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万年牢

2020-03-02 03:19:5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松阳县水南小学备课笔记

2013学年第二学期

《万年牢》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8 个生字。

2、了解故事内容,体会做人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的道理。

3、学习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

4、学习独立阅读课文,培养自学能力。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从感人的故事中,感受父亲为人和做事的真诚,学习叙事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直奔主题

在《中彩那天》这篇课文中我们认识了一位诚实守信的父亲,他让我们认识到人的精神财富比物质财富更为宝贵。今天我们要通过做糖葫芦这件事再认识一位做事认真、实在的父亲。同时要学习作者是怎样条理清晰地为我们讲述这个故事的。

二、初读课文,理清大意

1、指名读阅读提示,引领学生归纳自学要求:(课件出示) (1)阅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理清词意。

(2)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几件事?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边读边把自己想到的在课文中进行批注。 (3)同桌交流:互助学习不懂的字词,交流碰撞阅读的想法。 2、检查词语(课件出示)

3、集体交流: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写了两件事,体现了父亲做事认真(自己经营、受雇于人)

三、学文明理,领悟方法

1、课文题目“万年牢”在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有什么深刻含义?

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有关语段读一读,做上记号。

※第一处的万年牢指的是什么?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松阳县水南小学备课笔记

2013学年第二学期

出示句子:“我的糖葫芦糖蘸得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

A、为什么叫万年牢?(板书:糖葫芦――万年牢)

B、这种糖葫芦,父亲是怎么做出来的?

(读第二自然段,体会父亲十分讲究选料;读第

三、四自然段,体会父亲在制作糖葫芦中对蘸糖、甩糖风等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

C、小结:正是因为父亲做糖葫芦认真仔细,所以他的糖葫芦才能经久不衰。

※第二处的万年牢指什么?小组讨论。

出示句子:“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

A、什么叫正道?(凭着良心做买卖)

B、父亲是怎么走正道的?(抓住“不满意、看不下去、不听、嫌、辞去工作”体会父亲生意认真实在)(板书:做生意――万年牢)

※第三处的万年牢又指的是什么呢?全班讨论。

出示句子:“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做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体会父亲教导我做人要做可靠实在的人。(板书:做人――万年牢)

2、这三处的万年牢之间有什么联系?

启发学生懂得:这三处“万年牢”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关系。万年牢的产品质量赢得了生意的万年牢,万年牢的生意靠的是诚实、守信的“万年牢”的人品。 三处“万年牢”由做糖葫芦到做生意到做人,一环紧扣一环,叙事清楚,很有条理。我们要学习这种按一定线 索写事情的写作方法。

3、父亲的认真和实在体现在做糖葫芦这件事上,作者为什么选择“万年牢”做课题呢?引导学生再次略读课文,小组讨论汇报。(板书课题)

小结:题目是文章的灵魂,好题目能够让文章焕然一新,而“万年牢”正是本文的文眼所在,因此作者选择了这个题目。《中彩那天》用的是前后照应的表现手法,那么这篇课文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又是怎样写的呢?

这也是我们学习的总分总的结构方法。 松阳县水南小学备课笔记

2013学年第二学期

四、感情朗读,深入体验

齐读课文,谈谈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父亲为人实在、做事认真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五、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1、作者说父亲的教导让她一生受益,那么她又是怎么做的呢?(教师补充关于作者新凤霞的资料)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怎样做?(老老实实做事

实实在在做人)

2、古今中外关于诚信的故事很多,《小珊迪》讲述了珊迪诚实守信的故事,课后请认真阅读,相信你一定会被珊迪感动。同时也请你结合你的阅读经历,给同学们推荐几篇关于诚信的文章大家共享。

板书设计:

万年牢

糖葫芦――万年牢

做生意――万年牢

人――万年牢

万年牢

万年牢

万年牢

万年牢

6万年牢

万年牢读后感

6万年牢

6万年牢

6 万年牢

6 万年牢

《6.万年牢.doc》
6.万年牢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