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安全工作报告

2020-03-03 17:57:3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医疗安全工作报告

各位同仁、同志们:

在全校上下深入开展以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全国卫生系统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之际,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了合校以来首次全校性医疗卫生工作会议,医疗安全工作报告。会议的目的是全面总结五年来我校医疗卫生工作取得的成绩及为学校发展所做出的贡献,认真研究医院改革、建设、发展所遇到的问题,确定落实适合我校实际的医疗卫生工作发展的总体思路,全面推进我校医疗卫生工作的健康、快速发展。

下面由我代表学校作 2000年~2004年吉林大学医疗卫生工作报告。

一、合校以来我校医疗卫生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和基本经验

我校现有附属综合医院3所、专科医院1所,直属校区医院5所。全校医院建筑总面积350347平方米。拥有编制床位数2880张,实际开放床位数3985张。医院职工总人数5140人,其中教授(主任医师)302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542人、主治医师540人、医师182人;护理人员1587人,其中主任护师8人、副主任护师97人、主管护师963人、护师397人、护士122人;其他工作人员1587人。在国家级学会担任主任委员或副主任委员的有41人,在省级学会担任主任委员或副主任委员的有88人。临床医技科室220个。部省级重点科室15个。临床各级各类诊疗及科研中心(院、所)42 个。在吉林省内同22所医院建立了技术协作关系。医疗设备及固定资产总值已达16.87亿元。

合校5年来,在校党委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正确的办院方向,锐意进取,通过医疗卫生系统员工的共同努力,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两个效益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一) 主要成绩

1、明确建设目标夯实基储不断深化医院的各项改革

合校后,学校高度重视医疗卫生工作的发展,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进和深化医院改革。各医院抓住机遇,乘势而上。首先,学校确立了将三所临床医学院和口腔医学院建成为立足吉林、面向全国的疾病诊疗中心、医学教育中心、医学科学研究中心和医疗保健服务中心的发展目标;各校区医院除要成为国内一流的医疗保舰疾病预防、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协调发展的职工医院外,还应辐射周边社区成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次,整合校内外优质医疗资源,谋求更大发展空间。一汽集团总医院整合为吉林大学第四医院,于2000年正式挂牌;一院成功兼并了吉林省邮电医院,二院托管南关区医院并使之更名为吉林大学二院民康医院。这些优质资源的整合,不仅拓宽了医院的发展空间,也为进一步深化医院改革进行了实质性的有深远意义的探索。第三,各医院积极创造条件更新换代医疗设备、并紧密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富有创造性的基础建设和环境改造,为参与市场竞争创造了有利条件。一院综合扩建工程已全面启动,其中13万平方米的一期工程已经动工,二院新内科大楼项目已经得到卫生部和国家发改委的立项,中日联谊医院新建的肿瘤放射治疗中心即将投入使用,口腔医院新址的综合大楼将在两年后竣工。所有这些基本建设和环境的改善,为我校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矗第四,在学校管理体制和治理结构的框架内,各医院对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后勤保障制度等进行了大胆的探索,特别是各医院科级干部、科主任及护士长全面实行竞聘上岗,给医院工作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为医院及科室的建设提供了管理、制度和组织上的保证。

2、积极服务社会,不断创造优良的医疗业绩

据统计,从2000年至2004年年底,9所医院累计诊疗患者9880621人次,其中住院患者369740人次,住院手术病人128508人次,门诊人次为9580450人次,急诊人次922125人次。住院抢救重危患者14938人次,抢救成功率为86.62%,治愈好转率为92.9%,床位周转次数为26.5次,病床使用率为89.75%,平均住院日11.69天。医院累计业务总收入为395120万元,其中医疗业务收入为172838万元,药品收入185437万元,药品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为46.93%。各校区医院累计提供职工学生医疗保健服务377829人次,学生体检人数164587人。作为吉林省医疗保险经办中心和长春市医疗保险经办中心的定点医疗机构,累计接诊医疗保险病人342856人次。历年医疗工作有关数据见附图1~10。

根据卫生部的部署和要求,紧密结合边疆及少数民族地区的卫生需求, 2004年我校在圆满完成了卫生部支援宁夏自治区及延边地区农村卫生项目的援助任务之后,又组建了吉林大学援藏医疗队,出色地完成了为期一年的卫生援藏任务,受到了日喀则地区党委和群众的好评。同时,努力承担医院的社会责任,多次组建节假日应急医疗队、抗洪救灾医疗队、抗击“非典”医疗队、爱心献功臣医疗队,均圆满完成任务并受到好评。在“视觉第一中国行动”光明扶贫活动中,我校各附属医院多次被评为国家级及盛市政府的优秀单位和先进集体

3、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合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为中心,在院有优势、科有特色、人有专长三个层面上实施品牌战略。

在实施品牌战略中,始终坚持以学科建设为基础,经吉林省卫生厅批准,先后成立了三个有影响的 “吉林省脊柱外科治疗中心”、“吉林省心血管病介入治疗中心”、“吉林省人工关节中心”。三个中心已分别成为二院、中日联谊医院的优势和品牌,使我校在脊柱外科的综合治疗、人工关节技术、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其中有些疾病的治疗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吉林省卫生厅成立的8个学科的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中,我校占7个。一院与天坛医院协作成立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协作中心”、二院结合本院的实际,发挥眼科的专科特色和优势,以“院中院”的形式成立的二院眼病医院,已经跻身于国内同领域的先进行列,成为我校的品牌。

实施品牌战略的关键,是专业技术队伍的建设。学校始终坚持实施用好现有人才、引进优秀人才、培养后续人才的人才工程。首先,对现有人才的佼佼者、优秀的学科带头人,组织了吉林大学白求恩名医奖的评选活动,首次评选出白求恩名医奖获得者11名,各院还有针对性地启动了名医工程的建设活动,既对现有人才起到了极大地激励作用,又充分的发挥了名人的品牌效应;其次,有计划地引进优秀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五年来各医院就引进优秀人才总计7人,他们在医疗、教学、科研第一线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例如,二院通过特评特聘引进的心血管外科专家柳克祥博士,其心血管外科的手术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些引进人才已在各院的领导岗位担任了重要职务;第三,对后续人才的培养作为人才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了系统方案。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有计划的派出人员到国内外进修学习、合作研究,并主张医疗技术的提高重点在国内名校进修,科研水平的提升应走出国门,把握方向、掌握技术、占领制高点。校区医院重点与学校各综合医院联手,形成校内进修学习、校内转诊的绿色通道,努力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学校在实施人才工程、品牌战略的同时,高度重视临床医疗新技术新疗法的开展,其中“肝移植的临床应用”等22项临床医疗新技术获得学校总金额483万元的资助,各医院还分别设立了专项配套资金、青年基金。截止2004年,各医院在新技术新疗法上的经费投入累计达1233万元,从而进一步调动了医务科技工作者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为了展示我校医疗和护理方面的新技术、新疗法。合校后,先后组织了2000-2001年度和2002-2003年度医疗成果奖的评眩评出了医疗成果一等奖1项 二等奖54项、三等奖93项、四等奖55项。研究成果有些填补了国内空白,有些已达到国际同类研究的水平。一院、二院、中日联谊医院开展的肝移植手术,单例存活时间已走在了国内同类手术的前列。各医院还积极支持、推广和应用新技术新疗法项目,全校累计开展新技术新疗法达458项。

为进一步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各临床医学院与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有效的校际间跨国合作。一院与加拿大拉瓦尔大学、二院与韩国延世大学、中日联谊医院与日本东北大学及口腔医院与日本东京医科齿科大学、韩国延世大学等大学及研究机构的合作,极大地推进了我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为了使我校的护理质量和技术水平再上一个台阶,学校与香港及澳门护理界交流不断增加,先后派出九批17位护理人员赴港学习先进的护理模式和管理经验,聘请香港大学和香港护理界专家来校讲学,与来访的澳门卫生界代表团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和研讨。

4、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改进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为了规范医院管理和医疗行为,坚持依法治院依法执业的方针,学校适时成立了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职工及学生医疗保健专家委员会、医疗保健工作委员会、红十字会委员会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并制定了《吉林大学校内医疗双向转诊制度和会诊制度》、《吉林大学病历书写制度》、《吉林大学医疗管理若干补充规定》、《关于医疗缺陷管理的若干规定》及《关于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及行业作风建设的若干规定》等的项规章制度;确定了医院系统部分科室标准化建设指标体系;建立了住院病历书写质量评分标准、科间及科内会诊质量评分标准、医疗查房质量评分标准、护理病历书写评分标准、护理质量检查考核等项标准;编印出版了《吉林大学医疗护理管理规章制度汇编》,规范了65种病历及医用表格样式,强化了医务人员的依法执业、依章行医的工作意识和作风。

在质量管理方面,按着这些规章制度,组织全校性医疗查房、护士长培训、护理业务查房等现场观摩,召开医疗质量管理现场经验交流会,开展病例综合质量评比活动。各医院还充分发挥医务科等职能部门的作用,制定反映本院特点的医疗质量考核标准,履行监督管理职能,如设立专家质量考评组、科主任座谈会、医疗质量警示谈话、院长医疗质量大查房、组织参观学习查房等形式,广泛开展质量检查和质量监督工作。一院制作了三套病历范本,为各级医师书写病历提供参照。二院出台了《医疗质量检查判定标准》、《病历书写要点与注意事项》等文件,并编印了《临床通讯》等,明显强化了医疗质量的管理和促进了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

在执业管理和规范医疗工作方面,严格执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全校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技术项目实行准入审批管理。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了执业医师注册审批工作,并统一了医务人员的印模样式。学校统一组织我校四所综合附属医院和口腔医院参加省级十五家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还制定了校区医院药品采购跟标制度,制定了跟标采购方案及要求。为有效地减少医疗纠纷,加强医疗安全教育,防范医疗事故,确保医疗安全,学校编印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配套文件学习材料,组织全校医务人员学习。各医院建立医疗事故处理防范预案,组织投保医疗责任保险,积极建立风险转嫁机制。同时,加大对急诊夜诊工作的检查监督力度,增强急诊观念,确保了医疗安全。

各医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先后出台和完善病人选择医生的具体实施方案,在门诊及病房分别设立了荐医台、专家揭示版、电子触摸屏介绍专家等各项具体措施。各医院积极改善就诊环境,增加便民设施,购置扶梯、增设和改善候诊区。如一院出台了《关于节假日双休日医技科室检查项目的规定》、《关于随时办理出院手续的有关规定》,使患者可以随时入院和出院。二院成立了导诊队、午间门诊 ,方便广大患者就医。中日联谊医院在门诊部大厅设立综合服务处,提供“医院总值、门诊审批、咨询医生、便民服务、公安总值”职能的五位一体的“一站式”服务。

为了加强医院感染管理,认真组织各医院学习和全面贯彻有关文件及规范。学校组织召开了全校医院感染工作会议,制定和下发了《关于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用器具的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文件。举办了多期控制医院感染培训班。开展医院感染监测工作,降低了医院感染发生率。医疗废物处理规范有序。

各附属医院均投资建设了具有本院特色的医院信息系统,为管理提供信息服务,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有效地控制了医疗费用流失。各附属医院积极推进医院局域网与校园网的接入工作,使校、院管理信息沟通加快,并有效地发挥了互联网的科技信息检索功能,促进了医、教、研工作的发展。同时,在各大医院及校区医院推广实行ICD-10疾病分类系统及HL7标准,提高了医院病案管理及信息化建设水平。

5、主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断完善应急救治体系

2003年,面对抗击非典型肺炎这场突如其来的没有硝烟的战争,在党委的领导下,学校未雨绸缪,在我省率先成立了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和非典型肺炎防治专家组,为我省首发病例的确诊、救治及后来一系列应急方案的制定和实施立下了功劳。其后在有关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下,调整工作重心,紧急动员,制定预案,超前部署,由备战进入实战,全力阻击“非典”。工作中坚持防、控、治结合,建立群防群控机制,确保了师生员工安全。先后成立了净月和新民两个观察站,派驻医护人员进行医学观察和监测。积极组织医疗救治,坚持发热门诊、留验站、SARS中心三条战线并进。同时,坚持依法治疫、建章建制,规范管理,制定了《关于加强住院患者防控非典型肺炎管理的通知》、《吉林大学防治非典型肺炎体检及观察的医疗工作规范(暂行)》等文件,既有效地保证了防治非典工作的有序进行,又将其对常规医疗工作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后来受到盛市政府的高度肯定。非典被控制之后,我们及时总结经验,立足长远工作,建立长效机制。学校适时修订了《吉林大学预防与控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预案(第三版)》,并组织制定了《吉林大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在抗击“非典”战役中,全系统员工和衷共济,通力协作,知难而上,形成了全校一盘棋的良好局面,展示了吉大人的风彩,体现了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的白求恩精神,涌现出一大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多次受到教育部、卫生部、吉林省委、省政府、长春市委、市政府的表彰。

2004年,采取有效措施,阻止了因友谊园水污染导致的多名学生发生腹泻事件的扩散,保证了校园稳定及学生的正常生活和学习秩序。为提高传染病的诊治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学校建立了应急专家队伍。编制了《吉林大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预案》,组织编印了《吉林大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汇编及《吉林大学常见传染病的诊断及防治》。

6、加强教师和学生的医疗服务,不断提高学校的预防保健水平

合校后,学校高度重视预防保健工作,明确提出各医院尤其是校区医院要以提高全校广大师生员工的健康水平为基本目标,采取有力措施,将“预防为主”的理念落实到行动中,做好师生员工的预防保健及医疗服务工作。为了充分发挥合校后我校医疗技术优势,不断扩大服务范围,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方便病人之目的,学校在校内各医院间实行医疗双向转诊制度和会诊制度,组织对校内保健对象的疑难病例会诊,确保了校内职工得到高水平医疗保剑各校区医院积极改善医疗条件,创造良好的就诊环境。有的医院开展新技术,增加服务项目,开设专家门诊、干部诊室、心理咨询室等。南湖校区医院和南岭校区医院还分别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提供计划免疫、健康档案等服务。在做好常见病的防治,积极、认真、彻底地治疗已发生疾病的同时,加大对常见传染病管理力度,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有效控制了传染性疾病的扩散和蔓延。根据卫生部关于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的文件要求,我校各医院建立了网络报告设置,及时准确开展网络直报工作。组织举办了“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禽流感防治知识”等全校性培训班。同时,重视季节性传染病防治,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和健康教育手册,组织有关疫苗的接种。

为了贯彻吉林大学人才强校的方针,发挥校区医院在保障人才身心健康方面的重要作用,校区医院实施人才健康工程,设立专门的健康门诊,设立专线电话,建立人才健康档案。对纳入人才健康工程的员工的门诊就医、健康咨询、住院诊疗、体检数据资料进行系统化管理,并建立计算机管理系统。分期分批建立人才健康档案,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保健服务。为了准确、方便、快速地查询掌握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状况,我校开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吉林大学疾病防治监控预警系统软件,并已完成了对各校区医院保健科人员的培训。使用此系统可以准确、方便、快速地查询全校师生员工的健康状况

加强大学生健康教育选修课建设。由于课程设置合理,教师授课精彩,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选修人数与年剧增。我校研究的《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被列为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大学生健康教育教学课件》获得了“吉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按照省教育厅、卫生厅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创建健康促进学校活动的通知》要求,学校组织制定了详细的健康促进学校方案,将工作抓好抓实,于2004年11月获得了“吉林省健康促进示范学校”荣誉称号,工作报告《医疗安全工作报告》。 为了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各校区医院设立专家门诊。在各校区医院、学生寝室楼中开设心理咨询门诊,并设专人定期为大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学校还尤其注意离、退休老同志的健康保健工作,坚持定期为老同志进行健康体检。通过体检发现患有早期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患者31例,均得到了及时、正确的治疗。

7、弘扬白求恩精神,不断加强医院的行风建设

为了不断加强我校医院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及行业作风建设,学校下发了《关于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及行业作风建设的若干规定》,并制定了吉林大学医院职业道德及行业作风建设管理考核指标体系。有的医院还同职工和科室签订了行风建设责任书。

在行风建设工作中,我们进一步端正了对服务质量管理的认识,把行风建设工作纳入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的范畴,变柔性管理指标为刚性管理指标,克服了过去的重视技术性质量管理忽视功能性质量管理的弊端。开展“创建医疗服务满意科室”活动,评选出16个医疗服务标兵单位及57个医疗服务满意科室。以先进典型带动一般,在全校内形成良好的服务氛围,激励医务人员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打造吉林大学医疗服务优质品牌。

在学校各医院系统开展了“创优质服务,展文明形象”系列活动。为从正面宣传先进事迹及行风建设典范,组织了人民健康的忠诚卫士、白求恩式的好医生郭新教授先进事迹报告团进行巡回报告,在全校上下掀起了向郭新教授学习,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热潮,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各院将“文明窗口”“满意医院”“专项治理”结合起来,坚决治理整顿“大型设备检查开单回扣”和“药品回扣”等问题,各院领导重视此项工作,制定了相关制度,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制止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风,并及时下调了药品价格。

各医院在吉林省卫生厅开展的改进医疗服务“246”工程活动中,我校有2家先进集体及16名先进个人受到表彰 。在创建“满意医院”活动中,一院在省内率先推出“全程优质服务”,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被评为“优胜单位” ;中日联谊医院被评为先进单位;二院被评为首批全国“百姓放心医院”及吉林省高校创文明杯竞赛先进单位。中日联谊医院还被长春市卫生系统评为“白求恩杯竞赛”最佳单位。

(二)基本经验

五年来,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了我国医疗卫生工作的发展趋势,不断深化医疗服务体制的改革,在努力创造医疗服务业绩的同时,在综合大学内如何推进医疗卫生工作快速发展也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

1、医疗服务质量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

医疗服务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核心,是医院管理永恒的主题。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没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良好的服务态度,群众是不会选择我们的医院和医生的。病人是我们医院的衣食父母,在国家对医院补偿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我们医院的发展更多地依赖于医院业务总收入的增长。正是因为我们坚持和树立了医疗服务质量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这样一个理念,提供了优质、安全、满意的医疗服务,我们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才得到持续增长,我们的医疗卫生工作才取得了今天骄人的成绩。

2、技术创新是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和不竭动力

坚持技术创新、特色诊疗、科教兴院是我们医院经营管理的三大战略。在市场经济形势下,医疗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学科的学术地位和技术水平,决定了一个科室和一个医院的竞争力,只有坚持院有优势、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发展思路,医院才能赢得自己的优势、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医院才有可能在市场中立足和发展。作为学府医院,科研、教学上的优势使我们区别于一般的地方医院。但是这都依赖于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这就需要我们在大力发展科研、教学工作的同时,加强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以技术创新促进学科发展和医疗特色的形成,从而在竞争中形成和保持学科学术地位和技术水平在同行中的优势。因此,要不断开拓创新,从经营管理的战略高度,把握医院的技术建设和学科建设,打造金牌和精品学科,形成特色和优势。正是这样,我们的医院才造就了今天的一批优势学科和一批在省内甚至国内知名的专家,确保了我们的竞争优势和发展的后劲。

3、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是促进医院发展的根本理念

在重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坚持技术创新打造特色精品服务的同时,我们意识到单纯的技术创新是不能完全解决在医疗市场竞争中的所有问题,要积极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转变观念,与时俱进,以改革促发展。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思想和理念,恰恰成为阻碍发展和影响竞争的关键问题。医院在“等、靠、要”管理模式下形成的只重内部管理忽视市场环境和患者需求的管理理念,严重地影响和制约了医院的发展。因此,我们的医院院长和管理者在竞争中不断总结,在深化改革中,转变观念、与时俱进,调整医院的经营管理策略,改善服务环境和服务态度,改进工作作风。正如教育以学生为本,教学以教师为本一样,医疗卫生工作以人为本,必须构建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体系,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打出人性化服务的竞争王牌,使我们的医疗服务水平跃上一个新台阶,从而形成了今天较好的口碑和较高的患者满意率。

4、行风建设与质量管理相结合是解决医德医风好转的有效途径

经过我们以往的不懈努力,行业作风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医院补偿机制不健全造成的医院自身发展需求同广大患者的利益冲突和矛盾、各种不正之风仍然存在。在当今的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如何处理好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收费管理、行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医院自身发展和健全补偿机制同广大患者的利益冲突和矛盾关系,是我们必须解决的大问题。回顾我们以往的做法,我们觉得单纯地为了抓行风建设而作的努力,因为缺乏医疗服务质量的控制,而变得力度不够。如何变柔性管理指标为刚性管理指标,我们的体会就是要将行风建设管理与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相结合,把行业作风的转变和医德医风、服务态度改善、服务质量的改进结合在一起。必须克服过去的重视技术质量管理忽视功能性质量管理的弊端。

二、我校医疗卫生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与国内外先进医院相比、同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同党和国家的要求相比,我们还存在相当的差距和不足,有些问题还比较突出,只有认真地总结过去,我们才能更好地迎接挑战,创造更加辉煌的成绩。

(一) 我校医疗卫生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在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取得的成就及所面临的新形势的大背景下,考虑我校医疗卫生工作的发展机遇,必须认真面对以下五个方面的挑战:

1、政府投入不足,医院的公益事业性质与市场化运营方式的冲突日益强烈

我国正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渡时期,一方面,加

入WTO对医疗卫生领域的开放承诺,已经昭示了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必须遵守市场经济的规律,扮演市场竞争中的经济实体的角色。另一方面,我国政府又界定医院为带有一定福利性质的公益事业,必须承担并坚持维护人民健康的社会责任及办院方向。然而作为公益事业,政府又没有足够的投入,这样使医院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严重地限制了医院的发展。一些医院运行机制出现了市场化的倾向,公益性质淡化。随着城市医疗机构改革试点工作的不断深入,国家公立医院的改制,更多民营医疗机构的兴起,中外合资医疗机构的进入,使医疗服务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残酷。

2、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与人民对健康保健需求的差距在加大

国家实施卫生改革已进行多年,期间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医疗卫生机构改革、医药流通体制改革、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文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涉及到利益重组等方方面面的问题,难度较大,仍处于推进期。受一些错误思潮和观念的影响,医疗服务领域仍存在某些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医院管理还存在着发展思路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够协调。医疗机构公益性质淡化、医疗费用增长过快群众负担增加、医患关系不够和-谐等问题。

3、医疗服务体系的不完善使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医疗服务体系包括医院的结构与布局、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及服务质量等诸多环节。由于医疗资源整体不足、结构配置不够合理、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药品和医用器材生产流通秩序混乱等原因,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仍然没有很好的得到解决。同时,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不断提高,呈现多样化需求,群众自我保护和法律意识都在增强,广大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4、和-谐社会的建设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和-谐社会的基础是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全面进入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机遇期,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不断提高,“奔小康,要健康”的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可见人民健康已成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我们的医疗卫生行业与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联系着社会的方方面面,是和-谐社会的窗口。通过医疗服务这个窗口,可以看到我们的党风和政风,看到社会的和-谐程度。这就是建设和-谐社会对我们医疗服务行业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5、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建设对学校医疗卫生事业提出了更新的标准

医疗卫生事业是我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建设目标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这就要求我们的医疗卫生事业必须跻身国内一流,即建设一流的学科,培养一流的医学人才,提供一流的医疗和社会服务,孵化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综合大学的学科优势,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包括教学、科研、医疗服务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它的自身发展也必须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建设目标相适应。同时,还要为地方和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这就是综合大学内的医疗卫生事业所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建设发展的新目标。

(二)我校医疗卫生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校对各医院的管理体制有待理顺,医院自身的管理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

我校各临床医学院为独立的法人单位,有相对独立的经费渠道,在人事、财务、资产设备等有相对自主的管理权,但学校对医院的管理缺乏更为高效的宏观管理和间接管理手段、规范的制约条例和奖惩制度、健全的医院评价指标体系、国有资产的监管措施等内部制约机制。一方面,医院管理模式落后,医院改革力度不够,紧迫感及危机意识不强。另一方面,在学科及以学科为基础的专业化建设上出现临床医学院各自为政的局面。同时,医院的领导层人员多为某一二级学科的学科带头人,并以 “双肩挑”的身份从事医院的管理,缺乏系统的管理学知识和上岗前的培训的经历,在管理上不看重服务营销和战略管理,医院内部的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改革进程缓慢,经营上负盈不负亏。医院中层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特别是对医疗服务特点的研究和医院管理知识的理解急需培训和提高。

2、学科基础薄弱、优秀人才匮乏、高水平成果偏少的被动局面急需扭转

我校各医院,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和明显优势的学科不多,新的学科生长点有待发现和培育;优秀年轻拔尖人才数量不足,尤其是在全国有影响的名医、名师更少,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结构问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还没实现零的突破;尽管我们引进了一些拔尖人才,但是由于梯队的优化和工作平台不配套等问题,引进的人才有些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影响了技术创新团队的建设和形成;高水平医疗成果、科研成果较少,影响学科优势的发挥和专科特色的形成。学科的学术地位、医疗服务技术水平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建设目标很不相称,尽管我们开展了一定数量的新技术新疗法项目,但是层次、水平和影响力还很不够,标志性科研成果、特别是能够转化为生产力的成果更少,创新研究氛围还需进一步营造,创新激励机制仍需不断健全。

3、医疗服务质量不高、医疗服务意识差、医疗上的不安全因素仍然存在

医务人员及管理者对医院的服务行业的性质认识还不够深刻。在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技术水平上,管理手段、方法和理论意识同国内外先进医院相比都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对患者感知服务质量、功能性医疗服务质量缺乏认识,对患者满意率重视不够。随着医院业务技术的拓宽、开放床位的增多,医院的医护人员配备明显不足、医生护士人员比例失调的问题十分突出。因此,医务人员工作中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只停留在口头上,对患者缺乏尊重和人文关怀,医患沟通不及时,形成医疗安全的隐患,致使医疗缺陷不同程度地存在,有些还很严重。因此,医疗纠纷时有发生,医疗投诉不断。

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除有社会及国家大环境和宏观政策、学校管理体制不完善及医院管理指导思想不明确等原因外,也有医务人员自身素质,包括敬业精神、创新意识、技术水平及对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认识不足等各种因素。发展是第一要务,我们要在发展中,解决这些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三、我校加强和改进医疗卫生工作的总体目标、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

我校加强和改进医疗卫生工作的总体目标是与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相适应,加快调整和优化医院的学科布局和结构,不断改善医院的医疗、教学和科研条件,逐步理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建环境一流、设备一流、技术一流、服务一流、管理一流的现代化医院,力争成为综合实力在东北领先、在国内知名、部分学科或领域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医疗救治中心、医学教育中心和医学科学研究中心。

(一) 我校加强和改进医疗卫生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今后一个时期内,我校医疗卫生工作的指导思想是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端正办院方向,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把持续提高医疗质量和保证医疗安全作为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加强内涵建设,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探索科学的医院管理模式,建立推动知识创新、科技进步和促进医疗服务质量不断提高的有效机制,全面提高医院的整体实力和医疗技术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安全、便捷和经济的医疗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

在我们加强和改进医疗卫生工作,确定今后的主要任务时,必须坚持如下基本原则:

1、坚持走适合我国国情的医疗卫生发展道路不能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但人口多、人均经济水平低、社会保障能力差的基本国情并没有改变,我国还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卫生事业需要引入市场机制。医疗卫生发展水平必须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既不能太超前,也不能太滞后,更不能把维护人民健康的责任推向市场,不能盲目照搬外国的发展模式。

2、坚持卫生事业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和公益性质不能变。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卫生事业发展必须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人民健康保障水平必须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在任何情况下,卫生事业都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把医疗服务变成牟利的工具,医疗卫生机构不能变成追求经济利益的场所。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自己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小康社会服务的方向。

3、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质量管理促进行风建设。要建立符合广大人民群众要求的新型医患关系,就必须将行业作风建设与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相结合,教育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努力做到“以病人为中心”,“视病人如亲人”,“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努力为病人解除痛苦,减轻负担,逐步建立起教育、制度、监督三者并重,惩防并举的纠风工作长效机制。

4、坚持以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为核心,注重医院内涵建设。内涵建设是医院发展的动力,有动力才会有活力,没有内涵建设做支撑,就谈不上医疗质量的提高。以人为本,贯彻科学发展观,树立持续改进的质量管理理念,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医学创新平台。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整体竞争力,加速和-谐医院的建设。

5、坚持人才强院,牢固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人才优势是最大优势,以战略的眼光培养人、以竞争机制激励人,全面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6、坚持特色学科兴院,大力推进技术创新。优化学科结构,构建具有吉林大学优势和特色的学科体系,以信息化的高科技推进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建设学习型医院,为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强化整体意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联合攻关,打造吉大医疗优质服务品牌

7、坚持管理创新,强化科学管理。引进实施先进的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建设职业化医院管理队伍。以市场化的理论经营医院,推进各项建设以企业化的方式,推进医院分配制度的改革。弘扬白求恩精神,坚持为人民服务,技术精益求精,建设与吉大校园文化相一致的医院文化。

(二) 我校加强和改进医疗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就医环境

各医院要加大资金筹集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按着经过专家反复论证,最后确定的整体方案,一院27万平方米(一期及二期工程)的改造扩建工程,按合同要坚持质量和技术的高标准如期完成。工程完成后,该院将成为融教学、科研、医疗及保健预防为一体的在我省乃至东北地区最具标志性的现代化医院;二院新内科大楼的建设将使该院的功能进一步完善,教学、医疗、科研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中日联谊医院肿瘤中心大楼的启用和新外科大楼的建设,不仅进一步优化了医院内部的布局和结构,也改写了吉林大学无肿瘤医院的现状;口腔医院新址的确定及新综合大楼的启用,将一举打破医院因医疗、办公和教学环境狭窄长期困扰医院发展的瓶颈。各医院在实施基础改造扩建工程时,要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进行如小桥流水、林荫绿地、康复小路等人性化的设计。同时,要有计划、适时更新和添置医疗、教学及科学研究设备,为医院的快速发展及综合实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础性硬件条件。

2、加强学科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专业化发展的进程

各医院要按着院有优势、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发展思路,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加紧制定学科发展规划,积极稳妥的推进专业化发展的进程。相关医院要进一步完善眼病医院、心血管病介入治疗中心、人工关节中心的管理体制,在人、财、物对等的前提下,理顺内部运行机制,使之真正成为所在医院的亮点。在条件成熟的医院,要积极稳妥地进行临床三级学科为主体的科室设置的试点工作,及时总结经验,加以提高。凝炼学科方向,一是要充分预见到学科发展的趋势,瞄准学科发展的前沿和重大医疗实践问题,体现前瞻性;二是要切实发挥自身的优势,体现可行性;三是要突破原有学科界限,通过学科的交叉、融合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体现创新性。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形成竞争力量带动学科建设的全面推进。通过学科高地的形成,努力培育全盛全东北乃至全国的第一例、第一名。为了支持我校各医院对高精尖医疗技术项目及重点攻关医疗技术项目的研发及临床应用,打造吉林大学名牌医疗服务产品,加强临床重点专科技术建设,促进医院间的联合协作,同时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医疗成果奖评选工作,鼓励技术创新,促进医疗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3、加强人才工程建设,着力培养优秀的学科带头人

各院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调整和改进工作思路,继续坚持引进优秀人才、培养后续人才、用好现有人才的人才工程。人才工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人才:一要有一流的学术大师和优秀的学科带头人,他们是学术研究的帅才和将才;二是要有杰出学术骨干,他们承上启下,是各院的中坚力量;三是要有强大的、精锐的创新团队和优秀群体。今后要着力在优秀的学科带头人的的引进和培养、优秀创新团队的设计和组织上下功夫。在2-3年内在我校临床医学领域的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者实现零的突破。建设一流大学必须大力推进创新团队的建设,要注意克服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彻底消除小农经济思想,克服单打一的行为;二是对优秀人才特别是引进的优秀人才不能求全责备,要用其所长,综合评价其临床业务技能和科研能力水平。要为优秀人才和创新团队搭建平台,并提供配套经费和必要的设备。各院要进一步营造宽松的人才成长的软环境,制定相应的政策,完善考核指标激励机制,使优秀人才的聪明才智、创新能力最大限度地得到发挥。各医院要结合学科发展规划,加紧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注重梯队建设,落实人才培养基金。结合主诊医师负责制的试点工作,抓紧时间制定跨院的专科学组,在促进专科发展的同时,加强专科医师的培养,造就一大批临床技术专家,形成竞争优势。继续坚持白求恩名医奖评选活动,着力培养名医,发挥专家优势和名医效应。

4、加强医院文化建设,进一步弘扬白求恩精神

各医院要努力开展医院文化研究,凝炼医院精神,注重医院形象的塑造。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革命的人道主义为指导,以毫不利己、先人后己的精神、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和爱医院、爱患者、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健康服务的精神为宗旨,加强医院精神、医院价值观、医院道德、心理文化、思维文化、管理文化、服务文化、技术文化、环境文化、组织文化、制度文化的建设。同时,要与学校的校园文化相匹配。运营管理中要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校区医院还要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进一步弘扬白求恩精神发扬,继承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老白校传统,发挥医院文化的导向作用、凝聚作用、激励作用、协调作用、约束作用和育人作用。

郭新教授是我校一院心血管医生,从医50余年,一生的奋斗经历和感人事迹被卫生部、吉林省和长春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健康的忠诚卫士,白求恩式的好医生光荣称号。在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弘扬白求恩精神的今天,学校决定在全校范围内掀起学习郭新教授的热潮。学习郭新教授,就是要学习他,对技术精益求精,对患者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忱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学习他潜心专研,一丝不苟,以孜孜不倦的追求和严谨的科学作风破解了一道又一道医学难题的求实创新精神;学习他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医学人才的无私奉献精神。进一步挖掘身边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及其榜样作用,向郭新教授学习,弘扬白求恩精神是我们加强医院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5、加强医院的法制化建设,规范医院的各种医疗行为

贯彻依法治校、依法治院的管理方略,医院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健全医院各项工作制度,加强科学管理,保障医院正常执业活动,不断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改善医疗服务,提高运行绩效,促进医院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加强学校对医疗卫生工作的管理,学校将成立吉林大学医疗卫生工作委员会,作为学校医疗卫生工作管理的决策机构。制定《吉林大学医疗卫生工作管理规定》,明确校、院两级管理组织的职责、权利、义务和业务管理的原则。贯彻执行卫生部制定的《医院管理评价指南》,同时,建立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制定《吉林大学医院医疗卫生管理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实施目标管理。要调动和发挥医院管理层的积极性,通过加强医院的内部管理,做到“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秩序,向管理要人才,向管理要纪律,向管理要效率,向管理要效益”。

6、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管理,进一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和永恒的主题,是不断完善、持续改进的过程。医院应当建立医疗质量管理体系。要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技术操作规范、常规、标准,加强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管理,建立和完善可追溯制度、监督评价和持续改进机制,提高医疗服务能力,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为了加强科学管理,制定《吉林大学关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对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提出指导性意见,推动质量管理水平和手段,迈上新台阶。坚持管理创新,深化医院改革,建立新的绩效考核体系和医疗服务模式,制定《关于实施主诊医师负责制和临床路径医疗服务模式试点工作的意见》,在有关医院组织实施试点工作,不断总结经验,适时推广 ,缩小我校同国内先进医院管理技术水平上的差距。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建立现代信息网络系统,以信息化促进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筹集资金,着手建立基于HL7的吉林大学医疗病例资源信息仓库,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医院现代化建设。

7、进一步强化预防保健服务,推进“人才健康工程”建设

中央早就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应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中一个重要内容也是维护群众的健康权益。据2004年末的统计数据,我校现有教职工15600人,在校研究生、本专科学生总数已达10万人,离、退休职工5000人。做好上述人员的健康保健,既是他们根本利益的要求,更是我校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要努力使各校区医院成为面向教职工和学生的健康教育中心、心理咨询中心和预防保健中心,要把主要精力放在维护广大师生员工健康上。通过校区医院和学校各临床医学院建立的彼此间会诊、转诊的绿色通道、临床学院承担的校区医院人员进修和短期培训等制度和措施,使我校的健康保健达到国内一流水平。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健康工程”建设,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向全校推广。同时,进一步规范公费医疗管理工作。

以学生为主体的疾病预防、健康保舰健康教育、心理咨询是我校健康保健工程的重要一环,涉及校园的安全与稳定,必须花大力气做好,以确保校园各项教学活动有序进行。同时,要修订完善《吉林大学学生公费医疗管理暂行规定》等相关规定。

离、退休老同志是我校的宝贵财富,曾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有些老同志仍工作在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第一线。做好他们的健康保健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不能有任何纰漏或差错。

为使健康保健工作更上一个台阶,要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筹集专款,加强校区医院的基本条件建设、制度建设、技术建设和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统一和规范未实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阶段的公费医疗政策,制定合理的药品目录和诊疗项目目录,加强门诊服务、住院诊疗和费用管理,规范报销审批办法和转诊会诊业务。

同志们,新形势、新目标、新任务对我校医疗卫生系统全体员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需要我们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解放思想,振奋精神,真抓实干。我们必须突出发展的主题,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处理好发展、改革、公平和稳定的关系,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加快发展的进程,以发展增和-谐,以改革促和-谐,以公平求和-谐,以稳定保和-谐,实现医疗卫生系统的全面、协调、快速发展,努力开创我校医疗卫生工作的新局面,为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做出应有的贡献。

医疗体制改革工作报告

医疗安全

医疗安全

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自查工作报告及整改措施

安全工作报告

安全工作报告

安全工作报告

安全工作报告

安全工作报告

安全工作报告

《医疗安全工作报告.doc》
医疗安全工作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