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讲稿

2020-03-03 23:04:1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稿

如何走出生命中的困惑期

中学生处于可塑性最强的年龄阶段,是形成人格及人的素质的关键时期,也是每一个人生命中的思想困惑期。在这一生命的困惑期中,必然会错误连连,但这也说明他们正在思考问题,而且在大胆实践着自己的想法。这个时候,就特别需要老师的引导。

一、培养学生的人格

一个人能否成才,首先取决于他是否具有足够的辨别客观事物真善美的能力,是否有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及性格。学校教育,应首先是成人的教育,成人才能成才。

应注意根据学生的实际及个体特点找准人格教育的切入点,注重言传身教的结合、情理结合、学校、家庭、社区的结合,严格要求与关心爱护结合。切实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素质。

人格素质教育强调要使学生自觉表现出一定文化水准上的道德修养,在此基础上,学生才会成才,才有可能对社会作出贡献。

二、保护学生脆弱的心灵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没有感受过生活的艰辛,缺乏生活上的磨练,因而心灵脆弱,心理承受能力差,对自我价值的认识肤浅,经受不起哪怕是很小的挫折。而学生在学校学习、成长的过程,是一个逐渐解开心灵困惑、加深对生活认识的过程。在这一个过程中,学生思想容易发生两极分化,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错对与否,都十分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如果有违其意愿,他们就像失去了精神支柱一样,变得心灰意冷。作为老师,面对这一事实,除了要注意自身的言行外,更要讲求教育与批评的艺术性,学会保护学生脆弱的心灵,不要出现奚落、讥讽的言行。相反,要通过悉心的引导使学生走向心路上的成熟。

三、教导学生学会战胜自我

生活是一个竞技场,在这个竞技场上的每个人都在不断地竞争,并力求超越自我。而竞技能力是伴随着人们思想的成熟而逐渐走向成熟的,因此,对于人们思想的正确引导就显得尤其重要。当学生遇到困难或挫折时,作为老师,应该做学生逆境中的指明灯,这是引导学生认真对待自身问题的重要方法。比如教学生学会如何调节自己的心态,又如何对待挫折与失败,怎样正确面对学习、工作、生活上的压力等,让学生感到老师的支持和用心良苦,竭力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四、教导学生学会抓住机遇

机遇,顾名思义,可遇而不可求,稍纵即逝。它出现在生活实践中,能把握住的话,可能会决定着今后的一生。学生在实践中会出现两种情况:其一是学生尝到了成功后的喜悦,在此激励下,对生活、学习也充满激情;其二,实践中总有成功和失败。如果学生在实践中遇到失败,作为老师,应与其共同剖析失败的原因,让学生感到有强大的精神支柱在背后,这样,他才能正确面对失败,不至于在失败中迷失了自我。生活上是这样,学习、工作上也是这样。有时困难与挫折甚至是接踵而来,如果学生均能够正确科学地去面对,那么他们也就在这些磨练中逐渐走向心路上的成熟,挫折可能也就会变成机遇。

心理健康教育讲稿

心理健康教育讲稿

心理健康教育讲稿

心理健康教育讲稿

心理健康教育讲稿

高中女生心理健康教育讲稿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稿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讲稿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稿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稿

《心理健康教育讲稿.doc》
心理健康教育讲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