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23214金文娟

2020-03-02 18:10:1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贵阳基础教育情况调查报告

金文娟08123214

(由于放假回来当地学校已放假。所以本次调查问题部分未完成)

贵阳基础教育的现状:

幼儿教育:全市现有幼儿园287所,在园幼儿82888人,教职工总数4230人。其中教职工总数348人。专任教师2345人,保健员325人,其它1212人。幼儿园占地面积423796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45674平方米。全市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70℅以上。

小学教育:全市共有小学1041所,在校学生总数363124人,专任教师总数18244人,其中高级职称3627人,中级职称8643人,学校占地面积4044224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373402平方米。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8℅。

初中教育:全市共有初级中学144所,在校学生166431人,专职教师总数9481人。其中高级职称946人,中级职称2683人,初级职称3958人。学校占地面积2551347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803925平方米。

2006年,全市小学在校生达到38.1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指净入学率)。全市初级中学(包括职业初中)在校生达17.5万人,初中阶段在校生毛入学率达98%以上。小学和初中在校生年辍学率分别控制在1%以内和3%左右。7—15周岁人口的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达到或超过省的要求。小学和初级中学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7.5%和95.2%,比2000年分别提高11.4和5.1个百分点。

基础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育投入严重不足 目前全市教育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仅为2.37%,离全国平均水平还有一定差距,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区、县级仅为20%,距全国平均水平尚差10多个百分点。

2、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城乡差距拉大趋势明显 目前基础较好的城区已基本普及了高中阶段教育,而广大农村则比较薄弱,初中学生流失现象相对严重,辍学率一般在6%左右,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的比例在40%左右,要实现整体提升,全面推进,难度较大。

3、人才培养模式滞后人才培养上偏重书本知识传授,一味追求学历文凭的“应试教育”倾向尚未根本改变,素质教育还没有得到完全的落实,人才培养的模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变化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本地具体学校教育文化

学校名称:贵阳市省府路小学

学校概况:贵阳市省府路小学创建于1906年。其前身是始创于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的官立第一初等小学堂;1912年(民国元年)改名为贵州通省公立中学分校,1913年(民国二年)更名为南明第二分校;1923年(民国十二年)改称为志道学校,1952由人

民政府接管,称为贵阳市省府路小学。1958年首批被贵阳市政府授予“贵阳市重点小学”称号。2006年7月为了扩大优质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将育英小学合并为省府路小学第二校区。

校址原为筑城古庙皇经阁,抗战期间因躲避日机轰炸而短暂搬迁郊外,后又迁回。其中以私立志道学校时期最为代表性,由我省民主革命时期知名人士唐尔镛、华之鸿、任可澄三人联袂兴办,1923年,正值世界列强支持各地军阀割据,妄图瓜分中国,有识之士为挽救国家危亡愤怒而起。为了体现这种不屈不扰的抗争精神,体现“国家兴旺,匹夫有责”的中华文明之优良传统,体现“教育救国”之办学初衷,遂将学校定名为“志道学校”。意在学校教育“以挽救国家危亡为大道(最高理想)。“志道”之名源于孔子名言:“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志之所在: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1947年学校为铭记这三人的办学之功,建“三师堂“为之纪念。

学校现有51个教学班,3000余名学生,150余名教职员工。课改以来,先后被授予“全国青少年科普创新示范学校”、“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研究会实验小学”、“全国优秀(示范)家长学校”、“全国家庭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少年军校示范学校”、“全国国防教育先进集体”、“少先队全国红旗大队”、“国家级重点课题先进实验校”、“贵阳市课改先进集体”、“贵阳市科技特色学校”等数十项殊荣;师生获全国、省、市、区各级奖励达4000余人次;教师在全国、省、市、区各级刊物上发表论文500余篇;所承担的全国、市级教育科研课题6项已结题;出版了由全国高校素质教育教材研究编审委员会审定的“21世纪全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规划系列丛书——师范专业学生见习与实习辅导(用书)《求索集》两册(90万字)。

校训:自强不息

学校名人:沧海桑田,岁月如歌。回望百年历史,从朗朗书声的校园里,先后走出了奔赴延安投身革命的周小山、汪远行、陶信铺,中共贵州地下党员陶信椿、周德明、尹克徇,解放贵州的烈士乐恭彦、陈法轼、廖崇美等;走出了原台湾教育厅长张志韩、立法院议事秘书主任胡涛,中国“光盘之父”——国家重点科研项目973首席科学家徐端颐、省政协副主席袁家玑、书法家张星槎、冯济泉,省文史馆馆长冯南、省民盟主任王德懋、刘延良,国球世界冠军王家声,著名影星宁静、“超女”何洁、京剧演员侯丹梅等文化艺术知名人士,可谓桃李芬芳,栋梁成林。

贵阳市省府路小学新课程现状:

校本教研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制度,它是基于新课改理念建立起来的教师的培训文化,在五年多的探索、实践中,通过“学习——实践——反思”(学习、研究、上课、讨论、自我评价、收集反馈),在我校形成了一种崇尚学术、崇尚研究的氛围。构建了“上课(教学)——互动(示范、借鉴、交流)——营造研究氛围——倡导自学、反思、提升——发挥榜样的力量”的研究流程,形成了“一对一”、“一对组”、“一对校”的“三对式”的参与式校培训特色。一对一,即个别与专家面对面的研讨。主要是教师通过自我反思后,对自己不能解决或解决有困难的教师,向专家或老教师请教(请专家陶、陈、青);一对组,即

个体与教研组共同开展研讨活动。教师把自己课前的反思,在教研组进行研究讨论,让教研组成员听课,课后与教研组一道进行说、评课活动;一对校,即个体一对全校。全校性的课堂教学听、说、课活动(分学科进行)。使我校校本研修已走向规范化、形成制度化。主要体现在:

1、校本研修活动制度化。我校有“每日交流制度”:随时与教研组成员进行交流、探讨;“每周专题研讨制度“:每学科每周均有一个半天为教研组活动时间,针对存在的问题,拟定专题进行研讨,或进行集体备课;“每学期交流、研讨制度”:每学期结束,开展教研组专题研讨会。如:“大班额状况下如何轻负担,高质量”、“怎样创设有利于教学的问题情境等”;“每学期听、评、说课制度”:我校每学期都要开展中青年老师“省府杯“赛课和“名师、骨干教师献课活动,通过全方位的立体观摩、研讨、评点,达到示范、借鉴、交流的目的。

2、校本研修活动网络化。充分利用网上平台给老师们提供现代化的交流平台。我校建立了校园网,为每个办分室都安装了电脑,供老师们备课、收集、查找资料。在校园网上开辟了“校长信箱”、“网上论坛”,实现行政与教师、老师与老师、老师与学生以及学生家长间的网上对话。

3、教、科、研一体化。课改是一个不断探索发展的过程、一个长期的认识、实践、改进和完善的过程,它不是短期行为,不能指望一蹴而就。它需要用严谨、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对待,需要具有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研究、不断改进、不断求新的精神,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和任务。我校通过不断地总结、提炼,已形成校本研修的特点:一是从以教学为主要任务——进而成为教学研究的基地,其特点是以人自为战、组自为战、校自为战,提升本土(以校为本)研究的能力和水准;二是使教师从教学的实践者——进而成为教学、课程改革的研究者,落实到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高;三是老师从教书匠——进而成为教学的研究者,形成了以“教、科、研”为一体的在研究下工作和学习的状态。

老师们把个人的研究置于集体研究的背景下,将课题研究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对课堂教学出现的较难以解决的问题,则上升为课题进行研究。现我校教师人人都参与课题研究,个个都有研究的课题。目前,我校的科研课题已形成了两个层面:一是承担的全国、省、市、区级课题共5个在研究中;二是由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问题拟定的校本课题 ,有14个教研组,70余个子课题也在研究中。

金文怎么造句

金文办〔〕63号

建党90周年王金文讲话

1213下个人研修计划金文

佛山市金文翻译有限公司介绍

金文老师的VB教案

音体美微教研组工作计划陈金文

颁奖典礼暨闭幕式策划(金文涛)

娟总结

丢手娟

《08123214金文娟.doc》
08123214金文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