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

2020-03-01 21:26:0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郑州信息工程学校

课 科 作

——评选优质课教案

题:洛 阳 诗 韵 目:语 文 者:李 莉

《洛阳诗韵》

叶文玲

教学目标

1、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感受洛阳的“古”“美”“绝”“奇”。

2、体会文章美的特点:选材美、结构美、立意美、标题美。

3、理解“洛阳诗韵”的特殊内涵,体会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点:

1、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感受洛阳的“古”“美”“绝”“奇”。

2、理解“洛阳诗韵”的特殊内涵,体会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难点:

1、体会文章美的特点:选材美、结构美、立意美、标题美。

2、培养学生探寻我国城市历史文化底蕴的意识,弘扬中华民族文化。 教学方法:

互动教学法、启发诱导法、质疑释疑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配乐朗诵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导入新课 1.配乐朗诵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听了徐志摩先生的《再别康桥》,作为唯美主义的经典之作,请哪位同学谈谈它美在那里?(个别提问)(复习巩固、温故知新)

──全诗音韵和谐、意境优美、诗节匀称, 抒发了诗人热爱、留恋母校剑桥大学的情怀,表达了诗人对“精神家园”的渴慕与追求。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 2.教师小结:

情动于中而形于声,有了真情才有美作。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徐志摩先 1 生怀着对母校剑桥大学一往情深的眷恋之情,创作出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再别康桥》。在改革开放的八十年代,一位女作家在对一座古城的寻访过程中,感受到了诗的韵律,这座古城使她如临仙境、如品诗韵,使她梦牵魂绕,于是她思如泉涌,提笔为我们写下了这首不是诗的“诗”。这就是女作家叶文玲为我们献上的抒情散文《洛阳诗韵》。(板书: 《洛阳诗韵》 叶文玲)

二、作者简介

叶文玲,1942年生于浙江省玉环县楚门镇。1962年到河南,先后在郑州金水区工业办公室、郑州金笔厂、郑州机械工具厂任干部、冲压工、生产科计划统计等职。1979年因创作成绩突出,调入河南省文联任专业作家。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浙江省文联副主席。文中有一句:“在河南的24载中,洛阳是我去的最勤的地方,特殊的机遇和亲缘,使我对洛阳十分偏爱。”因为复旦大学毕业的哥哥叶鹏错划为右派,发落到洛阳附近的邙山,后来叶鹏任洛阳师范学院的院长,所以叶文玲与洛阳有着不解之缘。

小说《心香》获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中篇小说有《小溪九道弯》、《浪漫的黄昏》等;散文集有《梦里寻你千百度》、《不了情》、《叶文玲散文选》等;1995年的长篇小说《无梦谷》获纽约国际文化艺术中心所颁的“中国文学创作杰出成就奖”。1997年个人获浙江省人民政府所颁的“鲁迅文艺奖——突出成就奖”。2002年,因散文创作获全国首届“冰心散文奖”。 她恪守“美是文学的生命”的宗旨,孜孜于真善美的追求,收获颇丰。

三、走进洛阳

引语:课前,大家收集了一些有关洛阳历史文化的资料,现在我们一起来分享劳动成果。(你说我说,走进洛阳——我所知道的洛阳。)

洛阳——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滔滔黄河天上来,带给它绵延不尽的河洛文化。它是我国的九朝古都,他们分别是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炀帝)、唐(武后)、五代后唐、后梁、后晋,历时1529年,是中国建都最早、历时最长、朝代最多的古都。(上述一共有十三个朝代,为什么说是九朝古都呢?因为在历史中单个数字9代表多的意思。)从商周到隋唐时期,洛阳曾是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与欧洲、北非和亚洲各国有着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广泛交流;钟灵毓秀、人文荟萃。洛阳历代科学泰斗、学术流派、2 鸿生巨儒、翰墨精英,更是照耀史册,灿若繁星。晋人左思的《三都赋》名声之噪,曾使“洛阳纸贵”。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李贺、刘禹锡等,或生于此,长于此,或游历于此,终老于此,留下了很多千古绝唱。

四、感知课文,理清思路,体会美的特点。 1.问:作者按照怎样的思路写作?(个别提问)

提示:根据课前预习,再次浏览,观其大略,抓重点句段及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留意课文哪些段落抒发作者的感受,哪些段落重点介绍洛阳的文化? 明确:

第一部分(1—5段):写作者对洛阳十分偏爱和笃诚的崇拜。(板书:总写感受)

第二部分(6—结尾段):具体描摹洛阳的古美绝奇,并抒发对中国悠久灿烂文化的挚爱。(板书:具体描摹;抒发感情)

2.作者选取了哪些典型的材料来表现对洛阳的偏爱和崇拜?(个别提问)

明确:洛阳的古美绝奇(配图片)

洛阳古,她有“天下第一寺”的白马寺。它是我国佛教的源头,白马是文化使者的象征。因为外来文化随着白马由域外“走”进了洛阳。(板书:洛阳古:白马寺)

洛阳美,她有群芳之冠的牡丹。引入传说:武则天贬牡丹,体现牡丹的卓尔不群。欧阳修曾作诗:“洛阳地脉花最重,牡丹尤为天下奇。”刘禹锡也曾说过:“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张抗抗在《牡丹的拒绝》中写道: “牡丹美得秀韵多姿,美得雍容华贵, 美得绚丽娇艳,美得惊世骇俗。” 所以,每年花事烂漫的五月,来洛阳看花的人络绎不绝.文中说:“光捡看花人挤落的鞋子,都能捡上几大车呢!”(板书:洛阳美:牡丹)

洛阳绝,她有1300年历史的唐三彩。唐三彩主要由赭、白、绿色铅釉烧制而成,名扬天下。其中乘人三彩驼是举世罕见的艺术瑰宝。三彩陶成为人们馈赠亲友的佳品,而且也”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板书:洛阳绝:唐三彩)

洛阳奇,更因她有无比雄伟的龙门石窟,凝结了我们民族的精华。其中最雄奇的是奉先寺,还有集美之大成的卢舍那佛像。但是很多佛像已遭损坏,其中最著名的《帝后礼佛图》浮雕也被盗凿,所以我们应当极力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板 3 书:洛阳奇:龙门石窟)

从中,可见作者采用横向思路,从不同侧面选取典型材料揭示文章的中心。 而且,作者采用排比句段,体现了选材美。

3.朗诵文章的最后一段,概括文章的中心主旨。(个别提问)

明确:文章的主旨是抒发作者对洛阳、对中国悠久灿烂文化的挚爱。 4.问:课文写作采用什么顺序?(小组讨论)

提示:文章两部分之间的关系

明确:全文写作,独具匠心。先抒发对洛阳的悠悠情思,说它有特殊的“况味”,然后写洛阳的四大特点。先总写感受,后进行描摹。全文先总后分。先写对洛阳的偏爱和崇拜,再写其原因,全文又由果到因。由此可见作者写作的结构美。(板书:先总后分,由果到因)

5.问:这篇文章是什么体裁?有什么特点? (个别提问)

明确:散文;形散而神不散。作者在文章第二部分,大量选取典型的材料从古、美、绝、奇四个方面表现了洛阳“特殊的况味”,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但却形散而神不散,体现立意美。 6.问:题目的含义?(个别提问)

明确:洛阳是一首古、美、绝、奇的诗。 洛阳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洛阳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中华民族历史的深厚积淀,是中华民族悠久灿烂文化的代表,具有博大精深的美。审视洛阳的美,仿佛读一首激越雄浑的史诗,韵味无穷。由此突显了标题美。

五、小结课文,自由发言

纵观全文,本文选材美、结构美、立意美、标题美,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创作宗旨:“美是文学的生命。”

人们都说:“月是故乡明,水是家乡甜。”作为一名河南学生,如果让你来介绍我们的家乡,你最想说的是什么?(请同学迅速组织语言,语言要简练、流畅。)

六、课后练习(请找出诗句对应的作品名称和作者)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4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七、布置作业

1.短文写作:谁不说俺家乡好,要求做到选材美、结构美、立意美、标题美。 2.熟读课文,背诵第1~3自然段和结尾段,并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八、结束语:

最后把女作家叶文玲的名言献给大家。 “美是文学的生命” “书,天下第一情人”

“纸和笔,毕生友,一盏孤灯常伴守。”

同学们,请你们以书籍为朋友,紧握手中的笔,珍惜良时,发愤读书,为了洛阳辉煌灿烂的明天,为了祖国美好未来,加油吧!

九、附板书:

公开课

公开课

公开课

公开课

公开课

公开课

公开课

、公开课

公开课

公开课

《公开课.doc》
公开课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