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

2020-03-02 03:13:3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

知识目标

1、掌握诗中重点文言字词的音与意,如:怒号、三重、挂罥、布衾、丧乱、何由彻、庇、见、突兀等。

2、了解杜甫的生平和创作。 能力目标

掌握通过朗读品味诗歌情与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味诗歌中流露出来的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重点

体味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前三节的描写与叙述在表现诗人情感上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我国历代文人推崇备至的处世之道,这已经难能可贵,但有些人在穷时不仅能独善其身,即便是在最落魄的时候也不忘“兼济天下”的夙愿。杜甫就是有这样的诗人,我们从他的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体会他伟大的人格。

二、解题

1、质疑:同学们,你来读一读诗歌的题目,看看有什么特点?(待学生思考) 教师明确:“„„为„„所„„”是一个被动句式。题目的意思是茅屋被风吹破。歌: 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是乐府诗的一种体裁。茅屋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由于关内大饥,举家从中原辗转流离到成都。最后在亲友帮助下,于西郊的浣花溪畔,用两年时间盖上一间茅屋 (即今“成都草堂”),总算得到一个安身之处。

2、请同学们想象题目中的画面。

二、整体感知

1、先让学生齐读,并提醒学生在齐读时注意字的读音,注意领会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学生齐读完后,教师指正解读并纠正字音。 教师提示:怒号、三重、挂罥、布衾、丧乱、何由彻、庇、见、寒士、突兀等。

2、教师进行范读。(要注意读得声情并茂、抑扬顿挫。)

三、研读赏析 茅屋为什么会破?破到什么程度?诗人看到自己唯一可以遮风避雨的地方将毁于一旦,有什么反映?

1、赏析第一节诗

(1)设疑引导:题目说茅屋被秋风吹破了,诗人在诗歌第一节用了一个词来描写秋风的情状,请同学们找出来。 教师明确:“怒号”说明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又运用了拟人化手法。

(2)设疑引导:“卷”和“吹”相比,在描写风之猛烈上好在哪里? 教师明确:“卷”字很形象化,有力度。

(3)设疑引导:接下来还有一系列的动词,哪些呢?它们有什么好处呀?

教师明确:还有“飞”、“洒”、“挂 ”、“飘转”、“沉”等动词。这些动词刻画了茅草漫天飞扬的动感画面。

(4)设疑引导:诗人看到茅草被刮走之后什么反应?

教师明确:诗人的眼睛追随着茅草,茅草牢牢地牵动诗人的心。看到茅草被秋风卷走,内心着急、痛惜。 (5)请男同学们齐读这节诗。

2、赏析第二节诗

(1)设疑引导:诗的第一节已经为我们描写了秋风破屋的景象,那么诗人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心情怎样呢?教师明确:诗人发怒、着急但又无可奈何。作者在此段中没有一个字描写他的心理活动,但是能让读者体会得到这种心情。

(2)设疑引导:着急和无奈之下,诗人叹声说到,“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欺”“盗贼”用词是否准确呢? 教师明确:这是写心情。诗人颠沛流离、心力憔悴,在诗人最落魄的时候群童却抱茅而去,这也是诗人悲苦无奈之语。 (3)设疑引导:同学们想想诗人到底叹息什么?

教师明确:一叹自己命途多踹,茅屋被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呢;二叹同病之人之苦,同是饥寒交迫。

3、赏析第三节诗

(1)设疑引导:同学们这个夜晚,杜甫一家过得怎样?请一位同学来朗读诗歌第三节。 教师明确:长夜无眠。“何由彻”可以看出很难受。

(2)设疑引导:诗人有哪些描写交代了 “何由彻”的原因?同学们思考一下。 教师明确:“冷似铁”一个比喻就刻画出了布被的硬与冷。“雨脚如麻”的“麻”字说明雨点密集,密密麻麻,很形象。又冷又湿。 (3)设疑引导:“雨脚如麻”是由于“秋风破屋”,那么“布衾”“冷似铁”是为什么呢?

教师明确:原因是棉被使用多年即破又脏。足以见出杜甫生活的贫困,也见出“丧乱”给平民带来的苦难有多深。 4、赏析第四节

(1)过渡引导:这么一个冷与湿交加的无眠的夜晚,如果你是诗人,此时你心中最渴望什么?(生自由回答) 诗人联想到了什么呢? 教师明确:“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设疑引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是什么意思呢?

教师明确:如何能得到高楼大厦千万间,让天下爱冷受冻的人都喜笑颜开!我屋独破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 (3)设疑引导:“俱”“独”是一组反义词,你能从这两个字中读到诗人什么样的精神思想? 推己及人、舍己为人。 (4)师生齐诵全诗。

四、课堂小结:

这正是“诗圣”的伟大之处。他不仅只是写自己的不幸,而是推己及人,想到在这风雨之夜,普天之下还有更多像他这样处于困苦(或者更糟糕)的境地。苏联评论家别林斯基曾说“一个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把他的幸福和痛苦深深扎根于时代和人民,他是人类的器官和代表”

五、课后作业

1、背诵并默写全诗。

2、将这首诗改写为一篇记叙文。

六、板书设计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杜甫

秋风破屋(痛惜) 群童抢茅(痛心) 长夜沾湿(痛苦)

祈求广厦(推己及人、舍己为人)

平遥中学初中部

梁文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教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doc》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