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旅游工作会议材料

2020-03-02 05:23:1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2013年厦门市旅游工作会议材料

一、2012年旅游工作情况

2012年,全市旅游行业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省市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策部署,主动融入大局,扎实开展工作,旅游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高,旅游业对经济发展拉动效应进一步提升,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基础进一步强化。

(一)旅游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高

1.旅游目的地建设卓有成效。全年围绕国际知名、国内一流旅游目的地城市建设,着力“项目带动、品牌带动、创新带动、服务带动、政策带动”,初步形成全环节旅游发展环境、全要素旅游产品体系、全方位旅游服务体系和旅游市场宣传营销体系,先后被评为2012年度国内最佳旅游目的地和2012全球最佳休闲旅游浪漫地。

2.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一是加快推动华强动漫和影视产业基地、翔鹭闽南古镇、香山国际游艇码头二期、日月谷二期等在建项目进程;二是推动五通海峡旅游服务中心、火车北站旅游集散中心、东渡邮轮母港综合体、海峡两岸旅游文化综合体等项目开工建设;三是加大对西班牙海洋公园落户丙洲岛、港中旅投资环东海域度假酒店群和重庆世纪游轮公司经营近海游船旅游等项目招商和推进力度;四是策划并启动五缘月色、鹭岛环游、鹭江夜游、筼筜夜游、房车旅游等新的特色旅游项目。

3.旅游宣传营销创新高效。一是境外营销出效益,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韩国电视购物栏目等宣传厦门旅游形象,邀请境外媒体与旅行商共20批次、700余人次来厦采风踩线,组织参加柏林旅游展和中俄旅交会等,大力推介荷航厦门—阿姆斯特丹洲际航线旅游产品。二是国内营销抓重点,组织参加多场国内国际旅交会、博览会,组织开展济南、拉萨等10场旅游推介会,联合漳泉龙金举办龙厦动车沿线旅游促销。三是节庆活动树品牌,精心组织中秋旅游嘉年华,吸引150万人次中外游客参与,荣膺第三届中国节庆创新论坛“最负盛名主题文化旅游节”,成功举办“欢乐健康游”主题年活动、日本(厦门)文化旅游节、慈济文化旅游节等活动。四是宣传营销多亮点,与新浪厦门合作全球征集厦门旅游口号、标识和旅游纪念品,摄制《我的厦门—市长带你游》电视专题宣传片,制作旅游宣传八大折页并投放40余万份。

4.“海峡旅游”龙头带动作用更加凸显。一是对台旅游宣传有创新,组织参加台北两岸观光博览会和台北旅展,圆满举办闽南台中特色庙会、海峡论坛台湾特色庙会以及海峡两岸农业旅游嘉年华,邀请200多人次台湾旅行商、航空业界与媒体记者来厦采风踩线。二是厦台旅游产业合作有突破,加强与台湾重点县市旅游交流合作,促成厦门闽台轮渡有限公司、基隆市旅游联盟促进会和福建中旅签订旅游合作协议,支持澎湖县在厦设立旅游经贸文化代表处,推动厦门旅游集团等企业赴金门投资旅游业。三是厦台双向旅游有进展,新增审批5家经营省外来厦暂住人员赴金门旅游组团社,协助基隆市来厦举办旅游推介会,与台湾立荣航空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支持开通厦门-澎湖直航包机。

5.旅游服务质量持续提升。坚持一手抓跨越发展,一手抓服务保障,全面铺开《旅游服务质量大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在全国率先推行导游员综合保险统保项目,在全省率先启动旅行社参与机关事业单位公务活动外包工作,首次建立星级饭店服务质量网络监测工作机制,首次编写《厦门市导游服务经典案例》,组织实施旅行社质量信用等级评定、旅行社责任险统保示范项目投保、旅游饭店节能减排等工作,获评2012年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先进单位。坚持一手抓整治,一手抓引导,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全年及时准确受理936件旅游咨询和投诉,办结率和满意率均为100%,导游员IC卡检查全年共计1.8万人次,违规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联合开展旅游市场专项检查188次,坚决纠正强制消费、服务失范等现象。中国旅游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我市全年游客满意度名列60个全国重点旅游城市第6名,连续3年进入全国前十行列。

(二)旅游业对经济发展拉动效应进一步提升

1.旅游经济指标持续快速增长。2012年全年,共接待境内外游客4124.43万人次,比增17.07%;旅游总收入539.88亿元人民币,比增19.06%。其中,接待过夜游客2024.94万人次,占总人数的49.1%,比增16.46%;接待入境游客230.02万人次,占接待总人数的5.58%,比增21.39%;接待入境过夜游客159.97万人次,比增22.75%;旅游外汇收入15.77亿美元,比增24.47%。旅游业创造的增加值占全市GDP已达9%,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接待入境游客和旅游外汇收入均列全国28个主要旅游城市前十位。

2.假日旅游拉动消费效应明显。春节黄金周期间,共接待游客123万人次、比增18%,实现旅游收入12亿元、比增25%;围绕旅游发生的住宿、购物、餐饮等各类消费快速增长,许多高星级酒店住房率达到100%,悦华、佳丽、牡丹等中高档酒楼销售额实现两位数增长。国庆黄金周期间,共接待游客174万人次、比增11%,旅游总收入18.5亿元、比增17%;旅游对交通、住宿等行业拉动明显,旅游对购物、餐饮等消费带动力明显增强。

3.旅游促进城乡平衡发展效应明显。积极融入岛内外一体化发展大局,着力推进岛外旅游拓展计划,组织编制《厦门市东孚镇、灌口镇试点镇旅游产业发展规划》,跟踪服务同安华强影视与动漫基地、集美灵玲国际马戏城等在建项目;组织完成青礁慈济宫、北辰山景区国家4A级景区评定和嘉庚纪念胜地国家4A级景区复核,配合“五大战役”开展岛外景区点公共设施整新项目;加快发展乡村旅游,同安丽田园、海沧青龙寨获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推荐集美仙灵旗、同安竹坝农场参评。

4.旅游助推厦漳泉同城化进程加快。立足“同城合作,旅游先行”,编制完成《厦漳泉旅游同城化专项规划》;闽南旅游一卡通进展顺利,目前已销售1.26万张、充值金额为1347万元、签约商户超过500家;海西旅游网厦漳泉分站建设稳步推进,目前已有36个旅游产品和资讯频道,平均每月更新800条信息;联合营销高效推进,借助闽南台中特色庙会、国内旅交会、龙厦动车开通等契机,共推厦漳泉大都市区旅游形象和旅游产品,共同培育“海峡旅游”品牌。

(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基础进一步强化

1.旅游发展政策环境不断优化。组织起草并经市委全会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今后我市旅游业的发展重点、改革方向、保障措施和扶持政策。配合市政府和市政协,在借鉴海南、杭州等地的成功经验,加快推动成立全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切实增强政府在统筹协调旅游产业发展、旅游资源综合利用、旅游市场综合执法和旅游公共服务保障等方面的综合职能。联合财政局起草《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财政扶持意见》,为加快旅游业发展提供财政资金扶持。

2.旅游发展空间不断拓展。结合我市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实验总体方案,协调发改、规划等部门,完成编制《厦门市旅游业空间布局规划》和《厦门市夜间旅游专项规划》,大力提倡“全域厦门”发展理念,突出产业集群建设,科学规划厦门重点旅游产业带。

3.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全面铺开全国智慧旅游试点城市建设,推进I游厦门手机客户端、诚信旅游管理系统和新版旅游电子信息屏等项目;加强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厦门旅游网总访问量达835万人次,旅游政务网总访问量达211万人次;旅游公共信息服务高效便民,旅游电子信息屏总访问量超过326万人次,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接待各类游客咨询量近10万人次,968118旅游热线、114旅游呼叫中心月均受理3.7万人次咨询,全年派发各类宣传资料290万份,获评“2012中国旅游公共服务项目TOP10”。

4.旅游人才队伍不断完善。完成年度4000多名导游员年审培训和400多名新导游上岗培训,联合举办“2012厦门导游服务技能大赛”,提升导游队伍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与厦门大学联合培养旅游管理硕士(MTA)项目已完成前期调研,联合11所大专院校评选第六届十佳“未来导游之星”,积极选拔和培养旅游高端人才;开办第四届旅游教育培训超市,完成饭店主管领班培训、新设立旅行社管理人员培训、领队英语培训等,着力提升旅游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5.转变作风提升服务不断深入。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重点,进一步健全完善惩防体系,加强风险防控工作,有效促进党风政风的转变。整体推进机关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五项建设,加强理论学习提升党员干部理论水平,开展“把游客服务好”、学厦航赶先进等主题活动打造党建品牌,深入基层调研有效落实“下、解、办、促”工作,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创先争优”进一步加强。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组织星级饭店文明餐桌绿色消费活动,设立“道德讲堂”,开展“学雷锋志愿者”服务活动,努力构建文明和谐旅游环境。

二、2013年的旅游重点工作

201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的关键一年。

今年面临的机遇和有利条件:一是党的十八大确立“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极大地鼓舞和坚定了包括旅游行业在内的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当前旅游业仍处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二是《旅游法》预计年内将审议通过和《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即将颁布实施,旅游法制环境将更加优化,旅游消费市场将更加广阔。三是我市全面贯彻《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的成效将逐步显现,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更为坚实、条件更为优越、前景更为美好。

面临的主要挑战和不利因素:世界经济呈现低速增长态势,进入深度调整期,这将抑制主要境外客源地出游意愿和旅游消费支出,进而对今年我市入境旅游市场增长产生负面影响。同时,各重点旅游城市竞相加快旅游业发展步伐,不断推出新政策、新举措和新产品,我市旅游业在资源禀赋、产品特色、服务质量、产业素质和人才队伍等方面存在差距。

对此,我们要深刻领会市委市政府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战略决策,切实增强加快旅游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既要充满信心,又要增强忧患意识,牢牢把握主动,扎实提高能力,采取有力措施,推动我市旅游业持续健康较快发展。

2013年旅游工作的总体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坚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突出主题主线,着力先行先试,实施“跨岛发展•全城5A”发展战略,加快创新体制机制、壮大市场主体、丰富产品供给、提升服务品质、强化市场营销和完善保障体系,为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城市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2013年全市旅游经济预期目标为:接待境内外游客4830万人次、比增17%,旅游总收入达到650亿元、比增20%,其中接待入境游客275万人次、比增19%,旅游外汇收入19亿美元、比增19%,旅游业创造的增加值占全市GDP超过9%。旅游人气和游客满意度指数继续保持在全国前列,并稳中有升。

紧紧围绕这一目标,今年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快创新

1.创新发展观念。一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统领旅游业发展。切实把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市委十一届四次、五次全会的决策部署转化为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战略、规划和政策措施,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实施意见》,是当前与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旅游行业的首要任务。在贯彻落实过程中务求理念更开放,力度更坚决,办法更多维,成效更显著。要加强对《实施意见》的督查督办,将旅游绩效考核纳入市政府效能考核体系。二要树立“跨岛发展•全城5A”新观念。着力推动布局、项目、营销和服务等跨岛发展,做到“心中无城”,打破行政区划和自然地理单元的限制,“纸上画城”,着手“大规划”,谋划“大发展”,“加快建城”,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推进一流旅游城市建设,“用心筑城”,精心做好旅游服务,构筑高品位的城市旅游形象,“全力护城”,切实保护旅游资源,持续优化旅游环境,打造岛内外一体化、均衡化的5A级旅游目的地城市

2.创新体制机制。要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加大旅游业改革开放力度,全力推动旅游综合配套改革,增强我市旅游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活力与动力。按照“上下结合、资源整合、部门联合、产业融合”的原则,着力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打破行业垄断、条块分割和区域壁垒,促进旅游产业要素自由流动,进一步构筑“大旅游”、“大产业”和“大市场”。要按照《实施意见》的要求,全力推动成立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切实增强旅游部门统筹协调产业发展、资源整合利用、旅游综合执法、公共服务保障以及安全应急管理等方面的综合职能。积极探索市属国有旅游企业合并重组、旅游景区的行政管理与开发运营相分离的新机制,推动旅游相关资产和资源跨企业、跨行业、跨区域的整合重组。要加快市旅游协会以及各分会改革进程,以市场化的手段扶持旅游协会及其分会更好地开展工作。要支持各区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建立健全与自身需要相适应的旅游管理体制机制,切实加强区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建设,及时协调解决旅游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二)促进发展

1.狠抓项目促发展。一要增强旅游规划的引领作用。要以成立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为动力,按照“全城5A”的标准,高要求、高起点编制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修编、滨海旅游专项规划、旅游集散中心网络体系规划等,加强与相关行业、部门规划的对接,加强对区级旅游规划编制指导,推动完善旅游规划落地落实机制,强化规划对旅游实践工作的指导和引领作用。二要发挥旅游企业的主体作用。要以旅游项目为载体,创新三维招商手段,积极与港中旅、首旅集团、美国皇家加勒比邮轮等境内外知名企业合作,力争引进市场前景好、投资回报高、产业带动性强的龙头旅游项目。要加大扶持与整合力度,推动厦门旅游集团等市属国有旅游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兼并联合、连锁经营、相互参股等方式做大做强,打造我市旅游产业龙头企业和旗舰企业。努力提升旅游酒店的整体服务质量,推动岛外各区尽早实现五星级酒店全覆盖。三要注重旅游项目的支撑作用。积极对接省里“旅游六大示范工程”,坚持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集中力量引进、建设和运营一批大型龙头旅游项目,推动华强动漫与影视产业基地、翔鹭闽南古镇、五通海峡旅游服务中心和灵玲国际马戏城等尽早建成开业,推动环东海域度假酒店群、西班牙海洋公园和东渡邮轮母港综合体等尽早开工,加强对五缘月色夜旅游项目、丙洲岛旅游综合项目及无居民海岛旅游等的策划与招商工作。瞄准国内外消费市场新需求,推进鼓浪屿、园博苑、植物园、嘉庚公园、胡里山炮台等品牌景区产品升级,在有效保护核心资源的前提下,进一步挖掘文化内涵,丰富产品内容,加大游客体验性和参与度,提升景区的旅游品质和吸引力。

2.培育品牌促发展。要重点培育打造海峡旅游、滨海旅游和闽南文化三大特色品牌,着力提升厦门旅游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一要培育海峡旅游品牌。积极探索与金门共建“厦金旅游协作特区”,力争成为大陆对台旅游合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进一步简化手续、便捷通关,优化厦台间海上直航、空中直航和海空联运三条旅游黄金通道。继续对旅行社组织大陆游客经厦门赴金门、澎湖和台湾本岛旅游实施奖励政策。争取尽快开辟厦台间常态化的国际邮轮线路,争取厦门与台湾率先实现驾驶执照互认和自驾车辆互通的试点政策。与金门联手拍摄以厦金旅游为主题的电影《如果云知道》,加大对台湾中南部县市的宣传推广力度。推动厦门旅游集团等企业投资经营台湾旅游业。二要培育滨海旅游品牌。围绕“海洋旅游主题年”,发挥旅游产业的融合带动作用,与海洋、规划等部门联手推动滨海旅游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科学利用厦门得天独厚的滨海旅游资源,梯次开发岸线、沙滩、滩涂、海湾、海岛和海域等,大力发展滨海度假、游艇帆船、邮轮休闲、水上运动和海岛生态等新兴产品,重点推进环岛路旅游休闲带、环东海域度假酒店带、大小嶝岛以及无居民岛屿的开发和提升。三要培育闽南文化品牌。进一步促进旅游与文化的融合互动发展,加强对闽南文化核心要素的保护和传承,深挖掘地方文化内涵,大力发展民俗体验、地方戏曲演艺、夜间一台戏、侨乡文化、中秋博饼、郑成功文化等多元产品。注重旅游与历史文化名街、特色村镇的融合开发,打造一批高品位、有特色的休闲街区、旅游小镇和旅游名村。支持南普陀寺创建全国文明旅游景区、仙岳山公园发展福德文化旅游产品、青礁慈济宫挖掘中医药养生旅游产品等,提升我市特色宗教旅游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3.加强营销促发展。旅游营销要注重形象推广和产品推介,进一步改进方法、完善机制和提高实效。一要增强针对性,开展重点客源地营销。入境市场重在深耕台港澳、东南亚、东亚等传统市场,拓展西欧、北美以及俄罗斯、澳洲等远程市场,继续组织旅游企事业单位迈阿密邮轮展、莫斯科旅交会等境外专业展会。国内市场重在沪-厦-深动车沿线、同城化地区等中短程自助、自驾游客,拓展长三角、珠三角以及内陆等差异性大的地区客源,大力宣传冬天来厦门旅游。二要加大整合力,联手宣传推广旅游形象。加大与同城化地区、闽粤赣12市、海西20市以及金澎台的横向合作,联手组装线路产品,打造旅游共同形象,合力开拓远程市场。全面推广“想出门•到厦门”旅游口号,设计包装旅游标识、吉祥物等形象要素,力争在央视全年分段式播出,并借助协作城市、外事部门、驻外机构、华人华侨等广拓宣传营销渠道。三要注重包装,加强旅游产品推介。深入挖掘旅游产品的差异性和独特性,提炼主题、整合包装,着力推介滨海旅游、休闲度假、商务会展、海峡旅游、文化旅游五大系列及中高端旅游产品,包装推出“蜜月之都”、“浪漫之岛”、“爱情海湾”等度假产品。做好旅游商品设计成果征集和转化工作,编制“特色旅游商品名录”,培育旅游商品系列品牌。四要发挥节事效应,打造品牌旅游节事活动。举办层级各异、丰富多彩的节事活动,重点打造独具厦门特色的中秋、海洋和休闲三大“嘉年华”活动系列,鼓励和支持各区、旅游企业及社会力量举办各类旅游节事。精心组织全球征集十名旅游体验师、百名微博达人及形象大使等活动。各旅行社要围绕旅游节事活动的开展,积极招徕客源参与,发挥好节事活动的综合效应。五要改进方式,探索现代营销新手段。完善英语、韩语旅游网站建设,加快旅游网站的升级换代,联手携程等知名网络旅行商,用好“智慧旅游”手机用户终端服务平台,拓展微博、微信等移动客户端服务功能,广泛开辟网络营销新途径、新方法,持续加大对我市旅游形象和产品的宣传推广力度。

4.提升服务促发展。全面贯彻国家旅游局《旅游质量发展刚要2013-2020》,从行业监管、安全保障、公共服务三个方面着手,攻坚克难,扎实推进,努力提升游客在厦旅游满意度。一要构建行业管理、质量监督和市场整治三位一体的综合执法机制。加强旅游质监执法队伍建设,加大对旅游市场的综合整治和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要整合旅游监管信息资源和工作平台,建立旅游经营服务者诚信信息发布制度。今年要按照国家局统一部署,重点加强对“赴台游”的旅游执法检查,并联合相关执法部门加强对黄金周旅游市场、旅行社门市部、一日游及海上游等重点领域的综合治理。二要构建更加完备的目的地安全保障体系。抓紧建立旅游目的地安全风险提示制度,建立健全旅游安全风险评估与预警、信息披露、绩效考核等机制。加强景区点、旅游饭店及重要节假日的旅游安全防范与管理,建立旅游安全提示制度。推动景区点制定游客流量控制方案,建立游客流量信息实时发布制度,引导游客合理分流。组织旅游饭店开展消防应急演练活动,联合交通部门举办旅游客运驾驶员安全培训。三要构建更加完整的目的地公共服务体系。积极应对日益增多的游客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有序推进,建设市、区以及网点三级旅游集散中心网络,完善游客集散、旅游直通车、信息资讯、旅游预订、安全救援以及投诉受理等公共服务,力争纳入年度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重大项目。推进智慧旅游城市建设,鼓励各类旅游企业大力拓展网络虚拟旅游、云旅游、旅游电子商务以及一体化的电子服务,建设一批智慧景区、智慧饭店、智能停车场地以及智慧旅游企业。加强旅游统计基础工作,做好我市国内旅游接待统计体系试点工作,扎实开展旅游经济指标数据分析,为科学决策提供更可靠的基础材料。

5.优化环境促发展。一要优化旅游法制环境。国家《旅游法》预计在今年将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要以《旅游法》的宣贯为契机,启动《厦门市旅游管理条例》的修订完善工作,认真梳理旅游各项规章制度,促进旅游管理职能调整,加强旅游执法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依法治旅、依法促旅的工作。二要优化旅游消费环境。《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即将在全国颁布实施,要抓住契机推动带薪休假制度的落实,研究制定鼓励我市居民旅游休闲消费的政策措施。推动旅游年卡、闽南旅游一卡通进一步扩大发行覆盖范围、完善便利功能和惠及广大百姓。要打造一批文化旅游精品,丰富休闲生活,发展夜间娱乐,延长游客在厦逗留时间,增加旅游消费支出。三要优化旅游政策环境。落实《实施意见》关于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的明确要求,确保今年市旅游专项资金达到6000万元(明年达到8000万元,2015年达到1亿元以上),加强对旅游项目开发、旅游基础建设、旅游公共服务、旅游企业扶持、邮轮旅游发展、新航线开辟、客源市场开拓等方面的专项资金奖励扶持。与金融机构加强合作,加大对重大旅游项目、中小旅游企业及中介机构信贷支持力度,切实解决旅游业发展的资金瓶颈。

(三)确保落实

1.建设人才队伍确保落实。建立市旅游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加强旅游项目开发、产业发展的智力支持。支持在厦旅游院校加强旅游学科建设和旅游基础研究,鼓励校企合作研发旅游创意产品。积极引进高端策划、经营管理、高级技能等旅游急需人才,在住房、收入、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优待,争取纳入我市“海纳百川”人才工程。积极开展在职人员技能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社会保障。有序推进导游体制改革,着力解决社会导游挂靠、导游年审培训收费等社会关注问题。

2.建设自身队伍确保落实。加强局机关建设,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切实提高服务水平,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勇于创新、敢于负责、具有开拓视野和战略思维的机关队伍。做好党建和反腐倡廉工作,不折不扣贯彻十八大要求和中央“八项规定”,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积极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建立局系统“1263”党建工作机制,提升党建品牌,确保机关党建走在前头。抓好政风、行风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善创先争优活动的长效机制,开展“把游客服务好”主题实践活动,认真办理好市人大、市政协及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打造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窗口行业。切实转变作风,下决心改进文风会风,改进调查研究,提高机关效能,开展精神明文创建活动,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

厦门市旅游定点单位管理办法

旅游工作会议主持词

旅游工作会议主持词

全国旅游工作会议

旅游工作会议讲话

江苏省旅游工作会议

旅游工作会议主持词

厦门市旅游经济运行简析

厦门市

厦门市第五届旅游教育培训超市实施方案

《厦门市旅游工作会议材料.doc》
厦门市旅游工作会议材料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