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

2020-03-02 23:33:1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Temp 第 1 页 1114442015-4-14 《将相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完璧归赵、无价之宝”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人物言行感受人物品质,懂得“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和为贵”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深入品析人物言行,感受蔺相如和廉颇忠于国家、顾全大局的高尚品质。懂得“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和为贵”的道理。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一)、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是根据司马迁的《史记》中《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改写的。司马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哪位同学了解他?课题虽然只有三个字,却包含了两个人物,“将”指的是──出示卡片“廉颇” “相”指的是──“蔺相如”,读准两个人的名字。

(二)、课题中的“和”什么意思?谁能说出带“和”字的四字词?

(以和为贵、和睦相处、和平共处、和气生财„„)

(三)、从同学们说的这些词语我们不难看出,小到个人,再到家庭,大到国家,“和”的重要性都是显而易见的。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家和──万事兴”。如果同学之间 1 能和睦相处,人与人之间能和平共处,我们就能创建一个和谐的社会。

(四)、谁愿意把课题读一遍?指名读,齐读课题。 评析:开课时,能从题眼入手,围绕课题的三个字,进行了正音、解释并积累“和”字的四字词语,对学生进行了人文教育和思想教育。

二、快速读文,整体感知

昨天,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文章,看看课文讲了哪几个小故事?你能不能用一两句话归纳出这几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第一个故事讲了蔺相如巧妙地揭穿了秦王的骗局,机智勇敢的和秦王斗争,作到了完璧归赵,。第二个故事讲了渑池会上,蔺相如又维护了赵国的尊严,立了功,被封为上卿。第三个故事讲了蔺相如地位高于廉颇,却处处注意团结,使廉颇知错,并向蔺相如负荆请罪。)

如果老师要你们分别用三个四字词语来归纳这三个故事,你会用什么词?

师随机板书: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并分别强调生字的写法和词语的意思。

评析:教会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脉络,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同时也注重了本课的字词教学,体现双基教学扎实。

2 Temp 第 3 页 3334442015-4-14

三、研读第一个故事,体会蔺相如的品质

(一)、通过初读课文,同学们大致了解了三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其中在“完璧归赵”这个故事中,有一个人物一定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就是──“蔺相如”大家想不想和老师一起走进“完璧归赵”这个故事里,去深入了解和认识这一位个性鲜明的历史人物呢?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读这个故事。

师口述:“战国时期,秦国最强,当秦王知道赵王得了和氏璧这块无价之宝时,就写信给赵王,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换这块璧,赵王接到信非常着急,问蔺相如怎么办。

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

师口述:“当蔺相如看到秦王双手捧着和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就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

师口述:当秦王把和氏璧交给蔺相如时,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着柱子站定,理直气壮地说:“„„”

(二)、同学们看,《完璧归赵》这个故事在展现“蔺相如”这个人物形象时,主要是抓住了人物的语言进行刻画的。蔺相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请同学们从蔺相如的四次话语中,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段话来细细品味,然后与同桌交流交流。大家在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时有以下几种方式,一种是直接谈自己的感悟,一种是先读句子再谈体会 3 或者是先谈体会后读句子,还可以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感悟。

(三)、把自己读懂的与伙伴分享是一件快乐的事,你喜欢用哪一种方式把自己读懂的与同学分享呢?

(四)、学生交流体会,教师随机指导朗读。 预设学生回答和教师的应对策略:

1、我从“蔺相如看这情形„„让我指给您看”这句话体会到了蔺相如很聪明,他不仅能看透对方的心思,还能够随机应变。

我体会到蔺相如非常勇敢,他为了保全和氏璧而早已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师:你是从哪些句子体会到的呢?

生:我从“蔺相如捧着璧„„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这句话体会到的,尤其这句话中的几个动词“捧、退、站、撞”更能看出他的勇敢。指导长句朗读。

师:你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不仅能抓住句子进行体会,而且能抓住重点词来进行理解。谁能把这句话再读一读,读出蔺相如的勇敢和理直气壮的语气来。

⑶学生继续发表自己对课文独到的见解。 铁 晓平 2014年5月8日

4

《将相和》

将相和

《将相和》

将相和

将相和

将相和

将相和

将相和

将相和

将相和

《将相和.doc》
将相和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