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感方案

2020-03-02 12:38:5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科医院感染质控方案

在院感委员会的指导下,全院医护人员积极参与医院感染监控工作,各临床科室医师对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前瞻性调查,为能及时发现院内感染,同时为加强院感病例率控制,在出现医院感染时,加强监测与控制,为预防院感流行事件发生。保障医疗安全,减少病人痛苦及经济负担,提高医疗质量,特制定内科医院感染质控方案如下:

一、压力蒸汽灭菌监控

化学指示剂监测

使用卫生部许可的指示胶带、卡带,贴在每一件物品上监测。大手术包、敷料包中心置指示卡进行监测。

二、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的监测

每批从库房领入的输液器注射器,用于注入血管的器具,每一个批号抽取三件进行热源监测(内毒素)试验、细菌培养及微粒监测。

三、无菌物品监控

无菌物品一人一用一灭菌,常用无菌敷料罐每天更换并灭菌;提倡使用小包装。高压消毒无菌物品七天过期;手术室无菌持物钳(干钳)及器皿一手术一更换。每月手术室、供应室自行对各类无菌物品抽样进行细菌培养。

四、抽真空试验(BD)

每天用BD试验包置于灭菌器下层、中间进行常规灭菌,检验灭菌器的抽真空效果及灭菌器的密封程度。

五、紫外线灯的监控

1、日常监测:保持紫外线灯管的清洁,每一周及作空气消毒前用75%乙醇棉球擦拭。紫外线灯安装高度应距地面1.5~2米。 照射时间30~60分钟,使用后记录照射时间及签全名,累计照射时间不超过1000小时。

2、物理监测:照射强度每半年监测一次,使用中灯管不低于70uw/cm2,新安装的紫外线灯照射强度不低于90uw/cm2。

六、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1、生物监测:①各种使用中的消毒剂及消毒后的内窥镜及其消毒物品,每季度监测,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各种使用中的灭菌剂及灭菌后的内窥镜、和灭菌物品每月监测。②手术室每月对常规器械、术野皮肤、消毒后物品等抽查取样监测。

2、化学监测:每日用消毒浓度测试纸对各类物品初步消毒浸泡液(含氯消毒剂)进行监测。

七、常用器械、物品消毒使用标准。

1、氧气湿化瓶做到一人一用一更换,湿化瓶用含氯消毒消毒液浸泡或环氧乙烷消毒。

2、雾化器、罐、口含嘴(面罩)螺旋管、舌钳、开口器、一人一用一消毒。

3、人工呼吸机:一人一用一消毒,做好终末消毒处理。

4、灌肠筒、肛管、鼻咽冲洗器、妇科冲洗器采用一次性。

5、引流瓶、橡胶引流管:每日更换(一次引流袋每周更换一~二次)。

八、医院感染资料监控

按卫生部编写医院内感染部位的诊断标准,对出院病人病历进行审核、汇总,统计。对全院院内感染发病率、各科室感染漏报率、感染部位分布情况、医院感染高危人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抗菌药物使用率进行监测。

院感

院感

院感

院感

院感

院感

院感

院感

院感

院感

《院感方案.doc》
院感方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