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辅导员个人分析报告

2020-03-02 00:46:5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心理健康辅导员个人分析报告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是师生心灵的和谐共振,是二者相互感染,相互影响,相互欣赏的精神创造过程。他是心灵对心灵的感受,心灵对心灵的理解,心灵对心灵的耕耘,心灵对心灵的创造„„由此可见,教育是心灵的艺术,与学生心灵的交流显得尤为重要。”

——李镇西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教19年,担任班主任13年,德育管理工作近10年,让我对这句话深有感触,一个好的老师的标准在于用自己的责任感和爱心走进学生的心灵,从而影响和改变学生的一生。

年前接触了心理健康辅导这一门虽早已耳闻,却很陌生的课程,才发现它不是简单的语言交流,也不是要求辅导对象简单的情感释放,而是一种心与心的碰撞,生命与生命的沟通,所以学校心理健康辅导员既要有精湛的专业技能,也要有较高的人格心理品质。那么,作为一个心理辅导员,充分地了解自己的心理、性格、人格特质,对于今后能更好地开展相关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一、自我成长分析 (一)人格类型

综合16PF的人格特质测评和自我分析的情况来看,我的人格特质如下:

在内外向的综合人格特征上,我为人朴实正直,性格有些外向, 趋于开朗、积极、热情,在与他人接触中一般趋向于采取主动态度,常规的交往中没有任何障碍,但在重大社交场合或在漂亮的女性面前,略显拘谨,骨子里还是有一种自卑的情节。在一般社交场合自觉行为恰当,符合礼仪,能够积极表达主动交流的意愿。 在焦虑感的综合人格特征上,我觉得自己的焦虑感略低于平均水平,社会适应性比较好,对工作、生活的满意度高于一般人群,通常能够基于情景的需要,很好地协调各种情绪,适应生活和环境的需要。但同时,也由于这种特质,有时也表现出在追求理想目标时的不果断和犹豫性,以及有时解决困难问题的迷茫性。 在理性化的综合人格特征上,倾向于一般性的理性特征,即兼有理性和感性的成份,一般的问题都可以理性地思考和解决。但在重大事件或紧急情况下,我有时却会不加考虑深思而贸然行事,表现出过于急躁、武断的行为倾向,也就是容易情绪化和冲动化。

在果断性的综合人格特征上,处于一种经常在果断和优柔寡断中徘徊,在不同的情景下对于有些事情权衡过多,不能及时作出决断,往往在事情决断后又会产生一种后悔感,在做对与做错中徘徊。但是在紧急的情境下或压力情况下,我还是表现出果断的倾向特征——“我说了算!”

自己的评价:真诚、善良是我的本质;做事讲良心、有责任心;工作积极、勇于担责;有强迫症的倾向,很多时候主观上总想向人们展现出自己的自信,但骨子里却仍旧有自卑的情节;属于多血质敏感性,喜欢去探究别人的感受和想法;对事业有一颗不安分不懈追求的心但在行动时却不断犹豫不断迷茫,或许犹豫就是我的天性。

同事的评价:性格随和易相处,为人热情善良,但人际交往过于单纯,爱憎特别分明,工作中过于讲求原则而对自己别人要求严格;工作能力较强,能够以身作则;有担当精神,勇于吃苦,善于为他人作想;事业心强,要求上进,思维敏捷,学习能力强。

朋友的评价:乐于助人、热心真诚、耿直重感情,有一颗善良的心,工作能力强但仕途中缺乏圆滑,闲不住,无事也忙。

家人的评价:善于体贴和关爱家人,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勤劳任怨,是一个比较大度大气的男人,但家务的主动性不强,在朋友、工作和家人抵触时,容易忽略家人而顾及其他,往往目标计划想法多,但不够落实。

(二)个性心理发展史

1、童年少年时期的经历,对我性格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生长在射洪县金华镇上方大山村。父亲是一名石匠,勤劳质朴,不善言辞,忠厚老实,我小时候父亲常年在外做活,要么早出晚归,要么半年才返家,我也常给父亲送饭去打石场,多次见到汗流浃背喊着号子的父亲和他的同事。父亲有时也承包一些村里社上的小工程,经常叫我给他计算石头的方量,他要求严格,在公家和别人的计量上从不克扣和算计,很讲原则,经常是我算后他还要复核一下,这点和母亲的精明很是不同。我从他的一言一行中,学会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使我从小就明白了什么是应该做,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做人应该学会吃苦耐劳,“吃得亏才打得拢堆”这是父亲给我的原话。我想我性格中的正直、上进、原则、勇于担责这些很大程度上都是父亲给我的影响和烙印。母亲是一名地道的农村妇女,虽身体孱弱却强势能干,屋里屋外她很会操持,与父亲的内向相反,母亲头脑灵活精明,性格泼辣外向,很要强,她对生活始终有一种不满足的追求,但愿望不能实现时她却又表现出相当的苦楚和愤懑,一当这时她就要责怪父亲,于是在我的童年生活中,每年过年是既盼望又害怕的,因为父母在这个时候往往要吵嘴,甚至打架,很多时是一家人鸡犬不宁。那时的我也想过咋夫妻就要这样生活呢,为什么妈妈不忍让一下呢,有时看不过去了甚至有离家出走的念头。我们共三姊妹,姐姐弟弟,我是老二,我和姐只相差一岁,那时家穷,没有丰富的物质享受,一有稀奇的好东西或好吃的,我们两姊妹就会争个不停,结果常常是我和姐姐一起跪着挨打。给我的最大教训是:生活中要善待别人、学会分享。回想起来,我自己性格中的积极追求,同时也努力隐忍善待别人(特别是自己爱的人)应是和童年的这种经历有关系。父母亲都读过书,父亲在村上甚至还带过几天的课,但因为成分高,被剥夺了读书、教书的资格,但他们都深知学习的好处和重要,所以对我的学习要求相当严格。我也没让父母失望。从小学一直到初中,我的学习总是名列前矛。初中毕业,我很顺利地上了射洪师校,后又顺利地成为了一名教师。我从小就能在学习之余帮助家里做一些家务活动,农村诸如割麦插秧、打谷扬场、耕地播种等农活我基本都会。这些经历既锻炼了我的工作技能,同时也培养了我的高尚的情操。这是我的一笔人生的巨大财富,同时也让我在以后的生活中工作中受益无穷。 在父母亲的引导和培养下,我迅速的成长了起来,父母亲教给了我面对压力和困难的积极态度,培养了我坚韧,耐劳,追求独立,追求完美的性格。这一切,并逐步奠定了我的苦乐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2、顺利求学路,青涩青春期

小学时的我,学习成绩一直挺好,但男孩子调皮好玩的天性在我身上也表现充分。小学时特喜欢数学,有次以老师都还不没做出我就做出了的数学题而炫耀,被老师批评了一通,才知道为人不可太张扬。于是沉稳收敛。初中后,偏科厉害,理科特好,语文和英语勉强能及格。让班主任语文老师煞费苦心。苦口婆心地家访了很多次。后来一段时间迷上了武侠小说,结果语文成绩突飞猛进地好起来。进入青青期了,对英语成绩好的女生和漂亮乖巧的女孩子充满了一种好奇和暗暗的喜欢,还没等做出啥举动来,结果不知咋的就被班主任知道了,把我教育了一番,说我人心鬼大,还说要给家长说,吓得我好长时间都不敢正眼看女生,加之男孩子青春期的一些生理反应和举动(那时学校和家庭根本没有这些教育,现在才知道那是正常的成长成熟的标志),以为自己真不正常了,是坏孩子,现在回想起来,性格中的自卑和很多时做事不够自信(尤其和女性交往)应该就是源于此。一直到上中师,我才真正意识到家长供我读书的不容易,幸好我没有辜负家长的期望。毕业后,我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从我自身的亲身经历让我切身体会到教师的重要性和教师的教育对学生性格人生的巨大影响作用,从那时起,我就发誓以后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师,对学生满腔热情而有耐心的教师!

3、一波三折、不断探索的教育之旅

1994年9月分配工作,我去了射洪西北的一个小镇——香山一小,第二年到了村上,苦闷的生活使我产生了离职学习的愿望,就是在村上工作的那一年,我报名了成人高考,并在工作之余刻苦地自学相关课程,最终如愿以偿地考入绵阳教育学院。小学两年的经历对我的影响也是深远的:人要改变生存环境,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学习和不懈的追求就是一条捷径;我的自学能力的提升和知识的逐渐广博也就源于这段时间的学习。脱产学习两年后我再次回到香山,并进入香山初中,就是我现在工作的地方,成了一名语文教师,工作中我履行我的诺言,尽心尽责、兢兢业业;和学生打成一片,和他们交朋友,和他们一起学习、游戏等等;我以我的成长经历激励他们,鼓励他们。工作中不懈努力,但不是为官为利,而是觉得做人尤其是教师,良心和责任心很重要,因此,我和领导同事能够和平共处,没有矛盾;和家长交往真诚,感情很深,有些甚至成为朋友;师生关系融洽,他们有什么心里话愿意和我谈,把我当成他们的知心朋友,即便在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也依然如此。因此自我感觉生活愉快,工作顺心,自问无愧于教师这一职业。

二、职业行为分析

(一)学校心理教育工作的滞后和迫切性,农村儿童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辅导工作的深远意义和重要性,使我逐渐意识到,成为心理健康辅导员是我人生的理想和职业要求。

通过对自我人生历程的分析,让我切身感受到一个良好健康的心态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非常重要,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前提,心理健康辅导员职业正是一项能让我思想走向成熟、心理走向健康、人格趋于完善的高尚职业;同时,它也是一项送人玫瑰而手留余香的助人自助的职业,这一点和我当初选择教师职业的想法不谋而合;成为合格高尚的心理健康辅导员是我内心里的一种渴望。

1994年以来,我先后担任班主任、年级主任、德育主任、教导主任、副校长。这些职务都跟学生的管理工作分不开,在工作过程中我逐步发现,学校的德育工作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农村的孩子心灵是那样的脆弱,他们多么需要老师悉心的呵护,这更增强了我从事心理咨询事业原本强烈的动机。

另一动机是:我目前的主要工作领域是学校教育教学的管理工作,目前在实际的心理调查中发现师生的学校生活的愉悦指数、幸福指数普遍偏低,所以很希望能够把心理健康、心理咨询与学校的实际工作紧密配合,希望同事们能受我的影响,更多地了解心理健康的常识,学习一些自我心理调节的技巧,更加重视自己的心理状态,提高工作生活质量,提升自己的生活幸福指数,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心理健康工作可以让越来越多的人改善自己的生存状态,可以让自己更加成熟和幸福,可以让学生减少成长问题的困扰。

(二)成为心理健康辅导员的优势和不足 优势:

1、我的性格中喜欢孩子,喜欢学生,尤为热爱教育事业,这种骨子里的东西能坚定我从事心理咨询事业的信念。

2、对于从事心理咨询来说,我成长的经历和我工作的经历,尤其是我是一名教师的经历,是我开展心理咨询工作的一笔财富,通过我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教育的工作和熟知心理学理论,我可以清楚的分析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的心理发展水平,以更好的解决他们在这个年龄段所必须发展和学会知识,技能,心理品质等发展任务。

3、我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正直上进的生活追求、稳定的人格特征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可以成为学生的榜样。

4、十多年的学生管理工作,熟知学生在各阶段的心理生理特征,易于亲近学生,极大地提高了我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专业水平。

5、最近的心理健康专业培训丰富了我的专业理论基础。 不足:

随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以及我本人心理咨询实践,使我越发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

1、由于一直没有学习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和系统知识,导致学识上基础不扎实、在经验上不丰富、对解决他人的心理问题还不能做到纯熟的掌握处理。 2、由于我是在一个偏远的农村中学,有这方面兴趣爱好和专业知识的教师几乎没有,在实际工作的开展中缺少一个学术氛围。需要有一个导师能够长期对我进行业务技能上的帮助与辅导。

3、宏观条件下对于心理辅导的认识误区和偏差,导致一是从管理层面对这一领域的重视不够,二是师生层面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不够,普遍认为心理健康辅导就是对心理有问题的人员进行教育、影响和治疗,从而忽略它的预防性、疏导性。

4、从事心理咨询工作需要一些硬件,如各种测量表,或以及其它各种工具,尚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三)努力方向

“思想决定行动”、“心态决定成就”,教育的核心在人,人的发展核心在于目标和追求,而这一切心理的健康是基础和关键。教育事业和心理学事业同样要有着更多的培育和付出!成功只给有准备的人,成为心理健康辅导员更需要坚实和深厚的准备。

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追求,完善自我的价值取向,回归心灵的平静和淡泊,不汲汲于功名富贵,不戚戚于平凡清寂,甘于宁静个人心灵成熟、滋润,才能把阳光雨露给予他人。

坚持不断学习研究心理学知识,掌握扎实的理论,多利用网络学习了解心理辅导的案例和知识,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请教,充实和丰富自己是阅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检验真理,要更多走出书本,走进社会,走向更多人的心灵,去实践、去体验,学以致用,才能提升自己。 多看、多学、多听、多思考、多总结,更重要的是多实践,不断创新,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心理健康辅导员个人分析报告

心理健康辅导员个人分析报告

心理健康辅导员个人分析报告

心理健康辅导员个人分析报告

心理健康辅导员个人分析报告

心理健康辅导员个人分析报告

心理健康辅导员个人分析报告

心理健康辅导员个人分析报告

心理健康辅导员个人分析报告

心理健康辅导员个人分析报告

《心理健康辅导员个人分析报告.doc》
心理健康辅导员个人分析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