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写作格式

2020-03-03 03:28:1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毕业论文

一、基本要求

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从事本专业工作和进行相关的基本训练。毕业论文应反映出作者能够准确地掌握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对所研究的题目有一定的心得体会,论文题目的范围不宜过宽,一般选择本学科某一重要问题的一个侧面。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巩固与扩展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2、培养学生正确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3、培养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文献资料收集、阅读和整理、使用;提出论点、综合论证、总结写作等基本技能

毕业论文是毕业生总结性的独立作业,是学生运用在校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去分析、解决一两个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过程,也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是整个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撰写毕业论文对于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提高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二、毕业论文的格式

1、题目: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

2、摘要: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语言精练、明确。同时有中、英文对照,中文摘要约250—300字。

3、关键词: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5个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

4、正文:本科毕业论文正文字数一般应在8000字以上。 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层次序号采用

一、

(一)、

1、(1)、1),一般不超过5级标题。

5、毕业论文正文:包括前言、本论、结论三个部分。

前言(引言)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现实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等。前言要写得简明扼要,篇幅不要太长。

本论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包括研究内容与方法、实验材料、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等。在本部分要运用各方面的研究方法和实验结果,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收尾部分,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其基本的要点就是总结全文,加深题意,分析论文的优点、价值和特色。要求精炼、准确地阐述自己的创造性工作或新的见解及其意义和作用,还可提出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和建议。结论应该准确、完整、明确、精练。

6、谢辞:简述自己通过做毕业论文的体会,并应对指导教师和协助完成论文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

7、参考文献:在毕业论文末尾要列出在论文中参考过的专著、论文及其他资料,所列参考文献应按文中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

8、注释: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有些问题需要在正文之外加以阐述和说明。

三、毕业论文写作的总体原则

1、理论客观,具有独创性:

文章的基本观点必须来自具体材料的分析和研究中,所提出的问题在本专业学科领域内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际意义,并通过独立研究,提出了自己一定的认知和看法。

2、论据翔实,富有确证性:

论文能够做到旁征博引,多方佐证,所用论据自己持何看法,有主证和旁证。论文中所用的材料应做到言必有据,准确可靠,精确无误。

3、论证严密,富有逻辑性:

作者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要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全篇论文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使判断与推理言之有序, 天衣无缝。

4、体式明确,标注规范:

论文必须以论点的形成构成全文的结构格局,以多方论证的内容组成文章丰满的整体,以较深的理论分析辉映全篇。此外,论文的整体结构和标注要求规范得体。

5、语言准确、表达简明:

论文最基本的要求是读者能看懂。 因此, 要求文章想的清,说的明,想的深,说的透,做到深入浅出,言简意赅。

四、本科毕业论文格式

1、排版

一般用微软Word软件排式,用A4 纸(297×210)规格纸张,文字从左至右通栏横排、打印。

2、页面设置

在页面设置中,调整页边距上、下、左、右的值。上边距2.5cm,下边距2.5cm,左边距2.75cm,右边距2 .5cm,页眉边距为1.5cm,页脚边距为1.5cm.每页33行,正文内容宋体小四号,每行38个字,页号打在页下方中间,装订线在左侧。

3、字体和字号

封面„„„„„„„„„„„„„„„„„„ 分类号等宋体小四号加粗;题目等宋体小二号加粗

论文题目„„„„„„„„„„„„„„„„ 宋体、黑体、居中、三号 “摘要”字样„„„„„„„„„„„„„„ 宋体、小四号、黑体 摘要正文„„„„„„„„„„„„„„„„ 宋体、小四号、

“关键词”字样„„„„„„„„„„„„„„宋体、小四号、黑体

关键词内容„„„„„„„„„„„„„„„ 宋体、小四号、用分号隔开(;) 英文题目„„„„„„„„„„„„„„„„ Times new roman、三号、加粗 “英文摘要”、“关键词”字样„„„„„„„ Times new roman、小四号、加粗 英文摘要、关键词字样内容„„„„„„„„ Times new roman、小四号

论文正文„„„„„„„„„„„„„„„„ 宋体、小四号

第一层次的题序和标题„„„„„„„„„„ 宋体、四号、黑体、居中

第二层次的题序和标题„„„„„„„„„„ 宋体、小四号、黑体 第三层次的题序和标题„„„„„„„„„„ 宋体、小四号、黑体 注释内容„„„„„„„„„„„„„„„„ 宋体、五号

“参考文献”字样„„„„„„„„„„„„ 宋体、小四号、黑体 参考文献内容„„„„„„„„„„„„„„ 宋体、五号

“谢辞”字样„„„„„„„„„„„„„„ 宋体、小四号、黑体、居中

谢辞内容„„„„„„„„„„„„„„„„ 宋体、小四号 页码„„„„„„„„„„„„„„„„„„ 宋体、五号、居中

五、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及单字母方式标识

1、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报告,S——标准,P——专利;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专著(M:Monograph);论文集(C:Collected papers);学位论文(D:diertation );报告

(R:Report);期刊文章(J:Journal);报纸文章(N:Newspaper article );标准(S:Standardization);专利(P:Patent literature)

2、电子文献类型以双字母作为标识: DB——数据库 CP——计算机程序 EB——电子公告

非纸张型载体电子文献,在参考文献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 DB/OL——联机网上的数据库 DB/MT——磁带数据库 M/CD——光盘图书 CP/DK——磁盘软件 J/OL——网上期刊

EB/OL——网上电子公告

六、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1、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

2、专著作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3、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4、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5、专利文献题名[P].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6、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7、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8、报告作者.题名[R].保存地点.年份

9、电子文献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日期 示例

[1]张志建.严复思想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2]Dobbs J M, Wong J M.Modification of supercritical fluid phasebehavior using polor coselvent[J].Ind Eng Chem Res, 1987.[3]陈志平.减灾设计研究新动态[N].科技日报,1997-12-12(5) [4]郭英德.元明文学史观散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3). [5]仲前昌夫,佐藤寿昭.感光性树脂[P].日本,特开平09-26667.1997-01-28 [6]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密相气力输送技术[R].北京:1996.[7]万锦柔.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DB/CD〕.北京: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浅谈学位论文的撰写

王德胜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

摘要

主要讲述学位论文的撰写规范和撰写方法,对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的要求进行了梳理, 并从理论上进行了诠释和说明。

学位论文主要指学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博士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撰写过程,既是学生获得学位的过程。又是教师一个教学过程,也是训练和提高学生研究能力的重要方式和手段。一篇优秀的学位论文是学生进入研究领域的“里程碑”式的文章。所以,所有攻读学位的学生,都应十分重视此论文的撰写。研究生导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指导学位论文。例如马克思的博士学位论文《论得默克利特与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差别》,是1841年4月

15日在德国耶拿大学哲学系获通过的,当年马克思23岁。耶拿大学哲学系主任瓦赫曼教授在给马克思的博士学位论文写的推荐书中说:“他才智高超,见解透彻,学识渊博,建议授予博士学位。”耶拿大学学位评审教授们都—致认为,马克思的博士学位沦文有较高水平,因此,同意马克思免于答辩和考试,就直接授予博士学位。

对于学者来说,其学位论文被记录在其学术生涯的轨迹中,而且是被记录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同时,学位论文水平的高低也关系到申请者所在院、系、学校的声誉,德国耶拿大学、柏林大学,因有马克思的论文、培养出马克思而骄傲,马克思成了耶拿大学的光荣;马克思也因柏林大学、耶拿大学而有了学术活动的起点和成功的平台!

为了写好学位论文,请撰写者研究以下“四句诗”(或称“七字决”):“科研论著寻选题,窄小精深新特奇。信达雅畅齐清定,文章传道解惑迷。”这“四句诗”把撰写学位论文的精要都说到了,第

一、二句说的是选题,其中“窄小精深新特奇”是论文选题的“七字诀”,确定了论文选题的方法和范围,即学位沦文选题要范围窄、角度小、选材精、论证深、内容新、有特色、立意奇;第三句“信达雅畅齐清定”是另一个“七字诀”,是讲对学位论文的要求即学位论文要内容真实、独立完成、不作弊、不抄袭、准确为信,平正通达,文字优雅,语言流畅,主辅文、图表齐全完整,稿件清楚优秀,定稿出手达出版水准;第四句是讲学位论文的宗旨。1981年~1996年大约15年问,我在北师大和其他几所大学为理科博士生、硕上生讲“方法论”时,都讲这“四句诗”(七字决)。许多同学按着“四句诗”(七字诀)的指导,都曾写出过优秀的学位论文。为了帮助学位申请者写好学位论文,重点讲以下九个问题。这九个问题,就是对这“四句诗”(七字诀)的系统解释。

一、学位论文选题

“窄小精深新特奇”是选题的一个大原则,这—原则说明,选题“忌大、忌广、忌空、忌泛”,尽可能“小题大作”而不要“大题小作”。

爱因斯坦认为,选研究性课题要掌握“厚板缵孔,还是薄板钻孔”的不同模式,但学位沦文的选题与研究性课题还有所不同,获学位是学位沦文的一个重要目的,所以运用“爱因斯坦板”选题时,要“不厚不薄”,对写好学位论文分量、时间都要适合。要选一块别人没钻过,或别人虽钻过但没钻好,没钻透或没钻对的地方,你自己在现有条件和时间要求内把它钻好。

当然,如果是一般的学士学位论文,也可写“文献综述”、人物评传等,但一般博土学位论文不能用综述代替,文献综述属于研究的资料性工作,是研究的前期工作。一个研究领域可能有许多人探索过,如A、B、C等人都研究过,写过论文,你如把A、B、C等若干研究成果都综合起来,就是文献综述;如果你写的—篇论文高于A、B、C等所有以往的成果,有新意,有新发明、新发现、新见解,那就是创造、独创、首创;你如写的比A、B、C还低,那就是“学习心得”;如果你写的论文和A、B、C等都一样,或和某篇雷同重复,那是抄袭,也许你真没看过人家的论文,是独立完成的,但人家发表在前,即使你不是抄袭来的,也难说清楚;你如果另辟蹊径,自己独树一帜写出另一篇论文来,只要论文内容真正是科学的,那就算是独立的研究成果。

二、学位论文组成

学位论文主要由正文、辅文两部分组成。正文是论文的基础、骨干,正文由章、节、目等组成。辅文是论文的辅助部分,辅文的组成比较复杂,这是学位论文中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辅文主要由内容提要、主题词、诠释(页下注、随文注、文后注)、前言、后记、序、跋、参考文献(中文、外文)、参考网址(网上内容不能作文献,但应提供相关网址)、鸣谢(对写沦文有帮助的人简短的致谢)、附录(主要写与学位论文有关的阶段性成果、研究课题、重大学术活动、调研活动、发表过的文章、出版过的专著)等组成。论文的组成是论文的基本要素,论文的撰写者应熟练把握这些要素。

三、学位论文的结构

学位论文不能用散乱要素堆积,要形成结构。要素形成结构才能展现强大的逻辑力量,才能展开论题,才能发挥论文的功能与说服力。从而做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文章的中心思想印烙在受众和读者的脑海中,使读论文的人有茅塞顿开、“拨开迷雾见青天”的感觉,使读者受感染、受震动,心灵产生共鸣,被激励、被说服,从而获得知识,得到精神享受。学位论文正文的一般结构公式为“2+X”,其中“2”是序和结束语(前言、导言、绪论;跋、结论、结语等),X=章。公式“2+X”,其中“2”为论文头和尾,X=

3、

5、

7、9„„

硕士论文结构:“2+3式”、“2+5式”,即论文头、尾加三章或五章;博土论文结构:“2+5式”“2+7式”、“2+9式”,即论文头、尾加五章或七章、九章。“2”是论文的前、后,X是正文骨干,正文的章节为

3、

5、

7、9单数,个别的也有:“2+4式”、“2+6式”等。

为什么论文正文部分是单数结构呢?因为,文章和教师的职能一样要“传道、授业、解惑”,要“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研究矛盾、研究矛盾的不同方面、找到解决矛盾的办法”,都要经过这样“三大步骤”,这“三大步骤”是单数,就是说论文正文至少要写三章。从哲学高度讲:论述命题要有“正、反、合”的逻辑结构,正题、反题、合题,也就是这样“三大段”,形式逻辑推理也还有“三段论式”。八股文讲:“破题、起、承、转、合”分为五部分,所以沦文的正文多为

3、

5、

7、9单数章。

“2+X”中,其中的“2”指前后两部分,“前言”或“序”是一个“引子”,是引起下文的一段重要文字,往往相当于八股文的“破题”;“结束语”或“跋”,是写在论文后的总结性文字,要求短小精悍,画龙点睛,扣住论文中心思想和主要论题。

一般学位论文正文的章节用

3、

5、

7、9的奇数,当然也有用偶数的,但较少,只写两章的就更少,因为写一篇论文,总要经过:给出概念或范畴、讲述概念或范畴的历史沿革,正面论述、反面沦述、合题论述,指出解决矛盾或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得出结论等步骤,要完成这些步骤,使文章写得丰满、充实,就要写

3、

5、

7、9章,这其中,“正、反、合”是基本的,它的数字是“3”,《道德经》中说,“道生

一、一生

二、二生

三、三生万物”,文章就要讲出个“—、

二、三”,多少文人墨客,多少知名专家,多少范文名篇,都这样写,是有道理的,因此我们可以把学位论文的章节数用

3、

5、

7、9奇数来规范,称为学位论文篇章结构的“奇数定理”,“奇数定理”用于学位论文的谋篇布局,容易把握住论文结构,取得成功。

“奇数定理”主要是解决“章”的问题,还有“节和目”的问题;按着文章结构的“奇数定理”,节和目也应以

3、

5、7为宜,这体现了一系列大大小小“正、反、合”循环套叠,使论文环环相扣,主题连接,做到结构紧凑严密。所以论文的节和目往往都写3节3目,3节5目,5节3目等,也按奇数定理进行谋篇布局。

对论文的结构和布局,还应强调以下几点:①各章文字分量应尽可能匀称,体现文章的“结构美”,所谓“文章结构美”,就是指结构鲜明、匀称、和谐。鲜明指论文章、节、目的标题要简洁明快,有特色,引起注意;匀称指章、节、目分量和文字要匀称,体现对称美,尽量不要“比例失衡”,例如“人体美”指头、颈、躯干、四肢甚至手、脚比例都符合“黄金分割”,同样,论文各部分章、节、目的比例都应均衡、匀称,这样就可以做到文章结构比例的“黄金分割”,体现文章的“结构美”。②正文和页下注,后记、文献、附录的字体、编排方式,要做到匀称和谐;③版式的天头、地脚、切口、钉口,比例都应适当,版心字体编排、图表配置要协调,要符合多层次的、远近程配置的“黄金分割”,从而使论文富有韵律感。④封面封底设计要与论文内容统一,学位论文的封面封底都应严肃而富学术感和书卷气,而不应设计‘成“时尚杂志”的式样。⑤学位论文作者要自己进行“三审三校一通读”,反复进行“精修精改”,达到“信达雅畅齐清定”的要求,降低错误率。这五点的中心理念

表明,学位论文“结构美是内容美的体现,并为内容美服务”。

四、学位论文亮点

论文的亮点是论文的“奇特”之处,是独创、原创性的研究成果,要精心建构,在论文的“内容提要”、“结束语”或结论中,都应有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的反映,这不是重复而是强调。“文似看山不喜平”,平淡没有亮点的文章,不是好文章。平淡无奇的文章远不如“深刻的片面性”的文章更有吸引力,更能引起读者的注意。

学位论文的亮点,如同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显要位置,引人注目。论文亮点是作者研究功力的体现,文字能力的展示,是整个论文金镶玉嵌的皇冠。

五、红线和中心思想

撰写学位论文,线索一定要明晰,用一条主线把正文的章、节、目都串联起来,以免“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撰写时应注意围绕主线展开:

(1)论文的线索要围绕沦文的主题展开、明确主题、体现主题、贯穿主题、展开主题—主题首先体现在论文的题目上:论文的题目是论文的逻辑起点,是论文纲目之首,题目就是全文的旗帜,是论文拓展的引航灯塔—论文的题日就是论文的名字,应当起一个响亮、引入注目、引人好奇的好名字,所以,论文题目和章节题目有以下特点:简洁、明快、有特色,引起注意,易知、易记、论文题目和章节题目的忌讳是:繁、杂、乱、长、大、空等六个字。论文的线索就从论文题目开始展开。

(2)文章题目是沦文逻辑进程源头,围绕主线展开论文要做到两点:其一,逻辑进程与所沦问题的历史发展大体一致;这叫“逻辑与历史一致”,论文的逻辑结构按逻辑与历史一致的原则逐层展开,要把历史起点作为论文的逻辑起点;把历史进程作为展开论文的逻辑进程;逻辑的终点达到此间题的前沿,反映最新水平,反映自己自勺独创、首创、新创内容。其二,用“抽象上升为具体”的方法展开中心命题,逐层逐步,递进深入地展开,对中心概念、主题论证做到逐层丰富、完整、充实。此外,在写作中,要善于运用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逻辑方法,正确地运用概念,科学地进行判断,合乎逻辑地进行推理。上述原则不仅是写论文的方法,也是对文章评价的方法。 (3)对中心和亮点多角度、多层次地“烘托”。撰写学位论文时,要抓住中心命题,按“逻辑与历史统一”、“抽象上升为具体”的方法,去展开命题,在论证过程中,要用科学事实、前人研究的重大成果、名人论断、名言警句、有关事实的数理统计、统计曲线、统计图表等方式,多层次、多角度地烘托中心,反衬中心和亮点,增强文章的逻辑力、说服力、感染力。

六、论文的后记、致谢

论文的后记、致谢是学位论文的必要的辅文。撰写时,文字要尽量简洁明快,言简意赅。后记一般应简要写明成文过程;致谢则要对帮助过、指导过自己的先生、前辈、同学致谢。学位论文的后记和致谢,不仅仅是必要的辅文,写好了还能表达作者的良好风范、道德人格,是“文德”成熟的展现。

七、参考文献

学位论文必须有充足、齐备的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作为学位论文的重要辅文,是由科学文化的继承性决定的。人们在认识世界过程中,需通过自己的眼、耳、鼻、舌、身的直接感知,通过直接的实践活动认识世界,获得直接知识,但更重要的、大量的是学习运用前人已获得并被证明正确的知识,这就是间接知识,而这种间接知识,都以各种文献的形式传承了下来,而“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学位申请者,必须充分进行文献研究,并把文献作为辅文列于文后。

(1)作者在对论文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与论文相关的“文献系统”(文献树)。作者首先应围绕自己的选题,阅读相关、相近的权威文献,其中最权威、最新的文献,就是论文的一级文献:A1,A2,A3„„;每个—级文献后,必然有更多的文献:B1,B2,

B3„„这是论文的二级文献;二级文献后面还有更多的三级文献:C1,C2,C3„„。依此类推,形成一个由近及远,由少到多,并包揽无遗的文献系统,此系统俗称“文献树”。

(2)分类。在参考文献中,要把中外文的文章、著作、网址分类列出,尽可能按由近及远的年代排列。

(3)开列文献要规范,—般排列的顺序为:作者、文章、杂志(或书)、出版者、出版者地点、出版年代等等。

(4)突出重点。重要文献要突出,重点文献是论文的“核心文献”或“支撑性文献”,要放在突出位置,突出的办法是“引某些段落,精妙理论”放在该文献的下面(有的论文还把几句文献摘录放在论文前,规范的是放在后边的文献中),以示此文献与其他文献的不同。

(5)学位论文的引语、引文多采取“页下注”方式,一般不采取“随文注”和“文后注”,目的是方便阅读,但在采用文献、引语的页下注时,要符合规范。

八、论文附件

为使论文完整丰满,有时在文后配置一些附件,主要有以下四类:①阶段性成果;②所承担的相关相近的研究项目;③围绕此论文中心发表过的文章;④围绕此课题的有关调研和凋研报告。配置附件的目的是支撑论文,强化成果,扩大学术影响。

九、阶段开发、递延开发

为使学位论文取得效益最大化,作者应进行些阶段开发和递延开发,主要分两点。

(1)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可把沦文浓缩发表或拆零发表,正式发表的部分可支持论文,同时做到早出成果。

(2)学位论文完成后的进一步开发,①将论文内容再研究、充实、调整、提高,精修精改,重新发表、浓缩发表、拆零发表均可。②将论文内容经过充实、修改后出专著。③延伸其他与学位论文相关相近项目,从而多角度延续取得的成果。

总之,撰写学位论文,至少包含四项内容,即:①学习过程;②进行研究性学习;③是对学位申请者的教学环节;④是学位申请者进入学界的里程碑。因此,所有的学位申请者和导师,都应允分重视,应以对申请者本人负责、对社会负责、对文化传承积累负责的精神,精心组织,认真完成。

论文写作

论文写作

论文写作

论文写作

论文写作

论文写作

论文写作

论文写作

论文写作

论文写作

《论文写作格式.doc》
论文写作格式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