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教案

2020-03-01 23:07:5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六 年 级

授 课 品 德 与 社 会 教 案

人: 杨 梅

2012-2-10

第二单元 我们热爱和平

设计思路:本单元内容主要依据课程标准“我是中国人”部分要求设置的。一个国家和民族,只有牢记自己所受的耻辱,才能奋发图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全球经济,是全世界人民的愿望。可是,一直以来,世界各地都有一些地区动荡不安。和平,成了一个沉重的话题。十二岁左右的孩子,他们已经在学习关注世界,但是他们缺乏全面的认识,是非辨别能力不强,我们要引导他们正确的认识,引导他们从小热爱和平,反对战争,和平才能推动人类的进步。设置本单元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外国列强的侵略和两次世界大战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知道我们的前辈为反对战争、保卫家园而进行的奋斗,深刻体会和平对于全体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重要意义。本单元十分明确地阐释了“我们热爱和平,我们为和平而努力”的主题。

单元目标:

1.了解中国近代遭受侵略的历史,体会战争中人民的悲惨命运,探寻造成外国列强入侵的原因。体会爱国志士为拯救中国做出的不懈努力和付出的代价,体会维护和平、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 2.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激发学生对英雄人物的敬佩之情。

3.学会从生活中学习和了解历史的方法,通过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结构:

本单元由四个主题构成:“灾难深重的中国”、“人类渴望和平”、“携手共创和平”、“愿世界更加和平与美好”

教学建议:

第一课 灾难深重的中国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近代“落后必然挨打”的百年屈辱史,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为祖国强盛及世界和平而奋斗的责任感。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虎门销烟”斗争,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认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

2.引导学生学会了解历史、认识历史的方法,养成关注历史的习惯,以及用历史的观点看待问题的习惯,培养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了解中国近代史上鸦片入侵、火烧圆明园、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等受屈辱的历史及给中国人民所带来的灾难,感受这种切肤之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设计以下活动:

活动一:引导学生抓住几个重要事件,通过观察图片、数据分析、列表格等途径来帮助学生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活动二:借助一些影视资料,如《林则徐》《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等,帮助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事件发生的过程以及造成的后果,激发学生的民族感。

活动三:充分利用教材,强化爱国情怀。如在讲述“西方列强瓜分中国”时,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时局图》,借助书中的图片,指导学生查阅资料,让学生了解、体验中国曾遭受的屈辱历史。 课时安排建议:2课时 第二课 人类渴望和平

教学重点: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沉重灾难;人们在世界大战中为和平而付出的努力。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反抗日本侵略者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激发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的仇恨,树立为人类和平、民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意识。 2.培养学生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学会收集、整理、选择、甄别资料的方法。 3.初步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了解重大历史事件。认识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局部地区冲突和战争依然存在的形势。 活动设计建议:

活动一:抓住主要事件,突出主题思想。两次世界大战涉及的内容较多,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本单元主题,进行适当的、有针对性的筛选,对于教材内容,教师可做适当补充,但对于具体事件,不必讲得过于细致,不要局限于某一点上。要抓住主要事件,突出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

活动二:在“历史不会忘记”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如搜集图片、数据,特别日子的纪念活动,以及现在日本对待南京大屠杀的态度等方面,

引导学生明白我们要反对战争,争取和平。进而组织学生讨论:南京大屠杀给我们留下的启示是什么?

活动三:教学“用抗争洗刷百年耻辱”这一主题时,可采用故事会、演讲会、展示搜集的资料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学习。

活动四:运用新闻发表会、辩论会等形式来了解当今世界的局势,表达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愿望。 课时安排建议:2—3课时 第三课 携手共创和平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人为和平做出的不懈努力。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所发挥的重大作用,增强学生认识世界、维护世界和平的使命感;培养学生关心国防建设、献身国防发展的意识;激发热爱和平,建设祖国的斗志。

2.搜集查阅中国历史上爱好和平人士的事迹,培养学生有效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能力。

3.了解为赢得和平而做出不懈努力和巨大贡献的代表人物,了解一些国际组织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宁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认识维护和平,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 活动设计建议:

活动一:结合学生已有知识,进行集体交流,了解中国历史上为和平做出了不懈努力的人物或事件。

活动二:联系生活实际,表达对和平的祝愿。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寻找生活中以和平来命名的事物,或代表和平的事物,在课上进行交流学习,丰富教学内容。 活动三:对于教材中列举的一些国际组织,可采用师生相互配合、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法。

活动四:注重课后延伸。可利用办手抄报,制作宣传画,或设计宣传标语等形式,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爱好和平、呼唤和平的愿望。 课时安排建议:3课时

第四课 愿世界更加和平与美好

教学重点:关注世界,热爱和平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关注世界、关爱他人的意识,培养学生为有困难的人提供帮助和献出爱心的习惯。

2.培养并逐渐提高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种媒体收集资料的能力。

3.了解贫困地区或国家人们的生活,知道某一地区或世界局势变化的基本情况,学会帮助和支援他人的方式和方法。 活动设计建议:

1.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教师课前进行适当引导,学生利用多种途径调查还处在战火之中的国家的现状;世界各地人们帮助他们的事例。

2.教师可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表达自己的爱心,特别要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学会帮助他人,关爱他人。 课时安排建议:1课时

第三单元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设计思路:本单元内容是依据课程标准“我是中国人”部分的第3条、第5条和“我与学校”部分第8条而设置的。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主题,本单元设计了如下内容:首先,明确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征程,其次,伴随综合国力的增强,体育事业迅速发展,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再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下实行依法治国,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真正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单元目标:

1.感受伟大祖国迅猛发展的历史脚步,理解改革开放重大决策的深远影响。了解中国在世界体坛取得的骄人成绩、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等,感受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增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体验公民的民主权利。 2.培养学生关注现实生活,解决现实问题的主动性、创造性,形成正确表达自己见解、民主参与集体生活的能力。

3.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认识改革开放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动力。了解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等国际事务中所做的积极努力和产生的重要影响,认识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丰富内涵。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施情况,初步认识民主权利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单元结构:

本单元由四个主题组成,“春天的故事”、“中国影响着世界”、“和谐发展的社会”、“共创美好明天”。

教学建议:

第一课 春天的故事

教学重点:了解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受中国的迅猛发展。 教学目标:

1.学习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受祖国建设的突飞猛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从内心里拥护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坚定爱党、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崇高信念。

2.学会采集身边的相关资料,培养学生将调查的图片与文字进行有机结合的能力。

3.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改革开放的起点,了解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大致进程。探究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巨大变化。 活动设计建议:

活动一:教师展示相关资料(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对改革开放前后的生活水平进行对比,活动中要师生共同参与,信息双向或多向交流。

活动二:课前布置开展社会调查活动,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引导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进行纵向比较,发现生活中的变化。 课时安排建议:1—2课时 第二课 中国影响着世界

教学重点:感受中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的独特魅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学目标:

1.感受体育健儿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精神风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的独特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形成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风俗的国际意识。

2.培养学生观察社会现象、形成理性认识的能力;欣赏不同文化现象,领悟其丰富内涵的能力。

3.了解体育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认识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了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重大作用。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和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和尊重。 活动设计建议:

活动一:搜集资料,展示交流。可以“我最喜爱的奥运冠军”为题,搜集图片、资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交流,体验运动员顽强拼搏的毅力和精神。 活动二:举办“新中国体育成就展览”。整理事先搜集的图片,资料、数据等,然后在班上展示,整体感知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历程。

活动三:教学“积极参与国际事务”这一主题时,让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资料、图片,简要介绍其中包含的重大事件,然后组织讨论:中国在其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活动四:教师还可帮助学生创设情景,如准备京剧脸谱、民族乐器、书法作品等,对学生进行直观教学,产生情感的共鸣,激发民族自豪感。 课时安排建议:3—4课时 第三课 和谐发展的社会

教学重点:学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相关知识,增强主人翁意识。 教学目标:

1.学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知识,认识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增强主人翁意识,树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通过调查访问、查阅资料以及分析整理资料,增强获取社会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探究、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3.知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了解人民代表选举程序,认识人民代表具有的广泛性和代表性。了解公民民主权利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初步了解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活动设计建议:

活动一:课前调查访问,课中讨论交流。教师事先布置走访家乡的人大代表,课堂上进行交流,了解人大代表是如何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的,同时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相关知识。

活动二:创设情景,举行模拟听证会,体验公民的民主权利。

活动三:阅读讨论。让学生阅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相互讨论,结合生活实际加深理解。

课时安排建议:2课时 第四课 共创美好明天 活动目标:

1.感受社会生活的变迁和时代的进步,激发主人翁责任感,树立从小做起、为祖国繁荣昌盛做贡献的理想和抱负。

2.培养学生观察社会现象,分析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搜集资料,获取社会信息的能力;探究实践,自主学习的能力。

3.了解反映社会发展的一些典型事例,通过对比认识祖国发生的巨大变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美好前景。 活动设计建议:

1.从学生身边变化说起,这个变化越贴近学生生活越好,让学生从周围的变化中感受祖国的变化。

2.可指导学生进行课前调查或课中带学生出去调查,调查前要制定调查表,教师心中要有明确目的。

3.以“畅想祖国美好明天”为主题,开展主题班会活动。 课时安排建议:1课时 第四单元 走进生活的舞台

设计思路:本单元内容依据课程标准中“我在成长”中的第6条、“我是中国人”中的第4条和第5条设置。目的是使学生初步感受社会生活与自己生活的密切联系,逐步认识并建立正确、健康的生活方式;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学会感激成长过程中曾给予自己帮助的人,能够为初中的进一步学习做好身体上、心理上的准备。

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中一些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以及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的危害;引导学生逐步建立正确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学会感恩,学会铭记,学会汲取。

2.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及社会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活态度及社会判断能力,提高其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3.知道身心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了解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学会珍爱生命,能够用法律来保护自己。

单元结构:

本单元由四个主题组成,“让健康伴我行”、“用法律保护自己”、“成长的轨迹”、“永恒的记忆”。 第一课 让健康伴我行

教学重点:知道身心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自觉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学目标:

1.了解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毒品,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对自己的生命持一种负责任的态度。

2.培养学生观察、了解、查阅资料及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反省、批判社会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知道吸毒是违法行为,远离毒品;了解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自觉抵制不良生活习惯的侵袭,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 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设计以下活动:

活动一:教师可以用播放相关影片、录像等形式切入主题,以触动学生心灵。在学生深受感染的同时,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健康的初步认识,并充分感受健康一旦失去的严重后果,进一步体会健康的重要性。

活动二: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广泛搜集相关资料,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如:增强体质的办法,争做“小小营养师”的活动,开展小组竞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长知识,培养能力。

活动三:召开“毒品带来的危害”主题班会,创设情境,唤起学生自觉抵制毒品的意识。

活动四:开展“戒烟、戒酒门诊”活动,使学生明确吸烟、酗酒的危害,号召学生积极行动起来,对自己的家人、亲朋展开宣传,提醒大家树立健康的生活观念,逐步摒弃不良的习惯。 课时安排建议:2—3课时 第二课 用法律保护自己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习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目标:

1.学会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主持正义,争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适应和改造现实生活的能力。

3.了解《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与少年儿童有关的法律、法规,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并初步养成守法意识。 活动设计建议:

1.教学中,力图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创造条件,营造一种有较强合作氛围的课堂学习环境。

2.课前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并授以方法,采用调查、访问、查找资料等形式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以拓宽课堂、学校学习的空间和学习途径。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法懂法,能用法律保护自己。

3.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知识宣传活动,如“人人争当法律讲解员”、法律知识竞赛等,强化法律意识。

4.运用案例教学法,分析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明白法律是保护自己的有效武器。 课时安排建议:2课时 第三课 成长的轨迹

教学重点:回顾过去,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教学目标:

1.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充分感受自己的每一个进步都离不开亲人、老师、同学的关心与帮助,引导学生学会感激,学会珍惜,树立正确的亲情观、人生观。 2.培养学生乐于与人交往、善于调查访谈、能对自己所关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判断的能力。

3.回顾自己的成长进步,做好升入中学的思想准备。 活动设计建议:

1.本主题侧重于行为指导。学习之前,老师要指导学生搜集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具有意义的材料,教师也要搜集全班同学相关的文字材料、照片等。

2.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能力及水平出发,关注学生现有的思想认识及行为习惯,着力为学生提供开展活动的条件,营造一种操作性强的,有说服力的学习情境。

3.鼓励学生把自己对亲人、朋友、老师、同学的感激之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如写、画、演等,进一步感受亲情、友情的美好,学会珍惜,学会感激。

4.开展“你准备好了吗”校园小调查活动,进一步了解同学们的思想状况及精神状态,引导学生做好升学的心理准备。 课时安排建议:3课时 第四课 永恒的记忆

活动重点:为母校留下美好的回忆 活动目标:

1.以赠言、在留言本上签名、留言等方式引起学生对友情的向往与关注,努力通过各种方式留下美好的回忆,从而更加热爱母校,更加珍惜师生情谊,珍惜同学之间的感情。

2.在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

3.引导学生争取把自己最好的一面留给母校,把最美好的祝愿留给老师,把最好的校风留给下一届的同学。 活动设计建议:

活动一:引导学生自己制作留言簿,让每一位学生收集全班同学的赠言,为老师留祝福,为母校提合理化建议。

活动二:教师可指导学生分组选择不同的主题开展各种活动,如开展对母校全方位的调查,看看母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设施、器材、安全、卫生等各方面还有哪些有待于改进的地方,记录下来,并讨论解决的方案,然后拟出建议书。 活动三:开展“中学生活的畅想”活动,帮助学生为走进中学做好心理上、知识上的准备。

课时安排建议:1—2课时

品德与社会教案

品德与社会教案

品德与社会教案

品德与社会教案

品德与社会教案

品德与社会教案

品德与社会教案

品德与社会教案

品德与社会教案

品德与社会教案

《品德与社会教案.doc》
品德与社会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