十景。游客可以随意向导游提问。

三、第二站:参观角

参观博物馆,介绍杭州的历史文化。

四、第三站:调查角。

1、小导游向“游客”展示一篇西博会上学生写的小文章。

2、小导游采访“游客”。

3、采访话题:

(1)

你的家乡举办过什么活动? (2)

你参加过哪些项目的活动? (3)

你喜欢哪些项目?为什么?

4、为家乡的活动出个金点子。学生讨论。

总结: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我们的家乡变得更美丽。再见!

第二课时

一、了解课前准备情况。

二、试做一个小导游。

1、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合作伙伴,整理搜集的资料。

2、向同学们介绍家乡的风光。

3、学生评议。

4、学生谈当小导游的体会。

三、试做一个好导游。 建议写一份调查报告。

四、

课后组织将有价值的调查报告送往有关部门。

辽海版六年品德与社会教案 上册(全书教案)

辽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教学设计

辽海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复习题

辽海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教案:樱花之国日本

辽海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复习题

辽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日益频繁的交流教学设计

一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版)

辽海版本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期末复习题

科教版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

《辽海版一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 社区.doc》
辽海版一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 社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