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议论文教学的有效性

2020-03-03 19:09:0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如何提高初中议论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 议论文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7A-

0052-02

议论文教学在初中阅读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有助于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条理性和严密性,然而,大多数中学生对议论文学习缺乏兴趣,究其原因,一方面与初中生缺乏逻辑思维能力有关,另一方面也与议论文教学现状有关。在实际的议论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将教学内容生硬地界定为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教学模式古板陈旧,不但没有营造浓郁的“情感场”,而且给予学生的自主空间较少,使议论文教学陷入低效甚至无效的困境中。新课标对初中议论文阅读有明确规定,要求学生能够区分观点与材料,并通过自己的思考进行分析与判断。目前的教学现状显然与这一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那么,初中语文教师该如何提高议论文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与思考。

一、巧妙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曾经指出,课堂的起始环节就好比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能给演奏和歌唱奠定良好的基础,也就走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在初中议论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抓住导入环节,巧妙设计课堂导入,将第一锤敲在学生的心灵鼓点上,激发学生的兴趣,带领学生积极走进文本,探寻议论文的精髓所在。

例如,苏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论美》这篇议论文,文章选编自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的名作《论人生》,写作形式属于随感,但蕴藏着哲学家对美的理解和人生的感悟。为了让学生进入文本的审美情境,笔者特意准备了两幅油画进行导入,一幅是意大利画家达芬奇的著名作品《蒙娜丽莎的微笑》,另一幅则是国内画家罗中立的作品《父亲》。笔者出示这两幅作品让学生进行自主欣赏,并引导学生思考:仔细观察这两幅油画,看看哪一幅画中的人物更美,并谈谈你对美的感受和理解。学生立刻有了兴趣,有的认为《蒙娜丽莎的微笑》中的人物更美,因为这种美透露出柔和与温暖,尤其是蒙娜丽莎的微笑,具有一种含蓄、典雅的美,具有永恒的魅力;有的则认为《父亲》中的父亲这个人物很美,他的美并不是外在的美,而是内在的美。

因为这幅画中展现的是一位勤劳的农民,虽然他脸部深深的皱纹、干裂的嘴唇、缠着胶布的手指这些外在是丑的,但却见证了他一生的劳苦,透露出他内心的顽强。正是这种饱经沧桑的细节之美触动了观者的心灵,感受到了岁月刻在贫苦农民身上的深深烙印。

通过两幅油画的导入,学生在强烈的视觉冲击之下,产生了欣赏兴趣,并根据自己的审美经验,对油画中的外在美和内在美进行思辨,既能够看到外在的情趣,又能够欣赏内在的理性,由此顺利走入文本之中,不知不觉与课文思想内容有效接轨,实现了议论文教学的有效性。

二、引导精读,梳理文本脉络

不同于散文、小说等形象、感性的文学类题材,议论文大多以说理为根本目标,写作形式抽象、枯燥,缺乏吸引力。根据这一文体特点,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就要加强精读引导,引导学生梳理文本脉络,感受议论文特有的理性色彩与论证之美。

例如,在苏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课文《成功》中,作者季羡林先生列出了成功的公式:成功=天资+勤奋+机遇,但他却没有将论证的重点放在天资和机遇两个方面。笔者进行引导:季羡林先生重点论证了成功的哪个要素?为什么?学生找到关键句子:“只有勤奋一项完全是我们自己决定的,我们必须在这一项上狠下功夫。”学生由此认识到,这篇议论文的重点是要论证勤奋这一要素。那么,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是如何论证勤奋是成功的关键要素呢?学生根据文本,发现作者例举了流传千年的故事进行论证,像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等。教学中,笔者发现这些故事由于时代的原因,对于初中生来说存在着一定的理解障碍,有基于此,笔者紧扣课文的论证环节进行精读引导,要求学生根据季羡林先生例举的简要事实进行资料搜集,并要求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将这几个故事串联起来,论证作者的观点。学生根据自己的语言习惯,对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等故事进行了这样的阐释:“晋朝车胤买不起煤油灯,就在夏夜里捉来萤火虫,借助这点微弱的亮光读书,最终有了骄人的成就;晋代孙康寒门苦读,寒夜里借助惨淡的雪光孜孜不倦,终究成为饱学之士;汉朝孙敬为了驱赶困意,不惜头悬于梁上,苦心求学;战国苏秦昼夜苦读,为防瞌睡锥刺大腿。这些家境贫寒之士,克服了一切困难,用知识武装自己,实现了平生所愿。可见,勤奋是实现成功的有效途径。”

以上教学,通过教师的精读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议论文的核心之中,梳理出议论文的写作脉络,并能够使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解读与品析,较为透彻地理解了议论文的整个论证结构,大大提升了对于议论文的阅读能力。

三、加强朗读,感悟文本内涵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朗读是初中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有效利用这一手段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内涵,提升语感能力。但在议论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对朗读的运用,使议论文教学陷入枯燥乏味的说教之中。为此,笔者认为,教师要结合文章的特点,通过朗读使学生理解议论文的深刻意涵。

例如,苏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纪念白求恩》这篇议论文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突出表现了白求恩大夫的共产主义精神。对于初中生来说,共产主义精神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要让他们理解这个概念具有一定的难度,更别谈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了。如何突破这一教学困境呢?为此,笔者在教学中设计了“对读”和“叠读”的朗读环节,让学生在朗读中进行深入体会。笔者先让学生找出描写白求恩共产主义精神的句子,学生找到相关的段落,如:“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的热枕。”笔者将这段话作为A组句子;接下来笔者又让学生找到描写与白求恩共产主义精神截然相反的句子,学生找到相关描写:“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别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笔者将这段话作为B组句子。接着笔者让学生对A组句子与B组句子展开分组对读与叠读。通过对比朗读,学生深入领悟到了白求恩所具有的崇高精神,体会到白求恩大夫的高大形象;在叠读“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一句时,男女生分组朗读,形成了二重唱。最后,笔者让学生齐读最后一句话:“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有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以上教学,笔者采用对读、叠读、齐读等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深入文本之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思想感染,深入理解了文本的意涵,实现了议论文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议论文教学是初中阅读教学的重点。语文教师不应仅仅为了应试而固守死板的“三要素”模式,将议论文阅读教学视为“鸡肋”,而要多在教学有效性上下功夫,先从导入环节入手,找准切入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积极开展精读引导,让学生梳理议论文的文本脉络,熟悉并理解议论文的写作结构;另外,加强朗读,将学生带入枯燥的议论文文本中,找到情感的落脚点,让学生在朗读文本的过程中获得精神上的洗礼。笔者相信,只要教师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教学重点,在此方面多下功夫,就一定能让议论文教学落到实处,提升学生语言运用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责编 秦越霞)

如何提高议论文教学有效性

初中议论文教学的有效性

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如何提高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有效性

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研究

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想法

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研究[1]

对提高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利用网络提高初中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初中议论文教学的有效性.doc》
如何提高初中议论文教学的有效性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