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教案

2020-03-02 15:13:5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1、了解辛弃疾生平及其词的思想内容,领略词人的豪放风格。

2、理解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通过解读典故去把握作者深沉的情感。 过程方法:诵读法、想象鉴赏法、讲练结合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辛弃疾深沉的爱国和浓烈的思乡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诗人浓烈的思乡、爱国之情。

教学难点:把握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理解用典抒情的艺术表现手法。

三、教具:多媒体。

四、课型:新授

五、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语文基础相对薄弱,思维能力、审美能力有待提高,但因为此前已学过古典诗词,对古诗词鉴赏的基本手法也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在教学时,可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六、教学过程

(一)、检查反馈:组织学生默写《定**》。

(二)、知识讲解:

1、导语设计 展示诗句提相关问题:

1)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2)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

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2、解题 作家及创作背景介绍

(1)提问:让学生来说说“我所知道的辛弃疾”。 (2)教师对作者和背景进行补充。(幻灯片展示)

作者简介 辛弃疾原是智勇双全的英雄,也天生一副英雄相貌。因生长于金人占领区,自幼就决心为民族复仇雪耻、收复失地。因此,他一生都在进行抗金御敌,统一中原的奋斗。自符离之战失败后,南宋王朝一战丧胆,甘心纳贡求和。身为“归正人”的辛弃疾,因受到歧视而不被重用。所以,其词多数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

写作背景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作于淳熙元年(1174)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这时,他自江东率领人马来到南宋已有十多年了,却一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朝廷只给他一些地方官当当,决不肯让他带兵去抗金复国。在这种境遇下他深感压抑,内心充满了愤懑不平。当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面对这大好江山,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抒情词。

3、整体感知 (1)诵读

①名家范读录音 ②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③学生自由朗读

④指名学生朗读 ⑤全体学生齐读 2)、理解词意,概括内容

① 学生结合注释自读全文,疏通词句,不理解的词句同桌讨论和向老师发问,教师巡视点拨。

②学生品读诗歌,思考:词人形象和情感并回答。

明确:词人形象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词人情感浓烈的思乡、深沉的爱国壮志未酬的感慨、对统治者的愤懑之情。 三)、能力发展与探究、

1、再读诗歌,体会感情 (幻灯片展示相关的图画)

问题:上片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有什么特点?(即景色描写营造了什么的意境)隐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 明确①壮 天:千里 清秋:无际

②阔 水:随天去 ③悲 远山 落日

④凉 断鸿 游子(看拍登) 情 思乡 报国。 艺术技巧 情景交融

2、学生讨论,合作探究

问题:下片用了哪些典故?这些典故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①季鹰归未:思乡难归 (借典抒情) 典故 ②求田问舍:不做谋求私利的人 思念故土报国无门的悲愤情感

③树犹如此:虚度时光,功业无成

3、能力发展,拓展延伸:总结诗词中典故手法的作用。

心志的表白并没有使自己摆脱心灵的寂寞,相反增添一份凄苦,于是他想到了古人,并借以表达自己的情感。

①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晋朝人张翰(字季鹰),在洛阳作官,见秋风起,想到家乡苏州味美的鲈鱼,便弃官回乡。(见《晋书•张翰传》)现在深秋时令又到了,连大雁都知道寻踪飞回旧地,何况我这个漂泊江南的游子呢?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辛弃疾虽然那张翰自比却是反其意而用之,然而自己的家乡如今还在金人统治之下,南宋朝廷却偏一隅,自己想回到故乡,又谈何容易!

②“尽西风、季鹰归未?”既写了有家难归的乡思,又抒发了对金人、对南宋朝廷的愤懑,确实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是第二层意思。求田问舍就是买地置屋。刘郎,指三国时刘备,这里泛指有大志之人。三国时许汜去看望陈登,陈登对他很冷淡,独自睡在大床上,叫他睡下床。许汜去询问刘备,刘备说:天下大乱,你忘怀国事,求田问舍,陈登当然瞧不起你。如果是我,我将睡在百尺高楼,叫你睡在地下,岂止相差上下床呢?(见《三国志•陈登传》)“怕应羞见”的“怕应”二字,是辛弃疾为许汜设想,表示怀疑:象你(指许汜)那样的琐屑小人,有何面目去见象刘备那样的英雄人物?

所以,这二层的大意是说,既不学为吃鲈鱼脍而还乡的张季鹰,也不学求田问舍的许汜。 作者登临远望望故土而生情,谁无思乡之情,作者自知身为游子,但国势如此,如自己一般的又何止一人呢?作者于此是说,我很怀念家乡但却绝不是像张翰、许汜一样,我回故乡当是收复河山之时。作者有此志向,但语中含蓄,“归未?”一词可知,于是自然引出下一层。

③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是第三层意思。“流年”,即时光流逝;“风雨”指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据《世说新语•言语》,桓温北征,经过金城,见自己过去种的柳树已长到几围粗,便感叹地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树已长得这么高大了,人怎么能不老大呢!这三句词包含的意思是:于此时,我心中确实想念故乡,但我不会像张瀚,许汜一样贪图安逸我今日内心是怅恨忧惧的。我所忧惧的是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宿愿不能实现。年岁渐增,恐再闲置便再无力为国效命疆场了。这三句,是全首词的核心。到这里,作者的感情经过层层推进已经发展到最高潮。下面就自然地收束,也就是第四层意思。

(四)、当堂训练

比较《水龙吟》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两首词在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方面的相同点。

明确情感: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表现手法:运用了借景抒情和用典。

意境:空旷辽远。

语言:大气豪放。

(五)小结

1、写作技巧:情景交融,借典抒情。

2、内容小结:

上阙 景: 壮阔悲凉 情:思乡与不得志的悲愤

下阙 典故: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 树犹如此 情:思念故土和报国无门的悲愤的情感

(六)当堂背诵

1、学生在充分预习,课堂朗读的基础上强化记忆、当堂背诵。

2、教师指几名学生背并采用默写上句或下句的形式来检查全班背诵的情况。

(七)、布置课后作业

背诵整首词,并模拟作者登建康赏心亭的心理写一段文字,要求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不少于200字。

五、板书设计

上片 情 艺术技巧

①壮 天:千里 清秋:无际 思

(情景交融) 景 ②阔 水:随天去 乡

③悲 远山 落日 报

④凉 断鸿 游子(看拍登 ) 国

下 片

情 表现手法

①季鹰归未:思乡难归 (借典抒情) 典故 ②求田问舍:不做谋求私利的人 思念故土报国无门的悲愤情感

③树犹如此:虚度时光,功业无成

水龙吟教案

水龙吟教案

水龙吟 教案

水龙吟 教案

水龙吟教案

水龙吟教案

水龙吟教案

水龙吟教案

辛弃疾 水龙吟教案

水龙吟 公开课教案

《水龙吟 教案.doc》
水龙吟 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