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湖山听泉》教案

2020-03-02 00:58:1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鼎湖山听泉》教案

彬县新民中学

胡元平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如何抓住“听”来组织材料。 2.理解本文描写景物的角度。

3.理解“泉水就是鼎湖山的灵魂”的内涵。

4.从课文中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扣住一个“泉”字,抓住“听”这个关键来组合材料。 2.夜宿僧寺听泉而生的感悟,作者对人生和历史的理解。 课前预习: 1.注音:

肇(

)庆

泠泠淙淙( )(

)一泓(

佯作(

)楹(

)联

童稚(

怅惘(

嬉戏(

) 迥(

)然相异 万籁(

)俱寂 释迦(

)牟尼

污垢(

)遐(

)想

汩汩(

)生意盎(

)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鼎湖山位于广东肇庆市东北部,它是国家自然保护区,旅游风景区,是北回归线上的绿色明珠。前人为此写过很多的游记,当代散文家谢大光来写,却写的与众不同。

2.作者简介:谢大光,当代散文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作品集有:散文集《落花》报告文学集《天鹅之歌》等。 二.课文分析:

1.朗读课文,思考课题中哪两个字是本文的关键?

听 泉----------- 作者抓住一个“泉”字来写,用听觉来感受,写出了鼎湖山的独特的美。 2.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以空间转移顺序为主,以时间先后顺序为辅来组织材料的。 寒翠楼---补山亭---庆云寺

(黄昏----晚饭后----夜间)

2.从课文的有关语段中找出描写鼎湖山泉水的语句,并用几句话归纳描写的要点。

第一段:最后几句“过了寒翠楼„„已入山中”

雾中观山,总会有点迷惘,但泠淙明朗的泉声,未见其形,先闻其声,使得作者的心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第二段:写泉水的踪影和流向,泉水之多:“不止一脉,前后左右„„无处不鸣

写出泉水娇态特点:半含半露,于近故远 并让作者联想到自己的爱女,由爱女而爱泉,萌生爱意。 第三段:“山泉作娇儿之态,泉声则是孩子如铃的笑语”从形和声两方面写泉的可爱。 第四段:一路浓阴一路泉,因为有了泉,才灵动鲜活了山林;钟泉之声相应,显现亲情。 第八段:重点写泉声。

3.分别概括出4—7段的段意。讨论:这几段是否偏离了文章“听泉”的中心? 4.重点研习第八段。

(1)用简短语句概括这段的内容。

深夜听泉,从多层次的泉声中得到人生感悟。 (2)“泉声浸着月光,听来格外清晰”这句话你认为哪个词用的传神?为什么? 浸---------- 传神地写出了泉水的清泠之声与月光的胶结之美交融在一起的情形。

1 (3)“那柔蔓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飞瀑落下深潭”作者听出的许多层次的泉声的句子,运用了哪些的修辞手法,找出本体和体喻,分析一个分句的特点。

比喻 , 先说喻体,再说本体,符合作者听泉时的心理活动,先听声音再辨,最后才想象出泉声发出的具体环境。通过比喻的修辞,写出了山泉的温柔美和雄壮美。

(4)仿句:那柔蔓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那清脆如弹拨者,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

(5)作者听泉听出什么人生感悟?揣摩作者在泉水声中是如何想像的?(课后练习二) (6)“看不见的指挥棒”指什么?指大自然的一切和谐组合的自然规律。

(7)试着给这段分层并用两个字概括层意。 (8)为什么说“泉水是鼎湖山的灵魂”?

是鼎湖山的泉水,滋润了葱茏的树木,给了鼎湖山以生命的活力;是鼎湖山的泉水,孕育了鼎湖山悠久的历史文化,使之成为著名的佛教福地;是鼎湖山的泉水,让人感受到生命演进的旋律,是鼎湖山的泉水,让人有一种心灵洗涤的感悟。

五.作者为什么要用“我愿清泉永在,我愿清泉常鸣”作为结尾?

作者直抒胸臆,表达了对鼎湖山未来的祝愿,发出了内心深处对关注自然、保护自然意识的呼唤。文章如此结尾,意味深长,发人深思。 三.课堂小结:

本文描述了作者雨后游鼎湖山,夜宿寺旁客房听泉的一段经历。极力描写泉水之美,讴歌了祖国的大自然的壮美,揭示了从泉水中所领略和感悟到的人生哲理。

四、课堂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会飞的蒲公英

童年的我,在初夏,常常和妈妈去小木屋后面的山坡。山坡上盛开着一丝丝火红的杜鹃、鹅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我快活地拍着小手,蹦蹦跳跳采摘这些五颜六色的花儿,可妈妈却总是轻轻地挽着我走到山坡的另一侧,那里开满着一朵朵白色的小花。花儿怪逗人的:圆圆的脑袋,白白的茸毛,风一吹,就轻____(yíng)地飞了起来,飞呀飞,飞得老高老高的,我费了好大的劲,才抓住一朵飞在空中的小白花。

妈妈说:“这是蒲公英,它从不满足于呆在偏僻的角落,最喜欢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

妈妈的话,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晚上,我常常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广阔的世界上空飘荡。

不久,我上小学了,妈妈缝了个花书包给我,书包上绣着几朵白色的蒲公英,花旁还歪歪斜斜地绣着几个字--会飞的蒲公英。每天,我就像一朵快乐的蒲公英,在小木屋到学校的山路上飞来飞去。

一个有风的黄昏,我从学校跑回家,高兴地拉着妈妈来到开满蒲公英的山坡。我把老师刚刚教的儿歌《蒲公英的种子》唱给妈妈听,我一边唱一边在蒲公英丛中跳来跳去,一朵朵白色的小花在我的歌声中轻轻飘上了天空。妈妈的神情有些激动,目光亮亮的,深情地追随着那一朵朵飘飞远去的小白花。

从妈妈的目光里我仿佛看到了晚上常常做的那个梦: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轻风的吹送下,飞呀飞,飞过一间间古旧的小木屋,飞过一片片茂密的山林,飞进金色的阳光中„„

带着这个白色的梦,我考上了中学。那个绣着蒲公英的花书包旧了破了,有几个深夜, 2 妈妈把花书包放在桌子上,望了好久好久。后来,妈妈又守着小油灯,为我做了一件蓝色连衣裙,裙上绣着一朵白色的蒲公英。每天,我穿着蓝色的连衣裙,在学校和山村的大马路上飞来飞去。

几年之后,一张从遥远的地方飞来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使我那关于蒲公英的梦更真切了。临别前的一个黄昏,风很大,妈妈和我不知不觉来到了小木屋后的山坡,山坡上一朵朵蒲公英飞来比以往更高了。我惊讶地睁大了双眼,妈妈站在离我不远的地方,眼睛里含着泪花。暮色渐浓,我和妈妈默默地往回走,快到小木屋时,妈妈拉了拉我的手,轻轻地说:“孩子,你算是一朵会飞的蒲公英,要想办法飞得更高。”

从此,我牢牢记住了妈妈的话,开始尽情地在大学的林阴小道上飞来飞去。

一年后,我把从林阴小道上飞进报纸和杂志的诗寄给了山里的妈妈,并写了一段话:妈妈,从你身边飞出的那朵娇____(nèn)的蒲公英,不仅学会了飞,而且还懂得怎样才能飞得更高了。

很快,妈妈回信了,信里夹了一幅水彩画:一片蓝色的天空下,有一座开满了白色蒲公英的小山坡。画上题有一行字:山里的孩子。

从这幅画里,我读出了妈妈心中的那片诚挚的向往----------

蓝天下,一群群孩子,明亮的双眸,痴痴地凝望着山坡上一朵朵白色的蒲公英,口里欢快地唱着:我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

这不正是每一个山里母亲期待的吗? (选文有改动)

1.根据注音写出汉字。

①轻______(yíng)

②娇______(nèn)

2.文章第一段中写“火红的杜鹃、鹅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中最能体现蒲公英性格特点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我成长的不同时期,妈妈为我做的事都和______有关。妈妈这样做的用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以“会飞的蒲公英”为题,有什么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最后一段中“每一个山里母亲期待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

1.本题不仅考查了对汉语拼音的认读,而且同时考查了对汉字的识字及书写能力。正确的词语是:轻盈、娇嫩。

2.本题考查对文章写法的分析。文章第一段中写“火红的杜鹃、鹅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是为衬托蒲公英白色小花的淡雅(或平凡)。

3.本题考查对文章行文线索的分析。文章中最能体现蒲公英性格特点的一句话是:它从不满足于呆在偏僻的角落,最喜欢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我”成长的不同时期,妈妈为“我”做的事都和蒲公英有关。妈妈这样做的用意是:教育“我”像蒲公英那样,不满足现状,积极进取,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5.本题通过分析文题,深层次的考查了学生对全文的理解。文章以“会飞的蒲公英” 3 为题,是因为“会飞的蒲公英”既揭示了蒲公英的性格特征,又包含了母亲对“\'我”的殷切希望。

6.本题主要考查对重点句子含义的理解。文中“每一个山里母亲期待的”是孩子像蒲公英那样飞出大山,飞向更广阔的天地。

鼎湖山听泉教案

鼎湖山听泉教案

鼎湖山听泉教案

鼎湖山听泉教案

《鼎湖山听泉》教案

鼎湖山听泉

鼎湖山听泉

鼎湖山听泉

鼎湖山听泉

鼎湖山听泉

《《鼎湖山听泉》教案.doc》
《鼎湖山听泉》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