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社会实践教学设计

2020-03-02 12:25:1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篇1:《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环节》教学大纲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环节》教学大纲 为规范我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环节相关工作安排,加强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和考核,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环节有关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教学大纲。

一、本门课程性质及适用学科或专业

本课程属于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公共必修课,适用于全校大学二年级各普通本科专业,总计2学分。

二、实践环节目的与意义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目的和意义在于引导大学生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大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现实的热情和能力,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加深对课堂教学中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对国情的了解,在实践考察和调研中培养和巩固大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锻炼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践环节内容与基本要求 1.实践环节的基本内容

根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形势与政策》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围绕当今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建立选题库,同时也鼓励学生自行选择调研题目开展调研活动。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确定调研选题,围绕选题开展为期2周的社会调查,搜集原始资料,然后进行整理和分析,写成不少于2000字的社会实践报告。社会实践报告的形式可以是调查报告,也可以是社会考察或社会工作体验的经过与心得体会等。 2.实践环节的基本要求

(1)对指导教师的要求:指导教师完成理论教学之后,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相关规定,对学生进行组织动员,并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对学生如何开展调查研究进行具体指导,评定并上报学生社会实践成绩。

(2)对学生的要求:参加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学生应严格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认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按时完成实践任务。学生在实践期间,必须认真踏实,围绕选题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严格遵守实践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切实注意交通和人身安全。学生所撰写的社会实践报告,要求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文理通顺,行文规范,紧密联系实际,严禁弄虚作假和抄袭他人成果。实践报告要按照统一要求打印和装订。

四、实践环节的形式与进度安排 1.实践环节的形式

社会实践环节的形式分为社会考察、社会问题调查、社会工作体验等多种形式。

社会实践的组织方式分为二种:一是部分学生暑期集中式社会实践,具体实践活动与校团委组织的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进行;二是学生暑期分散自主式社会实践,主要由学生自己根据要求确定实践方式,联系实践单位,自主开展为期不少于2周的社会实践活动。暑期结束后的第一周,每个学生务必将纸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报告》(含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考核表)和电子文档,以班级为单位,统一报送指导老师。 2.实践进度安排

6月上、中旬,指导教师对各自所指导的班级学生集中进行一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动员,指导学生如何选题和开展调研,提出具体任务要求;7月中旬一8月下旬,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搜集、整理调查资料,撰写社会实践报告,同时,指导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督查和指导;9月上旬开始,指导教师收阅学生社会实践报告,登记上报学生成绩,评出优秀调查报告,学校对优秀调查报告予以奖励。

五、实践环节的考核与成绩评定

1.学生必须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全部任务,提交社会实践报告后,方可参加考核。

2.指导教师须结合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态度和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报告的情况给出考核成绩。考核成绩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分评定,评定成绩可参考下列标准执行。

(1)优秀: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大纲规定的全部任务,按时提交实践材料;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报告中有丰富的实际材料,且是本人调查研究所得;能够运用学过的理论知识对某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能提出自己的见解;报告格式规范;实践表现优秀。

(2)良好: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大纲规定的全部任务,按时提交实践材料;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报告内容比较丰富,且是本人调查研究所得;能运用所学过的理论知识联系实际分析问题;报告格式规范;实践表现良好。

(3)中等: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大纲规定的主要任务,按时提交实践材料;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报告的内容和格式比较规范;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实践表现一般。

(4)及格:基本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大纲规定的任务,按时提交实践材料;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报告内容和结构不够完整系统;格式不够规范;实践表现一般。

(5)不及格:未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任务,未按时提交实践材料;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报告中有明显或原则性错误,或抄袭严重;格式不规范;实践表现较差。

六、实施时间

本大纲从2005级 学生开始执行。

篇2: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

第六章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

第一节思想政治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

一思想政治课的教材解读

解读的基本要求: 一.教材解读分析和研读应遵循如下原则:第一忠于课程标准,第二基于高于课本,正确处理教材与教参的关系

二.解读的基本方法: 1.第内在性解读,用作者的主观精神去分析问题; 2.外在性解读,超越教材文本的解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联系经典著作和文献解读,第二,联系教参解读,第三,联系学生的具体生活解读,第四,联系我国建设的经验教训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国内外形势解读,第五,联系对立面的观点解读教材,把握教材的矛盾点. 3.探究性解读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探究教材背景和教材文本精神与现实生活社会实践的动态关系

第二,联系学生提出的问题钻研教材

第三,质疑教材,弥补教材的不足,以开放的心态完善发展教学内容. 二了解学生和社会搜索信息材料

了解学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第一,了解学生的知识经验能力基础,调查学生学习教材的认知障碍.了解学生的需求,把握学生的生活热区,调查学生学习教材的思想疑点.了 了解社会;教学内容多以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出现,与学生的具体生活实战情景有一定距离,因此要做到观点材料化,说理形象化.材料越丰富真实学生的兴趣越高,学生越容易接受.三整理分析信息材料,确定教学重点难点

要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对搜集的信息材料进行分类

第二提取主要的倾向性的信息

第三,确定教学的重点

第四,确定教学的难点

第二节新课程理念下的思想政治课教案设计

一思想政治目标设计

必须做到: 第一,目标设计内容要全面,并有明确具体的指向性,要具体到对本校本班学生

第二,目标设计应坚持预设与生成的统一,兼容表现性和生成性目标。人文社会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自然科学知识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可以完全可以脱离主体而独立存在,作为结果性目标预先设计,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不是关于事实和规律的纯粹学问,它对事实和规律的叙述已经过价值解释理解和选择,它是被意义化的价值化的事实和规律。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价值性主观性的特点,以及内容的生活化,决定了其学习过程具有体验性情景性和个体性特点,决定了其目标设计不能完全脱离主体而独立存在,不能完全作为教学过程之外的结果性目标预先设计。

第三,情感教学目标的设计要依托课文知识,紧扣认知和思想教育目标

第四,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并用行为动词描述学生的素质发展变化状态,使目标具体明确,有可测评性。

二思想政治方法设计

四大类教学方法

三思想政治过程设计

第一,概念原理的教学要让学生经历其形成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学握概念原理的内涵和外延层次结构和精神实质。

第二,概念原理的教学要融入一点概念原理的发展史和问题解决史

第三,教学过程要体现动态性,体现预设与生成相统一,遵循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两次飞跃的过程范式进行设计。

第四,方案要弹性化,粗线条

第五,一般采用活动单元设计法进行设计

四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组织设计

第一,教学方略设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要认真考虑放在什么时间段进行教学,安排多长时间,如何保证时间。

第二,教学内容进行情景化设计。基本要求有:情境要蕴理含情社会化形象逼真,形式新颖;虚拟情景和真实情景有机结合,尽量多创设真实情境,提出恰当的道德行为要求;保持情景的关联性连续性递进性;情境要与问题相关联,有互动性。

第三,教学内容进行生活化设计。《股票债券和保险》生活化设计:于老汉买彩票中奖500万,遇到了种种困惑,扣除100万,保险公司推销员向他推销保险,银行向他拉存款,儿子要钱买股票。他对这笔钱如何处理?

第四,教学内容进行问题化设计。要变教材陈述性叙述变为问题性叙述,变教学内容的陈述化设计为问题化设计。要注意以下几点:组成问题体第;围绕教材的关键点;针对社会热点;难易适度;形式新颖生动 第五,处理好理论教学与思想教育的关系。注意挖掘理论知识点本身和材料本的思想性。 处理好全局与局部的关系

五思想政治作业设计

六思想政治课前课后活动设计

第三节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的研究与优化:说课

一说课的内涵和特点

四大特点:第一,同行参与性,第二交流性,三是研究性,四是实践性

二说课的任务目的和内容形式

说课的任务

说课的目的

说课内容

案例

实践与案例

解决如何教,为什么这样教 为优化教学设计达成教学最优化提供一个横向交流平台 说教材说学生,含本课教学重难点的判断和教学内容的处理 说教学意图,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流程教学方案实施总体思路 说教学方法 说教学过程 说教学特色 说教学理念

第七章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施

第一节思想政治的课堂教学

一追求教学目标的最优实现

二体现趣味性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 要加强趣味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内容生活化现实化

观点材料化,说理形象化

形式多样化,部分环节活动化

概念原理的形成和表述准确. (概念原理的形成主要有两种方法,即事例归纳法和过程归纳法) 重视证据的作用逻辑的论证与历史的叙述相结合

讲辩证法,不搞绝对化

介绍不同的观点,听听不同的声音

体现概念原理的应用价值

三体现主导与主体合规律和合个生的统一 四课堂教学结构科学合理和谐优美 五巧妙引导和调节学生的注意力 六营造民主开放的课堂教学氛围 七建构立体开放的教育网络

第二节思想政治课的课后教学反思 一教学反思的内涵和特点

二教学反思的方式

1.课后小结与札记,简称教后记

记问题,查病因

记亮点,积累经验

记教学过程中的灵感和顿悟 2.观摩反思

3.专业生活史研究

三教学反思的方法

1.以学生的反馈意见为机制进行教学反思 2.以同行评议为机制进行教学反思 3.以专家点评为机制进行教学反思 篇3: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 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

永定县城关中学 吴凤英

一、教学内容

(一)课题: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政治第三册《文化生活》

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课时——“文化与经济、政治”

(二)主要学习内容:

1、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

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在经济基础上相互影响:

文化由经济、政治决定,并反作用于经济、政治,不同文化的作用,影响是不同的。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2)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相互相交融:? ?(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的地位和作用?(1)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

3、文化与综合国力的竞争:? ,增强综合国力?(2)发展先进文化

二、学生分析:在高一思想政治课的两个模块中,学生分别了解了经济、政治

的基础内需,并在前一框题中懂得了文化的含义,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三者的关系的理性认识基本上是空白。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调查报告

思想政治教学设计题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设计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设计

思想政治社会实践心得

“思想政治社会实践”实用手册

思想政治社会实践报告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

思想政治社会实践感想

思想政治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思想政治社会实践教学设计.doc》
思想政治社会实践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