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县域经济发展简析

2020-03-03 22:21:3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2012年河南省南阳县域经济发展简析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中最具综合性的一个基本单元,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加强。目前,南阳县域经济发展正处于经济结构变化和增长方式转变的特殊时期,如何抢抓建设中原经济区南阳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市的历史机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发挥县域经济的推动作用,是一个历史的难题。为了破解县域经济发展的难题,按照地形把全市十一个县市分为平原县和山区县两类对县域经济进行研究,以期寻求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整体思路,指导全市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平原县的共同特点和差异

这里分析的平原县包括全市的方城县、社旗县、唐河县、新野县、邓州市、镇平县六个县市。

(一)六个平原县的共同特点:人口总量大,经济总量大,人均GDP较低,农业比重较高,工业比重较低。2012年六个平原县总人口均位于全市前六位,GDP总量也大部分位居前列,而人均GDP 却普遍偏低,除新野县、镇平县人均GDP突破2万元以外,其他四个县均低于2万元。六个平原县三次产业结构为“24.26 : 49.22 :26.52”,农业比重高于县域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二产比重低于县域平均水平4.2个百分点。

镇化率差别较大。在2012年全省108个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排序中,方城县、社旗县、唐河县、新野县、邓州市、镇平县六个平原县的经济社会发展评价综合指数分别为0.348

2、0.308

6、0.340

4、0.406

5、0.338和0.3840,在全省108个县市中分别排第57位、83位、60位、35位、62位和43位。综合实力较强的新野县比综合实力较差的社旗县高出48个位次。新野县2012年人均GDP为31993元是社旗县(16381)的将近1倍;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81.6%,高于社旗县(71.8%)9.8个百分点;新野县的工业化率比社旗高15.5个百分点;一产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为43.61%,低于社旗县(56.9%)13.3个百分点,城镇化率为32.6%,高于社旗县(31.8%)0.8个百分点。

二、山区县的共同特点和差异

这里分析的山区县包括全市的南召县、西峡县、内乡县、淅川县、桐柏县5个县。

(一)五个山区县的共同特点:人口总量少,经济总量较小,人均GDP较高。2012年5个山区县总人口均位于全市后五位,人均GDP全部在2万元以上,西峡县更是达到将近4万元。5个山区县三次产业结构为“16.52 :60.09 :23.39”,一产比重低于县域平均水平4.77个百分点,二产比重高于县域平均水平6.69个百分点。

率和城镇化率差别较大。在2012年全省108个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排序中,南召、西峡、内乡、淅川、桐柏五个山区县的经济社会发展评价综合指数分别为0.320

2、0.4

519、0.3

533、0.40

14、0.3631,在全省108个县市中分别排第75位、23位、53位、36位和62位。综合实力较强的西峡县比综合实力较差的南召县高出52个位次。西峡县2012年人均GDP为39779元是内乡县(20920) 的 将近一倍;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87.0%高于内乡11.5个百分点,西峡县的工业化率是58.2%高于内乡18.4个百分点;城镇化率为41%,高于内乡县8.7个百分点。

三、平原县和山区县的对比分析

山区县由于土地较少,经济结构和平原县存在着巨大的反差。一产比重低于平原县 7.7个百分点,二产业比重高于平原县10.9个百分点。同时,人均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人均投资等均高于平原县,经济质量明显好于平原县。但共同的特点是,无论是平原县还是山区县,综合实力靠前的县,工业化水平和城镇化率都走在同类县域的前列。

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考察报告

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考察报告

县域经济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优秀)

襄阳县域经济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县域经济发展初探

《河南省南阳县域经济发展简析.doc》
河南省南阳县域经济发展简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