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理论

2020-03-01 20:52:2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篮球理论

一、篮球运动的演进

1.初创试行时期(19世纪年代—20世纪20年代) 2.完善传播时期(20世纪30年代—40年代末) 3.普及发展期(20世纪50年代—70年代末) 4.全面提高时期(20世纪70年代—80年代末)

5.创新发展时期(1990年至今)

1936年第11届奥运会被列为男子竞赛正式项目

二、篮球的起源

篮球是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体育教师兼橄榄球教练的詹姆斯奈史密斯博士1891年发明的。

现代篮球运动是清朝末期1895年由美国基督教青年会的传教士来会理传入我国天津基督教青年教会的。

三、篮球运动基本规律

1.集体协同

2.凶悍对抗

3.攻守平衡

4.动态变化

四、篮球运动的特点

1.集体性 2.对抗性 3.转换性 4.时空性 5.综合性 6.职业性 7.商业性

五、篮球技术的基本特征

1.身体动作与控制支配球的结合 2.动态与对抗的结合

3.相应性与随机应变的结合 4.规范性与个体差异的结合

六、篮球技术分类

进攻技术:传接球、投篮、运球、持球突破 防守技术:防守对手、抢、打、断球等 进攻技术和防守技术都有防守篮板球

七、世界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 1.大众篮球运动在全球普及

2.学校篮球运动的健身、教育功能显著

3.职业篮球运动在全球扩展,商业化气息加强

4.篮球运动理论和实践进一步渗透高科技,形成新结构、新体系 5.竞技篮球群雄相争,排名出现新格局,技、战术风格呈现新特点

八、篮球教学原则

1.自觉积极性 2.循序渐进性 3.直观性 4.实效性 5.综合性 6.对抗性

九、篮球教学方法

是根据体育教学的一般方法,依据篮球教学原则,结合篮球运动的特点,为完成篮球的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式、途径和手段。

十、篮球技术教学方法 四个环节三个步骤:

环节:讲解、示范、组织练习、纠正错误 步骤:1.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概念

2.形成正确的技术动力定型

3.在攻守对抗条件下提高运用技术的能力

一、篮球战术教学方法 1.建立完整的战术概念

2.提高攻守转换和综合运用战术的能力 3.提高战术运用和应变能力 十

二、错误的发现和纠正 1.及时发现错误

2.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

3.纠正错误(讲解示范、诱导法、限制法、变换法、暂停练习法、鼓励法)

三、中学篮球的教法与学法

任务与要求

中学篮球教学及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手段之一,也是贯彻“健康第一”的学校教育指导思想和培养篮球爱好者的主要手段。

目的

以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作指导,运用篮球这一特殊的身体活动形式来增强中学生的体质,促进身心发展,提高健康水平,培养“终身体育”的观念。 十

四、中学篮球教学的任务 1.培养和建立“终身体育”观念 2.提高基本活动能力和增强体质

3.学习和掌握篮球基本技术、简单战术配合 4.培养团队精神和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十

五、中学篮球教学的要求 1.运用理解教学法 2.从实际出发 3.课内与课外结合

4.处理好各种教育、教学关系

六、中学篮球教与学的方法 1.讲解与示范法

2.表象练习法 3.重复练习法

4.游戏教学法 5.竞赛激励法

6.变化规则法 7.电化教学法

8.技能迁移法 9.观察模仿法

10.研究性学习法

七、移动

移动是篮球运动中对原为了改变位置、方向、速度和争取高度、空间所采用的各种脚步动作发法的总称。移动技术动作分为:起动、跑、急停、转身、滑步、撤步、跳 十

八、传接球

传接球技术是篮球运动中的主要技术之一,是指在篮球比赛中进攻队员之间有目的地支配球、转移球的方法。传球分为双手传球和单手传球。双手:胸前、头上、低手、击地 单手:肩上、低手、胸前、背后、勾手、击地、颈后

传球的过程:传球的动作方法、球的飞行路线、球传到的位置 十

九、投篮

投篮是进攻队员将球投入对方球篮而采用的各种专门动作方法的总称。 投篮方法:原地投篮、行进间投篮、跳起投篮 决定投篮抛物线的因素:出手角度和出手力量 二

十、运球技术

运球技术是持球队员在原地或移动中用单手连续拍球推进的一种动作技术。运球按动作位置变化可以分为原地运球和行进间运球两大类。按运球方法可分为高、低运球、运球急停急起、行进间体前变向运球、背后运球、运球转身。 二十

一、持球突破技术

持球突破是持球队员运用脚步动作和运球技术等相结合,快速超越对手的一项攻击性很强的技术。

持球突破可分为原地持球突破和运球中突破。 原地持球突破可分为原地交叉步突破和原地同侧突破。 二十

二、持球突破的技术环节

1.熟练的支配球 2.假动作吸引 3.脚步动作 4.转体探肩 5.推放球加速度 二十

三、防守技术

防守技术是队员在防守时为了阻挠和破坏对手的进攻,达到夺球反攻的目的所采取的各种专门动作方法的总称。

防守有球队员的动作方法:防投篮、防突破、防运球、防传球、抢球、打球 防守无球队员的动作方法:防摆脱、防纵切、防横切、断球 防守有球队员原则:堵纵放边 二十

四、抢篮板球技术

比赛中双方队员在空间争抢投篮未中的球称为抢篮板球,有防守篮板和进攻篮板之分 抢篮板球技术分析:1.抢占位置 2.起跳动作 3.空中抢球动作 4.获球后动作 二十

五、篮球绘图

场地、队员、持球队员、投篮、掩护、传球、跑动、持球移动 二十

六、进攻战术基础配合

进攻战术基础配合是指在篮球竞赛中,进攻队员两三人之间所组成的简单配合方法 进攻战术基础配合方法:传切配合、突分配合、掩护配合、策应配合 二十

七、防守战术基础配合

防守战术基础配合是指在篮球竞赛中,防守队员两三人之间所采用的协同防守配合的方法。

防守战术基础配合:1.挤过配合2.穿过防守3.交换配合4.夹击配合5.补防配合6.关门配合7.围守中锋配合

二十

八、快攻

快攻是指防守队获得球后由守专攻时力争在对手布阵未稳之际,抓住战机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果断而合理的发动攻击的一种速决性战术配合

快攻的形式:长传快攻、传球与运球结合的快攻、个人运球突破快攻 二十

九、人盯人防守战术

分类:1.半场缩小人盯人 2.半场扩大人盯人 3.全场紧逼人盯人 三

十、区域联防

区域联防是由守专攻时,防守队员迅速退回后场,每一个队员分工负责协同防守一定的区域,随着球的转移而积极移动地调整自己的位置,形成一定的阵型,把每一个防区的同伴有机地在一起所组成的全队防守战术。联防的基本阵型:

212、

23、

32、131 三十

一、联防的基本要求

1.由守专攻时,封一传,堵接应,争取时间迅速退回后场,站好联防阵型

2.根据区域联防的特点和队员的身体、技术特长,合理的分配防区。把移动速度快的队员放在外线防守,把身材高大补防能力强,善抢篮板球的队员分配在内线防守。

3.防守持球队员时执行盯人防守的原则,积极干扰和破坏对方的投篮、传球、运球和突破 4.对无球区域的防守也要贯彻以防人为主,球、区兼顾的要求,当无球队员通过溜底线、背插、纵切等方式进入自己的防区时,要先卡位,堵防第一接球点,然后护送出自己防区交给同伴防守

5.防守中,随时准备协助同伴进行“关门”,“夹击”,“补防”等配合,特别对篮下攻击能力较强的内线队员必须进行围守

6.要根据对方的进攻变化,随时准备调整防守阵型 三十

二、篮球主要规则

常见违例:1.队员出界和球出界

2.非法运球 3.带球走

4.3秒违例 5.被严密防守的队员 6. 8秒违例 7.24秒违例 8.球回后场 9.掷球入界违例 10.脚踢球和拳击球 11.罚球违例 常见犯规:1.侵人犯规 2.双方犯规 3.违反体育道德犯规 4.技术犯规 5.取消比赛资格的犯规 三十

三、篮球竞赛组织形式 淘汰制:单淘汰、双淘汰

循环制:单循环、双循环、分组循环 混合制:交叉赛、同名次赛、PAG制 三十

四、篮球场地规格

篮球场尺寸:长28米、宽15米 球篮:内径为0.45米

篮球:周长75~78cm,重量600~800克篮圈离地垂直高度:3.05米 界限线宽:5cm 场地高度空间大于7米 球场边线离广告牌大于2米

篮球理论

篮球考试理论

体育篮球理论教案

篮球理论考试题库

“篮球技战术理论”课教案

体育篮球理论考试答案

篮球选项课理论考试试题

篮球专项课理论考试期末试卷

篮球二级裁判员理论考试试题答案

三级篮球裁判理论试卷1

《篮球理论.doc》
篮球理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