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评价教学问题与建议

2020-03-02 12:29:5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中学作文评改中的问题与建议

专业: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学号:姓名:王彦芳

201311000261

中学作文评改中的问题与建议

摘要:作文评价是一个直接指向作文教学、直接调控作文教学发展趋势与进程的过程。特别是在中学作文教学中,作文评价是对学生写作兴趣、写作水平、写作问题最直接的回应。但现在中学作文教学中的作文评价存在这明显的问题,如语文教师未能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及时或适当的评价,评价脱离具体的写作目的,评价标准不尽合理等等,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国外与国内作文评价标准,教育名家的作文评改方法,对作文评价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作文教学;评价;评价标准;建议

一、作文评改的目的

作文评价是对学生作文的系统描述及其优缺点或价值的评定。从对教育评价和作文评价本质的考察中,我们可以概括出作文评价的目的,首先在于“发展”,一方面是学生作文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是作文教学自身的发展,其次才是“选拔”,即为汰劣选优提供客观、准确的实证材料。张志公先生在《谈作文教学的几个问题》一文中作了很好的概括:“中学语文教学所要培养的,是一个青年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必须具备的一般的写作能力,也就是内容正确、文从字顺、条理清楚、明晰确切,能够如实地表达自己的有用的知识见闻、健康的思想感情的能力,而不是专门从事写作的文学家的文学创作能力,虽然也不应当排斥少数中学毕业生日后从事文学创作活动的可能性,并且应当注意发现有这方面才能的学生,给予必要的指导。”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使学生作文“内容正确、文从字顺、条理清楚、明晰确切”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学生“如实地表达自己的有用的知识见闻、健康的思想感情的能力”的基本措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作文评改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写作态度与习惯,进一步掌握写作方法,领悟写作规律,提高写作水平和书面表达能力。

二、作文评改的现状

从我国一线教学的现状看,教师对学生作文进行批评式的作文批改,甚至是不评改。评改标准可操作性差,作文评价缺少科学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作文评价标准(以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为例)中存在的问题 中学作文教学中,特别是高中对学生作文的评价是按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来实施的,因为在高中阶段,作文教学目的直接与高考作文挂钩。从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看:作文评分准则是一种“分级分项分等评分”,是在原来的“整体评分”和“分项分等评分”基础上发展来的。这种“大而全”的评分便准,实则“多而无用,大而不当”,更有逻辑上的硬伤,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之间是无法绝然分开的。比如:“符合文体要求”与命题中“体裁不限”的要求相矛盾。《考试说明》要求“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但是,依据内容决定形式的写作原则,学生完全有可能根据表达的需要创造出一些“变异”的文体来。在“合体”的基本要求和“创新”的发展要求之间,评分者该怎么取舍,所以表现在具体操作上作文批改,教师给予学生的往往只是一种单纯的文字性评价。在这种评价中,教师的指导又常常不够清晰明确,比如 “主题不够鲜明突出”, 用这样笼统的语言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反馈,既不能明确指出为何不够“鲜明突出”,又没有为学生“如何做”指明方向。于是,很多点评对于学生来讲不痛不痒,不过是过眼云烟,往往不能使学生对问题有一个更明确、深刻的认识,学生很难在这样的评价中获得提高。

(二)作文评改的封闭性

对于评改作文,叶圣陶也曾明确指出:“‘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本人,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传统上对作文批改存在一个认识上的误区。而现在,这个认识依然有很大的影响力,很多老师都把作文批改视为一个封闭的、由教师独立操作的环节,认为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的参与,不方便操作,且收效甚微。所以,尽管作文批改让很多老师觉得十分辛苦,但大家既不敢也不愿让学生“越雷池一步”。于是,作文批改就变成了一个由教师指向学生的单向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学活动成了只有教师意见的“一言堂”,而学生只扮演了一个被动接受者的角色。学生游离于作文评改这一学习活动之外的现状,无疑是造成“作文批改”低效率的重要原因。

(三)作文评改中“懒”的问题

在现在的中学作文教学中,“懒”的现象非常明显,一方面表现在教师自身的“懒”。由于面对着升学的压力,中学语文教师的日常工作量非常大,教师在作文批改中就非常懒,我曾在辽宁鞍台安高中实习,在高一的一个学期中,共写过两次作文,一次是月考,一次是期中考试,在一个学期的语文教学中,没有作文教学,所以更谈不上作文评改。另一方面表现在学生的懒惰。高二年级的作文训练中,由于训练量大,教师不可能进行仔细评改,这就出现了学生互评的现象,在互评作文中,大部分学生相当认真,能按照老师的要求评改,但有一些学生在评改中马虎、敷衍了事,认为别人的作文不值得看。评作文的时候就是应付老师,应付同学,评语就是“结构完整、语句通顺、中心明确”之类的套话。这类同学评改作文时处于被动状态,潜在的评改欲望没有被挖掘出来。高一的学生还有一定的评判、赏析能力。他们的潜意识里有一种错误的思想指导着,即同班同学的作文比自己高不了多少,自己的作文如果有不好的地方他们也看不出来,只有老师才能看出来,所以干脆不作为。

总之,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没有合理的评价标准,作文批改流于形式,无疑将失去对学生作文最有效的评价与反馈,使学生失去了一个改进与提高的机会。学生写作得不到教师准确或者是有效的回应,学生的写作兴趣就会被降低。

三、关于作文改的建议

如何将作文批改的效果最大化,在作文教学的这一重要环节中实现有效教学,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很重要的课题。这也是现在一线语文教师和即将走向教师岗位的准教师们要思考的问题。

(一)关于评改标准

作文评改需要一个可操作性的评改标准。针对中国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多而无用,大而不当” 可操作性差的问题,我们可以吸收国外作文评改标准的优点。例如美国的SAT(学术能力评估考试)评分标准就有我们可以吸取的地方。美国的SAT(学术能力评估考试)评分标准可以概括为有六项:考生的批判性思维;文章是否能够发展自己的论点,考生自己能否可以有逻辑、清晰的例证来说明自己的论点;文章的首尾一系列的推演中,能否使论点深化;文章的组织有序;论题的主旨是否突出以及文章能否灵活自如的推进;文章的结构发生变化,所用语词要丰富。由美国的SAT(学术能力评估考试)评分标准看出有一个主要的线索贯穿其中,那就是对考生批判性思维和独立判断能力的考查,简洁并且实用,可操作性强。例如我们看美国的满分作文评改,而从2005年美国满分作文的评语看,美国作文评改的重点集中在短文使作者的写作能力得到明显而充分的体现,表现出了过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再有是“作者流畅地以时间为序叙述了马里奥•勒米厄的故事,有力地支持了这个观点”。最后对总体评价,这篇短文条理清晰,前后一致, 用词多样, 准确而灵活, 句式结构也很丰富, 体现了作者较强的语言应用能力,最后这篇优秀短文获得满分,非常自然。美国的评分准则有我们学习的空间。比如针对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分开评价,内容和形式也是分开评价的不足,应该把评价标准的“发展等级”与“基础等级”相结合,评价作文的形式和评价作文内容相结合,以评价作文思想内容为主。虽然在短时间内无法真正做到发展等级与基础等级的紧密结合,但可以通过分值的调整来实现。如2007年湖南形成的“内容25分+表达25分+特色10分”的新评分标准就是分值调整一个很好的范例,强调了对基础的考查,避免导致教师在教学中,把注意力过多的集中到“特色分”上来,不注重考生的个人情感。再有提高作文评分准则的可操作性,评论的重点要突出等。

(二)吸收大家作文评改的方法

目前中学作文评改的现状是封闭性,针对教师封闭性的评改现状,我们可以学习教育名家的评改方法。例如江苏省特级教师蔡明针对作文教学中的四个重要步骤,即“初作、互批、反批、重作”进行了相关作文教学法的实验。追求各个层次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结合,认为批改作文是一个多侧面、多层次的心理综合体。而其中的“互批”强调层次的处理。讲究人文解道、因道悟文以及品文求佳三个层次。要求层层推进,拾级而上。学生通过批而学会自批,在互批与自批的过程中培养阅读理解和鉴别欣赏的审美能力。反批是针对已经批过的作文,通过修改和评语进行反驳,以达到培养学生思维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作到无疑处生疑。

上海特级教师肖家芸提出:作文评价要树立科学发展观。认为学科的发展在于互动共进,作文的批改应该以作文的安排为前提,好的安排出现好的的批改。重点突破,讲究实效,作文的评价应全程一致,作与得相结合,步步为营。让学生重点从量的积累、质的解剖、感的体验、规则的把握入手,进行重点突破。在以实践为基本的情况下,领悟到作文的真谛。确保作与得相结合的实效,又不会加重老师的负担,改变传统教学中的详批与讲析的方法为团队\"导一作一改一评一补\"一体化的案例法。

这些教学名家他们的观点都对作文评价这个课题提出了精辟的见解,给我们提供了坚实的作文评价教育改革的实践基础。

(三)作文评改中评语要有温度

人都是从中学走过来的,每当一篇作文交到语文老师手上,无论是教师评改还是学生互批,学生最期待的是教师或同学给自己的回应——评语。教师和同学是怎样在作文评改中对待学生稚嫩心灵的呢?这是很值得拷问教育工作者的问题,然而现实未免令人很痛心。在各种各样的繁忙和烦躁的面前,我们教师失去了对待纯净灵魂的耐心,而且毫无罪恶感。学生作文本上的评语是“主题鲜明,文章完整,注意个别句式和错别字”等毫无温度的语言。所以教师在做评语时,一定要有好的导向,积极培养学生的写作顺序。例如上海市学生优秀作文《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教师评语是这样的:“这是一篇限时的考场命题作文,该生在短时间能构思出这样内容丰富,层次分明,文笔流畅的作品,和小作者平时的细心观察是分不开的。更难能可贵的是,小作者通过儿童清澈的双眼,来观察成人的社会,有些疑惑,也是思考,但无时不在跳动着一颗的童心,天真而可爱。篇末,小作者又抒发了对家乡的热爱,真切而自然,从而升华了整个文章的立意。”这位老师对学生的作文做了积极的回应,肯定了学生所做的努力。“更难能可贵的是,小作者通过儿童清澈的双眼,来观察成人的社会,有些疑惑,也是思考,但无时不在跳动着一颗的童心,天真而可爱。”评语触摸到学生的心灵,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更容易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

总之,必须找到一个恰当的途径为教师提供充足的作文评价时空,加强教师对作文评价的认识,促使老师的有效评价更见成果。其次,学生必须养成善于通过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积累作文素材的良好习惯,多用心,勤思考,多写勤练。再次,习作中最好的评价就是从“人”出发并最终落脚于学生作文中对“人性”真的叙述,善的描写。

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小学数学教学建议与教学评价

小学数学教学建议与教学评价

小学数学教学建议与教学评价

小学数学教学建议与教学评价

高中教学设计评价

小学数学教学建议与整体评价

14 问题与建议

库房问题与建议

管理费用问题与建议

《高中作文评价教学问题与建议.doc》
高中作文评价教学问题与建议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