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产业调查报告

2020-03-02 04:26:0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关于传感器产业调查报告

材料物理张培1043011023

传感器作为能够探测、感受外界的信号、物理条件(如光、热、湿度)或化学组成(如烟雾)的一种物理装置或生物器官,从发现开始就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人们为了从外界获取信息,必须借助于感觉器官。而单靠人们自身的感觉器官,在研究自然现象和规律以及生产活动中它们的功能就远远不够了。为适应这种情况,就需要传感器,因此可以说,传感器是人类五官的延长。随着我国传感器市场迅猛发展,与之相关的核心生产技术应用与研发必将成为业内企业关注的焦点。了解国内外传感器生产核心技术的研发动向、工艺设备、技术应用及趋势对于企业提升产品技术规格,提升市场竞争力十分关键。为此,为了了解我国传感器产业的发展,本人在2012年3月20日—2012年3月29日期间,对我国传感器产业进行了一定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一、调查目的

为了比较清楚地了解我国传感器产业近几年来的发展情况、发展趋势、发展规模

二、调查对象及一般情况

调查对象:中国近几年来传感器产业的发展

一般情况: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大力加强传感器的开发和在国民经济中的普遍应用”等一系列政策导向和支持下,在蓬勃发展的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市场的推动下,传感器已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并在技术创新、自主研发、成果转化和竞争能力等方面有了长足进展,为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网上调查。查阅了大量关于我国传感器产业的新闻与论文,对这些内容进行分析、对比、总结。

四、调查时间

2012年3月20日—2012年3月29日

五、调查内容

主要调查的是我国近几年来传感器生产种类,各类传感器行业的发展情况,发展趋势和发展规模。

六、调查结果

我国传感器行业虽然起步较早,但是直到1986年“七五”开始才正式将传感器技术列入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展开了以机械敏、力敏、气敏、温敏、生物敏为主的5大敏研究。经过几十年年对国外传感器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现阶段,我国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传感器生产能力,研究开发领域由单一的品种扩展到光敏、热敏、力敏、电压敏、磁敏、气敏、湿敏、声敏、射线敏、离子敏、生物敏等传感器类型,主要产品研制领域与国外已经基本相当。其中,热敏电阻器、ZnO压敏电阻器、可燃性气体传感器、发光二极管等十几个品种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生产能力。

目前中国大陆有455家从事敏感元件及传感器生产厂家,而整个产业链上下游所涉及的企业更是多达1,400多家,传感器年产量突破24亿只,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敏感元件与传感器的研制、生产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产量较大

的企业包括欧姆龙(上海)有限公司、爱科电子(珠海保税区)有限公司、杭州大和热磁电子有限公司、精量电子(深圳)有限公司等,而其它95%以上属小型企业,综合实力较强的骨干企业较少。目前能批量生产的产品涉及光敏、电压敏、热敏、力敏、气敏、磁敏和湿敏7大类,约3,000多个品种,年销售量较高的企业集中在北京、上海、江苏、陕西、广东、浙江等省市。

纵观整个传感器行业,你会发现它有如下几个特点:

(1)产商多,但是上规模的企业却很少。在国内传感器生产企业中90%以上均属于小型企业,很多还都是大专院校和研究所开办的“校办厂”。由于传感器制造早期的投入无需很多,所以有很多民营等小资本介入。

(2)地区发展不平衡。国内传感器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陕西省以及东部、沿海地区,西部其他地区以及内陆地区相对较少。

(3)品种多,档次不高。大量小企业的存在使得低端传感器领域,国产传感器的价格竞争进入了惨烈的状态,而另一方面,在高、精、尖领域,国产传感器经营惨淡。目前全球传感器种类约有2万种,而中国大陆目前仅有3,000多种,尚有大量的品种短缺。

(4)产业化技术水平低。我国对传感器技术研究开发阶段的资源投入相对比较重视,但却相对忽略了产业化基础性的开发,对产品化、商品化的基础技术的开发严重滞后,材料、制造工艺和装备、测试及仪器等相关和配套的共性基础技术相互脱节,制约产业化的进程,与国际水平相比落后10-15年。

(5)缺乏专业人才。传感器行业涉及物理、化学、生物、电子,甚至计算机网络等多门学科,其应用领域之广在整个电子行业可以说再无其他产品可以超过它,要掌握其基本原理并应用于生产实践难度颇大。由此,虽然传感器行业的发展前景极高,但相对于计算机、网络、半导体集成电路设计、通信等专业来说,传感器技术的专业人才极度缺乏。

当然,从80年代开始发展传感器技术至今,也取得了一些骄人的成绩。虽说规模有限,但是也给了我们一定的信心,看到了前途的光明:

(1)综合实力得到了加强。

(2)拓宽了开发领域。我国传感器产业已经由过去的少数品种扩展到光敏、热敏、力敏、电压敏、磁敏、气敏、温敏、声敏、射线敏、离子敏、生物敏等各种传感器,以及变送器、二次仪表等多种类、多形式产品,与国外研制相当。

(3)扩大生产规模。热敏电阻器、ZnO压敏电阻器、可燃性气体传感器、光电二极管等十几个品种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生产能力。经过“九五”阶段的努力,已建成了敏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传感器工程研究中心。

现在,我国传感器产业正处于从传统型向新型转变发展的重要结点,逐渐向微型化、多功能化、数字化、智能化、系统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具体来说,呈现如下特点:

(1)很多企业具备了从传感器研发到生产一条龙的实力,正在迈向自主创新与国际合作相结合的跨越式发展道路,这将使得我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世界主要传感器产品生产国之一。

(2)传感器产品结构向全面、协调、持续性的方向发展。并将根据市场需求,不仅要稳固传统型传感器的市场,做好传统型传感器质量升级与产量增长,还要加强新型传感器的研发,尤其是长期被国外传感器厂家所占领的领域。如此保证传感器各门类和品种比例适当,同时存在,满足不同的需求,形成一种“新旧交替、远近结合、品种齐全”的新的产品结构。

(3)企业生产能力向规模经济或适宜规模经济方向发展,从很多行业的发展可以看出:规模经济出效益,同样传感器产业也不例外。以后,物联网、消费电子、汽车行业的传感器的需求将成跨越式发展,很多传感器年需求量都可能达上亿只,没有规模经济很难满足这方面的需求。另外,实现规模经济生产后,可以很大程度的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传感器产品的商品化。

(4)传感器厂家向专业化发展,各个厂家生产的产品门类少而精,将出现很多专门生产某一应用领域需求的特殊传感器系列产品以获得较高的市场占有率的企业。这样既有利于各个传感器企业的专业化合作生产,还可以有效地避免企业内部的“大而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5)推动传感器生产技术向半自动化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现在国内传感器工艺线技术水平不一,多数工艺已经能够实现单机自动化,但距离生产过程自动化还有一段路程。生产自动化可以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生产次品,提高产品合格率。

(6)企业的重点技术改造应加强从依赖引进技术向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自主创新的方向转移,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传感器产品。只有掌握了先进的技术,才能赢得竞争主动权。

(7)企业经营应该先稳住国内市场,然后积极拓展国外市场,实现两个市场相结合的国际化发展。

(8)企业结构将向“大、中、小并举”、“集团化、专业化生产共存”的格局发展。集团化大公司将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垄断作用,占据很多小企业无法企及的市场;而专业化生产的中、小企业因其灵活多变的性能,在小量产品的需求上转变更快,仍具要其生存、发展的空间。

那我们的发展途径又有哪些呢?我们都知道传感器的核心部件是敏感元件,其作用是感受、检测未知量。开发新型传感器,其途径大致为以下几个方面:

(1)采用新的材料。由于材料科学的进步,新功能材料的开发将导致新的传感器出现。半导体材料研究的进展,促进了半导体传感器的迅速发展;光导纤维的问世,产生了各种光纤传感器。

(2)采用新的加工方法。随着生产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新的加工方法不但能使传感器的性能指标得到提高、应用范围得到扩大,还可以加工出原有工艺不能制造的新型传感器。采用集成工艺和激光电阻微调技术,可制成集成温度传感器等。

(3)采用新的原理。随着各相关学科的发展,人们对非电量转化为电学量的认识逐步加深,它们之间新的转换关系必将导致新型传感器的诞生。

(4)采用新的构思。许多古老的原理或设计,在巧妙的构思下可以产生出新的传感器。对热敏感的热敏电阻可做成温度传感器,也可把酶固定在电阻表面,用来检测酶反应中产生的热量,根据酶反应的专一性,就可测定酶的底物的含量,从而做成各种酶热敏电阻生物传感器。

七、调查体会

我国传感器产业在市场需求的引领之下,正一步步迈向辉煌的时代。在传感器技术研究方面,正在逐渐缩小与国外的差距,逐渐夺取被他们长始以往占据的市场。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我国生产的传统传感器,如力学量传感器、气体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光学传感器、电压敏传感器,产销形势稳中有升,不仅在国内市场的份额逐步增长,还满足了部分国外市场的需求。

智能传感器产业研究报告

我国传感器产业综述

产业调查报告

生物医学产业调查报告

肉鸡产业调查报告

油茶产业调查报告

养鸡产业调查报告

传感器

传感器

传感器

《传感器产业调查报告.doc》
传感器产业调查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