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海版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2020-05-05 来源:教学工作总结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辽海版一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 社区

1 社区——我的大“家”

目标要求:

1、认知目标:让学生认识社区,了解社区的情况。知道社区里各种设施的所在位置,了解它们的作用。

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社区的思想感情。

3、行为目标:通过访谈、调查等方法搜集自己社区变化的资料,感受社区日新月异的变化。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社区的概况,知道各种设施的所在位置,了解它们的作用。 难点:培养学生热爱社区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社区各种机构和设施的相关图片。

2、有关农村社区的图片或录象带。

3、有关国外社区的图片或资料。学生准备:

1、搜集有关农村和国外社区的图片和资料。

2、父辈小时候和自己以社区为背景的照片。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

导入。

1、出示社区全景图,问:这是什么地方?请你用自己的话简单地介绍一下这个社区。

2、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社区中。你对社区的理解是怎么样的?

3、今天,我们就要走进社区,一起去看看社区,说说社区。出示课题《社区——我的大“家”》

二、

我生活的社区。

1、全班学习“我生活的社区”。

2、在学习“我生活的社区”后,让学生每个人了解自己社区的名称、社区里的主要机构和单位等。

三、

认识社区的设施。

1、在我们的社区里有许多公共设施,你能说出其中的一些设施吗?

2、这些设施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3、小组讨论:社区设施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

4、调查社区中的主要设施。

第2课时

一、

出示某个社区的示意图,简介该社区的情况。学生可就该社区情况提问。想要进一步了解该社区的情况,我们可以怎么办?

二、

我们还调查了自己所在社区的概况。

1、小组交流。

2、各小组推荐一位同学全班发言。

3、其余同学可提问。

4、说说自己的调查感受。

三、

你所在社区的辖区内哪几家单位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选最有特点的一家单位做具体介绍。

四、

刚才,我们介绍的都是城市的社区。农村也有自己的社区,我们再到农村去看看,呼吸一下那里的新鲜空气。

1、看农村社区的录象或图片。

2、说说你对农村社区的了解。

3、谈谈你对农村社区建设的建议。

五、

不同的国家的社区有不同的特色。国外的社区建设相对来说较早,也比较完善。我们去感受一下那里的风土人情。

1、看国外社区的录象或图片。

2、我们很多同学带来了有关国外社区的介绍。我们来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你的资料是从哪里获得的?

六、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社区也在不断发展变化,我们看看照片等资料就能明显感受到许多不同。

1、向相关人员搜集各种资料,了解社区的变迁。

2、看看你搜集到的社区以前的各种资料,再比较你现在生活的社区,说说你的感受。

七、

总结。

2、可爱的社区人

目标要求:

1、知目标:知道社区人包括在社区里生活的人和在社区里工作的人。认识社区干部、民警和社区里的劳动者,体会他们工作的辛苦。了解发生在社区里的故事,感受社区干部的高尚情怀。

2、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公德意识,学会尊重别人的劳动。

3、行为目标: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认识社区干部、民警和社区里的劳动者,体会他们工作的辛苦。

2、了解发生在社区里的故事,感受社区干部的高尚情怀。难点:

培养学生的公德意识,尊重别人的劳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4、社区公仆榜。

5、游戏“请你猜猜我是谁”。

学生准备:

3、社区劳动者的照片。

4、有关垃圾分类投放的专访和调查。

5、搜集辩论资料。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

导入。

1、出示插图,说说图上画的是谁在干什么。

老人晨练;大人们去上班;小朋友们高高兴兴上学去。

2、为了让我们生活得更方便、更安全、更舒适,社区里有那么多的人在默默地工作着。我们作为在社区中生活的人,又该怎么做呢?

二、

认识了解社区干部。

在走访社区时,我们已经认识了我们的社区居委会主任。社区中,像他这样勤勤恳恳为大家工作的社区干部还有很多。我们再来认识几个社区干部。 出示公告,了解社区中一些分管干部名称。

三、

学习《你就是我们社区的奶奶》。

1、社区干部的工作还远不止上面提到的这些,他们的工作是非常繁忙的。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则故事,看看对你有什么启发。

2、学生自由读故事,并划出最使你感动的句子。

3、和你的 同学交流年的感受。

4、你所在的社区中,有没有这样的社区干部?

5、夸夸社区的好干部。

6、补充:社区主任的酸甜苦辣。

四、

在社区里,除了社区干部和民警,还有许多的劳动者为我们的社区付出了辛勤的汗水。

1、观察一位劳动者的工作。

2、请他介绍一下,他每天要做些什么,是怎么做的。

3、在社区里,这些人的工作是不是可有可无的?

4、如果没有他们的工作,我们的社区将会变得怎么样?

5、通过这次活动,你有什么感想?我们应该怎么做才是尊重他们的劳动? 五 总结。

第2课时

一、

组织辩论赛。

随着社区建设的不断完善,社区承担起了越来越多的工作,如经管社区学院等。原本由学校承担的午间、放学后管理,对学生来说有许多不必多言的好处,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教师的教学精力。于是,有人提出可以由社区来承担。对此,你持什么观点?

1、双方围绕各自观点搜集有关资料。

2、双方各派4位同学担任主辩,其余同学旁听。

3、旁听的同学为自己一方提供更多的辩论资料。

4、双方分别提出观点,并阐述理由。

5、旁听同学根据辩论情况提出反驳意见。

二、

关于垃圾分类处理的调查。交流调查情况。

1、你所在社区有没有开展此项工作?

2、访问环境保护专家;为什么要将垃圾分类回收?

3、本社区垃圾处理现状。

4、访问社区主任:将采取哪些措施实现本社区内的垃圾分类回收?

5、小调查。

6、观察记录垃圾投放情况。三 总结。

3、

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

教学目标:

1、了解社区中正在开展的各项活动。

2、积极参加社区中的各项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做人,学会合作。

3、了解志愿者活动的积极意义,鼓励学生加入志愿者的行列,成为公益事业的热心人。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积极参与社区中的各项活动,加入志愿者的行列,成为小小志愿者。

2、难点:在活动中学会做人,学会合作;成为公益事业的热心人。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某个社区的暑假活动计划。国外志愿者服务介绍。

2、学生准备:了解所在社区的共建单位以及这些单位对社区的贡献。

收集一些关于志愿者的活动及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社区中正在开展的各项丰富多彩的活动。

2、初步了解社区中志愿者的相关情况以及一些志愿者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投身到志愿者活动中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举例说说身边的社区活动。

“每到节假日,咱们生活的社区经常会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你能说说你所看到过的活动吗?”

(让学生根据实际生活中所看到,举例说明。如:社区的元宵节灯会,妇女节文艺演出等。)

2、看看书中第16到17页中的图画。

“书中也有许多有关于社区的活动介绍,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你能说出这些都是些什么活动吗?”

(社区英语角、社区联艺会、清理废电池活动、慰问社区老人等等)

3、结合实际情况讨论

“同学们很聪明,也说的很好,那请你再和同桌之间互相讨论一下:在这些活动中,哪些是我们社区有过的活动,是自己看到过的?参与过的?待会儿请你来说一说。” (同桌互相讨论)

4、反馈

“你能把当时的活动情景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有条件的可以展示一些相关的图片。)

5、谈体会

“你参加了这些活动都有些什么感受?什么收获吗?” (可与4中的问题穿插问)

“听了同学的介绍你又有什么感受?什么收获呢?”

二、展示社区的暑假活动计划

1、出示活动计划

“看一看这个暑假活动计划,你对哪项活动最感兴趣?你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2、分组讨论,提交方案

“如果你是这个暑假活动的组织者、策划者,你将怎样组织安排这些活动呢?接下来,请你们以4人小组为单位,讨论讨论,制定一个最好的活动方案,然后我们评选出一个最佳的活动设计方案。”

3、展示各个小组的设计方案

“请你说说,你们小组为什么这样制定计划?”

三、初步了解志愿者的相关情况

1、简要介绍什么是志愿者。

2、介绍一些国外志愿者的相关情况。

(西班牙志愿者服务,共建单位荣誉册等。详见《教师参考用书》第10页。)

3、鼓励学生参加到志愿者的活动中去。

“你愿意成为志愿者吗?你愿意伸出援助之手去帮助他人吗?你愿意把爱撒满人间吗?老师相信你们一定愿意,希望大家能多参与到其中去。”

四、布置课后作业

1、收集一些志愿者的相关情况。

2、收集一些我们社区的志愿者的相关活动情况。

3、整理你自己参与过的志愿者活动的相关情况。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志愿者活动的积极意义,鼓励学生加入志愿者的行列,成为公益事业的热心人。

2、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做人,学会合作。

3、鼓励学生伸出援助之手,积极参与到自己力所能及的志愿者服务中去。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学生介绍收集到的有关与志愿者以及相关服务的资料。

2、介绍“服务菜单进社区”志愿者服务队情况。

“参加志愿者活动是我们每个青少年应尽的义务,下面我们来看看‘服务菜单进社区’志愿者服务队的情况。”(书中第18页)

3、“你愿意参加这样的活动吗?”

二、知心姐姐的话

“有的同学很想参加志愿者活动,但是他遇到了一些问题,不知道如何解决。我们一起帮他想想办法。”

1、提出问题

“书上是3个小朋友他们想做好事,可是,他们遇到了一些困惑,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都有些什么困难。”

(有一个小朋友做了几个垫子,想送给敬老院,又怕有人笑话。

社区组织拔草劳动,有一个小朋友很想为社区服务,可有不敢主动去报名,他该怎么办? 还有一个小朋友很想为社区做点贡献,他有该怎么办呢?)

2、分4人小组讨论

“假如你是这几个小朋友,遇到这样的问题,你会怎么解决? 假如你是知心姐姐,你又会怎样回答他们呢? 你在活动中遇到过什么困难吗?

也请你和大家说说,让同学们来帮帮你”

3、讨论后集体交流

4、填写书中第19页中“知心姐姐的话”。

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了解了这么多关于社区活动的情况,让我们对自己参加社区活动的情况做一番回顾。请同学们填一填,写一写。”

1、自己根据整理的情况资料填表格,给自己一个客观的评价。

2、与组内同学交流,请同学给你一个公正的评价。

四、总结

1、“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参加一些有意义的社区活动、志愿者服务等,如果你在参加这些活动的时候遇到困难,你将怎么办?”

2、说说你今后打算。

4、走进社区

教学目标:

1、了解学生所在社区的大致位置、大小和环境。

2、走访社区中对社会有特殊贡献的人,激发学生对自己所居住的社区的自豪感,增强社区的凝聚力。

3、描绘社区的明天,让学生坚信社区的明天会更好。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社区的大致位置。

走访社区中对社会有特殊贡献的人。

2、难点:每个学生了解自己所在社区的情况,激发学生对自己所居住的社区的自豪感,增

强社区的凝聚力。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某个社区的示意图图例。

了解社区里的历史遗迹、古迹和对社会有特殊贡献的人。 空白的社区区域图。

2、学生准备:考察所在的社区,走访社区干部、社区老人。查找《地名志》。 社区设施小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学生所在社区的大致位置、大小和环境。

2、走访身边的人,了解他们对社区的贡献,激发学生对自己所居住的社区的自豪感,增强社区的凝聚力。

教学过程:

一、学画示意图

1、了解社区有的一些配套设施。(教师出示示意图)

“这是一个社区的示意图,你能看明白吗?你能根据这张图画告诉我们这个社区都有些什么地方吗?”

(教师根据学生说的列举:学校、居住楼、公园等等)

2、学习画示意图的方法

“今天我们也要来学习如何画一张咱们社区的示意图。” (1)先确定社区的大致范围。 (2)画出社区里的小路。

(3)用不同的颜色,按一定的比例画出社区内主要建筑的位置。 (4)先在图上标示,再在旁边注出单位建筑等名称。

3、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4、同社区的同学交流

“咱们很多同学都是住在同一个社区里的,现在请你们拿着自己的示意图和他们交流交流,看看还有那些地方需要修改。”

(学生交流,教师选出每组优秀的作品。)

5、请画的好的同学将示意图展示 (1)展示

“请你现在充当一名解说员,向大家介绍自己的社区。”

(2)点评

“你能说说这位同学的示意图哪些地方是值得你学习的,哪些地方是还需要改进的,怎么改吗?”

6、小结

“同学们都画的很好,课后你们可以拿着示意图,与社区中的示意图比对一下,把你的图画的更完美一些。”

二、了解身边的人

1、教师举例

“我们身边有许多人都对咱们的社区有很多的贡献,即便是社区中的一位普通居民,也在为社区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老师身边就有这么一个人。”

(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讲述一个对社区有贡献的人的事情,比如:社区干部等。)

2、学生说说

“下面请你说说你了解到的对社区有贡献的人。”

3、谈谈体会

“当你了解了这些人,同时也听了同学们的介绍之后,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可以适当地交流之后在做回答)

三、总结

“是的,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中,就应该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哪怕只是捡起一张废纸。我们要牢记一句话‘不应恶小而为之,不应善小而不为’,社区是我家,我爱我家,人人有责。”

四、课后作业

1、了解社区的历史遗迹。

2、设计你心目中的社区。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社区里的历史遗迹、古迹,历史名人。

2、描绘社区的明天,让学生坚信社区的明天会更好激发学生对自己所居住的社区的自豪感,增强社区的凝聚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社区的今天是美好的,社区的历史也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你知道咱们社区有哪些历史遗迹和历史名人吗?”

二、了解社区的相关历史

1、历史遗迹

2、历史名人

(由于客观原因,该问题可以延伸为列举一些家乡杭州的历史遗迹和历史名人。)

三、设计理想的社区

“咱们是社区很美,但是你会发现社区还有很多地方值得完善,如:有人提出社区要开办‘社区学院’,有人提出社区应该有自己的‘社区食堂’,还有人提出要有完善的‘照顾服务’„„当然,这些都是大人们的想法,那你心中理想的社区是什么样的呢?”

1、4人小组讨论

“社区应该有些什么配套设施,哪些是你们觉得特别需要的。”

2、反馈

“你觉得些设施是必须要的,哪些是可以省略的,哪些是为咱们设计的。” (全班制定出一份最满意的计划。)

3、根据黑板上的计划画出图纸

“请你试着把一些设施合理地安排上去,如:医院、学校、活动室„„” “不要忘记小路与周围的环境、绿化等”

4、学生画示意图,教师适当地给一些意见。

(注:教师不能过多地将自己的想法灌输给学生,应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

5、评选最佳设计图

(1)学生展示,并进行介绍。

(包括:设计的特色,设计的意图等等) (2)教师和学生一起点评。

四、总结

“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社区的明天要靠你们,希望大家从现在开始就好好学习,为将来打一个坚实的基础。”

第二单元

生我养我的地方

1、我的家乡在哪里

目的要求:

1、学生能够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

2、在地图上查找本地(社区、县、市)、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3、了解书信的一般常识,使学生萌发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能够认识自己的家乡,并能够正确地向别人介绍家乡所在的地理位置。

2、知道思念亲人,想念家乡,是爱家乡的表现。

教学准备:

1、中国地图、江省地图。

2、与当地邮局联系,准备实地参观采访。

3、学生准备彩笔,剪刀胶水、信封。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导,激情导入。

1、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家乡在你的眼里是怎样一个地方?

2、是啊,同学们的眼里,家乡是美丽的。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家乡都怀着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每个人都热爱着自己的家乡。

3、今天,就让我们先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

二、看地图,找家乡。

1、指名学生,问:你的家乡在哪里?用“我的家乡在

县”填空说话。

2、出示中国地图,找找自己的家乡。

3、自主合作,找到家乡。

(1)

几个学生自由组合成“找家乡小队”,在省地图上找家乡。 (2)

小队上台指着地图汇报。

4、开展小型的在地图上找家乡比赛活动。

三、找家乡,画家乡。

1、每个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小地图,在地图上把自己的家乡所在省份剪下来,然后贴在书本的空格中。

2、用手中的笔在贴画的四周画上一些美丽的图案,把自己的家乡打扮得更美丽。

3、学生上台展示。

四、小结谈体会。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谈谈上节课的学习收获。

二、遐想:二十年后的我。

1、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二十年后,你是一个怎样的人?

2、学生说说自己二十年后担任的角色。

3、二十年后,你对家乡会有一种怎样的感情?

三、思乡:多种形式的联系方式。

如果我们想念亲人,想念家乡,我们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呢?

1、讨论。

2、自由发言:可以打电话,可以发电报,可以发E-mail,可以写信„„

3、自由选择一种联系方式,研究如何利用这种联系方式表达思乡之情,老师将选择相同的学生归为一组。

4、开个“思乡新方法”展示会。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轮流上台介绍思乡方法。

四、书信:寄托赤子情的蓝舟。

老师以一 封信的自述的形式,把“一封信的旅程”生动地讲给同学们听。

1、听书信的自述:我的旅程。

2、教师拿一封信作为示范,将书信的一般格式向学生介绍。

3、教师以一个信封作为示范,向学生介绍信封的一般格式。

4、学生照样子试写信封。

五、实践:组织参观当地邮局。

2、我来做个小导游

目的要求:

1、知道了解家乡的人文自然景观和民风、民俗是一种爱家乡的表现。

2、在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等的过程中,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

3、培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多方面地搜集资料,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 难点:能为家乡的某项活动出一个金点子。

教学准备:

1、西湖俯视图、西湖十景图片、西博会活动图片。

2、每位学生一份调查报告。

3、准备与家乡有关的民间故事、各种活动图片。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家乡的山山水水,你了解吗?你熟悉吗?今天,我们要试着当一回导游,不但要自己了解熟悉自己的家乡风光,还要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家乡,让更多的人了解它。 先看看丹西小导游是怎么做的?

二、第一站:风景线。

(丹西小导游手拿导游小旗,出场)

各位游客,欢迎光临我的家乡——杭州市。你们知道杭州有哪些名胜古迹吗?(游客根据自己知道的回答)

今天我们到的第一站是“西湖十景”。小导游指着游览图,逐一向游客介绍西湖十景。游客可以随意向导游提问。

三、第二站:参观角

参观博物馆,介绍杭州的历史文化。

四、第三站:调查角。

1、小导游向“游客”展示一篇西博会上学生写的小文章。

2、小导游采访“游客”。

3、采访话题:

(1)

你的家乡举办过什么活动? (2)

你参加过哪些项目的活动? (3)

你喜欢哪些项目?为什么?

4、为家乡的活动出个金点子。学生讨论。

总结: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我们的家乡变得更美丽。再见!

第二课时

一、了解课前准备情况。

二、试做一个小导游。

1、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合作伙伴,整理搜集的资料。

2、向同学们介绍家乡的风光。

3、学生评议。

4、学生谈当小导游的体会。

三、试做一个好导游。建议写一份调查报告。

四、

课后组织将有价值的调查报告送往有关部门。

推荐第2篇:辽海版六年品德与社会教案 上册(全书教案)

整体备课

本套教科书致力于培养会思考的、负责任的、具有开拓精神的新一代。本教材的设计思路:

(一)从教材内容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原则,着重提升本书在养成学生良好品德方面的价值。

(二)直面学生生活中的难题,提高学生价值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和行为选择能力,增强德育的有效性。

(三)着力展现协作、创新各敬业的社会图景,强化学生作为社会成员的主体意识。

(四)力争实现历史、地理知识和其他社会知识的有机结合,并凸现史地等知识的德育价值。(五)突出呈现学习活动的过程和方式,为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对话式教学提供范例。

(六)全套书的每一个单元都为学生开辟了一个自由抒发感受各思想的“心灵彩虹”专栏。

第一单元《走向文明昌盛的中国》单元备课

本单元旨在使学生通过中国近现当代史的学习,通过历史激发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民族自强心。 本单元要求学生知道近代中国遭受了列强的侵略和掠夺,中国人民与列强和腐败政府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知道新中国来之不易,对革命老一辈以及为祖国奉献生命的先烈产生崇高之情。了解新中国的主要成就,初步形成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建设祖国更美好未来的理想。

一、觉醒与救国

-------

1、虎门销烟和鸦片战争

一、学习目标:

1、知道鸦片的毒害以及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通过鸦片对中国进行掠夺的史实。

2、知道林则徐虎门销烟对于禁烟运动的意义,敬仰林则徐反帝的不屈节气。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鸦片的毒害以及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通过鸦片对中国进行掠夺的史实。 难点:知道林则徐虎门销烟对于禁烟运动的意义,敬仰林则徐反帝的不屈节气。

三、教学准备:

让学生去搜索一些关于鸦片和毒品的知识在课上交流。

四、课时计划:

本课需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让学生事先看一些相关的资料或影视作品,对这一时代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通过对鸦片危害的学习,可联系当今政府积极抵制毒品的危害。

3、列表对比林则徐和腐朽的清政府之间的区别。

可组织讨论虎门销烟的意义。为什么西方人对林则徐这么崇敬?因为虎门销烟这一气吞山河的壮举,不仅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而且也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高尚纯洁的道德心。

4、分析鸦片战争失败的后果—中国的门户被打开了。

六、学习评价:

1、是否能说出鸦片的毒害以及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输入鸦片的原因。

2、是否能说出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大致过程与意义。

七、教学反思:

本课之前的一段文字,将学生引入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引起学生的兴趣。课文开始就提出鸦片的危害以及外国人为什么把它输入到中国引出闭关锁国—鸦片贸易毒害中国—虎门销烟—英国鸦片战争这一连串历史事件,通过对林则徐的学习,让学生理解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原因,即闭关锁国、清

政府妥协投降、军事力量薄弱等。

一、觉醒与救国

-------

2、洋务运动和中日甲午战争

一、学习目标:

1、知道洋务派引进西方技术的原因。

2、了解甲午战争中清军将士们英勇奋战的事迹,敬仰清军将士英勇不屈的爱国精神。

3、了解甲午战争失利的原因,认识到政治腐败是清政府败于资本主义侵略者的主要原因。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洋务派引进西方技术的原因。

难点:了解甲午战争失利的原因,认识到政治腐败是清政府败于资本主义侵略者的主要原因。

三、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有关洋务运动在全国范围兴办的军事、民用工业等资料。

四、课时计划:

本课需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学生将课前收集的资料,在课堂进行小组或大组交流。

2、请学生回忆五年级下学习过的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比较古代中国和日本的实力,然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说:“在古代,日本曾经派大量使者到中国学习。可是到了清朝末年,日本却比多们强大,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打败了中国,这是为什么?”

3、让学生阅读课文,然后讨论回答上述问题,由此认识中日两国产生差距的原因主要是日本积极变革维新。

4、让学生声情并茂地讲述黄海海战中邓世昌等爱国将领和战士们的英勇事迹。

5、让学生讨论“中国为什么有如此优秀的战士,却还是输给了日本。

六、学习评价:

1、是否能说出洋务派引进西方技术的原因。

2、是否能列举1-2个洋务运动的成就。

3、是否能列举1-2个甲午战争中清军将士们英勇奋战的事迹。

4、是否能说出政治腐败是清政府败于西方的主要原因。

七、教学反思:

洋务运动是清政府认识到双方力量失衡之后而展开的增强国力的尝试。19世纪80年代,北洋海军已经成为远东地区最强大的海军。而政治腐败是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败于日本的主要原因。在讲述《条约》时,可通过中国地图,让学生圈出《中英南京条约》《马关条约》中列出的开放城市,让学生注意到侵略势力深入中国的状况。

一、觉醒与救国

-------

3、戊戌变法

一、学习目标:

1、知道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

2、知道戊戌变法的经过和失败的原因。认识到“靠软弱的皇帝来救中国是行不通的。”

3、学习谭嗣同等变法志士为国牺牲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及相关爱国精神。

难点:知道戊戌变法的经过和失败的原因。认识到“靠软弱的皇帝来救中国是行不通的。”

三、教学准备:

让学生课前收集变法的一些成果用于课上交流。

四、课时计划:

本课需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学生预习果文,了解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经过和结果。

2、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让学生自己通过搜索“京师大学堂”,了解有关戊戌变法的更多信息。没有条件的学校,需要教师自己收集资料,提供给学生。

3、让学生边指点教科书第六页中的三个人物,边讲述戊戌变法的故事。

4、让学生大声朗读谭嗣同的遗言,分析其中的含义,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六、学习评价:

1、是否能说出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康有为和梁启超的名字。

2、是否能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整理相关资料。

3、是否能大致说出戊戌变法的经过和失败物原因。

4、是否能对谭嗣同不肯逃跑、甘愿牺牲的行为作出自己的解释。

七、教学反思:

戊戌变法牵扯人物众多,可适当补充内容,让学生通过这些人物,感受当时维新派的理想以及顽固势力的强大。通过京师大学堂,可了解中国近代的学校,但是无需牵扯太远。分析谭嗣同的遗言时,要着重把握谭嗣同宁死不屈、甘当前锋的精神。

一、觉醒与救国

-------

4、八国联军侵华

一、学习目标:

1、大致了解列强大势瓜分中国的行径,以及中国民众不甘做亡国奴,和帝国主义侵略者作斗争的史实。

2、对比八国联军侵华前后清政府对外态度的转变,能够认识到“要救中国,必须推翻腐败的清政府。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大致了解列强大势瓜分中国的行径,以及中国民众不甘做亡国奴,和帝国主义侵略者作斗争的史实。

难点:如何让和平年代的学生感受到中国近代的屈辱史,感受到民族灭亡的危机,是本章节的难点。

三、教学准备:

让学生课前收集八国联军侵华的相关资料。

四、课时计划:

本课需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让学生观察《时局图》,从中辨识出列强占领的地区。

2、让学生回答,面对这样的局势,中国民众是怎么做的,清政府又是怎么做的。

3、让学生回答,为什么八国联军要攻入北京,他们的目的达到了吗?

4、通过阅读、分析《辛丑条约》的内容,让学生认识到“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压榨中国人民的帮凶。

5、组织学生思考讨论,为什么清政府会和侵略者勾结起来。

六、学习评价:

1、是否能讲出《时局图》中的含义。

2、是否能列举事例,说明列强瓜分中国的强烈程度,以及中国民众不甘做亡国奴,和帝国主义侵略者作斗争的英勇事迹。

3、是否能通过八国联军侵华前后清政府对外态度的转变,解释“要救中国,必须推翻腐败的清政府”这一道理。

七、教学反思:

让学生感受到中国近代的屈辱史是个难点,应该让学生感受到民族的危机。注意联系之前的课文。资料卡中呈现的《辛丑条约》内容可以与前两个条约结合起来分析。

一、觉醒与救国

---------

5、辛亥革命

一、学习目标:

1、知道辛亥革命对中国的影响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史实。

2、认识到资产阶级革命派无法救中国。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为什么资产阶级革命无法救中国? 难点:辛亥革命过程及其失败的原因。

三、教学准备:

课前要求学生收集辛亥革命的相关资料。

四、课时计划:

本课需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回顾五年级的内容,让学生简略叙述孙中山百折不挠救中国的事迹。

2、可以让学生收集相关资料,特别关注当时当时的民众如何看待革命。实际上可以看到辛亥革命的两重性:一方面它开拓民智,一方面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并没有深入人心.

3、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什么不能救中国。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指导:封建势力的强大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

4、提问:谁能救中国?怎样才能救中国?引出下一课的学习。

六、学习评价:

1、是否能列举具体事例来说明孙中山等民族资产阶级革命家为了救中国作出的努力。

2、是否能列举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等事例,说明资产阶级革命派无法救中国。

3、是否能联系之前的课文得出逻辑推理。

七、教学反思:

在学习本章节时,要充分运用学生本身的知识和以往的学习积累。回顾孙中山百折不挠救中国的事迹时,要和袁世凯为么利出卖国家作对比。搜索辛亥革命的资料时,不必让学生介入太多,以免混乱

一、觉醒与救国

-------

6、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一、学习目标:

1、知道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大致过程,体会共产党人在当时的危险处境以及共产党人冒着被捕的危险仍坚持革命的精神。

2、知道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曾经有过合作。

3、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救中国也不是一下子就成功的,也经历了许多磨炼。是他们的坚定信仰和不畏牺牲的精神,以及在战斗中吸取经验教训,不断进步,才使得救中国的使命最终落在了中国共产党身上。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难点:让学生知道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三、教学准备:

教师或学生收集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成立以及组织者的信息。

四、课时计划:

本课需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组织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信息。

2、让学生阅读课文,结合课外搜集的资料,讲述中共一大的经过,讨论交流中共一大是在怎样的社会环境中召开的。

3、指导学生将课文中的中共发展史及其教训和措施列表。

4、组织学生分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下,没有被消灭,反而茁壮成长起来。

六、学习评价:

1、是否能讲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大致经过。是否能列举事例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成立、发展的。

2、是否能解释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原因。

3、是否能解释中国共产党能够从创立到壮大,最终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拯救中国的原因。

七、教学反思:

讲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主要给学生留下的不仅仅是中共一大这个简单的历史概念,而是一种全新的信仰、全新的救国方式,这一点,教师要密切注意。如果只是为了讲述中共一大,之后的长征等可以忽略,但是了解了本课的重点后,不仅不能忽略,还很重要。讲述中国共产党的坚定信仰时,可联系下章节《五星红旗升起来》一起讲述。学生分析时,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与前面的课文联系起来进行对比,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觉醒与救国

-------

7、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学习目标:

1、知道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等抗日战争中发生的主要事件以及中国军队抵抗日本军的著名战役。

2、理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

3、认识到百年屈辱史也是中华民族百年摸索抗争的历史,激发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理想。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

难点:知道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等抗日战争中发生的主要事件以及中国军队抵抗日本军的著名战役。

三、教学准备:

教师和学生收集抗日战争胜利的相关资料。

四、课时计划:

本课需2课时

五、教学过程:

1、组织整理日本侵华的历史。从甲午海战,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到抗战胜利。

2、讲述西安事变时,着重对比蒋介石的逃跑政策和全国军民一致抗战的大趋势,让学生提出为什么张学良和杨虎城会发动西安事变,让他们讲述张学良和杨虎城两位爱国将领的故事。

3、对比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残暴的军事野心,中国军队历勇杀敌、百姓支持前线的事迹,让学生

得出众志成城,抗战一定会胜利的结论。

4、可通过《我们是英雄的儿女》,寻找英雄的子孙,从他们那里聆听英雄的故事,让学生对自己身为中国人感到深深的骄傲,对自己肩负着民族未来的重担产生一种责任感和自信心。

5、组织学生分析抗战胜利的重大意义。

六、学习评价:

1、是否能讲述抗战的主要过程。

2、是否能列举一些中国军民奋勇抗战的故事。

3、是否能解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

4、是否能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理想,能否为班级、学校或社区做一件好事。

七、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较多,不必强求学生对每一个知识点都记忆下来。只要通过和学生比较接近的历史史实,促发他们的爱国热情。教学内容不在多,而在精神唤醒的深度。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感受到全民抗战的激情,体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含义。在讲述抗战胜利的意义时,可酌情考虑地方特点,结合地方抗战史料,突出重点即可。可让学生回顾本章节的学习,让学生整理自己的思考和体会。在课堂上交流。

二、五星红旗升起来

―――――-

1、第一面五星红旗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体会10月1日这一天对全体中国人民的意义。

2、认识新中国第一任国家主要领导人,感受到这些革命前辈值得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民去缅怀和纪念。

3、知道五星红旗的设计者,理解五星红旗图案的含义,领悟到中国共产党在人民心目中的位置。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新中国第一任国家主要领导人。

难点:知道五星红旗的设计者,理解五星红旗图案的含义。

三、教学准备:

请家长帮助学生一起寻找有关开国大典时的资料。

四、课时计划:

本课需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交流课前准备的资料。

2、选择一位共和国缔造者,了解一下他的丰功伟绩,并加以整理。

3.、以小组为单位,举行故事交流会,每人在小组里讲述自己搜集的故事,然后推荐优秀者在全班讲述,同时接受同学们的点评。

4、将自己搜集的小故事整理好,贴于相对应的图片资料下,记住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

5、说一说第一面五星红旗的设计者和国旗图案的含义。

六、学习评价:

1、是否能说出一位共和国缔造者的丰功伟绩。

2、是否能说出五星红旗图案的含义。

七、教学反思:

寻找开国大典时的有关资料,要注意准确。在了解共和国缔造者的丰功伟绩时,老师应引导学生体会这些伟人对新中国的成立所作出的卓越贡献。老师要注意指导学生学会保存资料的方法。

二、五星红旗升起来

―――――

2、为了这面五星红旗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女英雄赵一曼》和《狱中的红旗》这两个故事,体会这面五星红旗来之不易。

2、记住几首体现革命英雄主义的诗歌,感受先烈们的革命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体会五星红旗是由无数先烈用鲜血换来的。

难点:把学生的思绪拉回到那个年代,去深切地感受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在交流的过程中升华认知和情感。

三、教学准备:

通过书籍和网络搜集一些革命先烈的小故事和诗抄。

四、课时计划:

本课需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将自己搜集的资料适当的做一些整理。

2、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我心中的星故事会,在小组里讲述自己搜集的小故事,然后推荐优秀者在全班讲,并接受同学的评选。

3、将搜集整理后的诗抄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并讲述自己的内心感受。

4、组织学生观看一场反映革命先烈精神的电影,让学生体会的更深切。

5、小组成员合作,自办小报展览,进一步交流自己的内心体验。

六、学习评价:

1、是否能说一则革命先烈英勇抗敌的小故事。

2、是否能朗诵一首革命烈士创作的小诗。

七、教学反思:

老师要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搜集,便于学生记忆。在本课的教学中,老师要始终将情感因素放在首位,让学生体会到五星红旗的来之不易。在教学活动最后,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共同编辑一份小报,这样可以更好地把搜集到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加大教育的影响力。

二、五星红旗升起来 ――――

3、五星红旗在神州飘扬

一、学习目标:

1、知道五星红旗在人民心中的地位,它是国家主权和尊严的代表,我们国家的象征,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2、知道每个公民都应捍卫国旗的尊严,在任何场合都要认真、严肃地升好国旗、唱好国歌,这样才是尊重国旗的表现。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五星红旗在人民心中的地位,它是国家主权和尊严的代表,我们国家的象征,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难点:知道每个公民都应捍卫国旗的尊严,在任何场合都要认真、严肃地升好国旗、唱好国歌,这样才是尊重国旗的表现。

三、教学准备:

上网或找书籍,搜集有关五星红旗的故事。

四、课时计划:

本课需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收集有关五星红旗的故事。

2、观看有关五星红旗升起时的相关资料,领会五星红旗升起时的激情。

3、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收集到小故事,然后推荐优秀者在全班进行讲述,并接受同学们的提问和评价。

4、关于我国人民热爱国旗、维护祖国尊严的小故事有很多,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完成一份故事会同主题的小报,并由同学评出一份最佳小报。

5、小组内把自己对如何尊重国旗和爱护国旗的想法进行交流,然后推选一位同学将大家的想法做一个小结,在全班进行交流。

6、每个人都会对五星红旗有所畅想,举行一个我的国旗我的梦演讲会,体会国旗的尊严。

7、开展一次争做小小国旗手的活动,激发学生心中的爱国热情。

六、学习评价:

1、是否能说出一个关于五星红旗升起那一刻令人感动的小故事。

2、是否能将搜集到有关我国人民热爱国旗、维护祖国尊严的故事编辑成一张小报。

3、是否能在同学面前说出自己对尊重和爱护国旗的想法以及对将来五星红旗赢得新光彩的畅想。

4、是否能说出一些有关《国旗法》的内容。

七、教学反思: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搜集申奥、申博成功的故事等,这样更利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在所有的课内活动全部结束以后,老师要将学习活动继续延伸,让有能力的学生独立完成或组织学生合作完成一份小报,并将活动与学校升旗仪式相结合,让学生的爱国热情时刻涌动在心。

1、创造世界奇迹的农业

一、学习目标: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农业生产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受

1、了解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农业生产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受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建设的巨大发展。

2、知道我国农业生产取得惊人成就的原因,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树立为建设祖国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我国农业生产取得惊人成就的原因,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树立为建设祖国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难点:了解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农业生产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受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建设的巨大发展。

三、教学准备:学生收集家中长辈经历过的苦难生活

四、课时计划:

本课需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布置学生在家中采访祖辈和父辈经历过的苦难生活,主要是由于农业生产落后所导致的生活和生计问题。

2、组织小组交流活动,讨论调查中发现的和思考的旧中国农业生活落后的原因。

3、搜集资料,调查一下新中国农业生产取得的重大成就。根据所收集的资料办一次墙报,展示一下调查的结果,抒发一下自己的感受。

六、学习评价:

1、是否能通过各种途径,以各种形式展现自己搜集的有关我国农业生产成就的资料及自己的感想。

2、是否能举出具体的事例说明我国农业生活的成就与人们的艰苦努力,以及科学技术革新的关系。

七、教学反思:

老师在课前应先收集一些关于旧中国生活的景况资料,使学生直观认识到农业对生活的影响。帮助学生收集资料,丰富他们用各种方式表达感受的途径,促进学生学会交流。在组织学生讨论中,关键是引导学生思考落后与创造奇迹这两者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奋起直追的中国工业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新中国成立以后工业生产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特别是工业生产部门的增加和完备、石油工业与航天工业的巨大进步。

2、初步了解一些工业产品发展变化的历程,认识到正是由于新中国工人和科技工作者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才带来我国工业的飞速发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新中国成立以后工业生产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特别是工业生产部门的增加和完备、石油工业与航天工业的巨大进步。

难点:初步了解一些工业产品发展变化的历程,认识到正是由于新中国工人和科技工作者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才带来我国工业的飞速发展。

三、教学准备:学生收集曾经使用过“洋”字打头的物品。

四、课时计划:

本课需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调查和搜集一下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曾经使用“洋”字打头,和同学们在课堂上一起交流一下,了解过去我国很多生产和生活服务器都依赖从国外进口,不仅量多而且各业也很多。

2、根据课文中各种工业生产类型的图片,组织学生自己举办一个建国后的工业产生图片展览,了解我国目前的工业生产部门有哪些。

3、要求学生对某一个生产部门或者工业产品进行调查和了解,可以分小组进行交流。

六、学习评价:

1、是否能说出我国在石油工业、航天工业等具体工业部门的变化。

2、是否能通过判读地图或者图表理解我国建国后工业发展所取得的重大成就,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表述

出来。

七、教学反思:

引导学生共同开发课程资源,通过图表,通过细节的讨论和挖掘感受中国工业发展的现状和水平,使学习真正成为体验的过程。

3、迅速发展的交通运输

一、学习目标:

1、对中国的交通发展状况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大致了解铁路、公路、航空和水运等现代交通的基本形式。

2、感受中国交通运输发展的迅猛态势。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中国交通运输发展的迅猛态势。

难点:对中国的交通发展状况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大致了解铁路、公路、航空和水运等现代交通的基本形式。

三、教学准备:收集家乡交通运输方面的变化

四、课时计划:

本课需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阅读新、旧“中国铁路线分布示意图”的变化,引导学生说出新中国铁路建设的主要成就。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正文“实现了县县通公路的目标”,讨论“县县通公路”对我国以山地为主的地形国家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3、通过阅读和文字图片解读,讨论航空、高速公路、集装箱运输等我国现代化交通运输发展的水平状况。

4、小组讨论评价: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速度以及整体发展水平。

六、学习评价:

1、能否通过图表资料等说出中国交通事业的主要发展成就。

2、能否密切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自主的学习活动,说出家乡交通发展的一些具体状况。

七、教学反思:

引导学生读图,注意在图表中充分挖掘教学的核心信息。运用好卡通人物的发言,讨论卡通人物的发言内涵,结合学生的亲身实践,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本课不必过分关注铁路修建的困难,容易偏离迅速发展的主题。

4、跻身世界体育强国

一、学习目标:

1、感受新中国体育、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理解我国之所以能够在体育事业上取得突出成就的原因。

2、增强健体强身、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增强健体强身、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的意识。

难点:感受新中国体育、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理解我国之所以能够在体育事业上取得突出成就的原因。

三、教学准备:收集在世界体育上有所成就的中国人物事迹

四、课时计划:

本课需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旧中国被戴上了东亚病夫的帽子”。通过阅读课文文字,以及课前对家长等的访谈,从生活水平、医疗卫生状况,以及“病夫”面黄肌瘦的外表等方面,了解中国过去综合国力贫弱,受帝国主义欺侮的状况。

2、阅读课文,看书中图表,引导学生讨论,认识国民身体素质稳步快速提高的原因。

3、阅读、讨论熟悉的体育健儿在历届奥运会上的优异表现,进一步认识国力强盛对人民身体综合素质提高的决定性作用。

4、说说体育健儿表现出的拼搏精神,激发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引导学生认识东亚病夫帽子的摘除对中国人民建设国家、富强国家的积极意义。

六、学习评价:

1、能否通过图表阅读分析,说出我国国民身体素质不断提高的一些具体表现。

2、是否能综合分析我国国民身体素质迅速发展、体育事业取得突破性发展的原因。

3、是否能简要说出全民体育运动对增强国力、提高我国国际地位的积极意义。

七、教学反思:

东亚病夫对于小学生来说,不是一个容易理解的,教学中老师要对上述旧中国的国情给以足够的知识铺垫,也可要求学生就东亚病夫课前展开研讨。

5、迈向人力资源大国

一、学习目标:

1、熟悉新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些基本状况。

2、能够说出目前中国各行各业人才辈出,中国是个人力资源大国的基本国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说出目前中国各行各业人才辈出,中国是个人力资源大国的基本国情。 难点:熟悉新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些基本状况。

三、教学准备:课前收集我国各行各业杰出人才

四、课时计划:

本课需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力资源的内涵,认识到中国是一个人力资源大国。

2、通过阅读正文和图表资料等,讨论认识中国原有的人力资源基础状况,并在分析讨论中认识到中国成为人力资源大国的基本原因。

3、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周围人群的学习情况,了解人力资源建设开发的基本途径。

4、阅读图表,通过杨利伟等,让学生了解到人力资源及其发挥的作用。

六、学习评价:

1、能否通过学习,对中国人口众多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人力资源,可以在经济和文化建设中发挥巨大能量的积极作用形成一个观念性认识。

2、能否通过讨论、查找资料等举例说出人力资源的大致含义。

七、教学反思:

人力资源概念对学生比较抽象,在教学活动前,可以指导学生自己查阅查阅相关资料,为教学做必要铺垫。

6、积极向上的当代风貌

一、学习目标:

1、关注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表现出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2、崇尚积极向上的精神,并用具体行动表现。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关注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表现出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难点:关注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表现出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查阅相关书籍和互联网资料

四、课时计划:

本课需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结合图表,思考讨论:为什么中人要团结一致申奥?申奥成功能为祖国带来什么?

能够举办奥运会是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

奥运会的申办需要全国人民的支持,因此申办过程本身是凝聚国民精神的过程。

2、阅读“众志成城抗击‘非典’”内容,说说这一事件过程中我国人民展现出来的各种优秀精神面貌。

为什么中国遇到这样重大、突发的事件时,能迅速有效的组织起来,取得胜利?

这充分说明只要全国人民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多大的困难都能克服。

3、阅读和讨论镜头三四,说说身边的良好精神风貌的表现。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精神细节,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在普通大众的生活中,发掘可贵的互助互爱的优良社会风貌,倡导“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的社会文明。

六、学习评价:

1、能否确实体会、感悟或者发现社会生活中许多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

2、是否初步建立了一种自觉融入社会生活的意识,是否激发起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欲望。

七、教学反思:

不拘泥于教材,利用好教材。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的生活,在自己的交往中,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感受好的精神风貌,鼓励学生以一种实际行动,亲身参与其中,让学生体会生活的美好,社会的美好。

7、迎接未来的挑战

一、学习目标:

1、了解西部大开发的基本目标,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任务。

2、了解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激发迎接挑战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激发迎接挑战的精神。

难点:了解西部大开发的基本目标,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任务。

三、教学准备:课前收集一些我国将要面对的挑战事

四、课时计划:

本课需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说说自己了解的西部大开发的情况,思考为什么说开发西部是振兴中华民族的宏伟任务。

2、讨论为什么西部地区的经济水平很低,什么是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

3、阅读西部地区的资料图片,看看那里的小朋友的学习生活条件如何。

4、说说国家如何对西部进行大开发,都有哪些著名的工程建设,这些工程建设对西部开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讨论什么叫参与国际竞争,为什么要参与国际竞争。

六、学习评价:

1、能否说出国家发展战略的一些基本举措,能否主动关注西部开发,关注国家大工程建设。

2、能否关注西部小伙伴的学习生活。学习一种主动关心、爱护他人的良好精神风貌。

3、是否具有主动关注国际形式的基本学习品质。

七、教学反思:

要给学生比较正确的西部观,关注西部的艰苦,关注西部小朋友的学习状态。利用好教材设计的挑战三和四,通过拓展学习,加深对中国国情的了解,并以班级相互交流的形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第二单元《呼唤一个和平的世界》单元备课

本单元是在上一单元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思索我们究竟生活在一个怎样的世界,并通过揭露战争和军事武力的残酷性使其体会到和平的美好,培养他们热爱生命、爱好和平的意识。

本单元目标是让学生认识战争的残酷性,体会和平的美好,在心里埋下爱好和平的种子。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以及世界各国人民为和平所做的各种努力,愿意为和平事业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搜集、整理并交流历史资料的能力,并对国际性活动以及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活动和作用初步的兴趣。

1、不平静的过去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况,认识战争对人类文明的破坏。

2、直面战争,体会战争的残酷,激发痛恨战争、热爱和平的情感。

3、知道新武器运用于战场对人类文明造成更大的毁灭,制造了更多人间悲剧,注意到科学技术用于战争所造成的危害。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新武器运用于战场对人类文明造成更大的毁灭,制造了更多人间悲剧,注意到科学技术用于战争所造成的危害。

难点: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况,认识战争对人类文明的破坏。

三、教学准备:

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一战的相关资料,教师收集有关一战的影视资料,更加直接展示战争的残酷性!

四、课时计划:

本课需2课时

五、教学过程:

1、阅读教科书第43页导入部分,思考“我们究竟生活在怎样的世界里”。

2、结合课文,查阅资料,说说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什么会爆发,萨拉热窝事件为什么是一战的导火线。

3、阅读课文,结合教科书第45页地图,请学生来谈谈一战中欧洲战场的交战和重大战役,并谈谈

对战争的感受。

4、结合课文,请学生说说战争中的新式武器,讨论科学技术运用于战争会产生什么结果。

5、制作一个简单的重大战役交战双方伤亡图表,体会战争的残酷。

六、学习评价:

1、是否能列举一个事例,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危害。

2、能否说出新式武器投入战场出现结果。

七、教学反思:

教师可采用“导读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根据需要有选择地导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独立探索精神。利用卡通人物的话引出一系列有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战争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小学生而言是遥远而陌生的,教师要充分利用教科书和自己查阅的图片资料呈现给他们,使他们获得一个感性的认识。

2、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学习目标:

1、知道二战的主要参战国及主要战况,认识并痛恨法西斯的罪恶行径,进一步认识战争的残酷性和给人们带来的永久伤害。

2、了解二战和一战不同的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明白和平的力量可以团结起来打败邪恶的力量。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激发学生痛恨战争、反对侵略的意识,深化爱护生命、追求和平的意识。 难点:了解我们究竟生活在怎样的世界中?我们要建设怎样的世界?

三、教学准备:

搜集资料不仅可以从网上、图书馆获得,也可以寻访二战亲历者,获得第一手资料。

四、课时计划:

本课需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查阅资料,分组讨论为什么只过了短短二十年又爆发了世界大战。

2、阅读课文,了解二战中三大战场主要的战事,并结合战局图说说交战的双方。

3、结合查阅的资料,让每一小组介绍一次重大战役或事件,并说说感想。

4、阅读“战胜法西斯”栏目,讨论一战二战的不同,了解反法西斯联盟的相关知识,分析正义的力量最终会战胜邪恶的力量。

5、讨论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各留给人们永久的伤痕,体会和平生活的美好,并说出自己的感受,让学生朗读《安妮日记》增强体验。

六、学习评价:

1、是否能说出交战的主要国家。

2、是否能列举反法西斯者的事迹。

3、是否能用具体的事例说明二战给人类带来的悲剧,并说出自己的感想。

七、教学反思:

教师学生发挥聪明才智,结合前一课内容对一战和二战的异同点进行比较分析,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来分析问题。教师应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指导学生上网、上图书馆搜集资料,也可以发动学生寻找身边的知情者,进行访谈。要通过具体的悲剧事例来使学生获得认知。

1、冲突此起彼伏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二战后发生的主要的局部战争和恐怖主义事件,知道世界并未彻底的和平。

2、通过具体的事例进一步认识战争给人类造成的巨大损失。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具体的事例进一步认识战争给人类造成的巨大损失。

难点:了解二战后发生的主要的局部战争和恐怖主义事件,知道世界并未彻底的和平。

三、教学准备:

通过各种渠道搜集二战以来爆发的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和科学的分析。提示学生可以查文字资料、上网、看专题性的电视节目等。

四、课时计划:

本课需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交流与讨论。学生把搜集整理的资料进行汇报和交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二战后的世界形势,从而导入新课“硝烟还在弥漫,冲突此起彼伏”学习。

2、阅读教科书57页,了解海湾战争的战况,讨论海湾战争爆发的原因,思考二战后局部战争与冲突的特点。

3、结合教科书,分小组讨论对恐怖主义的看法。

4、由教科书第60页上的四幅图,谈战争带给人类的创作,并结合自己的幸福生活交流感受。

六、学习评价:

1、能否说出二战以后发生的局部战争和军事冲突有什么新特点。

2、能否举例说明军事冲突和恐怖主义对人类造成的危害。

3、能否对“除了使用武力,还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解决争端”谈谈自己的看法。

七、教学反思:

反对恐怖主义这一话题对小学生来说比较深奥,教师可视学生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进行拓展。本课涉及的问题对小学生可能有一定难度,教师不必求答案的精确化,而是注重思维的过程。

2、不该有的较量—军备竞赛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对世界军备竞赛的导读和分析,了解军备竞赛给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带来的危害。

2、阅读课文,知道中国人民爱和平。既要努力推动世界和平事业的发展,又要加强国防以自卫,初步培养学生的国防意识。

3、学会根据本课学习内容制作简单的统计图,初步掌握制作统计图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军备竞赛给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带来的危害。

难点:学会根据本课学习内容制作简单的统计图,初步掌握制作统计图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

课前查阅有关军备竞赛的资料,主要是数据资料。

四、课时计划:

本课需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依据范例,师生共同制作军备竞赛的统计图,统计图可以是某一国的几年来军费支出的情况,也可以是某几国在一年内的军费支出统计。

2、阅读课文,讨论如果太空成为继陆、海、空之后的第四战场,人类将受到怎样的威胁。

3、阅读教科书第63页,讨论核武器给环境和人类带来的破坏。

4、讨论面对难以遏制的军备竞赛,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六、学习评价:

1、是否能用具体事例说出军备竞赛给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造成哪些危害。

2、是否能制作反映军备竞赛情况的简易统计图。

七、教学反思:

制作统计图表时,指导学生学会合作与交流,教师也要参与其中,进行有效的互动。关于核武器及杀伤性武器对人类社会的自然环境造成的危害,教师可以适当进行相关资料的补充,使学生有更深入的了解。并鼓励学生大胆对“面对军备竞赛中国该怎么办”提出设想。

1、联合国

一、学习目标:

1、了解联合国的由来,知道它的宗旨、组织结构和作用,理解联合国国旗所表达的含义。了解联合国在解决国际争端而开展的各种工作。

2、知道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之一,是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之一,也是常任理事国之一。

难点:了解联合国的由来,知道它的宗旨、组织结构和作用,理解联合国国旗所表达的含义。了解联合国在解决国际争端而开展的各种工作。

三、教学准备:

让学生上网查找一些联合国的资料,重点引导学生搜集有关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及所起到的作用、开展的工作,并查找一些中国维和部队的具体情况。

四、课时计划:

本课需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结合课内外的资料,以“我所知道的联合国”为题展开讨论。

2、将收集与联合国活动有关的图片或新闻报道,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3、分组研究和讨论,说出联合国中的安全理事会是一个怎样的国际机构,它的作用是什么。选派代表将小组内交流的内容整理后在全班作一个讲述。

4、请学生将自己搜集和学习以后获知的知识整理成资料册。

六、学习评价:

1、是否能说出联合国是一个怎样的国际组织,并说出联合国总部所在的位置。

2、是否能说出联合国成立的时间和五个常任理事国。

3、是否能说出联合国国旗的含义以及维持和平部队的职权。

七、教学反思:

本课所蕴含的内容和意义相对来说较为深奥,许多问题可能是学生一时无法弄明白的,所以它在教学中就会呈现出许多难点,老师应当多列举新闻报道中的一些事例和图片来配合教学。

对于联合国中的组织机构不必多作介绍,只要让学生知道名称就行了,而应该把讲解的重点放在安全理事会上。对于搜集到的资料可以说是一笔宝贵财富,教师要指导学生合理地整理好资料,制作成资料册,为以后的学习作积淀。

2、民间的和平运动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和平鸽、橄榄枝等象征和平的事物。

2、了解世界各地的人们为追求和平而展开的各种和平运动,认识到人们期盼和平的心愿。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和平鸽、橄榄枝等象征和平的事物。

难点:了解世界各地的人们为追求和平而展开的各种和平运动。

三、教学准备:

查找各搜集相关的民间和平运动的资料,可以从图书馆、互联网、新闻媒体等渠道中去获得。

四、课时计划:

本课需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谈谈自己所知道的民间和平运动,以及对于这种自发的民间和平运动有什么感想,从中体会到什么。

2、小组合作学习,说说看了《关于鸽子与橄榄枝的传说》这一故事后的感想,领会故事所要表达的内涵。

六、学习评价:

1、是否能列举1-2个民间的和平运动,表达各国人民对和平的愿望。

2、是否能说出为什么鸽子各橄榄枝是和平的象征。

七、教学反思:

教师在让学生搜集相关的民间和平运动时,要注重与时俱进,也就是要善于捕捉世界上发生的热点事件,引导学生去查找与之相关的民间和平运动,这样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红十字运动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国际红十字会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一个特殊组织,起着救死扶伤、赈灾济贫的作用。

2、体会国际红十字会在战争与冲突中救死扶伤的精神和中国红十字会在赈灾济贫等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国际红十字会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一个特殊组织,起着救死扶伤、赈灾济贫的作用。 难点:体会国际红十字会在战争与冲突中救死扶伤的精神和中国红十字会在赈灾济贫等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

三、教学准备:

多种途径查找和收集国际红十字会和中国红十字会开展的各项工作。

四、课时计划:

本课需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多种途径查找和收集国际红十字会和中国红十字会开展的各项工作。

2、说说国际红十字会和中国红十字会诞生的过程,明白红十字会会旗的含义。

3、小组交流红十字会开展的各项工作,了解红十字事业的伟大意义。

4、每个人都能为红十字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说说具体做法,并为红十字事业的持续发展献上一计。

六、学习评价:

1、举例说明红十字事业是崇高而伟大的事业。

2、能为红十字事业的发展献一计。

3、是否能为红十字会献一次爱心(如:参加红十字会的募捐活动或宣传活动)

七、教学反思:

让学生搜集红十字会开展的工作时,要注重引导学生查找一些具体的实例,以便在课堂交流时可以更具说服力。对于红十字事业的关注和热爱要从小培养,教师要引导学生说说如何为红十字事业奉献自己的爱心,能够说出具体作法。

4、奥林匹克运动会

一、学习目标:

1、大致了解奥运会的历史以及奥运会的精神各原则,知道奥运会是世界上最大的体育运动会,是人们为世界和平而举行的一个盛大聚会。

2、了解我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获得的成绩,学习运动员为国争光、顽强拼搏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奥运会是世界上最大的体育运动会,是人们为世界和平而举行的一个盛大聚会。 难点:了解奥运会的历史以及奥运会的精神各原则。

三、教学准备:

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我国运动健儿在奥林匹克赛场上顽强拼搏勇夺金牌的故事。

四、课时计划:

本课需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交流收集的资料,让学生体会到中国由“东亚病夫”变为体育强国的民族自豪感。

2、现代奥运会每四年举行一次,通过观看录像或图片,让学生领略奥运会的盛况,体会到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体育运动会。

3、仔细观察课文中提供的古代奥运会和现代奥运会的两幅场景图,结合课文资料了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展史,从中领悟到奥运会也是世界人民呼吁和平的一种具体形式。

4、利用课文中提供的奥运火炬小故事,展开讨论,让学生体会火炬传递的意义所在—护卫人类的和平和友谊。

5、小组合作交流中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的小故事,引出中国申奥成功的巨大意义。

6、课后,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我与奥运”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让学生对奥运会创办的意义有

理学的了解。

六、学习评价:

1、是否能说出奥运会的精神和口号。

2、是否能说出我国运动员在奥运赛场上顽强拼搏的故事。

3、是否能说出现代奥运会的创始人和第一届现代奥运会的时间。

4、是否能说出北京奥运会举行的时间和会徽的意义。

七、教学反思:

在课堂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要注重教育的延伸性,可以组织开展“我与奥运”主题系列活动,包括:出一份奥运小报,举行一次奥运知识竞赛,演唱一首奥运歌曲,开展一次小型运动会,等等。

四、中国爱和平

一、学习目标:

1、知道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及其外交政策。

2、认识到中国政府及中国人民在用实际行动维护世界和平。

3、增强从身边做起、用实际行动参与世界和平事业的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及其外交政策。

难点:增强从身边做起、用实际行动参与世界和平事业的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准备:

搜集中国政府和人民对和平事业的具体做法,初步感知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和平的民族。

四、课时计划:

本课需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中国在联合国维和部队中所做的工作令世人敬佩。组织讨论:中国维和部队都做了哪些工作?这些工作的意义是什么?

2、小组交流:中国在军控、裁军与防扩散事业上所做的工作,体会中国这样做是为了维护世界的和平。

3、了解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工作性质以及红十字青少年活动的意义,讨论儿童可以为推进世界和平事业做些什么。

4、开展“我是和平小使者”活动,说说自己的具体做法,由集体进行评议。

六、学习评价:

1、是否能说出“和平共处一项原则”的具体内容。

2、是否能说出作为一名中国少年应为和平事业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

七、教学反思:

中国政府和人民都为维护世界的和平做出不懈的努力,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搜集具体事例,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推荐第3篇:辽海版本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期末复习题

小学五年级(上)品德与社会复习题

1、1961年4月16日,前苏联宇航员(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从太空观察地球全貌的人。

2、( )是海洋的颜色。“三分( ),七分( )”,海洋占了地球绝大部分的面积。

3、科学家为了帮助人们认识地球,发明了( ),它中间的线叫( ),它把地球分为( )和( ).

4、( )和( )帮助人们认识地球上的地理位置而画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的。地球本身并没有这些线。

5、( )是生命的摇篮,是浩瀚无垠的宇宙中发现的唯一有人类生存的星球。 6.太阳系中,地球离太阳大约有( )千米;它的年龄大约有( )岁。 7.地球上补海洋包围的大块陆地叫( );被海洋包围的小块陆地叫( ),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叫( )。

8.地球上的大洲一共有( )个,它们由大到小依次是:( )( )( )( )( )( )( )。

9.地球上的海洋分为( )个大洋。名称是( )( )( )。其中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

10.地球上的陆地主要集中在( );我国在( )的东部,( )的西岸。

11.( )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的航行,证明了地球是个( )。 12.( )创立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的进化论。

13.我国古代的探险家( )根据考察记录,写下了( )。他是对桂林岩溶地貌进行研究的世界第一人。

14.珠穆朗玛峰位于( )的喜玛拉雅山脉,海拔8848米;人们把它和( )( )等同起来,称为世界第一人。

15.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在( )以上,是世界最高的高原,所以又被称为( );在高原的独特动物是( ),独特耐寒植物是( )。

16.1953年,由( )人从南坡登上珠峰的顶峰,实现人类登山史上的一个宿愿。中国登山队第一次登上珠峰在( )队员有王富州、屈银华、贡布。 17.喜马拉雅一词原意是( ),珠穆朗玛意为( )。

18.世界上比较高大的山脉主要集中在两个地带:一条是横贯亚欧大陆的中南部,其主体是( ),还有欧洲的( );另一条是纵贯南北美洲大陆的西部,其主体是北美洲的( )和南美洲的( )。

19.死海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地方,它的湖面海拔低于海面( ),所以被称为( )。

20东非大裂谷位于非洲大陆的东部,裂谷总长( )千米,接近地球周长的1/6。被称为( )。

21世界最大的沙漠是位于非洲北部的( ),温驯的骆驼是( ),穿着长袍的阿拉伯人被称做( )。 22亚马孙河被称为( );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 );热带原始森林被称为( )

23在地球的最南端,有一个被冰海包围的大陆( );这里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又是( )

24 1985年和1989年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了两个科学考察站(

)和( )

25 赤道横贯非洲大陆中部,气候炎热,被称为( );( )以南的非洲大陆是黑人的故乡。

26 非洲的气候炎热。其中,苏丹的年平均气温在30摄氏度,最高气温达47.8摄氏度,有( )的称号。 27.秘鲁位于南美洲,( )是它的首都,是世界闻名的( )。在人们的努力下,成为著名的( ),被称为( )。 28.荷兰是世界著名的( )。最低的地区低于海平面6米多。他们围海造陆,国土的1/5是人造的.他们在海边竖立( ),人们称荷兰为( ),荷兰人把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 ).29.在欧洲南部的意大利,有一个世界著名的水上土城市( )在窄窄的水巷里穿行的交通工具是( ).30.世界上最小的岛国是( ),位于太平洋的中西部.31.在南美洲有一个国家被称为人种大熔炉,它就是南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最著名的是( )和( )。 32.我国拥有辽阔的国土,陆地面积( )平方千米,是世界面积( )大国;我国陆地边界长( )多千米,海岸线总长度超过( )千米。东西相距( )千米,南北相距( )千米。赤道长( )千米。

34.( )个省级行政区是我国第一的行政区。( )是我国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35.在祖国的大家庭里,生活着近( )人口,由( )个民族组成。

36.( )是我国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 )是他们的传统歌节;( )节是傣族的传统节日。 37.( )年( )月( )日,我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年( )月( )日澳门回归祖国怀抱。

38.台湾是祖国(

)的一部分,台湾省包括(

)和( )( )等许多小岛。面积约( )平方千米。( )是我国最大的岛屿,岛上的居民主要是( )族同胞。 39.我国陆地有(

)个邻国,东部和东南部与(

)( )( )等六国隔海相望。

40.蒙古国位于我国的北方,没有海岸线,是世界( )的内陆国家,从事( )生产,被称为( )。

41.俄罗斯地跨( )两大洲,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与我国的( )( )( )等省区有几千千米的边境线。

42.日本是( )中的岛国,与我国隔海相望,互称对方为( ),( )是日本的象征,( )是日本的国花。 43.古代印度是( )的发源地,我国的佛教就是从印度传来的;( )就是古代印度人发明的。印度是农业大国,( )的产量是世界上第一,( )的产量居世界第二。( )也是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 44.印度尼西亚的意思是(

),它又被称为(

)( )。缅甸居民中85%都信奉佛教,因此被称为( )。 45.我们国家的全称是(

),它的意思是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 )属于人民。

4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包括( )和( )( )( )( )( )( )( )( )。 47.国家行政机关包括( )和( )。中央行政机关就是中央人民政府( )地方行政机关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包括四级( )( )( )( )。

48.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享有( )和( )。 49.从地图上看,祖国的地形是( ),水是从高往低流的,当然江河水都往东流了。

50.在我国的西南部,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

)(

)( )都发源于此,是我国地势的第一阶梯。

51.东部的沿海地区,以平原为主,自北向南,分别是( )( )( )( )。 52.(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 )源远流长,全长5464千米。( )是黄河上游著名的水电站之一。

53.兰州是黄河源头以下的第一个大城市,也是西北地区最大的(

)( )( )。

54.从( )到( ),黄河流域一直是我国( )( )( )的中心。十三朝古都( )九朝古都( )和七朝古都( )都在这里。 55.黄河流域著名的古迹有(

)(

)(

)( ).56.( )是中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工区。黄河的下游是一条闻名的( )。 57.长江发源于( ),为我国( )、世界( )大河。( )平方千米的长江流域,占我国陆地面积的( )哺育着( )的中国人。

58.( )和( )是中国的特色文化之一;( )是二者发展的源地,中国被称为( ),长江下游有著名的( )。瓷都是( ),陶都是( )。 59长江下游江阔水深,是著名的( );在下游冲积形成了面积广大的( ),这里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众多,是中国的( )。 60( )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位于长江的( ),是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 ),被誉为( ) 61中国最大的咸水湖是( ),那里有著名的( ) 62世界上的人种有( )( )( )( ),我国人属于( )。

二 判断题

1 壮丽而奇异的地球风光,我们用尽毕生的精力也难以全部领略。( ) 2 人类最晚发现的大陆是北极洲。( ) 3人类改造环境,环境也改造人。( ) 4 在地球上许多难以生存的地方,没有人在那里生活。( ) 5赤道横贯非洲大陆中部,气候炎热,被称为“热带大陆”。 ( ) 6濒临大西洋的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地之国。( ) 7人人要生活下去就要与环境抗争,与环境相融。( ) 8我们人类居住的地球是一个绚丽多姿的世界。( ) 9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

10一个小小的地球仪可以让美丽的地球完整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 11森林是地球的绿色卫士。( ) 12地球上最大的洲是大洋洲。( ) 13我们每个民族都有代表自己民族特色的物品和活动。( ) 14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 15参政议政是领导干部的事,小孩不能参与政事。( ) 16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是我国地形的第一阶梯。( ) 17黄河是雪山上走来的第一大河。( ) 18有水的地方,就有家园。( ) 19上海是中国大陆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城市。( ) 20治理黄河历来是中华民族的重任。( )

21人们把珠穆朗玛峰和北极与南极等同起来,称为世界第三极。( ) 22北极大陆的最大特点是在面上覆盖着巨大的冰盖。( ) 2334个省级行政区是我国第一级的行政区。( ) 24法院、检察院、共青团、红十字会等都是社会团体机关。( ) 25黄河流域有着我国数量最多的世界自然的与文化遗产。( )

三、选择题

1 地球上面积最大的是( ) A 陆地 B海洋 C 高山 D平原

2 地球上的每一个地方都有它的经纬座位号,要找到它的准确位置,主要是根据他在地球上的( )

A 经度 B 纬度 C 经纬线 D经纬度

3 根据你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在地球上位于( ) A 东半球 B 西半球 C 南半球 D北半球 4 海洋的顔色是( ) A 蓝色 B 白色 C 淡绿色 D无色 5 中国最大的城市( ) A 上海 B 北京 C 重庆 D沈阳

6.长江流域有着我国数量最多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其中代表中国文化特色的是(

A 九寨沟 B 黄山风景区 C 千山风景区

7 黄河和长江是祖国的两条母亲河,他们的发源地是( ) A 青藏高原 B 内蒙古高原 C 黄土高原 D 喜马拉雅山

四、连线题

1.不畏严寒的 瑙鲁人 世界寒极 亚马孙河 汪洋大海中的 威尼斯人 世界火炉 南极洲 水乡里的 因纽特人 世界屋脊 苏丹 沙漠王子 南非 世界河王 青藏高原 花生之国 阿拉伯人 可可王国 坦桑尼亚

黄金之国 塞内加尔和冈比亚 剑麻之乡 加纳和科特迪瓦 橡胶之国 利比里亚 铜矿之国 赞比亚

地球的伤疤 死海 马背上的国家 南非 地球的肚脐 亚马孙河 佛教的发源地 蒙古 世界河王 南极洲 人种大熔炉 印度 世界寒极 青藏高原 火山地震岛 巴西 世界屋脊 东非大裂谷 黄金故乡 日本

青藏高原 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地方 蒙古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死海 世界最冷的地方 俄罗斯 太平洋中的岛国、亚马孙河 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日本 世界上第二大内陆国 南极洲 世界上最大的河 印度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2.下列物品属于哪个民族的?

孔雀-------( )族 东不拉--------( )族 哈达--------( )族

3.国花

俄罗斯------( )花 韩国、朝鲜------( )花 日本------( )花

缅甸------( )花 菲律宾、印尼------( )花 马来西亚------( ) 巴基斯坦------( )花 印度------( )花 尼泊尔------( )花

国鸟

韩国------( ) 尼泊尔------( ) 印度------( )

4.黄河与长江小档案

黄河 长江

长度 ( )千米 ( )千米 源头 巴颜喀拉山 唐古拉山 注入海 ( ) ( )

五、简答

1.说一说我们人类生存需要什么?

2.学习了麦哲伦、达尔文、徐霞客这些中外探险的故事,我们可以向他们学习什么?

3.想一想,登上珠穆朗玛峰会遇到哪些困难?

4.地球上的沙漠面积在不断的扩大,原因是什么?

5.保护好亚马孙平原的原始森林会给人们带来哪些好处?

6.因纽特人有哪些独特的生活习性?

7.人们怎样治理黄河水灾?

8.长江流域有哪些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9.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的有生命的星球的主要原因?

10.从小到大依次写出七大洲的名称。

11.太阳系的八大行星。

12.列举我国三个以上的少数民族,他们有什么特点或习俗。

13.我国有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都是哪几级?

14.你能说出5个长江流域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名称吗?

15.我们土城市还存在哪些不合理的现象,请你写一份提案,说出你的建议。

推荐第4篇:辽海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复习题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复习题

一、填空:(每题2分,共44分)

1、古代通信的方式有:()()()()()。

2、现代通信的方式有:()()()()()。

3、()发明了电话。

4、人们可以通过()()()()()途径获取信息。

5、打电话时一般都使用十字礼貌用语:()()()()()()。

二、选择(每题2分,共10分)

1.生活离不开信息,信息().

A.拉近我们的距离.B.使我们迷失了方向.

2.20世纪90年代,()开始普及。

A.电脑B.可视电话

3.古代通信的主要方式()

A.烽火台 B.传真机

4.现代通信的方式()

A.电话 B.旗语

5.因特网可以做()

A.制作网页 B.学英语 C.发邮件

三、连线(每题2分,共10分)

报警请拨122

发生火灾请拨110

病人急救请拨119

交通事故请拨120

市内电话查询台114

四、判断(每题2分,共10分)

1、所有的电视节目对我们都是有益的。

2、小丽看到别人的信封上有漂亮的邮票就撕下来了。

3、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拉近了人们的关系,增进了人们之间的感情。

4、现在通讯技术非常发达就不用手写信了。

5、()

四、简答(共26分)

1、你的亲人远在他乡,你可以用什么方式与他交流.2、看电视应注意什么?

3、写一写网络的利弊。

() () () ()

推荐第5篇:辽海出版社《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世界第三极教案

辽海出版社《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

沈阳市皇姑区明廉路小学 贾春立

课 题:瞭望世界

子 课题:壮丽而奇异的地球风光

(一) 世界第三极 学习目标:

1、认识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的自然特征。

2、能够通过中国地形图和世界地形图,找到青藏高原的位置,了解那里的自然环境特征形成的原因。

3、理解人类在这些自然区域说从事的各种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作用

4、了解青藏铁路之最及相关情况的,感受铁路建设者们的伟大。

学习准备:

教师:第四版十元人民币一张、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世界地形图。

学生:课前收集的青藏高原、青藏铁路的相关资料、中国地形图。 学习过程:

一、导入。

1、(实物投影出示第四版十元人民币) 你知道这张人民币背面是什么图案吗? (珠穆朗玛峰)

2、珠穆朗玛峰位于什么地方? (青藏高原)

3、一提起青藏高原你都想到些什么?把你想到的与青藏高原有关

的词条写下来。

(学生分组活动,统一写在纸板上)

二、认识青藏高原的自然特征。

1、根据学生所写的词条中与自然特征相关的词让学生说说你所了解的青藏高原。

(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回答,并适时揭示课题——世界第三极)

2、猜测青藏高原为什么被称为“世界第三极”? (学生分组交流,全班汇报。)

3、(出示中国地形图和世界地形图)

(1)你能找到青藏高原的位置吗? (学生读图,找到青藏高原的位置。)

(2)根据图例上的颜色判断青藏高原的高度。

(通过读图,使学生明白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地势最高的区域,是它被称为“世界第三极”的原因之一。)

4、(多媒体出示南北极和青藏高原的图片) 猜猜看,哪里是青藏高原?

(通过图片对比,使学生了解青藏高原有与南北极相似的地貌,是它被称为“世界第三极”的原因之二。)

5、说说你所了解的青藏高原的气候特点。

(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出在青藏高原上也会出现烈风、酷寒、

暴雪 这些在南北极会出现的自然现象,即它被称为“世界第三极”的原因之三。)

三、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课件播放:青藏风光) 考考你的记忆力:你都看到了什么?

(通过学生回忆图片内容,了解那里的人们是如何生存的。)

2、说说珠穆朗玛峰的准确高度,你知道它是怎样测得的吗?( 介绍第二次测珠峰的经过。)

3、想象一下他们在登山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四、了解青藏铁路。

1、说说你所了解的青藏铁路。(学生根据资料汇报:长度、通车时间、之最、环保等等。)

2、(多媒体播放)天路。

五、延伸探究。

课后针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通过多种渠道进一步去了解青藏高原。

书:

海拔最高

世界第三极 烈 风 极地气候 酷 寒 暴 雪

推荐第6篇:辽海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教案:樱花之国日本

辽海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教案:樱花之

国----日本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辽海版品德与社会教材

五年级课

题樱花之国----日本学

科品德与社会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有众多的邻国,大多数邻国与我国友好往来,建立了良好的外交关系。

2、了解日本的文化特色以及与我国的关系,获得多元化认同的初步体验。

3、能在世界地图上指认我国主要的邻国,说出他们的名称。

4、能够对邻国之间要和平共处的意义作出自己的解释。教学重点了解并能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能口头表达有关日本的自然环境和文化风格的特征。教学难点中国与日本建立友好关系的重大意义教学具日本地理位置

收集日本的有关资料教学程序教

动学生活动设计理念

一、直观新颖,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学程序(出示中国地图)知道这是什么吗?我们中国的版图就像一只雄鸡,在我国的周围有许多的邻居,你都知道哪些?在众多的邻国当中,日本可以说是我们最熟悉的国家了,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日本游览一番,好吗?(板书课题)在没有去日本之前老师想问问大家,你对日本都有哪些了解?看来同学们对日本都已经有所了解,但是同学们说的内容听起来有些凌乱,我们一起来归纳一下,好吗?(副板书)看来同学们对日本都非常感兴趣,想了解的内容还真不少。但是我想如果在我们的旅途中能有几名导游员来给我们做介绍的话会使我们的旅行增色不少。今天老师决定在我们班现场招聘几名导游员同我一起带领大家去游览日本,你们想试试吗?现在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你感兴趣的一方面跟你小组的同学说一说,然后我们每组推荐一名优秀的导游员,组成一个导游团来带领大家畅游日本,好吗?有些同学也想报名,但是由于我们的名额有限,其他同学可以和你小组的同学组成一个考察团,把你们考察到的信息介绍给大家。教师活动中国地图生汇报已知的邻国名称生汇报已知内容风景名胜,风俗习惯,自然资源,地理位置,经济情况……小组讨论,推荐导游员。小组讨论分组汇报学生活动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直观新颖的引入本课内容。体现新课程理念,以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贯穿整个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获得成功的喜悦。设计理念

三、汇报展示,畅谈收获

四、积极探究,开拓思维通过两组同学的介绍让我们从不同角度领略了日本的风景名胜,了解了那里的风俗习惯。那么日本究竟在哪儿呢?你对他的地理概况了解吗?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下?(出示并小结)日本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由东北向西南延伸的岛国。西隔东海、黄海、朝鲜海峡和日本海,与我国隔海相望,我们互称对方为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岛屿众多,主要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组成。由于日本火山众多,也形成了当地独特的地理环境,刚刚我们去过的富士山就是位于本州岛上的一座休眠火山。

由于日本岛屿众多,也被人们称为“千岛之国”(板书:岛国)这样一个有着独特地理位置的国家他本国的资源情况怎么样呢?日本是一个资源并不是十分丰富的国家,可以说资源相当的贫乏,本国许多的矿产及能源等资源都要依赖国外的进口才能满足本国人民生活的需要,所以可以说日本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板书:资源贫乏)这样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他的经济情况怎么样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表格)从表格中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日本今天的经济非常的发达,在许多领域都名列世界的前茅。(板书:经济发达)

但是日本以前是不是这样呢?是什么原因促使日本经济发展的这样迅速呢?结合表格与你小组的同学说一说。师适时总结。虽然日本的资源贫乏,但是他们能充分利用本国拥有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的优势,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使日本从二战中的一片废墟变成了今天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生介绍看地图了解日本地理位置及环境特点生介绍看表格中的数据小组讨论,汇报经济发展迅速的原因:科学技术先进教育水平提高地理位置的优势勤劳、节俭的精神学生的探究成果在汇报的过程中得以充分的展示,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更加积极,自信。运用数据的对比指导学生进行研讨,发散学生思维,解决问题的同时并将知识进行了延伸,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程序教

动学生活动设计理念

五、课后延伸、升华主题从历史到今天,我们国家的与日本的关系可以说是错综复杂,你都了解哪些事情?看来从历史上就已经有这样的友好使者为我国与日本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两国人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今天我们两国也仍然友好的往来着。但是面对历史,作为中国人应该是一种耻辱,我们应该雪耻才对,为什么我们还要和他建立友好的关系呢?面对历史作为日本人应该反醒自己的罪行,面对今天我们还是应该向前看的。日本的侵略战争我们中国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同时也使自己的国家变成了一片废墟,(出示图片)这就是日本战争后的场面,我们可以看到战争不但会给对方带来灾难,最终给自己国家的人民也同样带来极大的灾难,这都将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作为两国人民我们都要作为严重的历史教训,引为鉴戒。我想只要我们站得高,看得远,我们中日长期友好的前景会更加光明。作为近邻我们怎样做能使我们相处的更好呢?我国在外交政策上就提出了这样五项原则。(出示五项原则内容)可见良好关系的建立是为了创建和谐发展的环境,只有和谐相处才有发展的空间和条件。今天我国已经与世界190个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这将为我国今后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发展发挥着具大的作用。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我国与邻国乃至世界各国的关系将会更加友好,我们的祖国也会更加的繁荣富强。生介绍鉴真东渡日本元首互访侵华战争……小组讨论、汇报:可以使我们祖国更强大,更好的保护自己,促进我们经济的发展……生读五项原则,讨论内容的意义在培养学生向社会获取信息的能力的同时,拓展学生的思维,以本课教学内容入手,找到更多为我国外交事业做出贡献的事例,从事例中对比、反思我国与邻国建交重要意义,突破本课难点,从而升华本课内容。教师对每部分的总结都是对学生已有知识的提升,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的演示图文并茂的获得新知,在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同时开阔学生眼界,培养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善于思考和创新,拓宽学生的思维和视野,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板书设计樱花之国-----日本

岛国

风景名胜

资源贫乏

风俗习惯经济发达

自然资源

地理概况

经济情况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内容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尤其在探究新知的环节中,教师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学生在获取信息后,能够做到归纳、整理、条理清晰。在汇报的过程中,能够以自己喜欢的形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使学生的分析力、想象力、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同时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把学生提出的问题作为教学目标,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对相关的问题教师可以借助学生搜集的资料,采用多种方法,解决学生的问题。在本课教学日本经济发展的部分,我便采用相关的科学数据引导学生经过对比、推理去解决问题,发散学生的思维,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发展。

推荐第7篇:辽海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复习题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复习题

一、填空:

1、地球为我们提供了()()()()()等自然资源。

2、土地荒漠化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

3、森林的作用有()()()。

4、由于()、(),(),(),使得地球上的绿色越来越少。

5、地球上每年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这些自然灾害无情地摧毁着人类的家园。

6、臭氧层是保护地球生命的(“”)

7、大气生气了表现为()()()等等。

8、()是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

9、世界各国联合发表了保护地球环境的三大宣言分别是()()()。

10、1978年我国开始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被称作()。

11、为了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和植物资源,我国设立了()工程。

二、选择

1、为了减少“白色污染”,我决定送妈妈一个()购物袋。A皮做的B布做的C 塑料的

2、20世纪90年代森林覆盖率降到()% 。 A8B9C 10

3、在上个世纪末,世界人口已经超过了()亿。A、60B、70C 80

4、我国的荒漠化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这一比例还在扩大。A、17.3%B、27.3%C、37.3%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地大物博,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资源 B、我国的森林面积广大,木材丰富,可以任意砍伐

C、我国的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6、下列行为不属于污染环境的是()。

A、工厂把废烟排放在大气中B、造纸厂把废水排到河水中 C、人们口中呼出的水蒸气

7、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的英文缩写是() AWWFB WWTC WWC

三、连线

3月22日世界地球日4月22日世界水日7月11日世界环境日6月17日世界人口日

6月5日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四、判断(每题1分,共7分)

1、明明说:我爸我妈挣钱多,有的作业本我还没有用完就扔掉了。

2、地球上所有的动物都是人类的朋友。

3、环境保护是全世界的事,和我没关系。

4、自然资源日益减少,影响人们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甚至会导致人类灭亡。

5、红十字会是国际性的人道主义团体,主要从事国际人道主义援助。

7、废旧家电等电子垃圾越来越多,焚烧或填埋对环境无影响。

五、简答(每题15分,共30分)

1、你家中的废水有没有被再利用?是怎样利用的?

2、人口越来越多给社会带来了那些问题。

()(((()))) ()

推荐第8篇: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篇1:2011年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2011年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原文作者:马世波

2010年2月至2011年7月,本人承担了一年级品德与生活和二至五年级思想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教学工作,现对一学期来的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在这一学期中,在教育教学任务中,本人尽职尽责。按照大纲要求制定并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做到开学有计划,期末有总结。

1、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探索性的尝试设计种种教学方式,以新教材理念为指导,不断反思积累经验,寻找效的教学途径。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成绩良好,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2、教学中把思品与生活课的教学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懂得何谓善、恶、美、丑,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

3、在课堂上,关注言行不良表现的学生,及时调动班级和教师的力量帮助他们认识错误,认识错误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校正自己的言行。平时注重培养他们养成俭朴,文明礼貌,尊老爱幼,遵纪守法,保护环境的道德行为习惯,个性心理方面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总之,通过一学期的品德课教学,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4、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活动,是有效实施道德品质教育和社会知识教育的客观要求。本学期,我强调拓展课堂的内涵,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各种活动,承担一定的角色,在做中不断领悟、感知,在做中培养社会生活能力,发展个性品质,体验道德准则并规范自身的行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上采用多种方式来学习。如小组讨论交流活动,小组汇报活动,团队心理游戏活动等,学生上课能自主学习、交流讨论,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尤其喜爱团队心理游戏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合作精神,理解深刻的道理。如:《寻找身边的科技》,就是通过几个相关专题、活动得合作体验,让学生通过合作、动手、对比实验体会集体的涵义、集体的作用。

5、教学相长,师生共同进步。品德与社会科目涉及历史、地理、人文、科技、心理等诸多领域,对教师的要求也相当高,尤其是教授新教材,许多资源都需要自己多方收集,在找寻与教授的过程中,教师也受益匪浅。品德与社会教学,力求给学生展现更大的更丰富的世界,同时又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指导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及心理调适,要教好这一门课程,任重而又道远。 经过一学期的摸索,我和学生虽有了收获,同时也看到了自己教这门新课程时,缺乏深度性、灵活性。要想教好这门课程,我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明确课程性质,全面把握课程目标;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突出课程的经验性;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础.篇2:品德与社会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品德与社会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本学期继续担任

二、

三、

四、五年级品社教学,现在将本学期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取得的成绩与经验

1、培养学生从小爱学习的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教学内容和各个班的实际情况,教育学生向爱迪生学习。在学习上要多动脑,不懂就问,课后多看课外书,汲取营养,增长知识,还要认真完成作业。结合教学内容在班上搞了一次“优秀作业评比”活动,对被选到优秀作业的同学给予奖励,对没有选上的同学教育他们今后要努力,争取下次被选上。

2、培养学生爱国家和爱家乡的情感。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家乡,知道家乡有美丽的风光和丰富的物产。引导学生保护家乡的 一草一木和公共财物,做一个关心集体、爱护公物的好市民。

3、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公德。

在教学中结合课文 引导学生认识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通过讲故事,辨一辨,说一说的活动形式引导和教育学生,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有一种良好的社会公德,心中有他人,遇事互相谦让,见到别人有困难要乐于助人。

4、培养学生各种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在教学中结合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要养成一个好习惯。遇事要讲道理,不任性,还要懂得尊敬老人、爱护幼小。生活要节俭,不浪费,做一个讲道理、懂礼貌、勤俭节约的好孩子。

5、培养学生知道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从而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1、比较重视师生之间的双向交往。

2、重视了常规媒体和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丰富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活跃了学生参与教学的形式;扩大了教学资源。

3、注意创设情景,把课上“活”;开发教学资源,把课上“实”;组织学生活动,把课上“乐”。

4、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研究为手段,以个性发展为目标的教育观,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形成。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经过一个学期学习,同学们能遇到有困难的人去主动帮助 ,拾到东西自觉上交学校,好人好事不断出现。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提高科研能力和组织教学的能力。 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学科教学的整合,提高课堂效率。课堂教学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上。2015.7.16篇3: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贺文亮

一、明确课程标准,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本学科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定为总目标,实现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尤其关注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规范的养成,使学生既学会做事,更学会做人,在做事中学做人,在做人的指导下学做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能全面把握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

二、让品德与社会教育回归生活,突出课程的经验性。

道德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存在于生活之中,由于社会生活中处理人们相互关系的需要才产生道德。同时,社会常识和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只有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儿时的生活经验会给人的一生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在上课时都特别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以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需要为根本。让儿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懂得社会生活的规范,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如:在教学《社会生活中的民主》这一课时,我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都有哪些规则,以及这些规则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方便。在学生列举社会生活事实的基础上,我们又适当帮助学生归类,以使学生对生活中的规则有一个总体认识,并自觉遵守这些规则。

三、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础。

新的教学目标观告诉我们,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不在于告诉他遵守多少道德规范、规则,最根本的是要让学生通过这些社会知识、规范和准则形成一定的、基本的待人做事的观念和态度,以及思考问题的取向。这些都是一个具有共生性特点的现代人必须具有的基本观点、基本态度,是他能够融入社会,立足社会,并能在社会生活中不断获得发展的必要条件。

推荐第9篇: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根据新的教学要求,我的教学工作始终坚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和学会做人的宗旨,从学生的品德形成,社会认识的需要出发,以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和法制教育,历史和地理教育,国情教育以及环境教育隔为一体,把学生培养成为富有爱国心,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的现代公民。

在教学工作中,我认真研读教材,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精心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真切的情境中获得直接体验,在教学活动中,把自己当做一个平等的参与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努力构建宽松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探究并尝试自己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提高道德认识,升华道德情感。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与时俱时,教学相长,提高教学与教育科研能力,提高教学实效。

推荐第10篇: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三年级

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懂得何谓善、恶、美、丑,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在课堂上,关注言行不良表现的学生,及时调动班级和教师的力量。

本学期,我承担了三年级的品德与社会课,现在对这学期的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制定并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做到开学有计划,学期末有总结,质量分析。

教学中钻研教材,探索性的尝试设计种种教学方式,以新教材理念为指导,不断反思积累经验,寻找效的教学途径。所任科目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成绩良好,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教学中帮助他们认识错误,认识错误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校正自己的言行。平时注重培养他们养成俭朴,文明礼貌,尊老爱幼,遵纪守法,保护环境的道德行为习惯,个性心理方面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总之,通过一学年的品德课教学,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思品教学要以儿童生活为基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追求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开放性的思品教学就是从多方位多角度改变传统的思品教学的某些弊端,使思品教学充满思辩色彩,充满生机活力。它以大思品为理念,以开放的氛围为前提,以开放的课堂为核心,以开放的实践为基本渠道,以主体参与贯穿始终,以提高思品教学实效为根本,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终极目标。

传统的思品教学是“封闭”的,“静态”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缺少儿童畅想、畅言,更谈不上思潮涌动,缺少主体参与,即使有一时的热情又能持续多久呢?在本期的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我注重做到了如下几点:

1、大胆试行开放式教学,打破教学场地的限制,除了在教室教学外,还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教室以外的场所去进行教学活动。《我们的校园》一课,就组织学生到校园内参观玉沙小学校园,学生在校园中徜徉,进一步的认识了自己的校园,热爱自己的学校。

2、开放的动态式讨论、小组合作形式,使学生的主体得到了充分发挥,学生得到了“全身心”的投入上,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特别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在有了更为真切的情感体验,有利于道德认识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同时也培养了合作意识,增强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与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我们的作业设计要冲破封闭的圈子,向课外延伸,跟生活接轨,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变得生动、活泼、有趣。

4、在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本学期为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在教学活动中继续渗透法制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学习了法制知识,提高了学生的法制素质,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节思品课就能解决的问题,为配合好思品教学有一定的强化规范训练,结合思品教学制定每周每月的规范目标,使课堂上的热情延伸到课外。经常不断地进行课后导行、巩固,才能使学生把热情倾注到所接受教育的内容上,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体现的道德对儿童的发展具有直接的教育意义。在教育教学中,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我担负的不仅仅是知识教育,更重要的是品德的教育。

第11篇: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品德与社会总结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实施小学德育的主渠道,对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起奠基作用。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我应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一、故事喻理法。

爱听生动有趣的故事是小学生的天性,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寓抽象的道德观念和深刻的哲理于具体形象的故事之中,使学生明理悟道受到启发教育,这就是“故事喻理法”。运用故事喻理法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的,紧扣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结合不同年龄段小学生的特点和认识水平,揭示故事所展示的思想道德观念。使用“故事喻理法”时要注意切忌单纯追求故事性、趣味性,而忽视了“喻理”性,舍本而求末。除了使用教材里讲述的故事外,师生可以讲述发生在身边的故事,使教学更贴近生活和贴近实际,从而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可信度,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也可以举一些反例,正反对照。

二、榜样分析法。

这是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根据教学目标,以领袖人物和英雄模范为榜样,分析他们所具有的高贵品质和产生高贵品质的原因。通过榜样分析,使得道德观念具体化、可操作化,又使得学生感到可亲、可敬、可信、可学。榜样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运用榜样分析法必须注意选择榜样,根据教学目标来确定选择什么样的榜样,也就是说要注意榜样选择的针对性和典型性。学习榜样的目的在于见行动,引导学生的践行。如学习邱少云是为了让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上完课之后要经常让学生检查自己是否做到了自觉遵守纪律,这样才能收到实效。

三、引导讨论法。

这是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围绕本课的主题进行讨论,从而完成激情——明理——导行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在设计、引导讨论时,要掌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层次性原则;要注意引导学生辨是非、明事理,是非不辨则事理不明;要注重贯穿激情——明理——导行的全过程,坚持知行合一观;要充分发挥教学民主,让学生各抒己见,哪怕是很幼稚甚至错误的意见也要让他们讲,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民主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五、社会调查法。可组织学生到社会上去实地调查,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这有助于由感性向理性的飞跃。如对学生进行“注意交通安全”教育,可以组织学生到交警中队去进行调查,通过大量的例子使学生懂得遵守交通安全的重要性、违反交通规则的危害性,以及必要的交通安全常识,从而大大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在进行社会调查时,应当注意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要事先作好准备,拟定调查的目的、内容、步骤,才能保证社会调查的成功,避免负面影响。社会是复杂的,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往往在主流的下面存在着某些负面影响,在社会调查中要注意避免负面影响,并使学生在辨是非中获得某种免疫力。

四、创设情境法。

可根据教学目标和施教内容的要求,配合说理而创设特定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受到情绪的感染,引起感情上的共鸣,以情入理,情理交融,从而加深对道德观念的理解。这一方法是根据人的情感可以相互感染、相互影响的

心理特点提出来的。对于小学生来说,情感的情境性、感染性更为明显,运用情景感染法效果更为显著。因此,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越来越多地被采用。运用这一方法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师生的特点选择情景类型,如画面再现、音乐渲染、实物演示、生活显示、语言描述等等不同类型的情景。设计情景要有新颖性,使学生喜闻乐见或引发激情,才能收到情理交融之效。当学生离开情境同样可以有效地学习时,就没有必要给学生创设情境进行教学。

教学方法是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最优化的一个举足轻重的因素,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优劣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人的素质。教学方法的价值体现在能使师生用最少的时间、空间、物质与精力的投入而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正如巴甫洛夫所说的:“好的方法将为人们展开更广阔的图景,使人们认识更深层的规律,从而更有效地改造世界。”从这一角度考察,我们都应当十分重视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基本方法的应用。

重庆市南坪实验小学辅仁校点韩苗2009年6月28日

第12篇: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2013——2014学年的第二学期)

魏正彩

本学期,我承担了四年级的《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按照课程特点制定实施了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对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学措施:

本学期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等直观教具和挂图,使学生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注重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从他们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入手由远及近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堂上让学生联系自己、班级、自然社会多讲、多讨论,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经常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促进活动的正常开展。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经常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社会中实践,在自然生活中观察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能力。

二、目标达成

1、初步形成了民主、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

2、学习了利用规则调整关系。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

3、初步了解了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了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

4、了解了一些社会规则,

初步懂得了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5、珍爱生命,有良好的生命意识,热爱生活,乐观向上、有责任心、自尊心、自信心的品质。

6、能够初步认识自我,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7、了解了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知道吸毒是违法行为,知道邪教的危害。

8、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态度,热爱大自然,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9、学会了看交通图;学会了乘坐一般性的交通工具;能发现交通中的问题并有不同解决问题方法。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 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总之,通过一学期的品德课教学,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第13篇:《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光阴飞逝,一学期的工作又临近尾声,蓦然回首,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我认真学习教材,根据各课教材的教育要点,通过教材分析、结合教学建议,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定好教学目标要点、教学重点、难点,备好课,授好课。尽管执教不同的年级,但我经常和别的教师一起探讨研究。

课堂教学是主渠道、主阵地,是教学教研工作的重中之重,扎实而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不仅为我才能的施展提供了一个自我挑战的舞台,更是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学习实践基地。为此我就对这学期《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

一、明确课程性质,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本课程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定为总目标,实现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尤其关注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规范的养成,使学生既学会做事,更学会做人,在做事中学做人,在做人的指导下学做事。在教学过程中,我能全面把握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

二、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突出课程的经验性。

道德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存在于生活之中,由于社会生活中处理人们相互关系的需要才产生道德。同时,社会常识和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只有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儿时的生活经验会给人的一生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我在上课时都特别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以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需要为根本。让儿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懂得社会生活的规范,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

三、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础。

新的教学目标观告诉我,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不在于告诉他遵守多少道德规范、规则,最根本的是要让学生通过这些社会知识、规范和准则形成一定的、基本的待人做事的观念和态度等等。这些都是一个具有共生性特点的现代人必须具有的基本观点、基本态度,是他能够融入社会,立足社会,并能在社会生活中不断获得发展的必要条件。

因此,我在教学中有机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走进社会,真正学会生活、强化了感知理解,丰富了想象思维和情感,深化了道德观念,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010年《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一文如不符合您的要求,推荐参考以下同栏目文章:

·2010年美术教学工作总结·2010—2011年上学期数学教学工作总结·七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三年级上语文教学工作总结·2010—2011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2010年英语教研组教学工作总结·2010年实验室教学工作总结

【返回 教学工作总结 栏目列表】

第14篇: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依照教学内容和结合班的实际进行授课,重点做了下面几点工作。

一、基本情况概述

认真做好制订的“思品、社会学科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指导意见”的学习、研究工作,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在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指导意见”的基础上,组织思想品德、社会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研讨讲座。积极开展全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验工作。积极参与课程的新教材辅导,并在实验中整理经验,发现问题。

二、取得的成绩与经验

1、培养学生从小爱学习的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文教学内容和班的实际情况,教育学生向爱迪生学习。在学习上要多动脑,不懂就问,课后多看课外书,汲取营养,增长知识,还要认真完成作业。结合教学内容在班上搞了一次“优秀作业评比”活动,对被选到优秀作业的同学给予奖励,对没有选上的同学教育他们今后要努力,争取下次被选上。

2、培养学生爱国家和爱家乡的情感。

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家乡,知道家乡有美丽的风光和丰富的物产。引导学生保护家乡的“三化”建设和公共财物,做一个关心集体、爱护公物的好市民, 培养学生心中有他人,遇事互相谦让的社会公德。 在教学中结合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认识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通过讲故事,辨一辨,说一说的活动形式引导和教育学生,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有一种良好的社会公德,心中有他人,遇事互相谦让,见到别人有困难要乐于助人。

4、培养学生讲道理,不任性,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

在教学中结合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要养成一个好习惯。遇事要讲道理,不任性,还要懂得尊敬老人、爱护幼小。生活要节俭,不浪费,做一个讲道理、懂礼貌、勤俭节约的好孩子。

5、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从而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三、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1)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研究为手段,以个性发展为目标的教育观,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形成。

(2)重视了常规媒体和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丰富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活跃了学生参与教学的形式;扩大了教学资源。 (3)教师注意创设情景,把课上“活”;开发教学资源,把课上“实”;组织学生活动,把把课上“乐”。 (4)比较重视师生之间的双向交往。

四、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经过一个学期学习,同学们的思想觉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帮助别人,拾到东西上交学校,好人好事不断出现。教师应进一步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提高科研能力和组织教学的能力。老师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学科教学的整合,提高课堂效率。课堂教学应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上。学校应注意教师全面素质的提高问题,应加强学科组集体备课,在教学设备、资料上加大投入,引导教师不断的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这样会更有利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2008-2009学年度)

马友营乡中心小学

五 年 级

第15篇:《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光阴飞逝,一学期的工作又临近尾声,蓦然回首,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我认真学习教材,根据各课教材的教育要点,通过教材分析、结合教学建议,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定好教学目标要点、教学重点、难点,备好课,授好课。尽管执教不同的年级,但我经常和别的教师一起探讨研究。

课堂教学是主渠道、主阵地,是教学教研工作的重中之重,扎实而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不仅为我才能的施展提供了一个自我挑战的舞台,更是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学习实践基地。为此我就对这学期《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

一、明确课程性质,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本课程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定为总目标,实现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尤其关注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规范的养成,使学生既学会做事,更学会做人,在做事中学做人,在做人的指导下学做事。在教学过程中,我能全面把握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

二、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突出课程的经验性。

道德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存在于生活之中,由于社会生活中处理人们相互关系的需要才产生道德。同时,社会常识和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只有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儿时的生活经验会给人的一生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我在上课时都特别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以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需要为根本。让儿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懂得社会生活的规范,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

三、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础。

新的教学目标观告诉我,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不在于告诉他遵守多少道德规范、规则,最根本的是要让学生通过这些社会知识、规范和准则形成一定的、基本的待人做事的观念和态度等等。这些都是一个具有共生性特点的现代人必须具有的基本观点、基本态度,是他能够融入社会,立足社会,并能在社会生活中不断获得发展的必要条件。

因此,我在教学中有机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走进社会,真正学会生活、强化了感知理解,丰富了想象思维和情感,深化了道德观念,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16篇:《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2016年《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光阴飞逝,一学期的工作又临近尾声,蓦然回首,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我认真学习教材,根据各课教材的教育要点,通过教材分析、结合教学建议,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定好教学目标要点、教学重点、难点,备好课,授好课。尽管执教不同的年级,但我经常和别的教师一起探讨研究。

课堂教学是主渠道、主阵地,是教学教研工作的重中之重,扎实而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不仅为我才能的施展提供了一个自我挑战的舞台,更是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学习实践基地。为此我就对这学期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

一、明确课程性质,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本课程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定为总目标,实现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尤其关注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规范的养成,使学生既学会做事,更学会做人,在做事中学做人,在做人的指导下学做事。在教学过程中,我能全面把握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

二、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突出课程的经验性。

道德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存在于生活之中,由于社会生活中处理人们相互关系的需要才产生道德。同时,社会常识和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只有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儿时的生活经验会给人的一生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我在上课时都特别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以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需要为根本。让儿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懂得社会生活的规范,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

三、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础。

新的教学目标观告诉我,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不在于告诉他遵守多少道德规范、规则,最根本的是要让学生通过这些社会知识、规范和准则形成一定的、基本的待人做事的观念和态度等等。这些都是一个具有共生性特点的现代人必须具有的基本观点、基本态度,是他能够融入社会,立足社会,并能在社会生活中不断获得发展的必要条件。

因此,我在教学中有机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走进社会,真正学会生活、强化了感知理解,丰富了想象思维和情感,深化了道德观念,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016年教学工作总结一文如不符合您的要求,推荐参考以下同栏目文章:

·2016年美术教学工作总结·2016—2017年上学期数学教学工作总结·七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三年级上语文教学工作总结·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2016年英语教研组教学工作总结·2016年实验室教学工作总结 转眼间,一个学期过去了。在校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我顺利的完成了本学期的工作。回顾这一学期,既忙碌,又充实,有许多值得总结和反思的地方。现将本学期的工作做一个小结,借以促进提高。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思想业务素质。

“学海无涯,教无止境”,只有不断充电,才能维持教学的青春和活力。所以,一直以来我都积极学习。本学期,结合第八次课程改革,确立的学习重点是新课程标准及相关理论。一学期来,我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新课程培训及各类学习讲座。另外,我还利用书籍、网络认真学习了美术新课程标准、艺术教育新课程标准,以及相关的文章如、等。通过学习新课程标准让自己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也明确了今后教学努力的方向。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的更新,也催促着我不断学习。平时有机会还通过技能培训、外出听课、开课等使自己在教育教学方面不断进步。通过这些学习活动,不断充实了自己、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和见识、为自己更好的教学实践作好了准备。

二、求实创新,认真开展教学、教研工作

教育教学是我们教师工作的首要任务。本学期,我努力将所学的新课程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立足“用活新老教材,实践新理念。”力求让我的美术教学更具特色,形成独具风格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在日常教学中,我坚持切实做好课堂教学“五认真”。课前认真作好充分准备,精心设计教案,并结合各班的实际,灵活上好每一堂课,尽可能做到堂内容当堂完成,课后仔细批改学生作业,不同类型的课,不同年级采用不同的批改方法,使学生对美术更有兴趣,同时提高学生的美术水平。另外,授课后根据得失及时写些教后感、教学反思,从短短几句到长长一篇不等,目的是为以后的教学积累经验。同时,我还积极和班主任进行沟通,了解学生,改进教法,突破学法。针对旧教材内容陈旧、单

一、脱离学生实际问题,我积极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设计,设计了“神奇的鞋子”、“我的椅子”、“神奇的椅子”、“美丽的门帘”等课,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对于我负责的美术选修课的教学,我采用系统性、阶段性相结合的原则,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使每堂课都能让学生有收获。总之,不管在课堂教学,还是在选修课教学中,我都以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标,力求让美术教学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更大的作用。

三、任劳任怨,完成学校其他工作

本学期我积极协助开展了 “庆六一书画展览”、“学生手工作品展览”等活动;同时还有许多的宣传海报、展览橱窗等任务。其中不仅涉及到很多的美术宣传工作,有的更是需要我们全程积极参与创作作品。对于学校布置下来的每一项任务,我都能以我最大的热情把它完成好,基本上能够做到“任劳任怨、优质高效”。

四、加强反思,及时总结教学得失。

反思本学年来的工作,在喜看成绩的同时,也在思量着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不足有以下几点:

1、对于美术新课程标准的学习还不够深入,在新课程的实践中思考得还不够多,不能及时将一些教学想法和问题记录下来,进行反思;

2、教科研方面本学年加大了学习的力度,认真研读了一些有关教科研方面的理论书籍,但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还不到位,研究做得不够细和实,没达到自己心中的目标;

3、美术教学中有特色、有创意的东西还不够多,本来想在美术选修课开设“儿童水墨画”兴趣小组,但由于种种原因也没能实现,今后还要努力找出一些美术教学的特色点,为开创美术教学的新天地作出贡献。

其他的有些工作也有待于精益求精,以后工作应更加兢兢业业。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两个班级的数学教学工作,在教学期间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充实自己的头脑,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现总结一下本学期的工作情况。

一、德育渗透

本学期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数学教学的内容对学生进行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引导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诱导。 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等多方面的德育内容的教育。在教学工作中不断进行德育渗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会学生学习的同时,让他们学会做人。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提高学生素质。

二、教学情况分析

本学期学完了九年级所有的新课内容,新课内容多了,练习的时间就少了,这样对知识的拓展相对就少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没有得到较好的提高。由于存在着基础差异和智力的差异,学生的两极分化仍十分严重。

通过本期的学习,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所有学生在数学上都有不同的发展,尽可能接近其发展的最大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目标

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基本完成了,在本学期的教学中加强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充分利用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育教学质量也有所提高。

四、自我提高

本学期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新的理念 .坚持参加每次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紧紧围绕学习新课程,构建新课程,尝试新教法的目标,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注重把学习新课程标准与构建新理念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学习新的,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认真学习了科学发展观,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通过学习新的,使自己逐步领会到“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树立了学生主体观,贯彻了民主教学的思想,构建了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条件的理念落到实处。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重视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也是检验一个教师工作成败的关键。一年来,在坚持抓好新课程理念学习和应用的同时,我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充分运用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加大新型教学方法使用力度,取得了明显效果。

本学期我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到图书馆博览群书,不断扩宽知识面,为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 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教学工作中难免有缺陷,例如,课堂语言平缓,语言不够生动等。

总之,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再上一个台阶。

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三年级上语文教学工作总结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2016年英语教研组教学工作总结2016年实验室教学工作总结2016—2017年第一学期学校教学工作总结2016—2017年第一学期文科教研组教学工作总结2016—2017年第一学期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总结

查看更多>>教学工作总结

初一学生大多数是

13、14岁的少年,处于人生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他们好奇、热情、活泼、各方面都朝气蓬勃;但自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总之,初一学生处于半幼稚、半成熟阶段,掌握其规律教学,更应善于引导,使他们旺盛的精力,强烈的好奇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认真学习的精神,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自觉学习。下面我谈谈这一学期来我对初一数学的体会:

本学期,我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

一、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作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准确化,条理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尽量讲得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三、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优秀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四、认真批改作业, 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到各大书店去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彻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

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六、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目前的考试模式仍然比较传统,这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模式要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次上,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授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七、狠抓学风。我所教的两个班中2016级1班总体情况不太好,学生不重视该科,上课的时候不认真,大部分学生不能专心听讲,课后也不能认真完成作业。作业也因为怕分数低而找别人的来抄,这样就严重影响了成绩的提高。对此,我狠抓学风,在班级里提倡一种认真、求实的学风,严厉批评抄袭作业的行为。与此同时,为了提高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开展了学习竞赛活动,在学生中兴起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可是差生面太大了,后进生基础太差,考试成绩都很差,有些同学是经常不及格,我找来学习困难学生,了解原因,有些是不感兴趣,我就跟他们讲学习数学的重要性,跟他们讲一些有趣的数学故事,提高他们的兴趣;有些是没有努力去学,我提出批评以后再加以鼓励,并为他们定下学习目标,时时督促他们,帮助他们;一些学生基础太差,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态度,或过分自卑,考试怯场等,我就帮助他们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分析原因,鼓励他们不要害怕失败,要给自己信心,并且要在平时多做多练,多问几个为什么。同时,一有进步,即使很小,我也及时地表扬他们。

八.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一部分同学成绩有所提高。存在的不足是,学生的知识结构还不是很完整,小学的知识系统还存在很多真空的部分。因为很多社会因素的影响,很多学生厌学,导致教学工作很难开展,学生的学习成绩很难提高。如何解决呢? 这些都有待以后改进。在教学中,我注重采用小组合作交流,共同学习,但在此过程中,好的学生能积极讨论、发言、学到了很多知识,发展了他们的能力,但对于哪些调皮学生来说,讨论简直是一种放松。什么都没有学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两极分化日趋严重,作为教师十分头疼,如何解决呢?还有待探索和研究。

小编推荐与 七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关联的文章: 三年级上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2016年英语教研组教学工作总结 2016年实验室教学工作总结

2016—2017年第一学期学校教学工作总结

2016—2017年第一学期文科教研组教学工作总结 2016—2017年第一学期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总结

中心校2016-2017第一学期英语教学工作总结

语文素质对学生的影响是终身的,也是巨大的。然而,长期以来,语文学科并没有得到学生应有的重视,其地位甚至已被列在主课之外,这一点在许多学校都已是不争的事实,非重点学校尤其如此。分析下来,语文课缺乏吸引力是原因之一,语文考试成绩难以拉开差距,并且往往成绩与实际程度不符,导致学生不愿花力气是更主要的原因。改革考试方案是上级有关部门的工作,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我们则一直致力于寻找一条能将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较好地结合的道路,在帮助学生提初其考试分数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激发其学习语文的兴趣,奠定其文学素养的根基。应该说,我们还没有找到最佳的道路,只是在摸索中积累了一些做法,介绍出来,以期抛砖引玉。

一、夯实基础。

早下手,抓反复。

语文是一门积累的学问,靠短期强化往往毫无效果,况且从初一到初三,学生的各科学业难度逐渐加深,学习压力也越来越大,年级越初就越难在语文上投入很多精力,所以,要在学生初一刚入学时就抓紧其语文的学习。

初一刚开学,我们就分发了一套文学、文化常识和古诗词名句名篇摘录的材料,让学生在空余时间背诵。为了克服遗忘,我们将这部分内容定为每学期开学摸底测验的必考内容,让学生在反复不断的复习中加强记忆。

在文言文语法知识上,我们采取的是一步到位的教学策略。即在初一一开始就让学生彻底弄清楚文言语法规则,第一篇文言文课文就让学生自己归纳文中的各种语法现象,这样做虽然在一开始占用了较多课时,但几篇课文下来老师就再不必进行文言语法方面的教学,学生的文言文学习便有了较快的初始速度,为后来的大量阅读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用足教材,以“本”为本。

针对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非常重视利用教材,按照h版教材的体例,有步骤有计划地提初学生的能力。

六册书的课内文言文我们几乎全部上过,总体上采取先慢后快、重点篇目慢非重点篇目快的原则,有变化有侧重地实施教学。

课内现代文中的必读篇目我们也是篇篇必上,但教学重点不是让学生记住对课文本身理解的结论,而是使其了解得出结论的思维过程,并将这种思维过程中所用的方法迁移到课外文章的阅读中去。泛读课文则是选择某一侧面,以学生讨论为主,运用所学方法自主解读文本。

分步前进,学写作文。

在作文教学上,我们没有一蹴而就,而是从夹叙夹议的记叙文开始,逐步训练论点型议论文、论题型议论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让学生先列并列式、层进式结构提纲,再连缀成文。每一篇作文都认真批改,详细讲评,学生的写作能力一步步提初起来。

二、广泛拓展 扩展阅读课外文言语段。这是我们非常重视的一个方面,仅初一阶段,我们就补充了一百段课外小语段,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尽量选择一些富有趣味性和哲理性的文章,鼓励学生将有些故事作为论据写入作文,并配套自编测试题,检测学生掌握情况。

印发课文相关资料,如同一作家的其他作品,同一题材或体裁的不同作品等,引导学生课外自读。

坚持以剪报的形式扩大学生阅读量,把握时代脉搏。

坚持写随笔,抽时间做评讲,优秀作文印发给全年级。

三、最后冲刺

初三第一学期,我们没有急于进入复习,课堂时间全部用来上新课,家庭作业以复习前四册书的内容为主,然后分四次进行测试,检查复习效果,不合格者单独辅导。这样既节省了课堂时间,又做到了人人过关。

专项复习。包括文言虚词、实词,古文化常识,诗词鉴赏等,每项复习结束都有自编配套试卷加以检测巩固。

在作文方面,抽出课堂时间写限时作文,提初学生临场作文能力。根据各班不同情况,从审题、结构、材料、语言等方面专项突破。

时事话题讨论。近年来的初考越来越注重考察学生的思辩能力,为此我们常常将报刊中的社会讨论热点拿到课堂上加以讨论,并让学生在讨论后整理成文。初三阶段我们先后讨论了“上海城市精神”、“十八岁了,还该不该由父母负担生活”、“科学家和明星”、“新时代下雷锋精神”、“非典带来的思考”等等。这种讨论看似与应试无关,占用了不少课堂时间,实则大大提初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在本来程度较好的班级效果尤佳。

适度训练综合性试卷。为避免重复操练,我们对众多综合性试卷作了挑选,选择难度不同的试卷,全年级统一测试,重在训练考生考试的感觉。

四、多说两句

应该指出的是,xx届徐汇中学的语文初考取得较好成绩,除了以上这些具体做法以外,也和整个年级组乃至整所学校的良好风气分不开,正是因为具备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使得我们这些智商并不见得初的同学在初考中取得了较初的成绩。

而之所以能够摸索出这样一条道路并坚持走下来,则要归功于我们团结一致的备课组。三年来,我们一直步调一致,不仅进度相同,而且分工协作,资源共享。老带新,新促老,在统一的教学方案下,各具特色地开展各班的教学,使得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提初。

我们的老师不计名利,兢兢业业,认真塌实,任劳任怨。不仅解答学生的质疑,而且常常与学生谈心,进行心理疏导。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把对老师的感情转移到学科学习上来,产生更大的学习动力。

我们的做法还有很多不成熟之处,各个学校又有很大区别,我们真诚希望能得到同仁们的不吝指正,也希望这些做法中能有一两点对大家有所启发。

更多关于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的文章 >>

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 2016年英语教研组教学工作总结 | 2016年实验室教学工作总结 | 2016—2017年第一学期学校教学工作总结 | 2016—2017年第一学期文科教研组教学工作总结 | 2016—2017年第一学期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总结 | 中心校2016-2017第一学期英语教学工作总结 | 小学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 查看更多>>教学工作总结

转眼,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以来,我们三班全体师生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直接领导下,在各科任老师和家长的积极配合和耐心帮助下,圆满地完成了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注意新课导入新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在导入新课,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中,而又不知不觉地学语文。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可以用多媒体展示课文的画面让学生进入情景;也可用讲述故事的方式导入,采用激发兴趣、设计悬念„„引发设计,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培养积极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者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各抒己见。在思考辩论中,教师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自然,懂得了知识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自我价值。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让学生表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学生理解和表达,输入和输出相辅相成,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二、重视朗读品评感悟,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课文中的精彩之处没有可能引导学生一一感悟。为了使这些精彩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我们可以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居高临下地对课文进行品评,在品评中深化理解,升华认识,填补空白。

三、注重课内外结合。

美国的一位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注意新课导入新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在导入新课,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中,而又不知不觉地学语文。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可以用多媒体展示课文的画面让学生进入情景;也可用讲述故事的方式导入,采用激发兴趣、设计悬念„„引发设计,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培养积极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者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各抒己见。在思考辩论中,教师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自然,懂得了知识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自我价值。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让学生表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学生理解和表达,输入和输出相辅相成,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二、重视朗读品评感悟,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课文中的精彩之处没有可能引导学生一一感悟。为了使这些精彩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我们可以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居高临下地对课文进行品评,在品评中深化理解,升华认识,填补空白。

回首这一学期所走的路,一页一页地去翻一下,或成功,或失误,无不包含着耕耘者的辛酸,也深知自己肩上的重任。因此本学期来,我始终坚持认真备课、上课,及时批改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课下广泛涉猎各种知识,教书育人,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现将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深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努力改进课堂教学

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我反复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逐步树立起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本学期我认真学习了、、、等书籍,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贯彻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即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以感知——探究——反思——延伸为主线的重点篇目学习法,以合作——探究——创新为核心的语文活动课等,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了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本学期语文教学至始至终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了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力求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二、以灵活的教学方式,焕发语文课堂活力

应试教学课堂围绕知识目标而展开,储存继承前人积累下来的经验和体验,但忽视了学生创新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如何激活所需的先前经验,萌动求知欲望呢?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为此,我仔细研究教育心理,尽最大努力,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法。

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教材,利用工具书初步了解所学知识,提出质疑,或通过课外书籍、网络、咨询、请教等收集有关资料,或在生活和社会的大课堂中寻找与课文相关的信息,或按照老师布置的思考题,做好准备。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继续采用“读书交流会”形式。进行阅读教学的辅助指导。例如在处理每单元的重点篇目时,我们始终采用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质疑——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课堂教学。

学习文言文,我指导学生习惯使用工具书,还教给学生注意字词句篇的联结,贯通文意。特别重视朗读和背诵。即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这样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课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已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间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教室中再没有阴暗冰冷的 “死角”,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教师的授课既源于教材,又不唯教材。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质的提高,语文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

三、以扎实多样有效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新课程改革正是对今天教师教学观念的挑战。教师应由知识的占有者转化为知识的组织者,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超越课堂的藩篱,将现代教学过程演化为“培养学习者”的过程,实现由“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根本转变。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终身学习的本领。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从基础入手到提高能力直至学以致用,生动、活泼,扎实、系统,有序、有恒的训练,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初步获得了一些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小编推荐与 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关联的文章:

2016年实验室教学工作总结 2016—2017年第一学期学校教学工作总结 2016—2017年第一学期文科教研组教学工作总结 2016—2017年第一学期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总结 中心校2016-2017第一学期英语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2016-2017年上学期七年级英语教学工作总结 五年数学教研组活动总结

本学期,每个英语教师都是在忙碌中度过的,工作任务比较重。我们力求在平时教学中做到扎实,有效,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益,上好每一节课,带好每一个学生。在教研员,校领导的关怀帮助下,我镇教师比较圆满地完成了自己所承担的各项英语教学任务,在政治思想觉悟和业务工作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现将有关方面总结如下:

一、加强教学研究,注重实效,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教学质量。

教师从自己现有的实际情况和客观条件出发,深入学习精神,根据课程改革的目标,通过不断“调适”个人的教学习惯、行为方式、角色地位、教学策略,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落实到每位学生的发展上。并落实常规。进一步培训课程标准解读和,倡导营造民主、平等、互动、合作的师生关系,在与学生交往互动、合作交流中情感交融中健全学生人格。掌握教材体系、基本内容及其内在联系,抓住主线、明确重、难点,搞清疑点,把握关键。精心设计教案。

每课教案做到“五有”: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有具体的教学内容;有连贯而清晰的教学步骤;有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教法;有合适精当的练习。授课后及时反思本课教学的成功和失误;以便总结经验,改进教法,不断提高。

在制定详尽有效的计划下,英语组的每一位成员都很年轻,充满热情,工作认真,负责。英语教师积极参加各种比赛----刘凤彩老师参加了教学能手的比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教研活动中,能积极主动的提出意见和创新见解,交流中乐于得到共同提高。英语学科蓝图紧靠上级的指导思想,目的明确,针对性强,有条不紊,可操作性强。

二、加强理论学习,以理论指导实践

我镇英语组结合课堂教学实践,学习外语教学的基本理论,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反思教学,进行教学实验,探索适合本镇的教学途径,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模式,大力推进教学活动由教向学的转变,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和主动探索的基础上,进而形成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

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有利于深入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体系。为了能更好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我镇能针对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实际情况,统一单元试卷、习题练习,及时地进行补差补缺,做到把握教材和教学目标的统一,发现问题及时补救,最终使全体学生达到预定的要求,努力做到课课通、单元清,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保障。本组坚持每月一次的教研活动,形式有:教师们互相听课、评课、反思;讨论如何进行有效教学和有效复习;观看优秀课例,集体备课等。一个学期以来,英语教师能相互交流经验,彼此取长补短,进一步理解英语新课程标准,了解课改进程,探讨行之有效的小学英语教学方式。

三、加强课题研究,及时总结成果。

本组在进行研究课题的活动中,教师们都能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和谐的师生关系,宽松的环境,开放的活动空间和创新的激情。在开展课题研究的同时,也注重把理论研究与实际教学相结合,并做好总结工作,积极撰写论文。

总结一学期来我镇英语科组的工作,是顺利而有效的。但仍然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等待着我们去思考、去探索、去实践。今后的工作,我们将继续加强理论学习,以理论指导实践,并突出教研重点,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教学质量。使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随着年级的升高而不断提高。

2016—2017年第一学期学校教学工作总结 | 2016—2017年第一学期文科教研组教学工作总结 | 2016—2017年第一学期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总结 | 中心校2016-2017第一学期英语教学工作总结 | 小学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 2016-2017年上学期七年级英语教学工作总结 | 五年数学教研组活动总结 | 2016年语文教学总结 |

到 教学工作总结 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 实验教学工作总结本学年实验教学工作的基本思路是:结合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自己动手动脑,通过探究活动来学习科学,进一步明确实验教学在素质教育的地位,确定知识水平和操作能力共同发展的思想,理清实验内容仪器配备标准,做好实验准备和课后总结记录,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具体总结如下:

一、学校领导和老师重视实验教学,认识提高,措施得力,实验效果好。学校有一名教导副主任靠上抓。平时经常督促检查;实验员和任课教师积极配合,变被动为主动,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并重,实验教学课体得到改善。学校重视实验室建设,更换仪器、器橱,使实验室和仪器室整洁明亮。为增强实验效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加强演示实验的教学效果。

1、按照新大纲的要求,精心设计实验步骤和教学方法.

2、做好了实验准备,实验前使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对观察的要求。

3、实验过程中, 教师做到操作规范、熟练、形象、鲜明、安全。

4、配备足够的教具、学具,以满足学生探究活动的需要。

三、提高学生分组实验的教学效果。

1、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2、学生做好实验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原理步骤和方法。

3、实验教师做好示范工作。

4、学生做好实验记录。

四、定期开放实验室,让每个学生动手,发挥实验室资源的效益,利用身边的物品,廉价的材料进行科学实验提供便利,鼓励大家大胆子实验,小制作和小发明。

五、充分利用实验室现有资源,搞好科学实验,还要搞好教学仪器整理、建档、修理、并做好记录,服务于整个实验教学。

六、顺利完成各班实验技能考试,学生全部合格。

推荐同主题文章相关于:2016年实验室教学工作总结 2016—2017年第一学期文科教研组教学工作总结 2016—2017年第一学期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总结 中心校2016-2017第一学期英语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2016-2017年上学期七年级英语教学工作总结

五年数学教研组活动总结 2016年语文教学总结

英语教研组工作总结

查看更多>>教学工作总结

第17篇: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坐拱小学一年级上期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李 华

综观一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材的全貌,都是以人文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我们的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乐于交往,体验快乐,形成好的生活习惯,并能有一个正确的生存态度和处事方法,可以说这一套新教材它很合适宜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使我们对老教材已经过时的无奈和新时期的教学改革欲望都得到了释怀,并有了一种欣欣然的畅快!

上学期我坚持以《课程标准》为指南,根据《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特点,紧紧抓住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引导和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一是重在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上下功夫、构建生活课堂、规范学生行为习惯,抓好养成教育。二是突出课改重点,深化教研内涵、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学行为,提升教研品位。

一、认真学习,理论联系实际,掌握教材实质

在备课过程中,我认真仔细地领悟着教学目标和纲要,一丝不苟地做着教学准备,并千方百计地从各个渠道收集有关的图片、资料和课程资源,这一环节我从没马虎和懈怠过。我认真《品德与社会》教材培训材料,进一步用理论充实自己的头脑,具体的课例带来了更感性的认识,从而更能把握住教材的实质,在此基础上制定好《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并认真实施。

二、利用集体备课,体现课程理念。

自参加课程改革以来,接触了大量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对教育教学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然而,理论如果不变成教学实践,再先进也是没用的。

为了把理论转化为教学实践,本学期我把握教材的性质,寻找更符合学生的切入点,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主地投入到活动中去,提高学生的自豪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对教材精心策划、反复推敲,将教学思想、教学设计在教研组内交流。课后,结合教学反思,和其它教师的意见,在教研组内进行评点,分析。

三、规范学生的品德行为,用校园文化熏陶学生。

半学期以来,我们大力加强良好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帮助学生养成文明、守纪的良好习惯。从小、从近、从实、从细抓好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并结合校园文化重建,把新《守则》、《规范》上墙,并设置一些富有教育内涵、学生易于接受的固定宣传标语,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四、在备课过程中,我认真仔细地领悟着教学目标和纲要,一丝不苟地做着教学准备,并千方百计地从各个渠道收集有关的图片、资料和课程资源,这一环节我从没马虎和懈怠过。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的整体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都活动起来,都积极参与,都来做学习的小主人,甚至都可以来当小老师,我不给他们框框里的学习内容,不限制掌握知识的范围,可以随意的自由的摄取知识营养,大胆的富有创造性的进行作业和实际生活演习。我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进行角色互换,大多数时间里我都不以教师身份自居,常常是懂装做不懂的去请教学生们,这样一来就大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热情,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我看到他们急不可耐地想说出自己的想法,从而忘记了胆怯和羞涩,忘记了贪玩和溜号,忘记了老师和学生,我们就象一个游戏小团体,在快乐中学习知识,在轻松中悟出做人道理。我们整个学习过程更象一个团体的营地训练,这种教学方法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勇于表现自我,其中生活场景表演方式更使孩子们学会了生活自理,锻炼了独立生活能力,在创设交往环境的同时更学会建立人际关系的技巧,从而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在这个角色游戏表演中,他们互相接纳,互相支持,互相信任,与此同时能开放自我,表现自我,进而增强了对自己性格、能力的认识,此外,还大胆的做了一些自己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或自己认为不可能做得到的事,在发掘自己的潜能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胆量。 每一次教学活动的结束都是我反思的开始,我下课以后都要问自己:我的活动策略有没有纰漏,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和补充,我应该怎样进行活动延伸和课外辅导?作为一名教师我做没做到镇定自如、充满自信、精神饱满、面带微笑、仪态大方、声音响亮、带有童趣的去和孩子们交流?对于他们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优秀一面我由衷的赞赏了吗?对于他们的不足我及时的引导了吗?这些都是我课下需要反思的。 更重要的一点是我感觉这一学科真的应该分两个路线来走,一个是老生常谈的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教育路线,他继承了老教材的传统,另一个就是当前迫在眉睫的素质教育,他包含很多,心理健康、人格完善、个性发展等等。 所以一直以来我总想在《品德与生活》课程中更多的融入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训练,并在平时就关注着学生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在新华书店、甚至是小报亭、小书摊,只要看到这方面的书籍,我都会慷慨解囊将它居为己有!通过学习和领悟我深深地认识到:《品德与生活》的另一重大教育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人格塑造,更应该实际地去解决当前小学生面临的日益严重的心理困扰,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这一教学领域有待于我们继续探索和实践。 让我们共同努力,在新课改中和《品德与生活》课程一起成长! 今后,我将继续努力,不断实践,更好地推进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让儿童的品德在生活里萌芽,让儿童的生活在笑声中飞扬。

2011年3月1日

第18篇: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思品教学要以儿童生活为基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追求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了“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希望能帮助到您。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1)

本学期本人担任思想品德课教学。教学过程中本人能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育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备课精心选择教法。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证。我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堂教学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在深入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认真写出了切实可行的教案,使每一节课都能做到“有备而上”。同时积极采用多媒体教学,使现代教学技术走进课堂并做到课堂形式的多样化。通过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达到愉快教学的目的,在教学中,注重学生活动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

二、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上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课堂教学中我尽量做到讲解清晰化、条理化课堂语言力求准确化、情感化和生动化教学思路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多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些,学生活动尽量多些,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努力实现思想品德课的趣味化。思想品德课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与实际紧密联系,切实解决学生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学生在日常行为习惯、思想素质等方面有了较大改变。

三、加强课后辅导提高教学质量。

课后辅导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巩固。因此本人针对中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的特点经常通过谈心、主题探究等方式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耐心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多与他们谈心,从赞美着手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在和学生交谈时,对他们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改变教师角色,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朋友,让他们敢说话说真话,这样让学生感到你与他是平等的,那么,他就能很好的去接受你的观点,从而转变自己的思想改变自己的行为。从而真正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总之,时间飞逝转眼间一个紧张而又充实的学期即将过去,总体来看这学期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同仁的帮助下,在本人的刻苦努力下,在全体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

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2)

一、学期目标

本期来,本人承担了四年级的《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按照课程特点制定实施了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对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实施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

因此,在教学时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三、评价方法

1、教师观察记录描述性评语。教师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能力、行为进行观察,并做记录。

在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学习本课程的学习态度、表现等以描述性的语言写成评语于素质报告册上,鼓励学生巩固进步,修正不足,继续努力。

2、学生自评

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对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与成果进行自我评价,以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调控的能力。

3、学生互评

学生依据一定的标准互相评价,这种评价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尊重、理解、欣赏他人的态度,相互促进。

通过一学期的教育教学,教学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效果。

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3)

在教育教学任务中,本人尽职尽责。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制定并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做到开学有计划,学期末有总结,质量分析。

教学中把思品与生活课的教学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懂得何谓善、恶、美、丑,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在课堂上,关注言行不良表现的学生,及时调动班级和教师的力量帮助他们认识错误,认识错误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校正自己的言行。平时注重培养他们养成俭朴,文明礼貌,尊老爱幼,遵纪守法,保护环境的道德行为习惯,个性心理方面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总之,通过一学年的品德课教学,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思品教学要以儿童生活为基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追求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开放性的思品教学就是从多方位多角度改变传统的思品教学的某些弊端,使思品教学充满思辩色彩,充满生机活力。它以大思品为理念,以开放的氛围为前提,以开放的课堂为核心,以开放的实践为基本渠道,以主体参与贯穿始终,以提高思品教学实效为根本,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终极目标。

传统的思品教学是“封闭”的,“静态”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缺少儿童畅想、畅言,更谈不上思潮涌动,缺少主体参与,即使有一时的热情又能持续多久呢?本学期的思品教学总结如下:

1、开放教学要打破教学场地的限制,除了在教室教学外,还可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教室以外的场所去进行教学活动。学生到校园内、甚至在校外组织活动学生讨论做到爱护公共设施,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开放的动态式讨论、小组合作形式,使学生的主体得到了充分发挥,学生得到了“全身心”的投入上,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特别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在有了更为真切的情感体验,有利于道德认识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同时也培养了合作意识,增强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与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

我们的作业设计要冲破封闭的圈子,向课外延伸,跟生活接轨,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变得生动、活泼、有趣。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节思品课就能解决的问题,为配合好思品教学有一定的强化规范训练,结合思品教学制定每周每月的规范目标,使课堂上的热情延伸到课外。经常不断地进行课后导行、巩固,才能使学生把热情倾注到所接受教育的内容上,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思品教学要以儿童生活为基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追求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它以大思品为理念,以开放的氛围为前提,以开放的课堂为核心,以开放的实践为基本渠道,以主体参与贯穿始终,以提高思品教学实效为根本,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终极目标。

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4)

光阴飞逝,一学期的工作又临近尾声,本学期为了上好品德与社会这门课,我遵照课标的指引切切实实把每个目标落到实处。现就对这学期《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

一、联系生活,调动学生情趣。

生活既指人在生物学上的生存、活动,又包括人的思想、情感、愿望等精神内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任何一节课,包括《品德与社会》课,不管课是怎样上的,学生都在生活。因此,要想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的实效,就必须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关注社会生活中与学生内心世界的联系。于是,我针对三年级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还基本处于形象的、具体的感性思维阶段的特点,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件、生活情境,运用生动有趣的生活方法,激发他们的认识情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尽心尽职,干好本职工作

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深感肩负责任之重大,虽工作繁杂,但不敢懈怠,唯恐有负家长和学生。为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中营造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等。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好的内容进行思想教育,培养爱祖国、爱社会的情感,力争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教学中能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鼓励,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取知识。

三、严格执行学校常规,做好教师的本职工作

一学期来,我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坚持早到校,晚离校,自始至终协助做好工作,坚决服从上级安排,做好各项工作,与教师搞好团结。

四.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在课堂上,我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在导入新课时,我尽量引用一些学生熟悉并比较感兴趣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并经常引用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比较有意思的例子加深学生理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总之,回顾四个多月来,我按照规定的计划,扎扎实实地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我将在这教育事业上继续努力,继续前行。工作中常总结,常反思,是自己不断成长和提高。

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5)

在以往的思品课中,教师往往疏忽了学生的自主性,这很大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只有确立起学生的自主权,指导学生自我修养和自我教育,让他们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锻炼,才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才能增强学生的民主观念,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而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一、让学生自我辨析,提高道德认识,拨亮学生心灵

小学生有了一定的认识基础,能对事物作初步地分析、推理、判断和能力评价。教学中,应该让所有学生参与评价,通过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共同提高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能力,增强道德规范自我约束能力。

(一)展开讨论,相互评价。共同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学生应多进行议一议,讨论等形式,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评价。

(二)判断正误,提高学生的识别评价能力。

二、自我体验,激发学生的情思

良好品德心理和品德行为的形成,光靠个人经验不行,还必须使学生集体都获得经验,因此,在教学中,应该让全体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参与情感体验、行为体验,从而丰富和加强内心体验,并促使已有的健康的道德情感变为自己的内心需要。

三、自我督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生的情感转化后,应进一步对学生进行道德行为的自我训练、自我监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就需要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实践。因为通过活动,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社会交往能力,而且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关心他人。陶冶了高尚情操,也提高了自我教育能力。

(一)让学生选择正确的行为方式

当学生提高了道德认识,激发了道德情感,产生了行动动机之后,就要把正确的行为方式运用到日常生活学习当中去。

(二)自我监督,克服不良习惯

学生的良好习惯必须通过反复训练才能养成。

三、自我做起,终身受益

我发现许多学生只懂得接受长辈的爱与关怀,不知道关心别人,有的甚至从未想过回报长辈、体贴父母这一传统美德。于是,我让学生自己讲述父母爱我的故事。学生每天生活在父母身边,感受最深,因而发言踊跃,从理性认识到父母对自己的一片苦心。紧接着我又让学生进行自我体验和自我反悔,让学生说说平时在家里是怎样关心体贴父母的?哪些方面做的不够?你今后打算怎么做?

这样,让学生通过自我体验,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外,回家后就能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事。受到父母邻居的表扬,更加坚定了体贴、关心父母的决心,不自觉又强化了自我体验。

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5)

本学科反映了加强和改革德育课程的时代要求,也顺应了课程综合化的时代潮流。为了上好这门课,我认真学习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并遵照课标的要求切切实实把每个目标落到实处。现就对这学期《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

一、明确课程标准,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本学科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定为总目标,实现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尤其关注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规范的养成,使学生既学会做事,更学会做人,在做事中学做人,在做人的指导下学做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能全面把握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

二、让品德与社会教育回归生活,突出课程的经验性。

道德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存在于生活之中,由于社会生活中处理人们相互关系的需要才产生道德。同时,社会常识和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只有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儿时的生活经验会给人的一生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在上课时都特别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以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需要为根本。

让儿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懂得社会生活的规范,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如:在教学《社会生活中的民主》这一课时,我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都有哪些规则,以及这些规则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方便。在学生列举社会生活事实的基础上,我们又适当帮助学生归类,以使学生对生活中的规则有一个总体认识,并自觉遵守这些规则。

三、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础。

新的教学目标观告诉我们,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不在于告诉他遵守多少道德规范、规则,最根本的是要让学生通过这些社会知识、规范和准则形成一定的、基本的待人做事的观念和态度,以及思考问题的取向。这些都是一个具有共生性特点的现代人必须具有的基本观点、基本态度,是他能够融入社会,立足社会,并能在社会生活中不断获得发展的必要条件。

第19篇: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根据新的教学要求,我的教学工作始终坚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和学会做人的宗旨,从学生的品德形成,社会认识的需要出发,以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和法制教育,历史和地理教育,国情教育以及环境教育隔为一体,把学生培养成为富有爱国心,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的现代公民。

在教学工作中,我认真研读教材,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精心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真切的情境中获得直接体验,在教学活动中,把自己当做一个平等的参与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努力构建宽松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探究并尝试自己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提高道德认识,升华道德情感。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与时俱时,教学相长,提高教学与教育科研能力,提高教学实效。

第20篇: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三年级教学工作总结

张玉新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加强对学生道德行为、人身观、世界观、价值观价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强调德育在各学科教育环节的渗透。特别是《品德与社会》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品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等起着重要作用。

要搞好品德与社会教学,教师要首先提高认识,更新教学观念,用全新的教学观念武装自己的头脑,把新的教学理念贯串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新的教学理念必然催生新的教学方法,我县近年来推行了“三环节”教学改革,“三环节”教学成了全县教育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从被动执行到主动要求,可以说“三环节”教学已经深入每一位教师的内心。我把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和在教学中如何实施“三环节”教学的做如下总结:

1、认真学习,理论联系实际挖掘教材内涵

这学期,我认真学习“三环节”教学方法,刻苦专研教材,深入挖掘教材实质和内涵,以及德育因素,在此基础上,制定好计划并认真实施。

2、取“它山之石”,补自己之短

人们经常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镇在本学期实行了电子备课,这正是与同年级教师交流的大好契机。我认真阅读了其他学校教师的备课,从中吸取他们的教学长处,然后在修改自己的备课,并不断改

进自己的教学。

3、认真实施“三环节”教学

根据县镇对“三环节”教学的要求,认真备课,设计预习提纲,特别预习提纲的设计,要有可操作性,如题目过大,学生无从下手。如在教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五课,县发的预习提纲是“让学生调查过去的学校”,我改为“问一问爷爷、奶奶,他们上学时,教室里有没有电灯?有没有木制课桌?有没有漂亮的文具盒?有没有自动铅笔?”等。在限时作业设计中,也要切实可行,让学生做起来容易,但又能检查本堂课的教学效果。

4、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成为课堂的小主人

在教学三年级品德上册第7课“夸夸学校新变化”时,要求学生画学校平面图,这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难度较大。为了化难为简,我让学生每人准备一支铅笔,一张白纸,并在白纸上画上一个长方形,并标注上方向。然后我带领学生“周游校园”,并找了一个学生当导游,每到一个建筑,“导游”介绍,教师补充,并让学生在自己准备的白纸相应位置画上。让学生回到教室,再画平面图,这时学生已有了感性认识和空间概念,可以说是胸有成竹,画起来比较容易。

总之,在本学期教学工作中,在镇教研室和学校的正确领导下,本人教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今后,我要继续努力,不断实践,更好地推进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让儿童的品德在生活里萌芽,让儿童的生活在笑声中飞扬。

《辽海版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doc》
辽海版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