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联美发

2020-03-02 10:19:5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四联美发

20世纪50年代

周恩来亲自过问,沪派“一百单八将”落户京城

“四联美发”(鼓楼店)的美发博物馆中,从1956年开业就有的理发椅

20世纪50年代的北京,正处于大规模的建设中,服务业的落后和发展缓慢引起了中央的重视,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安排和过问下,上海的“华新”、“紫罗兰”、“云裳”、“湘铭”四家理发名店集体迁到北京。四家理发名店总共108人,一锅端到了北京,他们戏称是“一百单八将进京城”。现在四联美发的建店元老吴永亮师傅,就是那个时候迁来的北京,那一年吴永亮只有19岁。

1956年7月27日,“四联理发馆”在王府井大街北口金鱼胡同33号正式挂牌营业。当时“四联”牌子上的字很长,“四联理发馆”五个字之下还有一行字,写着“华新、紫罗兰、云裳、湘铭四家联合”。北京人的发型如同这座城市,深厚、庄严,女士的烫发只有大花、小花的样子,过于呆板,上海是当时接受新鲜事物最快的地方,发型也遥遥领先北方,上海师傅带来的新潮发型,还能在烫发基础上刷出漂亮的大波浪,在服务态度上更加亲切、热情,一时间,京城爱美女性对“四联”是趋之若鹜。1956年8月4日刊登在《北京日报》上的10款四联发型成了不少北京女性追求的时尚风向标,去“四联”理发也成为了一种身份的象征。

之所以说去“四联”理发成为身份的象征,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发型够时尚,“四联”的收费在当时也是不菲。吴永亮回忆,上世纪50年代,北京剪发都是4毛钱,“四联”却是8毛钱,换算一下,当时的8毛钱差不多要相当于现在的七八十块钱,烫发当时则要2块2毛钱,价格确实不菲。但即使如此,“四联”也照样宾客盈门,收入低的市民平时舍不得,过年前攒钱也要进“四联”享受一回。吴永亮说,那几年每到腊月就睡不了囫囵觉,他最忙的时候一天剪发130个,烫发40多个,月收入破百元,在当时绝对是高薪。

20世纪60年代

正当“四联”在北京城家喻户晓,每天被顾客挤破门的时候,“文化大革命”的序幕已悄然拉开,“四联”在这场浩劫当中首当其冲。1966年8月的一天,一群“红卫兵”闯进了“四联”,用大字报将镜子全部给糊上,然后勒令“四联”不许烫发。不仅不许烫发,连卷发、包头都不成,甚至要求头发不许过肩。“四联”女部的生意就没了,女部的师傅们只好转到男部去理发。“四联理发馆”的名字也变成了符合当时时代特色的“新风理发馆”。

20世纪70-90年代

1977年,四联理发馆的门面十分气派

直到1976年底,“四联”才可以“偷偷”恢复烫发。

为什么要“偷偷”烫发?当时,“*”虽然结束,但禁忌尚在,可文艺界要对外交流,总要讲究个形象,所以文艺界的人士凭单位介绍信可以到“四联”烫发。不过,烫发是烫发却仍然不允许做波浪,只能用小刷子给烫点花再给扎起来。吴永亮师傅说,他当时接待的第一个拿着介绍信来烫发的是电影演员田华,她要去日本出访,结果一张开给田华的介绍信,她带来了四个人。为了能烫发,文艺界当时兴起了“走后门”,三亲六故只要有在文艺院团的,都想办法来美上一回,因为当时“四联”只有一台电烫机,不托关系、走后门,根本排不上号

1978年9月,“四联理发馆”重张营业

1978年9月底,“*”产物“新风理发馆”宣告终结,修葺一新的“四联理发馆”重张营业。扩建后的“四联理发馆”使用面积720平方米,两层楼房,楼下是男部和洗衣间,二楼设女部。理发座椅从原来27把增到56把,增添修眉、纹脸、化妆和制作假发等服务项目,美容概念也就从这时开始登上了“四联”的舞台,最扎眼的当属四台电烫机。

1978年,“四联”重新开张后新增了电烫机

那时正值国庆前夕,“四联”恢复营业,这让不少老百姓都兴奋不已,8毛钱一次的价格也和当初一模一样。当时,有家国外电视台记者正好路过“四联”,瞅着人这么挤,以为出了什么事儿。凑过来一看,敢情是排队理发。这个外国记者看见排队等着烫发的队伍,眼睛都亮了。回去以后扛着摄像机就来了,上上下下一通拍。那会儿,国内电视机还没有普及,“四联”的师傅们也不知道这些外国人要干吗。后来,“四联”的师傅们才知道,敢情人家发现了新闻点——中国许可烫发了!这则新闻当时可以说世界轰动,连“四联”的价目表都登在一家日本媒体上。

1978年重张开始免费美容

6年后请日本专业美容老师讲课(1984年)

四联理发馆第一个引入“美容”业务

改革开放之初的美容室,几位美容师在交流经验,当时是站着为客人服务的

1978年

美容就是捎带脚儿干的碎活

回想当年的情形,鲍师傅笑称,当年的修指甲、绞脸、摘眉等热门项目其实根本不能称为美容,只能说是理发师捎带脚儿干的碎活,但已足够让当时的“时髦青年”们兴奋了。

鲍师傅说,当时这种“美容”基本免费,就是在客人理完发以后顺手“拾掇”一下,因此属于每一位客人都能义务享受的服务,完全谈不上什么技巧和手法。

即使有客人专门提出绞脸、摘眉,也只是要求整齐美观。这些人主要是为了参加演出或结婚,谁也不会让师傅为自己设计什么独特的眉型。

1984年

日本美女老师到店内手把手授课

1984年底,四联理发馆再次重新装修,并更名为四联美发厅。这一年,店里请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日本著名的女美容师。

鲍秋荣至今都记得,日本老师当时身穿一套红色裙式西装,烫着大波浪卷发,这些服装和发型都是自己和同事从没见过的。 不仅如此,老师的皮肤看起来细腻白皙,红红的嘴唇和细而高挑的眉毛都让鲍师傅羡慕不已:怎么会有这么漂亮的人?

那时的日本已经是亚洲的美容业前沿。得知自己被选中跟日本老师学艺,鲍师傅惊喜不已。

接下来的两个月,她和三位同事在日本老师手把手的指导下,学会了包括洁面、按摩等美容技术。

“打这儿起,我才知道什么是美容。”鲍师傅感慨道。

1985年

顾客排四五个小时的队等着体验美容

1985年1月28日,学成后的四位师傅正式开始为顾客服务。店里特意进口了两台多功能面部清洗机(美容机),做一次美容15至20元。

虽然这个价格相当于当时普通工人月工资的一半,但四联美发厅的门前仍然迅速排起了长队。

鲍师傅告诉记者,当时的美容室是从女宾部隔出的一间小屋子,只有两把椅子。

她和另三位师傅两人一班,一天下来,平均每个人都要为客人做上三四十次美容。

鲍师傅清楚地记得,当时每天从清晨6点多到晚上11点都会有人等待,很多人排了四五个小时的队,就是为了享受一下“神奇”的美容功效。

但几个月后,美容室却冷清起来。鲍师傅一打听,发现原来很多客人都以为“美容”就是“整容”,能让人变样。但做过之后,发现并没有大的变化。鲍师傅解释说,美容实际上是护肤,需要坚持。

可惜,当时的人们并不能完全理解,所以做了几次之后,很多人都认为花了不少钱却没有“效果”,就不再光临了。

20世纪90年代

1999年,“四联美发”迁至王府井大街

1999年,“四联”重新建成三层楼精品店,就坐落在王府井大街188号,建筑面积536米,以崭新的面貌喜迎八方顾客。从那时候起,逢年过节在“四联”理发,然后去中国照相馆照相留念就是李老先生坚持至今的习惯。今年国庆节,李老先生要去加拿大看望儿子儿媳一家,这还是他头一回出国,所以赶着来“四联”把自己额前和鬓角的白发染黑,“从在金鱼胡同我就在那剪头发,那时候年轻,虽然赚的不多,但是没有家庭负担,每个月都要去两次‘四联’,一帮同事朋友都羡慕极了!现在年纪大了,头发稀了白了,染黑再烫起来点,显得人年轻还精神。”

不过,李老先生现在习以为常的烫发,在三十多年前可是得“走后门”才能享受的服务。

20世纪世纪90年代初期,美容业也再次复苏,鲍师傅回忆说,“尝过鲜”后的人们渐渐理智起来,了解了更多的美容知识,认识到这是一项长期保养,而非立竿见影的“整容手术”。

于是,来四联美发厅做美容的客人又渐渐多了起来。与此同时,各种规模的个体美容店也遍地开花。

“当时能熟练掌握美容、按摩技术的人并不多。”鲍师傅说,当时人才很抢手,而面对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四联的美容师们也各自为自己设计了新的发展方向。

当年与鲍师傅一起学徒的另三位师傅,全都在这个时期离开了四联。一位到美容学校当老师,一位辞职后失去联系,一位则干脆自己单干起来。 唯独鲍师傅选择留了下来,原因很简单,就是这里人熟地熟,干起活来顺手。而且在国营单位虽然发不了大财,但收入还是比较稳定的。

21世纪

一款独出心裁的“国旗发型”,成了去年国庆节的杰作

“这个新发型怎么样?”

“很棒,非常满意!”

去年国庆前夕,“四联”接到了个特殊的询问电话:21岁的顾客张亮想要理个“国旗发型”,这个特殊的理发要求,被“四联”当做了给祖国65周年生日献礼,“四联”专门准备了适合这款发型修剪的新工具,由男宾部徐杰童师傅设计构思发型。徐杰童师傅是国家级高级技师,爱钻研、好琢磨,对个性发型有研究,技术功底水平扎实,还参与为国旗班设计“八一发型”的创意。他经过反复的推敲,并提前在教习发上进行了练习。9月30日一大早,张亮就来到了“四联”,经过徐杰童师傅近四个小时的精心修理,终于制作好“国旗发型”,张亮的后脑勺上出现了一大四小五颗红星,新发型让他很是满意。

2013年

二月二,龙抬头,四联美发店比往常提前两个小时就开门迎客了。女理发师李和意笑盈盈地请第一位顾客入座。没过多久,就将顾客的长发剃成了倍儿利落的寸头。今天,四联美发安排了上百位理发师值班,这个数字比平时多出了一倍。此外,他们还比平时多补充了300多条面巾以及400条干毛巾和小围巾。

“您来了?请您先拿号!”上午9时许,在二楼的男宾部,柜台后的工作人员笑着递给70岁的王大爷一张打印的号牌。号牌上写着50号。“看来今年又得等着了。”王大爷边笑,边坐到了沙发上。

据民俗专家介绍,农历二月二应该吃龙须(面条)和龙眼(饺子),“大人小孩都剃头”,这样才能“一年都有精神头儿”。

据四联美发吴经理介绍,四联美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理发技艺(“拱三茬”、“无声吹风”、分头、剃头刮脸;手卷扁花、大花,刷波浪,女士绞脸)》项目的申报和传承单位。 2015年 四联美发博物馆

首个美发博物馆在位于旧鼓楼大街的四联正式开馆。

博物馆的展览将分为四部分,分别是发型发式历史变化、行业人物、美发文化和四联文化历史,各朝各代的流行发式通过一张张图片展示出来,并配有详细的解说,近现代部分还有许多彩色图片,展示当时流行的各种漂亮发型式样。在实物展示中,包含了远古时用于剪发的石头工具、古代的木梳发簪、还有元代理发匠的招幌——唤头、近现代的理发设备等,很多都是难得一见的珍品。

美发师魏星介绍:“旧石器时代,远古人类没有锐利的器具,因此都留着长发,为了劳动和生活的方便,他们时常把长长的头发用石头砸断,保持自然垂落状态;先秦时期的发式从原始时期的披头散发,演变到梳辫、挽髻;秦汉时期,社会繁荣昌盛,发型、发饰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大多流行平髻,秦有望仙九鬟髻、凌云髻、垂云髻等,汉有坠马髻、盘桓髻、分髾髻、百合髻等。” 除了不少从各地搜集来的有关美发的老物件、老照片,博物馆还专门增加了多媒体互动体验区,通过电脑软件,市民可以从历朝历代中随意选择各种发型,先给自己拍张美照,通过软件,把选好的发型直接“P”上,就能看到自己梳个古代发型是什么样子了。

重大节日或是活动之前理发也是不少老北京市民的保留习惯。吴永亮师傅现在是唯一一位还在店里工作的元老,孙阿姨国庆节要出国旅行;李奶奶早已移居国外,专程从美国回来;肖大夫国庆节之后要录像演讲„„每周三和周五吴师傅来店里上班,总有“老粉丝”排队到王府井四联美发店专门等他,李奶奶还特意强调,自己的头发除了吴师傅,别人都剪不得。

改革开放后,“四联”率先恢复了烫发,也进入了发展的第二个高潮。吴师傅作为出镜发型师,在央视做了期介绍新潮发型的节目,节目播出后可不得了,大批顾客涌向“四联”,指名要吴师傅帮她们做发型。“那时一天最少也要接待45名顾客,累得差点儿吐血”,吴师傅感慨道。这些追随了几十年的“老粉丝”如今上楼都要颤颤巍巍,但只要吴师傅上班,他们依然风雨无阻。

现在来“四联”理发的大部分是40岁以上的中年知识分子、企业管理者、离休老干部等对个人形象要求比较高的中老年群体。在吴师傅看来,尽管现在社会上各种各样的发廊、美容美发沙龙等很多,但能够针对中老年人群做好服务的却很少。一个吹风机、一把滚刷,不用烫染、也不用打发胶发蜡,靠着调节吹风的大小和温度,再加上手上滚刷的弧度和方向,就能让顾客头上出现时髦的波浪卷发。这吹出的大波浪可是“四联”的绝活,留住了众多老顾客。每天排队等在门前的老顾客中,一半左右都是为了等待这一手“洗剪吹”的老手艺。

现在每个月,“四联”美发的员工代表都要聚集到一起,琢磨新发型。设计者不但要分解并讲解清楚每个动作,还要针对不同脸型、头型给出处理意见,并且都是用员工的头发真剪。此前一度风靡京城的横向编烫法,就是“四联”的师傅们琢磨出来的。“四联”还辟出专门的区域建立新概念工作室,专门针对年轻的消费群体,这也使得整体客流中30岁以下年轻消费群比重不断上升。

“小上海”扎根成了“老北京”,除了老手艺、老服务,“四联”也正在努力重新回到时尚的潮头。

四联

四联工作方案

警地四联

四联创工作总结

美发试题

美发管理

美发职业道德

美发市场

美发广告语

美发合同书

《四联美发.doc》
四联美发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