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特色的少先队活动

2020-03-01 21:23:0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开展民族特色活动

石林县长湖镇马帮茶道 明星 青联 国立希望小学

中国少年先锋队组织是在中国共产党和共青团领导下的先进组织,是培养祖国栋梁的摇篮,是少年儿童成长的港湾。在学校,少先队也一直发挥着自己特有的作用,它既丰富了校园文化,又为学校的教育教学事业提供着更多的协助。我校依托独特的区域优势,对学生进行民族特色技艺的教育和熏陶,帮助学生认识和学习彝乡优秀文化,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开展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少先队活动。

一、彝族革命先烈让队员知道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我们学校坐落于风景优美的长湖之滨,雄峻典雅的独石山脚。1937年曾任云南省副省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彝族传奇人物——张冲将军到圭山一带考察,看到边疆民族地区教育比较落后,为“启迪边盲以免外人利用”,倡议并捐款筹建省立圭山小学。1939年著名学者吴晗登临独石山,幷写下了诗句。1946年12月彝族人们的好儿子毕恒光在本校以教学为掩护参与并组织地下革命活动,用实际行动书写的生命壮歌激励着代代彝家学子。这一切为学校少先队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历史资源,大队部每年都开展缅怀革命先烈,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系列活动,邀请张冲家属做专题讲座、祭扫烈士墓、“走近名人” 等活动,通过聆听介绍,观看板报、走访历史遗迹等活动,让学生了解学校曾经沧桑的历史和辉煌的过去,让先烈的事迹激励学生勤奋学习,树立起为中华之崛起读书的信念。

二、古老的彝文让队员体会红土地的沧桑巨变

培养民族自豪感,培养民族情结是我们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为

使学生对自己本民族有着全面的了解,我们在很多标示牌上备注彝族文字,让学生感受到彝族古老的文化,初步认识彝族文字,感受到祖先的智慧,树立起民族自豪感。开展了每月一次的“民族服饰周”活动,在本项活动中,要求学生着少数民族服装,教师利用班队活动时间,向学生介绍少数民族服饰的特点,民族服饰配饰的寓意,感受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在“我熟悉的民族”社会实践调查、“少数民族故事搜集”、称谓调查等活动中,鼓励学生到社会上了解、调查、搜集,让学生能认识中华民族众多的民族、民俗、民风,激发爱我中华的情结。

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活动是我们促进学生发展的一项措施。多年来,大队部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促进了学生能力的提高。“红领巾”广播站充实着学生的视野空间,使其感受着古老文明的历史,触及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国旗下的讲话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营造浓郁的校园育人氛围;班干部培养活动,提升班干部管理班级的能力,给予学生更多展现自己能力的空间。

三、独特的歌舞让队员明白彝乡人的幸福源泉

长湖镇素有“歌舞之乡”的美誉。生活在这片红土地上的撒尼人民能歌善舞。他们在生产、生活中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歌舞文化,这些文化精髓源于生活,反映生活,充分地表达了彝族人民豪迈、奔放、蓬勃的生活热情。早在20世纪40年代,彝族青年毕恒光组织的彝族青年歌舞团就在昆明举行过圭山彝族音乐,把撒尼大三弦推向世界。

学校在抓好艺术教育普及的基础上,把传统民族民间文化作为重点来抓。在充分挖掘当地民族民间艺术教育资源的同时,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创编了体现当地民族特色的课间舞,如《霸王鞭舞》、《阿细跳月》、《四季欢歌》等。同时,还利用每周两次的课外兴趣活动时间,组织了“小三弦”、“叉舞”、“霸王鞭舞”、“树叶”兴趣小组,不

仅丰富了撒尼娃娃的课外生活,更重要的是利用这样的形式传承了民族歌舞精髓,使撒尼歌舞文化得以源远流长。在2009年云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组织的希望小学“鄂尔多斯”杯学生音乐歌会上,我校学生以精湛的表演赢得了各界的好评,获得了一等奖。

四、火热的摔跤让队员感受彝乡人的独特气质

彝族的传统摔跤具有悠久历史,是从纪念先辈们为了美好的生活和敌人、野兽勇敢斗争中演变而来,现已成为彝乡人民强身健体的节日活动。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摔跤运动在长湖镇蔚然成风,各村各寨的男女老少都热衷于摔跤运动,涌现出很多优秀摔跤手,如:毕绍康、杨玉高、毕宏荣、黄毕兴、韩红忠、金钱冬、等国家运动健将,因此长湖被誉为“摔跤之乡”。1995年中心完小被命名为“昆明市体育传统项目(摔跤)学校”以来,一直承担着为体育学校培养、输送摔跤运动苗子的重任,从未间断过训练和比赛。

五、精致的刺绣让队员憧憬彝乡人的美好未来

石林县有着“全国书画艺术之乡”的美誉。古老神奇的传说;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淳朴善良、勤劳勇敢、热情好客的民风;古老传统的刺绣;美丽多彩的服饰„„无不是艺术与绘画的空间与素材。正是有了这些丰厚的自然条件,使得撒尼孩子们具有了对色彩和图案的敏感,对绘画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正是长湖镇的这块沃土养育出了土生土长的农民画家毕文贵,成为了彝乡孩子走入七彩生活的榜样,激发了孩子们对艺术的畅想。一直以来学校都特别注重发扬和挖掘民族艺术,大力支持对学生的绘画特长的培养。自1999年至今一直坚持开展着学生的刺绣、绘画兴趣的培养,用他们稚嫩的手描绘出七彩的生活,用他们的绘画和刺绣作品装点校园,展示儿童生活。近两年来,中心学校本着让学生“展示自我、体验成功、培养自信”的宗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级各单位组织的书画大赛,获得了可喜的成绩,在“我眼中的奥运”绘画大赛中共有18位学生获奖;在昆明

市中小学生“探索宇宙,祝福神七”太空美术作品大赛中有9位学生获奖;第五届石林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学幻想绘画中有9位学生获奖。彝乡的教育在发展,彝族儿童在成长,他们手中的五彩画笔在描绘着美好的生活,也描绘着彝乡的未来。彝乡的书画艺术教育之路也会如撒尼人服饰般开出绚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六、别具的校园文化培养队员强烈的民族自傲感、自信心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具有独特彝族文化特色的校园育人环境,营造人与自然的和谐,发扬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促进师生素质提升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成为校园文化的主要内容。

2009年4月大队部结合学校计划,组织少先队员自己动手建“彝知园”。大家集思广益、出谋划策、各负其责。有的负责收集传统耕作、生活用具,如石臼、石磨、石缸、石碾、牛车、犁、织机等;有的负责在围墙上绘制民间传说《阿诗玛》、《火的起源》、制作麻布的过程等墙画;有的负责制作板报,展示民族文化;有的收集整理少数民族故事„„如今当你走进校园,看到一幅幅富有浓郁民族色彩的壁画,精巧别致的“彝知园”,仿佛来到了彝家山寨,让你流连忘返。课余时间,有的同学在这里驻足观望,有的在石桌旁看书,一切都是那么和谐。

学校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少数民族聚居环境,给学校挖掘民族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校园提供了一片沃土。学生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沐浴着民族文化雨露,民族文化的伴随着他们成长。今年学校大队部组织学生参加“鄂尔多斯”杯希望小学快乐歌唱音乐会活动一等奖,成功举办了石林县民族团结教育现场会和石林县学校管理现场会,在昆明市中小学课大课间评比中,具有民族特色的少先队活动,得到了市检查组的好评,并获得了一等奖的殊荣。

民族特色的少先队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宽广舞台,让

每一个孩子找到自己的天空,给每位学生露一手的机会。也增强了我校师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也增强了建设中华的使命感、责任感。

今后,我们将继续深入扎实地开展民族特色少先队活动,培养更多优秀的彝族学子,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贡献力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好全面准备!

民族特色

民族特色作文300字

少先队活动

少先队活动

少先队活动

民族特色村寨调研报告

民族特色养老院可行性报告

北方民族大学民族特色饮食文化周系列活动开展

如何将民族特色融入小学美术教育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规划(推荐)

《民族特色的少先队活动.doc》
民族特色的少先队活动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