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教学设计

2020-03-03 18:13:4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古印度教学设计

设计者:张巧勇 教学目标

1.公元前2500年印度出现奴隶制小国;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印度种姓制度;佛教的兴起和传播。

2.引导学生阅读有关印度的种姓制度和佛教教义的相关材料,培养学生辨证看问题和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3.通过对印度的初步了解,使学生认识印度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印度的种姓制度是印度奴隶社会的特点。是奴隶主阶级对奴隶和其它劳动人民进行统治的社会制度。佛教的教义因为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某种需要,受到统治者特别是刹帝利的保护。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印度的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兴起

教学难点:如何看待佛教的教义

教法方法:讲述法;讲解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展示印度河流域的地图,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并说明这里同时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的诞生地。古代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它在亚洲次大陆。包括现在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地,它北面是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这里有两条河流,西部的是印度河,东面的是恒河。印度的名字起源于印度河,中国古代称他为天竺。

一、古代印度

1.奴隶制国家的出现和雅利安人的征服

古代印度河上游两岸土地肥沃。

请问:造成这里土地肥沃的原因和我们前面讲过的哪个国家相似?

非常准确,就是埃及。

2.印度的等级制度同学们请看课本的表格回答古代印度有几个等级,他们的名称是什么,各等级有哪些社会阶层,各等级的职责或义务如何?并引导学生分析婆罗门祭司将种姓制度赋予神秘色彩的目的何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的小字部分)种姓制度的实质又是什么?它对后来印度的发展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联系印度现在的发展,谈出自己的观点。(学生答略)

等级制度渗透到印度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阻碍了印度社会的发展、在奴隶制的发展中, 等级制度越来越引起人民的不满、婆罗门教日益遭到反对,社会矛盾愈演愈烈在这种形势下产生了佛教。

二、佛教的诞生及传播

同学们都看过《西游记》齐天大圣孙悟空辅佐他的师父唐僧到西天取经,实际上就是到印度研究佛经。同学们看课本,佛教的创始人是谁?概括一下佛教的教义,想想为什么佛教能广泛传播?国王为什么要扶植佛教?到底该如何评价佛教呢? (答略)

1 让同学们看地图掌握佛教向外传播(南传和北传路线)

三、课堂小结:

古代印度是亚洲南部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2500年左右开始出现奴隶制小国。后来在雅利安人进入古印度后,在公元前3世纪,印度半岛除南端外一度统一。在印度奴隶制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种姓制度),体现了鲜明的阶级性,成为印度奴隶社会的重要特点。随着印度社会经济的发展,婆罗门和其他等级的矛盾激化,在这种形势下产生了佛教,逐渐发展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四、布置作业:作业本必做:1-6题

板书设计

印度:

种姓制度:婆罗们、刹帝利、吠首、首陀罗

佛教:前6世纪

乔达摩.悉达多

众生平等

教学反思:通过对印度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印度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印度的种姓制度是印度奴隶社会的特点,是奴隶主阶级对奴隶和其它劳动人民进行统治的社会制度。佛教的教义因为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某种需要,受到统治者特别是刹帝利的保护。

2

第3课时古印度教学设计

古印度法

古印度婚姻制度分析

3古印度法

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古印度佛教的起源

阿拉伯数字的故乡古印度教案

浅议古印度法之种姓制度

摧毁古印度文明的核爆炸之谜

关于古印度的国名及伪史

《古印度教学设计.doc》
古印度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