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运输9月份工作总结

2020-03-01 17:00:0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天生桥煤矿机电运输九月份工作总结

2013年9月,机电运输科在董事长,总经理,矿级领导及各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为矿井的安全及生产任务的完成做了大量扎实的工作,认真执行《煤矿安全规程》,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狠抓管理,基本实现了机电运输系统的安全、安装,稳定、经济、高效运行。通过这以往的工作,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各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的充实和提高。现将九月份具体工作做如下汇总:

一、工作内容:

1、运输路线具体工作

1.1、调整绕道的轨道,新安车场40余米,且撒除1061轨道700余米,

1.2、改造了运输系统主平硐新安800MM皮带1613米地面工

业广场悬空皮带74米;

1.3、改造轨道下山运输方式,新安11.4调度绞车一台,作

轨道下山临时提升;

1.4、21202运输巷新安车场40米。回风下山,运输下山。各安轨道80余米;

1.5、撒除21201运输巷轨道380米,新安40型刮板机6台,30型一台作为釆面运输;21202运输巷新安装40型一台。

1.6、移21201提升绞车一台,轨道190米,铺设防滑皮带190米。更换运输下山绞车一台;

1.7、井下各硐室的质量标准化,张挂了各项管理制度,且增加了21202运输巷车场绞车同步灯(红绿灯)。

2、供用电:

2.1、电气防爆:对井下各区域的电气设备,按照防爆管理要求和防爆标准进行检查和整改(喇叭口以及电缆松动、弹簧垫片是否压平,密封圈与电缆间距不大于1mm、防爆面间隙是否符合要求0.1mm),在井口对入井电气设备进行防爆检查,贴防爆合格证并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情况进行汇总,杜绝本单位所有电气设备失爆。

2.2、电气保护:按照实际负荷对各级电气保护重新进行整定校验,并做好整定记录;对电气设备的接地保护进行接地电阻测试和远方漏电试验(确保新安装设备测试一次,使用设备每季度一次),并做好测试记录汇制成表,针对不合格的接地极进行整改,确保记录真实有效,各级电气设备保护齐全(漏电、过流、欠压)、有效、可靠。

3、电缆:清理井下闲置不用的电缆,规范电缆标志牌,按质量标准化要求进行悬挂。

3.1、对本单位所属范围的电缆进行梳理,闲置电缆升井后统一放置,并登记造册。

3.2、按照细化标准要求敷设各种电缆,各种电缆敷设的顺序(从低到高:高压-低压-信号及通讯电缆)、低压与高压间距应大于0.3米、悬挂点间距水平或倾斜巷道内不得超过3米,电缆与其它管路的间距、所有的电缆必须与瓦斯抽放管路分挂在巷道两侧,悬挂电缆标志牌,标志牌上的参数与电缆实际参数一致,处理电缆淋水,做到一钩一挂、整齐美观。

4、绞车:保护装置、钢丝绳及连接装置、司机及运料人员的正确操作。

4.1、完善绞车各种保护装置,对各种保护装置进行一次试验,并做好记录,确保各种(漏电、过流、欠压、松绳、过卷、闸间

隙)保护装置齐全灵活可靠。

4.2、检查绞车的钢丝绳及连接装置,及时给钢丝绳加油,对断丝、扭曲变形超标的钢丝绳进行更换,钢丝绳“U”型卡的使用、三环连和护绳环的使用、钢丝绳的插接及保险副绳的使用必须符合要求。

4.3、司机及把钩工必须持证上岗,并且熟练掌握本岗位的操作,绞车的各种运行、检查和维修记录齐全。

5、胶带机:

完善胶带机的各种信号打点器、综合保护装置)、各种规程、岗位责任制度。托辊完好率、机旁备件,以及文明生产。

6、完善各种制度和规程,以及运输系统(针对轨道下山运输巷、回风下山、运输下山、跑车防护装置:

6.1、制定和规范了各种制度和规程(机电设备管理制度、机电运输专业岗位责任制、机电运输专业操作规程);

6.2在21201运输车场新安装KBSG-800KVA移动变压器一台,舖设高压电缆500米。地面安装S9-160变压器一台。设备安装调试运行正常;

6.3、安装630采面刮板机一台。345采煤机一台。31.5乳化泵2台。喷雾泵2台;

6.4、新铺设MYP-660/1140-3×95+1×25电缆1000米。MYP3×70+1×25电缆750米、MYP3×50+1×25电缆250米;作为割煤机和刮板机掘进机等电路。

6.5、新安KBZ真空馈电开关5台。QBZ真空磁力开关18台。软起动开关一台;

6.6、铺设MY3×95+1×25电缆1000米。3×50+1×25电缆

750米。作为皮带机和刮板机等电路;

6.7、新安3×2.5电缆2000米。声光电铃27台。

6.8、搬迁轨道下山,回风下山,运输下山,21202运输巷回风巷等局扇风机。供电设备设施等安装调试运行正常。舖设局扇风机双回路供电线路3×50+1×25电缆1000米。

7、强化机电设备的管理和检修维护保养:

7.1、完善设备台帐、设备计划、设备管理,整理机电电缆仓库、开关仓库;

7.2、主运输轨道合格率不低于90%,辅助运输轨道合格率不低于80%,轨道的轨距、轨缝、水平、接头等符合要求,轨道巷道内清洁无杂物;

7.3、轨道道床、道岔、扳道器及阻车器的铺设或安装符合质量标准化要求;

二、九月重点工程的完成情况

1、设备三率:完好率 97.44%、待修率1.86 %、事故率 0%。

2、防爆合格率:电气设备防爆合格率为100%。

三、存在问题

2013年9月份我们在机电运输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矿井安全、生产、经营做出了一定成绩,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设备管理基础资料比较薄弱还待完善,未全面建立机电运输设备管理“账本”,指导机电运输管理的“一本帐”还不到位。

2、修理任务使用未完成,导致使用的设备大修理工作开展的不够理想,到大修理周期的设备不能及时进行修理,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

3、设备到货验收制度执行不力,设备、材料由供应公司统一采购,但是设备、大型材料的到货验收只有机电部门参与验收,其他领导没有参与验收,导致设备在验收、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不能及时

解决或矿方与供方沟通困难。

4、由于矿内厂房车间面积有限,新购置或维修到矿的部分设备、配件在工业场地裸置,导致设备零部件丢失或长时风吹雨淋对设备造成影响。

5、由于设备配件采购周期长,对部分不可预见或易损易耗的配件备用不足,未及时补充缺失的易损件,且未完善备件使用台帐、明细。

6、我矿投入的大部分设备,如综采综掘设备、主要运输设备、大型电器设备等进入故障高发期,不可预见性的影响矿井正常生产的故障时有发生。且供应公司将一些质量、性能低下的配件采购到矿,影响安全使用,

7、随着矿井机电运输设备自动化程度的提高,能适应现代化矿井需要的机电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技术缺陷,对高、精、尖设备进行维修保养的检修人员少,井下工作地点多,人员技朮水平差,工作责任心不强,尤其是电钳工,设备出现故障后无法及时修理。部份设备几乎依赖厂家解决,维修周期长,影响矿井生产。

8、部分机电运输管理人员思想认识不到位,对“管理、服务、协调、监督”八字原则认识不清,服务基层、服务生产、服务安全意识不强,深入生产一线、认识解决问题能力不足。

9、矿井整体机电运输系统超前检查、检修意识不强,预见性不足,对设备存在的隐患发现不及时,导致设备管理工作被动和生产影响。

10、井下部分行人过桥、防护栏制作不规范,电缆悬挂、按钮悬挂不标准,运行、检修记录填写不齐全,对各岗位操作工种尤其电气操作、维修工培训力度不够。

天生桥煤矿机电运输科

2013-9-28

机电运输9月份工作总结.

机电运输9月份工作总结

8月份机电运输工作总结及9月份工作计划

机电运输工作总结

机电运输工作总结

机电运输工作总结

机电运输工作总结

机电运输工作总结

7月机电运输工作总结

机电运输管理工作总结

《机电运输9月份工作总结.doc》
机电运输9月份工作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