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夏季学生溺亡调研报告

2020-03-02 08:30:0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防范夏季学生溺亡调研报告两篇

防范夏季学生溺亡调研报告两篇

夏季,是溺亡事故的多发季节,家长们一定要注意! 【一】

当前,随着天气逐渐转暖,雨季即将到来,已进入中小学生溺水事故的高发期、危险期和易发期。为防范发生学生溺亡事故,县政府要求各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共同努力,加强安全教育、隐患排查、环境整治工作,切实保障广大中小学生的人身安全。我县就如何有效预防青少年溺水进行了深入调查了解,现形成以下措施:

一、基本情况

xxxx县位于湖北西部,是全省29个山区县之一,国土面积1752平方公里,辖6镇1乡、102个村、15个社区委员会,总人口19.5万人。现有中小学24所,其中:小学14所,初中6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普通高中1所,职教中心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23所。在校学生19309人,其中在园幼儿3964人;在岗教职工1938人。

二、隐患分析

从我县以往夏季发生的青少年学生溺水情况看,此类事故多发于沮河沿岸,主要是洋坪镇老君小学至鸣凤镇一带水域和极个别地方的沟渠堰塘。事故发生主要原因是:夏天正值全县中小学暑假期间,回乡学生由于自制力不强和家长疏于管理所致,尤其是父母都在外打工的留守学生,把学校老师和家长的告诫当作耳边风,更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2011年暑期,我县茅坪场镇中心小学一汪姓学生私自结伴到水塘边玩耍,不幸跌入水中,等家人赶来抢救起来时,已经死亡。同时,这些安全事故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不幸,令人十分痛心。

三、应对措施及建议

青少年溺水事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结合我县的情况,学校、社会、家庭应尽一己之责,共同构筑起预防青少年溺水的安全防线。

(一)高度重视,科学预防。一是我县应成立由分管县级领导为组长,教育、安监、公安、团县委、水务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预防青少年预防溺水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预防青少年溺水工作。二是各成员单位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做到早安排,早部署,扎扎实实的开展好预防各项工作。如召开部门协调工作会议、下发预防青少年溺水文件、多层次签订预防青少年溺水工作责任书、印发预防青少年溺水工作宣传单等。三是重点搞好暑假前预防青少年溺水教育。中小学在暑假前利用班会课、法纪安全教育课等,广泛深入地对中小学生进行预防溺水,珍爱生命的教育,促其从思想深处认识到溺水的危险性、危害性,提高防范意识,增强自身约束力,从根本上拒溺水事故于度外。四是规范办学行为。暑假期间严禁补课,避免学生借口参加补课而脱离监护人监管,以致发生意外。五是严格要求中小学生做到“四不游泳”,即:不在无家长和老师带领下私自下河游泳;不擅自与同学结伴下河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无安全保障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二)密切配合,联防联动。县直、各乡镇相关部门(公安、安监、水务、教育)等相关部门要按照县预防溺水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安排,根据各自担负的工作职责,围绕学生安全教育做好隐患排查、督促排查工作,全面清查辖区内的水域;对学生可能出入的活动场所,摸清实际情况,督促责任单位采取防护措施;在堰塘、水库、河等地段设置安全警示牌,排查全部隐患,防止意外安全事故。同时,社会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服务和关爱,保障假期留守儿童生命健康和安全。

(三)强化责任,狠抓落实。一是明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责任追究。各乡镇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严格实行包保责任制,确保广大中小学生的生命安全。全县中小学严格制定假期制度,安排人负责校园安全保卫工作。二是加强信息报告工作。严格落实重大事故报告制度。凡是涉及师生的重大突发性安全事故,不论发生在校内还是校外,各校都要按规定在第一时间向相关政府机构和教育主管部门报告。要杜绝不及时报告,瞒报或不报现象,确保信息渠道畅通。三是强化检查督办。县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工作领导小组对各乡镇,各相关部门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不定期督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并实行限时整改。对由于责任不落实,隐患排查和整治不及时,管理不严格,监督不到位,信息报告不及时等引发的各种安全责任事故,将严肃追究单位领导和责任人员的责任。四是加强日常巡查。组建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工作巡视小组,采取时间到天,任务到人,责任到人的办法,对重点河段、重点水域实行巡查,及时将擅自下河游泳的中小学生劝离现场,并进行严肃批评教育,同时告知其监护人。五是家长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监管,特别是要加强外来务工子女、留守儿童、单亲家长的安全意识和监护人的责任意识,确保学生上下学路上、中午、傍晚、节假日、暑假等脱离学校和老师监护时段的安全,杜绝产生监护“空档”。

(四)深入宣传,营造氛围。通过电视台,报纸、校园网、校报、手抄报、手机信息等媒体,以电视滚动条、电视专题节目、《阳光家园》、宣传栏、宣传标语等形式,加大防溺水教育工作力度,让广大中小学生明白在夏季应该怎么防暑降温,不应该在无任何安全保障的情况下私自或约伴下河游泳,这一最基本珍爱自身生命安全的道理。同时,通过宣传教育,进一步强化全社会共同监管学生安全的责任意识,形成全社会人人讲安全、人人关心学生安全和各部门通力合作、齐抓共管的积极氛围,为切实维护好中小学生安全尽一份心,担一份责,出一份力。

【二】

春夏季是中小学生溺水事件的多发期,为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安全教育工作,防范中小学生溺水事件发生,切实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根据教育部和湖北省政府关于加强学校安全的有关文件精神,xxxx市高度重视学生在校安全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全力防范中小学生溺水事故发生。

一、基本情况

xxxx市地处鄂西北,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119所,在校学生536094人,教职工41722人。其中,高校7所,在校生46741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0所,在校学生42285人;普通高中28所(城区12所),在校学生58148人;义务教育学校765所(城区82所),在校学生297832人;特殊教育学校7所,在校学生724人;幼儿园292所(城区150所),在园幼儿91088人。

近年来,xxxx市本着对学生生命高度负责的态度,全力以赴抓好夏季中小学生溺水事故的预警防范工作,学生溺亡事故总体上呈下降趋势。据xxxx市教育局统计,我市2010年发生学生溺水事故4起,死亡9人;2011年发生3起,死亡5人;2012年发生3起,死亡4人。(以上数据是在教学时间或上、下学途中溺水学生数,不包括休息、放假期间学生在家擅自到河边、池塘、水库溺水死亡数据。)

二、溺水事故特点

1、在事发时间上,中小学生溺水死亡事故多发生在周末、节假日或放学后。

2、在事发地点上,多发生在农村地区;多发生在无人看管的江河、池塘等野外水域。

3、在发生对象上,多发生在小学生和初中生中,男生居多。

4、在事发形式上,多发生在学生自行结伴游玩的过程中,有的是结伴下水游泳溺亡,有的是为救落水同伴致多人溺亡。

5、在社会危害上,溺水死亡事故不仅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精神伤害,并且事故善后赔偿问题易引起矛盾纠纷甚至引发不安定因素。

三、学生溺水安全防范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工作部署到位。一是明强化领导。市政府要求各县政府主要负责人为防范中小学生溺水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求各县要高度重视,认真进行安排部署,确保辖区不出现溺水事故发生。二是健全机构。市、县政府成立由分管副市(县)长任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防范中小学生溺水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市区和市直各学校也建立了一把手负总责的工作机制,统一领导预防和善后处置工作。三是落实责任主体。2010年以来,市教育局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安排部署防范和应对工作。2012年4月、6月先后召开防溺水安全会议和电视电话会议,市局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和督导这项工作,及时筹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和部署防范工作措施。四是加强督查力度。市县教育局每年夏季,多次组织人员深入各地及城区学校,对防范溺水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办检查。

(二)广泛宣传,预警教育到位。每年学生溺水安全事故多发季到来之前,各县市区政府积极抓好预警和教育引导工作。一是市县教育局负责在辖区河道设置或刷写安全警示标志标语,提前向各学校下发安全预警通知,提醒各地各校做好安全防范各项工作。仅2012年下发关于学生防溺水安全预警通知、文件、通报4个,起到及时预警的效果。二是市县水利局河道管理处负责在城区河流域设置或刷写安全警示标志标语,在危险地域设置标识牌。三是市县电台、电视台、报社、新闻网站在夏、秋季溺水事故高危时间,滚动播发防范中小学生溺水的通告,营造安全才能回家的社会氛围。

(三)强化措施,责任落实到位。一是加强对重点水域的管控。我市各地各县中心学校和各中小学校加强对学生上下学路途和经常活动区域及周边安全隐患的排查,对排查出来的问题及时上报教育局和当地党委政府,寻求支持。二是在危险路段及水域设置安全警示标牌,并安排值日教师进行巡查,做到及时发现隐患及时消除。三是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各学校充分利用班(队)会、安全课、安全作业、板报墙报、专题讲座、校园广播等多种形式开展安全宣传教育,落实“五不一帮扶一学会”的防溺水安全措施。即:明确告诫学生不得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私自涉水,不得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不得到无安全保障的水域游泳,不得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得在上下学途中下江(河)池塘戏水玩耍;学校安排专人在雨天淌水、过桥时帮扶学生安全过河过桥;开展学生防范溺水应急演练活动,开设专项课堂,让学生学会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通过典型事例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溺水事故对家庭、社会的影响,自觉珍爱生命。

(四)家校联手,共筑防线到位。一是通过召开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与学生及家长签订《防范溺水安全承诺书》等方式告知家长必须承担起监护人责任,提醒家长在节假日、周末和放学后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监管,切实增强家长的安全意识和监护意识。二是要求学生家长在规定时间内,及时向班主任反馈学生到家情况。学校在特殊情况下提前放学时,需提前一天告知学生家长。通过双方互通信息,共同筑牢学生安全工作防线。

(五)健全制度,应急处置到位。一是各学校认真坚持午休及晚休期间教师查寝制度,落实重点水域的巡查制度,严禁学生私自下河洗澡,杜绝学生放学、上学徒步涉水过河,对学生过索桥和乘船要严格监管,遇恶劣天气必须安排教师护送或通知家长接送,有效防止学生溺水事故发生。二是加强信息报送制度,一旦发生意外情况,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及时进组织营救。杜绝瞒报、漏报情况发生。三是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工作失职的行为,一旦发生,严格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四、当前面临的矛盾及建议

虽然经过不懈努力我市学生溺水事故近年呈明显下降趋势,但仍存在着诸如隐患和问题:一是从自然地理因素看,我市地处山区,山大坡陡河道长,学生上学及回家路上安全隐患多,常常防不胜防;二是从安全防范意识看,我市每年90%教育安全事故,大多发生在山区,这与农村家长安全防范意识淡薄、学校师资素质不高、学生自身安全防范意识差等因素密切相关。三是少数学校负责人安全弦有所松弛,安全管理措施不严密不到位等问题。

我们将在以后工作中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强化工作措施,切实将此项工作抓好抓实:一是始终紧绷防学生溺水工作这根弦,进一步加强学校负责人是“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意识;二是密切联系家校,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学生家长对学生溺水安全意识和责任;三是通过加大对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的力度,让学生在意识和溺水防范技能上取得更大提高。

防溺水淹亡基本常识

未成年人防溺亡工作总结

未成年人溺亡专项治理工作汇报

清丰大学生救人溺亡事件真相水落石出

预防未成年人溺亡专项治理工作方案

未成年人溺亡专项治理工作汇报6.20

关于伍永斌意外溺亡事件的报告

学校预防未成年人溺亡工作必备档案

湖北大学生救人溺亡事件的感想

实验中学预防未成年人溺亡专项治理实施方案

《防范夏季学生溺亡调研报告.doc》
防范夏季学生溺亡调研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