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密县深入开展农牧区

2020-03-02 18:10:5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波密县深入开展农牧区“三个传帮带”活动全面增强基层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

2009年以来,波密县立足党建工作新形势,着眼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基础,深入开展了“三个传帮带”活动,不断增强全县基层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

更新观念,提升觉悟夯基础。为夯实基层组织服务群众的思想基础,波密县始终坚持从“认识”抓起,从思想上建党,积极搭建各类教育平台,引导基层党员群众更新思想观念,破除思想障碍,敢于打破农村保守的、落实的思想禁锢,勇于争做改革创新的带头人。一是传先进思想。组建10个思想政治工作队,每月定期开展2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思想促党建。利用10个乡镇流动党校、25个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等基础设施,适时更新学习内容,组织党员群众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经济知识、致富门路等。邀请12名创业有成、威望高的老党员、老干部、老劳模分三组在全县各乡镇、村、中小学开展巡回现身说法67场次,讲述党的关怀,畅谈发展变化,传播先进思想。2009年,累计开展思想教育120多场次,教育党员群众18000多人次。二是传方针政策。健全各项维稳工作长效机制,划分6个党员干部维护稳定责任区,责任区负责领导与群众“面对面”宣讲中央和区党委、地委关于维护社会稳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广泛开展基层平安创建活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组建了82个平安创建小组,6个巡回普法宣讲组,1215名党员群众自发组建95个调解委员会、84个治安联防队,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保持了社会局势持续稳定。2009年3月,波密县荣获“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称号。组建3个惠民政策宣讲组,进村入户宣讲党的惠民强农好政策,分析党为其带来的实惠,为每户群众发放了藏汉双语惠民政策一览表累计3945张,引导党员干部群众永远跟党走。2009年,波密县共落实各类惠民资金2000多万元。三是传致富信息。选派政治觉悟高、作风扎实、工作能力强的18名年轻干部到村任支部书记,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力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了解社情民意,调解矛盾纠纷,更新发展观念,理清发展思路,传送致富信息,联系协调各方,引进优势项目,培育产业大户。2009年,选派干部共传送致富信息200余条,引进项目32个,引进资金640万元,培育产业大户59户,促进群众人均增收490元。

深入一线,排忧解难促和谐。在全县各基层党组织中广泛开展“三帮”活动,着重解决社会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致富缺乏技术、看病就医难等问题,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做到与农牧民群众心连心、意相融,积极营造和谐融洽的党群干群关系。全县共结成帮扶对子205个,有120余户困难群众在对口帮扶下摘掉了贫困“帽子”,走上了致富之路。一是帮解困。实行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有针对性地提供支持和帮助。重点针对低保户、贫困户、贫困学生、患疾病、遭天灾、遇人祸的特别困难家庭,采取“一帮

一、多帮

一、一帮多”的形式开展帮扶工作,以促进家庭和睦、致富增收、农牧区和谐为目标,以“造血”为主、“输血”为辅,积极解决社会弱势群体的实际困难,提高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做到“只加劲、不松劲”,“帮扶一户、成功一户”。二是帮技术。分析各对口帮扶户的家庭实际情况,对有条件有计划发展特色农牧业生产的困难户免费实行农牧业种植、天麻种植等方面的技术培训,同时派遣科技特派员深入田间地头、农牧民群众家中,包教帮学,使帮扶户掌握1-2门实用致富技术,定点帮扶指导农牧业生产。对不具备发展农牧业条件的困难户实行中短期就业技能培训,优先推荐转移就业。2009年,全县共开办技术培训班21期,培训特困群众600余人次,选拔任用县乡两级科技特派员22名,科技技术服务覆盖面达到60%以上,派往村的科技特派员达到50%以上。通过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全面提升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壮大了农牧区文化、科技和管理队伍,有力促进了和谐农牧区建设。三是帮办

事。以灵活、便捷、高效为目标,在由县级领导负责联系各乡镇,2—3名党员干部具体负责,定期和不定期深入了解农牧民群众特别是困难户中了解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并尽力加以帮助协调解决,定期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第一时间、第一地点化解农牧区矛盾纠纷。同时县直机关实行“绿灯”机制,对困难群众办理日常事务时,时刻做到热情周到,在不违反规定的情况下尽量精简程序,提供便利,党员干部作风明显转变,亲民爱民帮民蔚然成风,党群干群关系得到进一步融洽。 示范带动,齐头并进促发展。紧紧围绕加快农牧区新农村建设、推动西藏经济强县建设这个目标,大胆尝试、开拓创新,结合实际提出“支部带协会、党员带群众、富裕带贫困”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和党员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农牧民群众发展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促进农牧民持续增收、农牧区全面发展。一是支部带协会。在参与协会发展中,积极向上级领导或上级业务部门协调联系,妥善解决协会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争取得到更大的重视和支持;加强协会自身建设,选齐配强协会带头人,通过举办农村经济协会培训班,为发展农村经济协会工作培养人才、培训骨干,帮助找准协会发展方向。在指导协会发展中,指导他们健全必要组织体系、建立相关规章制度和起草相关文件材料,帮助他们办理相关手续,实现规范运作,提升服务质量,切实做到“发展一个、成长一个、成功一个”。在监督协会发展中,通过强化目标考核、实行动态管理、严格督促检查等方式,指定专门副职村干部具体抓监督,促进农村经济协会组织全面健康发展,力争用3—5年的时间,形成覆盖全县农村的经济协会网络。2009年,全县新发展“天麻、松茸、糌粑、民族工艺品加工”等农村经济协会6个、村级集体经济实体12个,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960多万元。二是党员带群众。组织党员深入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之中,与群众同吃、同住,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积极引导农牧民因村制宜、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规模种植业和养殖业,组织农牧民进入市场,增强农牧民群众的发展意识,使他们在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实践中,进一步破除“等靠要”、“小进即满”的思想,切实增强致富创业的内动力,进一步密切了党群血肉联系。同时,建立和完善有关激励制度,对带动发展好、奉献贡献大、群众公认的党员,定期进行表彰宣传,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工作积极性差、群众意见较大的党员及时给予批评教育。三是富裕带贫困。按照“双方自愿、互惠互利”的原则,乡镇党委组织开展“富裕村带动贫困村发展、富裕户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活动,以身边的典型事例引导带动贫困村、贫困户解放思想,激发创业热情;积极引导“富裕村、富裕户”为“贫困村、贫困户”提供启动资金、致富信息、实用技术扶助发展。全县上下形成了“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的良好氛围。目前,结成富裕带贫困对子60余个,有4个贫困村逐步走向富裕,12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平湖市当湖街道加强“传帮带”推动大学生村官工作

为了使大学生村官能够更快地适应村、社区工作环境,发挥优势、取长补短、转变角色、融入融合,推动新形势下的农村和社区工作,当湖街道积极开展“传、

帮、带”活动,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开展以老带新结对子。每名大学生村官到村、社区后,都确定了一名村、社区老干部担任“师傅”,传授经验,结对帮扶,使大学生村官尽快熟悉工作环境,进入工作角色。

二是分片活动促提高。街道将36名大学生村官分成三个片,其中村1个片,社区2个片,各片分别由第

一、第二批大学生村官担任片长,定期组织召开片会进行交流,分片活动、加强沟通、共同进步。

三是召开例会传经验。街道建立了大学生村官月例会制,每月20日左右召开一次座谈会。会上,分类选择几名大学生进行发言,介绍开展基层工作的经验和感受,同时提出工作中碰到的困难问题和解决办法,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共同提高。

波密县考察报告

波密县残联工作总结

波密县残联先进材料

农牧区医疗工作开展自查报告1

交警大队开展农牧区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活动

关于在农牧区开展“争做模范党员”活动实施方案

西藏自治区农牧区医疗管理办法

农牧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制度

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宣传单

农牧区能人带动农牧民增收

《波密县深入开展农牧区.doc》
波密县深入开展农牧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