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冒尖尖 文档

2020-03-01 19:37:1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竹子冒尖尖》

2、创编表演 【教学目标】

1、学唱江西民歌

2、用不同的方法表现出三拍子音乐的韵律感 3学会运用体验、表演的方法了解不同的民歌。 【教学重点】 学习用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江西民歌《竹子冒尖尖》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律动进室

2、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数高楼》

1、复习采茶舞动作

2、师生共同表演舞蹈《采茶灯》

三、新授《竹子冒尖尖》 歌曲

1、谜语导入 植物)【谜底】竹子

23、说说听到的内容

4、揭示课题“竹子冒尖尖”

1描绘歌曲内容的图片

2、教师介绍竹子之乡——江西并请说说竹子的妙用

3、找找教室中的竹制品

1、感受歌曲的节拍 A拍 B、用不同的方法表现三拍子的强弱 移动重心

拍击强弱

划竹排

踏点步

2、师生共同选择一个方法表现三拍子的韵律

3、拍击节奏

4、跟音乐拍击

1、哼唱旋律 说明:竹子之乡——上让学生在教室中找找竹

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打好歌曲学唱的基础。

用lu轻声的哼唱歌曲的旋律

2、师生接唱 句乐句

3、学唱歌词 A、跟读歌词

B、师生齐读歌词 C、跟着伴奏音乐读一读

4、轻轻的演唱歌词

5、难点指导 指导学生演唱学生没有唱好

6、完整的演唱歌曲

7、即兴表演 A 用舞蹈动作表现

B用打击乐器表现

C用歌声表现

五、课堂小结 竹子之乡——

体验、理解后抒发了自

一年级音乐教案——第三单元——歌曲《一对好朋友》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歌曲《让我们手拉手》,感受生活中的乐趣和同学之间的友谊。

2.听唱法学唱歌曲《一对好朋友》,引导学生探索歌曲应以赞美的情感完整地演唱,声音要亲切自然,并用动作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

唱好歌曲,通过自编动作与活动,引导学生自创动作和在歌曲的空拍处加上小动物的叫声,使歌曲的演唱更为生动有趣。

教学方法

听唱法、练习法、表演法、启发引导式、竞赛、合作„„

教学准备

手风琴、课件

养成教育训练点

音乐课堂常规练习;引导学生在创编中独立完成,养成开脑脑筋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音乐课堂常规练习

1. 随乐曲自编动作练习(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动作自创)。

2. 音乐课堂常规要求:坐姿、站姿等。

3. 复习以前的课堂内容。(唱游为主)

二、新课学习

1. 听歌曲录音《让我们手拉手》;

(要求同学们聆听时能创造性地运用打击乐节奏或者韵律拍子为歌曲伴奏)。

2.再次完整地聆听全曲

要求学生听出歌曲所唱内容是什么?歌曲的情绪怎样?

3.教师范唱

提问:歌曲所唱内容是什么?歌曲的情绪怎样?

4.教歌词

5.按节奏读歌词

6.学生跟琴声模唱学习歌曲两遍

(教师随时纠正错误)

提问:伢伢和小妞妞现在的心情怎样呢?让我们再来听听歌曲感受感受,请你随着歌曲轻轻地拍击节拍。

随着歌曲准确地轻轻地拍击节拍。

进一步熟悉歌曲旋律,感受歌曲情绪。

7.比赛

现在我们来分小组演唱,比一比哪一组学得快。再请你说一说每组的优点和缺点在哪里?

分组演唱并积极展开评价。实现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8.自编游戏表演歌曲《一对好朋友》

(引导学生在乐句结束处加上牛或鸭的叫声)

9.从学生的自创运用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也可通过抽查让大家比赛)

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评价同伴

三、小结

鼓励与表扬,指出不足之处。

教学反思:

这首歌曲中有四处附点节奏,在教唱之前,我让学生把歌词中的重点字圈起来,然后让他们观察老师为什么要让圈起来?与其它地方有什么不同?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们重点练习这几个关键的字的音长,为学歌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歌曲的最后一句带有反复记号,我并没有讲,只是让学生猜测一下老师为什么要在这里唱两次?而其它的地方只唱一次呢?学生们兴趣大增,都睁大眼睛在歌曲中找答案。然后我才告诉他们这里就是一个记号在起作用,它的名字叫——反复记号。

在课堂上把音乐知识寓于歌曲教学中,既不枯燥,又能很顺利的完成,而且印象还特别的深刻。

竹子冒尖尖教案

工作总结竹子

竹子的精神

竹子的歇后语

郑板桥竹子赏析

竹子 内容简介(优秀)

竹子(450字)作文

竹子励志故事

竹子swto分析

小谈人才的“拔尖”与“冒尖

《竹子冒尖尖 文档.doc》
竹子冒尖尖 文档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