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2020-03-02 14:53:0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21诗二首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古诗的意思,想想古诗所描写的情景,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就义诗》,默写《夏日绝句》。 重难点分析:

本课生词虽不多,但个别字“鬼”“雄”的书写上要重点指导结构和笔顺。•理解古诗所表达的意思,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生字词,布置预习任务。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本册书中,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两首诗?它们分别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思乡之情和珍惜友情)其实,诗歌除了可以表达作者强烈的感情之外,还可以用来抒发诗人的远大抱负和志向,今天我们就学习两首新诗,来体会一下诗人借此抒发了怎样的壮志豪情。课件出示《夏日绝句》。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学生借助资料和字典、词典自学古诗。教师巡视指导,就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组织全班讨论、研究。

教师主要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诗句的意思。 学生自由读诗(教师适时指导):

(一)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熟古诗。

(二)指名读诗。

(三)齐读这首诗。

三、深入理解、品悟诗情

(一)学生自读古诗,画出不理解的字词,然后借助课前了解的资料、课本的注释和字典、词典自读理解。

(二)将自己能读懂的部分在小组内交流,不懂的问题记下来;

(三)全班交流学习成果,解决问题。

课件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及时出现有关词语的解释。

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项羽(公元前232-前202):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后被刘邦打败,突围至乌江(在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

四、读后思考探讨

诗人内心在想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一)介绍历史背景。课件出示

(二)前两句诗人抒写对待人生应有的态度,显示出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光明磊落的襟怀。后两句以历史上的英雄人物项羽为例,有力地讽刺了只顾逃命、苟且偷生的南宋君臣。

(三)结合“人杰”“鬼雄”“不肯”等重点语句探讨:诗人借项羽不肯过江东的事例欲表达自己怎样的志向?(在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舍生取义才称得上是真正具有民族气节的人。)课件展示相关内容

五、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采取指名读、合作读、齐读、领读、配乐读等不同方式,反复吟诵,体会人物情感,达到熟读成诵。

六、读中理解、品悟诗情

(一)思考:你觉得夏明翰心中是怎么想的,夏明翰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自由回答)课件出示

(二)思考:看哪句诗最能说明夏明翰是一个不怕牺牲的人。(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收集围绕重点的共性问题,以便组织学生讨论。)

(三)教师相机进行朗读指导:重点突出“不要紧”、“只要”等词语,还要读出革命者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四)思考:诗中哪句话最能说明夏明翰坚信革命必胜?

七、熟读成诵

采取多种方式,指导学生诵读。 板书设计:

夏日绝句 就义诗

生当做人杰, 砍头不要紧,

死亦为鬼雄。 只要主义真。 至今思项羽, 杀了夏明翰,

不肯过江东。 还有后来人。 教学反思:

22 虎门销烟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注意积累词汇。 2.欣赏词句,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

3.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重难点分析:

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生字词,布置预习任务。 第二课时:

一、搜集、交流资料,从认识事物入手,导入新课

(一)学生将课前搜集的关于鸦片以及鸦片战争的资料与同学们进行交流。课件展示,介绍林则徐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

(二)感受鸦片给中国人带来的灾难和痛苦,是谁挺身而出,救人们于水火?这个人就是林则徐,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个伟大的禁烟英雄的事迹。

二、自读课文,读通文本

(一)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读通课文。

学生自读课文,并留意本课14个要求认读的生字,注意文中的3个多音字,遇到不认识的字通过查字典解决。边读边注意把不懂的词语画出来。

(二)组织学生合作学习,互助识字。小组内互相拼读生字,解决不懂的词语。实在解决不了的,全班共同解决。教师要注意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课件出示生字新词

(三)朗读课文。

指名读,纠正不准确的发音。

对于识字快与读书好的个人、小组要有相应奖励。学生互评。

三、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再仔细地读文,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特别注意指导学生要从整体入手,要抓住与文本息息相关的内容来说,在学生汇报学习收获时要按文章顺序来汇报。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想,汇报交流:

(一)汇报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播放电影《鸦片战争》的视频材料,帮助学生了解整个历史事件。

(二)结合重要词句来谈读懂的内容。

四、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一)当群众知道虎门销烟的消息后,人们的语言、动作、神态是什么样的?(注意:兴奋、大声地喊、三个不怕)

课件展示相关语段

(二)观看销烟的人数之多。(注意:人流如潮涌)

(三)销烟过程中民工动手一起干。(抓住民工的动作,抓住民工劳动的三方面,体会表示顺序的词语的用法。)

课件展示相关语段

(四)人们面对销烟场景所产生的联想。(注意理解“东亚病夫”和三个“多少”的含义;人们受鸦片残害之大。)

课件展示相关语段,并出示人们深受鸦片之害的图片。

(五)理解“今天,林则徐当众销毁洋人的鸦片,怎么能不叫人兴奋?虎门滩上,围观的群众欢呼着,跳跃着。

鼓励学生想象当时销烟时的场景,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林则徐禁烟很坚决,有着坚决抵御外敌、维护民族尊严的爱国热忱。

(六)林则徐高坐台上的所思。(注意从两个“不管”和一个“都”中去体会)

(七)林则徐对外商说的一番话。(理解: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林则徐是什么样的心情,群众又是何种心情。

五、扩展延伸

(一)林则徐销烟有深远的意义。(结合课外资料来谈。)

林则徐领导的禁烟斗争,不仅在当时给帝国主义以重创,震惊了世界,而且在人类禁毒史上也写下了辉煌的一章。

课件补充人民英雄纪念碑底座浮雕的有关资料。

(二)学生在了解了虎门销烟之后,交流感受。出示课件作业,从课内向课外延伸,向生活延伸。

(三)指导朗读。朗读的重点应放在第三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上,因为这两段充分地体现了林则徐销烟的决心和销烟给人们带来的无限喜悦。

(四)学生选择性地朗读,并试着背诵。学生自由选择学习伙伴,选择段落读一读或背一背。

板书设计: 虎门销烟 决心 过程 意义

教学反思:

23 歌唱二小放牛郎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挑”的读音,会写田字格里的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唱这首歌。

3.了解王二小的英雄事迹,学习他机智勇敢跟敌人作斗争的精神。

重难点分析: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识记本课生字,理解重点词语。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知道小英雄王二小是如何机智、勇敢地和敌人作斗争的。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生字词,布置预习任务。 第二课时:

一、听音乐,导入新课

(一)(听音乐《歌唱二小放牛郎》)思考:这首歌描写的是谁?他是干什么的?

(二)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学习“郎”字。

(三)思考:人们为什么要深情歌唱王二小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一)借助拼音自读课文,把课文中的生字读准,句子读通顺。

(二)再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生字词,共同讨论。

(三)出示课件读词:放牛郎、扫荡、乒乓、枪炮、丢失、危急、埋伏圈、昏头昏脑、挑在枪尖。

(四)指名分小节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字音。

(五)通过朗读说说课文主要讲了王二小的什么事。

三、自读感悟、理解课文内容

(一)中心话题:文中哪些地方留给你的印象最深,画出来,带着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谈谈体会。

学生自学,小组交流。出示课件

(二)结合中心话题,理解感悟全文。学生可能从以下几方面理解:

面对这样一篇由歌词改写成的课文,由音乐来导入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也把学生带入到故事的情境中去。

(三)读完课文,你觉得王二小是个怎样的孩子?出示课件 把想对王二小说的话写在小本本上。

四、学唱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拓展学习

(一)播放课件。

(二)学生轻轻地跟唱。

(三)抗日战争中像二小这样的小英雄还有许许多多,课下请学生通过上网查阅、读书、观看影视、访问等形式搜集抗日小英雄的图片和资料,做好抗日小英雄手册与同学们交流。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如“顺从”“挑在枪尖”“含着微笑”等理解课文内容,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歌唱二小放牛郎

山坡放牛——敌人扫荡——掩护老乡 假装带路——带进埋伏圈——壮烈牺牲 教学反思:

24 后羿射日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后羿的善良、勇猛、智慧和力量;感悟神话传说的神奇和美妙,感受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3.认识本课生字,了解“炎”字的由来及蕴意,从而萌生对祖国汉字文化的热爱。

重难点分析:

从语言文字中感悟后羿的人物形象和神话故事的神奇、美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生字词,布置预习任务 第二课时:

一、讲故事,导入新课

教师简单讲述有关“后羿射日”的神话故事,教师范读课文。

二、认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一)认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学生自由读。 2.小组检查。

3.集体检查认读。

(二)课件展示我的采蜜集,以多种方式认读词语。

(三)自读课文,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教师在指导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时,可以引导学生理清每一部分课文的主要内容,例如可以这样来总结故事的主要情节:

1.美丽的世界。 2.太阳惹祸端。 3.后羿射九日。 4.世上美名传。

(四)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神话故事。

学生按照前面总结的提纲讲故事。先自己准备,然后在四人小组中讲故事,小组同学互相提建议。最后,为全班同学讲故事。

三、精读理解

(一)学生回顾第一课时学习的内容,简要地讲述后羿射日的故事。

(二)再读课文,思考:你对哪儿最感兴趣,哪儿深深打动了你? 学生自由读课文,小组中讨论,然后交流。适时展示有关语段。 1.感受后羿的形象,体会后羿是一个怎样的人。让学生联系具体的课文内容来有理有据地说一说。

后羿来到地上,看到„„非常难过。——善良、富有同情心。 他立刻搭上一枝箭,拉满了弓

„„太阳一个个落下来。——箭术高明,勇猛。 学生还可能感受到后羿的冷静以及深受人们的爱戴。 带着感受再次读课文。 2.感受世界的美丽。

世界多么美丽呀!有„„每个太阳十天才有机会到天空一次。 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象远古世界的美妙,进而动情地朗读。 3.感受人们在太阳下“苦苦煎熬”的情景。 这一下,大地„„一步也不敢迈出来。

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体会人们的生活处境,入情地诵读课文。 选择自己喜欢的片段诵读。 板书设计:

十个太阳同时在天上——后羿射日——留下一个太阳造福人类 一心为民的英雄 教学反思:

25 小萝卜头的故事

教学目标:

(一)正确认读本课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看”的读音。会写田字格里的10个生字。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

(三)了解小萝卜头虽然身陷困境,但是对自由生活有着无限的追求和向往。

重难点分析:

理解小萝卜头为什么把捉到手的漂亮虫子放走了。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生字词,布置预习任务 第二课时:

一、课前延伸,导入新课

教师导语:走进第五单元,我们已经认识了项羽、夏明翰、林则徐、王二小、后羿这些不同时代、不同年龄段的英雄们。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国内战争时期年龄最小的一个人物——小萝卜头。

播放媒体资源库中的美术电影短片《小萝卜头》。

二、认读课文,初步感知

(一)学生自读课文。

1.独立阅读,初步扫除生字障碍。 2.在小组中互相帮助,订正读音。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全班师生集体正音。

(二)课件演示读读认认,认读生词:小萝卜头、看守特务、栏杆、薄壳、纱巾、撞进、火柴、缓缓、轻轻捧着、翠绿。

(三)交流不明白的词语。 教师可向学生介绍:“特务”、“白公馆”、“蝉翼”、“瞥见”。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可以采取教师配乐范读的方式(课件出示图片,播放音乐),也可以采取指名读加默读的方式。

学生读文思考:课文讲了有关小萝卜头的哪些事?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 1.和特务聊天。 2.放飞小虫子。

一边总结,一边指导学生进行课文朗读。其中对话部分可以采取分角色朗读的方式。放飞小虫子的部分也可以采取旁白加人物语言的分角色朗读的方式。

三、配乐范读,整体感知

(一)配乐范读。

教师导语:听老师读读课文,你可以打开书,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感受这个故事;也可以闭上眼睛想象,把自己当成小萝卜头,想象一下小萝卜头在监狱里的情景。

课件播放音乐、图画。

(二)学生交流感受。

同学们,你们感受到了什么呢?有什么想说的话?

四、品读文章,思考感悟

教师导语:让我们再次用心地细细品读这个故事,边读边想,在故事中小萝卜头都看到了什么?他又想到些什么?你是从课文中什么地方读出来的?可以在文中画一画,读一读。准备和同学们说一说。

课件展示自学提示

全班交流,教师点拨引导。

(一)品读课文第1-7自然段,小萝卜头看远山的部分。

(二)品读课文第10-11自然段,体会小萝卜头看小虫子时的心理活动。课件展示语段

(三)品读课文第12-17自然段放飞小虫子的部分。课件展示语段

1.小萝卜头“若有所思”,他在“思”什么呢?课件展示语段 虫子终于轻轻扇动翅膀,飞起来,缓缓飞出栏杆,一会儿就看不见了。小萝卜头高兴地拍着手叫:

“飞了,飞了,它坐飞机回家去了!”

回过头来,小萝卜头把火柴盒还给铁窗里的刘思扬。 “解放了,我们也坐飞机回去!”

2.当小萝卜头看到虫子轻轻扇动翅膀、缓缓飞出栏杆的时候,他又在想什么?

3.小结:小萝卜头一直渴望着有一天能够像小虫子一样冲出高墙,看看外面的世界,回到温暖的家,过上幸福自由的生活。

4.如果现在小萝卜头就站在你面前,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板书设计: 小萝卜头 爱学习

思乡、想回家 渴望自由生活

喜爱小动物:捉虫子——收留虫子——放飞虫子 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单元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作文教学设计

九年级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六年级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
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