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作业

2020-03-02 07:09:2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读《周恩来传》有感

“周恩来”,一个震惊世界的名字,一个响彻华夏的字眼。翻开历史的扉页,熟知这位总理的生活历程,我们看到的不仅有简洁朴实的一面,而且也可以看到他兢兢业业为中国谋求光荣道路的背影。想想他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言壮语,再看看他那“大江歌罢调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的救国报复,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这位总理,我们除了爱戴,也许更多的应该是崇拜。

每当听到“周恩来”这三个字的时候,心中总是涌起一股说不尽道不清的感觉。周恩来这名字,陪伴我们走过了一百多年的风雨历程。在他逝世三十多年后的今天,仍旧有多少人在怀念他,仍旧有多少人为他的精神所找动!人气旺盛的“周恩来青年研习会”网站的存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周恩来是一名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以及第一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

在这么多光环的包绕下,力平的《周恩来传》却用最朴实无华的文字和最干练纯净的描述给我展现了一位伟人的漫漫一生。没有激烈的感情,没有冲动的语言,没有带有个人主观主义色彩的文字却更让我感受到了这位伟人带给人们的无限感动。这份感动细微而又绵长,就像潺潺流动的小溪,在不知不觉间润物细无声。

周恩来,字翔宇,别名少山、伍豪等,祖籍浙江省绍兴,1898年3月5日(清光绪二十四年二月十三日)生于江苏淮安。就是从这一天开始,中国的历史因为这个孩子而发生改变,中国的人民因为这个伟人而挺起胸来。周恩来三个母亲的谆谆教诲加之其幼年的困顿成就了周恩来坚韧不拔的性格,所谓“国仇家难,从小教育了周恩来。” 而后的一句“为了中华之崛起!”更是成了贯彻在他的一生中,渗透在他的各项活动中的誓言。令我们想不到的是,他的心怀国家竟是从那时就开始的,从一个12岁的少年就开始了。而后青年的周恩来抱着“欲重整山河,复兴祖国”的雄心抱负开始了中国的革命事业,并将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他热爱的祖国河山。在从沈阳东关模范两等小学堂转入天津南开学校后,他如饥似渴般地汲取了近代教育的各方面的知识,并在毕业后赴日本求学,从而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并在以后的五四运动中成为天津学生界的领导人。在被日本帝国主义镇压被捕入狱后,他仍坚持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工作,并在牢狱中成长得更

为坚定凝练。不久他去欧洲勤工俭学,1921年在张申府、刘清扬的介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了党的创建人之一。此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每一个关键时刻,周恩来都坚定地站在中国共产党的立场上,维护党的利益。回国后,他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一起于1927年8月1日在江西南昌领导武装起义。1935年1月在贵州遵义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对实际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周恩来与毛泽东在军事上始终亲密合作,终于在1949年10月1日下午,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的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被任命为新中国的第一任政府首脑——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从此,也开始了他26年国家总理的辛勤劳苦的历程。在他任政府总理期间,不仅成功地组织领导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还在1954年提出了建设现代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四化目标,组织制定了《1956年至1967年科学发展规划》,推动了国家科技事业的迅速发展。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主张和平共处,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友谊,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为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和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作出了卓越贡献。“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损失并保护了大批领导干部和民主人士。他以常人难以想像的大智大勇和自我牺牲的精神,面对极端复杂的特殊环境,忍辱负重,极力保护党的忠诚老革命前辈,尽力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苦撑危局。他说:要做“弄潮儿”,“站在潮头上,做旁观人不行,做对立的把你冲垮”。他把个人的生死荣辱置之度外,“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我不入虎穴,谁入虎穴”;他还说过:“我不入苦海谁入苦海。”这些话都表明了他当时沉重的心情和坚毅的态度。他从无一句怨言,一直默默努力,凡事亲力亲为。正因如此,他原来甚为健康的身体,由于长期过度紧张、繁忙而急剧衰弱,除了得了心脏病而且屡次发作外,甚至在1972年5月被确诊为膀胱癌。终于,在五十五年的不辞辛劳,事事为祖国、为人民、为党的奔波劳碌之后,1976年1月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8岁。

《周恩来传》通过十六个章节让我看到一个真实的周恩来。他不仅仅是书上那个年轻英俊的有为青年,也不仅仅是年老了依旧笑容从容的老总理,他仿佛走入我的生活,向我讲述了当年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我们对于他也绝不仅仅是一

种缅怀,而是一个永不褪色的人格话题,是一座永远闪耀光芒的精神丰碑。周恩来一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把自己的一生毫无保留地献给了祖国和人民。他是20世纪中国最受人敬爱,最有才华、最成功的领袖楷模。

曾经年少的周恩来被校长问道“读书是为了什么”时,他庄重的回答:“为了中华之崛起”。这句话不是他随口说说,而是年少的他看到了当时中国的情况由衷而真实的回答。这句话也一直贯穿了他的生活,他也一直在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着。

他是“欲重整山河,复兴祖国”的有抱负的青年,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军事领导人,是全国解放战争的副帅,更是共产党的中流砥柱和新中国建设中功不可没的领导人……我们无法一一细数周恩来为这个国家作出的贡献,但在人们心中,他是集聚了这个民族的无数优良品德的化身,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是一个好总理。从他的身上,人们知道什么样的官员才是“人民公仆”。

他把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的革命事业。周恩来总理早年间从天津南开学校毕业后赴日本求学,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中成为天津学生界的领导人。不久他去欧洲勤工俭学,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在中国共产党每一个关键时刻,周恩来都坚定地站在中国共产党的立场上,维护党的利益。周恩来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一起于1927年8月1日在江西南昌领导武装起义。1935年1月在贵州遵义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对实际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恩来一直任政府总理,不仅成功地组织领导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还在1954年提出了建设现代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四化目标,组织制定了《1956年至1967年科学发展规划》,推动了国家科技事业的迅速发展。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主张和平共处,为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友谊,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做出了重要贡献。“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损失并保护了大批领导干部和民主人士。他以常人难以想像的大智大勇和自我牺牲的精神,面对极端复杂的特殊环境,忍辱负重,极力保护党的忠诚老革命前辈,尽力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苦撑危局。周总理无一句怨言,一直默默努力。他为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需求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和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作出了卓越贡献。1976

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在北京逝世。周恩来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他对革命事业坚定不移的信念,让我为之动容。

然而最让我敬佩他的是他独具魅力的人格,他荣辱不惊的处世方式,他真诚、平实、和坚韧的性格。正如他自己认为的那样:“大凡天下的人有真正本事的,必定是能涵养能虚心。看定一件事应该去做的,就拼命去做,不计利害……这样子的人总是心里头有一定主见,轻易不肯改变的。”能涵养虚心的心态,不计个人利害的功名观,确实使他高雅脱俗。即使在得知自己患膀胱癌后,仍坚持工作,直到生命尽头,真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看到这里领悟到了周恩来的一生也是只讲奉献,从不索取,把个人有限的生命完全融入到全心全意为人民的服务中去,这是他人格精神的核心。

据统计,周恩来总理的工资是400.80元。邓颖超的工资347.50元。从1958年到1976年,一共是161442.00元。用于补助亲属的36645.51元,补助工作人员和好友的共10218.67元,这两项支出占两人总收入的1/4。至于总理的积蓄,他也曾立了规矩:凡是积蓄够5000元,没什么用,就交党费。就这样,总共交了14000元。总理1976年1月份去世以后,两个人总共才积蓄了5100元。这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总理去世时所留给这个世界的。

《周恩来传》作者迪克·威尔逊说周总理“取得了在外交上的最伟大胜利”,他的非意识形态化的形象赢得了人们的尊重。那些对共-产主义政权保持怀疑的人在面对周恩来的个人魅力时,也努力收敛了这种怀疑。可见周恩来总理拥有的人格魅力另每一个人敬佩。

无论革命处在高潮还是低谷,抑或身处重大历史转折关头,他都坚忍不拔,力挽狂澜,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来描述他再合适不过了。在他的一生中,他爱祖国甚于自己的生命,爱人民甚于自己的家人。

他逝世那一天,联合国破例降下半旗,悼念这位伟人得逝世,国民更是十里长街送总理。这也许就是周总理的人格魅力,

周恩来,是2 0 世纪进步人类最响亮的名字之一.他与中华民族的崛起相联系,是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杰出代表.他与中国共产党的辉煌相联系,党的每一个重大胜利都浸透着他的心血.他与世界和平相联系,\"20世纪只有少数人比得上周总理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虽然1976寒冷的早春逐渐地远去,但是人民对周恩来的怀念与崇敬与日俱增.每当社会发展出现新的难题,人们就会想起他的英名与言行.理智的思考使人们终于发现,周恩来最全面,最深刻地反映了我们党领导的本质,最典型地代表了

时代发展的要求,他是人民最需要的领导者.做周恩来那样的领导者,是我国人民对领导干部的最高要求,也是今天对周恩来诞辰1 0 0 周年的最好纪念.周恩来对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外交家.但是,他最显著的社会角色,则是\"人民的领导者\".

他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范,是人民群众公认的\"社会的负责的公仆\".他\"以人民的疾苦为忧,以世界的前途为念\",把毕生的心血和精力贡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创造了感人肺腑的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人民总理人民爱,人民总理爱人民\".

他是\"以德服人\"的表率,达到了\"德服天下\"的崇高的人格境界.他身居高位而不显赫,手握大权而不稍纵,丹心尽瘁不求享受,高风亮节没有私利,一生光明磊落,相忍为党.他的领导,更多地不是依靠权力,而是依靠精神感召力,智慧征服力,形象影响力和语言说服力等人格魅力,因而更能体现领导的本质,更有效地实施领导.其三,他富于领导智慧,是高超的领导艺术大师.他广泛地吸收古今中外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善于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处理各种复杂的领导问题.他的领导智慧是全面而系统的,\"既有精于哲理长于历史的睿智,又有运筹帷幄深谋远虑的才智;既有审时度势灵活应变的机智,又有顾全大局团结多数的明智\".通过对领导智慧灵巧而完美的运用,周恩来形成了\"不感觉是在领导\"的出神入化的领导艺术.他像一团火焰,给人民以热情和力量;像一块磁石,吸引着人民的心灵.他的领导真正达到了\"天下归心\"的境界.不管领导任务多么艰巨,领导环境多么复杂,他总是能够拨开迷雾,绕过暗礁,出奇制胜,成功地到达彼岸.人民是不朽的.以热爱人民,服务人民为本质特征的周恩来式的领导者也是不朽的,必将在人民事业的发展中一再表现出伟大的社会价值.只有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个周恩来那样的领导干部,才能有效地解决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实现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周恩来波澜壮阔的一生,是现今的领导干部难以比拟的.他是人民领导者群山中一座挺拔,秀丽的高峰,是历史长空中一颗明亮,耀眼的巨星.

周恩来少年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就表现了一种强大的社会责任感.投身革命以后,强烈的责任意识伴随了他的一生.他勤勉治政,是世界上公认的工作时间最长,休息时间最短的领导人,为的是做好工作,尽到责任;他一生谨慎,一丝不苟,\"举轻若重\",为的是避免失误,尽到责任;他在复杂的党内外斗争中无数次求同存异,苦心协调,刚柔相济,维护大局,为的是发展大局,尽到责任;在\"文化大革命\"的特殊环境里,他讲的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还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团结统一,尽到责任!这种彻底的负责精神,造就了他\"人民领导者\"的崇高形象.———以高超的领导智慧,领导人民战胜困难,夺取胜利.

周恩来一生严于律己,具有许多领袖人物难以具备的自我批评精神.特别是在他事业取得重大建树以后,仍然保持着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心态,这是非常难得的.他有一句名言: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他对自己行为的约束达到了近乎理想与完美的境界,廉洁而又勤政,宽厚而又坚定,柔顺而又卓立,刚正而又笃实,坚强而又合宜.在\"文化大革命\"的复杂环境里,他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坚定而不固执,忍让而不软弱,勇敢而不鲁莽,老实而不愚昧,谨慎而不怯懦.这种严格的自律,使他处于无懈可击的有利地位,进而创造了人生新的辉煌.领导者的价值,是在不断地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实现的,是在群众监督和严格自律中保持和发扬的.领导者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决不能稍有成绩便飘飘然,昏昏然,孤芳自赏,不可一世.对于掌握一定权力的领导者来说,放任自己,放松改造,便是失败的开始.做周恩来那样的

领导者,就要像他那样,谦虚谨慎,终生改造自己,始终保持高风亮节的操守和人民公仆的本色.

他的一生兢兢业业,为人民服务一生,鞠躬尽瘁,令人不得不尊敬。

我觉得周总理勤奋工作,严于律己,关心群众,对人平等,被称为“人民的好总理”是理所当然的。正是因为他为正直,和蔼,待人平等,又为人民和国家做了许多有益的事,才有了“十里长街送总理”这个景象。

思修作业

思修作业

思修作业

思修作业

思修作业

思修作业

思修作业

思修作业

思修作业

思修作业

《思修作业.doc》
思修作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