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育单选题

2020-03-01 19:14:3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1:毛泽东深刻论述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的著作是:

1.《论十大关系》 2.《论新阶段》 3.《论人民民主专政》

4.《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

2: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五种经济成分,其中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过度的形式是:

1.合作社经济 2.国营经济 3.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4.个体经济

3: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一化三改”,

“一化”所指的内容是:

1.农业集体化

2.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社会化 3.手工业合作化 4.社会主义工业化

4:关于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主观原因和条件,下述分析不正 确的是:

1.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 2.党的领导

3.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分而治之 4.党的正确政策

5:在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

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规定了:

1.根本立足点 2.施政纲领

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 4.基本途径

6: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是

1.民族精神 2.时代精神 3.理想信念 4.道德

7: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

1.“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2.“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3.“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4.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8: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是:

1.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2.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动摇

4.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是

1.提高科学素养 2.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3.坚持党的领导 4.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10:被马克思和恩格斯称为无产阶级变革所有制“最便宜不过了”

的方法是:

1.暴力没收 2.战争 3.武力剥夺 4.和平赎买

1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主要方面是正确认识

和处理社会主义与: 1.计划经济的关系 2.商品经济的关系 3.市场经济的关系 4.产品经济的关系

12:不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动力的是:

1.工人阶级 2.农民阶级 3.民族资产阶级 4.官僚资产阶级

13: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宪法的时间是:

1.2000年 2.2002年 3.2004年 4.2006年

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

1.社会和谐 2.公平正义 3.民主法治 4.诚信友爱

15: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居于指导地位的是: 1.新民主主义思想 2.中国传统文化 3.三民主义 4.共产主义思想

16:《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明确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

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是在党的:

1.十一届三中全会 2.十一届五中全会 3.十一届六中全会 4.十二大

17: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五种经济成分中,社会主义的国营经

济的来源是:

1.没收民族资本 2.没收官僚资本 3.没收个体资本 4.没收农民资本

18: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中,政府主导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

1.经营性文化产业 2.精英文化 3.公益性文化事业 4.大众文化

19: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1.发展 2.以人为本 3.统筹兼顾 4.全面协调可持续

20:在近代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下,否认中国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

充分发展阶段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

1.空想论 2.机械论 3.虚无主义 4.主观主义

21:把我国的巨大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是

1.扩大就业 2.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3.发展教育

4.建立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

22:科学的本质是:

1.教育 2.技术 3.创新 4.人才

23: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是

1.发展社会主义 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4.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24: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1.统筹兼顾 2.以人为本 3.全面协调可持续

4.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25:对个体手工业描述错误的是:

1.属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2.技术落后 3.劳动生产率低 4.经营分散,生产规模小

26:周恩来提出,新中国外交的基本立场是:

1.与发达国家结成联盟 2.与社会主义国家结成联盟 3.成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言人 4.中华民族的独立自主

27:依法治国的主体是

1.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 2.中国共产党 3.中国公民

4.各级党委和行政机构

28:下列关于“三个有利于”标准内容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1.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2.是否有利于加强同发达国家的关系 3.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4.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29:不属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发展阶段的是:

1.互助组 2.初级社 3.高级社 4.和平赎买

30:20世纪70年代,针对美苏争霸出现的新变化,毛泽东提出了

1.“一边倒”战略 2.不结盟 3.独立自主 4.“一条线”战略

31:中国革命战争实质上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

1.农民战争 2.资产阶级战争 3.城市小资产阶级战争 4.民族资产阶级战争

32: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是:

1.毛泽东 2.邓小平3.江泽民 4.胡锦涛

33:毛泽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通过调查研究,深刻论证了

中国社会各阶级在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一工作发生于:

1.土地革命时期 2.抗日战争时期

3.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4.解放战争时期

3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规范表述的 会议是:

1.党的十二大 2.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 3.党的十二届四中全会 4.党的十三大

35: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构成于: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二大 2.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三大 3.党的十三大到党的十四大 4.党的十四大到党的十五大

3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是: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 2.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 3.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式与新任务 4.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37:“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

1.前提和基础 2.根本途径和方法 3.验证条件和目的 4.归宿和落脚点

38:下列对于四项基本原则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1.四项基本原则是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2.四项基本原则规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 3.四项基本原则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政治保证 4.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39:胡锦涛提出,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要指导方

针是实现:

1.推进改革开放 2.努力维护社会稳定 3.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 4.全力保证发展

40:系统阐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的会议是:

1.党的十三大 2.党的十四大 3.党的十二大 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41: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社会主义荣辱观解决的问题是

1.走什么路、实现什么样目标

2.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风貌 3.举什么旗 4.人们的行为规范

42: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共同理想是

1.实现现代化

2.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3.实现不同历史时期的总任务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3: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公民素质提出的综合要求是

1.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 2.培育“四有”公民 3.推进教育和科学发展

4.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44:党的十五大特别指出,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

注重:

1.覆盖全社会 2.质的提高

3.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4.调整

45: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工作是发展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政治监督 4.基层民主

46: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1.各民族大团结、大发展 2.民族区域自治 3.基层群众自治 4.民族自决

4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

1.邓小平理论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科学发展观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4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

1.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2.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3.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4.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

49: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能否成为世界一极的根本条件

1.军事力量 2.经济技术力量 3.文化力量 4.政治力量

50:毛泽东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会议是:

1.中共二大 2.遵义会议 3.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4.中共七大

51: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我国对外交往活动的

1.前提 2.落脚点 3.根本准则 4.权宜之计

5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是:

1.社会主义 2.半社会主义 3.半资本主义 4.过渡性质

53: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是:

1.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2.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3.无产阶级专政

4.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资产阶级专政

54:1949年,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专门机构是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3.中共中央统战部 4.全国人大常委会

55:“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提出,有助于在改革的过程中摆脱:

1.姓“资”姓“社”的争论 2.社会发达程度的争论 3.社会指导思想的争论 4.政治领导力量的争论

56:2000年5月,江泽民提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

的:

1.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2.立国之本、治国之基、发展之源 3.立党之本、治国之基、政治保障 4.立国之本、执政之基、中心任务

57:毛泽东思想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指明正确方向的是: 1.党的建设理论 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3.政策和策略理论

4.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

58:

第二国际的机会主义者以没有实行社会主义的经济前提来否定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可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列宁批评这一观点为:

1.狭隘经验论 2.本本主义 3.庸俗生产力论 4.主观主义

59: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一条

基本原则是:

1.市场经济覆盖全社会

2.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3.约束和遏制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4.以非公有制经济替代公有制经济

60: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根据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对生产

力的巨大推动作用,提出的著名论断是:

1.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2.向科学进军 3.进行技术革命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61:新农村建设中展现农村新貌的是:

1.生产发展 2.生活宽裕 3.村容整洁 4.管理民主

62:邓小平提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

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在党的:

1.十一届五中全会 2.十一届三中全会 3.十一届六中全会 4.十二大

63: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解决的问题

1.走什么路、实现什么样目标

2.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风貌 3.举什么旗 4.人们的行为规范

64: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全球性的战略问题,其中核心问题

1.战争问题 2.革命问题题 3.发展问题 4.和平问

65:中国共产党首次提出“解放台湾”的口号,是在

1.告台湾同胞书》 2.《论新阶段》

3.《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 4.党的八大

66:关于新的社会阶层出现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1.经济领域的制度创新B.社会劳动分工日益精细 2.阶级关系的变化 3.产业结构的变化 4.产业结构的变化

67:人民政协的主题是

1.发展和稳定 2.对话与协商 3.团结和民主 4.参与和监督

68:中国政府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统一国家,是针对

1.台湾的军事力量 2.美国 3.台湾民进党

4.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台湾分裂势力搞“台湾独立”图谋

69:中国共产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的会议是:

1.党的八大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3.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 4.党的十二大

7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集中

到一点,就是: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2.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3.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4.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71: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是

1.发展社会主义 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4.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72:下列不属于城市小资产阶级的是:

1.知识分子 2.小商人 3.官僚资产阶级 4.自由职业者

73: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共同准则是

1.四项基本原则 2.宪法

3.《中国共产党章程》 4.共同纲领

74:“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概括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是:

1.兴国之要 2.立国之本 3.执政之基 4.强国之路

75: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根本活动准则是

1.宪法 2.中国共产党章程》 3.共同纲领 4.社会主义公有制

76:统一战线历来服务于党的

1.战争路线 2.阶级理论 3.总路线和总任务 4.建设

77: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动力是

1.农民阶级 2.工人阶级 3.新的社会阶层 4.知识分子

78: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的会

议是:

1.党的十四大 2.党的十五大

3.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 4.党的十六大

79:党的十七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度的基本范畴中首次 纳入

1.基层群众自治制度.2.依法治国 3.以德治国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80: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

1.基本问题 2.落脚点 3.外在问题 4.中心问题

81:威胁当今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是

1.冷战格局的结束 2.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3.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 4.国际政治旧秩序

82:到二十一世纪之初,我国小康实现的总体情况是:

1.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 2.高水平、很全面、发展平衡 3.低水平、低效益、低覆盖面 4.高水平、高效益、高覆盖面

83: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体是:

1.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4.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84:邓小平一再强调,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

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公有制占主体和共同富裕 3.人民当家作主 4.坚持党的领导

85: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的著

作是:

1.《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2.《论十大关系》 3.《矛盾论》 4.《论新阶段》

86:我国少数民主分布最集中的区域是

1.东北和东南 2.西南和西北 3.西北和东北 4.西南和东南

87:党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的物质基础是:

1.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的确立

2.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在国家经济生活中居于强大的地位 3.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后,广大农民有走合作道路的要求

4.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88: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解决依靠:

1.阶级斗争 2.社会主义制度自身 3.人民意识的觉醒 4.对外战争

89:人民军队建设的中心任务是

1.现代化 2.革命化 3.正规化 4.职业化

90:毛泽东提出要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是在:

1.七届二中全会 2.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和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3.党的八大 4.过渡时期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单选题

比较教育(单选题、多选题)

教育学、教育法规单选题

单选题

单选题

单选题

单选题

单选题

单选题

单选题

《网络教育单选题.doc》
网络教育单选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