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

2020-03-03 08:37:1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巨源煤矿职工医院 巨源社区卫生服务站

巨煤(2017)18号

文关于下发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应急处置预案的通知

医院各科室社区卫生服务站:

为促进本社区的重性精神病防治服务工作,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进完成,并对重性精神病突发事件的处置。经研究决定,下发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应急处置预案。

附件:《巨源社区卫生服务站重性疾病管理治疗应急处置预案》

2017年巨源社区卫生服务站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方案》以及相关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为确保我片区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项目顺利开展,逐步建立综合预防和控制重性精神病患者危险行为的有效机制。结合本社区实际,制定本年度中心精神病患者管理工作计划。一.目标

1.至2017年底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率达到90%。 2.普及精神病防治知识,提高对重性精神疾病系统治疗的认识。

二.工作组织机构

1.工作小组组长:罗义

副组长:张石佑

王开华

成员:何萍

吴利娜

黄燕

陈永秀

王胜丰

胡婷

2.工作小组分工

工作小组成员全面负责本社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档案建立及管理工作。

三.范围和内容

1.范围:本社区范围内实施

2.实施内容:按照实施方案和技术规范要求,做好人员培训。制定培训工作计划,分期分批,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精神病防治专业人员患者家属等相关人员培训,提高工作人员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增强患者家属护理村委会人员相关知识与技能

信息收集。接受过严重精神病患者管理相关培训的专兼职人员对辖区人口进行调查,收集在医疗机构进行明确诊断的重性精神病患者信息重性精神疾病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双向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分裂情感障碍等发病时患者丧失对疾病的自制力或者对行为的控制力,并可能导致危害公共。安全和他人人身安全的行为,长期患病者可以造成社会功能障碍损伤。并做初步筛查工作收集没有明确重性精神疾病诊断做但有危险性倾向的人员信息在建立其立即到。专业机构诊断治疗的同时上报上级精神病防治专业机构和集县疾控中心收集确诊病例资料卫生院每季度统计在弹的中心精神病患者信息。总后上报县级精神病专业机构。评估病情评估会稳重性精神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在纳入管理的时候游戏区级及以上专业医疗机构进行一次全面评估检查患者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疾病为符合诊断的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建档登记的内容包括患者及监护人姓名和联系方式等基本情况患者精神疾病家族史,初次发病时间,既往诊断和治疗情况既往主要症状生活和劳动能力,目前症状服药。一从性质自治性社会功能情况康复措施,总体评价级数,后续治疗康复意见等。五定期随访对对于纳入管理的患者每年至少随访四次,每次随访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精神卫生用药和家庭护理观理念等方面滴信。洗督导患者服药,防止发随时发现疾病复发或加重的征兆,给予相应。处理或转诊病进行危机干预对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必要时与原主管医生联系或转诊至上级医院对伴有躯体症状恶化或药物不良反应应将患者转至上级医院六患者报告发现有危及他人生命安全或严重精神影响社会秩序和形象社会影响形象行为者疑似精神疾病患者时,应立即拨打110向当地公安机关报警由公安机关执行公务的人员送往就近或者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明确诊断。健康教育康复指导加强。宣传鼓励和帮助患者进行生活和康复功能康复训练指导患者参与社会活动接受职业培训与病人家属进行交流发放精神病科普宣传资料精神病人护理知识,消除社会对精神疾病的歧视和误解技术指导接受市区及专业技技术指导组织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技术指导。

精神病管理工作制度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工作竞争激烈,生活压力增加不同阶层利益格局变化,精神疾病越来越受到关注,也为精神卫生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切实加强中心精神病患者管理工作的领导

按照《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规范》的要求,通过患者家属自报社区报告精神病收治医院和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机构反馈等渠道,掌握本社区重性精神疾病的线索,采取逐一摸排的方式排查确认后,建立详细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档案。

二.做好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访视评估工作

严格按照《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规范服务》的要求,做好重性精神患者的随访工作,精神卫生服务人员应定期与患者接触,了解患者经济情况,特别是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疾病状况,药物治疗情况,药物副作用,并及时进行患者危险行为评估,对危险行为级别较高者,应迅速按照服务流程逐级处理,同时加强防范。

三.加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管理

对已经确诊为重性精神疾病的患者,特别是有危险行为的患者,协助民政部门送往精神卫生机构住院治疗,对处于稳定期的重性精神病疾病患者,应制定院外康复计划,由本社区卫生服务站定期随访。

重性精神疾病排查工作制度

排查人员在接受培训的基础上,必须掌握摸底调查的目的任务要求疾病的识别与确定统计报告方法等。 1发现线索通过家属自报社区报告精神病收治医院和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机构反馈等渠道,掌握本社区内重性精神疾病的线索。

2.确定病例对于已掌握的线索,调查者必须登门与患者接触,用精神病诊断学的方法进行确诊登记建档,同时加强精神卫生机构与社区精神康复机构的联系,建立转诊制度

3.建立重性精神病患者健康档案排查摸清社区重性精神病患者底数。进行危险性评估,开展分级随访管理,并将患者信息及时向上级卫生主管部门通报。对摸排出的重性精神病人,积极协同相关部门动员督促送医治疗。

精神病随访工作制度

1.对于排查出来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每年定期随访四次并且填写规范的随访记录。

2.定期或者不定期开展精神病防治工作例会,增强社区医务工作者的精神疾病防控知识,对于出版的卫生宣传栏要对精神卫生相关知识进行宣传。

3.对新增的重性精神病人或者家属签订《参加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知情同意书》。

4.每月到居委会了解复发住院迁出死亡走失病人情况,并对辖区内居委会精神病防治工作进行指导,共同防视重点病人。

5.每年定期布置居委会精神病防治干部对易肇事肇祸病人进行摸排并上报。

精神病防治工作制度

为进一步完成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任务,特制定精神病防治工作制度:

一.建立领导小组并有专人负责。 二.建立各种工作制度。

三.根据上级卫生主管部门下达的工作任务部署本社区的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

四.对本社区从事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人员及精神病家属进行培训,并给予技术指导。

五.对本辖区内贫困精神病人进行救济,解决生活中实际困难。

六.配合上级重性精神病收治医院落实解锁方案,对发现的关锁病人解锁。

七.定期检查重性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八.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上报重性精神病防治控报表。 精神病防治工作职责

一.在站长的领导下,负责制定精神病患者康复防治工作计划,经批准后按规定认真组织实施。 二.按要求认真填写病历,根据病历变化及用药后的疗效和副作用情况及时进行相应的治疗,并认真记录在案。

三.认真做好康复训练指导,进行健康教育讲座讲解精神卫生和家庭护理有关知识,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卫生知识水平,使患者和家属了解精神卫生及家庭护理知识,自觉接受配合康复治疗。

四.保持与各居委会精神病防治工干部的联系,随时掌握精神病患者的病情,以便指导治疗和服务。

重性精神疾病档案资料保健管理制度

1.成立本辖区重性精神疾病卫生工作小组, 建立精神卫生三级管理网络(街道、居委会、监护人)制定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例会。

2.开展重性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准确掌握精神病人基本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及时准确将相关报表上报至中心重性精神疾病领导小组工作办公室。

3.开展重点人群的心理卫生咨询、心理行为干预、精神疾病预防等服务,早期发现精神疾患病人。

4.开展对慢性或服用维持剂量药物的精神病人诊治,对新发现或疑似病人应及时转诊至上级专业机构确诊。

5.建立随访制度。定期走访居委会,按疾病分期随访精神病人,及时掌握病情变化、治疗情况、去向,填写随访记录,进行康复治疗指导。6.指导监护人督促病人按时服药观察可能出现的药物副反应和精神症状,动员病人参加社区组织的康复活动。 6.病人就诊或医务人员到病人家中诊疗时,应有家属或监护人陪同。 7.做好重性精神病人的管理,防止肇事肇祸事件的发生。

8.对“三无”精神病人登记造册并上报;对生活困难、符合免费服药治疗标准的患者,帮助申请享受、发放免费药物治疗。服务随访制度1.要定期走访村(居)委会病人,至少每3个入户走访一次辖区登记在卡的精神病人,按要求填写重性精神病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及时掌握病人变化情况,见面率达90%以上

工匠精神

渠县精神

大庆精神

三老四严精神

温岭精神

右玉精神

红船精神

北京精神

沂蒙精神

学校精神

《精神.doc》
精神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