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020-03-03 16:30:3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教案纸

第四节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课时)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节内容主要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通过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掌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措施,深刻认识在我国发展的关键时期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坚定学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信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主要特征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

(三)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措施

(四)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一)讲授法

(二)案例教学法

(三)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播放视频“和谐中国”,让学生在欣赏美妙音乐带来愉悦的同时,增进对和谐的理解。

教师提问: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哪些主要特征?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踊跃作答。

【内容探究】社会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认识、新概括,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一、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形成

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党逐步形成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毛泽东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强调要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正确处理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些重大关系,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局面。邓小平立足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社会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江泽

1

教案纸

民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关于社会建设的理论,强调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对社会和谐的认识不断深化,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地位。十六大之后,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有几个重大的关节点对于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至关重要的。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强调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这是我们党第一次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此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不断深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提出了一系重要观点。

2004年12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提出:“从当前来看,积极扩大就业,努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理顺分配关系,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是维护群众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在这里,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了在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四个重要着力点。

2005年2月19日,在中共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同志发表重要讲话,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概念,第一次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和总体要求。

2005年10月中旬,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的讲话中,突出强调了加强统筹协调、提高处理利益关系的能力。他指出,要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扎扎实实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这就明确了提高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的能力是加强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领导的一项重要内容。

2006年3月,胡锦涛同志在参加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海代表团讨论时,强调指出,要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同时注重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使改革兼顾到各方面利益、照顾到各方面关系,真正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这次讲话明确了注重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和兼顾各方面利益、照顾各方面关系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

2

教案纸

2006年6月,在庆祝建党85周年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总结表彰大会上,胡锦涛同志强调,要努力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以促进社会和谐的成效体现党的先进性。在此后召开的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他又从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等5个方面,深刻阐述了统一战线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优势、作用和任务。这就明确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认识和把握我国各方面重大社会关系联系起来。

2006年8月,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胡锦涛同志强调,保证人民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这就把让人民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摆到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位置。

正是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专门研究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一《决定》全面、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

此后,十七大、十八大都反复强调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对以改善民主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了全面部署,并将社会建设纳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同时,也是我们党带领人民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必然选择。新世纪新阶段,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特别要看到,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我们党要带领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就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

3

教案纸

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这一科学和精辟的论述,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既要求大大发展生产力,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物质基础,又要求不断完善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使全体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每一步都把经济发展的目标同改善人民生活和促进社会进步的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作出统一部署。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生活、生产和生命安全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这是我们党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集中体现,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部署,反映了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只有抓住机遇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离开发展,一切无从谈起。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观要求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兼顾和协调好改革发展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

十六大以来,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也面临不少问题,突出的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就会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同时,人民群众在新的发展阶段,期待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对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生活环境以及个人全面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社会的公共需求快速增长,也更加需要加快社会事业发展。要完成这样的历史任务,就必须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方

4

教案纸

面,都很难实现建成全面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目标。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也就是要弄清楚什么是我们要建立的和谐社会。而要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必须首先弄清楚“社会”与“和谐”的内涵。

1.何谓“社会”?

通常讲,社会是以共同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类生活有机体,是人们相互交往、相互作用的产物。在社会学里,“社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社会”指与“自然”相对的“社会”,即与宇宙、万物相对的人所创造出来的一切,如宗教、道德、法律、制度、政治、经济以及狭义社会等。狭义社会是关于复合的人聚集状态的概念,像家庭、企业、学校、村落、城市、农村等就是狭义社会的例子。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曾作过多方面的论述。马克思指出:“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在人们的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状况下,就会有一定的交换和消费形式。在生产、交换和消费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就会有相应的社会制度、相应的家庭、等级和阶级组织,一句话,就会有相应的市民社会。有一定的市民社会,就会有不过是市民社会的正式表现的相应的政治国家。”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社会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是以人为中心的,但社会不是单个个人的堆积或简单相加,它是人与自然之间和人与人之间双重关系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关系体现为生产力,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人们在生产活动中结成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经济结构,这是社会的经济基础;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及其相互关联方式构成了社会的政治结构,而观念形态的总和构成了社会文化结构,政治结构与文化结构二者的统一又构成了社会的上层建筑。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共同构成了社会总体结构。社会是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一切关系在其中同时存在又互相依存的社会机体,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的有机体。可见,马克思恩格斯讲“社会”多是从广义社会来讲的,多指人类社会。

社会是一个大系统,但它是可以分层次的,具体而言,包括以下三个层次:

第一,“社会”作为一个宏观层次的大概念,泛指以人为中心的整个人类社会,是与自然界相对应的一个概念。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说的社会形态(如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等)、社会制度大都是在“大社会”这一意义上说的。这里的“大社会”包括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社会结构等多个子系统。

5

教案纸

我们通常讲的社会发展、社会革命、社会进步、社会文明、社会制度等,都是从“大社会”这一角度讲的。我们通常所说的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的“体”就是指大社会,不可能存在一种没有经济政治文化的社会。

第二,“社会”作为一个中观层次的中概念,指与经济、政治、文化相对的概念。我们今天所说的社会结构、社会阶层、社会分层、社会保障、社会流动、社会政策、社会组织、社会风气、社会环境、社会管理、社会控制、社会整合、市民社会等均是从中观层次上即“中社会”这一角度说的。当我们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大文明发展成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时,这里的社会就是“中社会”。我们讲社会建设,就是从这一层面讲的。

第三,“社会”作为一个微观层次的小概念,对应于社会学中的狭义社会,即作为复合的人的聚集状态,主要指某一区域的社会,如农村社会、城市社会、社区、街道、学校、家庭,我们视之为“小社会”。我们讲社会建设,也包括这一层面的内容。 2.如何理解“和谐”的科学内涵?

和谐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时代课题。古今中外的历代哲人对此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探索和追求,形成提出了本质相同而又各具特色的和谐思想。

“和谐”一词由“和”与“谐”两个字组成。“和”者,和睦也,有和衷共济之意;“谐”者,相合也,有协调、顺和、无抵触、无冲突之意。“和谐”,属于哲学和美学概念,一般意义的和谐是指事物和现象的各个方面的配合协调,多样性的有机统一。和谐的自然使人心旷神怡,和谐的音乐使人心情舒畅,和谐的社会使人活力迸发,和谐的家庭使人幸福美满。

中国哲学中的和谐思想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和”的概念出现很早,在甲骨文和金文中都有“和”字;在《尚书》中,“和”被广泛地应用到家庭、国家、天下等领域中去,用以描述这些组织内部治理良好、上下协调的状态。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思想家们把“和”作为一个哲学的抽象范畴加以研究,揭示了和谐的价值、本质和机制。孔子提出了“和而不同”(《论语〃子路》)的命题,强调“和”就是多种因素的并存与互补,揭示了和谐的本质特征。孔子的学生有子提出了“和为贵”(《论语〃学而》)的命题。所谓“和为贵”,就是认为和谐是天底下最珍贵的价值,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状态。

西方哲学史上对于和谐理念的探索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和谐最早是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的。该学派认为,音乐节奏的和谐是

6

教案纸

由长短高低轻重不同的音调,按一定数量上的比例所组成的。该学派还研究了建筑、雕刻艺术中的比例问题,提出了著名的“黄金分割”原理,即认为最美的线形是长与宽成一定比例的长方形。毕达哥拉斯学派有两句著名的哲学格言:“什么是最智慧的──数”;“什么是最美的──和谐”。

自近代以来,西方社会对“和谐”的理解转向以人的独立性、人性的自由为前提。所谓“和谐”实际上是内在心灵的一种自由实现。当代西方社会,随着资本主义制度内部矛盾的加剧,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分裂成为不可逆转的现实,那种体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纯朴的美不存在了。于是,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弊病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新的和谐思想。

从以上论述来看,“和谐”包括以下几层涵义:

第一,和谐是反映事物与现象的协调、适中、秩序、平衡和完美的存在状态的范畴,是多样性的协调和统一,表明事物的发展变化合乎逻辑或规律。和谐是相对的,不和谐是绝对的。这是指“和谐”的内涵和本质特征。

第二,和谐不是没有差别、没有矛盾、没有冲突,每一种矛盾的两个方面,各以其对立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异相合、相反相成,既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达到动态的和谐。这是讲实现和谐的根本途径。

第三,和谐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人类追求的最高目标。这是强调和谐的价值。

3.准确把握“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由于社会是一个大系统,其是包含若干子系统,故和谐社会也是一个大系统。所谓“和谐社会”就是指整个社会系统的全面和谐,这里既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又包括人与社会、人与人、人自身的和谐;既包括宏观上社会整个系统内经济、政治、文化等系统之间的和谐,又包括中观上经济、政治、文化各子系统内部的和谐,还包括微观上各子系统内部的和谐;既包括社会内部各阶层、各利益团体之间的和谐,又包括外部世界格局的和谐发展。总之,和谐社会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在这一系统中,要求矛盾的双方或多方能够在统一体内相互包容,协调运作,良性转化和融合,始终使社会处在健康的、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状态之中。

和谐社会是分层次的,从纵向分层看,包括历史、现实和未来,即包括传统社会的社会和谐(如古代社会的和谐,近代社会的和谐);现实和谐社会(全面小康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和未来和谐社会(如共产主义社会)。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传统社会尽管充满着阶

7

教案纸

级矛盾和阶级冲突,有时甚至演化为激烈的武装斗争和军事冲突,但在某些时候也会出现一段时期的和谐状态,如中国的汉唐盛世等,但这种社会的和谐不是我们今天所描述的和谐社会。只有当社会和谐成为一个社会的主要特征时,这个社会才能称之为和谐社会。

从横向分层看,“和谐社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类生存的必备前提和条件。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人类为了生存需要和社会发展,向自然界索取并积极地探索自然,人类生存所需的衣食住行及人类所使用的各类物质产品,无一不是来自自然界。人与自然的和谐主要是指把人和自然放在平等的地位上,在维护人类自身发展的同时,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爱护、保护自然环境,维护自然的平衡,确保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协调,促进大自然按其自身规律向前发展以造福人类,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达到“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二是人与社会的和谐。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甚至可以说社会的发展就是人自身的发展,两者的发展是一个双向同步发展的统一运动过程。人与社会和谐,就是个人与社会组织、社会制度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社会使人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各得其所,个人遵守社会的各种法律、制度、道德规范。实现个人自由与社会认同相适应,个人的利益与需要的满足和整个社会的利益和需要的现实相适应,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与社会不断进步相适应,人的能力发挥与社会公平、公正相适应

三是人与人的和谐。主要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和谐。人是社会的主体,各种社会关系是人与人在其社会实践过程中发生和建立起来的。但是,社会关系一旦被建立起来并被固定化、制度化,就会规范和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总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而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也就成为人们追求的理想和目标。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认为人际关系的和谐最有价值。人与人的和谐,主要是指人与人之间和而不同、互相尊重、平等互利、团结友爱。所以,妥善协调和正确处理人们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是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的关键。

四是人自身的和谐。人是万物之灵,是和谐社会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和谐社会的开拓者、创造者。人的个性和谐和精神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前提。同时,人的个体和谐又是自然与社会的产物。人自身的和谐,就是指作为个体的人要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情感,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正确地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

8

教案纸

与社会的关系,真正融入自然、融入社会、融入集体。从根本上说,人自身的和谐,就是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社会关爱个人,集体承认个人、尊重个人、给个人以充分自由的发展空间,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

五是社会内部结构的和谐。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领域之间以及它们内部之间的和谐与发展。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和部分都紧密联系,互相协调,整个社会才能始终保持有序和谐的状态。因此,和谐社会首先是各个领域之间的和谐,即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之间的和谐,要通过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政治和观念的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和需要,实现全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思想的协调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其次是各个领域内部的和谐,其中,政治和谐就是指构成政治系统的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和谐;经济和谐主要是指生产与分配、积累与消费、基础设施部门与直接生产部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等一系列重大的经济关系的和谐;文化和谐主要是指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雅文化与俗文化和谐相处,共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六是外部环境的和谐。人类社会在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辩证运动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为“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各国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当今世界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一个国家的发展不可能脱离整个世界,一个社会的内部和谐离不开外部的和谐。所谓外部环境的和谐,主要是指各个国家之间、各宗教之间、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尊重、平等交流、和平共处、共同发展。

在理解和谐社会时,我们要防止出现两种倾向:一是把和谐社会无限放大,最后被虚化为一种空幻的目标,变成一种空想;二是防止把和谐社会缩小,仅将其归结为一个社会组织的协调或社会稳定问题。

4.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究竟什么是我们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05年2月,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既是对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特征的描述,也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的总体要求。

所谓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这是社会主义和

9

教案纸

谐社会的政治保障,也是和谐社会最重要的动作机制之一。将民主法治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首要特征,超越了以往人类历史上一些追求和谐社会理想的有识之士的传统和谐社会观,从而使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想追求具有了新的时代精神。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之一,同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原则。它代表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公平正义不是传统社会的均贫富,恰恰相反,它是为了最大限度地维护和发展不同方面人们的利益,为了最大限度地化解矛盾,推进社会进步。

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诚信友爱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而且也是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和普遍价值。一个和谐社会,必然是一个诚信友爱的社会。如果说和谐社会是用道德和法律来维系的,其中道德的核心便是诚信友爱。只有诚信友爱,才能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

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充满活力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源泉,也是社会生产持续增长的保证,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离开了社会活力和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便会失去支撑。

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安定有序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也是和谐社会的目标。任何一个社会都无法在不安定或*中正常运行。安定有序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三者内涵不同而又密切联系。生产发展是实现生活富裕的条件,离开发展,富裕无从谈起。生活富裕是发展的目的,脱离这个目的,发展就失去了意义。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则是实现生产发展和生活富裕所必须坚持的前提和不可缺少的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正确处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关系。只有处理好了这些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才会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会成为现实。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上述六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这六个方面既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

一、公平与效率的统

一、活力与秩序的统

一、科学

10

教案纸

与人文的统

一、人与自然的统一。这六个方面,内容十分丰富,既为我们描绘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美好蓝图,又给我们提出了扎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它们共同揭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内涵。也是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的总要求。

(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把治国理政的视野拓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人的发展各个方面,并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政策和道德等手段,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发展问题。和谐既包含稳定、协调,又高于稳定、协调,它是稳定和协调的本质与核心;既包含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又包含社会发展的平衡机制,它是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的统一;既体现公平,又促进效率,它是公平和效率的统一;既是一种价值目标,又是一种不断推进的现实的社会历史过程,它是价值目标和社会历史过程的统一。所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各尽其能、尊重诉求、各得其所、和谐相处和共生共进的社会。它具有以下五个层面的特征: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各尽其能并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 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人民提供了各尽其能的舞台,极大地激发着人们的创造活力。在这方面,我们党从制度和政策上采取了一系列方法和措施:一是尊重劳动,即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二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三是尊重创造,坚决破除各种障碍,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四是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即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尊重人民诉求的社会

在各种创造活力竞相迸发的同时,各个阶层和群体也必然表达他们的权利诉求、民主诉求、公正诉求以及政治诉求。对于这些利益诉求,我们党充分尊重,并积极整合他们的合理要求,努力凝聚他们当中的有效力量。这有利于形成一种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各得其所的社会

尊重人民诉求必须做好“整合和凝聚”工作。而整合和凝聚的目的是使人们能“各得其所”。其基本特征是,力求保持各种因素、力量以及各方面利益关系的协调与平衡,使公平和正义的理念得到体现。各得其所,指每一个社会成员按照一定的规范,能公正地得其所应得。公正是各得其所的本质,公正产生和谐,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根据有的同志的观点,各得其所主要包括一个社会能使社会成员各得

11

教案纸

其岗、各司其职、各守其则、各得其位和各享其成;各得其岗,就是人有其岗,而且使人的能力与岗位相匹配,得到合理配置;各司其职,就是社会成员要具有职业精神,能够认同并恰当地承担自己的职业角色和社会角色,在其职尽其责,做好本职工作;各守其则,就是每个社会成员要具有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自觉遵循社会规则、角色规范和规章制度,以及合法的公共秩序;各得其位,就是社会成员应根据能力和贡献来获得相应的职位和社会位置;各享其成,就是社会成员既能合理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使其付出能得到相应的尊重和回报,也能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4.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和谐相处的社会

只有使社会成员各得其所,才有可能使社会成员做到和谐相处,各得其所是和谐相处的前提条件,和谐相处是各得其所的结果。“和谐相处”,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种必然要求。其基本特征是以各种关系的和谐来维持社会的稳定与秩序。从外延来讲,和谐相处主要包括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人和社会的和谐相处,人和人的和谐相处,人和组织的和谐相处,人自身内部各要素的和谐相处。而人和人的和谐相处,又主要包括党和人民的和谐相处、干部和群众的和谐相处、党员干部之间的和谐相处、社会阶层之间的和谐相处、个人和他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相处、民族之间的和谐相处、代际之间的和谐相处等。这里,干部和群众之间的和谐相处是根本,社会阶层之间的和谐相处是关键,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相处是基础。从内涵来讲,和谐相处是指人人平等、和而不同、互惠互利。人人平等,即人们之间在人格、权利、机会、规则和分配上的平等,而机会、规则和分配上的平等是核心。和而不同即尊重个人、包容个性差异,并通过协商共识,使多样性之间达到协调、合作、共赢。互惠互利,即社会各阶层、群体和成员之间能保持一种互惠互利关系。 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共生共进的社会

从使社会成员各尽其能并使社会充满活力,到尊重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再到使社会成员各得其所与和谐相处,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使一切积极的社会力量共生共进,即形成一种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合力。因而,“共生共进”应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的落脚点。其基本特征是形成合力,共促发展。我们的发展是追求和谐的发展。和谐,既是目的又是手段。对目前我们所面临的各种社会矛盾来讲,达到和谐是目的;对促进当代中国发展来讲,和谐又是手段。和谐社会,是一个把各种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凝聚起来、进而形成合力的社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我们的一切努力归根到底都是为了集中力量,形成合力。

12

教案纸

(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1.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依照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根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这九条目标和主要任务分别反映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总要求的各个方面,充实和丰富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

为了完成上述目标和任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了全面部署,提出了五条主要举措: 第一,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更加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只有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基础。

第二,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义具有正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只有完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体制机制,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制度保障。

第三,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

13

教案纸

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只有加强思想文化建设,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撑。

第四,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只有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环境。

第五,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只有增强社会团结和活力,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广泛力量。

2.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建设的目标

党的十八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社会建设的目标: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度减少;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和谐稳定。

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社会建设的目标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二、保障和改善民生

人民所向往的美好生活,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形成合理有序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总之,为了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需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4

教案纸

(一)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大力促进教育公平,统筹城乡义序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破解择校难题。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支持特殊教育,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构建政府学校社会新型关系,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健全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

(二)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

要建立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联动机制,健全政府促进就业责任制度。规范招人用人制度,完善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和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增强失业保险制度功能,完善就业失业监测统计制度。创新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争议调解仲裁,畅通职工表达合理诉求渠道。

(三)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兼顾效率和公平。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贴补贴制度,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增长机制,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四)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加快健全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和经办服务体系。健全符合国情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社会福利制度,支持发展慈善事业。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

(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统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督体制综合改革。(联系热点事件:山东非法经营疫苗案件)

三、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社会治理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活动。在现代社会中,社会治理地位日益重要。解决我国在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必须深入认识新形势下社会治理规律,创新社会治理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法手段,提高社会管理能力。

15

教案纸

十八大报告用完整的篇幅论述了社会管理创新,不仅充分肯定了已经取得的成绩,而且为今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指明了方向。

创新社会管理,首先需要强化服务理念。十八大报告多次提及“人民”和“服务”,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是走向现代社会管理的开始。对社会管理来说,管理是手段,服务是目的。温家宝总理说:“管理就是服务,我们要把政府办成一个服务型的政府,为市场主体服务,为社会服务,最终是为人民服务。” 基层直接面对群众,我们工作人员的服务群众意识强不强,一个重要的判断标准就是看我们的基层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乐意不乐意与群众打交道,愿意不愿意做群众工作。“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基层干部的服务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必须强化服务意识,深怀亲民爱民之心,真正做到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生活上关心群众。

创新社会管理,更重要是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当下的中国来说,最紧迫需要解决的问题,并非是政治改革,而是那些与人民群众的直接利益联系非常密切的事情,如住房、医疗、教育、社保、土地、拆迁等,而这些民生问题基本属于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范畴。近年来,在各级乡镇整合综治、公安、司法、民政、社会保障、信访、人民法庭等基层维护社会稳定资源和力量,建立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就是多方合作创新社会管理的典范,对社会矛盾统一受理、直接处理,用“对话”来替代“对抗”,用“维权”来促进“维稳”。

创新社会管理,从根本上说需要依靠群众,让群众充分参与社会管理事务。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党政无法包揽社会管理的全部事务和工作,还必须动员各类企事业单位、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等参与社会管理,实现社会管理的共同治理。为建设幸福和谐社区,花苑社区积极探索社会管理理念中的“中山模式”,以开展东区书记项目居民高层楼“志愿管家”管理项目为起点,逐步实现细化管理、细化服务的目标,务求通过发动群众参与,引导群众自治,实现群众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更好的发挥群众的力量。只有人人发动起来、人人参与进来,社会管理创新才有广泛坚实的社会基础,才能深入千家万户。

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重大战略任务,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治理的认识和要求从局部走向了系统。

《决定》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理念和目标,这就是:必须

16

教案纸

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这一理念和目标,实质是坚持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与增加社会和谐因素的统一,坚持促进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统一,体现了在发展中保持和谐与在和谐中推进发展的辩证统一,对克服重经济发展轻社会发展的倾向具有积极意义,是一种积极的发展观、和谐观。

为了更好的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习近平指出:“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坚持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正度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坚持依法治理,加强法治保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以网络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坚持综合治理,强化道德约束,规范社会行为,调节利益关系,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

(二)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社会组织是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一种重要途径。这里涉及到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组织有了较快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发育不成熟,行政色彩浓厚;组成结构不合理;法规体系不健全;缺乏活力,在治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中未能发挥应有作用。因此,激发社会组织活力,需要多管齐下。

第一,加快实施政社分开。现代社会,政府本质上属于公共服务型政府,其掌握的权力、资源、政策都具有公共性质,因此政府应为社会提供公共治理和公共服务。创新社会治理体制,要求社会组织从对政府的过度依附中相对独立出来,成为具有相对平等地位的社会治理的一个主体,做适合由社会组织来做的事,如提供一些公共服务和解决某些事项。根据我国实际,可把一些有条件的社会组织相对独立出来。正如《决定》所讲,限期实现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真正脱钩,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等社会组织。

第二,运用定位分析方法,确定社会组织的方位、权责和运作方式。定位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定位、定标、定法”。定位,即厘定社会组织在治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中的位置、空间和范围。定标,即在政府与社会的平等关系中,确定社会组织的权责和职能。在这种关系

17

教案纸

中,社会组织可在表达诉求、规范行为、服务社会、社会监督和配合政府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定法,即确立社会组织在治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中的运作方式,实行依法自治。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治理社会事务的能力,规范社会组织的行为,强调社会组织的依法自立、自律和自治。显然,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关键是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

在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使其在治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要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管理。因为一些社会组织在制度上还不够健全,治理素质不够高,行为也不够规范,需要进行引导。

(三)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

当前,我国各个领域的矛盾集中凸显,有些矛盾未能得到及时有效化解,有的矛盾甚至进一步激化。究其原因,在于一些人不敢担当,遇到矛盾和问题绕道走;在于化解矛盾的办法不当,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在于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的体制不健全。《决定》强调创新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的体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创新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的体制,需要健全五大机制:一是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从机制上保证科学决策,防止由于决策失误造成种种社会矛盾,进而产生社会风险,影响社会稳定。二是建立畅通有序的诉求表达、心理干预、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即诉求表达机制。主观上,对诉求表达不合理者,要进行心理干预;客观上,对诉求表达合理合法者,要尊重和保护群众权益,积极畅通表达诉求、矛盾调解处理和权益保障渠道,避免因表达诉求渠道不通畅而使人民群众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进而产生社会矛盾。这一机制的目的,就是使问题能反映、矛盾能解决、权益有保障。三是健全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机制。它要求第一时间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不能积累矛盾。因此需要对目前的信访制度进行改革,实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四是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综合机制。它要求采取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用综合调解方式调解处理并化解矛盾。五是健全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机制。它要求基于公平正义,对由不当甚至违法行政行为而产生的案件进行公正审理,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这五种机制,构成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体制的整体框架。它要求我们在决策、权益保障、诉求表达、化解矛盾方式、案件审理等重要环节上,以健全的机制有效化解矛盾。

(四)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安全,是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需求和基本保障。公共安全事关人民安居乐业。现在,人们的安全感普遍下降,尤其是对于食品药品、

18

教案纸

生产、社会、网络等方面的不安全问题反映强烈,这对公共安全提出了很高要求。妥善应对各种安全问题,需要树立系统思维和整合思维。系统思维,要求全方位建立公共安全体系。如《决定》所讲,建立食品药品安全、生产安全、社会安全、网络安全和国家安全等安全防控体系。其中的网络安全,就是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整合思维,就是《决定》所提出的,设置国家安全委员会,建立公共安全制度,进行体制改革,从组织机构、制度和体制上整合社会资源和力量,确保国家安全及其他安全。

(五)加强基层社会治理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越强,社会治理的基础就越实。要尽可能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使基层有职有权有物,更好为群众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和管理。要完善城乡社区治理体制,依法厘清基层政府和社区组织权责边界,建立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联动机制。健全城乡社区综合服务管理平台,促进公共服务、便民利民服务、志愿服务有机衔接,实现一站式服务。要加强城市常态化管理,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狠抓城市管理顽症治理。要加强人口服务管理,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促进人口有序流动,控制人口总量,优化人口结构。 【课堂小结】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党全社会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党和政府应加强和改善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项工作的领导,建立有效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广大人民群众应以积极的热情,自觉投身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为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作出贡献。

五、作业和思考题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如何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3.如何进一步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 4.如何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六、参考文献

1.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邓小平:《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文集》

19

教案纸

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

七、课后分析

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建设和谐社会论文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读后感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八章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doc》
第八章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