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头镇林业调研报告

2020-03-03 14:34:3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桥头镇林业调研报告

桥头镇在经济上是小镇,但在生态建设上却是大镇,林地面积30余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2.1%。林业作为生态保护核心、经济发展的支柱、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肩负着改善生态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双重使命,事关农村发展,事关“绿色桥头、富裕桥头、和谐桥头”建设,是实现环境发展与社会发展统一的关键纽带,是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和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据科学统计,森林的生态效益大于其自身经济价值的10倍以上。林业在生产、生态、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构建健康和谐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良性循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桥头林业现状

桥头镇被喻为井冈山下“小桂林”,京九线上“大花园”。桥头是江西省用材林基地乡镇、全省环境乡镇,正在申报全省生态乡镇。境内自然资源和物产丰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约23℃,年平均降雨量1680毫米,无霜期260天左右。林业不仅是桥头镇的重要产业,也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及其重要的地位。桥头镇地处山区,依托山林资源的丰富性,坚持“发展在山、希望在山、潜力在山”,因此,绝不能忽视桥头林业的重要性。

桥头镇全镇耕地面积15429.35亩,林地面积317509亩,其中公益林95133亩,商品林222237亩,有林地为317509亩,森林覆盖率达82.1%,其中毛竹61550亩,杉木210050亩。阔叶树45909亩,阔叶树主要以楠木、樟树为主。全镇现有楠木14500余亩,分布在小山、店前、津洞、春和、中坪、毛家等村,其中小山以楠木林为主,现有2800亩,闽楠树高30-40m,直径30-50cm。

全镇以林业经济为主,是全省主要用材林基地之一。2005年,全县林权制度改革率先在桥头镇搞试点,2006年底基本完成发证任务。据统计,至今全镇共发放林业产权证1.6万余本,勘界率与发证率都达98%以上。同时,拥有林地500亩以上的林业大户10余户,100亩以上的林业大户100余户。

目前,我镇年产杉木1万立方米,毛竹100万根,林业年产值1000多万元,占我镇社会总产值16%以上,农民人均收入大部分来自林业。依托山林资源丰富,天然牧场广阔优势,在养殖品种、技术和规模上得到较大发展。到目前为止,全镇有湛口的红菇基地、水坑的青苗基地和灵芝基地、津洞的西瓜和香菇基地、毛家的肉牛基地、东山与春和的蜂蜜基地和石蛙基地、店前和中坪的毛竹基地及造纸基地,还有桥头、南车、雪山等三个国有林场和一个镇办林场。

二、基本做法与典型经验

1、突出重点,科学规划,有序推进林产业发展。数量充足、布局合理、结构科学、质量优良的各类森林覆盖,才能发挥生态系统整体防护功能,才能构筑良好的森林生态屏障;建设林木利用率高、产品增值效益明显、产业链条长、符合现代林业发展要求的企业,才能较好的联结带动农户增收,才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经济优势,因此,建立符合镇情、林情的发展思路与制定科学的产业建设规划,走有序、可持续发展之路是现代林业发展的精髓。我镇根据区位、气候等优势,确立了速生丰产林基地、特色经济林基地、绿化苗木基地等系列基地建设规划,并始终如一的坚持,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作用,为我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注入了活力。

2、明确责任,严格落实,建立起有效的考核机制。我们实行各级领导干部任期林业产业目标责任制,签订责任状,将林产业成绩作为政绩考核重要内容,每年按制定的考核奖惩办法,严格考核并兑现奖惩。责任制的建立和完善,强化了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

3、调整结构,靠山致富,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焕发出群众空前的造林、营林、护林热情,投资发展商品林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热门”;木材深加工基地及木材交易市场整体功能进一步完善,推动了林业服务体系、经营体系、森林资源管护体系和流转体系的建设,加速了林产业结构升级和良性循环发展,使林业收入成为农民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事实证明,林业既能显现生态、社会效益,又能很好发挥经济效益,实现脱贫致富目标。

三、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2005年,我镇率先开展林权改革工作,通过林改,林农都基本上拿到了林权证,造林积极性大大提高。目前,桥头镇林地面积约31.7万亩,人均拥有林地面积约21.2亩,林业在发展我镇经济中占有较大优势,但由于种种原因,资源优势并未转化为经济优势,林业资源整体开发利用仍处于相当低的水平。

1、产业化结构不合理,科技含量低

目前,我镇林业产业中,第一产业比重大,

二、三产业滞后,第二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龙头企业少,产业链条短,科技含量低,结构不合理,特色林业经营没有做到集约化,加工企业多以原材料初加工或粗加工为主,技术和工艺落后,经营方式粗放,原材料利用率极低,产品增值效益不明显,缺少生产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联接带动农户能力强、具有一定规模的龙头企业。特别是我镇山区较多,农民“靠山吃山,山不致富;希望在林,林无产业”的现象还存在,林业产业化建设滞后,未能真正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经济优势。

现代林业注重林业科技含量,尽管我镇在林业科技培训、新品种推广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由于受基础设施、资金投入、造林条件等多方因素制约,林业科技含量不高,林业科技水平与现代林业发展存在较大差距。

2、林业产业化投入少,配套体系建设落后

目前虽然我镇逐年加大对林业投入,积极争取国家生态建设投资,但投资主要侧重于生态建设,用于产业建设的投资少,政策性贷款争取难度大,木材深加工基地及木材交易市场的建设跟不上市场步伐,加工企业处于融资难,无法正常存储木材原料,造成企业生产效益低,挫伤发展热情,也影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林业的发展需要配套的体系建设,目前,我镇林业市场建设跟不上,经营规模小,标准化、规模化程度低,存储能力和流通服务水平相对较差,影响着林产品的流通,同时,林业技术、信息、生产资料服务体系不完善,先进的林木培育技术、林产品加工利用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普及应用落后,不适应新阶段林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3、林业管理机制不活,机构不健全

林业工作涉及面广,技术性强,工作难度大,肩负林业执法、资源管理、公益服务等管理职能,目前机构设臵不合理、体制复杂等因素严重制约了林业发展。

随着全镇林业建设的发展,林政案件、林地纠纷增多,林业行政执法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而我镇林政执法主要依靠森林公安派出所、林业工作站协助,目前尚未建全林业执法机构,导致重大林政案件无法介入调查,不同程度影响林政资源依法管理。

三、对策及打算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课题,林业具有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一亩树林,每天能吸收67千克二氧化碳,释放49千克氧气,一亩树林,一个月可吸收二氧化硫4千克;一亩树林,一年可吸收灰尘22吨至60吨;一亩树林,直接经济产值可达500元/年。坚持可持续发展,以自然资源为基础,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协调,达到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健康发展与繁荣,实现桥头镇由林业大镇走向林业强镇道路。

(一)、坚持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森林有多方面的功能,社会有多样化的需求,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有机统一起来,以保护生态为主、同时兼顾林业企业的效益,保护林农的利益,做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生态建设中不忘发挥产业功能,在产业发展中不忘兼顾生态要求,把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更好地结合起来、统一起来,实现共赢互补。

1、以公益林、自然景区为重点,实施生态林管护。紧紧围绕全镇生态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坚持保护与治理并重的原则,进一步落实生态林管护制度,加快生态项目实施进度,加大生态治理力度,使全镇的生态建设取得明显的成效。抓好现有国家、省级公益林的重点生态管护。认真做好林地普查和病虫害测报工作,有效防止各类病虫害的发生,把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严格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进一步加大植物检疫检查力度。

2、以退耕还林成果巩固为关键,提高林农发展林业的积极性。退耕还林是保障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补充。要进一步加大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宣传,提高林农对退耕还林项目的认识和参与的积极性;要加强退耕还林项目的技术指导,引导林农自觉加强对退耕还林地的管理,指导农户采取合理的管护措施,确保退耕还林建设成果;要针对部分地块自身条件不够、苗木不适宜生长的实际情况,及时更换树种,避免退耕还林面积的再度减少。

3、以项目建设为支撑,积极对上争取,增强林业发展后劲。当前,要加快林业发展,离不开项目的支撑。要抓住项目建设不放松,增强林业发展后劲。一是切实抓好现有项目的实施。对已经实施的退耕还林、公益林、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项目,及时总结和宣传,并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反馈,争取更大的支持;对正在实施的项目,如中低产林改造(抚育间伐)项目,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障实施并产生效益。二是积极争取新项目。紧密结合我镇的林业实际,及时编报项目对上争资;及时了解和掌握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的项目安排,争取更多份额。

(二)、坚持好字优先,抓好林业产业化及配套措施的实施 我镇的林业产业化还处于起步阶段,产业化水平还较低。因此,要加快林业产业化建设,调整和优化林业结构,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特色林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1、加快推进林业产业结构升级。我们应坚持开发利用与资源培育保护相统一原则,以“大地增绿、农民增收、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为目的,从增加林业贡献率着手,优化资源配臵,加快形成以森林资源培育为基础、以精深加工为带动、以科技进步为支撑的林业产业发展新格局。

2、加强对林业产业发展的引导和调控。镇党委、政府和林业部门要根据市场需要、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充分用好用活产业发展政策,争取项目,增加投入,并制定配套的扶持政策,引导产业健康发展,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

(三)、理顺林业体制机制,全面加强资源保护和管理

林业发展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是毁林严重,管护跟不上,理顺林业管理各项机制,坚持依法治林,认真宣传《森林法》等一系列林业法律法规、政策,打击破坏林木的犯罪分子,保护林木所有者的合法权益,维护林业生产的政策秩序。

1、以林权的依法有序流转为切入点,激活林业发展机制。在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权发证的基础上,规范林权的依法、有序流转,激活林业发展机制,促进林业发展和林农增收;加大力度,搞好政策宣传。把林权流转的意义宣传到千家万户,“让栽树人受益”的好处深入人心,把农民和社会力量参与植树造林、发展林业产业的热情激发起来;把政策推动与依法治理紧密结合。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规范林权市场,依法变更林权转让手续,依法保护投资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努力培育林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2、以依法治林为保障,加强限额采伐管理,加大林政执法力度,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逐年科学合理适度安排人工林的抚育间伐,提高林木的年生长量和亩效益,减轻生态建设的压力,增加林农收入。切实加强限额采伐的管理,规范审批程序和操作规程,确保有序采伐。同时,加大林政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种破坏森林资源和扰乱林业生产经营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为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强化自然生态保护,坚持在保护中合理利用,在利用中积极保护,实现二者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坚持“约法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的方针,积极推进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促进桥头林业逐步向基地化、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方向发展,使桥头由林业大镇向林业强镇转变,从此走上又好又快的良性发展道路。

林业调研报告

林业调研报告

林业调研报告

林业调研报告

桥头镇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调研报告

林业生态建设调研报告

林业现状调研报告

乡镇林业调研报告

林业产业调研报告

乡镇林业调研报告

《桥头镇林业调研报告.doc》
桥头镇林业调研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