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漠化的形成机制与防治对策

2020-03-02 10:49:0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石漠化的形成机制与防治对策

杜红松

(黑龙江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学院

哈尔滨市

150000)

摘要:石漠化(Stony Desertification)是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岩溶极其发育的自然背景下,受人为活动干扰,使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导致土壤严重流失,基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也是岩溶地区土地退化的极端形式。如今石漠化是一个比较严重的生态问题,严重影响着人类自然生活和生产劳动,它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由于自然生态的发展变迁以及人类对自然的过多要求而造成的自然生态更新减弱。石漠化的危害主要表现在随之伴随发生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一系列自然灾害从而造成了大量土地资源消退以及 生态的退化。如今的主要预防治理措施包括生态、农业、工程等措施。 1.石漠化的形成机制 1.1主要因素

1.1.1自然因素是石漠化形成的基础条件。岩溶地区丰富的碳酸盐岩具有易淋溶、成土慢的特点,是石漠化形成的物质基础。山高坡陡,气候温暖、雨水丰沛而集中,为石漠化的形成提供了侵蚀动力和溶蚀条件。 1.1.2人为因素是石漠化土地形成的主要原因。 主要表现为:

(一)过度樵采。岩溶地区经济欠发达,农村能源种类少,群众生活能源主要靠薪柴,特别是在一些缺煤少电、能源种类单一的地区,樵采是植被破坏的主要原因。据调查,监测区的能源结构中,36%的县薪柴比重大于50%。

(二)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岩溶地区山多平地少,农业生产大多沿用传统的刀耕火种,陡坡耕种,广种薄收的方式。由于缺乏必要的水保措施和科学的耕种方式,充沛而集中的降水使得土壤易被冲蚀,导致土地石漠化,据调查,监测区现有耕地中15度以上的坡耕地约占耕地总面积20%。

(三)过度开垦。岩溶地区耕地少,为保证足够的耕地,解决温饱问题,当地群众往往通过毁林毁草开垦来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这些新开垦地,由于缺乏水保措施,土壤流失严重,最后导致植被消失,土被冲走,石头露出。

(四)乱砍滥伐、乱放牧。建国以来,西南岩溶地区先后出现几次大规模砍伐森林资源,导致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如大炼钢铁时期大规模的砍伐活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间推行的“以粮为纲”的政策等,使森林资源受到严重破坏。由于地表失去保护,加速了石漠化发展。岩溶地区散养牲畜,不仅毁坏林草植被,且造成土壤易被冲蚀。据测算,一头山羊在一年内可以将10亩3-5年生的植被吃光。 1.2成因机理

1.2.1碳酸盐岩系的抗风蚀能力强,成土过程缓慢

这是西南岩溶山区土层浅薄、易出现石漠化的客观背景条件和基本原因。 1.2.2山多坡陡的地表结构不利于水土资源的保存

西南岩溶山区地表崎岖破碎,山多坡陡,以贵州为例:全省山地面积占87% 。丘陵占10% ,而平川、坝地仅占3 %;全省地表平均坡度达17.78度。其中,大于25度的陡坡地占全省总面积的34.5%。 大于15度的占34.9% ,两者合计占69.4% 。山多坡陡的地表结构加剧了斜坡体上水、土、肥的流失,某些人类活动扰动的激发下,使大片岩溶山地变成石漠化

1.2.3岩溶山区特殊的土体剖面结构加剧了斜坡上的水土流失和石漠化。 岩溶山区土壤剖面中通常缺乏C层(过渡层),在基质碳酸盐母岩和上层土壤之间,存在着 软硬明显不同的界面,使岩土之间的粘着力与亲和力大为降低,一遇降雨激发便极易产生水土流失和石漠化 1.2.4降水的影响。

西南岩溶山区年均降雨量多在900~1300 mm,暴雨集中在春季(约占40% )和夏季(占55%以上)。春季和初夏季的暴雨正是大面积坡耕地的中耕播种季节,农作物(玉米、油菜、绿肥等)正处于幼苗阶段,疏松的坡土得不到很好的覆盖,故春季和初夏季暴雨加剧了石漠化的发展。 2.石漠化在中国的分布特征

石漠化主要发生地包括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重庆、四川八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60个县(市、区)等极易形成岩溶喀斯特地貌的红壤地区,总面积107.14万平方公里,内岩溶面积为45.10万平方公里。 3.石漠化的危害 3.1土地石化,耕地破坏 石漠化造成大量的土地石化,土地丧失肥力,不能再继续耕作、种植,这样大量的耕地遭到破坏,最终造成我国耕地资源的紧缺,人民生活水平的下降,影响国家的长治久安。 3.2水资源的枯竭

石漠化地区植被稀疏,不能较好的涵养水源,造成严重的人畜饮水困难,在这种严重缺水的情况下,人们会继续加快开采地下水。一方面,造成地下水短缺,引发地表下沉;另一方面,造成地表水分减少,加快石漠化的进程。 3.3旱涝灾害频发,土地生产力下降

在石漠化地区,植被稀少,降水较多的季节。一方面,对气候的调节作用比较弱,使得降水十分的不均匀,因而引发旱涝灾害;另一方面直接造成水土流失,进一步加剧了石漠。同时,雨水带走了大量的营养元素,使得土地生产力下降。 3.4石漠化与贫困恶性循环

石漠化致使一个地区土地石化,耕地破坏,耕地生产力下降,粮食减产,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一旦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基本的生活水平得不到保证,人们就会毁林开荒,企图生产更多的粮食,这样又可能引发二次石漠化。一旦石漠化加剧,人们就会继续毁林开荒,希望多生产一些粮食,结果却适得其反。这样他们就陷入了由石漠化引发贫困,再由贫困引发石漠化,再由石漠化到贫困的恶性循环的怪圈之中。

3.5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降低

一个地方的石漠化过于严重,一方面,会造成该地区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生态失衡,人民生活贫困,接待游客的能力降低,另一方面,石漠化会导致该地区旅游价值的可观性降低,保存期减短。 除上述的五方面危害以外,石漠化还会导致:自然灾害频发,地质结构不稳定,泥石流频发等。 4.石漠化的治理 4.1治理原则

4.1.1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核心

石漠化治理应遵循水土保持的原则,因地制宜;要坚持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核心,以提高水土资源永续利用率为目的,把石漠化治理与退耕还林、防护林种植、水土保持、人畜饮水、扶贫开发等生态工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综合防治。防治石漠化的对策,首先要立足保护好岩溶地貌地区尚未发生石漠化的地方,防止其发生石漠化,预防潜在石漠化的继续恶化演变;对于已发生石漠化的地区要实行综合治理,使其逐步向良性发展,重点应放在轻度和中度的石漠化上。 4.1.2以经济发展与资源保护为重心。

石漠化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比较络后,但不能以为的为了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了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应该合理的调节产业结构,利用地理优势发展适合于本地区第三产业,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分配好土地利用类型,减少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走适合于本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4.2技术措施

技术措施主要是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禁啃禁伐制度、合理利用水源、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区、建立采石场。 4.2.1植树造林

植树造林一方面,可以提高绿化面积,阻止石漠化的进一步扩展,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农民创收,例如,在石漠化严重的地区栽上花椒树 ,采用“以木克石”的方法,治理石漠化,农民既增加了收入,也治理了石漠化。植树造林应该选择合适的树种来栽种,这样既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也可以有效的达到治理石漠化的目的。

4.2.2退耕还林还草

造成石漠化的原因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也正是由于人们破坏林地草地才造成了石漠化,也只有退耕还林还草才能有效的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减少石漠化发生的可能性。 4.2.3 禁啃禁伐制度

地表植被是遏制石漠化的重要工具,只有保持地表的植被才能有效的减少石漠化的发生,实行禁啃禁伐制度是阻止石漠化再次或继续发生的根本性制度。 4.2.4合理利用水源

合理利用水源,保持地表地下水分,才能有效供给地表植被,有地表植被的存在才能有效遏止石漠化的发展,同时,有了地表植被才能较好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止石漠化。因此,合理的利用水源是治理石漠化的重要措施。 4.2.5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区 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区保证农民的基本生活用地,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农民的生产生活,这样农民才不会去毁林开荒,才不会造成水土流失,造成次生石漠化。同时应该在基本农田保护区以外的地方实行严格的禁止毁林开荒制度,一方面可以保持地表植被,从根本上来说,这也是遏制石漠化的具体措施,而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农民把更多的时间集中在农田的生产上,做到真正的精耕细作。 4.2.5 采石场的建立

在石漠化发生极其严重已无法在进行生产耕作的小山区,可以在不影响周围生态环境以及人民生活的条件下,将废弃的小山区用作采石场,待夷平后在进行土壤覆盖、植被恢复的等措施,这样可以节约用地并使其恢复生产力。但在开采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该小山周围生态保护,做好水土保持、环境保护措施,避免二次污染、二次灾害的发生。

参考文献:水土保持学(第二版).王礼先等.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中国石漠化公报.2012 贵州省安顺市石漠化监测与防治.2011

石漠化

石漠化

防治石漠化工作汇报材料.doc4444

石漠化(整理)

石漠化1

石漠化治理技术

安顺市石漠化现状及其治理对策浅谈

天峨县石漠化扶贫开发汇报

曲靖市石漠化调研报告

2论述南方石漠化的成因及其对策

《石漠化的形成机制与防治对策.doc》
石漠化的形成机制与防治对策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