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生活 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

2020-03-03 07:04:3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走进生活,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

福清市高山中心小学

数学科

翁婷

走进生活,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

内容摘要:我们应该如何处理生活与数学课堂的关系呢?我认为在教学中,要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通过参与身边的数学活动,激发他们内在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感受到数学的无穷魅力。

关键词:走进生活

激发学习兴趣

感悟

解决问题

生活课堂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强烈愿望。尤其是低年级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教数学,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无穷魅力。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处理生活与数学课堂的关系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想法:

一、走进生活,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

每一个人,从他出生开始,就已经离不开社会,而社会正是数学课堂的摇篮。孩子们的兴趣的产生,有个共同的趋向——就是倾向于与自己关系密切或熟悉的事物。如果我们在课堂中以生活中的常见的事物为起点,把发生在他们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每一个人纳入到课堂中来,都会引起其极大的兴趣,与其产生共鸣。

例如,我在执教“认识人民币”这节课时,我先请学生看一段超市购物和乘车购票情境的录像,然后结合实际让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你有见过人民币或使用过人民币吗?通过观看几段动画,已经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并感受到钱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虽然买东西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事情,但是把它提到课堂中来,孩子们还是很感兴趣,学习热情很快就被调动起来。再让学生说一说,孩子们又联想到了其他一些关于钱的知识,如:各国的钱是不同的,钱的产生及其发展,如何辨认真假等。

二、利用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渗透在生活的每个角落。在数学教学中,我经常利用各式各样的生活素材,引导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借用有关生活实例,为学生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意境,提出有关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手段和方法。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的《多些、少些》这节课时,课前我让孩子们利用课余时间和家长去市场购买一些水果,记下水果的重量或个数,亲自参与到生活中的购物活动中。课堂上,再指名汇报自己购物结果,然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通过“谁比谁多一些、谁比谁少一些”的相互问答,让学生自己探索、发现、充分表达它们之间的联系,从中体验学习数学的意义。由于是自己收集的数据,又是生活中常常遇到的问题,学生便会积极参与,强烈的求知欲望,诱发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我在这时进行新课教学,所取得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了。

三、感悟生活,架构数学与生活的桥梁。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教学中就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究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在教学一年级下册《找规律》这节课时,以学生喜欢的“六一联欢会”为主线展开教学,通过“猜一猜”、“找一找”、“涂一涂”“摆一摆”、“演一演”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在自己喜欢的实践活动中探究、发现事物的规律。

可以说,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活动,学生已经充分体验到规律的美妙之处。紧接着,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寻找规律。

师:其实呀,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事物的排列都是有规律的。请大家看,(课件出示:毛巾)这两条毛巾上的图案就是有规律的。再比如,这位小朋友穿的裙子上的图案也是?还有手镯上珠子的排列、地板上瓷砖的排列、斑马身上的纹路等等。(课件出示:裙子、手镯、瓷砖、斑马)你们还能找出身边有规律的事物吗?(学生畅谈)

在教学的结束环节中,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规律,既可积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的最佳途径。

四、创造生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数学知识具有高度抽象性,而这与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产生矛盾。于是在抽象的数学知识面前许多学生感到无能为力,产生了恐惧感。所以,我们在教学时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努力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生活,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时,我除了教授课本上的例题外,又设计了一个生活情境用以练习。练习题为:明明快过生日了,妈妈打算给他买一份礼物。于是,带着明明来到新华书店里。明明想买一个书包和一盒彩笔,它们的价钱分别是:32元、19元。(课件出示:书包和彩笔的价钱)问:你能估计一下,买这两样东西,妈妈大约要带多少钱吗?

为了培养学生数感和估算意识,我特别地设计了这么一个估算的生活情境。孩子们也积极热烈地讨论了起来。大部分学生都把32估成30,19估成20。接着,我就带领学生进行精确计算,发现32+19=51。这下,班上像炸开了锅。突然,有一个学生大声说:“老师,我明白了。只带50元是不够的。我们平时去买东西的要多带一些钱,我们要多估一些。有一回,我和妈妈去买东西时,就发现带的钱不够了,会很尴尬。”这个孩子说得多好呀,把数学真正联系到了现实生活中。我充分肯定了他的想法。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数学即生活,数学教学,尤其是低年级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感知、认知的气氛中想学、乐学、学会、会学,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感受到数学的无穷魅力。从生活实际出发,课堂教学才会充满生气,教学内容也更加丰富;学生才能体会到数学因生活而精彩!学生的能力就会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走进生活,感受数学的魅力

学习生活数学感受数学魅力

成语故事魅力无穷

走进窦桂梅 感受名师魅力

走进历史文物感受遗产魅力

走进法律知识,感受法律魅力

走进食堂,感受生活

感受“数学的魅力”

寓教于乐 感受数学魅力

走进信息技术国培 感受信息技术魅力

《走进生活 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doc》
走进生活 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