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发展性评价[推荐]

2020-03-01 19:48:2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发展性评价

语文新课程的发展性评价思想是站在评价者生命发展的高度提出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它认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是平等的,都有生命的尊严,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尊重。它不仅关注学生过去与现实的表现,更关注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关注优秀学生的发展,更关注学习困难学生的发展,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关注学习过程;不仅关注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情况,更关注学习能力、科学探究精神,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是建立在人生平台上的评价。

新课程倡导发展性评价。发展性评价贯穿于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中,用评价来点燃学生的生命激情,让学生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每一个孩子在其中找到自己的闪光点,通过评价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更好地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一、营造良好的评价氛围

为了激起学生参与评价的热情,我充分利用了教室墙壁的布置营造浓浓的评价氛围。如在学习园地里我用彩色卡纸设计了 “小朗读家”、“背诵小能手”、“小书法家”、“积极发言家”、“动脑小标兵”等小卡片,下面贴着学生的照片和名字,每个星期评选一次,这里记录着他们一个星期的表现。右侧我设了一个展板,题为“学习擂台”,学生随时可以把自己满意的、最好的作业贴上去。让学生在这个小天地里自主评价,和同伴分享着自己的喜悦,学会欣赏别人。

我还在教室后门背面设有一块小展板是“小加油站”。学期初,同学们用一张自己喜爱的纸写下自己的优点后,再与其他同学交换,同学之间互写优点,然后给老师写出他们的优点,最后把纸贴在“小小加油站”上面。到期末,再让学生写一写自己经过一学期后的优点,也让同学写,老师写,比较一下经过一个学期学习,是否进步了。让学生们互相写优点这种做法,不但让他们看到了自己的进步,自己的闪光点,而且激励着他们不断地发展。

这些评价展示台不仅美化了教室的环境,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和机会,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努力和成绩,激励他们积极参与到发展性评价中来。

二、使用激励性课堂教学评价,让学生张扬个性

(一)评价语言灵活多样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能得到老师的赞赏。因此,我常常随着课堂教学的进程与需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上课时,我对敢于发言的学生,特别是有独到见解甚至敢于对老师的观点提出质疑的学生,总是给予充分的肯定。如我教学《落花生》对这篇文章进行总结时,我问学生:“读了这课,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生1: “我要像落花生那样,默默无闻的奉献。” 我不失时机地说:“很不错,你很谦虚,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 生2: “我不想做落花生,因为它表里不一,既然有那么大作用就应该让人知道,何须埋在土里。” 虽然他的看法有点与众不同但我说: “你的见解很独特。常言道:有花自然香,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如果只一味地注重内在,而不懂得做一些适当的宣传,恐怕也是不行的。希望你能好好学习,将来为人类多做贡献。” 生3 :“谁说苹果、梨子不好,它们既好看,又好吃,表里如一,我就愿意做那样的人。”他的回答很出人意表,但很有创意,我评价说:“真是个有个性的孩子,希望你也能做一个表里如一的人。在这教学过程中我本着个性化教育的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见解,对学生一些非原则性的或逻辑性的答案不作肯定或否定的判断,而是进行灵活的评价,鼓励他们的创新性见解。使学生能在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中驰骋想象,畅所欲言,拓展思维,释放情感,令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兴趣盎然,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我们的课堂上,学生就是一个个发现者,作为引导者的老师要充分相信他们的能力,尊重他们的发言权,把激励的语言、赞赏的目光毫不吝啬的给他们,激发他们内心的学习热情和潜能,在这种轻松、平等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敢想敢问敢说,个性得以充分张扬。

(二)评价方式因人而异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活生生的孩子,也就注定评价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所以对待不同的学生,评价应当有所区别。

对基础差的学生,评价应重在鼓励其参与,帮助其提高。提出问题后,我会根据难易程度请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把较易问题留给他们,为他们参与课堂学习创造条件,同时注意说话艺术,调节其情绪,帮助其提高。

对冲动型的学生,评价重在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课堂上,常有这样的学生,老师问题还没有说完,手已经举起来了,结果可想而知。对这样的学生,不能给予这样的评价:虽然没答对,但积极举手,值得表扬。这样评价,不仅没有指出他的缺点——回答问题前缺乏认真思考,反而会使他误以为只要举手就能得到表扬。对这样的学生,我总是微笑地要劝他认真听、仔细想后再大胆说,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对基础好的学生评价应重在鼓励他们创新,从另一个角度再来思考一下,有没有不同的见解,尊重学生独特的感悟与理解。

三、评价朗诵感情,提高阅读感悟

如教学《穷人》一课中描写桑娜抱回西蒙两个孩子时的矛盾心理的一段话,我是这样组织的:先指名读,而后在学生间展开评价,说说他(她)读得好不好?为什么?你能站起来试试吗?

这段教学,大大激励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课堂气氛活跃,在相互评价中提高了感悟。《课程标准》中认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学生在阅读中需要借助自身的生活修养和语文积淀的不同,就使得学生在阅读上产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结果。在教学中,关注“评价”,引导学生通过评价他人,评价自我,评价教材三种方式进行,提高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了语感,丰富了语言的积累,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热情鼓励,让学生乐于写作 我在批阅学生的作文时,发现好词好句,用红圈标出,用眉批加以肯定、鼓励。有的学生正确地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词语。如“我不由得紧张起来,屏息听着。”“我喜出望外地接到了姑妈给我寄来的六一节礼物。”我就写上“能正确地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词语,很好!”有的学生恰当地运用比喻句。如“我有时形容词用得太多,就像小姑娘头上戴了太多的蝴蝶结。”我就眉批“比喻恰当。”有的学生看图作文观察得很仔细,想象很丰富;还有的学生开头和结尾写得很好,突出文章中心,富有童趣的语言描写,我都用眉批加以肯定和鼓励,让他们看到自己作文的成绩,从而提高写作兴趣。

我在批改作文的过程中发现优秀作文,就会在全班朗读。在朗读作文的过程中,学生知道教师重视作文训练而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写出这篇作文的学生,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而更加勤奋。其他的学生则心神向往之。例如,有一次记事作文的训练中,其中有一篇写的是本班的一位学生脚扭伤了,另外一位学生经常扶他上下楼梯,送他回家……许多感人的事迹,同学们为之震撼。通过对作文的评改,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同时也更加关注生活,感受身边小事,表情达意。

我还在黑板报刊出优秀的作文,还把优秀作文装订成本班的“优秀作文选”,让学生感知到,只要作文有了闪光之处,有了进步,就能得到发表,就能得到奖励,学生越写就越起劲了。

五、注重学生在评价中的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享有学习的主动权。为了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观念,在课堂评价过程中要改变过去学生一味被动接受评价的状况,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

(一)学生互评

小学生模仿力很强,喜欢模仿老师去评价别人。我在教学中就利用这一优势,教学生学会去欣赏别人。1、要认真听别人说话。2、评价时,先评优点,后提出不足。如某个学生读完后,我问:“你们觉得她读得怎么样?”“我觉得她读得不错,而且读得很有感情,如果声音再响亮一点,那就更好了。”3、评价时,从实际出发,肯定优点为主。学生在互评中既充分树立了对方的信心,又让自己学会了欣赏,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爱护了每个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使他们在从别人的评价中认识自己,从而激励自己在评价中快乐成长。

(二)学生自评

学会自评有利于学生对自己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这也是最难以培养的一种能力。教学中,学生写字、朗读、写作、做小老师和与人合作学习等过程中,我引导他们对自己的表现作出判断,并逐步由概括性评价向具体、客观的评价发展,多鼓励学生做自我反思,进行自我比较,找出自己的进步和不足。

总之,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发展性评价,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大胆创新,锐意改革,把“ 以人的发展为本” 的教育理念贯彻到底。并且,课堂教学还应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我们既要教书,更要育人;我们既要重视认知发展,更要重视情感的发展;我们既要重视眼前的教育结果,更要着眼于学生未来终身的发展。这样更能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更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发展性评价让每一个学生抬起头来,对自己充满了信心,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我发展,有利于课堂组织教学,有利于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奉节县永安镇香山小学

杨平

2009.3.20

重庆市一等奖

发展性教学评价

发展性评价

分层教学中的学生发展性评价

化学科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实施案例

小学语文发展性评价总结

新课程理念下实施语文发展性评价的尝试

小学数学教学发展性评价

初探教师发展性教学评价

发展性学生评价

发展性督导评价

《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发展性评价[推荐].doc》
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发展性评价[推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