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信息化现状与发展对策

2020-03-01 19:09:1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新农村信息化现状与发展对策(上)

一、引言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强调要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强现代农业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由此,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成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

农业信息化是用信息技术装备现代农业,依靠信息网络化和数字化来支持农业经营管理,监测管理农业资源和环境,支持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信息化。其内涵至少应包括以下六个领域:①农民生活消费信息化;②农业生产管理信息化;③农业科学技术信息化;④农业经营管理信息化;⑤农业市场流通信息化;⑥农业资源环境信息化。

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突破口,在驾驭农村市场经济中处于前置性的基础地位,其重要作用表现在:①对农业生产的各种要素进行数字化设计、智能化控制、精准化运行、科学化管理,能够大幅度减少农业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业效益;②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和信息引导,可以促进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环境的改善,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和竞争力的增强,促进农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手段;③有助于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和要求,有利于消除城乡之间信息占有和利用的差别,促进农村市场的开拓和城乡协调发展,借助于网络技术,可以建立城乡之间信息传递、互动、交换的平等关系,提升农村发展速度,缩短城乡之间的发展距离,使城乡居民直接分享各种技术知识与市场信息,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农民享受现代社会文明成果,推动科技、文化、社会事业发展;④可以实现农业经营、新农村管理的高效化,促进农村社区性服务组织建设,切实改善农村发展条件,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⑤是农民增收和培养新型农民的有效途径,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切实搞好面向农民的信息服务,提高政府管理效率,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对政府转变职能的需要。开展面向农民的微观信息服务,可以使农民充分利用得到的技术和信息提高农业生产率,帮助农民规避市场风险,减少自然风险带来的损失。

二、国外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目前,国外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普及程度已经相当高,其研究的重点在知识的处理、自动控制的开发以及网络技术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①数据库与网络。将各种农业信息加工成数据库并建立农业数据库系统,农业信息数据库将向多元化、全球化、商品化和多媒体化发展;②精确农业。这是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全面结合的一种新型农业,是21世纪农业的发展方向。主要有全球定位系统、农田遥感监测系统等10多个系统组成,其中遥感技术已被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广泛应用于农业资源调查、农业生态环境评价、农林牧灾害监测等方面;③专家系统。建立模型以描述农业生产中非结构化、非系统化的知识,最终建立以主要农作物、畜禽、水产为对象的生产全程管理系统和实用技术系统,促进农业生产的科学管理和先进技术的推广利用。④虚拟农业。利用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仿真技术、多媒体技术建立数学模型定量而系统地描述作物生长发育、器官建成和产量形成等生理生态过程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数量关系,在此基础上设计出虚拟作物、畜禽,从遗传学角度定向培育农作物,改变传统的育种和科研方式。

美国以政府为主体构建了庞大完善规范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美国政府对农业的补贴、支持、财政转移支付,大量的不是直接去补贴农产品生产,而是通过支持农村信息化的办法让农业和农民受益。对于农村信息化建设,美国政府投入比例高,首先是有大量基础投入用于农业信息系统的多项硬件建设,其次是有充足的系统运行经费,每年有数十亿美元的农业信息经费支持,占农业行政事业费的1/10。正是由于有了政府的组织、管理和投入,美国的农村信息化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不仅保障了美国农业的稳定和发展,它们所提供的农村市场经济信息也为世界所共享,对世界农产品贸易起着重大的作用。日本一直十分重视农业和农村的信息化工作,并把其视为推进农村发展的极为重要的资源,政府主要负责3个方面的工作:①农村信息化的市场规则及发展政策的制定;②大容量通讯网络及地方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③农业科技信息网的建立。

三、国内新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受农村经济相对落后、单户经营体制、农业比重大等多种因素影响,在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上与发达国家有很大不同。发达国家在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上相对容易一些,因此其研究多集中在数据库和农业应用系统的深度开发利用上,而中国则复杂的多。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问题。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不仅提供食品,还为60%的人口提供维持生活的就业部门,尤其在欠发达地区,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主要产业,是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农业提供约40%的工业原料,直接影响1/4以上工业总产值的形成。农村市场约占全国市场份额的1/2,农村市场总需求对整个国民经济增长具有重大影响。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3/4,农村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份额已达60%。可以说,没有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信息化,就谈不上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然而据CNNIC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农、林、牧、渔等行业的互联网络用户数仅占用户总数的2.3%,国家信息化发展极度不平衡。

近年来西部农村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信息化建设,这为推进信息化建设奠定了一定基础。广大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落后,相对发达国家农村的信息化建设,总体上存在规模小、地域分布不均衡,信息资源缺乏等问题,造成这种状况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政府职能缺失

农村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涉及多部门、多学科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因此可以尝试将农村信息化建设进行,如果党政政府不占据主导地位,依靠个别职能部门或农民自我组织发展是很困难的。

2.观念滞后

观念滞后是影响西部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主观因素,尽管多数地方领导已初步认识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但对具体的实施方法和所需要的支撑体系还不够了解,对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思路还不清晰。部分基层领导由于资金限制、设备短缺,他们认为信息化离农村还很遥远,存在等待、观望的态度,缺乏思想动力。有的恰恰相反,他们盲目追逐先进,争先恐后买来各种设备,却无法结合本地实际,突出区域优势,准确定位,切实推进信息化建设,农村地区农民观念陈旧、思想保守,商品经济意识、市场竞争意识、开放进取意识淡薄也严重阻碍了西部地区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3.“金农”工程普及效果不理想

据调查,“金农”工程中仅有农业信息发布系统在农村的普及程度达到69.2%,而农业气象系统、农业土地资源管理系统、农业防灾救助系统的普及率还不到10%,更未涉及到农业深层次的应用领域。“金农”工程最早于1994年12月的“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上提出,真正开始启动建设是在2000年以后。直至2002年,工程总体规划才基本完成。但目前为止,很多农民没有听说过该工程,更不清楚具体的内容,不能与21世纪国际主流的农业数据与图像处理、农业系统模拟、农业专家系统、农业计算机网络、农业决策支持、信息实时处理、卫星定位、遥感遥测、地理信息系统等应用同步。

4.资金短缺

资金短缺是制约西部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客观因素,信息化建设的每一环节都需要相应的软、硬件支撑,建设费用高,周期长,而农村纯农业人口多、收入低、自然灾害多、生产力低、边远地区多、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地方财力有限,缺少资金来源,不但新的项目无法建设,部分市、县甚至将已配置的设备闲置了。

5.缺少信息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

首先,专业、高素质的信息人员难以吸收到政府部门,尤其是基层政府组织。与社会中其他行业相比,农村在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等方面并不具有吸引力。在现实中,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建设管理的技术人员存在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知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素质难以保证。

6.农民缺乏信息化知识

缺乏知识是影响西部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因素,广大农民由于历史和现实等方面的原因,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综合素质较差,对农业科学和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村民信息意识薄弱,信息人才匮乏,加之传统的保守意识使得大部分农民对信息,尤其是对网上信息表现出漠然和无知,在获取和利用信息时常表现出随机性、从众性和观望心态,不善于利用现代通讯网络加快农产品信息发布、搜索农产品市场需求信息等,这种状况严重挫伤了农村信息化建设者的积极性。

7.信息服务的渠道与平台缺乏,管理分散

目前,很多地区政府仍然停留在内部网站建设、内部信息分享、内部宣传学习阶段,而没有延伸信息服务的宽度和广度,信息渠道和网络平台的严重缺乏致使许多有关农村、农业、农民的有效信息严重滞后或被搁置,无法及时到达农民,发挥作用。信息渠道和平台建立后,需要科学管理与精心维护,才能最终发挥作用,为民所用。目前,我国政府现有的农村信息化建设管理体制混乱、分散,缺乏统筹安排,各地差异非常大。调查显示,北京、江苏和浙江等少数省市对该项目的管理比较清晰、集中,总体规划合理,责任明确,实施效果较好。

四、促进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新农村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基础设施建设、信息网络体系规划、信息资源和应用系统开发等任务必须分阶段、分步骤实施,当前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强化意识、重视规划,优化农村信息化建设环境

地方党政领导和干部要站在战略的高度认识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强化对信息在经济发展、社会生活中重要性的认识,从而在广大群众中树立起信息化意识,产生信息化渴求。目前,大部分农村地区农业信息化建设还没有普及展开,多数地区仍处于空白状态,这十分有利于各集中筹措资金进行统筹规划,遵循信息化建设规律,规划简单、实用、高效且能切实为广大基层农村服务的信息化网络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

2.政府主导、多方参与,解决农村信息化建设资金缺口

农村地域辽阔,对信息产品的需求规模较大,因此信息化建设中网络体系开发、信息技术装备、基础设施铺设、人员培训等软、硬件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信息产品多数具有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特性,从职能体系来看,政府应在投资和发展上起主导作用,保证信息使用的公平性、及时性、真实性。政府的作用体现在统筹规划、投资、政策引导与监管等方面。政府在政策引导贷款、税收的管理以及对用户利益的保护等方面发挥作用。农村信息化是一个涉及多部门、多学科的综合性系统工程。政府必须重视此项工作并建立强有力的领导体系,强化对农业信息化的组织管理,确定各部门的职责并分工协作。在农村信息化的扶持、规划、立法和投资等方面,政府起着主导性作用。然而一味地依靠财政扶持农村信息化建设是不现实的,可以分类投资机制,具有纯公共产品特性的项目由政府直接投资,无偿提供,具有准公共物品特性的项目则可引入市场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和管理办法,鼓励、支持、吸引社会力量,尤其是有实力的企业和各类经济合作组织参与农村信息化建设,逐步探索和实现共建、共享、共赢的体制,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持续深入发展。

3.加强农村信息专业人才建设

目前,我国农业信息人才仍然比较缺乏,人才结构不够合理,搞技术的多,懂经济的少,搞生产的多,懂市场的少。政府应通过各种形式选拔、吸引和培养农业信息专业人才,加强业务培训,逐步建立一支专业技术和分析应用相结合、精干高效的农业信息专业队伍。政府应不断创新人才管理模式,积极引进优秀农村信息人才,充实公务员队伍,为农村信息化建设与服务作贡献。要和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建立科研、生产、经营管理、农业技术推广等领域的基础性和综合性数据库。

4.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

加强农民信息员队伍建设。注意从农村种养大户、营销大户、农民经纪人、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中介组织中选拔事业心强、有经营头脑、掌握一定农业技术的同志作为农民信息员,重点培训他们信息收集、传播方法和经营管理知识、计算机网络应用基本常识。通过这些农民信息员,上传民情民意,下播致富信息,沟通供需,活跃农村市场。

调动社会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在广大西部农村持续开展农业科学知识和信息设备操作技能培训活动,使农民群众开阔眼界,提高自身素质,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具备接受、利用信息的技能,主动获取所需信息,并敢于利用信息技术改善农业生产。同时,要加强乡镇中小学的信息化建设和教学质量,从小抓起,从根本上普遍提高“未来”农村主体的综合素养。

5.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管理的成本控制,防止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农村信息化建设管理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是整合现有系统和信息资源,在整体框架形成的过程中,从农村部分领域入手展开信息化建设,是切实和有效的。这样既能更快更好地使农村感受到信息化带来的实效,又能清晰而有效地进行成本控制。此外,深化政府体制改革,调动社会资金参与农村信息化建设管理,努力形成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多元化、多渠道的农村信息化建设投、融资体制和机制,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监督机制的形成,防止投入的无故浪费,为农村公共服务的提供做出基础性保证。

6.完善体制,设立示范

现有的农村信息化建设管理分散,缺乏统筹安排,责任不明确,实施效果不好。针对这种状况,应理顺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工作体制,建立省、市、县、乡镇、村五级管理,各有重点,层层负责,形成相互配套、环环相扣的体制,建立一支稳定的专业的农村信息化建设队伍。首先,依托省市农口部门建立省、市级农村信息服务中心,负责省级平台和大型农业数据库的建设和维护工作,对省、市的农村信息化项目和资金进行统筹规划管理。其次,建立县区农业信息服务站,使之向上联结省市农业信息服务中心、向下贯通乡镇信息服务机构,成为农业信息上传下达、收集整理发布的中心枢纽。再次,以乡镇农技农经服务站或农村中小学建设的终端接收点为依托建立乡镇信息服务站,为全面推进村级信息机构建设提供保障。最后,大力发展农村信息员,负责基层农村的信息化宣传、服务工作,帮助基层农户在各级信息化服务平台上进行农业科技需求、农产品供求等信息的获取和发布。同时,对上述各层涉农网站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评价机制,对那些受农民欢迎、农业技术信息和市场信息丰富、点击率高的网站给予奖励,而对那些内容陈旧、信息匮乏的网站予以批评,直至吊销许可证。通过这种机制促使更多的信息服务商加入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队伍中来,促使更多优秀的涉农网站脱颖而出。在此基础上,选择经济发展较快和信息化基础较好的地区作为示范地区,在有条件的村子选择文化素质较高或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户、致富带头人等给予一定政策支持,设为信息示范点,大力推广示范工程,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加快西部地区的农村信息化建设。

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

全省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对策

农机化发展现状与对策

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对策论文

西藏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泉州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与对策研究

我国政府信息化现状与对策研究

我区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

休闲渔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休闲渔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新农村信息化现状与发展对策.doc》
新农村信息化现状与发展对策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