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妈妈笑了》教学设计

2020-03-02 13:47:3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燕子妈妈笑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

春天来了,小燕子也从南方飞回来了。瞧!(出示燕子图片)小燕子和它的妈妈正在说悄悄话呢!你们想知道它们说什么吗?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它们俩的课文。

2、板书:燕子妈妈笑了 。 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自主识字。

1、范读课文,提出要求。

小燕子做了什么事情?妈妈为什么笑了?学了课文你就知道了。

老师特别喜欢这个故事,想把这个故事先给大家讲一讲,读一读,大家愿意听吗? (老师范读课文。)

2、引导学生朗读。

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提到了哪两种蔬菜?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请同学们齐读一次课文,

师:出示图,你们观察一下这两种蔬菜生长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生:冬瓜躺在地上,茄子挂在枝上。(理解“躺”和“挂”)。 师:你们真会学习,知道从课文中找答案。

2、再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这两种蔬菜,燕子妈妈提出了一些问题,小朋友们,你们能把燕子妈妈的问题在课文中找出来吗?那么请再读课文,把燕子妈妈的问题用横线划出来)。谁愿意来扮演燕子妈妈,读一读燕子妈妈的第一句话呢?(指名读)

3、再读课文,找出小燕子的话。(出示课件)

(小燕子去菜园了吗?,去了几次?每次都有什么发现?请同学们再把课文读一读,找出小燕子的话,用波浪线划出来。)

找出了吗?去了几次(三次)

第一次发现谁来说:(指名说)

板书: 大

小 第二次有什么发现?

紫 第三次有什么发现?

细毛

小刺

4、指导朗读小燕子的话。

这一次,小燕子连最细微的地方都注意到了,小朋友们,当你们有一个新发现的时候,你的心情怎样呢?(高兴)。小燕子也有这么多新发现的时候,它的心情也会非常地高兴,现在你们就是小燕子了,小燕子快坐好,一起用高兴的语气把这三句话读一读,哪个小燕子愿意读第一句话?(指名读)

第二次发现谁来读?(指名)谁来读的再高兴点。

孩子们,我也听出来了,你们更高兴了。不错,可是你们能不能再去看一看,认真的看看,它们还有什么不一样?(指名读)

5、呀!这我可就不明白了,为什么你们第一次和第二次都没发现冬瓜上有细毛,茄子上有小刺,而这次却都发现了呢?(学生交流)

那么你们能不能用课文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小燕子是怎样观察的吗?(认真) 小结:小燕子一次比一次细致的发现,是因为它认真观察的结果,是它的认真才博得了妈妈高兴的笑了。

板书:认真

6、创设情境,指导朗读 (1) 扮演角色表演

哪个同学愿意和老师合作一起读读燕子妈妈和小燕子的三次对话呢?

(2)分角色朗读课文。女生读燕子妈妈的话,男生读小燕子的话,叙述部分齐读。

四、小结

借着学习这篇课文的机会,老师还想告诉大家,其实观察事物的方法有很多。除了可以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还可以用手去摸,用嘴巴尝,不光可以看外表,还可以看里面。对于一件事物,只有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才能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五、板书

16、《燕子妈妈笑了》教学设计

执教人:刘芳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了解燕子妈妈指导小燕子三次观察冬瓜和茄子结果有什么不同。

2、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产生观察的兴趣,并懂得对一件事物,只有认真、仔细地观察,才能对它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重难点:

让学生产生观察的兴趣,并懂得对一件事物,只有认真、仔细地观察,才能对它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 课时划分: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7、小燕子有这么多的发现,心情怎样?再读一读小燕子的话,体会说和叫的心情有什么不同。(读出三个感叹号所表示的语气)

8、燕子妈妈什么时候笑了?为什么第三次才满意的笑了? (第三次才满意的笑了,因为这一次小燕子观察的最仔细。)

四、课堂总结

读完课文,我们知道小燕子通过认真观察,知道了冬瓜和茄子有许多的不同,那我们来回顾一下。 综合题目一:

小燕子一共去了( )次菜园

第一次 它发现:冬瓜是( ),茄子是( )。 第二次 它发现: 冬瓜是( ),茄子是( )。 第三次 它发现:冬瓜的皮上( ),茄子的柄上( )。 综合题目二:

冬瓜是( )的,( )色的,皮上有( )。 茄子是( )的,( )色的,柄上有( )。

五、知识拓展

1、冬瓜简介:

冬瓜多产于夏天,为什么夏季产的瓜却叫冬瓜呢?这是因为在瓜熟之时,表面上有一层白粉状的东西,就好像是冬天所结的白霜,也是这个原因冬瓜又称为白瓜。可是现在的冬瓜表面很光滑,什么细毛也没有。那是因为要到了秋天打了霜以后才会有带毛的冬瓜,而且带毛的冬瓜是以前的旧品种了,现在也不种了。所以我们现在买的很多的冬瓜都是碧绿色的,没有毛的了。

七、板书设计

16、燕子妈妈笑了

冬瓜 大 青 皮有细毛

小燕子 仔细观察

茄子 小 紫 柄有小刺

1.认识1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 .学习小燕子认真观察的学习方法,能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3.学习自能读书的阅读方法,在学习中理解“认真、仔细就能有新发现”。

二、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学习读书方法。

四、课前准备。

给出预习提纲,预习课文。1.认生字。2.读课文。3.提问题。

五、教学过程: 2 师:遇到不认识的字你怎么办?

生:圈出来,看生字表上的拼音,也可以看查字表。

生:可以问老师,问同学。

生:还要把这个字多读几遍。

师:好!大家互相帮助,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就用我们刚才说的这些办法来解决。同时,给每一段标上序号。

(学生读书积极主动,教师巡回指导,并提醒个别精力不集中的同学。大多数学生读过两遍以后,教师叫停,总结表扬学生读书认真,仔细。)

目的:教师引导学生在读书中自己解决字音问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3、精读课文,分析课文

⑴指名读、个人读、集体读结合,再读一遍课文,质疑。

师:课文共有几段?( 生:共有八段。)

师: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看哪个小队的同学认真听,并用手指着字,读到哪儿,指到哪儿。(学生开始读,遇到读不顺的地方,教师学生一起帮忙,顺利读完,教师小结,并总结表扬学生读书认真,听讲认真。)

目的: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讲,培养良好的听讲习惯是极为重要和必要的。在学生读书时,师生一起认真听,帮助读书的同学读准每一个字音,真正做到了师生共同参与学习过程。

师:大家一起读读课文好吗?已经会读的同学,可以加上自己的感情来读,还不太会读的同学,只要用手指着,把每个字读对就可以了。

(学生一起读,有一句出现了困难,教师叫停,让学生把这一句连读两遍。课文读完以后,教师再小结,表扬学生学习认真,仔细。)

⑵引导学生再次读文,并汇报

师:再自己读读课文,读熟的同学可以一边读,一边想自己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想法。读得还不熟的同学,只要能继续练习把课文读会就可以。

目的: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教师两次提出了不同的读书要求,满足了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身心愉悦地投入读书中。

(学生认真读书,读完,教师小结后,就让学生发言,说出自己读书的收获。)

生:我知道茄子是小的,冬瓜是大的。

生:我知道茄子是紫色的,冬瓜是青的。

生:我知道冬瓜的皮上有细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

生:我知道了,小燕子认真观察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样。(教师板书“认真”两个字。

生:我知道燕子住在屋檐下。

(其余的答案差不多。教师及时小结每个学生的发言,表扬学生读书认真,肯定学生的回答。)

目的:学生在听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等多次练读之后,让学生畅所欲言,说出他们对课文的不同理解和认识。虽然幼稚,却是学生自己所得,朴实自然,毫无雕琢痕迹。

⑶随文识字,利用指名读、小组读、开火车读方式认读生字

师:同学们读课文很认真,课文中的词语不知道大家认得怎么样了,我给大家准备了一些,你们可以读读试试。

(教师用卡片出示词语,学生齐读,然后又找了几组同学开火车读,其余的同学跟读。)

师:大多数同学能认出这些词语。那么,把课文中的字拿出来,你能读出来吗?( 生:能!)

师:我请小组长帮助老师一起来检查大家认字的情况。小组长用每个同学的生字卡片来检查认字情况,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再告诉他怎样读。然后我们来汇报各小组检查的情况。(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教师巡回,了解各小组活动的情况,及时提醒个别贪玩的学生投入到学习中。大约每个组都检查完,教师叫各小长汇报检查情况,小组长很诚实地汇报,包括汇报他自己认字的情况。教师肯定小组长工作认真负责。)

师:我们已经会读这些字的同学,能不能帮助你们小组中那些还没学会的同学把这些字都读会?(生:能!)

师:怎么教?( 生:让他们读,遇到不认识的字,教他们读,把不熟的字还要多读几 遍。)

(学生开始学习。教师继续巡回查看,了解学习情况,组织学生都投入到学习中。大多数学生学完时,教师叫停,简单小结,表扬学生学习努力。让小组长说说自己小组中有那些同学有进步了。教师用卡片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会读的同学可以站起来读,学生读得很积极,大多数学生能读熟,个别学生不能全会读。教师小结,肯定学生努力的结果。)

目的:小组合作识字的办法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这是因为老师给小组长布置了具体的任务,使小组长明确了自己的责任。组长充分利用好学生手中的生字卡片一个个认真检查。学生通过两次不同要求的小组活动不但比较扎实地掌握了本课生字,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小组内学会了帮助别人,学会了合作。

⑷分段读文,重点分析课文内容

师:同学们学习很努力,老师很高兴,我想和大家一起读读课文,好吗?(学生很高兴地答应。)老师读第一段和最后一段,

二、

四、六段女生读,

三、

五、七段男生读。(师生开始合作。)

师:大家读得很好,你们同桌分段读读好吗?男生读

一、

三、

五、七的单数段,女生读

二、

四、

六、八的双数段,读完以后,说说谁读得好。(学生开始练读。读完后,教师让学生说说同学读得哪些地方好,学生积极说出同学朗读的长处。)

目的:认完生字的基础上,师生一起再次尽情读书,充分享受到读书的乐趣。

4、课外延伸,对课文进行体验与感受

师:课文读完了,我们知道小燕子认真观察,知道了冬瓜和茄子有很多的不同,我们也拿个冬瓜和茄子看看好吗?(学生兴奋。教师把准备好的小冬瓜和茄子拿出来让学生看,学生看到了冬瓜皮上的细毛和茄子柄上的小刺。)

师:我以前只注意到了茄子柄上的小刺,却没有注意到冬瓜皮上的细毛。你们呢?(学生纷纷说出自己观察到的和忽略了的地方。)

师:现在你们有什么想法要说一说吗?

生:小燕子做事很认真,我们应该向它学习。

生:小燕子飞来飞去,太累了。

生:虽然累,但它不怕累,还能一次次飞去认真观察。

生:燕子妈妈很聪明,她让小燕子去观察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样,小燕子经过锻炼,长大后,就会像她妈妈一样聪明。

目的:很显然,这次体验较之上一次深刻、全面。孩子们已经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根据小燕子一次次观察到的结果得出自己的认识)这种体验是孩子们通过认真读书得来的,是孩子们真情实感的流露。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这说明大家确实认真去读书了,能把书读明白。以后希望你们做事情也能这样认真。 板书: 燕子妈妈笑了 (仔细、认真) 茄子 冬瓜

第一次 小 大

第二次 紫 青

第三次 柄上有小刺 皮上有细毛 反思:

在本节课中,我注重阅读和识字的教学,注重学生读书识字的过程,注重学生良好读书习惯的培养和情感体验。怎样在有效的时间内解决读书识字这个难点,这是我一直困扰的问题,但我引导学生通过多次扎扎实实地读书(一节课学生读课文有七遍之多),达到了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目的。学生从听读,到自己读,从需要别人帮助到读流畅再到获得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这个过程是多么重要!其实读书的过程既是学生识字的过程,又是学生积极思维,获得情感体验的过程。我没有精彩的语言,没用精美的课件,在课堂上全身心去指导学生认真读书,同时注意让学生认真听讲,认真参加小组活动。师生间亲切交流,平等对话,共同把“认真”二字贯穿课堂始终。 细细领悟课文内容

1、师:小朋友们,谁知道什么是菜园?菜园里都有什么?菜园里的这些菜都有一个统一的名称叫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评价)

2、师:小朋友真聪明,他们都有一个统一的名称叫蔬菜。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两种蔬菜,看看他们是什么?(出示课件:冬瓜和茄子对比图) 学生齐声回答:冬瓜、茄子 师:冬瓜是怎么样长着的?茄子呢? 生:冬瓜是躺在地上的,茄子是挂在枝上的。 (师适时用手做出躺、挂的动作)

师:还有什么是躺在地上的?什么是挂在枝上的? 生:西瓜是躺在地上,苹果是挂在枝上的。 ……

同学们观察的很认真,说的不仅仅是蔬菜,还有水果。让我们看看课文中的小燕子是否像我们班的小朋友一样认真吗? 再次大声的读课文。思考:(1)小燕子一共去了菜园几次?

(2)它都发现了什么?把燕子妈妈说的话用横线划出来,把小燕子说的话用波浪线划出来。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设计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设计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设计

燕子妈妈笑了 教学设计

燕子妈妈笑了 教学设计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设计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设计

燕子 妈妈笑了教学设计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设计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设计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设计.doc》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