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第一课时教案

2020-03-04 00:53:2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16草原

第一课时

庞小梅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9个),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一下。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通过关键词,体会作者字里行间表现出的对草原的赞美之情。(重点)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

一回忆关于草原的古诗文导课。

师:今天我们学习第十六课草原。(师板书课题)同学们,你们都学过哪些关于草原的古诗文?

生:离离原上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师:作者老舍小时候也在课本上学过这些古诗。他在《草原》这篇散文的开头曾经写过:自幼就见过“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类诗句。这曾经发生过不好的影响,使人怕到西北去。

但是,这次,作者看到了草原却又是另一番心情。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自由朗读课文,感受一下老舍笔下的草原。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指导写字。

1师:读课文的时候,想一想课文是围绕哪些主要内容去写的呢?注意: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看课后注音或者查字典解决。

生:自由读课文。

师生交流。主要写了草原的美景和热情好客的草原人。师板书:美

景,人热情好客。

2课件出示生词。自由读,开火车读,齐读。田字格里的9个生字,

师指导写字,重点范写:襟、涩。生描红。

三 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下面我们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也就是第一自然段。作者老舍是著名的文学家、戏剧家,被誉为“人民艺术家”,这段文字是需要我们去细细咀嚼品味的。

师:在第一自然段里,有一句话概括的写出了草原的特点。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到这句话。

生默读课文。

师生交流。

生: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师: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就是说,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善于质疑,发现小问题有小进步,发现大问题有大进步。面对这句话你能提出几个问题吗?

生:为什么说“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生:“一碧千里”什么意思?为什么说草原“并不茫茫”?

师:谁来告诉大家“一碧千里”的意思?

师引导学生理解:“一碧千里”,“碧”是“绿”的意思,“千里”一词是虚数,形容草原很广阔。这就是说草原又绿又广阔,在这句话里还有一个词也说出了草原的特点——“并不茫茫”。 为什么说草原“并不茫茫”?

生对并不茫茫回答不好。

师:要想回答他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的深入读书。这次听老师朗读第一自然段,请大家一边听一边思考:课文第一自然段,主要抓住哪些景物进行描写?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的这些景物?

请你用横线标出景物的名字,用波浪线标出表示景物特点的关键词。 师读课文。

提问交流:景物名称,写作顺序。

生:天空 小丘平地羊群骏马大牛,由远及近。

老师板书。

师:对于写景的文章,我们一定要找到适合景物的观察顺序去写,今后我们遇到写景作文时,别忘了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去写。

师:这些景物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呢?谁先来读读有关天空的语句,并说出表示它特点的关键词?

生读,生说出:空气清新,天空明朗。

师:请你找小丘的句子,直接读,直接说特点。

生:小丘是绿的,线条柔美。

师:在这句话里又出现了一个表示“绿”的词语,是哪个?

生:翠色欲流。

师:你理解这个词的意思吗?“翠色”指的是什么颜色呢?“欲”字怎么理解?合起来什么意思?

生回答。

师:刚才咱们这种理解词语的方法,我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分字

解词法”,请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加以运用。

师:在前面我们还遇到过一个表示绿的词语,谁还记得?

生:一碧千里。

师:同是表示绿的词语,在这里能不能交换一下?(师出示:卡片一碧千里)为什么不能换?

谁来说说原因。

生:一碧千里表示绿的范围,翠色欲流表示绿的程度,所以不能换。 师:你还能说出几个表示绿的四字词语吗?

生:(回答)。

师:你感觉作者用词怎样?

生:恰当,准确。

师:嗯,你的体会很深刻。我们在写作时,就要学习作者用词的精妙传神。

师:你知道“渲染”和“勾勒”的区别吗?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老师帮你理解。

课件出示渲染的图画和勾勒的图画。

师:在作者眼里,小丘像什么?嗯,像中国画那样美,请同学们带着理解去读出来小丘的美吧。

生读。

师:谁来读读关于羊群的句子?羊群像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能不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师:平地什么特点?骏马和大牛什么特点?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生:平地绿,骏马大牛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师课件出示:在这种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乐趣。

在这句话里,哪个词写出了骏马和大牛对草原的喜爱?

生:回味。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个句子,里面也有回味,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嗯,刚吃过。(回味似的)鲤鱼的味道实在是鲜美呀!) 师:这两个回味在不同的句子中意思相同吗?

生回答。

师:作者能想到骏马和大牛被美景所陶醉,他现在的心情怎样?

生: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师:作者一会儿久立四望,一会儿又想坐下吟诗,坐也不是站也不是,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草原景色太美了。作者被美景陶醉了。

师板书:美。

师:咱们再回到那个很有价值的质疑,为什么说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呢?

谁来回答?

(师提示板书)

生:在一碧千里的大草原上有柔美的小丘、平地,有可爱的马牛羊,所以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师:是啊,草原确实太美了!让我们随着悠扬的马头琴细细品味一下草原的美丽吧!(课件出示《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歌曲伴奏,学生配乐填空背诵,内容为: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空气是那么(),天空是那么(),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在天底下,(),而()。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的,小丘也是()的。羊群一会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绣上了()。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的(),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那样,到处(),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又叫人(),既愿 (),又想坐下()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种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好像()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四 总结回顾,布置任务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这美丽的地方,又孕育着怎样的民族呢?老舍先生又是如何表现草原的人情美的呢?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去会会草原上的鄂温克族人民。

草原第一课时教案

1、草原第一课时

六年级《草原》第一课时说课稿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草原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上册《草原》第一课时教案分析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

《《草原》第一课时教案.doc》
《草原》第一课时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