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文化建设经验材料

2020-03-02 07:53:4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法院文化建设经验材料

法院文化是指中国社会历史条件下,人民法院在审判活动、队伍建设和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鲜明法官特点的一种行为文化,它包含群体意识、价值观念、精神风貌、行为规范和管理方法等因素,其核心是法院精神。法院文化具有激励、约束、导向等功能,有着物质利益不可替代的作用。不难发现,凡是审判工作成绩突出的法院,必定有优秀

、先进的法院文化作为精神支撑,这也是马克思说的“精神变物质”这一辩证思想在审判领域的体现。在新的审判形势下,构建法院文化建设的新路径,营造浓厚的、符合法治时代发展潮流的先进的法院文化氛围,开创审判工作的新局面,是当前应该着重研究的重大课题。这几年,我院审判工作有了明显的进步,在制度建设、司法考试、庭前调解、调研宣传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先后被中国法院网评为“网络宣传先进单位”称号,省高院授予“先进集体”、“集体二等功”、“规范化管理年和司法公正树形象活动先进集体”,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等称号,成绩的取得也是文化建设为工作人员思想上提供了源动力。我认为,法院文化可分为精神文化、管理文化、行为文化、学识文化、物质文化五个方面,下面,结合我院在实践中的做法,谈一下法院文化建设的路径。一是要着力加强法院精神文化建设

法院精神文化是法院先进文化的精髓,是法院群体的灵魂,它决定与支配着法院群体的价值取向,决定着法院群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这几年,我院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正是由于每个庭室、每名同志都奋发有为,锐意进取,不甘落后,勇争一流,形成了良好的精神风貌,推动了审判工作发展。这种优秀的精神文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我们结合审判工作实际,采取多种形式把法院精神文化要求贯穿于工作人员日常工作之中,使之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启迪。一是抓好集体教育。我院成立了雷打不动的“星期六学校”,集中学习上级文件、各种指示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做到经常化;采用参加专家报告会、演讲比赛、调查研究等生动活泼的文化形式,对工作人员进一步强化理论灌输。二是抓好个体教育。开辟了警示教育专刊,发布警示教育案例,防微杜渐,警钟长鸣,使广大工作人员守住思想道德防线;对工作中有失误的同志,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惩教结合,严格纪律,收到很好的效果。如一名同志送达裁判文书超期,受到待岗培训6个月的处罚。在工作中,我们抓早、抓小、抓苗头,真正起到了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多年来,我院没有发生一起严重的违法违纪事件。三是注重加强引导。当前,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诱惑很多,我们的审判权、执行权很容易成为“糖衣炮弹”攻击的目标,因此,不但要对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加强教育,还要对工作人员加强八小时之外的管理。如我院实施的“禁酒令”,严格禁止“吃当事人的饭、喝当事人酒现象”的发生,不但有利于法官公正办案,也在人民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二是要着力加强法院管理文化建设

管理出效率,管理出能力,管理出战斗力。法院管理文化凝结了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对于培养工作人员群体意识和规范工作人员道德行为有着重要的作用。我院各项工作按部就班、运转有序,主要是我们运用文化的形式把在长期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法院管理制度固定下来,形成公正司法的机制、清正廉洁的机制、奋发有为的激励机制。如我们大胆改革人事任免制度,改变“论资排辈”的用人机制,调动了广大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率先改变裁判文书的签发制,真正赋予法官对案件独立自主的裁判权,激发了广大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在审委会内建立专业审判委员会,实行审委会委员从具有法官资格的同志中考选等方法,确保了案件的公正审理;实行执行案件督办制、执行案件换人执行等工作方式,改变了“执行工作一人包办难监督”的情况,对于工作人员廉洁执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完善法院管理,我的体会是,必须要做到科学、制衡、激励、稳定。科学,就是要将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们的工作中。为了做到管理科学,我们每年都修订岗位考核办法等各项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出了制度管人、管事、管案的作用。制衡,就是要以权力制约权力,防止权力的肆意膨胀。在法院,就是要合理配置审判资源,既分工负责,又相互制约,构建起确保司法公正的法治管理模式。法院广泛实行的立审分立、审执分立、执裁分立等做法,就是一个很好的模式。激励,就是要形成一个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催人奋进的机制。在审判工作中,我院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同志,就要让他取得实惠,在职级提拔、荣誉授予、奖励发放等方面优先考虑。稳定,就意味着不朝令夕改。稳定的制度有利于建立稳定的工作秩序,有利于凝聚人心,形成合力。若按领导意志办事,制度经常遭破坏,则制度不成其为制度,起不到任何约束作用。

三是要着力加强法院行为文化建设

法官是社会的精英,不能没有文化品位。法官不但是现代司法理念的最先接受者和实践者,在努力完成司法理念转变的同时,还必须完

成个人品格上的飞跃。如果一名法官只懂得司法理论,但个人品格存在缺陷,终难树立起现代司法理念。当前,法官职业已是一个大众关注的职业,法官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引起当事人的注意。因此,规范工作人员的仪表、言谈、举止、交往,努力培养工作人员符合职业要求的行为方式很重要。在这方面,我院主要抓了以下方面:一是抓办公环境。法院审判庭、办公室

、荣誉室的设立,我们着重体现庄严、肃穆、整洁、高雅的职业特征,营造具有现代气息、法院特色的高品位的文化氛围;二是抓仪容仪表。我们要求工作人员从服饰穿戴、待人接物等点滴小事做起,养成符合职业特点的行为习惯。为了使工作人员对礼仪有新的认识,我院特别邀请了东营宾馆的礼仪教师为全院工作人员上了生动的礼仪课,对规范工作人员职业行为起到较好的作用。三是抓文明氛围的营造。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文体活动是法院文化的艺术化,能够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工作人员情操、提高修养。为此,我们建立了篮球场、期牌室、羽毛球场、网球场、健身房、图书室、阅览室等设施,经常性地组织工作人员开展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在全院工作人员中营造了宽松和谐的人际环境。

四是要着力加强法院学识文化建设

丰富的法学理论功底和厚实的文化底蕴是人民法院工作的基础。一个法院,法官素质不高或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创新和发展是不可能的。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的社会,加强教育培训,提高队伍综合素质显得尤为重要。经过几年努力抓教育,我们深感欣慰的是队伍整体素质上了一个新台阶。工作人员学历层次较高,有本科学历的占全院的88;审判人才丰富,法官46名,占全院的61。为了提高工作人员文化知识水平,我们鼓励广大法官继续深造,接受系统的在职法学教育,并通过加强高层次法官的培养、岗位培训、理论研讨、以考促学、庭审观摩、外出培训人员归来讲课等多种方式,不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对于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指定一名院党组成员靠上抓,政工科具体抓,凡是参加考试、培训,车接车送,虽然资金紧张,我们筹资40万元为工作人员报销了多年来的全部费用;对参加司法考试的工作人员,考前放假一个月,为他们提供充足的学习时间。通过强化教育,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有力提高了队伍法学理论水平。如在司法考试中,我们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3年,9名同志参加,4名通过,通过率高于全国33个百分点;2004年,16名同志参加,8名通过,通过率高于全国39个百分点,一名同志还考取了全省法院系统和全市的第一名。在宣传方面,成绩较为突出。自2002年至今,全院发表市级以上文章2431篇,其中国家级709篇,省级689篇,市级1033篇。

五是要着力加强法院物质文化建设

法院基础设施是法院文化的物质载体。优雅的工作环境,法官们会觉得“工作着是美丽的”。每名同志时时处处受到法院文化的熏陶,会提高对职业的认同感、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激发广大法官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在法院物质文化建设方面,我院主要抓了以下方面:一是抓好审判法庭的建设。审判法庭是向社会公众展示法院精神的主要窗口。我院建起了7000平方米高标准的审判综合楼,有大小审判庭21个。我们的审判法庭规模适中、布局规范、设施先进,在外观设计上以庄重、威严、明快为主要特色,使人产生敬畏、尊崇的感情。二是抓好办公场所的建设。良好的办公环境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使人身心愉快。我院每名同志不但有宽敞明亮的办公室,而且我们还增加了科技含量的配备,人手一台微机,安装了内部网、外部网和专用网三种网络系统,配备了监控、微机等先进设备,实现了无纸化、现代化办公,中央空调的使用也为大家创造了一个适宜的工作环境。良好的办公条件,使工作人员能够心情舒畅、精神饱满地投入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三是尽力提高法官物质待遇。院党组从生活上关心同志,每名工作人员都有了标准较高的住房;在资金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为工作人员发岗位津贴、鸡蛋票、液化气票等,虽然都是点滴小事,但体现了院党组的关怀。我院还定下规矩,实行党组成员每季度为工作人员办实事制度,尽力提高工作人员福利待遇;工作人员子女就业、家属调动工作等有困难,院领导也都会尽最大努力帮助解决。今年,我们还建起了法官茶餐厅,备有水果、饮料、点心等,每天定时开放,使工作人员之间增进了理解,加强了沟通,对培养工作人员文明的生活习惯也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某县法院文化建设经验材料

法院文化建设

加强法院文化建设

法院文化建设规划

法院审判文化建设

法院文化建设论文

关于法院文化建设

法院审判文化建设

×××法院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加强法院文化建设

《法院文化建设经验材料.doc》
法院文化建设经验材料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