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重大危险源辨识方案杨东

2020-03-03 12:56:0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重大危险源辨识方案

工程名称: 本溪新世界商业广场 编制人: 职务(职称): 审批人: 职务(职称): 监理总监: 职务(职称): 施工单位: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

目 录

一、工程概况„„„„„„„„„„„„„„„„„„„„„„„1

二、重大危险源的识别„„„„„„„„„„„„„„„„„„„1

三、对重大危险源的评价„„„„„„„„„„„„„„„„„„1

四、危险源的综合预防、控制措施„„„„„„„„„„„„„„2

五、七个危险源的具体预防措施„„„„„„„„„„„„„„„3

六、七种危险事故的应急措施„„„„„„„„„„„„„„„„10

一、工程概况

(一)、工程名称:本溪新世界商业广场

(二)、建设单位:辽宁实华集团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三)、工程概况:

1 .建筑高度:本工程为地下四层,地上分为A、B、C三座,A、B座地上二十七层,建筑物总高为94.40m;C座地上二十二层,建筑物总高为78.70m;裙房地上七层,建筑物总高为33.60m 2.结构形式:本工程A、B、C座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裙房采用框架结构。

3.地基基础:高层部分采用平板式筏板基础,多层部分采用柱下独立基础

加防水板基础,持力层为强风化砂岩层,持力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780kPa; 4.使用年限:本工程在正常维护情况下的设计使用年限为 50 年;

5.安全等级:本工程结构的安全等级按二级设计,结构重要性系数 =1.0;

6.环境类别:除图中注明外,本工程 ±0.00 以下与土壤接触的地下室外墙及底板的环境类别为二(b)类,其他构件的环境类别为二(a)类;±0.00 以上无保温措施的外露女儿墙及悬挑等构件的环境类别为二(b)类,其他构件的环境类别为一类;

7.防水等级:本工程地下室底板及外墙的防水等级为二级,采用防水混凝土,设计抗渗等级为 S8;

8.设防类别:本工程的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

9.抗震设防: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 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10.建筑场地:依据判定,本工程位于第 类建筑场地,设计场地特征周期为 0.35s;

11.抗震等级:依据规范规定,除特殊注明外本工程的框架按二级抗震等级设计,剪力墙按二级抗震等级设计;

(四)、质量要求:省优。

二、重大危险源的识别

建筑业属于流动人员从事流动性作业、工序复杂、危险因素较多的行业,为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针对建筑行业特性,结合所承担的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建筑结构、类型、规模、高度、施工环境、施工季节等特点,从人、机、料、法、环等因素综合分析,识别确认有7个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的危险源为:

1.高处坠落 2.物体打击 3.机械伤害 4.触电 5.坍塌 6.中毒、窒息 7.火灾

三、对重大危险源的评价:

1、高处坠落——凡在基准面2 米(含2 米)以上作业,建筑物四口五临边、攀登、悬空作业及雨天、雪天进行的高处作业,可能导致人身伤害的作业点和工作面。

- 2

可行性。

2、施工过程控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并对危险源进行公示严格按照规定监督检查,认真落实整改。

(二)加强安全生产的综合管理。

1、认真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杜绝一切人为事故的发生。

2、加强对全体职工进行安全教育,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自我保护能力。

3、增强各级管理人员安全责任意识,加强安全专业知识培训。

4、严格加强各种危险源的管理工作,结合工程特点,针对确认的危险源实施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五、七个危险源的具体预防措施:

(一)预防机械伤害事故的防护措施

为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止机械对人体的伤害事故,制定本措施。

1、所有各种机械设备进场后,必须由设备负责人会同安全员和使用机械的人员共同对该机械设备进行进场验收工作,经验收发现安全防护装置不齐全的或有其它故障的应退回设备供应部门进行维修合格后方可进场。

2、设备安装调试合格后,应进行检查,并按标准要求对该设备进行验收,经项目部组织验收合格后方能正常使用。

3、使用前要对设备使用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技术交底和教育工

- 4

6、对于挖出的泥土,要按照规定放置,不得随意沿围墙或临时建筑堆放。

7、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建筑材料、模板、施工机械、机具或其它物料在楼层或层面上的堆放数量和重量,以避免产生过大的集中载荷,造成楼板或屋面断裂坍塌。

8、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楼层或屋面因施工需要必须放置材料机具的,必须进行结构载荷验算,采取有效支撑,加固措施,并报上级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能放置。

(三)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防护措施

为贯彻“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根据本工程的结构特点和工程实际,在确定高处坠落危险源后制定本措施。

1、为防止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在工程施工前对所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基本知识,安全注意事项等安全技术交底。

2、施工作业人员进场后,首先进行三级教育工作(公司、项目部、班组)。

3、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及不宜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严禁参加高处作业工作。

4、为防止高处坠事故的发生,首层完工后,搭设合理、牢固能起到防护作用的外脚手架,在架体外侧支挂密目式安全网,应注意的是在挂密目式安全网时,必须按规定高出施工层一步架。并在首层顶支挂第一道安全平网,在四层顶和顶层屋檐下支挂第二道和第三道安全平网,以防止高处作业人员发生坠落事故。

- 6

栏、围栏或保护网等防护。

3、施工现场专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供电线路必须实行TN—S系统供电,同时必须做到三级配电两级保护,配电箱符合规范要求,并能防雨、防潮。

4、电气设备应根据地区或系统要求,做保护接零,或保护接地,在同一配电系统中,不得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零,另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地。

5、必须由持有上岗证件的专职电工,负责现场临时用的电管理维修及安拆。

6、对新调入工地的电气设备,在安装使用前,必须进行检验测试。经检测合格方能投入使用。

7、专职电工对现场电气设备每日进行巡查,项目部每周、公司每月对施工用电系统、漏电保护器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检查。

8、配电箱设在干燥通风的场所,周围不得堆放任何防碍操作、开关箱与被控制的固定设备距离不得超过3 米。做到“一机、一闸、一箱、一漏”。不能同时控制两台或两台以上的设备。

9、配电箱应标明其名称、用途,并做出分路标志,门应配锁,现场停止作业1小时以上时,应将开关箱断电上锁。

10、照明专用回路设置漏电保护器,灯具金属外壳做接零保护,室内线路及灯具安装高度低于2.4 米的应使用安全电压。在潮湿和易触及带电体的照明电源必须使用安全电压,电气设备架设或埋设必须符合要求,并保证绝缘良好。任何场合均不能顺地拖拉。

- 8

指挥人员暂停止作业。

9、作业前技术员或施工员必须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使作业人员明确安全生产状态及要点,避免事故发生。

10、作业前安全管理人员及操作手必须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空戴运 行,在确定无故障情况时方能进行作业。

(六)施工现场防火措施

1、加强对职工的消防安全知识教育,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和防火救灾技能。

2、施工现场必须按上级要求建立消防队,成员应进行消防专业知识培训和教育,做到有备无患。

3、建立动火审批制度,凡需明火作业的部位需提前向项目部提出申请,经批准方可进行明火作业,危险性较大的明火作业 应有派专人监护。

4、配备足量的消防器材、用具和水源,并保证其常备有效,做到防患于未燃。

5、严格对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禁止将燃油、油漆、乙炔等物品混存于一般材料库房,应单独保管。

6、对易燃物品仓库选址要远离员工宿舍及火源存在区域,同时要增加防护设施。

7、临时用房、仓库必须留出足量的消防通道,以备应急之用。

8、对于临时线路要加强管理和检查,防止因产生电火花造成火灾。

- 10

的急救或据情况送往医院救治。

3、如伤员情况危急及时拨打120 求救以便争取时间。

4、物资供应人员应及时将施救所需的医疗器械、辅助器材及时供应到现场,保证抢救顺利进行。

5、要对有可能继续造成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危险源进行清除,以免再次发生事故或造成更大的财产损失。

6、对事故现场采取绘图或拍照等必要手段,留存重要痕迹、物证等以便为查处提供可靠依据。

7、配合上报主管部门和指挥部开展调查处理工作,并做好为稳定社会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工作。

(二)机械伤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1、发生机械伤害,要及时停止机械运转,并根据伤害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

2、及时逐级上报到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伤势严重的应及时打120 救援。

3、出血性外伤应及时采取止血措施,避免伤员因失血过多造成生命危险。

4、骨折性外伤,在挪动伤员时要冷静小心,采取正确的方法救护避免伤势扩大。

5、脊椎骨折伤员要使受伤者静卧,严禁采用抱、拉、抬腿等方法处理,以防脊椎受伤,导致伤员瘫痪。

6、对事故现场要注意保护,并以便调查组调查。

- 12

造成脊椎损伤导致瘫痪。

4、严格注意因内伤出血后造成死亡事故。

5、现场应急小组的物资供应人员应及时把施救药品器械供应到位。以便使救护工作顺利进行。

6、对事故现场要注意保护,并留有痕迹,为调查处理提供可靠依据。

7、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和调查组开展调查处理,并做好伤员及家属的善后工作。

(五)物体打击事故应急求援措施

1、发生物体打击事故,要迅速启动项目救援小组,及时阻断事故源的工作和作业,防止事故的扩大,并根据伤害的性质和程度,利用现场的一切条件,实施相应的救护措施。

2、及时速报上级预案领导小组,伤势严重的应及时拨打120 求救。

3、出血性外伤应及时采取应急止血措施,避免伤员因失血过多造成生命危险。

4、骨折性伤员,在挪动伤员时冷静小心,采取正确的方法救护避免伤势扩大。

5、脊椎骨折伤员要保证伤员平稳卧姿式,严禁采用抱、拉、抬、背、搭腿等方法处理,以防脊髓受伤导致伤情加重,以致造成瘫痪。

6、对事故现场要注意保护,以便调查组调查。

7、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和调查组,开展调查处理,并做好伤员及

- 14

时对中毒人员采取救治。

2、及时判断中毒源和中毒途径,并严格控制有毒物质继续浸受人体及对其他人群造成伤害。

3、如因呼吸道造成中毒,应将中毒人员搬到通风良好和有新鲜空气的地方,采取相应急救措施。

4、协助卫生防疫部门及预案领导小组调查毒物名称、毒性及危害程度并以最快的速度将中毒人员送往医院救治。

5、保护事故现场和证物给事故调查提供可靠依据。

6、做好中毒人员及家属的善后工作。

重大危险源辨识方案

重大危险源辨识论述题

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辨识

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辨识

重大危险源辨识(推荐)

危险源辨识方案

重大危险源辨识、控制管理制度

重大危险源辨识、监控措施

重大危险源辨识、监控管理制度

煤矿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建筑工程重大危险源辨识方案杨东.doc》
建筑工程重大危险源辨识方案杨东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