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苏轼

2022-06-02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水龙吟》(苏轼)版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教案 1

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教学目标】

1、朗读并背诵苏轼的《水龙吟》。

2、了解苏轼生平、作品以及他的“豪放词”。

3、品味文句,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理解词的内涵并背诵本词。

【教学难点】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知识盘点:

1、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唐代被称为诗的时代,而宋代则被称为词的时代。关于宋词你了解多少?(从流派上)

豪放派,中国宋词风格流派之一。其特点是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表现方法以铺叙直抒为主,风格恢宏沉雄,气势豪纵,成就颇高。代表人物是苏轼、辛弃疾。

婉约派,中国宋词风格流派之一。其特点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清新绮丽之美。内容比较窄狭,主要侧重儿女风情。代表人物柳永、李清照。

俞文豹《吹剑录》的一段记载: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耆(qí)卿?”对曰:“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子,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这段话可以说是对于婉约派与豪放派不同词风的形象概括和生动说明。

2、我们学过的宋词你还记得哪些?

3、我所知道的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与其父苏洵、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章风格平易流畅,豪放自如。其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魅力。他的词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词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对词的革新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在文章方面与欧阳修合称“欧苏”,在词作方面与辛弃疾合称“苏辛”。在绘画方面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陆游并称“苏陆”。后代文人称其为“坡仙”“诗神”“词圣”等。1079年(元丰二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以“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入狱,史称“乌台诗案”。苏轼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时期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市)团练副使(官阶)检校水部员外郎(加号)。这个职位相当低微,并无实权,而此时苏轼已变得心灰意冷。苏轼到任后,心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在工作之余便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起的。

二、预习自测: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教案 2

1、读准字音。

也无人惜从教(使)坠,思量却是,无情有思(愁思)

萦(缠绕)损柔肠,困酣(困倦极了),娇眼(以女子的娇眼比拟柳叶) 落红(花)难缀(连缀)

2、苏词的题目中提到一个人名,与下一首词有什么联系?

苏轼的这首词是用章楶原作的韵并且依照原韵的次序填写的。(见课下注解)

附章质夫《水龙吟》:

燕忙莺懒花残,正堤上、柳花飘坠。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沾琼缀。绣床旋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译文:燕儿忙筑巢,莺儿懒啼唱,繁花凋残,正暮春,大堤上柳花飘坠。柳花轻飞乱舞,点缀着树林,像是全无才华和情思。悠闲地趁着春天的游丝,悄悄荡入深深的庭院,春日渐长,院门紧闭。柳花紧挨着珠箔做的窗帘散开,缓缓地想进入闺房,却又被阵风吹起。

兰帐中美人才睡醒,正惊怪春衣被雪沾琼花缀。绣床上被落絮铺满,结成无数香球,才滚圆却又破碎。时时见着蜂儿粘花粉,鱼儿戏池水。望着长安路遥远,郎跨着金鞍游章台,眼中涌满盈盈泪。)

3、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苏轼词的大体意思。

上阕:人们说她是花,她终究不是花;也没有人怜惜,任随她飘落。 她依傍着道路,抛别了故家。人们说她无情,细细思量,情思绵长的不正是她!那轻盈的身姿回旋转侧, 宛如美人愁断的寸寸柔肠,又如困倦的娇眼欲开还闭。她的梦魂,随风万里,苦苦寻觅梦中的情郎,却无端又被,莺啼惊醒。

下阕:我原本不恨杨花飞尽,只恨西园落红满地,愁苦花事就此消歇。清晨,宿雨初停,只见满池细碎的浮萍,哪里还有杨花的踪迹?我不禁暗暗疑心哎!春色原只剩三分了,二分昨夜已零落尘土,一分如今又跟随流水。怎不让人怅然若失!我寻寻觅觅、细细察量,忽然间开始明白了,那飞坠的哪里是杨花,漂浮的又哪里是浮萍! 一夜宿雨,飞絮化成萍,那千点万点,全都是离人的眼泪啊!

三、词作赏析:

(一)自主学习:

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语气和情感的把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合作探究,展示点评:

1、品读诗句,说说你喜欢的句子以及喜欢的理由。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惜,怜惜。从教坠,任凭坠落。意思是说,杨花像花又不像花。 因为她“似非花”,所以就任凭她坠落,也没有人怜惜她。一个“惜”字,是全篇之“眼”。“无人惜”,反衬作者独“惜”,点明了杨花的性质和命运。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又因为她“似花”,抛在家门口,弃在路旁边,所以杨花看似无情,仔细想来,却也有她的愁思。

无情有思:言杨花看似无情,却自有它的愁思。韩愈《晚春》诗“杨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这里反用其意。思:心绪,情思。

点出了杨花看似无情,其实也是满怀愁思。为什么说杨花满怀愁思呢?请看下面六句。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萦:萦绕、牵念。柔肠:柳枝细长柔软,故以柔肠为喻。白居易《杨柳枝》:“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如柳枝。” 困酣:困倦之极。娇眼:美人娇媚的眼睛,比喻柳叶。古人诗赋中常称初生的柳叶为柳眼。

“梦随”三句:化用唐代金昌绪《春怨》诗:“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把杨花比喻为一个思亲少妇,将“有思”具体化、形象化,明写思妇而暗写杨花的“有思”,花人合一。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教案 3

这六句有三层意思:

一是把被愁思萦绕的柔肠拟作随风飘荡的柳条;

二是把被春梦缠绕、欲开还闭的娇媚的双眼拟作新生的柳叶;

三是化用唐金昌绪《春怨》诗意,把梦中万里寻郎却被莺声啼醒的思妇拟作随风翻飞的杨花。作者大胆驰骋想象,将抽象“有思”的杨花,化作了具体有生命的人——一位春日思妇的形象。她那寸寸柔肠受尽了离愁的痛苦折磨,她的一双娇眼因春梦缠绕而困极难开。此处明写思妇而暗写杨花的“有思”,花人合一,相比章质夫的原词,是一种艺术的创造。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后片写杨花的归宿,先把意思推开一层,说令人抱恨的不只是杨花飞尽,而且落红满地,一春花事已了。 “不恨”是表情婉曲,不恨即恨,是不仅恨的意思。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萍碎:相传杨花入水化为浮萍。 此几句写杨花的归宿。寻一寻杨花的遗踪,只见一池被打碎了的浮萍。原来在“三分春色”中,大部分杨花委于尘土(二分尘土),只有一小部分落入水中,其命运正与梦郎不得的思妇一样凄凉。

二分尘土,与上片的“抛家傍路”相呼应;一分流水,与上文的“一池萍碎”相应。

至此,杨花的最终归宿与词人的满腔惜春之情水乳交融,将咏物抒情的题旨推向顶峰。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画龙点睛。情中景,景中情,总收上文,深化主旨,既干净利落,又余味无穷。词由眼前的流水,联想到思妇的泪水,又由思妇的点点泪珠,映带出空中的纷纷杨花。是离人的泪似的杨花,还是杨花般离人的泪。虚中有实,实中见虚,总在虚实之间,似与不似之间,盖“不离不即也”。

2、春色何以分成几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春去有“归”:一部分归为尘土,一部分归为流水。这是一种想象奇妙而兼以极度夸张的手法。这里,数字的妙用传达出作者的一番惜花伤春之情。即使如此,也是“无可奈何花落去”,柳絮不复存在,大好的春光也随着柳絮的消失一去不复返了。“惜”柳絮,进而“惜”春光,诗人的情感袒露无遗。

四、拓展提升:

苏轼和章楶的两首词都是描写杨花的,相较而言你觉得哪一首在描摹事物方面的技巧更胜一筹?(找出直接描写杨花的句子)

章词咏杨花,以形写神,风姿秀逸。上阕写杨花飘坠轻飞,极富动态神韵,特别是歇拍“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几句,将杨花在“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后的轻飞之态,写得至为灵动,可谓曲尽杨花妙处”,下阕仍以摹写杨花物态为主,不惟拟人,且略微渗入人情。

苏轼的和韵之作在咏杨花方面既不模写差远,也不体认太真,而是在不即不离中,将自己的感情隐寓其中,亦杨花亦东坡,上阙侧重写芳华幽独之悲,下阙侧重写惜春伤逝之感。深寓生命之孤独、漂泊、失落、不能自主、无可奈何之悲伤。

对于章词原作和苏轼和作的高下,朱弁认为章词能曲尽杨花妙处,故章词好;张炎认为苏词直是言情,非复咏物,是借咏物来抒情,故苏词好;许昂霄则以为二词各有千秋,各胜擅场。章词从各个方面来写杨花,开头写春末飘杨花;次写杨花飞到各处,飞到青林、深院、珠帘,粘上春衣、绣床;看到蜂儿、鱼儿,和在楼头远望的女子,写得很细腻。就描绘杨花说,做到了曲尽其妙。苏词在写杨花,也在写人。苏词就咏物说,写杨花很有情似的,所以随着梦境去万里寻郎,最后化为浮萍,成为离人泪,所以是很细致的咏物。就写人说,苏词描写思妇愁情,梦里寻郎既不成,春又无法留住,写出思妇的愁苦,是很好的抒情词。苏词能在曲尽事物。

五、再读本词,体悟词作之美。

六、作业:熟读成诵本词。附:板书设计(略) 教学反思:

推荐第2篇:苏轼 《水龙吟》赏析(推荐)

苏轼 《水龙吟》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妖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 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赏析一: 这首咏物词,以物拟人,写得缠绵悱恻,构思精妙,笔力卓绝。这是苏词婉约风格的代表作。词中细腻地描绘了杨花飘落的情状,也借杨花自花自落的寂寞传递出感时伤春的幽怨之情。

赏析二:

苏轼之词以豪放为风格,然而苏词也有不少细腻婉约之作,本词便是一篇极为情致细腻的惜花词章。本篇构思巧妙,刻画细致,咏物与拟人浑成一体。上片惜杨花之飘坠,下片抒发哀悼杨花委尘之悲恨,表现了思妇极其缠绵悱恻的情思,达到物与神的境界,词中自出新意,风神绵邈,情韵俱佳,为咏物妙作。全词用拟人化手法,亦物亦人,通过杨花随风飘转的情景,刻画出一位梦绕魂牵、幽怨绵绵的思妇形象。构思新颖,想象丰富。起笔便不同凡响,用语精妙。“‘似花还似非花’两句,咏杨花确切,不得咏他花”。“抛家傍路”三句转入拟人手法:“无情有思”引出下面几句的内容。“萦损柔肠”三句写“思”的状态,描写杨花轻盈臃仲似美人之眼欲睁又闭,想象奇妙无比,神采飞动。“梦随风万里”三句写“思”的内容,是万里寻夫。刚停而又被莺呼起。写尽杨花轻盈飘动而无定所的神韵。下片则愈出愈奇。先以落红隐衬杨花,说“不恨”只是由笔传情,实则“有恨”。“晓来雨过”而问询杨花遗踪,所看到的是“一池萍碎”。词人认为这碎萍便是杨花化成,悖理而有情,更能显出对杨花的一往情深。接下去再深描一笔,点出杨花的归宿。那些漫天飞舞的杨花都在哪里去了呢?这就是有二成变成了尘土,一成变成绿萍。杨花已尽,春色已尽。煞拍再画龙点睛,“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以情收束全词,干净利落而余味无穷。此词遗 取神,空灵婉转、精妙绝伦,压倒古今,为咏物词的极品。

赏析三:

这首词,一般以为作于宋哲宗元佑二年(1087)。其时,作者与章质夫同仕汴京。

题为“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次韵是要受到很多限制的,不但要用原作的韵,而且次序也不能变。这就比和韵更难。弄得不好,往往以辞害意。所以许多大诗人、大词人都不多作。东坡这一次韵之作,一般以为比原作更好。这就不能不说与作者的才学有关了。

词一起,便把描写对象放在似与不似之间,这是非常高明的。“似花还似非花”,可说是形象地概括了这类咏物词的艺术规律。似花在形,似非花在神。很好地处理形与神的关系,这就是咏物词在艺术上的要求。正因其似而不似,所以一般人就不知道珍惜而任其飘坠了。“抛家”句,承“坠”字而来。一抛,似无情;一傍,却有思。“无情”而“有思”,也就是“似花还是非花”。杜甫《白丝行》句:“落絮游丝亦有情”;韩愈《晚春》句:“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这里反用其意,较之章作全袭韩意自为高妙。“萦损”三句,以拟人语组合成句,状其温婉娇美,“无情有思”而又有情思,是由神似而至人化的过渡。“梦随”三句,取意于唐人金昌绪诗《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这里实际是暗写一位女子的无限幽怨。寓伤感于飘逸,已不是“无情有思”而是“有情有思”了。

换头而下,则从这个女子眼中写来。从“不恨”与“恨”之间见其深情远思。“此花飞尽”,一花之事也;“落红难缀”,一春之事也。杜甫《曲江》句:“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整个春天即将过去,而所思之人尚未归来。其思念之切可想而知。“晓来”三句,进一层写落红不但“难缀”,且遗迹也将为朝雨洗净,只剩下一池破碎的浮萍。“春色”三句,紧承“晓来”三句而来,三分春色,全部付之尘土与流水。“且看欲尽”,“莫厌伤多”(杜甫《曲江》),真不禁心灰意冷了。歇拍用唐人诗:“君看陌上梅花红,尽是离人眼中血。”曾季《艇斋诗话》以为“夺胎换骨”。词人之笔绕回到杨花身上,但它在离人眼中一点点都成了血泪。前面所谓“无人惜”者,似为花,实为人。而现在,则惜此花者,惟此离人;惜此离人者,亦惟此花,泪眼相看,情何能已!思何能已!故郑文焯手批《东坡乐府》以为歇拍“画龙点睛”,可谓别具兴眼。

综观全词,沈谦《填词杂说》谓为“幽怨缠绵,直是言情,非复赋物。”这是就其艺术效果说词已不止于赋物,而充分表达了作者欲言之情。我们不能理解为艺术上可以把言情与赋物分离开来乃至对立起来。问题在于如何处理物之形与神的关系,又如何处理之神与人之情的关系。刘熙载《艺概》以为起句可作全词评语,“盖不离不即也”。于“不离不即”中求之,斯为探真之道。唐圭璋先生以为此词“咏杨花,遗貌取神,压倒古今”(见《唐宋词简释》),则明确主张从貌与神的关系的处理中求之,较之刘氏之说更进了一步。当然,“遗貌取神”必先由貌 入神,也不能把貌与神分离乃至对立起来。唐先生又谓“全篇皆一惜字生发”,也极精当。由“无人惜”而至有人惜,乃是贯串全篇的基本脉络。

赏析四

咏物词的创作素以为难。张炎《词源》云:“诗难于咏物,词为尤难。体认稍真,则拘而不畅;模写差远,则晦而不明。要须收纵联密,用事合题。一段意思,全在结句,斯为绝妙。”清代沈祥龙《论词随笔》亦云:“咏物之作,在借物以寓性情。凡身世之感,君国之忧,隐然蕴于其内,斯寄托遥深,非沾沾焉咏一物矣。”张、沈二人对咏物词所持观点是有相当的代表性的。而如果咏物兼有和韵,则难度就更大了。而苏轼这首《水龙吟》,不仅在咏物方面“压倒今古”(张炎《词源》),而且“和韵而似元唱”(王国维《人间词话》),其词心词境不惟迥出时人,直使后人难能为继,因而值得我们特别注意。

此词作年一般认为是元佑二年(1087)。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总案》和朱祖谋《强村丛书》编年本《东坡乐府》均系于此年,此后基本为论家所采纳。因为此年苏轼与章质夫同官京城,且曾共在章府听弹琵琶;苏并有《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一词以纪其事,而此《水龙吟》词遂一并附录于此年。此说看似有理,实则不耐推敲。何则?盖苏轼此词乃和韵寄赠之作,若作于同官京师之时,则“寄”之一字便无从诠释了。苏轼在给章质夫的信中说:“„„柳花词妙绝,使来者何以措词!本不敢继作,又思公正柳花飞时出巡按,坐想四子闭门愁断,故写其意,次韵一首寄去,亦告不以示人也。”故元佑二年之说颇存疑问。信中提到的章质夫“正柳花飞时出巡按”,则与元丰四年(1081)四月章质夫出为荆湖北路提点刑狱的经历及季节特征相合。故定为元丰四年,或许更为合适。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贬官黄州,《水龙吟》词中的伤春身世之感,也可以与苏轼的这一段被贬谪的经历更容易挂起钩来。

苏轼的这首《水龙吟》是和章质夫的《水龙吟》的同韵之作,虽然苏轼称章词“妙绝”,自己“本不敢继作”,继作之后,又嘱告对方“不以示人”,似并无机锋相摩之意。但后人还是往往将它们放在一起比勘品评,以决高下。因此在评说苏词之前,不妨先化一些笔墨来看看章词究竟。其传诵一时是浪得虚名还是确有身手,是须看过方能知晓的。章词全文如下:

燕忙莺懒花残,正堤上、柳花飘坠。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沾琼缀。绣床旋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章质夫的词,《全宋词》共录两首,即有一首声名远度,殊属不易。这首词咏杨花,以形写神,风姿秀逸。上阕写杨花飘坠轻飞,极富动态神韵,特别是歇拍“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几句,将杨花在“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后的轻飞之态,写得至为灵动。连首肯晁叔用以为质夫与东坡难以比肩的魏庆之,也不得不称说此数句“可谓曲尽杨花妙处”,并直言“东坡所和虽高,恐未能及”(《诗人玉屑》卷二十)。这比泛泛的苏、章优劣论要有说服力得多。下阕虽牵涉人事,但仍以摹写杨花物态为主,不惟拟人,且略微渗入了人的情韵。朱弁《曲洧旧闻》卷五称它“命意用事,清丽可喜”,或许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从总体上,章质夫赋咏杨花,便真的在杨花的物态风神方面化足了功夫,因此就状物生动而言,章质夫是曾无半点愧色的。

与章质夫的原唱相比,苏轼的和韵之作便表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他在咏杨花方面既不模写差远,也不体认太真,而是在不即不离中,将自己的感情隐寓其中,亦杨花亦东坡,把传统的赋物境界和人格境界打通为一,“直是言情,非复赋物”(沈谦《填词杂说》)。但若要言及摹写杨花物态的精妙,则章质夫的地位仍难以动摇。苏轼只是在“使来者何以措词”的感叹之外,别开一新境界而已。有鉴于此,许昂霄《词综偶评》认为章、苏二作,“均是绝唱,不容妄为轩轾”。而王国维遽称苏词“和韵而似原唱”,章词“原唱而似和韵”,并归之为“才之不可强”(《人间词话》),似乎又只窥一端,未见其余,很难说是持平之论了。

苏轼和韵的是一首当时已称诵的名作,如果再在状物方面费尽思索,恐怕也难以逾越原唱,所以只能别开生面,把杨花拔高一筹,使之渲染上更强烈的主观色彩,更多地显示出人的性情品格。因此在苏词中,杨花同人的情感贴得更近了,而且这种贴近是自然而然、不知不觉的。

起句“似花还似非花”,就典型地体现了“物物而不物于物”的意思。“似花”是“物物”,“还似非花”则已“不物于物”了。全词皆就此二端描画,故刘熙载说:“此句可作全词评语,盖不离不即也。”(《艺概·词曲概》)“也无”两句续写“非花”之意。因为“非花”,所以无人对其坠落表示怜惜,任由它“抛家傍路”。这是宕开一层的写法,是欲扬先抑。“思量”两句则承“似花”而来,笔法与前陡转。花与人的情思往往有比较直接的对应关系,如杜甫诗云:“落絮游丝亦有情,随风照日宜轻举。”一般都是由花生情,由情到花的。故起句六字,用力颇足,涵盖到后面数句的文意。“萦损”三句是总写,兼及“似花”“非花”两方面。一方面传神地写出了柳絮翻飞的迷人姿态;另一方面用“萦损柔肠”四字,既写出了杨花对柳树的缱绻之情,又隐约写出了闺中女子因思念郁结、天气倦人而娇眼欲开还闭的神态,写物写人,浑不可分。歇拍三句化用了唐人金昌绪的《春怨》诗:“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从虚虚实实中遁入梦境,把闺妇的心思委婉说出,但同时又与柳絮的自然形态结合无垠。把柳絮的随风飘荡,乍去又回,欲坠仍起,写得十分形象。

过片从杨花想到落花,又是宕开一层的写法。因为杨花“非花”,所以“不恨此花飞尽”;但杨花飞尽的季节却是春天将逝的季节。西园繁花落尽,如同杨花一样无可挽回了,这是一种说不出的痛。因而既一再说杨花不关我情,而写情之句又皆从杨花生出,不黏不脱之境,仿佛可见。接下笔法又转。从对春天的怜惜转而对杨花心生关怀,将自己对杨花貌似冷漠的心态直接揭穿。“晓来”三句自问自答,是借用了杨花化萍的传说。姚宽从植物生态的角度,认为苏轼引用传说,不免有误。他在《西溪丛话》中说:“杨、柳二种,杨树叶短,柳树叶长。花初发时,黄蕊子为飞絮。今絮中有小青子,著水泥沙滩上即生小青芽,乃柳之苗也。东坡谓絮化为浮萍,误矣。”姚宽的分析颇具科学意味,似不容不信。但苏轼此处只是借以言情,也不宜胶柱鼓瑟,以科学来代替诗情。苏轼为人既随意适性,他能就黄冈之赤壁而引发诗情喷涌之《念奴娇》(大江东去),虽与赤壁之战的故地了不相涉,但何妨其成为千古名作呢?故在诗词鉴赏领域,审美的感知有时比科学的考证,是要更为契合诗人的初衷的。

“春色三分”三句是假设之辞,但假想得超凡脱俗,让人拍案称奇。这种将春色数量分化的写作方法,苏轼曾多次使用,如《临江仙》之“三分春色一分愁”,《雨中花》之“不如留取,十分春态,付与明年”等,都可看出他一贯的思维定势。当然从渊源上而言,也许唐代诗人徐凝的诗“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才是此类写法的更早的源头。煞拍三句呼应上阕“萦损柔肠”之意,是点题之句。杨花之漫天飞舞,恰如游子与思妇的眼泪,纷纷扬扬,无穷无尽。也只有游子和思妇,才会在这纷飞的泪水中苦度年华。语意沉痛,振动全篇,将全文的情感收束得异常饱满。

苏轼写杨花是用情感驱动的,所以它给人的印象不仅在于描摹对象的形神兼备,更在于随着对象的起转变化而引发的情感变化。在若即若离、不即不离中,将全词写得空灵飘忽,是苏轼豪放之外沾溉于传统的另外一种风格。朱弁《曲洧旧闻》引晁叔用的话说:“东坡如毛嫱、西施,净洗脚面,与天下妇人斗好,质夫岂可比哉!”东坡作词虽不十分措意,但这一首因系次韵,所以用足了才力。不仅音律精细,情感幽约,而且紧著题目,融化不涩,堪称是咏物之正法眼藏

赏析五

这是一首咏物词。张炎《词源》云:\"诗难于咏物,词为尤难。体认稍真,则拘而不畅;模写差远,则晦而不明。要须收纵联密,用事合题。一段意思,全在结句,斯为绝妙。\"清代沈祥龙《论词随笔》亦云:\"咏物之作,在借物以寓性情。凡身世之感,君国之忧,隐然蕴于其内,斯寄托遥深,非沾沾焉咏一物矣。\"

苏轼这首《水龙吟》,不仅在咏物方面\"压倒今古\"(张炎《词源》),而且\"和韵而似原唱\"(王国维《人间词话》),其词心词境不惟迥出时人,直使后人难能为继,因而值得我们特别注意。

此词约作于元丰四年(1081),苏轼45岁,正谪居黄州。苏轼与章质夫信云:\"„„柳花词妙绝,使来者何以措词!本不敢继作,又思公正柳花飞时出巡按,坐想四子闭门愁断,故写其意,次韵一首寄去,亦告不以示人也。\"元丰四年(1081)四月章质夫出为荆湖北路提点刑狱。时苏轼\"乌台诗案\"贬官黄州。

苏轼这首《水龙吟》是和韵之作,章质夫《水龙吟》云:

燕忙莺懒花残,正堤上、柳花飘坠。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沾琼缀。绣床旋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这首词咏杨花,以形写神,风姿秀逸。上阕写杨花飘坠轻飞,极富动态神韵,特别是歇拍\"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几句,将杨花在\"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后的轻飞之态,写得至为灵动;可谓曲尽杨花妙处\",并直言\"东坡所和虽高,恐未能及\"(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二十)。下阕仍以摹写杨花物态为主,不惟拟人,且略微渗入人情。

苏轼的和韵之作在咏杨花方面既不模写差远,也不体认太真,而是在不即不离中,将自己的感情隐寓其中,亦杨花亦东坡,上阙侧重写芳华幽独之悲,下阙侧重写惜春伤逝之感。深寓生命之孤独、漂泊、失落、不能自主、无可奈何之悲伤。

王国维称苏词\"和韵而似原唱\",章词\"原唱而似和韵\",并归之为\"才之不可强\"(《人间词话》)。

推荐第3篇:水龙吟

水龙吟 刘基

鸡鸣风雨潇潇,侧身天地无刘表。啼鹃迸泪,落花飘恨,断魂飞绕。月暗云霄,星沉烟水,角声清袅。问登楼王粲,镜中白发,今宵又,添多少。

极目乡关何处?渺青山、髻螺低小。几回好梦,随风归去,被渠遮了。宝瑟弦僵,玉笙指冷,冥鸿天杪。但侵阶莎草,满庭绿树,不知昏晓。 【注】刘基(1311-1375),字伯温,浙江青田人。后辅佐朱元璋建立明朝,此词是其早期作品。 ①鸡鸣:化用《诗经·风雨》“风雨潇潇,鸡鸣胶胶”。 ②侧身:同“厕身”,即置身。

③刘表:东汉高平人,字景升,官荆州刺史。当时中原战乱,荆州一隅较为安宁,士民多归之。

④角: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

⑤王粲:字仲宣,三国时人,曾依刘表。曾作《登楼赋》抒写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思乡之情。建安七子之一。

⑥髻螺:妇女头上盘成螺形的发髻。此喻指山峰。 ⑦冥鸿:高飞的鸿雁。

⑧天杪:杪,树木的末梢。天杪,即天边。

1.本词上片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6分) 2.本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

1.①拟人。“啼鹃迸泪,落花飘恨”运用丫拟人(移情于物)的手法,作者赋予杜鹃、落花以人的情感。②借景抒情。“月暗云霄,星沉烟水,角声清袅”,月亮昏暗、星星遮隐、角声漂渺,拂晓前天色阴沉压抑,画角之声的“清袅”,抒发了作者的忧愤难平。③用典。“问登楼下粲,镜中白发,今宵义,添多少”借下粲之典,以王粲自比,感叹身世。④象征。“鸡鸣风雨潇潇”象征着元末风雨飘摇的社会形势。(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2.①滞留异地、有家难归的思乡之情和寂寞之感。②怀才不遇的苦闷和壮志未酬的悲叹。③社会动荡、国家未安的忧思之愁和前途渺茫的怅惘。(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答出3点给5分) 参考译文

风雨萧瑟,鸡声四起,我置身天地竟没有像刘表这样的人才,啼鸣的杜鹃流着泪,落花含着遗憾飘落下来,哀伤柔弱。月亮因天空显得昏暗,星星隐于薄雾,角声飘渺,想问问作《登楼赋》的王粲,镜子中自己的白发,又增添了多少啊。 遥望家乡在何处,青山渺茫,山峰矮小,几次美梦,都随着风儿离去了,被山峰遮住,琴瑟的弦僵住了,吹奏玉笙的手指发冷,只能遥望高飞的鸿雁在天边,没阶的莎草和蔽日的庭树,使人难辨晨昏。 赏析

《水龙吟·鸡鸣风雨潇潇》是元末明初词人刘基的一首感时伤事、自抒怀抱之作。

1 在政治昏暗、风雨潇潇的衰世,他杰出的政治才能无以施展,高远的政治理想也无法实现。在朱元璋请他赴金陵之前,刘基已经四次出仕而又四次辞官,但又一次一次地隐而复出,虽不能为而又心有不甘,于是时常登楼远眺,感慨节序,看似流连光景,实是壮心不已。在这样的背景下,刘基写下了这首词,来感时伤事、自抒怀抱 。刘基在词中托物以寄兴,抒发其为朝廷命运担忧,为个人前途而苦苦思索的郁志,有着壮心不已的英雄本色,志深而笔长。 上片用刘表、王粲事,抒写怀才不遇的郁闷。

“鸡鸣风雨潇潇,侧身天地无刘表。”起句化用《郑风·风雨》“风雨潇潇,鸡鸣胶胶”之句,“风雨”便象征乱世,“鸡鸣”便象征君子不改其度。这一句是把握词旨趣的关键,没有这一句,就可能把词理解成悲秋思乡,有了这一句,就知道词人表达的是英才思明主的“择木之意”。汉末初平三年,董卓部将李傕、郭汜在长安作乱,大肆烧杀劫掠,百姓遭殃。刘表为荆州刺史,荆州没有战乱,较为安宁,所以很多人到那里避乱,王粲因为跟刘表是同乡,两家有世交,故此去投靠他。所以这里不是一般意义地赞美刘表,而是以王粲自比的延伸。此句重笔描绘出一幅寒冷阴暗、风雨交加、鸡声四起的背景,渲染了一个风雨如晦,看不到曙光的环境,暗示元末社会风雨飘摇,动荡不安。词人感叹天地之大,竟无像刘表那样的人可以依附,流露了他的失路之悲。

“啼鹃迸泪,落花飘恨,断魂飞绕。”杜鹃,又叫杜宇、子规、伯劳、鹈鴂,自从屈原把它写进《离骚》,它就与古典诗词结下不解之缘。它既被用来表现或烘托思归之情,又用作“落花时节的标志”,或者是时序更换的标志。“啼鹃迸泪”和“落花飘恨”用拟人的手法,把词人沉痛悲怨之心披露无遗,杜鹃的啼鸣又隐含了无限的乡愁,引发了下片的怀乡之情。由于连“依附刘表”亦不可能,便感到魂断无依。骋目四望而无栖息托身之地, 其内心之痛苦有如杜鹃啼血。此句不是词人一般意义上对于生命的惋惜,而是他基于事业功名的执着追求。自古仁人志士,总伴有岁时惊心、时序迁流的紧迫感,在看似伤感的表层下掩盖着积极进取的人生动机[3] 。

“月暗云霄,星沉烟水,角声清袅。”“月暗”、“星沉”进一步渲染拂晓前天色的阴沉压抑,画角之声也是那样凄凉哀厉,令人生悲。在这里,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他对时光的执着与敏感。

“问登楼王粲,镜中白发,今宵又添多少。”以王粲自比在前面已提到,而“登楼王粲”是以“登楼”为具体语境,这意味着词人并不是在一般意义上自比王粲,而是有着特定的负载信息。滞留异地、有家难归的思乡之情,施展才华、拯世济物的用世之心,以及日月逾迈、志不获骋的焦虑沉淀在刘基的内心深处,反复出现在其词中,揭示了词人复杂的心理。 下片抒写乡愁,紧承登楼。

“极目乡关何处?渺青山、髻螺低小。”词人极目远眺,不见家乡,只见如髻螺般的远山,横于天边,使人惆怅。那远山挡住了自己梦回家乡的道路,眼望不到,梦魂难飘,此恨怎消?词人把其为朝廷命运担忧,为个人前途而苦苦思索的郁志之弗舒,付之于这句话。

2 “几回好梦,随风归去,被渠遮了。”以责怨之笔写青山遮梦,意境奇警,更觉深哀。

“宝瑟弦僵,玉笙指冷,冥鸿天杪。”词人万般无奈之下,只有借音乐以表哀思,谁想弦僵指冷,难以成调,最后只能目送飞鸿消失在天边,遥寄乡情。至正十三年,刘基建议捕斩方国珍,上官非但不听,反将其罢黜浙东元帅府都事,羁管绍兴,于是词人发出“千古钟期今已矣,空惨怆,对瑶琴”的深深感叹。同时又是暗用嵇康《赠兄秀才入军》诗“目送归鸿,手挥五弦”(其十四)所表达的理想人格之意及知音不在的感慨之意。

“但侵阶莎草,满庭绿树,不知昏晓。”收束全词,没阶的莎草和蔽日的庭树,使人难辨晨昏,这既是写景,也是世事昏暗,自感前途渺茫的心理写照。照应了“鸡鸣风雨潇潇”,在情感上造成回环往复,增加一唱三叹的摇曳之美。而且,“不知昏晓”实又暗喻元末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刘基一向以王佐之才自命,意欲澄清天下,礼义治国,然而天下扰扰,何去何从呢?这是摆在词人以及当时所有士人面前的一个难题,此词正是他此时矛盾、困惑心情的写照[3] 。

全词以啼鹃、落花、断魂等意象的迭加与组合,托物以寄兴,将忧愤、哀怨、惆怅、彷徨,融于一体,既有思乡之情,写意空灵,造语典雅,用典自然贴切,含而不露放之风。既有思乡之情,又有失路之悲,节奏强烈快捷,如急风暴雨,颇有豪放之风。

船娘 姜煜暄

芦洲城是座小城,是座名胜的古城。明清两代建筑的南北两座城门楼、钟楼和青石板铺就的古道,依然完好无损。围城有一“清河”,河水绕城一圈,乌篷船荡荡悠悠,穿梭游弋,成了古城一道风景。船娘就在“清河”上摇船。

那天,来了几位客人,领导让我陪着逛逛古城、清河。码头管调船的人高声喊道:“船娘,来客人了!”

“好嘞!”一个粗犷的女人声音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回荡,粗狂得像雷声,鼓噪地灌满了我的耳朵。奇怪的是,眨眼间,河道横七竖八的船只纷纷靠向一边,那些艄公自然自觉地腾出一条河道,一只乌篷船缓缓从后面驰过来,靠近码头。船娘站在船头,双手合并胸前,谦恭地对各位艄公说:“多谢了!”

我踮脚眺望,眉头不禁一皱。船娘身着一件蓝底碎白花的大襟衣裳,下身一条宽松的青色裤子,脑后挽个发髻,一绺头发从发髻垂下至脸的右侧。面容憔悴,满是沧桑,褶子叠嶂。瞅着船娘弱不禁风的身子,忧心忡忡,对调船人不悦地说:“你怎么让一个老太太摆船呢?”

调船人微笑着说:“大兄弟,你别看她老相些,那是艰辛生活所累,她还年轻着呢……她就一上午的活,下午还得去医院……多多关照!”我甚觉奇怪,仍然担忧,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这么多人如果翻船了,出了人命咋整?我疑虑地问:“你行吗?”

船娘苦笑着说:“我满行的,已经做半年了!”言语说得很执拗,脸色很沉稳。

船娘轻轻地摇着橹,小船晃晃悠悠在河面上游荡。她不时地介绍当地的风俗

3 人情、古迹传说。不知谁提议让船娘唱首歌,船娘羞涩地说:“我唱得不好!”唱了《纤夫的爱》,唱得太差了,跑了调,跑了腔,我急忙堵住耳朵。船娘又唱了一首《燕子双双飞上天》,我实在忍不住了,便厉声道:别唱了,像狼嚎似的,难听死了。她便默不作声,一下一下摇着橹,眼泪落入河里。

为缓和一时尴尬的氛围,我狐疑地问:“你今年多大了?”

她冲我凄然一笑:“你看我长得老吧?”我忙解释:“不是的,只是闲聊罢了!”“今年正好四十,好时光过去了,花谢了。”

“你子女多大了?”也许调船人给我留下了伏笔,所以我刨根问底儿。

船娘的脸突然凝固了,满脸阴霾,泪花在眼圈打转:“我有一个女儿,读大一。”话语戛然而止,再没说下去,我意识到可能我的问话刺伤了她的痛楚,再没有问下去。

上岸后我给她二百块小费,她说啥不收,她说多给了,我好说歹说,她才收下,弯腰向我鞠了一躬,眼泪一滴滴落在船上。,

我疑虑重重地问调船人:“船娘为什么总是沮丧着脸?”

他狠狠地吸了一口烟,沉重地说:“船娘可怜呀,女儿好不容易考上大学,满以为有了希望,却患上白血病,丈夫原来也是艄公,因抗不住生活压力离家出走了。她上午摆船,下午去医院陪女儿治疗。”我不禁惨然心痛,后悔船上的话有些太过分了,我想向她解释,码头上早已没了她的身影!

半年后,我十岁的女儿,突然双目失明,医生说:这种病很罕见,只有换眼角膜,才能恢复视力。我悲恸欲绝,上哪弄眼角膜?医生说只有耐心等待了,看有没有死人犯了。

妻子去世了,我不能再失去女儿。我在网络上发帖子,愿出资二十万……只要能治好女儿的病,我豁出去了。

那日,医生愉悦地说有人愿意捐献眼角膜!我流着兴奋的泪水,抱住女儿喊着:“女儿有救了,有救了!”

女儿手术那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我在走廊里焦急地等待着,突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我的眼前,我说:“船娘,你还认识我吗?”

船娘沧桑的脸留着未干的泪痕:“认识,怎么会忘呢!”

我说:“你女儿咋样了?”

船娘眼含泪水没有言语。我女儿被推出了手术室,船娘急忙上前深情地看了半天,流着泪水走了。

女儿眼睛像一湾湖水,清澈明亮,恢复了天真的快乐。我奇怪,女儿为什么非要去清河游船去,点名船娘摆渡。船娘不眨眼地深情地盯着女儿的眼睛,沧桑的脸颊流淌着滚烫的泪水,脸庞露出欣然的笑容。我惊讶地发现女儿黑亮的眼神与船娘的眼神一模一样,我霉时明白了什么,泪水氤氲了河面。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开头描写了芦洲城这座古城建筑及城外的清河,尤其是乌篷船游弋的场景,交代故事发生地点,展现地域风俗,表现出“我”此时的心情。

B.小说

三、四两段中写船娘粗犷的声音、宽宽大大的衣着、头上挽了发髻、

4 满脸沧桑,意在表现她虽饱经生活磨难,却依旧没有丧失生活的勇气。

C.本文语言平实,情感饱满,以跌宕起伏的情节,塑造了船娘、调船人和“我”等不同的人物形象,提醒我们在现实社会中勿以貌取人,应心存善意。

D.女儿手术那天,走廊里出现熟悉的身影,船娘脸上留有未干的泪痕,女儿被推出手术室,船娘又深情泪流,暗示了结尾“我”所明白的事实。

E.本文对船娘谦恭感谢,言语执拗,脸色沉稳,凄然一笑,问及子女脸色凝固到最后的欣然一笑等一系列的描写,让人对船娘心生怜悯、敬意。

(2)文中的“我”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3)文中“我”对船娘的态度有一个变化过程,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4)能否把“半年后”“我”十岁女儿的相关情节删去?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参考答案

(1)DE(答E给3分,答D给2分,答C给1分;答A、B不给分)A.只是客观描写,与“我”的心情无关。B.此处的衣着外貌描写主要是说明“我”初见船娘时心中的不悦与疑虑。C.本文景物描写简练却又有一种优雅之美,文中还有几处用到了修辞手法,“平实”不够准确。

(2)①小说中的“我”是整个故事的见证者,小说故事由第一人称叙述,更真实可信。②“我”是线索人物,通过“我”的发问及“我”的经历,推进情节发展。③衬托船娘的形象,通过“我”的经历及对船娘认识的变化,使船娘的形象鲜明地凸显出来。(每点2分)

(3)①怀疑,厌恶,认为船娘弱不禁风,保证不了船上人的安全,听到船娘唱歌跑调厉声呵止,说了难听的话。②同情,意识到问话不合适后停止并在下船后给了她二百元小费,了解情况后还后悔心痛。③感激,在知道船娘女儿捐献眼角膜的事情后留下了感激的泪水。(每点2分)

(4)观点一:不能。①使文章内容更加充实丰富,在这个情节中,因为女儿,“我”的人生和船娘的人生发生了合理的交集,“我”从施与者变成了受与者,使情节波澜起伏。②升华了主题,加入这个情节后,主题由同情与反省上升到无私的爱与奉献。③使船娘和“我”的形象更加十满,船娘之前的拼搏、自尊、坚韧的品格在这里又加入了有爱心,而“我”对船娘的态度也由同情转化为感激。

观点二:能。①之前的情节已相对完整,主题、人物形象也得到了完整呈现,去掉更能彰显小小说短小精悍的特点。②整篇文章以“我”的同情和反思结尾,能增强文章的社会效果,凸显文章的主题。③文章以船娘远去消失的背影归结全篇,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更能引起读者的反思,余韵悠长。

(观点2分,分析每点2分,只答观点不作分析不给分)

推荐第4篇:水龙吟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辛弃疾的生平和词作。

2.理解词中所用典故的含义。

3.鉴赏这首词的艺术手法和寄托的情感,深刻理解词人的悲苦心情。

教学设想

1、反复诵读,感受这首词的独特韵味。

2、明确词中寄托的情感,深刻理解辛弃疾报国无门,壮志难申的悲苦心情。

3、通过比较,加深对词中的比喻、用典、借代等艺术特色的理解。

教学时数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名句对接,激情导入。

师:有些诗句,人们也许不知道它们出自何人,却能将其熟记于心,并千古传诵。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成以下的名句对接。(选择部分即可)

①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②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③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④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⑤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⑦众里寻她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师:你们能说出以上诗句是出自谁的笔下吗? ——辛弃疾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辛弃疾的名作《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在接触作品之前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作者的有关情况。

二、作者简介,知人论世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今属山东)人。祖父辛赞,未及南渡,仕金历宿亳沂海诸州。辛弃疾受学于亳州刘瞻,与党怀英为同社生,号“辛党”。 二十一岁参加耿京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晚年一度起用,不久病卒。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三、倾情诵读,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要求学生正确注音)

2、听读(要求注意停顿、语气和情感的把握)

3、抽读(要求学生充满感情的朗读)

要读出千里清秋的辽远空阔,读出落日楼头的孤寂悲凉,更要读出栏杆拍遍的苦闷悲愤。

4、译读(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词意思)

出色的朗读往往是建立在正确的理解的基础上的。要求学生结合课本注释,边读边理解词的内容。并把自己不理解的句子划出来,可以和旁边的同学讨论解决,也可以和我老师一起探讨。

5、质疑(师生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四、研习全词,体会感情,感受形象

★结合注释读过辛弃疾的这首词,相信大家一定读懂了一些东西,心里涌动着太多的感动和感慨让我们一起深入词人内心最深处,去触摸他的情感脉搏吧。

(一)分析词的上片

1、上片中哪些句子是景物描写,词人分别描写了哪些景物?

——江月、山景、落日、断鸿、游子(板书)

2、“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些景物描写又牵动了作者怎样的心绪?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开篇写景,但这景意境是宏大壮阔的。大家想象一下,遥看辽阔无边的楚天之下,横无际涯的秋色,浩浩汤汤的滚滚长江,水天一色。面对这阔大的境界,词人那种磊落的胸怀让我们一览无余。

★下面“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是写山。“遥岑”即远山。举目远眺,那一层层、一叠叠的远山,有的很象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很象美人头上螺旋形的发髻,景色算上美景,但只能引起词人的忧愁和愤恨。

3、人心中有愁有恨,虽见壮美的远山,但愁却有增无减,仿佛是远山在“献愁供恨”。这是移情及物的手法。

★那么词人的愁恨为何,又何因而至?

词中没有正面交代,但结合登临时地情景,可以意会得到。北望是江淮前线,效力无由;再远即中原旧疆,收复无日。南望则山河虽好,无奈仅存半壁;朝廷主和,志士不得其位,即思进取,却力不得伸。以上种种,是恨之深、愁之大者。借言远山之献供,一写内心的担负,而总束在此片结句“登临意”三字内。开头两句,是纯粹写景,至“献愁供恨”三句,已进了一步,点出“愁”、“恨”两字,由纯粹写景而开始抒情,由客观而及主观,感情也由平淡而渐趋强烈。一切都在推进中深化、升华。

4、“落日楼头”六句意思说,夕阳快要西沉,孤雁的声声哀鸣不时传到赏心亭上,更加引起了作者对远在北方的故乡的思念。他看着腰间空自佩戴的宝刀,悲愤地拍打着亭子上的栏干,可是又有谁能领会他这时的心情呢?

★ 这里“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三句,虽然仍是写景,但无一语不是喻情。落日,本是日日皆见之景,辛弃疾用“落日”二字,比喻南宋国势衰颓。“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

5、这里的游子又是指谁呢?这又表达词人怎样的情感呢?

游子指辛弃疾自己。辛弃疾渡江淮归南宋,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的。可是南宋统冶集团根本无北伐收复失地之意,也不把像辛弃疾一样的有志之士看作自己人,对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

6、“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三句,是直抒胸臆,此时作者思潮澎湃心情激动。但作者不是直接用语言来渲染,而是选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有哪些动作呢?(板书:看、拍、会、登)

★第一个动作是“把吴钩看了”(“吴钩”是吴地所造的钩形刀)。李贺《南园》诗中就有“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句子。“吴钩”,本应在战场上杀敌,但现在却闲置身旁,只作赏玩,无用武之处,这就把作者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也烘托出来了。第二个动作“栏干拍遍”。据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记载,一个“与世相龃龉”的刘孟节,他常常凭栏静立,怀想世事,吁唏独语,或以手拍栏于。曾经作诗说:“读书误我四十年,几回醉把栏干拍”。栏干拍遍是胸中有说不出来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干来发泄。用在这里,就把作者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宛然显现在读者面前。另外,“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除了典型的动作描写外,还由于采用了运密入

疏的手法,把强烈的思想感情寓于平淡的笔墨之中,内涵深厚,耐人寻味。

7 “无人会、登临意”则慨叹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南宋统治集团中没有人是他的知音,正如岳飞所写《小重山》里的“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后几句一句句感情渐浓,达情更切,至最后“无人会”得一尽情抒发,可说“尽致”了。读者读到此,于作者心思心绪,亦可尽知,每位读者,也都会被这种情感感染。

小结:上片大段写景: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很有层次。用的是我们常见的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板书)。

(二)分析词的下片

★上片写景抒情,下片则是直接言志。下片十一句,分四层意思:

1、与词的上片相比,词的下片描写对象变成了历史人物,词人写了哪些人和哪些事呢? 张翰 —— 乐于归隐

许汜 ——谋取私利

刘备 —— 雄才大略

桓温 —— 叹时光流逝

2、词人对这些历史人物各持什么态度?

既不愿学为吃鲈鱼脍而还乡的张季鹰,也不愿学求田问舍的许汜。而赞赏刘备的包裹才气,表明自己志在为国为民。

3、作者写这些历史人物有什么用意呢?

心志的表白并没有使自己摆脱心灵的寂寞,相反增添一份凄苦,于是他想到了古人,并借以表达自己的情感。

①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晋朝人张翰(字季鹰),在洛阳作官,见秋风起,想到家乡苏州味美的鲈鱼,便弃官回乡。(见《晋书•张翰传》)现在深秋时令又到了,连大雁都知道寻踪飞回旧地,何况我这个漂泊江南的游子呢?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辛弃疾虽然那张翰自比却是反其意而用之,然而自己的家乡如今还在金人统治之下,南宋朝廷却偏一隅,自己想回到故乡,又谈何容易!

②“尽西风、季鹰归未?”既写了有家难归的乡思,又抒发了对金人、对南宋朝廷的愤懑,确实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是第二层意思。求田问舍就是买地置屋。刘郎,指三国时刘备,这里泛指有大志之人。三国时许汜去看望陈登,陈登对他很冷淡,独自睡在大床上,叫他睡下床。许汜去询问刘备,刘备说:天下大乱,你忘怀国事,求田问舍,陈登当然瞧不起你。如果是我,我将睡在百尺高楼,叫你睡在地下,岂止相差上下床呢?(见《三国志•陈登传》)“怕应羞见”的“怕应”二字,是辛弃疾为许汜设想,表示怀疑:象你(指许汜)那样的琐屑小人,有何面目去见象刘备那样的英雄人物? 所以,这二层的大意是说,既不学为吃鲈鱼脍而还乡的张季鹰,也不学求田问舍的许汜。 作者登临远望望故土而生情,谁无思乡之情,作者自知身为游子,但国势如此,如自己一般的又何止一人呢?作者于此是说,我很怀念家乡但却绝不是像张翰、许汜一样,我回故乡当是收复河山之时。作者有此志向,但语中含蓄,“归未?”一词可知,于是自然引出下一层。③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是第三层意思。“流年”,即时光流逝;“风雨”指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据《世说新语•言语》,桓温北征,经过金城,见自己过去种的柳树已长到几围粗,便感叹地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树已长得这么高大了,人怎么能不老大呢!这三句词包含的意思是:于此时,我心中确实想念故乡,但我不会像张瀚,许汜一样贪图安逸我今日内心是怅恨忧惧的。我所忧惧的是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宿愿不能实现。年岁渐增,恐再闲置便再无力为国效命疆场了。这三句,是全首词的核心。到这里,作者的感情经过层层推进已经发展到最高潮。下面就自然地收束,也就是第四层意思。

4、这种借古人来表达自己情感的写法我们称之为什么?

——用典。就本词来看,词人用典意在对比,前两个是反例,后两个是正例,正反对比表达了词人的荣辱观、价值观。可见,辛弃疾可谓是用典高手。

5、你如何理解词的最后一句呢?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倩”是请求。“红巾翠袖”是少女的装束,这里就是少女的代名词。在宋代,一般游宴娱乐的场合,都有歌妓在旁唱歌侑酒。这三句是写辛弃疾自伤抱负不能实现,世无知已,得不到同情与慰藉。这与上片“无人会、登临意”义近而相呼应。英雄无泪,只因未到伤心处,辛弃疾却黯然流泪,那是因为他的心在滴血呀!

五、咀嚼涵咏,品味语言

真正震撼人心的作品往往是情感与语言的完美结合,这首《水龙吟》就是个很好的例子,相信词中 的许多句子都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现在请大家合上课本,试着回忆一下,哪些句子让你一 见 倾心?并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玩味着句句言近意远的诗句,一位雄才大略,襟怀磊落,忧国伤时的诗人,仿佛就浮现在我们的眼前。是啊,锦绣河山必然哺育无数英雄,又何止辛弃疾一人呢?《念奴娇•赤壁怀古》就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抱负远大,识度明达的苏轼。请同学们就两首词在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方面的相同点做一个简单概括。

六、对比鉴赏,拓展延伸

比较《水龙吟》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两首词在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方面的相同点。情感: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表现手法:运用了借景抒情和用典。

意境:空旷辽远。

语言:大气豪放。

师:其实这些特点也恰恰是豪放词的特点,于高远中寄豪情,永远是一种美的享受。

七、学生再次齐读这首词。

八、小结全词

这首词,是辛词名作之一,它不仅对辛弃疾生活着的那个时代的矛盾有充分反映,有比较真实的现实内容,而且,作者运用圆熟精到的艺术手法把内容完美地表达出来,直到今天仍然具有极其强烈的感染力量,使人们百读不厌。

九、板书设计:

上片:景色: 江月、山景、落日、断鸿、游子

动作:看、拍、会、登借景抒情

下片:张翰 —— 乐于归隐

许汜 ——谋取私利运用典故

刘备 —— 雄才大略

桓温 —— 叹时光流逝

推荐第5篇:水龙吟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教案

东台市第一中学 周韦韦

专题目标:

1、能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初步了解苏轼词清新明快、沉挚深永、雄壮超脱、奔放流转的艺术风格。

2、通过对苏轼词与晏欧词、柳永词和张先词的比较,了解苏轼词“新天下耳目”的特色。

3、能够通过探究性学习,了解宋词豪放和婉约两种不同的艺术风格。能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初步了解北宋前期词以婉约风格为主流、以闲情和离愁别恨为主旨的艺术风貌。本文增加目标:初步了解苏轼词风,赏析词中的意境。

一、写作背景:

这是一首咏物词。张炎《词源》云:\"诗难于咏物,词为尤难。体认稍真,则拘而不畅;模写差远,则晦而不明。要须收纵联密,用事合题。一段意思,全在结句,斯为绝妙。\"苏轼这首《水龙吟》,不仅在咏物方面\"压倒今古\"(张炎《词源》),而且\"和韵而似原唱\"(王国维《人间词话》),其词心词境不惟迥出时人,直使后人难能为继,因而值得我们特别注意。此词约作于元丰四年(1081),苏轼45岁,正谪居黄州。苏轼与章质夫

苏东坡贬谪黄州时,其好友章质夫曾写《水龙吟》一首,内容是咏杨花的。因为该词写的形神兼备、笔触细腻、轻灵生动,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因而受到当时文人的推崇赞誉,盛传一时。苏东坡也很喜欢章质夫的《水龙吟》,并和了这首《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寄给章质夫,信云:\"……柳花词妙绝,使来者何以措词!本不敢继作,又思公正柳花飞时出巡按,坐想四子闭门愁断,故写其意,次韵一首寄去,亦告不以示人也。\"特意告诉他不要给别人看。章质夫慧眼识珠,赞赏不已,也顾不得苏东坡的特意相告,赶快送给他人欣赏,才使得这首千古绝唱得以传世。

二、课文赏析

(一)这首词的上阕主要写杨花的飘忽不定的际遇和不即不离的神态。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此李白有感于崔颢《黄鹤楼》诗也。而今,面对“曲尽杨花妙处”(魏庆之《诗人玉屑》)的章质夫杨花词,苏轼又该如何争而胜之呢?

1.“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开头一韵,非同反响,道出了杨花的性质和际遇。①为什么说“杨花”“似花还似非花”?

明确:“似花还似非花”:杨花即柳絮。看着柳絮像花又毕竟不是花。艺术手法上显得很“抽象”,但仔细品味琢磨,这“抽象”超出了具体形象,一语道出了柳絮的性质。一般来讲,艺术要求用形象反映事物。而苏东坡却“反其道而行之”,匠心独运,以“抽象”写出了非同反响的艺术效果。因此,在艺术描写上,“抽象”有“抽象”的妙用。

推荐第6篇:水龙吟

《水龙吟》教案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授课人 :

课时: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了解辛弃疾及诗作的背景和内容。

2、感悟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体会诗人的情感。

3、学习词的艺术手法。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欣赏、感悟诗词语言的能力。

2、体会景色和典故中所蕴涵的深层含义,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

3、培养鉴赏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三、思想教育目标

根据本诗借景抒情,善用典故的特点,理解词人报国无门,壮志难申的悲愤心情。 教学重点 :

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韵味。

2、明确诗中寄托的情感,深刻理解诗人悲苦心情。

3、通过比较,加深对诗词艺术特色的理解。教学难点 :

1、学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和用典的写法。

2、体会词人情感,并感受其形象。教学方法 :

倾情诵读 —— 整体感知,体会情感 —— 感受形象,咀嚼涵咏 —品味语言的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准备:课件、黑板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名诗对接

师:有些诗句,人们也许不知道它们出自何人,却能将其熟记于心,并千古传诵。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成以下的名诗对接。

青山遮不住,毕竟动流去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师:你们能说出以上诗句是出自谁的笔下吗?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辛弃疾的名作《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在接触作品之前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作者的有关情况。

二、作者简介,知人论世

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人。他原是智勇双全的英雄,也天生一副英雄相貌。因生长于金人占领区,自幼就决心为民族复仇雪耻、收复失地。因此,他一生都在进行抗金御敌,统一中原的奋斗。自符离之战失败后,南宋王朝一战丧胆,甘心纳贡求合。身为“归正人”的辛弃疾,因受到歧视而不被重用。所以,其词多数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与苏轼同为豪放词派的代表,合称“苏辛”。 师:谁愿意为大家朗读大屏幕上这段关于辛弃疾的介绍呢?

三、倾情诵读,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要求学生正确注音)

师:那么,你们想不想听听老师为大家准备的示范朗读呢?

2、听读 (要求注意停顿、语气和情感的把握)

1 师:你们认为读得怎么样?那就请一位同学也饱含激情地朗读这首词。哪位同学愿意来尝试一下呢?

3、抽读 (要求学生充满感情的朗读)

师:你读得真好!读出了千里清秋的辽远空阔,读出了落日楼头的孤寂悲凉,也读出了栏杆拍遍的苦闷悲愤。我们为你精彩的朗读而喝彩!

4、译读 (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词意思)

师:出色的朗读往往是建立在正确的理解的基础上的。下面就请大家结合课下注释,边读边理解词的内容。并把你不理解的句子划出来,可以和你旁边的同学讨论解决,也可以和我一起探讨。

5、质疑 (师生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四、体会感情,感受形象,

师:读过辛弃疾的这首词,相信大家一定读懂了一些东西,那么能不能告诉老师你读过之后的感受呢?

(鼓励学生自由发表见解)

师:是的,我和同学们一样,读完这首词心里涌动着太多的感动和感慨。让我们一起深入词人内心最深处,去触摸他的情感脉搏吧。 一)分析词的上片

师:我们先来看词的上片。上片中词人用了我们常见的表现手法,你们发现了吗? —— 借景抒情

1、那么词中哪些句子是景色描写,他们分别描写了什么景色? —— 江月、山景、落日、断鸿、游子

2、师: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些景色描写又牵动了词人怎样的心绪呢? 教师提示:请大家抓住关键词

(学生讨论完成) ——( 1 )词人由水写到山,有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词人在赏心亭上看到的江景,水天一色的辽远和如簪似髻的山影便牵动了他久蓄的愁苦。写得气象阔大,笔力遒劲。

(2)人心中有愁有恨,所见之远山也似乎在“献愁供恨”,这是移情及物的手法。那么诗人愁恨为何,又因何而至?

北望是江淮前线,效力无由;再远即中原旧疆,收复无日。南望则山河虽好,无奈仅存半壁;朝廷主和,壮士不得其位,即思进取,也限于国力。以上种种,是恨之深者,愁之大者。诗人借远山之献供,尽情抒发内心担负。 (3)“落日”本是自然景物,辛弃疾用“落日”而字,含有比喻南宋国势衰颓的意思,亦表达了作者的愁苦心情。

“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情。

师:是呀,愁苦万种,万种愁苦都映衬在落日余晖的夕照里,应合着离群孤雁的哀鸣,使得飘无定所的辛弃疾,此刻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凄清和冷寂。

3、其中的“游子”指谁呢?这又表达了词人的什么情感? 1 来尝试一下呢?

3、抽读 (要求学生充满感情的朗读)

师:你读得真好!读出了千里清秋的辽远空阔,读出了落日楼头的孤寂悲凉,也读出了栏杆拍遍的苦闷悲愤。我们为你精彩的朗读而喝彩!

4、译读 (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词意思)

师:出色的朗读往往是建立在正确的理解的基础上的。下面就请大家结合课下注释,边读边理解词的内容。并把你不理解的句子划出来,可以和你旁边的同学讨论解决,也可以和我一起探讨。

推荐第7篇:水龙吟教案

徒弟教师汇报课教案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案

一、【教学目标】

A.知识目标:

1、了解辛弃疾生平及其词的思想内容。

2、领略辛弃疾的豪放风格,感受他深沉悲愤的爱国之情。B.能力目标 :

1、体会景色和典故中所蕴涵的深层含义。

2、通过解读典故去把握作者深沉的情感,理解词人报国无门,壮志难申的悲愤心情。

C.情感目标:

感受辛弃疾深沉的爱国之情。教育学生胸怀大志,热爱祖国。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2、理解用典抒情的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作者的爱国之情及思乡之感

三、【教学方法】

倾情诵读,整体感知,析句品词,提问讨论、讲练结合的方法。 以诵读-讨论-鉴赏为主线,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诵英雄

他是一把倚天巨剑,被爱国的烈焰灼烧, 他是一支如椽巨笔,把历史的词章抒写,

他完美地将文韬与武略集于一身,令后世无数文人墨客与将士仰望。 他是铁骨铮铮的民族英雄,是慷慨悲壮的一代词宗! 他就是被人称作“人中之杰,词中之龙”(板书)的豪放派代表词人辛弃疾。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他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来感受他文武双全的人格魅力。 郭沫若为辛弃疾纪念祠题写的对联:“铜板铁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悲黍”源于《诗经》,即“黍离之悲”,指亡国之痛、兴亡之感。“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是说辛弃疾希望南宋小朝廷不要偏安江南一隅,而要立志收复失地。)

二、知人论世——走近英雄

1、作者: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人,南宋著名词人。艺术风格以豪放为主,与苏轼并称为“苏辛”,传世词有600多首,乃“人中之杰,词中之龙”。“抗金英雄”,出生时北方久已沦陷于金人之手。他的祖父辛赞曾在金国任职,词人亲眼目睹汉人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一生坚决主张抗金,但所提建议均未被采纳。

2、写作背景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作于淳熙元年(1174)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由于他是仕金官员的后代又参加过农民起义,使得朝廷对他不信任;再加上他是个意志坚决的主战派,触犯了当权者主和的忌讳。所以,辛弃疾南渡归宋的十余年,一直未受到朝廷重用。在这种境遇下,词人深感压抑和愤懑。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面对着大好江山,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抒情词。

3、解题:“水龙吟” 为词牌名。建康,即今天的江苏南京市,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都城。赏心亭是南宋建康城墙上的一座亭台。据《景定建康志》记载:“赏心亭在(城西)下水门城上,尽观赏之胜。”

三、倾情诵读,整体感知

诵读指导:要求注意停顿、语气和情感的把握。把握基调:初读感受作者的一腔豪情,体会到他难以排遣的悲愤,要读得气沉声缓。

1、下面请同学们朗读一遍课文,应注意一下生字词的读音,句子的停顿、语气和情感。

2、听录音范读

3、指名读,生评价

4 、出色的朗读往往是建立在正确的理解的基础上的。下面就请大家结合课下注释,边读边理解词的内容。

在读的过程中注意思考:词中哪句话或哪个词与题目相照应?上、下阕各写了什么内容?

无人会,登临意 思考:作者围绕“登临”写了哪些内容?登临所见所感(写景抒情)

登临所想(历史人物)用典抒情

四、鉴赏意象 ——品读英雄情

赏析指导::诗言志,读诗,就是要读出字里行间所含蕴的“志”。熟悉辛词的人都知道,辛弃疾的词,常常借景物言志,用典故言志。读这首词,我们就要注意体会景中情,参透典中义。

(一)赏析上片。

1、上片主要写登临所见,词人登上赏心亭看到了哪些触动自己心弦的景象,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心情?

明确:辽阔雄浑的楚天、无边无际的秋水、清丽秀美的远山、楼头斜照的落日、失群的孤雁、落寞的游子

这些景象给我们营造了一个空寂苍凉的意境。(愁怨孤寂的心情)

开篇写景:江水悠悠,水天相接,无边无际,景象壮观而不失清丽,境界宏大壮阔

2、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些景物描写中又主要蕴含了词人什么样的感情呢?(用词中词语回答)“献愁供恨”中的“愁”和“恨”

(1)这里是写山有愁恨,真是山有愁恨吗?人心中有愁有恨,所见之远山也似乎在“献愁供恨”,拟人,这是移情及物的手法。把感情移到了本身不具有感情的远山上,使客观景物带上了主观感情色彩,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李白“想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那么诗人为何愁恨?

联系生平遭际:词人南归12年,却一直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作为一代将帅,一直想驰骋沙场,报效祖国,光复中原,却一直在做地方官。此时到了长江边上,北望是江淮前线,效力无由;再远即中原旧疆,收复无日。江山虽然美丽多娇,可惜已成南北分裂之局,半壁江山已落敌手,且恢复无望,怎能不满怀愁恨?

拓展:(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题临安邸》宋 林升)

3、“落日”本是自然景物,辛弃疾以落日隐喻南宋国势衰颓,半壁江山岌岌可危,南宋朝廷如日落西山,摇摇欲坠。“断鸿”是失群的孤雁,以断鸿暗示自己如失群的孤雁,比喻自己因飘零的身世而悲苦孤寂的心情。

4、其中的“游子”指谁呢?这又表达了词人的什么情感?

—— 指自己。辛弃疾渡江淮归南宋,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的。可是南宋统治集团对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如同游子一般。

5、小结:上片通过“长天”“秋水”“远山”“落日”“断鸿”等意象,为我们描绘了水天一色的辽远和如簪似髻的山影,气象宏大,笔力迥劲。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表达了作者飘零江南的愁恨、抑郁和孤独之情。

6、词人除了写景,还写到了自己的行为,你能找出一些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吗?那么它们又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呢?请大家谈谈你们的理解。(学生讨论) (1)看、拍、会、登 (2)第一个动作“看了”,包含着看了又看、一遍又一遍地看,“吴钩”本是战场上杀敌的锐器,但现在却闲置身旁,无处用武,想到自己文韬武略,却如同这宝刀一般被闲置。烘托词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胸中之苦闷需要发泄,于是,第二个动作“拍”,不仅拍,而且拍遍,可见胸中悲愤之深切、强烈。然而,可悲的是,朝堂一片主和之声,无人理解他重用他,没有人是他的知己,一腔悲愤只能化作一声沉重的叹息:无人会,登临意。直抒胸臆,道出了古来有为者的一种伟大深沉的孤独感。(柳永的“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和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女生齐读

7、小结: 词的上片主要是即景抒情,表现爱国忠心无人理解的痛苦,侧重于写景,兼写由景物引起无穷的思绪,词的下片就扣着“登临意”三字去展开抒情和议论。

五、合作探究——体悟英雄意

1、与上片相比,词的下片描写的对象变成了历史人物,那么词人写到了哪些人和哪些事呢?抒发了哪些“登临意”呢?(人 事 意) 张翰 —— 乐于归隐

不愿(相思、仇恨、激愤)

许汜 —— 谋取私利 不屑(为国忘私)

刘备 —— 雄才大略 仰慕(渴望建功)

桓温 —— 叹时光流逝 可惜(时不我待)

2、这属于什么手法,有哪些“登临意”?借这三个典故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 “尽西风,季鹰归未?”:自比,反用其意。既写了有家难归的乡思,并表明了对金人入侵的仇恨,还蕴含着对南宋朝廷不思复国的激愤,确实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 (2)“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刘郎在这里泛指有大志的人,他既不学为吃鲈鱼而还乡的张季鹰,也不学求田问舍的许汜,“怕应羞见”:你这样的小人,有何颜面去见刘备那样的英雄人物?表达了对英雄的追慕,折射出了辛弃疾的雄心壮志。也批判了不顾国事、钻营私利的人。

(3)“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流年,即年光如流;风雨,指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树犹如此”指辛弃疾对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的忧惧。 控诉南宋统治集团不能任用人才,使爱国志士无所作为,虚掷年华,人空老去。流露出壮志难酬的悲愤和时光易逝的感慨。

3、简单小结:词人连用三个典故,接古人之事,表明自己既不愿弃官归隐,又不肯去追求享受,表明为实现自己抗金复国的理想而奋斗到底的决心。

4、“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和上片中的哪一句互相呼应,该如何理解?这与上片“无人会、登临意”义近而相呼应。自伤不能实现理想,又叹无知己,得不到同情与慰藉,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悲愤孤寂和对知己的渴求。(“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小结:这首词,上片借景抒情,通过作者登临时即目所见,写尽了漂泊南方、渴望报国,而无用武之地的幽愤,写尽了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痛苦;下片用典抒情,三个典故叠用,表达了自己对抗金复国理想的坚守,体现了稼轩词擅长用典、“以文为词”的特色。

六、拓展延伸---解读英雄泪

(一)拓展阅读

辛弃疾的一生,都在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中苦苦挣扎,执著坚守。大家在初中时,曾经学过辛弃疾一首破阵子,现在我们回顾该词: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这首词,写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场面宏大,气势磅礴,惊心动魄。但是,这壮烈的战斗,辉煌的胜利,只是一场梦。梦醒之后,只剩下惨淡的灯光下,白发早生的词人。理想与现实,壮烈与悲凉,形成了鲜明的的对照。词人不由一声长叹:“可怜白发生!”

从辛弃疾南归到去世的四十年间,朝廷对他时弃时用,用而又疑。国有危难时,招来用几天;时局稍稳,又弃他一边去。他就像一块铁,时而被烧红捶打,时而又被扔进冷水。可是他呢?不学季鹰归隐,不学许汜谋私,始终怀着一颗忠心、一腔壮志在等待。等到英雄流泪,等到华发苍颜,等到晚年,终于被韩侂胄任用了,却又不被信任和重用,在任上含恨而终。这就是辛弃疾的一生。

(二)解读英雄泪

在那些风雨如晦的日子里,辛弃疾的一腔孤忠,无人领会,化而为泪。那是怎样的一滴泪!你能在古诗词中找到类似的泪吗?

生交流,师总结:在历史长河中,男儿的一哭令天地为之变色,日月为之无光。 屈原的泪水流向社稷:“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杜甫为黎民而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陆游为江山沦落敌手而哭:“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艾青: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

这些泪和辛弃疾的热泪一样,无不因折射了爱国的情怀而长留后人心间!

七、对比阅读,感受词风

1、比较《水龙吟》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两首词在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方面的相同点。

情感: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表现手法:运用了借景抒情和用典。 意境:空旷辽远。 语言:大气豪放。

八、课堂总结

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不思进取,群小当道,忠良请缨无路,报国无门。这就使辛弃疾在扼腕叹息之余,把一腔忠贞化而为诗词,从而演奏了一曲时代的最强音,照亮了那个黑暗的时代,也温暖了后来人的心灵,更激励着我们这些风华正茂的少年,心怀天下,热爱祖国。这也许就是对叶嘉莹先生所言“诗词让人心灵不死”的另一种理解吧!

最后我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再重新读一遍课文,向这位流泪的悲剧英雄辛弃疾致敬:

希望能够读出千里清秋的辽远空阔,读出落日楼头的孤寂悲凉,读出栏杆拍遍的苦闷悲愤,读出词人壮志难酬的痛苦。

九、教学反思

每堂课上完之后,总是有欣慰也有遗憾。我认为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以朗读带动体会,用问题加深感受,借拓展增强领悟。学生能够在体会感情的基础上理解内容,赏析手法,把握形象,最终得到情操的陶冶。

当然也有不足之处:一是教态方面,由于上课时心情有些紧张,唯恐流程出错,影响了和学生的交流,没有充分放开,更谈不上挥洒自如、谈笑风生,使得课堂激情不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是学生朗读感情仍不到位,需加强训练,课上考虑到时间关系,全班齐读之后,只让一名同学进行了朗读,课后,我一直在想,如果整个教学流程再熟悉些,重点再集中些,语言再精简些,一定能多留出一些时间给学生,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风采。

三是在重难点的突破上,上片借景抒情,也是本词言志的重要方法,总担心时间短了学生读不懂,读不深。其实学生已经很熟悉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所以对上片的景中情,完全能够领悟。不能大胆取舍,还是因为不能高屋建瓴。

四是拓展延伸不够,可再利用学案补充几首不同风格的辛词,让学生对辛弃疾的词有更全面的认识。

教学和电影一样是一门有遗憾的艺术。如果再重新上一次这节课,肯定还会有很多不足。但我要努力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我希望能在不断的反思和不断的实践中提高自己,做一个反思型的教师。

推荐第8篇:水龙吟(版)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水龙吟】是词牌。词在早先是可以配乐歌唱的,所配曲调的名称就叫词牌,也叫词调。后来,词与音乐逐渐疏远,词牌不再表示曲调的名称,而只是限定字数、句数的多少和声律的平仄了。所以作者往往另加题目。该词的题目叫《登建康赏心亭》。赏心亭建于北宋初年,在南京下水门城上,下临秦淮河,是当时的游览胜地。

该词是借登临怀古,抒发爱国感情。辛弃疾从二十三岁南归,一直不受重视,二十六岁上《美芹十论》,提出抗金策略,又不被采纳。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这时,词人已经三十五岁了。一次,他登上建康的赏心亭,极目远望祖国的山川风物,百感交集,更加痛惜自己满怀壮志而老大无成,于是写下一首【水龙吟】词,抒写他的爱国热情不被理解、理想抱负不能实现的苦闷。另一种说法认为这首词是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辛弃疾三十岁在建康任通判时所作。

上片从登亭所见,写到自己一片报国之心无人理解,表现出胸中难言的悲愤。

词的开头先写登临所见。“楚天千里清秋”一句,点出登临的地点、环境、季节。楚天:指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天空。这一带战国时期属于楚国管辖,泛指南方。所以称为楚天。千里:形容地域广阔,言其广阔。秋:交待登亭的季节是在秋天。“清秋”的“清”字,一种解释为“天高云淡”,空气明净爽朗,一种解释为萧瑟悲凉,冷落凄清。取后一种解释比较好。下句“水随天去秋无际”水:指长江水。水随天去,是说江水滔滔不绝地流淌天边。古人经常以流水的连绵不绝比喻忧愁的连绵不断。此句紧扣“千里”二字来写秋的景象,写出秋季水的清澈,天的高朗,天水相接,水天一色,真是秋天空阔,秋水浩渺。面对这赏心悦目的景色,本应该心旷神怡,可是词人的心情却是:“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遥岑:远山,远方的山。这儿指江淮以北在金人统治下的山河。目:远目的目,作动诃,看的意思。玉簪螺髻,都是比喻山峰的形状。玉簪:玉做的簪子,是古代妇女绾束头发用的器物,状如没有把柄的剑,这儿比喻山峰尖峭。螺髻,古代妇女梳理的一种发型,将头发盘旋成田螺形状。这儿是用来比喻圆形的山

1 岳姿态优美。这三句词,按照今日的语言习惯来说,应是,“远目遥岑,玉簪螺髻,献愁供恨。”在赏心亭上纵目眺望,远处错落有致的峰峦,形态优美,像妇女头上螺旋式的发髻和尖细状的玉簪一样。但这美景只是给词人带来了愁和恨。词人不说自己的心情不好,而说山的峰峦为自己“献愁供恨”,仿佛峰峦本身就是愁和恨的化身。“献愁供恨”一句用拟人化的手法,意思是沦陷敌手的锦绣山河,犹如美人蒙羞含痛,向自己诉说着心中的愁恨。这样写,使客观景物带上了主观感情色彩,在写景之中,便显示出自己的悲苦心情。

以上几句,从“楚天”写到“遥岑”,由大入小,由远而近。千里楚天之下,随天而去的秋水之上,是玉簪螺髻似的峰峦,而峰峦为词人“献愁供恨”,所以下面笔锋便转向词人自己,由景及人,由物及我。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三句,是写作者当时的处境。楼,即赏心亭。游子,“落日楼头”是说夕阳斜照在赏心亭上。“断鸿”,失群的孤雁,这里既借雁之哀鸣以渲染环境的凄凉哀怨,也是象征自己飘离失所的身世和孤独寂寞的处境。“游子”,离家远游的人,是词人自称。作者在“游子”之前,特别冠上“江南”二字,正是要表达自己孤独无依的处境。从字上面看,这几句是说自己这个从北方来到江南的游子,黄昏时候站在赏心亭上,看到夕阳下落,听到断鸿鸣叫,不禁感到孤独寂寞,内心十分伤感。实际上这几句包含有更深一层的意思,是表现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哀。“落日”,点明时间是黄昏,一天将尽,“断鸿”,点明季节是秋天,一年将尽。两者都写出时不我待,光阴虚度,未能利用少壮年华而大有作为。同时,词人又以落日隐喻国家形势,半壁江山岌岌可危,又以断鸿暗示自己如失群的孤雁,立志报国而无所依归。这句本是描写景物,但作者也将“落日”二字暗喻南宋朝廷如日落西山,国势危殆,犹如摇摇欲坠的落日,因而触景生情,黯然种伤神,为国势担忧。这三句是本词的第二个层次,前两句烘托后一句:以突出作者“举世独立”的处境。

这种被压抑的爱国热情和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哀,是没有人能够理解的,所以接下去就说:“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吴钩,春秋时吴国出产的一种钩子,用来挂帐子或宝剑的。但旧时的注家认为吴钩是吴国制造的一种弯形宝刀,后来就把吴钩作为宝刀的代名词。杜甫有诗说,“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馈赠和观

2 赏吴钩这样的宝刀,表示能凭借宝刀从事征战,杀敌立功,以锋利的吴钩陪衬怀有豪情壮志的少年。辛弃疾在写给陈亮的《破阵子》词中说“醉里挑灯看剑”,也是这个意思。这里的“把吴钩看了”,则是从另一角度说自己空有宝刀,却派不上用场,不能为国杀敌立功。作者描绘了两个具体的动作,生动地展现了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愤。“看了”,当看过、看完讲,实际上包含着看了又看的意思,这是第一个动作。辛弃疾一遍又一遍地抚看着宝刀,是怜惜“物不尽其用”。他由物及人,想到自己文韬武略,但无法施展,正如这宝刀被闲置一般。胸中之苦闷需要发泄,于是,他便“栏杆拍遍”——第二个动作。拍阑干即是借以发泄难以诉说的满腔悲愤。但是,拍遍了阑干,也还是无人理解自己,如同看罢了吴钩依然无济于事一样。不仅拍,而且拍遍,可见胸中悲愤之深切、强烈。然而,可悲的是,昏聩的南宋朝廷无人能够理解作者的这种心情,“无人会,登临意”六字便是辛弃疾为“世无知音”发出的深沉喟叹。词的上片主要是即景抒情,表现爱国忠心无人理解的痛苦,侧重于写景,兼写由景物引起无穷的思绪。但“登临意”的具体内容并没有明说,于是词的下片就扣着“登临意”三字去展开抒情和议论。

下片是具体申说“无人会”的“登临意”,二十句,用了三个典故,分四层意思。“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季鹰归未?”是第一层意思,这两句照应上片的“江南游子”一句,用了西晋张翰思乡的典故。季鹰是张翰的字。张翰是吴地人,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而思念故乡的莼菜羹,鲈鱼鲙,于是辞官归家。辛弃疾用这个典故的是说,家乡的美味让人思念,但现在南北分裂,尽管秋风起了,自己思乡心切,却是有家难归。辛弃疾用此典同张季鹰比较,“季鹰归未?”是用提问语气,既呼应了前面的“游子”,抒发了深挚的乡思,又呼应了“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表明了对异族入侵的仇恨和复国报仇的愿望,同时也暗中流露出对南宋朝廷不思复国的激愤。何况在国难当头的时候,自己的抱负是要为国立功,不要学张翰辞官回乡!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是第二层意思,也是用了一个典故。东汉末年,有个人叫许汜,去拜访陈登。陈登胸怀豪气,喜欢交结英雄,而许汜见面时,谈的却都是“求田问舍”(买地买房子)的琐屑小事。陈登看不起他,晚上睡觉时,自己睡在大床上,叫许汜睡在下床。许汜很不满,后来他把这件事告诉了刘备。刘备听了后说:“当今天下大乱的时候,你应该忧国忧民,以天下大事为己任,而你却求田问舍。要是碰上我,我将睡在百尺高楼上,

3 叫你睡在地下。”“怕应”二字,是辛弃疾为许汜设想之辞。这三句字面上的意思是,自己如果像许汜那样求田问舍,恐怕应该没脸去见刘备那样才气盖世的英雄。辛弃疾用此典是进一步申明自己回家乡,既不是像张季鹰为了吃鲈鱼,也不像许汜是为了求田问舍,他看不起许汜那样的琐屑小人。这又与上片的“把吴钩看了”一句照应,表明词人自己胸怀壮志,不做许汜那样不关心国事的人。可是词人虽有壮志,却也只能虚度年华。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这是第三层意思。流年:流逝的年华。风雨:指风雨飘摇的国家形势。“树犹如此”又是用了一个典故。据刘义庆《世说新语》记载,东晋时,征西大将军桓温北伐,经过金城,看到自己过去种下的柳树已长到十围粗了,感到年华流逝太快,于是慨然叹息“木犹如此,人何以堪!”后来庾信写《枯树赋》时把“木犹如此”改为“树犹如此”。辛弃疾这三句的意思是说,我担忧的是,时光在无情地流逝,而国势仍处在风雨飘摇之中,自己的雄心壮志无法实现,眼看年龄却一年一年地老大了。“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三句词,不仅是这首《水龙吟》的主题思想,也是辛弃疾下半生的境遇及其思想的高度概括。词人用这个典故的意思是说,大好时光已经白白地虚度了,北伐抗金的愿望不能实现,而又经常处于不得意的境遇之中。忧愁风雨,是形容处境艰难。从“休说鲈鱼堪鲙”到“树犹如此”,词人写他痛心于天下多难、南北分裂,鄙薄“求田问舍”的个人打算,希望为统一祖国做出一番事业,然而却只能在“忧愁风雨”中叹息岁月易逝、宏图难展,这就是“登临意”的核心内容。

这样的“登临意”,在投降派当权的时候确实是不能被人理解的,所以词的最后说:“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这是第四层意思。倩,即请的意思。红巾翠袖,代指美人。揾,是擦拭。这三句是说,多情的美女或许还能同情自己,为自己擦去悲愤难忍的英雄之泪,然而这样的美女也无人去为自己呼唤前来。“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是反问、双重否定,是说没有人来“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辛弃疾抱负成虚,自伤不已,不禁两行热泪夺眶而出,连个给自己擦的人也没有。作者悲叹时无知己,得不到同情与慰藉。俗话说:“丈夫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英雄而至落泪,可见伤心已极。“英雄泪”三个字,把上片所写“落日”之景,“断鸿”之声、“遥岑”之“献愁供恨”、吴钩之“看了”、阑干之“拍遍”,总收一笔。这“英雄泪”,不是辛弃疾个人的,可以说是代表了当时一切爱国志士经历“忧愁风雨”的共同哀恸。南宋朝廷中容不得爱国志士,他们就感到知音难觅。即使有

4 “红巾翠袖”,可以为自己一洒同情之泪,而这风尘中的知音却又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啊!这几句,从结构或词的脉络来说,是呼应上片“无人会,登临意”,收束全篇,更深入一步地表达沉痛而悲愤的感情。

作为时代的歌手,辛弃疾在作品中表现了当时重大的抗战、爱国主题。他喊出了当时人民群众普遍的抗战要求,抒发了他们的强烈的爱国感情。抗战与爱国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因为爱国就要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不容许有外来侵略,有侵略就要奋起抗战,而抗战的实际斗争,斗争中的英勇顽强,奋不顾身,则是爱国思想感情的具体体现。可以说,坚定的抗战决心,强烈的爱国热情,顽强的斗争精神,豪迈的英雄气概,构成了辛弃疾最有价值的优秀词的基调。他善于创造多种生动的抒情艺术形象,这是前代词家所没有的。这些形象,大都体现了上述基调。像该词中那个登赏心亭的“游子”——抒情主人公的爱国志士、民族英雄的特色就十分鲜明突出。

辛弃疾的理想抱负、思想感情不被南宋统治集团所理解,他在登览风景名胜的时候,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怀想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就常常激起忧时忧国的感情,同时更产生壮志难酬的苦闷。他一生写了大量的登临怀古词,大多数都是感慨万端、深沉悲壮。

全词就登临所见挥发,由写景进而抒情,情和景融合无间,将内心的感情写得既含蓄而又淋漓尽致。虽然出语沉痛悲愤,但整首词的基调还是激昂慷慨的,表现出辛词豪放的风格特色。

这首词贴切地运用了几个典故,使得词的内容更丰富,含意更深刻,含蓄而深沉地表现了词人的痛苦心情。全词充满难言之隐,把充塞宇宙的抑郁不平之气,蟠屈在二十多句歌词之中。这与苏轼词的“横放杰出”的风格不同,显得更为深沉,正如清代人谭献所说,是“潜气内转”,具有沉郁顿挫的特点。

推荐第9篇:水龙吟 zj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三维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体会辛词的豪放之风。

2、理解词中所用典故的含义,了解辛词大量用典来表达思想感情的写法。

3、品味内容,理解词人的“登临意”,即“愁、恨”的原因。

4、以辛弃疾为榜样,强化爱国意识。

重难点

1、理解词中所用典故的含义,了解辛词大量用典来表达思想感情的写法。

2、品味内容,理解词人的“登临意”,即“愁、恨”的原因。

教学时数

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

背诵《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联系词的内容导入。

二、解题并了解背景

三、读课文,初步把握感情。

四、内容赏析

线索:找关键句------“无人会,登临意”

词人登上赏心亭有哪些情感是无人领会的呢?围绕这一问题学习词作。

(一) 分析上片

1、上片中哪些句子是景物描写,写了哪些景?

——江天、远山、落日、断鸿

2、景有什么特点,表现什么情?

——江天:水天相接,无边无际(宏大壮阔)

远山:玉簪螺髻——比喻

国家残破、统治者不思恢复

满怀愁恨——移情 (清秀)

落日——南宋国势衰微

断鸿——词人的飘零身世

3、抒情方式——借景抒情

4、词人用哪些动作表现自己的心绪?

——看、拍

(1) 第一个动作是“把吴钩看了”

“吴钩”,本应在战场上杀敌,但现在却闲置身旁。烘托作者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

(2) 第二个动作“栏干拍遍”。

胸中有说不出来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干来发泄。

5、抒情方式——借动作抒情

(二) 分析下片

线索:找典故,析感情

1、与词的上片相比,词的下片描写对象变成了历史人物,词人写了哪些人和哪些事呢?——张翰 —— 乐于归隐

许汜 ——谋取私利

刘备 —— 雄才大略

桓温 —— 叹时光流逝

2、了解典故,分析词人表达的感情?

——张翰:耻于弃官归隐

许汜:为国忘私

刘备:控诉当朝

桓温:叹时光流逝,北伐无期

5、你如何理解词的最后一句呢?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这三句是写辛弃疾自伤抱负不能实现,世无知已,得不到同情与慰藉。这与上片“无人会、登临意”义近而相呼应。

五、小结

英雄无泪,只因未到伤心处,辛弃疾却黯然流泪。

梁衡《把栏杆拍遍》“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

板书

“无人会,登临意”: “愁、恨” 上片: 景色:江天、远山、落日、断鸿借景抒情 国家残破动作:看、拍借动作抒情 宦游江南

统治者不思恢复 下片:张翰 —— 乐于归隐反用年华空老许汜 ——谋取私利借典故抒情北伐无期刘备 —— 雄才大略正用

桓温 —— 叹时光流逝

推荐第10篇:水龙吟教案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辛弃疾的生平经历、思想及词风特点。2.通过本词感受词人的独特形象。 3.学习本词的抒情方法。

二、过程和方法

1.在诵读中感受词人的丰富形象及作品抒情方法和写作技巧。2.学习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作品。

2.培养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及诗词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味辛词的爱国情感和战斗精神。

2.品味鉴赏辛词,提升自我人格,强化爱国情感。【教学重点】

1、熟读成诵,品味诗词语言。

2、明确词中的情感,深刻理解词人无路请缨的悲愤心情。

【教学难点】

1、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和典故的内涵。

2、体会词人情感,并感受其形象。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勾勒时代,营造情境。

中国有这么一个王朝,在对外战争中,不是输给辽,就是输给夏,输给金,输给蒙古,和外族没打过几次胜仗,为了讨好外族,所谓的天朝大国,还年年进贡,而且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最耻辱的一页——两位皇帝以及后妃、皇子、宗室、贵戚等3000多人均被俘虏,大量宝玺、舆服、法物、礼器、浑天仪等被洗劫,丢进汉族人的脸,成为后世的笑柄。这就是南宋王朝。而南宋,始于高宗赵构,终于卫王,共9帝。南宋王朝极其懦弱,偏安一隅。从赵构开始,一朝皇帝全无作为,奸臣当道,堪称最软弱的王朝。然而有这么一个诗人用他的如椽之笔饱蘸满腔热血书写了一首首悲壮诗篇。他就是辛弃疾。我们今天就学习他的一首名作——《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二、学生回顾初高中阶段学过哪些辛弃疾的词作,学生介绍辛弃疾:谈谈你眼中的辛弃疾。

- 1

已经13年了,山东一带即已为金兵侵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率两千民众参加北方抗金义军,次年奉表归南宋一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曾进奏《美芹十论》,分析敌我形势,提出强兵复国的具体规划;又上宰相《九议》,进一步阐发《十论》的思想;都未得到采纳和施行。在各地任上他认真革除积弊,积极整军备战,又累遭投降派排挤陷害,甚至受到革职处分,曾在江西上饶一带长期闲居。光复故国的大志雄才得不到施展。淳熙元年,他应叶衡之聘在健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登上建康城西下水门城楼上的赏心亭,眺望祖国壮丽的河山,想到报国之志得不到实现,于是便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名作)

【明确】:对江山沦陷的愁恨、对北方故乡的思念、对壮志难酬的悲愤、对缺少知音的感慨、对乐于归隐的不屑、对谋取私利的羞耻、对时光流逝的可惜、对国家前途的忧愁„„

借景抒情和用典抒情(言志)

七、、赏读——欣赏佳句,感受技巧。

(一)赏析上片

思考1:在赏心亭是什么触动了作者的心弦?作者看到了什么?又描写了哪些动作? 看到的景:楚天 江水

落日 断鸿 动作描写:看

思考2: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些景物牵动了作者“无人会,登临意”的心绪。在我看来真正震撼人心的作品往往是情感与技巧的完美结合,哪些句子真正是情感与技巧的完美结合的典范且让你难忘呢?请选择一句加以鉴赏,并说说你的理由。

(1).“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天高水长、浩渺寥廓

热血沸腾慷慨悲歌

【明确】:开篇写景,以无际楚天与滚滚大江作背景,起句破空而来,写出了天高水长、浩渺寥廓的无边秋色。面对这无边的秋色、空寂苍凉、东去的长江,渺茫壮阔的境界,词人那种热血沸腾慷慨悲歌的情感让我们一览无余。

(2).“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壮阔秀丽 家国之愁 忧国忧民之情 【明确】:借景抒情。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韩愈用玉簪比喻苍翠挺拔的青山;“似将青罗髻,撒在明月中”,皮日休用青罗髻形容碧绿层叠的山峦。“玉簪螺髻”写出了江南远山壮阔秀丽。举目远眺,那一层层、一叠叠的远山,有的很象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很象美人头上螺旋形的发髻,引起词人的忧愁和愤恨。

思考:作者为什么认为“玉簪螺髻”般壮阔秀丽的江南远山“献愁供恨”呢? 北望是江淮前线,效力无由;再远即中原旧疆,收复无日。南望则山河虽好,无奈仅存半壁;朝廷主和,志士不得其位,即思进取,却力不得伸。以上种种,是恨之深、愁之大者。

(3).“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苍茫悲凉

孤寂悲苦;家国之悲 乡土之思 【明确】:借景抒情。写的是夕阳快要西沉,孤雁的声声哀鸣不时传到赏心亭上,更加

- 3

所用的三个典故,结合时代背景,谈谈你的看法?

(再次展示背景材料:22岁的辛弃疾率义兵经戈铁马,投奔南宋,那时的他是多么的意气风发。然而此后的12年,满腔热血的他却不被信任——抗金收复中原的主张不被采纳,不被重用——投闲置散。34岁的辛弃疾进退两难,既不愿随波逐流,又无法实现抱负,只能任年华虚掷)

要求学生紧扣“休说”“羞见”“可惜”三词分析情感的层次性,体会作者对典故中所涉及到的历史人物的态度,紧扣背景理解作者所言之志。

小结:下片用三个典故来展开论述“登临意”。第一个典故这里辛弃疾虽然拿张翰自比却是反其意而用之,然而自己的家乡如今还在金人统治之下,南宋朝廷却偏一隅,自己想回到故乡,又谈何容易。写了有家难归的乡思,又抒发了对金人、对南宋朝廷的愤懑。第二个典故诗人对许汜身处天下大乱之时,不忧国忧民,而去为自己购买田地房产,也是持否定态度的。认为如果自己也像许汜那样为自己去购买田地房产,一定会受到英雄豪杰志士仁人的耻笑,自己也感到惭愧。第三个典故桓温是见树木长大,叹息年光流失,转眼人已经老了。而诗人“可惜流年”和恒温完全不同,诗人可惜的是自己起义南来已经十二年了,而自己时时刻刻希望的:出兵北伐,驱逐金兵,恢复中原,。至今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宿愿不能实现。年岁渐增,恐再闲置便再无力为国效命疆场了。这三句,是全首词的核心。到这里,作者的感情经过层层推进已经发展到最高潮。

叶嘉莹教授曾说:“盖辛词之用古典,约可归纳为以下几种作用:一则即可以使之避免直言之质率;再则又可以将一己之感情推远一步,造成一种艺术之距离;三则更可以借用古典而唤起读者许多言说之外的联想。”

思考3:体会“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这三句的作用。

【明确】:直抒胸臆。“倩”是请求。“红巾翠袖”是少女的装束,这里就是少女的代名词。在宋代,一般游宴娱乐的场合,都有歌妓在旁唱歌侑酒。这三句是写辛弃疾自伤抱负不能实现,世无知已,得不到同情与慰藉,只有呼酒买醉。这正是“如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英雄无泪,只因未到伤心处,辛弃疾却黯然流泪,那是因为他的心在滴血呀!同时也与上片“无人会、登临意”义近而相呼应。

教师小结:南渡词人的情感世界已由个体的人生苦闷延伸向民族社会的忧患,表现出更深广的社会忧患和个体人生的苦闷。35岁的辛弃疾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故国沦陷、国耻未雪的仇恨和焦虑,故乡难归、流落江南的飘泊感,英雄无用的压抑感和壮怀理想无人理解的孤独感,交织于胸。因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他萌生出退隐之念,但英雄无功的羞愧感和执着的进取心促使他放弃了隐退的念头。欲进不能,欲退不忍,刚强自信的英雄也禁不住愤然泪下。此词充分表现出英雄心灵世界的丰富和曲折性,深度开掘出词体长于表现复杂心态的潜在功能。

现在,让我们用齐声诵读,走进这位流泪的悲剧英雄吧!

- 5

景色:楚天 江水 落日 断鸿

动作:看、拍、会、登 “无人会,登临意” 借景抒情

下片:

张翰 —— 乐于归隐

许汜 ——谋取私利 “搵英雄泪” 用典

刘备 —— 雄才大略

桓温 —— 叹时光流逝

- 7 -

第11篇:水龙吟 教案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1分钟)

(一)导语设计

有这样一位词人,他完美地将文韬与武略集于一身,令后世无数文人将士仰望。他是铁骨铮铮的民族英雄,是慷慨悲壮的一代词宗!这个人就是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辛弃疾,欣赏他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来感受他文武双全的人格魅力。

(二)目标导航 1.品鉴意象,赏析手法 2.知人论世,体悟情感 二.初读(5分钟)

下面请同学们大声朗读一遍课文,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1.学生自由朗读,小组内解决字音、停顿等 2指名朗读,指正 3.学生齐读 三.再读(4分钟)

请同学们再次自由朗读,结合文本和注释,理解词意,初步把握作者情感 师引导:题目是《登建康赏心亭》,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登高望远,目力所及之处,自然会引发登高者的悠悠情思,词人在登上赏心亭后,思绪或者情感是怎样的,你能从词中找出字或词来说一下吗? 生:愁、恨、忧愁 四.品读(16分钟)

词人是如何表达情感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小组合作探究交流) 提示:可以从手法进行分析

明确:上片通过描写“楚天”“秋水”“远山”“落日”“断鸿”等景物,营造了一种宏大、壮阔而又苍凉的氛围(同样也是豪放派词的一个特点)表达了忧愁和飘零江南的孤寂之情。

追问:词人在看到壮阔而又苍凉的景物后,用了哪几个动作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思绪?(看、拍)(师:让学生想象模仿此动作,体会悲愤的情感。词人为何会有如此悲愤?介绍背景:这首词作于淳熙元年(1174)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这时,他自江东率领人马来到南宋已有十多年了,却一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朝廷只给他一些地方官当当,决不肯让他带兵去抗金复国。在这种境遇下他深感压抑,内心充满了愤懑不平。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面对这大好江山,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写下了这首抒情词。)“吴钩”本是战场上杀敌的锐利武器,但现在却闲置身旁,把它“看了”,这就把作者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这种苦闷是说不出来的, 只能再把“栏杆拍遍”,借拍打栏杆来发泄,作者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宛然显现在读者面前。 可是这种悲愤和雄心壮志是没有人理解的,所以作者接着说“无人会、登临意”。

下片用典:张翰 —— 乐于归隐 许汜 —— 谋取私利

刘备 —— 雄才大略 桓温 —— 叹时光流逝

(1) 用“尽西风,季鹰归未?” 这里,辛弃疾是借张翰来自比, 不过却是反用其意。既表明自己很难忘怀时事、弃官还乡。还写了有家难归的乡思。(师:对张翰持有什么态度?生:反对。师:从哪个词看出?生:休说) (2)“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刘郎在这里泛指有大志的人,这个典故用在这里是说他既不学为吃鲈鱼而还乡的张季鹰,也不学求田问舍的许汜,表达了对英雄的追慕,折射出了辛弃疾的雄心壮志。(师:许汜、刘备更赞同谁?生:刘备。师:赞同刘备实质也是对他的仰慕,仰慕刘备也是想表达自己的雄才大略,建功立业的抱负)

(3)“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中流年,即年光如流;风雨,指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解释“犹”,尚且,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辛弃疾对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夙愿不能实现的忧惧。

小结:上片借景抒情,下片用典抒怀(板书:借景抒情,用典抒怀) 五.美读(8分钟)

过渡语:出色的朗读是建立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的,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体悟,有感情朗读全词,并试着背诵

1.师范读 2.男女生分别齐读 3.试着背诵

小结:辛弃疾的抱负得不到实现,“无人会,登临意”和“倩何人换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两句把词人的情感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了,倾听完了他的心声,我们来完成一项训练 六.拓展提高(6分)

“报国欲死无战场,阑干拍遍悲断肠” ,同学们,面对这样的辛弃疾,你不想对他说一点什么吗? 以“辛弃疾,我想对你说”为开头,写一段60字左右的文字。

七.板书设计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借景抒情

用典抒怀

教后记

教材分析:《水龙吟 等建康赏心亭》是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龙腾虎掷的稼轩词”专题中的作品,该词气势雄浑,一气呵成,充分显示了辛弃疾词雄浑豪壮的风格。全词上片写景抒情,下片用典抒怀。

学情分析:学生对辛弃疾的词风以及个人生平有所了解,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但生活阅历较少,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还有待提高。

学习目标:根据三维目标,具体如下:阅读诗词,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词句内容,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通过反复诵读,注重合作学习,养成和他人交流的阅读习惯;赏析手法,品味语言,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 。基于这些,我设计了两大目标:1.品鉴意象,赏析手法

2.知人论世,体悟情感

设计理念:帮助学生在语言建构、思维发展、审美鉴赏、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方面全面提高语文素养。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的语文学习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发展。具体如下:本词是辛弃疾的代表作,其风格是豪放的,由于学生对辛弃疾已经了解,因此在导入环节简单概括评价一下,直接进入教学。通过学生的合作和多种朗读方式,让学生理解这首词的情感。教学的难点是如何让学生通过写作手法来理解词人所要表达的感情,这个环节教师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适时点拨,并结合写作背景来进行感悟。这首词较长,学生必须充分朗读,深入理解才能达到背诵效果。拓展提高环节,让学生动笔写出自己对词人想说的话,从而更进一步体悟情感。整节课围绕着初读-再读-品读-美读进行教学,循序渐进,让学生把听说读写结合起来,达到提高语文素养的预期效果。

设计亮点:通过多种读的方式,进行诵读指导,有感情传达作者情感,达到当堂背诵效果。

第12篇:水龙吟说课稿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说课稿

一、说教材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在必修

二、必修

三、必修四分别安排了先秦至南北朝的诗歌、唐诗、宋词共三个单元的经典古诗词作为教学内容。《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中的一首词,是著名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代表作品之一。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婉约派柳永和豪放派苏轼的词,这为过渡到本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后面学习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和婉约派李清照的词作,所以它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了解辛弃疾的生平经历、思想及词风特点。

2.感受词人的独特形象及词人的复杂丰富的情感。

3.掌握本词的抒情方法特别是用典的抒情方法。

三、说教学重难点

本着新课程标准要求,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

1、熟读成诵,品味词人形象。

2、深入感受词人复杂丰富的情感,掌握本词的抒情方法。依据:形象是诗词的核心,品味形象是打开诗词鉴赏大门的钥匙,而品味形象要依靠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来实现,而非教师机械灌输;本词的情感深沉复杂,而抒情的技巧灵活多样,从这个角度来看,学好这一特点对学好其他诗词具有触类旁通的作用。教学难点:

1、深入感受词人复杂丰富的情感。

2、理解本词用典的深刻内涵及用典抒情的表达效果。难点的依据:本词的情感深沉复杂,需要在深入了解时代背景和词人人生经历的基础才能有深入理解,而用典是辛弃疾词作的一个显著特色,特别是较多典故抒发情感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

四、说教法和学法

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名作展现了一个独特的词人形象,饱含着词人复杂丰富的情感,而情感的表达又使用了多种表现技巧来实现。本课通过自读,初步感受词人独特形象;通过品读,结合时代背景及词人经历深入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说课稿 赤城一中

李霞

一、说教材

(一)、课文特点及在单元中的地位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第六课的一首词。这个单元选取了宋代四位大家的八首词,文学流派有婉约派和豪放派。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宋词的鉴赏评价能力,分析比较婉约派和豪放派在词的取材、境界和情感方面的区别。《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是豪放派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词主要以报国无门的悲愤和乡关之思为主题,上阙重在写景,借景抒情;下阙用了三个典故,借典抒情。通过学习这首词,让学生对豪放派的风格有深入的了解,提高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在整体把握词的内容和形式的基础上品味词的语言,体味词的意境美。”依据单元要求和教材的特点,我确立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2、理解用典抒情的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作者的爱国之情及思乡之感 (三)、教学目标

在确定教学目标之前我想先介绍一下我校的学情。我校的高一学生语文基础相对较差,思维能力、审美能力有待提高,但因为高一此前已学过古典诗词,对古诗词鉴赏的基本手法、风格已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教学大纲》要求“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根据教材特点和大纲要求及学生情况,我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辛弃疾生平及其词的思想内容。

2、领略辛弃疾的豪放风格,感受他深沉悲愤的爱国之情。能力目标 :

1、理解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2、通过解读典故去把握作者深沉的情感。

情感目标:感受辛弃疾深沉的爱国之情。教育学生胸怀大志,热爱祖国。

三、说教法和学法

(一)教法

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名作展现了一个独特的词人形象,饱含着词人复杂丰富的情感,而情感的表达又使用了多种表现技巧来实现。因而我确定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为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以诵读---讨论---鉴赏为主线,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应善于启发,相机诱导,教学才能获得成功。 叶圣陶先生也说:“‘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要“授之于鱼”,更要“授之于渔”。 教学本身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据此我主要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诵读法:反复朗读,把握感情。

2、提问讨论法:设计问题,师生互动。

3、点拨法:指点迷津,感受技巧。

4、想象鉴赏法:想象画面,体会意境

5、讲练结合法:精讲多练,知识延伸。

(二)学法

学习是一个发现的过程,也是体验的过程。不论是语文素养的提高,还是人文情操的熏陶,都离不开学生个体的参与,离不开学生自主的体验。它使语文学习不仅属于知识理性范畴,更扩展到情感、心理和人格的领域。在这节课中,我将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在个性独特的阅读中,在积极主动的思考中,获得独特的感悟和体验。

1、诵读:指导学生在诵读时应该注意的几个要点,即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2、讨论:让学生根据问题,相互讨论,在讨论中体味作者情感。

3、想象:让学生根据意象发挥想象,通过想象词意境来把握作者的情感。

4、拓展:课上拓展辛词《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课下拓展描写辛弃疾爱国之情的现代文《郁孤台之魂》。

5、练笔:在《辛弃疾啊,辛弃疾》或《梦回南宋》中任选一题写抒情散文,读写结合,陶冶情操。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幻灯片

(三)教法和学法的理论依据

教法和学法力求统一。运用多媒体能创设适宜的气氛,更能增大课堂的容量,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形音色俱备的长处。

诵读法: 是语文教育的优秀方法之一,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感悟文章的行文脉络、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

提问讨论法: 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就教材的重点和疑难问题进行集体讨论,活跃课堂气氛,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点拨法: 在关键处,进行恰当的启发引导,让学生展开联想,把问题引向深入。

想象鉴赏法:是诗歌教学的重要方法,能进一步的体会词中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讲练结合法:在品味词的意境后,学生进行训练,有助于知识的发展深化。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教师朗诵对联: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请同学们想一想这幅对联是描写谁的,你能从中获取到什么信息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辛弃疾的名作《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在接触作品之前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作者的有关情况。

通过对联概括了解辛弃疾的词风及思想情感,引起学生学习本词的兴趣,自然引入新课,直接过渡到本词的品味和鉴赏。

(二)、解题

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学过辛弃疾的《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和《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因而让学生来说说“我所知道的辛弃疾”,教师再对作者和背景进行补充。学习诗歌要“知人论世”,这样才能够更好的理解诗歌的主旨和感情。

(三)、整体感知

1、朗读指导

播放朗读音频后教师进行朗读指导,在全体学生齐读后,指名学生朗读。

朗读是诗词教学的重中之重,有利于记诵,有利于理解,有利于把握意境,朗读好了甚至可以以读代讲。让学生通过朗读整体感知词的感情基调和丰富内涵,积极酝酿感情进入词的赏析 。

2、理解词意,概括内容

(1)学生结合注释自读全文,疏通词句,不理解的词句同桌讨论和向老师发问,教师巡视点拨。 (2)请学生回答下面的问题

A、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B、这首词的上下片内容各写什么?

通过这两个问题从整体上初步把握词的结构和内容 (四)、深入学习

首先,想象画面,体会感情。我设计了两个问题:

1、上片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有什么特点?(景色描写营造了什么的意境)隐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2、作者用了哪几个动作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绪?请同学们模仿动作并设想自己会在哪种情况下有类似动作,深刻理解作者感情。

通过问题使学生体会景色描写中所依附的深层感情,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和理解、表达能力,这是走向鉴赏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其次,合作探究。我也设计了两个问题:

1、与上片相比,词的下片描写的对象变成了历史人物,那么词人写到了哪些人和哪些事呢?这属于什么手法?根据典故谈谈词人有哪些“登临意”。

2、下片最后一句词与上片哪一句的意境是相同的?直接表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感?

在这个环节中可以链接关于用典的知识,通过理解作者在词中运用的历史典故来探讨作者的人生态度和抱负。

深入学习这个环节需要相机点拔,学生很有可能出现“有所感却说不出”的情况。要通过诱导让其品出景物和典故所蕴含的作者感情。

(五)小结

1、本词从写景入手,意境开阔,情景交融。通过历史典故,层层推进,自然而贴切,深沉而含蓄。

2、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象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辛词比其他文人更深一层的不同,是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一遍地哭诉,一次一次地表白;总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形象。报国欲死无战场,栏杆拍遍悲断肠,这就是一代爱国词人辛弃疾的真实写照。

(六)拓展训练

读辛弃疾《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体会词人寓情于景的写法和深沉的爱国之情。

(七)、布置课后作业

1、背诵并默写整首词。

2、读现代文《郁孤台之魂》并回答相关问题。

3、以《辛弃疾啊,辛弃疾!》或《梦回南宋》为题写不少于500字的抒情散文。

通过这三个作业,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巩固所学知识,加深感情领悟且由课内向课外深化拓展,实现了能力的迁移。

五、说板书

板书直观地体现了本词的内容、结构、作者感情和艺术特点,从整体上把握了本词。做到重点突出,条理清楚,语言简练,一目了然,有助于学生背诵,增强了教学直观性和教学效果。

六、说课后反思

每堂课上完之后,总是有欣慰也有遗憾。我认为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以朗读带动体会,用问题加深感受,借拓展增强领悟。学生能够在体会感情的基础上理解内容,赏析手法,把握形象,并做到读写结合,最终得到情操的陶冶。

当然也有不足之处:一是学生朗读感情仍不到位,需加强训练,二是有些问题学生积极性不高,还需多思考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办法。三是拓展延伸不够,可再利用学案补充几首不同风格的辛词。

教学和电影一样是一门有遗憾的艺术。如果再重新上一次这节课,肯定还会有很多不足。但我要努力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我希望能在不断的反思和不断的实践中提高自己,做一个反思型的教师。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说课稿 晋江市首峰中学

王显文

一、说教材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在必修

二、必修

三、必修四分别安排了先秦至南北朝的诗歌、唐诗、宋词共三个单元的经典古诗词作为教学内容。《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中的一首词,是著名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代表作品之一。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婉约派柳永和豪放派苏轼的词,这为过渡到本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后面学习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和婉约派李清照的词作,所以它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了解辛弃疾的生平经历、思想及词风特点。 2.感受词人的独特形象及词人的复杂丰富的情感。 3.掌握本词的抒情方法特别是用典的抒情方法。

三、说教学重难点

本着新课程标准要求,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

1、熟读成诵,品味词人形象。

2、深入感受词人复杂丰富的情感,掌握本词的抒情方法。依据:形象是诗词的核心,品味形象是打开诗词鉴赏大门的钥匙,而品味形象要依靠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来实现,而非教师机械灌输;本词的情感深沉复杂,而抒情的技巧灵活多样,从这个角度来看,学好这一特点对学好其他诗词具有触类旁通的作用。 教学难点:

1、深入感受词人复杂丰富的情感。

2、理解本词用典的深刻内涵及用典抒情的表达效果。难点的依据:本词的情感深沉复杂,需要在深入了解时代背景和词人人生经历的基础才能有深入理解,而用典是辛弃疾词作的一个显著特色,特别是较多典故抒发情感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

四、说教法和学法

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名作展现了一个独特的词人形象,饱含着词人复杂丰富的情感,而情感的表达又使用了多种表现技巧来实现。本课通过自读,初步感受词人独特形象;通过品读,结合时代背景及词人经历深入把握词人形象,品味词人复杂、丰富的情感;通过赏读,欣赏佳句,感受技巧;通过比读,感受苏辛词风的不同。运用各种读诗方法指导学生学习本词,采取由点及面,由浅入深的教学方式来提升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帮助学生读出诗词的趣味。

五、说教学过程: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万章下》)孟子认为,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论其世,即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本人在教学流程的第一个环节并没有直接让学生读作品,而是通过音画材料先勾勒时代背景,渲染情境,让学生在读作品前对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一个大概的强烈的形象的感受,为学习新课铺垫、蓄势。这是教学诗歌常用的方法。

接下来,设计了自读的教学环节。自读,即自主阅读,自主选择阅读方法。可以出声地朗读,也可以静静地默读,可以圈点,更可以批注。让学生根据个人读诗的喜好方法放开手脚去读。本词的词题“登建康赏心亭”告知我们这首词是抒写登高所见所感的作品,“建康”告诉我们词人登高的特定地点。要想读懂本词必须认真阅读注释,本词有很多注释简明地交代了所使用的典故和在本词的用意,如“树犹如此”课文注释为:语出《世说新语》,晋朝的桓温北伐,途中见到自己早年栽种的柳树已粗过十围,便叹息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此处借以抒发自己不能为抗击敌人,收复失地而效力,徒然虚度时光的感慨。要告诉同学们特别注意一些表达情感、景物特点、用法特别、运用技巧的词句。在本词中“愁”“恨”“泪”等词语就很好地表达了词人丰富复杂的情感;“千秋”“无际”“落”“断”等描写景物的词语既写出了当时景物的特点,又触发了词人的情感;“看了”“拍遍”等词以动态的人物动作写出了词人的激愤和“恨”,以人物的动作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词中用了大量的典故婉转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用“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更是起到照应和画龙点睛的作用。圈点批注关键的地方对快速、深入读懂古诗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一环节没有采纳教师范读或录音范读这一常用的方式进行教学,至少有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因为这是一篇内容较为复杂的词作,在没有疏通词意的前提下贸然范读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二是这样可以先让学生通过涵泳,获取独特的阅读体验;三是可以让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根据自身阅读的情况深入感受某些内容。当然在学习诗词的起始阶段,特别是内容比较直白,文字阅读障碍较少的诗词,在教学的起始阶段采用教师范读也是非常好的做法,如必修二中的《归园田居》的教学。而在学习《离骚》时使用录音让学生听读,用较短的时间感受楚辞的语言特色。在教学《登高》时,可以采用让几位学生试读,其他同学纠读(纠正字音、停顿、节奏、语气、感情等方面的偏颇)的形式感受诗歌独特的趣味。

接下来进入了“品读”环节。在“品读”教学环节,我设计了两项阅读任务——品味形象和把握感情。高尔基曾说过:“在诗歌作品中,第一位重要的是形象。”诗词中的形象大致有三类:1.诗中的主人公形象。如《氓》刻画了一对青年恋人的形象。2.诗人自己的形象。如《登高》,通过写登高所见,登高所感,我们窥见了诗人漂泊、惆怅、与命运顽强抗争的形象。3.诗歌中所描写的景与物。比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都是诗歌中的形象。形象是诗歌的基础,没有形象诗歌就没有办法表情达意。因此品味形象是打开诗词情感大门的钥匙。

在本词中,选择了以词人形象的鉴赏来作为突破口。让学生通过为辛弃疾画像,通过细节的点染,让学生感受“英雄泪”的独特内涵,由形象过渡到情感。

接下来是“赏读”环节。在赏读这一环节里,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诗词的表达技巧。表达技巧鉴赏内容可以按照表达方式、写作手法、修辞方式、用词特点等四个角度:1.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今昔对比、乐哀结合、明暗对比、抑扬结合、以小见大等)、抒情(有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直抒胸臆、用典抒情、用事抒情、借动作抒情等)。2.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对偶、化用、互文、双关等。3.写作手法。有渲染、烘托、对比、象征、铺陈、照应、过渡等。4.词语使用。有词语的作用(结构、内容两个方面)、词语替换的优劣、词性体现意义等。

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学中,本人让学生从表达方式(抒情方式特别是用典抒情)的角度进行赏读,因为用典是辛弃疾词的鲜明特点,理解透彻了词中所用的典故就可以深入地把握词作的丰富内容。

在读诗词的过程中将其有关的内容不断进行比较、对照和鉴别,这样既可以开阔眼界、活跃思维,使认识更充分、深刻,又可以看到差别,把握特点,提高鉴赏力。我很注重训练学生对古诗词进行横向、纵向的比读。所以安排了比读环节。

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我将辛弃疾和出现在同一本教材中同一流派词人苏轼的词风进行了比读,让学生抓住苏轼的“一尊还酹江月”和辛弃疾的“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感知苏词的豪放风格,主要体现为乐观旷达,辛词的豪放风格,主要体现为苍凉沉郁。

为了更好地巩固课堂诗词学习效果,发展学生迁移拓展能力及写作表达能力,在新课结束时,我都会布置一篇与所学诗词有关的课外作文,所以本课我布置了《辛弃疾啊,辛弃疾!》抒情色彩比较浓的作文来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目的。

第13篇:辛弃疾 水龙吟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辛弃疾的生平和词作。

2.理解词中所用典故的含义。

3.鉴赏这首词的艺术手法和寄托的情感,深刻理解词人的悲苦心情。

教学设想

1、反复诵读,感受这首词的独特韵味。

2、明确词中寄托的情感,深刻理解辛弃疾报国无门,壮志难申的悲苦心情。

3、通过比较,加深对词中的比喻、用典、借代等艺术特色的理解。

教学时数 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名句对接,激情导入。

师:有些诗句,人们也许不知道它们出自何人,却能将其熟记于心,并千古传诵。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成以下的名句对接。(选择部分即可)

①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②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③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④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⑤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⑦众里寻她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师:你们能说出以上诗句是出自谁的笔下吗? ——辛弃疾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辛弃疾的名作《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在接触作品之前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作者的有关情况。

二、作者简介,知人论世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今属山东)人。祖父辛赞,未及南渡,仕金历宿亳沂海诸州。辛弃疾受学于亳州刘瞻,与党怀英为同社生,号“辛党”。 二十一岁参加耿京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晚年一度起用,不久病卒。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三、倾情诵读,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要求学生正确注音)

2、听读 (要求注意停顿、语气和情感的把握)

3、抽读 (要求学生充满感情的朗读)

要读出千里清秋的辽远空阔,读出落日楼头的孤寂悲凉,更要读出栏杆拍遍的苦闷悲愤。

4、译读 (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词意思)

出色的朗读往往是建立在正确的理解的基础上的。要求学生结合课本注释,边读边理解词的内容。并把自己不理解的句子划出来,可以和旁边的同学讨论解决,也可以和我老师一起探讨。 .

四、研习全词,体会感情,感受形象

★结合注释读过辛弃疾的这首词,相信大家一定读懂了一些东西,心里涌动着太多的感动和感慨让我们一起深入词人内心最深处,去触摸他的情感脉搏吧。

(一)分析词的上片

1、上片中哪些句子是景物描写,词人分别描写了哪些景物?

——江月、山景、落日、断鸿、游子(板书)

2、“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些景物描写又牵动了作者怎样的心绪?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开篇写景,但这景意境是宏大壮阔的。大家想象一下,遥看辽阔无边的楚天之下,横无际涯的秋色,浩浩汤汤的滚滚长江,水天一色。面对这阔大的境界,词人那种磊落的胸怀让我们一览无余。

★下面“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是写山。“遥岑”即远山。举 目远眺,那一层层、一叠叠的远山,有的很象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很象美人头上螺旋形的发髻,景色算上美景,但只能引起词人的忧愁和愤恨。

3、人心中有愁有恨,虽见壮美的远山,但愁却有增无减,仿佛是远山在“献愁供恨”。这是移情及物的手法。

★那么词人的愁恨为何,又何因而至?

词中没有正面交代,但结合登临时地情景,可以意会得到。北望是江淮前线,效力无由;再远即中原旧疆,收复无日。南望则山河虽好,无奈仅存半壁;朝廷主和,志士不得其位,即思进取,却力不得伸。以上种种,是恨之深、愁之大者。借言远山之献供,一写内心的担负,而总束在此片结句“登临意”三字内。开头两句,是纯粹写景,至“献愁供恨”三句,已进了一步,点出“愁”、“恨”两字,由纯粹写景而开始抒情,由客观而及主观,感情也由平淡而渐趋强烈。一切都在推进中深化、升华。

4、“落日楼头”六句意思说,夕阳快要西沉,孤雁的声声哀鸣不时传到赏心亭上,更加引起了作者对远在北方的故乡的思念。他看着腰间空自佩戴的宝刀,悲愤地拍打着亭子上的栏干,可是又有谁能领会他这时的心情呢?

★ 这里“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三句,虽然仍是写景,但无一语不是喻情。落日,本是日日皆见之景,辛弃疾用“落日”二字,比喻南宋国势衰颓。“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

5、这里的游子又是指谁呢?这又表达词人怎样的情感呢?

游子指辛弃疾自己。辛弃疾渡江淮归南宋,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的。可是南宋统冶集团根本无北伐收复失地之意,也不把像辛弃疾一样的有志之士看作自己人,对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

6、“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三句,是直抒胸臆,此时作者思潮澎湃心情激动。但作者不是直接用语言来渲染,而是选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有哪些动作呢?(板书:看、拍、会、登)

★第一个动作是“把吴钩看了”(“吴钩”是吴地所造的钩形刀)。李贺《南园》诗中就有“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句子。“吴钩”,本应在战场上杀敌,但现在却闲置身旁,只作赏玩,无用武之处,这就把作者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也烘托出来了。第二个动作“栏干拍遍”。据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记载,一个“与世相龃龉”的刘孟节,他常常凭栏静立,怀想世事,吁唏独语,或以手拍栏于。曾经作诗说:“读书误我四十年,几回醉把栏干拍”。栏干拍遍是胸中有说不出来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干来发泄。用在这里,就把作者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宛然显现在读者面前。另外,“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除了典型的动作描写外,还由于采用了运密入疏的手法,把强烈的思想感情寓于平淡的笔墨之中,内涵深厚,耐人寻味。

7 “无人会、登临意”则慨叹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南宋统治集团中没有人是他的知音,正如岳飞所写《小重山》里的“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后几句一句句感情渐浓,达情更切,至最后“无人会”得一尽情抒发,可说“尽致”了。读者读到此,于作者心思心绪,亦可尽知,每位读者,也都会被这种情感感染。

小结:上片大段写景: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很有层次。用的是我们常见的表现手法 ——借景抒情(板书)。

(二)分析词的下片

1、全体男生朗读

师:与上片相比,词的下片描写的对象变成了历史人物,那么词人写到了哪些人和哪些事呢?

张翰 —— 乐于归隐 许汜 —— 谋取私利

刘备 —— 雄才大略 桓温 —— 叹时光流逝 (板书)

2、词人对这些人和各持什么态度?

既不愿学为吃鲈鱼脍而还乡的张季鹰,也不愿学求田问舍的许汜。而赞赏刘备的包裹才气,表明自己志在为国为民。

3、请大家思考作者写这些人物以及有关的事有什么用意吗?

( 1分钟后),大家不妨和你周围的同学讨论一下。

—— 心志的表白并不能解脱心灵的寂寞,相反,倒增加了一份的凄苦。于是他想到了古人,并借以表达自己的情感。

(1) 用“尽西风,季鹰归未?” 这里,辛弃疾是借张翰来自比,

不过却是反用其意。既表明自己很难忘怀时事、弃官还乡。还写了有家难归的乡思,并抒发了对金人、南宋朝廷的激愤,确实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乡思”与前面的“游子”呼应,是“落日”、“断鸿”背景里“游子”的真情流露。

(2)“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刘郎在这里泛指有大志的人,这个典故用在这里是说他既不学为吃鲈鱼而还乡的张季鹰,也不学求田问舍的许汜,“怕应羞见”中的“怕应”二字是词人为许汜设想,表示怀疑:你这样的小人,有何颜面去见刘备那样的英雄人物?表达了对英雄的追慕,折射出了辛弃疾的雄心壮志。

(3)“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中流年,即年光如流;风雨,指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树犹如此”指辛弃疾对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夙愿不能实现的忧惧。

4、这种借古人来表达自己情感的写法我们称之为什么呢?

—— 用典

师:就本词来看,词人用典意在对比,前两个是反例,后两个是正例,正反对比表达了词人的荣辱观、价值观。可见,辛弃疾可谓是用典高手。

5、你如何理解词的最后一句呢?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倩”是请求。“红巾翠袖”是少女的装束,这里就是少女的代名词。在宋代,一般游宴娱乐的场合,都有歌妓在旁唱歌侑酒。这三句是写辛弃疾自伤抱负不能实现,世无知已,得不到同情与慰藉。这与上片“无人会、登临意”义近而相呼应。英雄无泪,只因未到伤心处,辛弃疾却黯然流泪,那是因为他的心在滴血呀!

小结

这首词立意辽远、意境开阔,它仿佛令我们拔地凌空、极目游骋。仰则天高,俯则水远。天高水远,无边无垠。它是辛词名作之一,不仅对辛弃疾生活着的那个时代的矛盾有充分反映,有比较真实的现实内容,而且,作者运用圆熟精到的艺术手法把内容完美地表达出来,直到今天仍然具有极其强烈的感染力量,使人们百读不厌。

第14篇:水龙吟 教案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辛弃疾豪放词的创作风格。

2.熟悉了解必要的历史典故。

3.了解作者生活的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学习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作品。

4.了解辛弃疾词大量运用典故表达思想感情的写法。

二、课时安排:

1课时

三、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已经学过北宋两位词人柳永和苏轼的词。现在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前面的内容。大家都知道,词从总体上看分婉约和豪放两派。婉约派代表柳永的词音律和谐,美妙动听。其中“杨柳岸,晓风残月”更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同学们不仅要会背,更重要的是要领悟它到底妙在哪里。豪放派代表苏轼本单元有两首词:《念奴娇 赤壁怀古》是首豪壮的怀古词,《定**》虽然记的是途中遇雨这件小事,却表达出词人洒脱放达的人生态度。相信同学们都非常喜欢这类词。一提到豪放词,大家肯定马上想到苏轼,但今天呢,我们来学习另外一位豪放派的代表词人。他是谁呢?(学生齐答:辛弃疾)对,就是与苏轼并称为“苏辛“的辛弃疾。(板书课题及作者: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

(二)、作者简介

在初中的时候,我们也学过辛弃疾的一些作品。像“醉里挑灯看剑”“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等等。那么对这些词的作者,大家又了解多少呢?有没有哪位同学主动站起来给大家讲一讲?好,xx同学你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辛弃疾。(学生答: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是著名的南宋词人。他的词多是抒写爱国热情的,风格以豪放为主。与苏轼并称为“苏辛”。著有《稼轩长短句》。)好,请坐。xx同学讲的很好。她很简洁的给我们介绍了一下辛弃疾,但把主要内容都概括到了。下面我来补充一下,请看大屏幕。

(屏幕上显示: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与苏轼并称为“苏辛”。著有《稼轩长短句》。)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他的生平。了解一个作家的主要经历对我们解读他的作品有很大帮助。我们来看。

(屏幕上显示:绍兴三十一年(1161),参加由耿京领导的起义军,并担任掌书记。

辛弃疾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擒拿叛徒张安国。宋高宗便任命他为江阴签判,从此开始了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这时他才二十三岁。

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四十二岁时,因受到弹劾而被免职,归居上饶。 从此闲居20年。

宁宗嘉泰三年(1203),韩侂胄起用主战派人士,已六十四岁的辛弃疾被任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于开禧元年(1205)重回故宅闲居。)

1161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22岁的辛弃疾聚众二千人树起抗金旗帜。不久,率部归耿京起义军,并力劝耿京归宋,以图大业,1162年,辛弃疾奉命南渡,联系起义军的归宋问题。不料叛徒张安国杀了耿京,率部投金。辛弃疾在返回途中得知此消息。辛弃疾率领五十余名骑兵,奇袭金营,生擒叛徒张安国投奔南宋,宋高宗便任命他为江阴签判,从此开始了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这时他才二十三岁。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四十二岁时,因受到弹劾而被免职,归居上饶。 从此闲居20年。 宁宗嘉泰三年(1203),韩侂胄起用主战派人士,已六十四岁的辛弃疾被任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于开禧元年(1205)重回

1

故宅闲居。

这些同学们都不需要记在笔记上,只要大致了解一下就可以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在作于淳熙元年(1174)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这时,距离他二十三岁自江北率领人马来到南宋已有十多年了,这期间,他上给宋孝宗的《美芹十论》和宰相虞允文的《九议》都未受到采纳。同时,由于他有着几种特殊的身份,使得朝廷对他不能信任:

一、他是仕金官员的后代;

二、他曾参加过农民起义军;

三、他是个意志坚决的主战派。辛弃疾这三重身份,都触犯了当权者的忌讳。所以,辛弃疾南渡归宋的十余年,一直未受到朝廷重用。在这种境遇下,辛弃疾心中的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就可想而知了。这一切,就是辛弃疾登建康赏心亭并写下这首传诵千古的《水龙吟》的背景了。当他为了销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面对着大好江山词人的无限感慨就涌上心头。好,让我们一起进入《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这首词中。

(三)词文赏析

(展示课件:《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这首词)

首先,我们来一起朗读一遍。朗读时,要注意体会词人的感情。(读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开始。。。)

。。。。。。

好,同学们读的非常好。很有气势。基本上把词人的那种悲愤之情给传达出来了。接下来,我们就开始分析这首词。首先,来看词的上片。

(展示课件:《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上片)

。“楚天千里清秋”一句,点出登临的地点、环境、季节。楚天:下面有注释,代指南方的天空。紧扣登临的地点。“楚天千里清秋”,境界壮阔。“水随天去秋无际”,江水悠悠之景。开头两句是实写眼前之景,却蕴蓄着深厚的情。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都知道,“秋”这个意象带有悲的气氛。这一开头就用了两个秋字。并用“秋无际”来加深“千里清秋”之意,使境界和感情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营造了一种“雄浑而不失清丽”的意境。接下来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岑,小而高的山。遥岑:远山。“遥岑远目”这里的目:,作动诃,看的意思。词人看到了什么呢?“玉簪螺髻”。玉簪:玉做的簪子,是古代妇女绾束头发用的器物,状如没有把柄的剑,这儿比喻山峰尖峭。螺髻,古代妇女梳理的一种发型,将头发盘旋成田螺形状。这儿是用来比喻圆形的山岳姿态优美。以玉簪螺髻来比喻远山,既符合远望的特点,也描写出远山的秀丽。“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这三句词,按照今日的语言习惯来说,应是,“远目遥岑,玉簪螺髻,献愁供恨。”这里用的是倒装。在赏心亭上纵目眺望,远处错落有致的峰峦,形态优美,像妇女头上螺旋式的发髻和尖细状的玉簪一样。但这美景只是给词人带来了愁和恨。词人不说自己的心情不好,而说山的峰峦为自己“献愁供恨”,仿佛峰峦本身就是愁和恨的化身。这里用的是什么手法啊?(学生齐答:移情)对,这一句用的是移情的手法。把自己的感情移到了本身不具有感情的远山上,使客观景物带上了主观感情色彩,在写景之中,便显示出自己的悲苦心情。

以上几句,从“楚天”写到“遥岑”,由大入小,由远而近。千里楚天之下,随天而去的秋水之上,是玉簪螺髻似的峰峦,而峰峦为词人“献愁供恨”,所以下面笔锋便转向词人自己,由景及人,由物及我。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三句,是写作者当时的处境。楼,即赏心亭。“落日楼头”是说夕阳斜照在赏心亭上。“断鸿”,失群的孤雁,这里既借雁之哀鸣以渲染环境的凄凉哀怨,也是象征自己飘离失所的身世和孤独寂寞的处境。“游子”,离家远游的人,是词人自称。作者在“游子”之前,特别冠上“江南”二字,正是要表达自己孤独无依的处境。从字上面看,这几句是说自己这个从北方来到江南的游子,黄昏时候站在赏心亭上,看到夕阳下落,听到断鸿鸣叫,不禁感到孤独寂寞,内心十分伤感。实

2

际上这几句包含有更深一层的意思。同学们觉得它会包含什么意思?如果你对这几句有自己的理解不妨大胆的讲出来,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好,同学你来讲一下。是表现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哀。“落日”,点明时间是黄昏,一天将尽,“断鸿”,点明季节是秋天,一年将尽。两者都写出时不我待,光阴虚度,未能利用少壮年华而大有作为。同时,词人又以落日隐喻国家形势,半壁江山岌岌可危,又以断鸿暗示自己如失群的孤雁,立志报国而无所依归。这句本是描写景物,但作者也将“落日”二字暗喻南宋朝廷如日落西山,国势危殆,犹如摇摇欲坠的落日,因而触景生情,黯然种伤神,为国势担忧。这三句是本词的第二个层次,前两句烘托后一句:以突出作者“举世独立”的处境。

这种被压抑的爱国热情和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哀,是没有人能够理解的,所以接下去就说:“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吴钩,春秋时吴国出产的一种钩子,用来挂帐子或宝剑的。但旧时的注家认为吴钩是吴国制造的一种弯形宝刀,后来就把吴钩作为宝刀的代名词。我们考试的时候,就按书上的来。杜甫有诗说,“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馈赠和观赏吴钩这样的宝刀,表示能凭借宝刀从事征战,杀敌立功,以锋利的吴钩陪衬怀有豪情壮志的少年。辛弃疾在写给陈亮的《破阵子》词中说“醉里挑灯看剑”,也是这个意思。这里的“把吴钩看了”,则是从另一角度说自己空有宝刀,却派不上用场,不能为国杀敌立功。作者描绘了两个具体的动作,生动地展现了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愤。“看了”,当看过、看完讲,实际上包含着看了又看的意思,这是第一个动作。辛弃疾一遍又一遍地抚看着宝刀,是怜惜“物不尽其用”。他由物及人,想到自己文韬武略,但无法施展,正如这宝刀被闲置一般。胸中之苦闷需要发泄,于是,他便“栏杆拍遍”——第二个动作。拍阑干即是借以发泄难以诉说的满腔悲愤。但是,拍遍了阑干,也还是无人理解自己,如同看罢了吴钩依然无济于事一样。不仅拍,而且拍遍,可见胸中悲愤之深切、强烈。然而,可悲的是,昏聩的南宋朝廷无人能够理解作者的这种心情,“无人会,登临意”六字便是辛弃疾为“世无知音”发出的深沉喟叹。词的上片主要是即景抒情,表现爱国忠心无人理解的痛苦,侧重于写景,兼写由景物引起无穷的思绪。但“登临意”的具体内容并没有明说,于是词的下片就扣着“登临意”三字去展开抒情和议论。

(展示课件:《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下片)

下片是具体申说“无人会”的“登临意”,二十句,用了三个典故,分四层意思。“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季鹰归未?” 是第一层意思,这两句照应上片的“江南游子”一句,用了西晋张翰思乡的典故。季鹰是张翰的字。张翰是吴地人,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而思念故乡的莼菜羹,鲈鱼鲙,于是辞官归家。辛弃疾用这个典故的是说,家乡的美味让人思念,但现在南北分裂,尽管秋风起了,自己思乡心切,却是有家难归。辛弃疾用此典同张季鹰比较,“季鹰归未?”是用提问语气,既呼应了前面的“游子”,抒发了深挚的乡思,又呼应了“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表明了对异族入侵的仇恨和复国报仇的愿望,同时也暗中流露出对南宋朝廷不思复国的激愤。何况在国难当头的时候,自己的抱负是要为国立功,不要学张翰辞官回乡!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是第二层意思,也是用了一个典故。东汉末年,有个人叫许汜,去拜访陈登。陈登胸怀豪气,喜欢交结英雄,而许汜见面时,谈的却都是“求田问舍”(买地买房子)的琐屑小事。陈登看不起他,晚上睡觉时,自己睡在大床上,叫许汜睡在下床。许汜很不满,后来他把这件事告诉了刘备。刘备听了后说:“当今天下大乱的时候,你应该忧国忧民,以天下大事为己任,而你却求田问舍。要是碰上我,我将睡在百尺高楼上,叫你睡在地下。”“怕应”二字,是辛弃疾为许汜设想之辞。这三句字面上的意思是, 自己如果像许汜那样求田问舍,恐怕应该没脸去见刘备那样才气盖世的英雄。辛弃疾用此典是进一步申明自己回家乡,既不是像张季鹰为了吃鲈鱼,也不像许汜是为了求田问舍。

3

(四)背诵诗歌

第15篇:水龙吟教案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教学设计

语文组 孙阳

教学目标 1 了解作者、背景,了解词中典故。

2 熟读并背诵课文,学习从情景交融与运用典故言志两方面来鉴赏登高词。

3 深入体味作者心境,感受世人登临高处时所抒发的感慨。 教学重点:学生对词中情景交融的感受;学习鉴赏借典明志的方法。 教学难点:打破时间之隔,深入体味作者的内心世界。 教学方法:“知人论世”“文本细读” 新课讲授:

导入:古人登高临远,会有很多感慨,王安石说“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触景感怀,忧从中来,李煜说“独自莫凭栏”可他已然登上了高处,今天我们来学习辛弃疾的水龙吟,来体会他登上建康赏心亭时的内心感受。 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将课文有感情的读两遍。找两名学生朗读,一名学生点评。教师小结。 文本研读:词中有一句话表明了作者的身份——“江南游子”。 提问:你是如何理解“江南游子”的? 明确:辛弃疾是北方人(山东历城人),22岁加入耿京的起义军,后南渡故称“游子”;当时朝廷并不认为他是自己人,称“游子”有漂泊感。 提问:此时,“江南游子”站在何处?

明确:落日楼头,断鸿声里。黄昏时候,在落日的映衬下词人只留给我们一个苍凉的背影,有种凄凉感;同时说明词人伫立时间之久。“断鸿”,作者自喻,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内心。

提问:除了“落日”“断鸿”作者还看见了那些景物?他是怎么描绘所见之景的呢?

用三个字来概括首句:水,天,秋。秋季水阔天长,第一句里写出了秋季的辽阔旷远。第二句中“去”字写出了大江奔涌,一区不返。随着江水的奔流,秋色被无限的延展。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岑”指远处小而高的山。“玉簪螺髻”用比喻的手法来形容“岑”作者心中有恨,觉得所见山都“供献愁恨”。 过渡:《诗·大序》中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故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把吴钩看了,无人会,登临意”,宝刀只能摩挲赏玩,英雄不能为国征战。把栏杆拍遍是因为心中有说不出来的苦闷,只能借栏杆来发泄。“遍”更能说明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与悲愤。 过渡:作者自己说无人会意,但我们可以通过词所构建的时间之桥跨越千年进入词人的内心世界,结合整个上阕,你怎么看“登临意”? 明确:登上高处,作者置身于广阔浩渺的景象之中,面对无限的时空,感慨自己有限的生命,而此时功业未就,所有的伤心、忧愁、苦闷,涌上心头,登高之痛,深刻的像伤痕一样。 齐读全词。

提问:概括三个典故,并说明作者借用这三个典故表达自己什么样的心志? 明确:“休说”,表明作者不会像张翰那样,见风思归。也表示了自己不破金兵誓不归的决心。

“羞见”表示自己更不会学许汜买房置地。

“桓温慨木”,表达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

“何人搵泪”也是无人搵泪,词人时无知己,只能是泪空洒。

课堂小结:当词人登上高处,想要一展郁结于心的悲愤之情时。楚天千里,清秋辽阔,给他提供了一个可以抒怀的背景。而辽阔的江天也被他染上了悲情的色彩,在眼前绵延千里,挥之不去。

第16篇:水龙吟教案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辛弃疾豪放词的创作风格。

2、学习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作品。

3、学习通过分析意象理解诗歌情感,把握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4、了解辛弃疾词大量运用典故表达思想感情的写法。【过程与方法】

1、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词的艺术境界中提升自己的人格,强化自己的爱国情操。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学习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作品,联系以前所学诗句中的意象,触类旁通,理解诗人的眼中景心中情,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郭沫若写过这样一副对联:“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你们知道写的是谁吗? 二.知人论世

1.我所知道的辛弃疾

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人。其词多数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与苏轼同为豪放词派的代表,合称“苏辛”。著有词集《稼轩长短句》。 2.鲜为人知的青年时代

辛弃疾之祖父辛赞早年不得已在金国任官,每引儿辈“登高望远,指划山河,思投衅而起,以纾君父不共戴天之愤。”因此辛弃疾早年便立志抗金报国。 联系以前所学诗句中的意象,触类旁通,理解诗人的眼中景心中情。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点拔,共同领悟词的内涵。

绍兴三十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图南之际,辛弃疾聚众二千树起抗金义帜,是年他二十一岁。率军投耿京,谏义军归宋,屡建奇功,是年他二十二岁。

张安国杀耿京叛变,他率五十骑奇袭驻五万大军的金兵大营,生擒叛将。是年,他二十三岁。

辛弃疾惊人的勇敢和果断,使他名重一时,“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洪迈《稼轩记》)。宋高宗便任命他为江阴签判,从此开始了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这时他才二十五岁.

但是回归南宋以后,却受到了种种的猜忌和排挤。赵家王朝偏安江南,在临安过着游宴玩乐歌舞升平的生活,对金屈辱求和。他给皇帝上奏《美芹十论》、给宰相虞允文进呈《九议》,具体阐述复国中兴大计,均不被腐朽的南宋政府所采用。

这一年,他35岁了,自江东率领人马来到南宋已有十多年了,却一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朝廷只给他一些地方官当当,决不肯让他带兵去抗金复国。在这种境遇下他深感压抑,内心充满了愤懑不平。

这天,他登上赏心亭,面对这大好江山,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抒情词。

三.怎样读懂一首词?

一看、二想、三找、四明、五品

一:看题目 二:想作者三:找意象四:明手法五:品情感 四. 看题目

从这首词的题目,你能得出哪些有关词内容的信息? 水龙吟:词牌名。

建康: 六朝古都,南京。

赏心亭:(城西)下水门城 上,尽观赏之胜。

(古人登高必赋,由此可知此词的内容为所见所想。) 五.读一读 猜一猜

(1.)作者在赏心亭看到什么触动自己心弦的景物?

(2).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心境?

(3).我们该以什么样的感情朗读?

六.学习上片

1.找出熟悉的意象,你联想到哪些学过的诗句,这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氛围,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第一层: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秋: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 柳永《雨霖铃》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归纳:秋( 惆怅、游子思归、衰败、落寞)

水: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归纳:江水(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绵长的愁苦、历史的发展趋势) 第二层: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山: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王国维《人间词话》 (1)为何诗人说远山在“献愁供恨”?

移情及物

(2)那么词人的愁恨为何,又何因而至?

词中没有正面交代,但结合登临时地情景,可以意会得到。北望是江淮前线,效力无由;再远即中原旧疆,收复无日。南望则山河虽好,无奈仅存半壁;朝廷主和,志士不得其位,即思进取,却力不得伸,报国无门。以上种种,是恨之深、愁之大者。借言远山之献供,抒发内心负担。 第三层: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落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李商隐《登乐游原》 )

归纳:落日(或感伤岁月蹉跎,或感伤国事衰微,或感伤个人途穷,倍增郁愤。)

此处比喻国势衰微的南宋王朝。

断鸿: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蒋捷《虞美人》)

失群的孤雁,比喻作者飘零的身世.江南游子:指代作者自己。辛弃疾归南,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的。可是南宋统冶集团根本无北伐收复失地之意,也不把像辛弃疾一样的有志之士看作自己人,对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

2.这些意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上片通过“长天”“秋水”“远山”“落日”“断鸿”等意象,为我们描绘了水天一色的辽远和如簪似髻的山影,气象宏大,笔力迥劲。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表达了作者飘零江南的愁恨、抑郁和孤独之情。 第四层: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吴钩: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 李贺《南园》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辛弃疾《破阵子》 归纳:吴钩:锋利、尚武、自豪。“吴钩”本是战场杀敌之锐器,现在却闲置身旁,烘托词人空有满腔收复之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 拍栏干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岳飞《满江红》

拍栏杆:是胸中说不出的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杆来发泄,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

(1)作者用了哪几个动作来表达内心的情绪?

看 拍 会 登 (2) 梁衡先生说:“要是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那么此句应以什么样的感情来读?

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悲愤)无人会,登临意.(无奈) 3明 手 法 上片小结

景色: 江天、山景、落日、断鸿(苍凉空寂愁苦) 动作:看、拍、会、登 (抑郁苦闷)

手法:寓情于景

感情:沉郁悲壮 六.学习下片

1.与上片相比,词的下片描写的对象变成了历史人物,那么词人写到了哪些人和哪些事呢?词人对这些历史人物各持什么态度?分组归纳。“张翰思归 ”用典,不愿弃官归隐,表白抗金的决心。

“求田问舍”用典,一方面是表明自己不愿弃官回乡作富家翁,同时也是对朝廷那些不思抗敌,只顾求田问舍的达官贵人的讽刺。

“树犹如此”用典,表达了作者对因北伐无望而虚度光阴的愤慨。 2.用典的作用?

(1.扩大了词的容量,使词的内蕴更加丰厚。

(2.语言简练,风格典雅。

(3.以历史典故写抱负,以古比今、借古写怀,委婉跌宕,表达作者收复中原、鄙视享乐但年华虚度,功业未成的感慨.3.“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与上片哪句相呼应?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叹世无知己,得不到同情与慰藉。写出了英雄失路的孤独与痛苦。 七.读一读,找一找。

1.辛弃疾自叹“无人会,登临意”,诵读全词,你领会到诗人哪些情感?找出对应句。同桌之间一问一答。

江山沦陷愁恨(1,2) 故乡的思念 (3) 壮志难酬悲愤 (4) 缺少知音感慨(4) 归隐的不屑(5) 谋取私利的羞耻 (6) 时光流逝的可惜(7)

国家前途的忧愁(8) 2.英雄,从不孤独!

倾情朗读,与英雄共鸣!

3小结:.这首词作者通过写登建康赏心亭的所见所感,抒发作者 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雄心壮志和功业未成的苦闷心情,表现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批判,表达深沉的爱国之情。

八.总结:辛弃疾生不逢时。他的文才武略换来的却是大半生报国无门的悲愤和苦痛。于是他只好笑傲山林、诗酒余生。他常常将满腔雄心壮志化作杜鹃啼血式的悲愤的长歌。我们从这首词中,分明能品味出他对英雄人格的悲壮追求。然而,也正是这一特定的遭遇,使他寄之于词,成为一代词宗,在词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九.作业

思考:如何在作文中运用辛弃疾这一素材? 讨论:下列语段适用于什么话题

(1)辛弃疾曾写《美芹十论》献给宋孝宗。论文前三篇详细分析了北方人民对女真统治者的怨恨,以及女真统治集团内部的尖锐矛盾。后七篇就南宋方面应如何充实国力,积极准备,及时完成统一中国的事业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规划。但是当时宋金议和刚确定,朝廷没有采纳他的建议。(位卑未敢忘忧国) (2)

南渡的宋代诗人群体,他们扼腕凭栏,把剑抚槛,留下了多少大丈夫“壮怀激烈”的诗章呵!这里有陆放翁雄浑的晚唱:“山河兴废供搔首”,“梦魂犹绕古梁州”(《秋晚登城北门》),这里有辛弃疾峻拔的吟啸:“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这里还有陈亮、张孝祥、张元干、岳飞„„可以说,历史上没有哪个朝代的诗人,像南宋诗人这样热衷登临,而且每登临必北顾,每北顾便目眦尽裂,血脉贲张。

我常常想,如此众多的忠肝义胆,慷慨豪士,为什么最终也未能挽狂澜于其时?黄龙未捣,靖康耻在,北顾一百六十年,终竟连支倚江南半壁犹不保,这到底为什么?悠悠青史有案有据,登临的诗人也把他们的思索写进了历史的答卷。 (最好的时代,最坏的时代)

(3)要是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

他一生大都是在被抛弃的感叹与无奈中度过的。当权者不使为官,却为他准备了锤炼思想和艺术的反面环境。他被九蒸九晒,水煮油炸,千锤百炼。历史的风云,民族的仇恨,正与邪的搏击,爱与恨的纠缠,知识的积累,感情的浇铸,艺术的升华,文字的锤打,这一切都在他的胸中、他的脑海,翻腾、激荡,如地壳内岩浆的滚动鼓胀,冲击积聚。既然这股能量一不能化作刀枪之力,二不能化作施政之策,便只有一股脑地注入诗词,化作诗词。他并不想当词人,但武途政路不通,历史歪打正着地把他逼向了词人之道。终于他被修炼得连叹一口气,也是一首好词了。说到底,才能和思想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史家不幸诗家幸)

(4有人说,辛弃疾不够洒脱,他在出世与入世的关口也曾踌躇。苏轼竹杖芒鞋,一蓑烟雨任平生,何等潇洒!陶潜种豆南山,不为五斗米折腰,何等决绝!他何必,为一个不争气的南宋朝廷,奋斗终生呢?

但,这正是我所欣赏的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这就是他的人生信仰!不论官场险恶,国势衰微,他始终挺直了腰身,为宋朝、为百姓、为天下而战! ( 坚守人生信仰)

板书 上片

景色: 江天、山景、落日、断鸿(苍凉空寂愁苦)寓情于景 动作:看、拍、会、登 (抑郁苦闷)

沉郁悲壮 下片: 张翰

不愿归隐

许汜

不屑营私

用典抒情 扩大容量风格典雅 借古写怀委婉跌宕 桓温

不甘蹉跎

第17篇:水龙吟 教案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1、了解辛弃疾生平及其词的思想内容,领略词人的豪放风格。

2、理解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通过解读典故去把握作者深沉的情感。过程方法:诵读法、想象鉴赏法、讲练结合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辛弃疾深沉的爱国和浓烈的思乡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诗人浓烈的思乡、爱国之情。

教学难点:把握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理解用典抒情的艺术表现手法。

三、教具:多媒体。

四、课型:新授

五、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语文基础相对薄弱,思维能力、审美能力有待提高,但因为此前已学过古典诗词,对古诗词鉴赏的基本手法也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在教学时,可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六、教学过程

(一)、检查反馈:组织学生默写《定**》。

(二)、知识讲解:

1、导语设计 展示诗句提相关问题:

1)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2)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

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2、解题 作家及创作背景介绍

(1)提问:让学生来说说“我所知道的辛弃疾”。 (2)教师对作者和背景进行补充。(幻灯片展示)

作者简介 辛弃疾原是智勇双全的英雄,也天生一副英雄相貌。因生长于金人占领区,自幼就决心为民族复仇雪耻、收复失地。因此,他一生都在进行抗金御敌,统一中原的奋斗。自符离之战失败后,南宋王朝一战丧胆,甘心纳贡求和。身为“归正人”的辛弃疾,因受到歧视而不被重用。所以,其词多数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

写作背景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作于淳熙元年(1174)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这时,他自江东率领人马来到南宋已有十多年了,却一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朝廷只给他一些地方官当当,决不肯让他带兵去抗金复国。在这种境遇下他深感压抑,内心充满了愤懑不平。当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面对这大好江山,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抒情词。

3、整体感知 (1)诵读

①名家范读录音 ②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③学生自由朗读

④指名学生朗读 ⑤全体学生齐读 2)、理解词意,概括内容

① 学生结合注释自读全文,疏通词句,不理解的词句同桌讨论和向老师发问,教师巡视点拨。

②学生品读诗歌,思考:词人形象和情感并回答。

明确:词人形象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词人情感浓烈的思乡、深沉的爱国壮志未酬的感慨、对统治者的愤懑之情。 三)、能力发展与探究、

1、再读诗歌,体会感情 (幻灯片展示相关的图画)

问题:上片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有什么特点?(即景色描写营造了什么的意境)隐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 明确①壮 天:千里 清秋:无际

②阔 水:随天去 ③悲 远山 落日

④凉 断鸿 游子(看拍登) 情 思乡 报国。 艺术技巧 情景交融

2、学生讨论,合作探究

问题:下片用了哪些典故?这些典故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①季鹰归未:思乡难归 (借典抒情) 典故 ②求田问舍:不做谋求私利的人 思念故土报国无门的悲愤情感

③树犹如此:虚度时光,功业无成

3、能力发展,拓展延伸:总结诗词中典故手法的作用。

心志的表白并没有使自己摆脱心灵的寂寞,相反增添一份凄苦,于是他想到了古人,并借以表达自己的情感。

①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晋朝人张翰(字季鹰),在洛阳作官,见秋风起,想到家乡苏州味美的鲈鱼,便弃官回乡。(见《晋书•张翰传》)现在深秋时令又到了,连大雁都知道寻踪飞回旧地,何况我这个漂泊江南的游子呢?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辛弃疾虽然那张翰自比却是反其意而用之,然而自己的家乡如今还在金人统治之下,南宋朝廷却偏一隅,自己想回到故乡,又谈何容易!

②“尽西风、季鹰归未?”既写了有家难归的乡思,又抒发了对金人、对南宋朝廷的愤懑,确实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是第二层意思。求田问舍就是买地置屋。刘郎,指三国时刘备,这里泛指有大志之人。三国时许汜去看望陈登,陈登对他很冷淡,独自睡在大床上,叫他睡下床。许汜去询问刘备,刘备说:天下大乱,你忘怀国事,求田问舍,陈登当然瞧不起你。如果是我,我将睡在百尺高楼,叫你睡在地下,岂止相差上下床呢?(见《三国志•陈登传》)“怕应羞见”的“怕应”二字,是辛弃疾为许汜设想,表示怀疑:象你(指许汜)那样的琐屑小人,有何面目去见象刘备那样的英雄人物?

所以,这二层的大意是说,既不学为吃鲈鱼脍而还乡的张季鹰,也不学求田问舍的许汜。 作者登临远望望故土而生情,谁无思乡之情,作者自知身为游子,但国势如此,如自己一般的又何止一人呢?作者于此是说,我很怀念家乡但却绝不是像张翰、许汜一样,我回故乡当是收复河山之时。作者有此志向,但语中含蓄,“归未?”一词可知,于是自然引出下一层。

③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是第三层意思。“流年”,即时光流逝;“风雨”指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据《世说新语•言语》,桓温北征,经过金城,见自己过去种的柳树已长到几围粗,便感叹地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树已长得这么高大了,人怎么能不老大呢!这三句词包含的意思是:于此时,我心中确实想念故乡,但我不会像张瀚,许汜一样贪图安逸我今日内心是怅恨忧惧的。我所忧惧的是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宿愿不能实现。年岁渐增,恐再闲置便再无力为国效命疆场了。这三句,是全首词的核心。到这里,作者的感情经过层层推进已经发展到最高潮。下面就自然地收束,也就是第四层意思。

(四)、当堂训练

比较《水龙吟》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两首词在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方面的相同点。

明确情感: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表现手法:运用了借景抒情和用典。

意境:空旷辽远。

语言:大气豪放。

(五)小结

1、写作技巧:情景交融,借典抒情。

2、内容小结:

上阙 景: 壮阔悲凉 情:思乡与不得志的悲愤

下阙 典故: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 树犹如此 情:思念故土和报国无门的悲愤的情感

(六)当堂背诵

1、学生在充分预习,课堂朗读的基础上强化记忆、当堂背诵。

2、教师指几名学生背并采用默写上句或下句的形式来检查全班背诵的情况。

(七)、布置课后作业

背诵整首词,并模拟作者登建康赏心亭的心理写一段文字,要求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不少于200字。

五、板书设计

上片 情 艺术技巧

①壮 天:千里 清秋:无际 思

(情景交融) 景 ②阔 水:随天去 乡

③悲 远山 落日 报

④凉 断鸿 游子(看拍登 ) 国

下 片

情 表现手法

①季鹰归未:思乡难归 (借典抒情) 典故 ②求田问舍:不做谋求私利的人 思念故土报国无门的悲愤情感

③树犹如此:虚度时光,功业无成

第18篇:水龙吟教案

《水龙吟》教案

一、作者介绍

1、生平

辛弃疾(1140-1207),南宋爱国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宋室南渡已十三年。也就是说他出生于沦陷区。

【南渡】公元1127年4月,金人攻陷北宋首都开封,俘虏了末代皇帝宋钦宗赵桓和他的父亲宋徽宗(自称太上皇),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乱”(或称“靖康之辱”、“徽钦之辱”)。同年5月赵桓之弟赵构在河南商丘称帝,这就是南宋第一个皇帝宋高宗。为维持小朝廷苟且偷安的局面,他向金国称臣,把淮河以北的国土割让给金国,并且每年向金人进贡。然而,金人并未满足,而是步步进逼,不断入侵。高宗无奈,朝廷被迫南迁,由扬州到镇江、到杭州,最后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县)。

高宗绍兴31年(1161),金兵大举南侵,辛弃疾22岁,率众2千余人参加耿京抗金起义军,23岁率收集义军余部万余人归南宋。被朝廷正式委以官职。历任建康府通判、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浙西路刑狱、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使、知隆兴兼江西安抚使、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其间上疏(《美芹十论》)上书(上宰相书《九议》)提出抗金大计和恢复计划,均遭冷遇。他在地方任职时,采取积极措施,招纳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官豪强,注意安定民生。因主战遭投降派所忌,被削职闲居10年。直到光宗朝(1190-1194光宗在位,光宗前还有一孝宗执政时期18年)出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由于主战,宁宗朝又被削职闲居8年。南宋王朝占和国策摇摆,积极主战的他,时而起用,时而落职。他从42岁起,先后被削职闲居达20多年之久。主战派一度得势,主战派韩仛(托音)胄当政,他晚年重被起用,嘉泰三年(1203)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后知镇江府,为北伐作准备,但他反对当时主战派的冒进,又被削职,抑郁而终。

2、思想

他一生坚决主张抗金,“整顿乾坤”,统一中原。坚持不渝的爱国精神,是其进步思想的核心内容。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备战,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

与爱国思想密切相连的,是他的关切民生,重视民力的思想。他认为,抗战御敌,必须得民心,惜民力。同害怕人民抗金力量的主降派不同,他积极主张联合忠义民兵,共同御敌。他曾推出“号召民兵,教以战守”,建议依靠民力,战胜敌人。这些主张建议说明,作为上层的抗战派,辛弃疾的抗战思想可以说达到了当时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这就为他抒写爱国词章提供了深厚的思想基础。

二、辛弃疾的创作

他一生的创作比较丰富,以诗词为主,也有少量散文,但其成就尤以词见长。

(一)词

1、创作阶段

辛弃疾的一生的创作依其生活经历大致可分为六个阶段:

(1)创作的准备阶段(出生至1168年,辛氏二十九岁通判建康之前)。

这一时期他大半是生活于沦陷区,饱尝“亡国奴”的滋味,受到祖父辛赞不忘国耻的教诲,北上幽燕考察军事地形,参加耿京起义军,带少量兵马冲入金营活捉叛徒张安国均发生

1 于这一时期。据记载,辛弃疾早年师事蔡松年,就有词的创作。惜乎这一时期他的作品并未流传下来。

(2)创作的“崭露头角时期”(1168—1175年,约当辛氏二十九岁至三十六岁)。 这一阶段,他官位不高,豪气正盛,常以英雄自许和以英雄许人。这一时期,其词作“激昂之情远胜于抑郁之思”,但作品不多,题材不广。词人还是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其抗金复国的理想还未受过多的刺激。其《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已十分成熟,成为辛弃疾集中代表作,即作于此期。

(3)官场遭遇挫折时期(1176—1181,约当辛氏三十七岁至四十三岁)。 这一时期辛弃疾一直在湖北、湖南、江西一带做官。官位较高,在湖南帅任还创建了“飞虎军”,但在抗金复国方面却难以有所建树,他渐渐萌生退意,甚至已在带湖一带兴建别墅,又“怕君恩未许,此意徘徊”。

以上几个阶段,是辛弃疾南渡前及南渡后在官场升沉的时期,据邓广铭先生考订,写于这几个阶段的词作总共不过88首。但其中爱国之作所占比例较大,仍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4)隐居带湖时期(1182—1191,约当辛氏四十三岁至五十二岁)。

据邓广铭先生考证,作于这一时期的词作约二百二十八首。这时稼轩“博学深思,含英咀华,熔铸古今,歌词题材多所开拓,思想内容深沉,形式上各体俱备”。故这一时期是稼轩词“大家风范的确立期”(刘扬忠语)。

介于第四阶段与第五阶段之间,有一个两三年的过渡期,即辛氏任福建提点刑狱和福建安抚使期间,这一时期全部词作仅36首,而且除《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以外,较少名篇杰作。似乎是辛氏创作的一个低潮时期。

(5)隐居瓢泉时期(1194—1202,即辛氏五十五岁至六十三岁)。

邓广铭先生编入这一时期的作品达二百二十五首。这一时期,词人年已渐花,“不知精力衰多少,唯觉新来懒上楼”,而事业无成,抗金复国无望,渐近晚年,词人除偶尔想起年轻时的金戈铁马生活,尚不失当年豪壮之气外,更多的是沉郁苍凉、理想破灭的哀怨之作,其较著名者为:“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鹧鸪天》)“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贺新郎》)更多的是写农村生活及闲情逸志,甚至不乏游戏之作。然而许多作品却是无泪之泣,无声之歌,催人泪下。

(6)他一生的最后四年,即浙东、镇江及铅山时期(1203—1207,即作者六十四岁至六十八岁)。

这是作者任浙东安抚使、知镇江府及最终被解职回铅山时期。列入这一期间的词作仅24首,其中包括《南乡子》(何处望神州)和《永遇乐》(千古江山)等千古绝唱,慷慨悲歌,与当时朝廷中主战派抬头,正在酝酿开禧北伐的大背景相一致。然而,“文章憎命达”,辛弃疾还是遭弹劾被罢官了。尽管朝廷在北伐受挫时也曾重新起用辛弃疾任兵部侍郎、枢密院都承旨,但词人已疾病缠身,无法赴任。这是他一生中挽救国家危亡,实现抗金复国理想的唯一的机遇,却因健康原因失之交臂。惜哉!痛哉!当时主政者为宋宁宗和太师韩胄,如军事主帅由辛弃疾担任,也许开禧北伐的结局会完全不同,南宋后期的历史也许是另一个样子。这不仅是辛弃疾个人的不幸,也是南宋政权的不幸。唯其如此,辛弃疾只能作为一个词人,而不是有建树的政治家、军事家而载入史册。这也是历代有政治才华而无用武之地的文学家的共同命运,诚如陆游《读杜诗》所云:“后世但作诗人看,使我抚几空嗟咨。”

2、辛词的内容

辛弃疾一生具有宏大的胸襟和抱负,加上他超凡的才气,严谨的创作态度,发为词章,自能动人心魄,蜚声词坛。辛弃疾词作600多首,的内容十分广阔,除没有直接反映民生疾苦的作品外,他的词几乎“如诗如文”,什么内容均能表现。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

2 (1)爱国词

可以说辛弃疾最主要的词作就是爱国词,因为爱国情感贯穿在他的许多词作中,无论是怀古咏物,送别唱酬,还是伤春惜时,无不在不觉中流露出爱国的情感,或追忆当年的抗金生活,抒发自己抗金复国的报国壮志,或表达对于沦陷区人民的同情,或对投降派的愤懑之情,或以韶华已去慨叹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或表达空怀雄心不被起用的愤懑。他以英雄许人和以英雄自许。他与陆游等其他多数爱国诗人词人不同,他有过“壮岁旌旗拥万夫”的战斗经历,加之他的家乡一直处于金人的统治之下,比之其他南宋爱国词人,他有更深的家国之恨;复国无望,他比其他人有更深的创痛。因而,前期的抒发抗金复国的理想,后期的壮志难酬的愤懑,便成为辛词的主旋律。其词主旋律则是歌咏抗金御敌、统一中原的爱国思想。然而按侧重不同又可细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A、表达昂扬奋发的报国热情。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①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②。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③。想当年④,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⑤,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⑥,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⑦,一片神鸦社鼓⑧!凭谁问,廉颇老矣⑨,尚能饭否?

注释:①京口:江苏镇江市因临京岘山、长江口而得名。 ②孙仲谋:三国时的吴王孙权,字仲谋,曾建都京口。 ③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 ④“想当年”三句:刘裕曾两次帅晋军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 ⑤“元嘉草草”句:元嘉是刘裕子刘义隆年号。草草:轻率。是说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以至惨败。 ⑥“四十三年”句:作者于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南归,到写该词时正好为四十三年。 ⑦佛狸祠:魏太武帝拓拔焘小名佛狸。他曾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 ⑧神鸦:指在庙里吃祭品的乌鸦。社鼓:祭祀时的鼓声。 ⑨廉颇:战国时赵国名将。

评析: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辛弃疾在京口任镇江知府时年六十五岁,登临北固亭,感叹对自己报国无门的失望,凭高望远,抚今追昔,于是写下了这篇传唱千古之作。这首词用典精当,有怀古、忧世、抒志的多重主题。江山千古,欲觅当年英雄而不得,起调不凡。开篇即景抒情,由眼前所见而联想到两位著名历史人物——孙权和刘裕,对他们的英雄业绩表示向往。接下来讽刺今日用事者(韩胄),又像刘义隆一样草率,欲挥师北伐,令人忧虑。老之将至而朝廷不会再用自己,不禁仰天叹息。其中“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写北方已非我有的感慨,最为沉痛。

B、抒写壮志难酬的无限悲愤。如:《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等。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①。八百里分麾下炙②,五十弦翻塞外声③,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⑤,弓如霹雳弦惊⑥。了却君王天下事⑦,赢得生前身后名⑧,可怜白发生。

注释:①:吹角连营:各个军营接连响起号角声。 ②:“八百里”句:广布八百里范围的将士分熟肉吃。麾下:部下。炙:烤熟的肉。 ③:“五十弦”句:各种乐器齐奏军歌。翻:演奏。塞外声:雄壮悲凉的军歌。 ④:“沙场”句:秋天在战地检阅军队。 ⑤:“马作”句:战马像“的卢”那样跑得飞快。的卢:刘备的战马,曾“一越三丈”使刘备脱险。 ⑥:“弓如”句:弓弦像惊雷那样响。 ⑦:“了却”句:完成了皇帝托付的天下大事(指收复中原)。 ⑧:“赢得”句:获得了不朽的荣誉。

评析:这首词是写给他的朋友陈同甫(陈亮)的。首句叙写了现实生活,“看剑”表现他不忘收复中原的大事。从“梦回”句起到“赢得”句止,通过写梦,从各个角度来想象抗金军队的雄壮军容和自己为国家立下不朽功勋。结句笔锋急转,“可怜白发生”是梦醒后的 3 叹息,表达了雄志未筹而年纪以老的境况。这首词闪烁着爱国主义的光辉,情调激昂,描绘生动,形象鲜明,用词精炼,艺术造诣很高。

C、反映祖国山河破碎,批判主降苟安、朝政昏暗。如《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zhe4gu1这姑音)。

需要说明的是,辛弃疾的许多词在内容上不是那么纯粹单一,通常一首词中诸多内容杂揉在一起。如许多送别词中夹杂着壮志难酬、年老功业未建的慨叹,对当权者偏安一隅的批判。如《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既有送别朋友之情,也有勉励朋友之意,更有自己不能为国立功之慨叹。

(2)农村田园生活

主要描写农村生活和田园风光,以化解现实中的痛苦。此类词数量之多是前无古人的,他晚年甚至以“稼轩”为号,并提出以“力田为先”的观念,虽然其思想不出儒家“重农”思想的范畴,却也与他在上饶、铅山的近二十年农村生活经历、与农民交往等有关,从而在他的词作中打上深深的烙印。如:《清平乐·茅檐低小》,《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

西江月·遣兴①

醉里且贪②欢笑,要愁那得功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如何③?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注释:①遣兴:相到什么就写什么。②贪:贪图。③醉如何:醉得怎么样了。

评析:此词写醉态,写狂态,写得很真切,很生动,词里说不愁,其实言外就是有愁。口头上说不相信古人的语,意思是层一切好主张,好办法如今都不能实行,对当时的黑暗政治表示不满。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①?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②,溪头卧剥莲蓬。

注释:①:媪:音奥上声,老之韵。于老妇之敬称。 ②:无赖:无奈。顽皮。

评析:这首小词近年来各种选本多已入选,有的选本还有简单说明。如胡云翼先生《宋词选》云:这首词环境和人物的搭配是一幅极匀称自然的画图。老和小写得最生动。“卧剥莲蓬”正是“无赖”的形象化。中华书局1979年出版的《辛弃疾词选》云:这首词可以说是一幅农村素描。它写得清新活泼,寥寥几笔,就勾画出清溪茅舍一家老小的生动情景,使人仿佛身临其境。俞平伯先生《唐宋词选释》云:本篇客观地写农村景象,老人们有点醉了,大的小孩在工作,小的小孩在玩耍,笔意清新,似不费力。上引诸家之说有一共同特点,即认为这首词对农村景象是在进行客观描述。我却以为词中也反映出作者的主观感情,并非只在纯客观地作素描。基于这个出发点,对词的文句就产生了不同的理解。比如上片第

三、四两句,我就认为“醉里”是作者自己带有醉意而不是指农村中的“翁媪”。现将拙作《读词散札》第十二则转引如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上片云:胡《选》及俞平伯师《唐宋词选释》本皆以“醉”属诸翁媪,疑非是。此“醉里”乃作者自醉,犹之“醉里挑灯看剑”之“醉里”,皆作者自醉也。若谓翁媪俱醉,作者何由知之?且醉而作吴音,使不醉,即不作吴音乎?“相媚好”者,谓吴音使作者生媚好之感觉,非翁媪自相媚好也。盖作者醉中闻吴语而悦之,然后细视谛听,始知为农家翁媪对话也。此惟夏承焘先生《唐宋词选》初版本注文得其解。(《学林漫录》初集,页一八七。)我以为,从含醉意的作者眼中来看农村的一个生活侧面,比清醒的旁观者在听醉人说吴语要更富有诗意。退一步说,即使读者不同意夏先生和我的关于“醉里”的讲法,则此词下片“最喜”二字的主语也该指作者,总不会是指白发翁媪。可见这首词中作者的心情是开朗喜悦的。

西江月·夜行黄沙①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②,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③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注释:①:黄沙:黄沙岭,在江西上饶西。 ②:“明月”句:苏轼《次韵蒋颖叔》诗:“明月惊鹊未安枝。”别枝:斜枝。 ③:社:土地神庙。古时,村有社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

评析:这首词是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的作品。着意描写黄沙岭的夜景。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夏夜的山村风光。情景交融,优美如画。恬静自然,生动逼真。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

(3)闲适词与言情词

他的“闲适”之作大都有一种不得志的牢骚,如《西江月·遣兴》。辛弃疾还写有少量爱情之作,其缠绵温柔,可与周、秦相媲美。如《青玉案·元夕》,《祝英台近》(宝钗分),《鹧鸪天·代人赋》等。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①。更吹落、星如雨②。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③,玉壶光转④,一夜鱼龙舞⑤。 蛾儿雪柳黄金缕⑥。笑语盈盈暗香去⑦。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⑧。

注释:①花千树:有许多花灯的树。 ②星如雨:燃放烟花爆竹时的火星。 ③凤箫:概指各类乐器。 ④玉壶:月亮。 ⑤鱼龙舞:鱼灯、龙灯等各种彩灯、花灯舞动。 ⑥蛾儿雪柳黄金缕:指姑娘们头上的鲜艳明丽的装饰。 ⑦盈盈:仪态美好。 ⑧阑珊:零落,稀疏。

评析:这首词写与情人的约会。先写元宵灯节的繁华热闹,表现了节日的欢乐气氛。接着写约会。先描写女儿们节日盛装和欢欣可爱,然后在众多人群中到处寻找她。一转身却见她站在灯火稀少的地方。这位佳人,表现出沉稳和矜持,遗世而独立。实际上,她是词人所追求之审美理想的化身,也是词人自己节操的写照。

祝英台近·晚春①

宝钗分②,桃叶渡③,烟柳暗南浦。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谁劝、流莺声住。 鬓边觑④,试把花卜心期,才簪又重数⑤。罗帐灯昏,呜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将愁归去。

注释:①祝英台令:调名取梁山伯、祝英台故事。 ②宝钗分:分钗,以作留念。 ③桃叶渡:在南京秦淮河与青溪合流处。 ④觑(qù):窥视,斜视。 ⑤才簪又重数:数花瓣卜行人归期,怕不准确又数一次。

评析:这是一首闺怨词。上阕由闺中女子所见,抒发离愁。先用伤离典故写别愁,再写“怕上层楼”的畏怯情绪后仍写离愁别恨。下阕写闺中人动作及心理。思妇痴迷的举动写得传神逼真,心理的愁怨更憾人心魄!本篇笔调委婉,体现出词人创作风格的多样化。

另外,他毕竟是封建时代的作家。他坚持恢复中原,却不能不把抗战的希望寄托于朝廷;他同情人民的疾苦,又反对人民对封建政权的反抗(公元1175年,湖北茶商赖文政起义,他奉朝廷之命率部将之镇压);他有积极进取的生活热情,但在遭受打击磨难后又不免彷徨、沮丧。这种种思想矛盾,反映在他的作品中,消极颓唐情绪和行乐玩世的思想时有流露。我们当然不能对他提出超越历史的苛刻要求,但对于他的某种局限性和思想糟粕,应该予以指出。

3、独特的艺术特色

其为南宋词作大家,言志抒怀,壮怀激烈,又风格多样。其词风以豪放雄浑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其词也不乏清丽婉约之作。

事实上,辛弃疾的词,既有对苏轼的继承,也有自己的创新,词风十分独特。后人评价 5 曰“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艺术成就的表现:

(1)气魄雄伟,形象飞动

辛词中少有愁兰、衰柳、绣帘等环境景物描写,更多的是像苍江、危楼、奔雷、骇浪等奇伟的形象,给人以壮美之感。就人物而言,也少有穿红戴绿、骚首弄姿的红粉佳人,更多的是建功立业的帝王将相、怀才不遇的有志之士、品性高洁的文人墨客三类。这类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显然契合着词人恢宏的襟怀、沸腾的情感,寄托着词人的理想,渗透着作者的幽愤。因此,在总体上大气磅礴、气吞山河,写景状物神采飞动,又善于想象。

(2)熔写景、叙事、抒情为一炉,采用多样化的手法,丰富了词的表现力

受柳永、苏轼和初期抗战词的影响,辛弃疾把词的容量和表现功能发挥到极致。他也善于用比兴手法,如《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全篇用比兴,以骚赋借香草美人为喻的手法,寄托幽愤情怀。善于见微知著,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折射爱国的大主题。

(3)词的形式语言高度个性化:雄深雅健,舒卷自如

其词结构上起伏跌宕、跳跃变化,词的分片程序等常被打破,富有创造性。在语言运用上,更加精炼,无论是经语、史语、庄语、谐语、理语、语„„都能“一经运用,便得风流”。他彻底突破了传统的窠臼,不限于用词家语言写词,也不仅长于点化前人诗句入词,还广泛地运用骚赋、散文、经典、小说乃至俚语。尤其在用典的广博、精当上,远远超过前人。

在这里,我们也要指出,其词用典过多,致使语句艰涩,词意隐晦。有时也时情感的表达因用典而显得隔。

其词集有《稼轩词》、《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4、苏轼与辛弃疾的异同

辛弃疾词和苏轼词都是以境界阔大、感情豪爽开朗著称的。词到苏轼手里进一步扩大了题材和意境,建立起豪放的词风。但豪放词到辛弃疾手里才臻于完善而达到高潮。

苏轼的词:苏轼常以旷达的胸襟与超越的时空观来体验人生,常表现出哲理式的感悟,并以这种参透人生的感悟使情感从冲动归于深沉的平静。苏词具有豪迈奔放的感情,坦率开朗的胸襟,形成了豪放而飘逸的风格。

辛弃疾的词:辛弃疾总是以炽热的感情与崇高的理想来拥抱人生,更多地表现出英雄的豪情与英雄的悲愤。辛词既表现出慷慨激昂的感情,跃跃欲试的雄心,又表现出深沉的苦闷和报国无门的悲愤,形成了豪放而沉郁的风格。

5、辛词的影响

在辛弃疾爱国情怀和豪放风格的影响下,出现了一批风格相近的词人,如陈亮、刘过、刘克庄、刘辰翁等。被称为辛派词人。

(二)辛弃疾的其他创作

辛弃疾的诗文也有较高的成就,其七言绝句成就尤高,有一些堪与其词中名作媲美。辛弃疾的政论文充溢着爱国激情,言辞恳切,论证充分,然而显然对敌人的力量,尤其是朝廷中的内耗估计不足。如《美芹十论》、《九议》等。

三、课文分析

1、解题

《水龙吟》作于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一说作于乾道五年作者任建康通判时(1169)]当时作者35岁(虚),到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此时作者自渡江投归南宋已逾12年,1169年作者曾任建康通判,此时故地重游,登临赏心亭,面对南宋王朝偏安江南,对金采取屈辱求和的政策,自己虽有满腹经纶,一腔热血,却不受重用,年华虚掷,壮志难酬,登高北望,山河沦丧之恨,报国无门之愁,国事日非之怨,岁月蹉跎之感顿涌心头,感慨万千,

6 于是写下这道词。建康赏心亭,建康即今南京,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都城。赏心亭是南宋建康城上的一座亭子,建于北宋初年。据《景定建康志》记载:“赏心亭在(城西)下水门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赏之胜。”

2、主旨

这首诗是登临抒怀的词作,借登临观览,通过情景交融的手法,抒发了空怀壮志、报国无门、英雄失意、功业难成的郁愤之情。

3、课文分析

上片: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词语]楚天:指长江中下游一带,古属楚国,楚天泛指南方的天空。“水随天去”的“水”,指浩浩荡荡奔流不息的长江。“遥岑”三句:远望遥山,像美人头上的碧玉簪、青螺发髻一样,似都在发愁,像有无限怨恨。遥岑:远山。远目:远望。玉簪:过去妇女用来绾(晚)住头发的玉制首饰。韩愈《送桂州严大夫》诗: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螺髻:盘曲层叠如状的发髻。皮日休《缥缈峰》诗:“似将青螺髻,撒在明月中”。断鸿:失群孤雁。江南游子:作者自称。吴钩:吴地特产的弯形宝刀,此指剑。杜甫有诗《后出塞》云: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阑干拍遍:据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记载,一个“与世相龃龉”的刘孟节,他常常凭栏静立,怀想世事,吁唏独语,或以手拍栏干。曾经作诗说:“读书误我四十年,几回醉把栏干拍”。此处化用,形容心情苦闷。会:领会、了解。

[诗意] 楚地的天空,千里弥漫着清爽的秋气,江河水流向天边,秋色无际。远望遥远的山岭,有如插着玉簪的螺髻,向人们呈献愁恨。流落江南的游子。在落日的时候,在失群孤雁的哀鸣声中,站在楼上瞭望。把宝刀吴钩看完,把栏干拍遍,但没有人领会,我登临楼台的用意。

[简析] 开头以无际楚天与滚滚长江作背景,境界阔大,触发了家国之恨和乡关之思。“落日楼头”以下,表现词人如离群孤雁、像弃置的宝刀难抑胸中郁闷。

下片: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词语]“休说”句:表示自己不愿象晋朝张翰那样弃官归隐,放弃国家大业,只图个人安逸。张翰:字季鹰,晋时吴郡(今江苏苏州)人。据《晋书·张翰传》:他在洛阳做官,“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 鲙同“脍”,细切鱼肉。归未:用疑问表示肯定,就是未归。“求田”句:表示自己羞于象汉末许汜

(四)那样庸俗自私地置田买屋,以免为天下英雄耻笑。求田问舍:买田置房。刘郎:即刘备,此泛指有抱负的英雄人物。据《三国志·陈登传》载:三国时许汜去看望陈登,陈登对他很冷淡,独自睡在大床上,叫他睡下床。许汜去询问刘备,刘备批评许汜说:“君有国土之名,今天下大乱,帝王失所。望君能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方无可采。”指出许汜的言行理应受人轻视。“可惜流年”三句:自惜年华在无所作为中逝去,为国运感到忧愁,人比树老得还快。流年:象流水一样消逝的时光。风雨:指当时宋朝形势,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树犹如此:据《世说新语·言语》载:东晋桓温北伐姚襄,经金城(今江苏句容县北),见以前所种的柳树已大十围,感慨地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庾信《枯树赋》引作:“树犹如此。”“倩何”以下三句:意为自己的苦闷无人了解,得不到安慰。倩:请。红巾翠袖:少女的装束,此指歌女。 揾(wèn):擦试。

[诗意] 不要说鲈鱼正好可以切碎煮熟品尝,秋风吹遍大地,张季鹰怎么还没有回乡?如果只想像许汜一样,买田置屋,怕会羞于看见才气横溢的刘备。可惜年华如水流去,忧愁风雨,树木犹如此。请谁唤来身穿鲜丽衣服的美女拿着红巾,揩拭英雄流下的眼泪?

[简析] 下阕用三个典故对于四位历史人物进行褒贬,从而表白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抱 7 负。叹惜流年如水,壮志成灰。最后流下英雄热泪。

4、整体分析

这首词,上片写景抒情。所写景物,是作者登临时即目所见,从中引出漂泊南方、渴望报国,而无用武之地的幽愤。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很有层次。开头两句,“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作者在赏心亭上所见的景色。楚天千里,辽远空阔,秋色无边无际。大江流向天边,也不知何处是它的尽头。遥远天际,天水交融气象阔大,笔力遒劲。“千里清秋”和“秋无际”,显出阔达气势同时写出江南秋季的特点。南方常年多雨多雾,只有秋季,天高气爽,才可能极目远望,看见大江向无穷无尽的天边流去的壮观景色。

下面“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是写山。举目远眺,那一层层、一叠叠的远山,有的很象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很象美人头上螺旋形的发髻,景色算上美景,但只能引起词人的忧愁和愤恨。人心中有愁有恨,虽见壮美的远山,但愁却有增无减,仿佛是远山在“献愁供恨”。这是移情及物的手法。词篇因此而生动。至于愁恨为何,又何因而至,词中没有正面交代,但结合登临时地情景,可以意会得到。

北望是江淮前线,效力无由;再远即中原旧疆,收复无日。南望则山河虽好,无奈仅存半壁;朝廷主和,志士不得其位,即思进取,却力不得伸。以上种种,是恨之深、愁之大者。借言远山之献供,一写内心的担负,而总束在上片结句“登临意”三字内。开头两句,是纯粹写景,至“献愁供恨”三句,已进了一步,点出“愁”、“恨”两字,由纯粹写景而开始抒情,由客观而及主观,感情也由平淡而渐趋强烈。一切都在推进中深化、升华。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三句,虽然仍是写景,但无一语不是喻情。作者用“落日”二字,比喻南宋国势衰颓。“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作为“江南游子”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辛弃疾渡江淮归南宋,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的。可是南宋统治集团根本无北上收失地之意,对于像辛弃疾一样的有志之士也不把辛弃疾看作自己人,对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

“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三句,是直抒胸臆,此时作者思潮澎湃心情激动。但作者不是直接用语言来渲染,而是选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第一个动作是“把吴钩看了”,“吴钩”,本应在战场上杀敌,但现在却闲置身旁,只作赏玩,无处用武,这就把作者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也烘托出来了。第二个动作“栏干拍遍”。栏干拍遍是胸中有说不出来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干来发泄。用在这里,就把作者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非愤的情态宛然显现在读者面前。另外,“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除了典型的动作描写外,还由于采用了运密入疏的手法,把强烈的思想感情寓于平淡的笔墨之中,内涵深厚,耐人寻味。“无人会、登临意”,慨叹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南宋统治集团中没有人是他的知音。

后几句一句句感情渐浓,达情更切,至最后“无人会”得一尽情抒发,可说“尽致”了。读者读到此,于作者心思心绪,亦可尽知,每位读者,也都会被这种情感感染。

下片则是直接言志,表达奋力抗金收复故土的决心及报国无门、英雄失意、岁月蹉跎、壮志未酬的抑郁苦闷。共分四层。第一层“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用“张翰思归 ”一典,写明不愿忘怀时事,弃官归隐,表白抗金的决心。“休说”一词表明了作者的抗金复国的坚定和对自己理想的忠贞。作者登高北望,也如同张翰一样思乡,但不会象他那样只图个人享受,而是要收复连同故乡在内的大好河山。“归未?”一词语中含蓄,暗示作者不象张翰,而是有“收复大好河山”的雄心壮志。第二层“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用“求田问舍”一典,一方面是表明自己不愿弃官回乡作富家翁,同时也是对朝廷那些不思抗敌,只顾求田问舍的达官贵人的讽刺。“怕应羞见”的“怕应”二字,是辛弃疾为许汜设想,以推测的语气,既表明自己的不愿向许汜那样只顾自己买田置房的心迹,也表达了对许汜之流的投降偏安的统治者的不满。第三层“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人 8 何以堪!”借“桓温之叹”一典,表达作者对朝廷不肯使用抗战人才,北伐无望的愤慨。我所忧惧的,只是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宿愿不能实现。年岁渐增,恐再闲置便再无力为国效命疆场了。这三句,是全首词的核心。到这里,作者的感情经过层层推进已经发展到最高潮。第四层“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自伤英雄抱负不能实现,心头郁结,世无知已,得不到同情与慰籍。这与上片“无人会、登临意”义近而相呼应。

这首词,是辛词名作之一,它不仅对辛弃疾生活着的那个时代的矛盾有充分反映,有比较真实的现实内容,而且,作者运用圆熟精到的艺术手法把内容完美地表达出来,直到今天仍然具有极其强烈的感染力量,使人们百读不厌。

五、艺术特色

1、借景抒情

词的上片写到了一系列的景:江水、山景、落日、断鸿、游子,一切景语皆情语,词人由水写到山,有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词人在赏心亭上看到的江景,水天一色的辽远和如簪似髻的山影便牵动了他久蓄的愁苦。写得气象阔大,笔力遒劲。人心中有愁有恨,所见之远山也似乎在“献愁供恨”,这是移情及物。诗人愁恨来源于北疆收复无日。南望则山河虽好,无奈仅存半壁;朝廷主和,壮士不得其位,即思进取,也限于国力。以上种种,是恨之深者,愁之大者。诗人借远山之献愁供恨,尽情抒发内心幽愤。“落日”本是自然景物,辛弃疾用“落日”而字,含有比喻南宋国势衰颓的意思,亦表达了作者的愁苦心情。“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情。万种愁苦都映衬在落日余晖的夕照里,应和着离群孤雁的哀鸣,使得飘无定所的辛弃疾,此刻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凄清和冷寂。游子一方面居无定所,身如浮萍,表达作者绝世独立的孤独感;游子另一方面,心挂家乡,思归心切,表明自己对故乡的热爱和抗金复国的坚定信念。整个景物,景中含情,借景抒情。

2、善用典故

全词用典故来表情达意。既有桓温感叹的“树犹如此”的明用,又有“栏干拍遍”的暗用,既有张翰弃官归乡、许汜求田问舍的反用,又有桓温感叹柳树的正用。这些典故一方面使诗词的表达更加精炼婉转,意义更加含蓄蕴藉;另一方面,因为历史内涵的积淀和融渗,使诗句的意义含量和深度得到用效的拓展,使诗意更加丰富、厚重。

第19篇:水龙吟教案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导入: “铜板铁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这幅对联写的是谁?——辛弃疾

一、作者简介,知人论世

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人。他原是智勇双全的英雄,也天生一副英雄相貌。因生长于金人占领区,自幼就决心为民族复仇雪耻、收复失地。因此,他一生都在进行抗金御敌,统一中原的奋斗。自符离之战失败后,南宋王朝一战丧胆,甘心纳贡求合。身为“归正人”的辛弃疾,因受到歧视而不被重用。所以,其词多数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与苏轼同为豪放词派的代表,合称“苏辛”。

谁愿意为大家朗读大屏幕上这段关于辛弃疾的介绍呢?

二、倾情诵读,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要求学生正确注音)

2、听读、跟读(要求注意停顿、语气和情感的把握)

3、抽读 (要求学生充满感情的朗读)

读出千里清秋的辽远空阔,读出落日楼头的孤寂悲凉,也读出栏杆拍遍的苦闷悲愤。

4、译读 (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词意思)

出色的朗读往往是建立在正确的理解的基础上的。下面就请大家结合课下注释,边读边理解词的内容。并把你不理解的句子划出来,可以和你旁边的同学讨论解决,也可以和我一起探讨。

三、体会感情,感受形象。

读过辛弃疾的这首词,相信大家一定读懂了一些东西,那么能不能告诉老师你读过之后的感受呢?(鼓励学生自由发表见解)

是的,我和同学们一样,读完这首词心里涌动着太多的感动和感慨。让我们一起深入词人内心最深处,去触摸他的情感脉搏吧。 一)分析词的上片

我们先来看词的上片。上片中词人用了我们常见的表现手法,你们发现了吗? —— 借景抒情

1、那么词中哪些句子是景色描写,他们分别描写了什么景色? —— 江月、山景、落日、断鸿、游子

2、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些景色描写又牵动了词人怎样的心绪呢?(抓住关键词) ——( 1 )词人由水写到山,有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词人在赏心亭上看到的江景,水天一色的辽远和如簪似髻的山影便牵动了他久蓄的愁苦。写得气象阔大,笔力遒劲。

(2)人心中有愁有恨,所见之远山也似乎在“献愁供恨”,这是移情及物的手法。那么诗人愁恨为何,又因何而至?

北望是江淮前线,效力无由;再远即中原旧疆,收复无日。南望则山河虽好,无奈仅存半壁;朝廷主和,壮士不得其位,即思进取,也限于国力。以上种种,是恨之深者,愁之大者。诗人借远山之献供,尽情抒发内心担负。

1 (3)“落日”本是自然景物,辛弃疾用“落日”而字,含有比喻南宋国势衰颓的意思,亦表达了作者的愁苦心情。

“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情。

愁苦万种,万种愁苦都映衬在落日余晖的夕照里,应合着离群孤雁的哀鸣,使得飘无定所的辛弃疾,此刻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凄清和冷寂。

3、其中的“游子”指谁呢?这又表达了词人的什么情感?

—— 指自己。辛弃疾渡江淮归南宋,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的。可是南宋统治集团不把辛弃疾看作自己人,对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内心酸楚可想而知了„ „

4、词人除了写景,还写到了自己的行为,你能找出一些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吗?那么它们又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呢?请大家谈谈你们的理解。(学生讨论完成) —— (1)看、拍、会、登

(2)“吴钩”本是战场上杀敌的锐利武器,但现在却闲置身旁,无处用武,这就把作者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也烘托出来了。以物比人,这怎能不引起辛弃疾的感慨呢?

“栏杆拍遍”是表示胸中那说不出来的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杆来发泄的意思,用在这里,就把作者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宛然显现在读者面前。

“无人会、登临意”感叹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南宋统治集团中没有人是他的知己。他太希望有人来帮助他解除心头的郁结,然而又有谁能来给与他慰藉呢? 二)分析词的下片 1、全体学生朗读

与上片相比,词的下片描写的对象变成了历史人物,那么词人写到了哪些人和哪些事呢? 张翰 —— 乐于归隐 许汜 ——谋取私利 刘备 —— 雄才大略 桓温 —— 叹时光流逝

2、词人对这些人和各持什么态度? 张翰 —— 乐于归隐 许汜 —— 谋取私利 刘备 —— 雄才大略 桓温 —— 叹时光流逝

3、请大家思考作者写这些人物以及有关的事有什么用意吗? (讨论)

—— 心志的表白并不能解脱心灵的寂寞,相反,倒增加了一份的凄苦。于是他想到了古人,并借以表达自己的情感。

(1) 用“尽西风,季鹰归未?” 这里,辛弃疾是借张翰来自比,不过却是反用其意。既表明自己很难忘怀时事、弃官还乡。还写了有家难归的乡思,并抒发了对金人、南宋朝廷的激愤,确实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乡思”与前面的“游子”呼应,是“落日”、“断鸿”背景里“游子”的真情流露。

2 (2)“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刘郎在这里泛指有大志的人,这个典故用在这里是说他既不学为吃鲈鱼而还乡的张季鹰,也不学求田问舍的许汜,“怕应羞见”中的“怕应”二字是词人为许汜设想,表示怀疑:你这样的小人,有何颜面去见刘备那样的英雄人物?表达了对英雄的追慕,折射出了辛弃疾的雄心壮志。

(3)“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中,流年,即年光如流;风雨,指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树犹如此”指辛弃疾对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夙愿不能实现的忧惧。

4、这种借古人来表达自己情感的写法我们称之为什么呢? —— 用典

就本词来看,词人用典意在对比,前两个是反例,后两个是正例,正反对比表达了词人的荣辱观、价值观。可见,辛弃疾可谓是用典高手。

5、你如何理解词的最后一句呢?

—— 这三句是写辛弃疾自伤抱负不能实现,时无知己,得不到同情与慰藉的悲叹。亦与上片的“无人会、登临意”相呼应。

英雄无泪,只因未到伤心处,辛弃疾却黯然流泪,那是因为他的心在滴血呀!

小结:这首词运用了借景抒情和用典的手法,通过大气豪放的语言,营造一种空旷辽远的意境,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这也恰恰是豪放词的特点,于高远中寄豪情,永远是一种美的享受。

四、师生再次跟读这首词。

美的艺术我们该反复欣赏,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在诗情画意中再次倾听辛弃疾最真实的心跳。

五、作业

1、背诵

2、拓展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móu),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注:兜鍪:指千军万马。兜鍪,头盔,这里代指士兵。 这首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这首词塑造了孙权虽然年少,却统帅千军万马,英姿飒爽、镇定自若地指挥战斗的英雄形象。

作者借三国时的英雄孙权来暗讽南宋朝廷的腐败无能,屈辱求和,倾吐了作者仰慕英雄,主张收复中原的情怀。

第20篇:辛弃疾 水龙吟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学设计

晋江市首峰中学 王显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辛弃疾的生平经历、思想及词风特点。2.通过本词感受词人的独特形象。 3.学习本词的抒情方法。

二、过程和方法

1.在诵读中感受词人的丰富形象及作品抒情方法和写作技巧。2.学习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作品。

2.培养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及诗词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味辛词的爱国情感和战斗精神。

2.品味鉴赏辛词,提升自我人格,强化爱国情感。【教学重点】

1、熟读成诵,品味诗词语言。

2、明确词中的情感,深刻理解词人无路请缨的悲愤心情。【教学难点】

1、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和典故的内涵。

2、体会词人情感,并感受其形象。【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勾勒时代,营造情境。中国有这么一个王朝,在对外战争中,不是输给辽,就是输给夏,输给金,输给蒙古,和外族没打过几次胜仗,为了讨好外族,所谓的天朝大国,还年年进贡,而且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最耻辱的一页——两位皇帝以及后妃、皇子、宗室、贵戚等3000多人均被俘虏,大量宝玺、舆服、法物、礼器、浑天仪等被洗劫,丢进汉族人的脸,成为后世的笑柄。这就是宋朝,而南宋,始于高宗赵构,终于卫王,共9帝。南宋王朝极其懦弱,偏安一隅。从赵构开始,一朝皇帝全无作为,奸臣当道,堪称最软弱的王朝。然而有这么一个诗人用他的如椽之笔饱蘸满腔热血书写了一首首悲壮诗篇。他就是辛弃疾。我们今天就学习他的一首名作——《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二、自读——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让同学们结合注释自读本词,初步感知诗歌内容,感受词人形象。

三、品读——品味形象,把握感情。

1、如果你是一位画家,你将怎样充分运用本词内容为辛弃疾画像。让同学们展开讨论后回答。

2、根据本词你将通过哪一细节来点染辛弃疾的形象。

【明确】:英雄泪。这应该是一副流着热泪的英雄画像。(其他观点也可,但教师加强指导。)

3、你是由本词中的哪一句想到的。

【明确】: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其他也可,但要言出有据。)

4、请同学们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将本词扩展成一段话表述出来,来充分感受一个流泪的英雄形象。请一位同学表述,教师点拨。

5、请学生朗诵本词,教师进行评价。

6、为什么说辛弃疾是英雄呢?根据你所搜集的材料予以证明。

7、那么辛弃疾又为什么流着眼泪呢?词中有一句话高度概括了他流泪的原因,是哪一句?

【明确】:无人会,登临意。

8、这里边的“意”可以理解为词人的思想情感,那么词人登上建康赏心亭,具体有哪些情感无人领会呢?

【明确】:对江山沦陷的愁恨、对北方故乡的思念、对壮志难酬的悲愤、对缺少知音的感慨、对乐于归隐的不屑、对谋取私利的羞耻、对时光流逝的可惜、对国家前途的忧愁„„

四、赏读——欣赏佳句,感受技巧。

真正震撼人心的作品往往是情感与技巧的完美结合,这首《水龙吟》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想一想有哪些句子让你难忘?并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自由发言)

1.“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明确】:开篇写景,营造了宏大壮阔的意境。面对这阔大的境界,词人那种磊落的胸怀让我们一览无余。

2.“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明确】:借景抒情。 “遥岑”即远山。举目远眺,那一层层、一叠叠的远山,有的很象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很象美人头上螺旋形的发髻,引起词人的忧愁和愤恨。词中没有正面交代,但结合登临时地情景,可以意会得到。北望是江淮前线,效力无由;再远即中原旧疆,收复无日。南望则山河虽好,无奈仅存半壁;朝廷主和,志士不得其位,即思进取,却力不得伸。以上种种,是恨之深、愁之大者。

3.“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明确】:借景抒情。写的是夕阳快要西沉,孤雁的声声哀鸣不时传到赏心亭上,更加引起了作者对远在北方的故乡的思念。虽然仍是写景,但无一语不是寓情。落日,本是日日皆见之景,辛弃疾用“落日”二字,比喻南宋国势衰颓。“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这里的游子指辛弃疾自己。辛弃疾渡江淮归南宋,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的。可是南宋统冶集团根本无北伐收复失地之意,也不把像辛弃疾一样的有志之士看作自己人,对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

4.“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明确】:是借动作抒情和直抒胸臆,选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看、拍,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第一个动作是“把吴钩看了”。 “吴钩”,本应在战场上杀敌,但现在却闲置身旁,只作赏玩,无用武之处,这就把作者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也烘托出来了。第二个动作“栏干拍遍”。栏干拍遍是胸中有说不出来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干来发泄。用在这里,就把作者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宛然显现在读者面前。 “无人会、登临意”则慨叹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南宋统治集团中没有人是他的知音,读到此,于作者心思心绪,亦可尽知,每位读者,也都会被这种情感感染。

5.“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明确】:用典抒情。晋朝人张翰(字季鹰),在洛阳作官,见秋风起,想到家乡苏州味美的鲈鱼,便弃官回乡。(见《晋书•张翰传》)现在深秋时令又到了,连大雁都知道寻踪飞回旧地,何况我这个漂泊江南的游子呢?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辛弃疾虽然那张翰自比却是反其意而用之,然而自己的家乡如今还在金人统治之下,南宋朝廷却偏一隅,自己想回到故乡,又谈何容易!

“尽西风、季鹰归未?”既写了有家难归的乡思,又抒发了对金人、对南宋朝廷的愤懑,确实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

6.“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明确】:用典抒情。求田问舍就是买地置屋。刘郎,指三国时刘备,这里泛指有大志之人。三国时许汜去看望陈登,陈登对他很冷淡,独自睡在大床上,叫他睡下床。许汜去询问刘备,刘备说:天下大乱,你忘怀国事,求田问舍,陈登当然瞧不起你。如果是我,我将睡在百尺高楼,叫你睡在地下,岂止相差上下床呢? “怕应羞见”的“怕应”二字,是辛弃疾为许汜设想,表示怀疑:象你(指许汜)那样的琐屑小人,有何面目去见象刘备那样的英雄人物?

小结:所以,这二层的大意是说,既不学为吃鲈鱼脍而还乡的张季鹰,也不学求田问舍的许汜。 作者登临远望望故土而生情,谁无思乡之情,作者自知身为游子,但国势如此,如自己一般的又何止一人呢?作者于此是说,我很怀念家乡但却绝不是像张翰、许汜一样,我回故乡当是收复河山之时。作者有此志向,但语中含蓄,“归未?”一词可知,于是自然引出下一层。

7“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明确】:用典抒情。“流年”,即时光流逝;“风雨”指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据《世说新语•言语》,桓温北征,经过金城,见自己过去种的柳树已长到几围粗,便感叹地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树已长得这么高大了,人怎么能不老大呢!这三句词包含的意思是:于此时,我心中确实想念故乡,但我不会像张瀚,许汜一样贪图安逸我今日内心是怅恨忧惧的。我所忧惧的是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宿愿不能实现。年岁渐增,恐再闲置便再无力为国效命疆场了。这三句,是全首词的核心。到这里,作者的感情经过层层推进已经发展到最高潮。

8、“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明确】:直抒胸臆。“倩”是请求。“红巾翠袖”是少女的装束,这里就是少女的代名词。在宋代,一般游宴娱乐的场合,都有歌妓在旁唱歌侑酒。这三句是写辛弃疾自伤抱负不能实现,世无知已,得不到同情与慰藉。这与上片“无人会、登临意”义近而相呼应。英雄无泪,只因未到伤心处,辛弃疾却黯然流泪,那是因为他的心在滴血呀!

听录音 学生齐读本词。

五、比读——对比阅读,感受词风

品味着句句言近意远的诗句,一位雄才大略,襟怀磊落,忧国伤时的诗人,仿佛就浮现在我们的眼前。是啊,锦绣河山必然哺育无数英雄,又何止辛弃疾一人呢?《念奴娇•赤壁怀古》就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抱负远大,识度明达的苏轼。请同学们就两首词在词风上有何不同点做一个简单概括。

【明确】:苏词的豪放风格,主要体现为乐观旷达。辛词的豪放风格,主要体现为苍凉沉郁。

(教师在分析师主要抓住苏轼的“一尊还酹江月”和辛弃疾的“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进行对比分析。)

学生一齐背诵本词。

六、小结。

南渡词人的情感世界已由个体的人生苦闷延伸向民族社会的忧患,表现出更深广的社会忧患和个体人生的苦闷。35岁的辛弃疾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故国沦陷、国耻未雪的仇恨和焦虑,故乡难归、流落江南的飘泊感,英雄无用的压抑感和壮怀理想无人理解的孤独感,交织于胸。因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他萌生出退隐之念,但英雄无功的羞愧感和执着的进取心促使他放弃了隐退的念头。欲进不能,欲退不忍,刚强自信的英雄也禁不住愤然泪下。此词充分表现出英雄心灵世界的丰富和曲折性,深度开掘出词体长于表现复杂心态的潜在功能。 教师朗诵艾青的《我爱这土地》结束本课时:“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七、布置作业:

请以《辛弃疾啊,辛弃疾!》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附板书设计: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对江山沦陷的愁恨 对北方故乡的思念 对壮志难酬的悲愤 对缺少知音的感慨 对乐于归隐的不屑 对谋取私利的羞耻 对时光流逝的可惜 对国家前途的忧愁

形象 词眼 感情 手法 词风

„„ 借景抒情 借动作抒情

直抒胸臆

用典抒情

豪迈 沉郁

(移情、比喻)

《水龙吟苏轼.doc》
水龙吟苏轼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