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素质教育小学教学质量评价方案

2020-03-03 05:46:2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牙际小学教学质量评价方案

一、评价的目的意义

(1)促进党的教育方针的真正落实,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2)调整教育教学各因素、各环节之间的关系和权重,控制教育教学和课内外活动向最优化、素质教育化方向发展。

(3)激励学校、教师、学生积极进取,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

(4)对学校、教师的工作状态和成效以及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成效进行有效的监控管理。

二、评价的基本原则

1.坚持全面评价与特长评价结合的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多种素质进行全面评价,同时突出对其有益的个性心理和特殊才能素质进行评价。 2.坚持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结合的原则

在对结果评价的同时,加强对教学常规的建立与管理,教研活动的开展与实效,对课堂教学、活动的效益与效果,对单元教学效率与效果的评价。 3.坚持整体评价与抽样评价结合的原则

在依据教育教学规律坚持定期整体评价的同时,适时采用不定期分项抽样评价,加强对教育教学状况和效果的宏观监控和微观管理。 4.坚持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结合的原则

以定性的“等级”和“评语”评价为主,以定量的“百分数”和“百分率”为辅,使评价尽量科学合理。评价的基本程序 1.分级评价

市以县(区)为单位进行评价,县(区)以乡(镇)为单位进行评价,乡(镇)以学校为单位进行评价,学校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评价。 2.先过程评价,后阶段评价

过程评价采取随机抽样或等距抽样的办法进行不定期评价。阶段评价于学年末和学段末组织进行。权重分别为0.4和 0.6。

四、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1.教学常规管理水平评价(权重0.2) (1)教学常规管理水平评价,主要对学校教学常规的建立、管理和教学工作运行状况进行评价。

(2)教学常规管理水平评价,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结合、“听看查访”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 (3)评价依据

(4)全部指标均达到为“优秀”等级;有两项未达到为“良好”等级;有四项未达到为“基本达标”等级;有五项以上未达到为“待达标”等级。 2.教研水平评价(权重0.2) (1)教研水平评价主要对学校基层教研组织的建设、地位、活动状况、活动成效进行评价。 (2)对活动状况的评价,采取随机抽样直接参与的方法进行;对其他方面的评价,采取“听看查访”的方法进行。

(3)评价依据

(4)全部指标均达到为“优秀”等级;有两项未达到为“良好”等级;有四项未达到为“基本达标”等级;有五项以上未达到为“待达标”等级。 3.教学效率评价(权重0.2) (1)教学效率评价主要对各科课堂教学效率进行评价。

(2)课堂教学的评价,采取定期普查和不定期抽查结合的方法进行。

(3)评价参照《各科课堂教学基本结构》,依据《各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由各级专家评价组进行综合评价。

(4)先定量评价,再定性评价。定性评价除明确等级外,还应针对教学风格、突破创新方面、主要问题及改进意见作简短评语。90分及以上为“优秀”等级,75分及以上为“良好”等级,60分及以上为“基本达标”等级,60分以下为“待达标”等级。 4.教学效果评价(权重0.4) (1)以分课目标为基础,以单元测评矫正补偿为关键,以阶段质量标准为准绳,逐步建立全面、系统、规范的教学质量标准体系。

(2)依据《小学生日常思想行为评定表》,班主任、家长、学生三者结合,加强对学生日常思想行为的评定、指导,同时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评定均采取等级制,利用班会时间,广泛开展同学之间的互评互学活动。《评定表》由学生个人管理,定期(两周)与班主任、家长见面,并评定等级。

(3)语文、数学、自然三个学科的学年和学段阶段性评价,采用面测和笔测两种方式进行,权重分别为0.4和0.6。面测于下学期第十八周内各校利用下午或课余时间安排进行,市、县(区)随机抽查。笔测于下学期第二十周进行,当年监控年级统一安排,只统一检测不统一评卷;非监控年级由各中心小学和完小自行安排。

(4)思想品德学科的评价,采用平时评定和学年、阶段评定结合的方式进行,权重分别为0.4和0.6。平时评定主要对学生在学校、在家庭和在社会的思想行为表现进行评定。学年评定,1至2年级采取面测的方式,3至6年级和阶段评定采取笔测的方式进行。 (5)音乐、体育、美术、劳动、社会五个学科的评价,采取平时评定和学年、阶段评定结合的方式进行,权重分别为 0.4和0.6。平时评定主要对学生课堂学习态度、各次作业情况或各项技能、技巧、能力进行评定。学年和阶段评定,采取面测的方式进行。 (6)平时评定分别由班主任和各科科任教师组织评定;学年和阶段面测由学校组织不少于3人的测评组评定;学年和阶段笔测由学校根据情况组织评定。

(7)语文、数学两个学科的测评,教育内部可以使用百分制操作,但对外(学生、家长、社会)小学各学科均采用等级制。设“优秀”、“良好”、“基本达标”和“待达标”四个等级。折算按90分及以上为“优秀”,75分及以上为“良好”, 60分及以上为“基本达标”,60分以下为“待达标”。

(8)学生参加学校及以上级别的各种竞赛、展评、表演等活动获奖,当年相应学科的相应方面的测评可以免测,并记为“优秀”等级。

(9)对各科教学效果的统计和分析,依据统计表,按平时、面测、笔测等不同项目分项统计分析。在统计分析中,应特别重视单科达标率,全科达标率和单科优秀率、全科优秀率,增加对特长生的统计和分析。

(10)学期和学年结束,均应依据《学生素质发展手册》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分项等级评价和综合评价。分项评价表均留有一些空项,学校应根据办学特色、学生实际、学生个性和学生特长等作补充填写。综合评价应包含三个方面内容,即“等级+特长+鼓励”。综合评价由学生、教师和家长三者结合进行。

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方案

小学教学质量评价方案

实施素质教育方案

教学质量评价方案

黄河路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综合评价自查报告

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方案

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方案

教学质量评价方案意见

教学质量检测评价方案

教学质量评价管理方案

《实施素质教育小学教学质量评价方案.doc》
实施素质教育小学教学质量评价方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