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教案

2020-03-02 05:54:3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第 1 页 共 8 页

【教学目标】

1.筛选文章关键信息,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观点。 2.理解文章重要语句的含义,加深对“善良”的认识。 3.培养议论文的文体意识,学习理性的思维方式。

4.启发学生对善良的思考,学会用一颗向善的心看待纷繁复杂的生活。 【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思路,筛选文章关键信息。

2.理解文章重要语句的含义,加深对“善良”的认识,学会用一颗向善的心看待纷繁复杂的生活。 【教学难点】

逐步深入地理解文章的观点,抓住其中的逻辑思路。 【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课时】

第 2 页 共 8 页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指导学生安排时间预习课文,排演短剧《善良归家》。

二、导入

1.请同学们用两分钟写出一个人最宝贵的五种品质,引出“善良”。 2.观看短剧《善良归家》请同学们抒发感想。

三、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观点

1.运用议论文提炼论点的方法,找出文章的中心观点。 明确:我喜欢善良,不喜欢凶恶。 2.根据议论文基本结构,理清本文思路。 明确:

提出问题(1—4段):针对善良似乎过时,善良往往被看着愚蠢的情况,提出自己的思考。 分析问题(5—11段):阐述自己对善良的理解与认识。通过对比,强调了善良的力量和作用。 表明观点(12段):重申自己喜欢善良,相信国人会变得越来越善良。

四、重点研读

(一)研读第一部分:

第 3 页 共 8 页

1.现实中,一般人是怎样看待“善良”的?作者对这些看法持什么态度?你是如何看出来的?

明确:一是“早就过了时”——被利益原则与实力原则取代:为利益可以放弃善良;有否实力、才干比善良与否重要。作者并不认同这一看法,由“似乎”一词可以看出。

二是被看作“愚蠢”——两个寓言故事作为证明。作者对此提出一连串的疑问,从中体现出作者的反对态度。 2.作者是怎样层层追问的? 明确:层层追问如下

那些需要帮助、等待帮助的人当中,有多大比例是毒蛇或是恶狼? 为了有限的毒蛇和恶狼,不惜将一切视为恶狼,是一种什么疾病? 我们以对待毒蛇和恶狼的态度对待过的人中,有多少是真正的毒蛇和恶狼? 以对待毒蛇或恶狼的态度对待并非毒蛇恶狼的人,我们成了什么? (这样的层层追问是王蒙语言的一大特点,注意引导学生体会。)

3.小结:这部分针对现实中一般人对“善良”的错误看法发表自己的见解,以连串的质疑表明自己的态度,引人思考,继而转入下文对“善良”的论述,这种写法叫先破后立。

(二)研读第二部分:

1.这部分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用这一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 明确:对比论证(找出所在段落)

第五段力量对比:善良稚弱—凶恶强大(尽管善良常败,但人们还是喜欢善良,进而阐述了善良的作用)

第 4 页 共 8 页

第八段结果对比:善良得弘扬——凶恶被压缩(从道德、意义上阐述善良的内涵和外延) 第十一段心态对比:善良者坦荡——作恶者惶惶(说明善良的人永远不会丧失信心) 对比论证作用:使对立统一关系更集中、更鲜明。使论证更深刻、更吸引,更有说服力。 2.齐读第六段,说说第6段论述在语言方面有什么特色?

明确:运用排比:第一组排比,层层深入的表现了人们对善良的态度。第二组排比,充分展示善良的功能作用。 3.运用排比手法有什么好处?

明确:议论文中运用排比来说理,列举事例,会增加文章气势和说服力。

五、合作探讨,加深理解

1.为什么说“她(善良)属于人,她属于„„她属于更文明更民主更发展更富强的社会”?

明确:因为,善良是人的本性,所谓“人之初,性本善”,所以说“她属于人”;因为“善良才有幸福,善良才能和平愉快地彼此相处,善良才能把精力集中在建设性的有意义的事情上,善良才能摆脱没完没了的恶斗与自我消耗,善良才能实现健康的起码是正常的局面,善良才能天下太平”,所以说“她属于„„”

善良是符合人的本性的,是代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的,所以它是具有力量的,是光明的,因而能够在每败于凶恶一次的同时,就把自己弘扬了一次,获得另一种意义的胜利。

2.为什么说“善良也是一种智慧,„„一种快乐,一种乐观”?作者有否作进一步的阐述? 明确:第十段、十一段进行了阐述: 善良是与成熟、超拔联系在一起的,所以说它是一种智慧,一种远见,一种自信。

第 5 页 共 8 页

善良者能坦然、安心地面对现实,并永远不丧失信心,所以说它是一种精神力量„„一种乐观。

3.为什么“往往是这样,小孩子是善良的,真正参透了人生与世界的强大的人也是善良的,而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人最不善良”?

明确:小孩子是由于天真,不谙世事而善良。真正参透了人生与世界的强大的人是出于对社会发展的了解和自觉而善良。而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人,对社会发展只是一知半解而且自以为是,闹出许多可悲的事来,如“文化大革命”时“阶级斗争扩大化”,故而最不善良。

六、课堂讨论

你的善良有没有获得过别人的感激与称赞?你的善良有没有换回料想不到的恶报与嘲讽?面对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你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

七、拓展练习

1.以“爱心”为陈述对象,分别以“泉水”“灯塔”为喻体,仿照下面的句式再造两个句子,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困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 2.以“善良”为陈述对象,依照上面的句式写一组排比句。

八、课后延伸

1.向学生推荐阅读王蒙的新著《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学》

2.当面临人生的两难困境时,我们如何选择?除了为善与不为善之外,我们又面临哪些道德上的困境呢?请大家结合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两难困境,写一篇随笔。

第 6 页 共 8 页

附:善良归家(独幕话剧) 时间:寒冬的一个早晨。 地点:一片茫茫的荒原上。

人物:善良、金钱、地位、权力、时光老人。

背景:善良被人们扔到了一片寒风呼啸的茫茫荒原上,那儿荒无人烟,只有善良一人在无边无际的荒原中走着。(画外音:善良正急切地想着回家,想着回到人们的心中。) (突然远处有一辆奔驰轿车从良身边急驰而过,金钱上,善良似乎看到了回家的希望。) 善良:停车!停车!(满怀希望地招着手。) 金钱:你是谁呀?为什么在这半路上挡我的车呢?(边说边探出头来。) 善良:我是善良啊!我也不知道被哪些人扔到这儿了,你能带我回家吗?

金钱:(大惊失色)什么?善良!不行,不行!我就是因为没有你才筑起了一座金山,如果有了你,我的金山不垮才怪呢!你去找别人吧。(说着一阵烟似地跑了。) 善良叹了口气,只好又继续一个人在无边无际的荒原上艰难地走着。

(远处有一辆宝马骄车向着善良飞奔而来,地位上,善良似乎再次看到了回家的希望。) 善良:停车!停车!(边喊边用力地挥着手。) 地位:你是谁?为什么在这儿挡我的车呢?(说着停车开了车门。)

第 7 页 共 8 页

善良:我是善良,不知被哪些人扔到了这荒原上,你能带我回家吗?

地位:(非常吃惊)什么?善良!不行!不行!我就是因为没有你才有了今天的地位,如果有了你,我的地位怎么保得住呢?你去找别人吧。(说着风一样地溜走了。) 善良长叹着,只好一个人继续在茫茫荒原上艰难地走着,眼眶里不由涌出了委屈的泪水。

(画外音:伤心的善良能不能回家呢?) (远处有一辆红旗轿车从善良身边急驰而来,权力上。) 善良:停车!停车!(善良抱着最后一线希望,再次挥动着沉重的双手。) 权力:你是谁啊?怎么这样狼狈呢?(慢慢地摇下了车窗。) 善良:我是善良,我被人们抛弃了,你能带我回家吗?(语气已经近乎乞求了。) 权力:(大怒)什么?善良!不行!不行!我就是因为没有你才有了这至高无上的权力,如果有了你,我怎么保得住它呢!你还是呆在这儿吧。(话一完就不见了。) (善良仰天长叹,一屁股坐在地上,两眼泪汪汪的,冻得直发抖。突然,一位老人出现在善良身边,并给善良披上了一件大衣。) 时光老人:孩子,穿上吧,请跟我一道回家吧。 善良:(惊奇)您是谁?

时光老人:我是时光老人,是特地来带你回家,把你带回人心中的。 善良:您为什么要帮我?先过去的三位都很怕我,难道您不怕我吗?

第 8 页 共 8 页

时光老人:因为只有我知道你才是最宝贵的。

(在他们一道回家的路上,时光老人指着路边四轮朝天的三辆车哈哈大笑。) 时光老人:你看,他们没有你,金山再高也会垮掉,地位再高也会掉下来,权力再大也不会持久。我正是因为拥有了你才能长留世间,世间只有你才是永恒的!(剧终)

善良教案

《善良》教案

善良 教案

善良教案

《善良》 教案

二 善良教案

46《善良》教案

高中语文善良教案1

《善良》王蒙教案

《善良》王蒙_教案

《善良教案.doc》
善良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