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存状态调查

2020-03-04 01:27:0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无所谓”心态视角下的大学生群体生存状态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当代大学生本应有的积极思想受到冲击,出现了诸如对处分漠然视之,班级活动消极待之,甚至对荣誉嗤之以鼻的“无所谓”心态。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大学生的生存状态进行了研究,着重分析学生自身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对学生的影响,得出个人主体意识缺失是“无所谓”心态产生的主要原因,而宿舍环境起到关键作用的结论。

关键词:大学生生存状态影响因素

一、引言

我们知道,在经过高考的洗礼后,初入大学殿堂的学子们往往都踌躇满志、雄心勃勃,期待在大学中激扬青春挥斥方遒。但事与愿违,在开学后的短短几个月里,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出现了藐视荣誉、漠视处罚、脱离集体等消极的“无所谓”心态,并且这种心态可能一直持续整个大学期间,对其学习和生活都产生了负面影响。那么,产生这种消极心态的原因是什么?其影响因素有哪些?本文通过对南京农业大学经管学院大学生学习、宿舍环境、家庭环境等方面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大学生产生无所谓心态的原因,为增强学生进取意识、推进学院学生工作提出可行性建议。

二、样本及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以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为样本,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调查对象。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以往调查自行设计调查问卷。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收回有效问卷147份,有效率为98%。调查问卷覆盖了经济管理学院金融、会计、电子商务等全部八个专业的大一年级到大三年级的学生。

三、大学生生存现状及“无所谓”心态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生存现状

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95.7%的学生在入学前曾经憧憬过自己的大学生活,其中更是有93.2%的人曾经认真规划过自己的大学生活,但是进入大学后只有4.7%的人将其付诸实践。现在,只有12.5%的学生认为自己对学习全身心的投入,而62.4%的学生则是偶尔学习或者平时应付,考前突击。在课余时间,学生花费时间比较多的是参加各种活动和上网、遛街等娱乐活动。现在学生拥有电脑的比例很高,但是将电脑用于学习的学生已经所剩不多,问卷结果显示,通常情况下,大二年级仅8%的学生使用电脑查找学习资料或辅助学习,超过90%的学生将电脑用于游戏、聊天、电影等活动。问卷调查的结果同时显示,在挂科这个问题上,9.7%的大一学生认为可以接受,34.4%的大二男生表示可以接受,43.6%的大三男生则认为无所谓。认为“不会去争取奖学金”的学生,从大一到大三分别是10.1%、28.7%、36.8%。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目前多数大学生的生存状态是“梦中的大学,混沌的生活”。面对轻松舒适的大学环境,多数学生都没有坚持自己的梦想,轻易的迷失了。与此同时,随着年级的增加,学生“无所谓”心态越来越明显,学生的荣誉感、责任感在下降。

(二)“无所谓”心态产生原因分析

1、学生自身原因(内因)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外部矛盾,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

具体到大学生“无所谓”心态的产生,内因是大学生主体意识缺失。大学生尚未形成正确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入大学,部分大学生对自己要求不严格,期望值不高,错误地认为大学生活是清闲和自由的,不需要像高中那样刻苦学习了,可以舒服地度过四年大学时光了。在这种认识误区的作用下,他们将自己的天职学习抛到了九霄云外,将父母的期望和老师的教诲忘得一干二净。以至于只有很少学生将主要精力用于学习,大多数学生则将时间用于玩乐。这种主体意识缺失,自我放松的心理就成为学生进取心丧失的温床,从而导致了“无所谓”心态的产生和蔓延。

2、外部环境原因(外因)

社会学家米尔斯指出,“不管是精神上还是行动上,群体中的成员都存在于周围的环境之中而且无法脱离”。尤其在现代社会中,人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大学生参与社会的机会不断增加,层次也不断加深,环境因素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也日渐加深。

大学生身处校园之中,引起“无所谓”心态产生的外因主要是校园氛围和宿舍环境,其中宿舍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更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我们知道,宿舍是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停留时间最长,而舍友更是大学生生活中接触最频繁的群体。宿舍环境的优劣,舍友行为的得失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调查数据也显示,大学生自身也认为宿舍环境对其大学期间价值观转变起到重大作用。

另外,家庭环境对“无所谓”心态产生也起到一定影响。根据调查,有16.7%的学生依靠家庭背景雄厚,学生在校期间父母已为其安排好毕业后的工作等,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削弱学生进取意识,促使“无所谓”心态的产生。

四、结论与建议

对于“无所谓心态”的迅速蔓延,我们认为,大学学生工作者应尽快全面采取应对措施,以应对这一严重威胁,净化校园文化氛围。

首先,从内因方面考虑,我们可以利用大一新生未受“无所谓”心态太大影响这一特点,从其刚入学时抓起,以“防”为主。

新生入学时,学校要尽快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其认识到在大学里会面临考证、就业考研或保研等种种压力,大学生活并非传闻中的轻松自由,使他们从进入大学起就树立起紧张意识。另外要让新生学习、熟知大学的一系列规章制度,使其明白哪些事是不可为的。当然,在规章制度的学习中,必须要避免形式主义的考核,以规避学生短时记忆。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其更深切的了解规则,明白到触犯规章的严重后果。除此之外,更要加强学风管理:平时加强教学效率,期末严抓作弊之风。

同时要注重对新生周围环境的营造。迎新招新等场合往往是新生初步了解大学的开始,大学里蔓延的“无所谓”心态就很有可能在此时传播到新生中。所以,在新生入学前应对高年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防止“无所谓”态度向新生群体蔓延。

其次,从外因方面考虑,我们要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环境,其重点就是与学生成长息息相关的宿舍建设。

在这一环节中,我们知道宿舍对大学生心态的变化会起到重大作用,良好的宿舍文化氛围对大学生心态发展至关重要。为改善宿舍氛围,我们可以从一下几方面入手:1.严禁学生在宿舍传播观看不文明书籍音像制品;2.加强学生计算机使用管理,防止学生沉迷电脑游戏影响学习积极性;3.举办宿舍文化节等活动并进行物质奖励,调动宿舍集体向上的积极性;4.根据宿舍各方面表现评选优秀舍长,促使其带动宿舍成员向积极方向发展;5.要求各班级关注内部宿舍建设,并将班级各宿舍的文化考察作为优秀班集体考量的重要指标;6.更多的开展强化集体意识的主题活动,强化学生集体荣誉感,提高其向上动力。

我们认为,“无所谓”心态的产生发展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因而,对于“无所谓”心态的治理引导决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需要针对其的各项措施都要有连续性,只有如此,方能真正处理好“无所谓”心态的蔓延,再还大学校园一个积极向学的良好氛围。

五、参考文献

1.王瑛、李军海.大学生学风建设的理念.中国成人教育[J].2009

2.阚宝奎.论高校校园文化与学风建.思想教育研究[J].2009.(6)

3.袁曦.社会转型条件下大学生学习行为的分析.文化建设[J].2007.(1)

4.袁曦.围绕激励目标构建学生教育管理模式.中国青年研究[J].2008.(3)

5.凌霞黄韫慧.心理幸福感对大学生自尊与学习倦怠关系的中介作用研究.教育与职业

[J].2010.(11)

6.刘彦、董俊杰.学生干部在班级学风建设中的作用研究.思想教育研究[J].2009(12)

农村教师生存状态调查问卷

“黑户”群体生存状态调查

80后生存状态调查

失地农民生存状态的调查分析

高中生的生存状态

中国人的生存状态

淡定生存状态

安徽省农民工群体生存状态调查与对策研究

it人生存状态调查77.8%每天工作超过8小时

幼儿园男教师职业生存状态

《大学生生存状态调查.doc》
大学生生存状态调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